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了很多网友的讨论,较多的是将现在的学士、硕士、博士(普通高等教育)与清代的生员、举人、进士(科举制度)相对比。其实严格说,这两者之间是无法直接对比的,因为清代科举归根到底是选官制度,而现在的普通高等教育则培养各类人才。如果真要挂钩,清代科举制度倒和现在公务员制度相类似,都是选官制度

现行国家公务员系统行政级别分10层(计有27级),其中乡科级正职为第九级(第16-22级)、乡科级副职为第十级(17-24级)。在这种情况下,现在硕士考公务员一般给予副科待遇,相当于第十级,博士一般给予正科级待遇,相当于第九级。

而清代官员品级从正一品到从九品,共有18级,举人入仕基本都可以做到从九品及以上。因此,单从级别来看,现代硕博士和清代举人的起点较类似,都比较低。但实际上,二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别,现行公务员制度和清代官员制度本质上是不同的,清代皇权意志可以决定官员的选拔,而现代公务员制度更为公平、公正。因此,不能简单将学士、硕士、博士与古代生员、举人、秀才相挂钩。


清代(仅以入关之后为例)科举考试一般程序是,生员参加在省城举行的乡试,通过者称为举人;举人再参加礼部在京城举行的会试,通过者为贡士;贡士之后再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即为进士,进士分三等,一等称赐进士、二等称赐进士出身、三等称赐同进士出身。乡试和会试都会PK掉一部分,而殿试则不会,一般只要参加殿试的贡士都能考中进士,只是名次会不同。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举人的数量是个变量,据刘海峰统计,清代共有112科乡试,按照平均每科乡试录取举人1300计算,清代大约有举人14万以上。这么多的举人,其出路一般有两种,一是继续考取进士,二是直接进入仕途。但进士名额更少,据毛晓阳、金甦统计,清代进士约26849名,所以举人考取进士录取率很低,也因此有很多举人连续多次参加会试,希望能够考取进士。而有些则选择另一种路径:直接入仕。

举人乡试试卷(以上图片均来自百度百科,侵权请删)

清代举人可以直接入仕,但举人可以任职的官职也有有限的,如乾隆三十年(1765),全国知县仅有1285名,但举人仅三年一科的平均数就有1300,所以也就造成了举人大量“壅积”,清廷于是采取各种方式从举人中挑选优秀的人才为官,主要的途径有三种:拣选、截取和大挑。

拣选早在顺治年间就已经开始,但拣选时间一再变化。清初,会试不中即可拣选;顺治中期改为三科会试(也即九年)不中;其后,又因人数过多,再次更改时间,近省五科会试(十五年)方允许拣选,三科会试可以就教职(教谕等职,相当于现在县教育局长),远省仍按会试三科拣选;康熙时期,又改为按照科分、省分次序和乡榜名次三个条件来进行拣选。拣选任职主要是推官(府佐贰官,负责刑名之事,相当于市公安局长,清康熙年间废)、知州(州的地位比较特殊,直隶州相当于府,散州相当于县,所以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或者县长)、知县(相当于现在县长)、通判(地位也比较特殊,辅助知州管理政务,但又对知州有监察权,和现在副市长加纪委书记有些类似)等官。

截取是朝廷划定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部的举人可以赴吏部登记候选。乾隆以后,一般截取三科,也就是大约九年左右一次。其官职大约也是知县等。

大挑是乾隆时期开始的,初以六年一次,后改为四年一次,按照省份确定名额,大省40名、中省30名、小省20名,最开始以10人为一排,10人中挑选5人,一等2人、二等3人,后来每两排20人中挑选12人,一等3人、二等9人。一等分发各省以知县试用,试用合格继续留任,不合格则先降职,此外,一等还可以借补州同(知州副职,相当于副市长或副县长)、州判(情况较为复杂,大概也相当于知州副职)、县丞(清代很少设县丞,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经历(设于不同机构,其官阶职能也大不相同)、盐库大使、河工等官二等可任学正(国子监官员)、教谕(教育长官)、训导(教育辅官)等职,且不一定立刻上任,需要等出缺时才能补上。

但实际上,举人还有其他各种出路,如出任幕僚,担任塾师,或者因为难以入仕,直接闲赋在家,甚至经商。

最佳贡献者
2

纵览清朝的科举制度,从秀才至举人再到贡士,最后殿试钦点为进士,千年独木桥,令无数学子闭门苦读,求最后一举成名。实际上清朝的文武举人就是九品以上的候补官员了,机会好的,关系铁的,甚至可以补到知县的位子,按文化等级分类,现在的博士也只能相当于那时的举人。清代老百姓有几个读书的,普遍文肓,斗大的字不认识一个,只有地主豪绅的后代才有书读,到民国时期平农子弟才读点幼学,三字经,增广贤文也已,认识那么几个字,那能跟现在相比,不论贵贱都有书读。清代的秀才就相当于现在的中学老师,属事业编制。清未响当当的人物袁世凯就是举人出身,由他堂叔保荐到李鸿章帐下做了小官,以后他的发迹,可想而知。清朝的举人实际上就是有衔无职,等候地方差遣,最后大多续职,老百姓路遇举人也要下跪行礼,可见贵贱之分,现在博士的身份按道理也比不上清代的举人。举人有功劳者,甚至可提拔为京官,曾国藩的九弟国荃就是凭此来历。当今博士多于牛毛,学士,硕士更不要提,一般公务员也只能跟秀才相称,如今读书已普及,岗位竞争激烈,时过境迁再也不是那种情况了。


3

举人肯定能当官,只是大小问题,否则“范进中举”也不会神魂颠倒。明清代科举考试分为四级,县级考试通过叫“秀才”,秀才通过省级考试叫“举人”,举人通过吏部考试称“贡士”,贡士通过殿试前三甲称“进士”。在清朝,一般当官都是进士出身。

举人考上进士的机会大约只有5%,一般说来是不能直接做主官,当的都是县一级的中下级官吏,比如教谕(县教委主任)、县丞(副县长)、主薄(县委秘书长)。

朝廷会不定期地在那些几次会试不第的举人中进行挑选,人称“大挑”。运气好的话,赶上吏部的大挑,还能外放当个主政一方的知县。

历史上,官员讲究学历出身,以举人身份出将入相的少之又少,但也不乏治国奇才。明朝清官海瑞就是举人入仕,官做到从一品太子太保,简直就是凤毛麟角的存在。清朝左宗棠也是举人入仕,官至正一品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二等恪靖侯,逝世追赠太傅,属于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异数。丰镐遗子(张新武)书文2017.12.31

4

清朝的科举,童试得中称秀才,乡试得中称举人,会试得中称贡士,殿试得中称进士。当然,进士又分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三等。



生员考中了举人,那就已经成为了朝廷的候补官员,这也就是范进考中秀才时并不如考中举人的时候那么失心疯的原因。更有考中举人之后,朝廷就会免除你家里400亩土地的租税,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削尖脑袋要考科举的原因。

其实,从明朝开始,就已经有了举人入仕的先例。海瑞就是以举人入仕做到了一省巡抚。当然,举人毕竟不同于进士,做官的等级也有高下之分。



在清朝初期,很多前朝的副榜贡生甚至能够直接和进士一样经过吏部的拣选成为官员。一代廉吏于成龙便是以这样的身份进入仕途,最终做到了两江总督这样的一品封疆大吏。

当然,举人也可以进行这样的拣选,可是举人的数量毕竟太多,拣选要等三科,也就是九年的时间。也可以截取或者等待大挑。这些都是举人入仕的途径。



要说举人能做的最高的官,那就是七品知县。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是被认为是祖坟冒青烟,运气好到爆了。因为一般而言,举人能做到从九品的县教谕,训导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大多数的举人入仕都是从不入流的县典史做起。

更多的情况下,举人的出路是去给高级别的官员做幕僚。别看幕僚不是朝廷任命的官员,可权力却非常之大,相当于半个正堂。例如左宗棠就是给时任湖南巡抚骆秉章做幕僚起家的。

5

一般来说,明清的进士出身至少是知县,也就是正七品官。而七品以下的,一般就是举人出身担任。知县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县长,那么辖区内其他公务员一般就是举人出身。当然,举人未必能能直接任命,但拥有了被任命的资格,如果运气好的话,举人出身做到二品大员也不是不可能。所以范进中举就可以发疯了。

比如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中举之后就担任南平教谕。南平是福建省延平府的一个县,教谕主管县学工作,放在今天大概是个县中校长教的样子,在当时应该没有品级。不过海瑞成绩突出,升任正七品淳安知县,最后做到南京右都御史,虽然没有实权,但也是正二品大员,足以光宗耀祖了。清承明制,规定和明朝也都差不多。

当然,就算一直是候补官员,举人也比秀才要好。秀才、举人、进士都有免除徭役的权利,也可以免除部分土地的赋税,进士要比举人多,举人又比秀才多。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6

明清官制,汉人出仕的最便捷途径就是科举考试,中的进士,便可以当堂委派官吏,优秀者入翰林院(朝廷宰辅人才储备库),其余的委派中央或者地方官。举人是无法直接获得委派的,一般文人也不屑于从举人做官。这里面有个讲究,在明清时期,阶层身份地位认同感很强的,你如果是举人出身做官,同僚们会看不起你,在应酬上往往孤立你,自然升迁仕途受阻碍。所以,除非考了许多次都没有中进士,最后不得已出仕。

举人要出仕,需要吏部考选,或者地方举荐,但是一般都不是正途,例如进士出身的人最低也要授予知县,这是正途,但是举人一般只能从教谕,县丞,主簿这类佐贰官开始做,而且走入正途的机会是非常少的。

从表面上看,这官相差也无几,但实际上相差大了,例如知县在坐,这些佐贰官是没有座位的,地位相差很大。所以很多举人宁可赋闲在家,也不愿意出来做这些佐贰官。

清朝末年,开始了捐班,拿钱就可以买官,佐贰官也可以拿钱直接买过知县,直至道台。

7

最低?

当然是从九品。

清代,举人可以在得到推荐的情况下出仕。具体操作是,推荐人向各省级主官布政使、按察使、学政三人提交推荐信,三人则向相关下属机构送达任命书。

从七品以上是吏部管辖,所以三司只能任命正八品以下职务。

最高正八品,如县教喻(县教委主任)、县丞(副县长),州学正(市教委副主任);

从八品,如训导(市巡查组长);

正九品,如县主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知事(州府行政体系科长)、推事(州府中级法院法官)。

从九品官员当然最多,如巡检(县巡警大队长),司库(县国库主管)、吏目(县公务员管理科科长)、税目(乡镇税务所所长)。

8

要看在清朝的时候举人最低能够做什么官,我们先来看一下在清朝的科举制度是什么样的。这个时候的科举制度已经发展到了鼎盛的时期,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院试就相当于入学考试,当你通过院试了你就可以进入府、州、县进行学习。



之后便是乡试,而通过乡试就是我们所说的举人了,而举人放到现在就相当于大学毕业生了,相信大家都会想到范进中举,所以说中了举人之后到底在古代能做什么样的官职呢?




清代的官职沿用了自汉魏以来的“九品十八级”的制度,当你中举之后你最低也是能做到九品官职的。每年举人的数量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的出路基本上有两条,第一条就是继续考取进士,就相当于我们继续读研深造,但是古代的进士可是十分难考的,很多都是年年考但年年落败。那第二条就是进入社会开始工作,也就是直接入仕。



但是官职也是有限的,每年有大量的举人,但是官职就那么多,所以说就造成了中了举人之后还要选出举人中优秀的人,然后担任官职,那时当官也不是十分容易的。

举人当官的地位相当于县级,好一点的就是担任一个副县级的官职,最差也能够担任教渝,这个官职相当于县学的教授,它与训导共同负责县学的管理与课业的一些事务,职位呢相当于现在的教委主任,其实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官职了。



虽然有的举人可能当不上官职,但是只要是他们中举了,他们就都会享受国家的补贴,在经济上会享受赋税徭役豁免权,可以说是生活有了一份保障,即便是你之后想要继续深造,也不会像之前那么艰苦了。



所以说中了举人之后,有的人继续深造,有的人入仕做官,虽然选择有限,但是最低也是能做到九品官职的。

9

清代举人最低能的那个能做什么官,好问题!


10

中国古代自科举出现之后讲究“学而优则仕”,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官。功名分为三级:秀才、举人、进士。要做官必须要取得举人以上的功名。

举人是做官的最低的要求,考中举人的要么是去做官,要么是继续往上考进士。

那么举人最低能做什么官?举人应该当县令以下的官如县丞等官。有些举人多数是去当幕僚,这些不是官而是吏。因此按照现在的说法,举人当官的话也就是科级或副处级干部。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