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诏国地处云南,苍山洱海是其根据地,离安南很近,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大唐如果得了安南,对南诏的威胁不言自喻了,因此,两者必然会围绕安南发生战争,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就是为了地缘形式吧!再说了,对于一个有着强烈进取心的国家来说,开疆扩土是理所当然得了,而南诏所面临的周围形势,北面是吐蕃,东面是大唐,南面就是安南了,至于西面是茫茫大山,也不好过去,柿子要捡软的捏,安南是最好的战略方向,而吐蕃和大唐他是占不了便宜了,因此,必须要和大唐死磕。再者,南诏没有靠海,而安南靠海,只要占领安南,才能获得一片广阔的出海口,才能不至于被大唐卡住命脉。再说安南要发展,必须使劲南下,那边的割据势力弱小,而且有大片的肥沃土地,要发展,必须南下,因此,安南别无出路,只能和大唐硬抗到底了。

最佳贡献者
2

在中国古代史中,边患可以说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这是因为,历朝历代近乎都要面对边患问题所带来的的压力,而诸多王朝的倾覆或多或少都同边患问题有一定的联系,唐朝也是如此。回顾史料便可以发现,历史上中原王朝的边患压力,主要来自于北部与西部,这是因为北方的游牧民族往往能通过精锐骑兵长驱直入。但到了晚唐时期,这样的情况却发生了改变,边患的压力则变为了西南方。


历史上的唐朝,自高祖建正朔以来,边患的压力主要来自北部与西部。而在“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边防重点则为吐蕃与回鹘,尤其是吐蕃,更是成为了重点防御的对象。但这样的情况,到了唐武宗、宣宗在位的时期,却发生了大的逆转。因为这一时期的吐蕃陷入了内斗不止的困局之中,而回鹘在武宗一朝也完全败亡。可是,就在这个北部与西部国防压力骤减的历史节点,西南地区的国防压力却陡然增加,而造成这一压力的便是南诏国的军事扩张。

根据史料的记载,南诏国在唐朝初立之时便已存在,其国祚近乎同唐朝国祚相同,并反复依附于唐与吐蕃之间。如在“安史之乱”前后,南诏国就曾依附于吐蕃,但因吐蕃的横征暴敛,随后不久又归附于唐王朝。在历史上的德宗一朝遏制吐蕃的战略框架之中,南诏国则成为了一个关键环节。但到了晚唐时期尤其是唐懿宗在位时期,南诏国则成为了唐朝最为主要的边患问题,甚至成为了晚唐的一个心腹大患。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通过史料能了解到的是,唐懿宗在位时期的唐朝同南诏国之间的战争,实际上已经到了极为激烈的地步。这中间《新唐书》曾称唐与南诏国之间的拉锯战为“天下骚动,十有五年”而这中间双方进行拉锯战的主要地区,则为西川、安南以及岭南地区。期间南诏国曾四次侵入西川,更是一度占领安南,并兵胁广州。可见,在唐懿宗在位的时期,西南地区的南诏国已经成为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历史上的南诏国所以会在唐懿宗时期,成为唐王朝的心腹大患,最为主要的原因便是唐朝国力的衰减以及吐蕃的衰弱。先是唐朝方面,自“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始终都处于不断衰弱的时期,而到了唐懿宗时期,宦官、藩镇等问题更是呈不可逆转的态势。而唐朝的死对头吐蕃,在此时已经完全陷入了无休止的内乱之中。这样的情况下,便给予了此前不断在吐蕃与唐朝之间摇摆的南诏国,以崛起于西南的机会,这也就使其成为了晚唐的心腹大患。

其次,不同于北部与西部边患问题,南诏国所造成的边患问题所以严重。同时还因为,南诏国实在难以被连根拔起。历史上的天宝十三年,唐军曾以七万之众击南诏,其结果则是唐军七万之众全军覆没。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国力强盛时期的唐朝尚且无法除掉南诏,晚唐时期想要将南诏国连根拔起更是难上加难。


而造成南诏难以被征讨的主要原因,剔除战略上的失误外,同自然环境的恶劣有着极大关系,对此史料的记载则为“士死瘴疠”可见,若要彻底的消灭南诏国实际并不现实,但随着南诏国不断袭扰唐朝疆域,唐朝只能同其在西南地区展开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这最终也使南诏成为了晚唐时期一个反复发作的恶疾。

历史上的南诏国,在晚唐时期成为唐朝的心腹大患,实际上有些出乎意料。而出现这样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唐与吐蕃在这一时期的衰弱,为南诏国的兴起带来了空间。而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便能发现,唐朝的灭亡实际上同南诏国之间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也有一定的关系。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