1

甲午海战大清胜利了,历史肯定被改写了。

那这个改写将怎样影响中国呢?让我们展开想象来看看。

大清国内:

李鸿章李中堂走起路来趾高气扬,一改以前谦恭和气的形象,他从此似乎从一个“裱糊匠”变成了“铁血宰相”,迎来了人生巅峰。

各个地方的督抚大员,曾因太平天国运动而形成很大程度的事实独立,但是甲午海战大胜,朝廷的权威得到加强,这种独立倾向得到一定遏制。各地同情革命倾向共和的人越来越少。孙文很郁闷。

老佛爷一看,这洋务运动看来很有效,好,增加海军拨款,把大清海军再提高一个层次。但是,陆军已经基本是汉人天下了,这个水师不能再让汉人拿着,就让奕劻管着吧。

光绪本来还想多争取点权力,自己希望能一展身手呢,现在一看更没戏了,继续当傀儡吧。老佛爷于是心情更好,心情好就身体好,看样子似乎能多活5年。

于是,革命被压制,立宪暂时不提,大清看起来恢复活力了。

国际上:

对扩张领土成瘾的沙俄一看,这样下去我们对大清似乎就没什么优势了,“黄俄罗斯”计划眼看要泡汤了。不行。于是,沙俄吞并东北的计划提前了。日俄战争没有发生,但是清俄战争爆发了。

大清海军这几年经费充足,士气旺盛,经过周密计划,在英国人的暗中情报辅助支持下,一举歼灭了来抢占旅顺的沙俄太平洋舰队。

陆上,大清的新军一水按照德国方式训练和装备,士气旺盛。俄军只在哈尔滨、沈阳等地有驻军,数量少士气低落,指挥也不力,失去了旅顺口海军的支援,他们成了孤军。双方经过短暂的接战后,俄军举白旗投降。

至此,大清东北不再有外国驻军。对中国具有领土野心的列强都收敛了许多。

大清政治改革:

英法美等国一看,大清这么牛了,人口是我们的好几倍,再牛下去咱们也不是对手了,那咱们就来“塑造”大清吧,让大清与我们理念一致,以后就好相处了。于是,大清国内开始探讨政治改革。

一派主张立宪,另一派主张共和。最终立宪制占了上风,趁着老佛爷升天,大清开始仿照英国开始君主立宪制。上议院以大清皇族成员为主,同时按各个省、各个民族等成分安排一部分成员进去,皇帝可临时增加人选。下议院由各省选举产生,按照面积、人数、族裔等因素综合考虑。

于是,大清国政治气氛宽松自由,鼓励民间创业投资。过了10几年后,世界列强位次变为美英德清法俄。

这个过程中,孙文郁闷死,袁世凯病死~~

世界政治格局:

后来,欧洲列强矛盾不可调和,开始打仗,大打出手,大清和美国做壁上观。

双方势均力敌,陷入了消耗战。打了两年以后,各方分别来拉拢清美。

大清于是和美国商议未来世界格局问题。美国建议与大清一起支持英法,毕竟英法还讲一点道义。大清一想,对啊,英法毕竟小一点,潜力不大,同时咱与英法也不挨着,至少他们不会觊觎我领土,那个沙俄很讨厌。

于是,大清和美国一起拯救了英法,沙俄被打趴下了。大清不但收回了所有被沙俄占领的领土,还趁机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

各国战后要发展,也要杜绝这种大规模的战争,于是清美协调了一下,成立了联合国。然后清美给各国贷款,大清的科技金融迎来了一轮大发展,股市来了一个10几年的长牛。

接下来(此处略去一万字........)

(以上假设,不必当真,:))

(完)

以上就是凌烟阁边看历史的回答,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交流。谢谢!

最佳贡献者
2

不会改变。因为陆战打不赢,甲午战争的结果还是一样的。

由于北洋水师败得太惨,太可惜,所以对甲午战争,大家都更专注于海战。但甲午战争不仅仅是海战,当时陆上也爆发了大战,而且陆战重要性还远超海战。

所以如果仅仅是北洋水师赢了,而陆上仍然维持原样,清朝还是会很惨。

好,假如海战打赢了,陆战有没有打赢得可能性呢?

很显然,没有。因为1894年的清军陆军,远远不如日本陆军。

素质什么说烂了,就不说了,就单说兵力和调兵能力。

当时的清军,总兵力虽然庞大,但能打的部队并不多,满打满算,除去守备部队,清朝的常规兵力也就35万人。(这个数字也是当时清军参战的陆军兵力)

这个兵力数,实际上弱于日军。

在整个甲午陆战当中,中日双方一共有四次较大规模的陆战,清军本土作战,除了鸭绿江战役比日军多出几百人外,其他战役的兵员数量都比日军少。

素质不如人,兵力不如人,这怎么打?

如果清军的劣势仅仅于此,那都算了。清军当时最丢人的,是本土作战,调兵的效率居然还不如远道而来的日军。

甲午战争期间,清军驻军极为分散,运兵体系极为落后,在自己地盘上打仗,却总是不能及时将兵力快速有效地布置到预定战略位置,以至于被日军全程吊打。

像这样的“中世纪军队”打陆战,能打赢陆战真是有鬼了。

这里,有人可能会说,海战如果打赢了,那北洋水师就可以去掐日军的运输线,到时候日军都是瓮中之鳖。陆战岂有不赢之理

是的,道理是这个道理。但问题是,清朝人的思维过于奇葩,不能用现代军队的思维去套北洋水师这种由封建思维打造的军队。

当年的大清海军,是分区守口体系。也就是各舰队之间互不隶属,相互没关系。李鸿章的北洋水师挨揍时,两江总督麾下的南洋水师以及两广总督所管辖的广东水师都不敢去救。这不单单是怕挨日军揍,更重要的一点是,大家都怕担责任。

怕担什么责任?

当时所有的清朝海军都是以防御本辖区内的口岸为宗旨,一旦被抽调,本地区的近岸防御就会出现漏洞。假如防区被攻击了,各地大员都要担责任。轻则降职罢官,重则流放砍头。这是制度。

连海军内部都是这种关系,北洋水师和陆军之间的关系能好到哪去?北洋水师能冒着出篓子的风险去救陆军?

别想了!我敢负责任的说,北洋水师根本不会去截断什么日军运输线,也根本不会去管陆军的死活。就像当年陆军也根本没有管北洋水师的死活一样。

所以说,即便甲午海战打赢了,整个甲午战争的结果也一样不会变。

一方面,北洋水师大概率不敢走出防区,去日本沿海示威,扩大战果;另一方面,陆军也大概率会输。像这种打赢了就龟缩,坐等着日本恢复元气再来揍自己胜利,根本就称不上是胜利。

这种憋屈,这种落后,不是武器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是全方位的问题。

当然,打不赢也不妨碍可以假设甲午战争清朝真的打赢了是个什么结果。

假定①:清朝真的打赢了日本,并让日军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但没有趁势追击,给日本留了一口气

如果是这种情况,日本必然会报复,而清朝大概率的会扛不住日本的再次报复。

因为甲午战争时,日本没有外债,清朝这个东方大国倒是欠了一屁股债(日本在甲午战争期间没有借外债,日俄战争才向英美借了一屁股外债,国家差点破产)。凭借国力优势,日本很可能卷土重来,而清朝的制度劣势和朝廷里的那帮酒囊饭袋,必然扛不住第二次大战。

PS:清朝在甲午期间总计借了大约3500万两白银的外债。

假定②:清朝打赢日本,让日军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并且趁势追击,逼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

这种情况下,日本完犊子了。不仅政府面临财政破产的窘况,民间也会民怨四起。以伊藤博文为代表的一批当世人杰会遭到巨大打击,他们的政治前途很可能提前终结。日本在一批庸才的带领下,也会走上一条成为英美经济附庸的道路。

不过这种情况下,清朝也不会好到哪去。满清贵胄们会沉迷在自己的梦中,继续以天朝大国自居。然后有一天梦碎了,就凉凉了。

3

曾经有个段子说,一个女人改变了大宋历史,这个女人就是潘金莲。

如果没有潘金莲,潘金莲就不会开窗户,那样就不会遇西门庆;不遇西门不会红杏出墙;不出墙武松就不会大开杀戒,不开杀戒就不会逼上梁山;武松不上梁山,方腊不会被擒,老方就会取得大宋江山。

这个段子纯属瞎扯,但意思说得很明白,历史事件总是在必然之间夹藏着偶然性。如果甲午战争中国胜利了,历史肯定跟我们看到的大相径庭。

首先甲午海战的胜利会让北洋舰队的士气得到极大鼓舞。李鸿章等军中将领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彻底教训一下日本人,北洋舰队直奔东瀛而去。

因为甲午海战失败,日本天皇非常震怒,下令解散伊藤博文内阁。伊藤成了替罪羊。新成立的内阁缺乏执政经验,日本国内充斥悲观气氛,军队士气低落,日本一批少壮派军官造反,北洋水师到来的时候,造反军官迎接大清军队,建立一个新生政权。

在满清的全力支持和干涉下,日本分裂,成为南北两个国家。一个还叫日本,一个叫樱国。新成立的樱国通过公投决定加入大清,成为大清国不可分割的附属国。日本分裂后朝鲜敬佩大清的国力,决定效法樱国成立金达莱国,愿意重新成为中国的藩属国。

消息传到国内,李鸿章的威望达到巅峰,国内的汉人将领一合计,将李鸿章黄袍加身,李鸿章坚辞不受,继续尊满清为中国皇帝,但是中国从此成为君主立宪的国家,建立中国联邦共和国,李鸿章成为第一任总统。

李鸿章上台后旗帜鲜明实行改革开放,大胆引进外资,在国内减轻农民负担,奖励科技创新,推行义务教育,修建铁路、公路,工业化革命在中国悄悄展开。

中国的革新开放得到了美英等国的大力支持,中国国力更加雄厚,国防力量空前加强。到了1900年,越南、老挝和泰国、柬埔寨也纷纷要求加入中华联邦。

在海外的孙文看到中国腾飞也热血沸腾,他带着大量资本从海外回国,投入到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孙文的出色表现引起了李鸿章的注意,在他非常欣赏孙文的才华,敬佩孙文的人品,被他的爱国热情所感动,于是极力向内阁推荐孙文,孙文众望所归成为中国的第二任总统。

对于中国的渐渐崛起,沙俄帝国怕得要死、恨得要命。沙皇觉得应该趁着中国羽翼未丰跟中国决一死战,因为中国崛起后一定会收回被沙俄侵占的领土,两国的生死决战不可避免。

1905年,沙俄集结数十万大军大举入侵中国东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不到一个月之内占领了东三省,中国各联邦和各族人民义愤填膺,爱国热情高涨。

孙文内阁立刻在全国进行战争总动员,英美等国也严厉谴责沙俄的侵略行径。中俄战争进行了一年零六个月,中国军队不仅把俄罗斯军队赶出东北,还收复了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的所有中国领土。

沙皇的失败直接导致了十月革命的提前发生,沙皇被赶出莫斯科,苏维埃成立,沙皇在俄罗斯北部苟延残喘,俄国旧军人在俄罗斯南部建国。俄罗斯境内的车臣人,白俄罗斯人,土库曼人、立陶宛人、哥萨克和乌兹别克人也纷纷独立建国,沙俄帝国土崩瓦解。

1910年中国倡议下,美英和德国、法国发起成立了联合国,上述五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联合国总部设在上海。

百年一梦做的虽美,最后还是要醒的,历史不能假设,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也根本不可能被封闭落后的满清打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

4

1894年,甲午黄海海战爆发。

激战5个多小时后,日本联合舰队的松岛、比睿、赤城、西京丸被击沉,浪速号触礁后自毁,吉野、秋津洲重伤,损失官兵600余人。

北洋舰队致远、来远、超勇、广甲等舰受重伤,无一艘沉没,官兵伤亡300余人。

此战过后,日本联合舰队基本丧失了作战能力。舰队司令伊东佑亨海军中将执行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的命令,将残存的舰队躲入横滨港“避战保船”,也即采取了“存在舰队”策略,不再出战,北洋海军掌握了黄海制海权。

此时,哪怕是一心一意鼓吹要全面开展的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也失去了底气。陆军大臣大山岩更是唉声叹气,日本陆军以步兵第九旅团为主干,混编其他几个骑兵和炮兵中队的混成旅团,兵力达到7000人,在大岛义昌旅团长的率领下已经占领了汉城,囚禁了国王,并拥立了以朝鲜大院君为首的傀儡内阁,加上汉城城内一户少佐率领的大约1000人的一个大队,日军在汉城的兵力已经达到8000余人。

如今海战失败,意味着不光是国内整装待发的五个师团的兵力无法投送,连汉城日军的生存,都成了问题。

位于广岛的日军大本营参谋部的灯光彻夜不息,参谋本部的会议通宵达旦,试图找出应对之策。



清朝方面,黄海海战的大获全胜的结果,使得从朝野到民间一片欢腾。民间甚至有呼声,派北洋舰队运送陆军在日本本土登陆,发动远征。

坚决主战的光绪帝和以翁同龢为代表的清流们,无不欢欣鼓舞。战前惴惴不安,认为没有必胜把握的李鸿章也长出了一口气,71岁的李鸿章老脸舒展,褶子也少了很多,似乎年轻了十岁。

为了表彰和示威,光绪下诏:

光绪二十年八月初一日内阁奉上谕:朝鲜为我大清藩属二百余年,岁修职贡,为中外所共知。

日本国不遵条约,不守公法,任意鸱张,专行诡计,衅开自彼,公论昭然。用特布告天下,俾晓然于朝廷办理此事,实已仁至义尽;而倭人渝盟肇衅,无理已极,势难再予姑容。

于是黄海一战,同恶就歼,群酋宵遁,舳舻付于烈火,海水沸腾,戈甲积于高山,氛浸净扫,虽百年侨居之寇,举一旦荡涤靡遗。

于戏,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戳。兹用布告天下,昭示四方,明予非得已之心,识予不敢赦之意。毋越厥志而干显罚,各守分义以享太平。

战胜消息传来,连此前一直声称重病在身,主动要求被调回国内,在家卧床养病的袁世凯,病体也突然痊愈,主动上疏,要求重回朝鲜处理争端。

考虑到袁世凯在朝鲜的威望,朝廷予以批准,着袁世凯为朝鲜清军总统,统带叶志超,聂士成等部,恢复汉城,日军如有抵抗,“即行迎头痛击,悉数歼除。”

面对清军的军事行动,日本内阁就主战还是主和吵翻了天。最终,伊藤博文引咎辞职,坚决主战的陆奥宗光组阁,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再行一搏。

汉城的日本驻朝鲜公使大鸟圭介和大岛义昌得到的命令是坚守汉城,等待海军舰只抢修完毕,投送后援。

大岛义昌将汉城附近的日本侨民都进行了武装,帮助守城,城内日本战斗人员达到10000左右。

清军各部先后集结到汉城附近,包括奉军左宝贵部,毅军马玉昆部,盛军卫汝贵部以及丰升阿所部的奉天练军盛字营和部分吉林练军,总人数20000多人,史称“四大军入朝”。

汉城之战并不顺利,在日军据守下,清军进展缓慢,伤亡较重,奉军名将左宝贵身先士卒,不幸殉国。

经过一个多月的围攻,城内日军陷入缺粮少弹的境地。最终,汉城的朝鲜士兵打开城门,清军终于攻入内城,大岛义昌战死,大鸟圭介切腹,汉城宣告克复。

在这一个多月中,陆奥宗光内阁已经垮台。原因是北洋舰队突袭了横滨港,以舰炮和鱼雷艇队对港内还未完全恢复战斗力的日本军舰发动攻击,日舰吉野、严岛、桥立被击沉,联合舰队名存实亡,彻底失去了战斗力。

陆战和海战的双重失败后,伊藤博文再次上台组阁,求和已是唯一选择。

经过法、俄、德等国家干涉,中日最终达成《牛关条约》,主要内容包括:

确认朝鲜为中国藩属国;
日本向中国赔偿军费库平银三亿两;
日本撤回琉球群岛全部军队及侨民,确认琉球为中国属国;
日本撤回在中国境内全部军队。

1895年5月8日,中日两国在交换两国皇帝的批准书,条约正式生效。

合约签订后,两国的境况如同冰火两重天。

日本举全国之力外加大举借债发动的战争宣告失败,国运从此一蹶不振,退回农业社会,任人鱼肉,在东亚再无半点发言权。

中国战胜后,清廷趾高气扬,光绪一举树立威信,独操朝政,风头一时无二,被称为“光绪中兴”。

好景不长,十年后,朝鲜再次面临和甲午同样的遭遇,只是这次,对手换成了在远东不断蚕食扩张的沙俄。

中俄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陆军一败再败,北京再次被占领,光绪仓皇出逃,最终割地赔款了事。


以上属于YY,但也是基于当时国际时局的推演。甲午战争如果中国获胜,日本必将遭灭顶之灾,再也难以翻身。但同时失去了制约的俄国会在远东独大,最终中俄一战几乎不可避免,此后的局势,则大概是甲午后的翻版,甚至可能更加恶化。

5

甲午海战即使北洋水师获得胜利,也改变不了甲午战争的结果,更不要想改写历史了。

由于日本舰队具有速度优势,即使甲午海战获得胜利,也难以对日本舰队造成太大的影响。

由于缺乏经费,北洋水师的战舰一直缺乏足够的保养,加上锅炉老化,所以到甲午战争爆发前,北洋水师各舰的航速较之刚买时,已经慢了很多。而随着局势日益紧张,北洋水师各舰自5月校阅以后,就交替前往牙山等地驻防,丰岛海战之后又多次出海巡航,各舰都来不及做保养就投入了战争。

而日本因为掌握有主动权,所以除松岛、高千穗、千代田等军舰外,都进坞修理,其中速度较慢的扶桑号更是换装了新式蒸汽机,加上北洋水师所用的煤质量较差,所以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参战战舰,航速要比日本战舰慢不少,特别是和日本的主力第一游击队,速度差距巨大。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北洋水师在海战中侥幸获胜,日本舰队完全可以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主动撤退,北洋水师显然无法追上敌人,因此能取得的战果非常有限。

清落后的工业,难以继续维持北洋水师的战斗力

历史上在甲午海战后,由于清政府缺乏足够的工业支撑,所以在海战中受伤的北洋水师各舰实际并未进行有效修理,仅仅是拆除了一些破损部件。像定远的一门主炮被击伤,就始终没有得到更换。而平远的炮罩和桅杆被击毁,修理工作仅仅是把炮罩和桅杆上半部拆了而已。

此外,北洋水师在战斗中消耗了大量的炮弹,这些炮弹的补给工作也一直进行的断断续续。历史上直到11月,定远舰和镇远舰的主炮才陆续补充了差不多一个基数的弹药,此前一直出于弹药不足的窘境。

所以即使在甲午海战中获胜,北洋水师因为无法完成修理和补充弹药,其战斗力也将大受影响,在未来的几个月里根本无法和日本舰队作战,也无力威胁日本的海上运输线,对战局没什么影响。

而历史上到11月的时候,日军早已从路上突破鸭绿江防线,夺取了岫岩等地,清军一触即溃。这个时候即使北洋水师出击,也最多是避免日军登陆旅顺而已,无法阻止日军在陆上长驱直入。

清政府的海防政策,使得北洋水师难以发挥主动权

在甲午战争时间,北洋水师其实一直受着清政府的遥控指挥,一大堆的条条杠杠限制了北洋水师的战术应用。像清政府就多次严令,北洋水师必须严防渤海口,防止日舰进入渤海湾。

但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清政府又缺乏情报,要避免日舰进入渤海湾就只能靠北洋水师巡逻防护,这就等于阻止了北洋水师的战术选择,只能死守波海口。这种情况下,日本即使不敢和北洋水师决战,也可以让第一游击队利用速度优势,袭扰渤海口,牵制北洋水师,而海军主力则掩护海上运输线,保证陆军作战。

清军的陆军战斗力极其低下,根本无力阻挡日军

在甲午海战胜利的情况下,对日本最大的影响是不可能登陆攻击旅顺和威海了,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从陆地上进攻。

和北洋水师相比,清军的陆军完全可以用废物两个字来形容。在整个甲午战争期间,除了平壤之战和刘公岛保卫战之外,面对日军的进攻,没有一支清军部队可以坚持一天以上,没有一场战役清军能击毙日军超过百人。甚至还有不少上万人规模的战斗,日军阵亡数量是零。

在整个甲午战争期间,日军战死的不过在千人左右,面对这样的垃圾对手,如果不分兵旅顺和威海,日军完全可以从陆地上轻松的一直追杀到北京。

实际上如果考虑到一路上清军扔给日军的枪炮弹药比日军消耗的还多,即使北洋水师切断了日军的补给线,也无法阻止日军的攻击势头。

结语

所以综合看的话,北洋水师即使在甲午海战中获得胜利,也根本不可能改变甲午战败的结果,更不要说改变历史进程了。

6

七律?甲午恨

?????????????—观广州邓世昌纪念馆有感

黄河难道真无势,大浪还由小浪欺。

甲午沉舟若怨水,马关饮墨又冤谁。

能凭图画移千眼,岂肯神州失半眉。

敢信苍天讲公道,樱花亦有落花时。

(注:这里的樱花指日本。)

(作者广州邹宗赛)

7

如果甲午海战大清胜了,历史会不会改写?

虽然说历史没有假设,不过国人喜欢YY , 那也不妨凑个趣,也来假设一下。


甲午战争总体态势

首先,中日甲午战争并非只有海战,是因为朝鲜问题导致的海战陆战相结合的近代一体化战争,事实上,在黄海海战以前,陆地战场已经在朝鲜打完了第一阶段,因统帅叶志超畏敌如虎,下令全军撤退,退军途中被日军伏击,全线溃败,日军完全占领朝鲜;清军残部退至鸭绿江边我方一侧构筑防线,清政府紧急调派援军计约三万人由四川提督宋庆为统帅,增援辽东。



接下来就是黄海海战,如果北洋海军如有神助,在海战中大获全胜,消灭日本联合舰队全部或大部,那么清军将取得黄海渤海的制海权,既可以侧翼火力支援陆军,也可以运兵至日军侧背实现夹击,在此情况下,清陆军将士气大振,不至于象历史上那样再次溃败,战局将向对清军有利的情况发展, 正常的战局演变应是鸭绿江江防之战清军在侧翼支援下取得局部胜利,并有可能发起反攻收复平壤一线。考虑到日本陆军(当时总兵力3万人,与清陆军相当)的战斗力及战斗意志,即使没有海军支援,一败涂地的可能性也不大,最可能的结果是与清军在平壤或者38线一线相持,跟后世朝鲜战争后期的情况类似。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按照清政府和李鸿章的尿性,仗打成这样就是不输就是赢了,里子面子都挣回来了,可以见好就收了,再打下去万一输了就亏大了,再说老佛爷这会正忙着准备万寿,别老折腾打仗的事了,可以谈和了。日本方面海战不利,陆战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再打下去也没把握,那就谈吧。


和平谈判


然后我们李中堂出面谈判,按照中堂大人的习惯,打赢了也是要按打输了来谈的,不过当然没历史上那么屈辱啦,割地呢肯定是不用了,战争赔款也应该用不着,最多赔个一两千万意思一下,谁叫我们是天朝大国呢,这点气度还是要有的吧,至于朝鲜的管辖权么,还是跟战前一样好了,中日两国共管,兄弟之国么,别整那么生分,就这么着好了。

中堂大人也没吃什么亏,脑袋上也不用挨一枪,应该也可以满意了。行,那就这样吧,成交!



战后局势演变


条约谈成,李大人启程回国。仗虽然打赢了,谈判桌上却没讨到便宜,清流可不干了,吵吵着要弹劾中堂大人,和约不算要重新签,一定要小日本割地赔款。光绪大帝呢,也觉得面子上有点过不去,条约签成这样,仗不是白打了么,但兹事体大,总得问过亲爸爸意见吧,可是老佛爷比较满意:还是小李子懂我,我们大清堂堂天朝上国,不跟倭奴一般计较,没输就行了,这样完事也挺好,大家收收心,别老想着打仗的事了,安排万寿节要紧哈,谁让我这阵子不痛快,我让他一辈子不痛快!这话一出口,光绪大帝和一帮子清流们就不吱声了,得了,该咋的咋的吧,哄着老佛爷开开心心地过了万寿节再说吧。

于是乎一切照旧,大清朝依旧文恬武嬉,天下太平。变法什么的不用想了,什么公车上书,百日维新也都没这回事了。立宪?立个毛线!日本不是立宪国么,不照样被我大清国打趴下了?那说明我们大清国的国体是最优秀的,万世不易!日本国不是我大清国对手,其他什么英吉利,法兰西也不外如是,不过堂堂天朝上国,气度还是有的,人家不来惹我们,我们也不用去惹他们是不是?海军也不用扩建了,花那么多冤枉钱干啥,日本海军都已经打没了,亚洲已经没有对手了,省点钱干啥不行?


还有哦,中堂大人劳苦功高,打仗谈判一手包办,也该升个官了,授武英殿大学士,调任军机处大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就交给别人吧,年纪大了,该享点清福了,这些具体事就交给后生小子们吧。


十年之后


十年之后,慈禧太后,李鸿章相续辞世,光绪亲政,推行温和改革。

经过十年励精图治,卧薪尝胆后,日本卷土重来,渤海一战全歼北洋海军,然后日本陆军在大沽口登陆,在天津附近击溃北洋陆军,攻入北京,大清国灭亡。

列强分别或武力直接入侵,或扶植各地方实力派实行地方割据,中国四分五裂,陷入殖民地社会。


好了,玩笑都开完了,以上纯属个人瞎编,请勿当真。只想说明一点,当一个政权已经连根都烂掉以后,一两次的侥幸起不了任何作用,甚至有可能让局势变得更加不可收拾。


我是天涯,欢迎关注,一起品读精彩的历史。

8

除非有神助!镇远号一发穿甲弹击中日军旗舰松岛号弹药库,轰隆一声巨响,伊东享佑以下数百鬼子粉身碎骨,见了天照大神!

北洋水师士气大振,连方伯谦都掉头归队奋勇拼杀,日联合舰队招架不住,在东乡平八郎指挥下借助暮色掩护逃之夭夭。北洋舰队由于航速太慢,追击十数海里,只击沉敌武装商船三条。刘步蟾见天色太晚,担心日军伏击放鱼雷,于是收兵返回旅顺港。

李鸿章闻报大喜,亲手起草报捷奏章快马告之慈禧、光绪。帝后二人自以为胜券在握,当即下旨加封李为一等公,位极人臣;丁汝昌二等靖日候,刘步蟾三等平倭伯,林泰曾三等定倭伯,方伯谦安海巴图鲁,邓世昌靖海巴图鲁。以下将士各得封赏,无不弹冠相庆,连日酒筵不断,喝得东倒西歪,只有邓某晚上还回舰值守。

三日后下半夜,忽听军犬狂吠,邓世昌起身查看,却是日军夜袭,鱼雷艇己突入港中。他忙命兵勇升火接战,亲操格林机关炮向敌艇猛射!

但致远锅炉刚运转起来,尚未及加速,就被敌吉野、浪速等舰集火轰击,连中三弹,水勇伤亡惨重!邓世昌在奋力击沉日艇一条后,忽听耳边爆响,被敌开花弹片所伤,晕死过去!

日军鱼雷艇相继冲入北洋各舰泊位之间,定、镇二舰首当其冲,各被三条倭艇雷击,值守官兵惊醒,见鱼雷劈波如箭而来,无计可施,纷纷蹈海逃生!

轰、轰、轰……随着一连串鱼雷爆响,定、镇二航虽然皮粗甲厚,也在各中六枚近施雷后舷破底漏,相继搁浅。致远在中炮瘫痪后,连挨三雷折作二段翻沉入海。所幸此前,昏迷的邓世昌被亲信水兵奋力救上小舢舨脱险上岸。

其余靖远、经远、来远等舰,反应不及,先后中雷沉没或者重创!超勇、扬威突围不成,也被日舰快炮先后击沉!

东乡指挥舰队鱼贯而入,对我炮台、仓库、船坞进行摧残,北洋老巢被掏,全军覆没!

丁汝昌见大势己去,吞烟自尽。刘步蟾指挥岸炮奋力还击,击伤日舰二艘,不幸炮毁人亡。

方伯谦当即挂出白旗,胁迫残余艇舰向日军投降,被日军任命为旅顺维持会长。随即,日本陆军登陆,北洋水师在岸将士因宿醉未醒,大都被俘,少数逃匿民家。

邓世昌苏醒,见己落入敌手,乃咬舌自尽。林永升等三管带被俘后,坚贞不屈,痛骂倭寇不止,先后割舌凌迟杀害!

大山岩借口清军混入平民中袭击日军,悍然下令屠城,鬼子刀砍枪刺见人就杀,旅顺陷入尸山血海,无辜民民众被害数万!

之后,日军水陆夹击,轻松攻克天津!痛失舰队、陆师惨败的李鸿章昏死过去,接替他的徐世昌与日本签订了比历史上多赔一亿两白银的津门条约!

次年,大清因内乱而亡。

9

如果甲午海战大清胜了,慈禧老闭又开始美屁眼了。看吧,我挪用了海军军费,怎么地?不也是打赢了!

10

这是妄想复避的那拉氏想的吗?即便可以大败日军,大清帝国仍会灭亡,因为它们以腐败床榻无能到了卖地求和割地赔款的无耻地步,怎会大败日军,说句不中听的话,幸愧日本帝国主义胜了,否则以俄罗斯之贪食,必会占领整个东北地区,一九O五年的日俄战争是帝国主义崛力中国利益的分水岭,也激怒了四万万人民的士子之心,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它的失败推动了历史发展进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