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换帅,是赵孝成王最臭的一步棋,廉颇坚守长平,虽然不能取得胜利,至少不会导致全军覆没。可赵括一上来,就把赵国45万大军毁于一旦。
那么换帅以后,廉颇到底去了哪儿?还有后世非常感兴趣的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在长平换帅以后,到底在干些什么呢?
廉颇击退燕军,却被赵悼襄王给罢免了。
廉颇被换下来以后,心里当然很不爽。在赵括彻底败亡以后,廉颇也没有因为被换掉而置气,依旧选择保卫赵国,毕竟是自己的母国,他不忍心放弃。
当时秦军围困邯郸一年多的时间,差点就把赵国给灭了。要不是后来魏无忌窃符救赵,或许秦昭襄王就提前完成称帝的想法了。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馀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赵前後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馀,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史记》
隔了一年,燕国也不淡定了,燕国丞相栗腹去了一趟赵国,发现赵国的壮丁基本都没了,家家户户戴白孝,小男孩儿还没长大,这正是灭亡赵国的好机会。
于是在燕王的支持下,栗腹带着两路大军直奔赵国而来。栗腹进攻鄗城,而卿秦进攻代地。刚对付完秦国,又来了燕国,赵王心里当然很不是滋味。
- 这个时候廉颇挺身而出,带领大军在鄗城击败并且杀死了栗腹,又前往代地俘虏了卿秦。为了给燕国一个教训,廉颇甚至长驱直入,将燕国国都给包围了起来。
- 最终燕王不得不选择割让五座城池休战,可见廉颇依旧没有放弃赵国,而且战斗力的确很强。也因此廉颇被封为信平君,成为了赵国的相国,此后廉颇又攻取了魏国的繁阳。
- 可惜这个时候找想成为死了,赵掉襄王上台以后,立刻用乐乘取代了廉颇。廉颇当时还在外带兵,得知这个消息以后非常愤怒,所以带兵击败了乐乘。
这么一来廉颇可就犯了大罪了,于是他索性就逃到了魏国大梁。此后廉颇再也没有回到赵国为母国效忠。后来楚国将他接了过去想要重用他,可惜他心在赵国,所以没有建立什么功勋。
李牧的发展时期,是在战国末年了。
其实李牧和长平之战是完全不沾边的,因为赵括在打长平之战的时候,李牧还没有成名,至少并没有为赵国立下多大的汗马功劳。
为此赵王也不可能将李牧安排到主帅的位置上去,廉颇是老成持重的老将,赵括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他们都是有理由成为主帅的,唯独李牧当时还没有。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史记》
李牧发迹的时候,已经到了赵掉襄王时期,这个时候廉颇已经被赵国赶到了魏国去了。放眼整个赵国,能拿得出手的人物也就李牧了。
他之前一直在北方抗击匈奴,没办法他自己就是赵国北方边境出身的人,所以自幼对抗击匈奴有着天然的兴趣。
长大以后李牧便投入到了抗击匈奴的事业中,他对付匈奴有自己的办法。从长期来看,他一直以防守为主,可是一旦抓住机会,就会把匈奴引入包围圈,进而全歼敌军。
这种方法屡试不爽,匈奴人就好像没长记性一样,一连几次都是这么被李牧给击败的。此后十多年,匈奴人都不敢南下侵犯赵国的边境。
当李牧闻名天下的时候,长平之战已经打完了好多年,廉颇也已经离开了赵国。整个赵国都靠李牧支撑着。
这个时候进入到了秦始皇的时代,他想要一统六国,大将王翦发现李牧实在是一个难缠的对手,为此便动用了反间计。最后赵王迁居然自毁长城,把李牧给杀了,赵国也就灭了。
廉颇和李牧都没能参与到赵括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廉颇负责的,后半部分是赵括负责的。廉颇负责的部分,虽然没有什么功劳,但是也没有什么错误,属于稳中求发展的状态。
而赵括负责的长平之战,却是一个积极向上、打算和对手决一死战的阶段,结果我们也知道,赵国几乎是满盘皆输。
而赵括在负责长平之战的时候,廉颇是被闲置不用的,他手里没有兵权,所以也帮不上赵括任何忙。
李牧就更不用说了,长平之战的时候,他还远没有到达堪当大任的时候,所以李牧也不可能出现在长平之战的战场上。
战国四大名将,赵国虽然占了俩,可是这两个都没有在长平之战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所以活该赵国被秦国打得没有还手的余地了。
总结:如果李牧和廉颇同时参战的话。
开个小脑洞,如果长平之战中,李牧和廉颇都能够参战,那么赵国大军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由李牧、廉颇和赵括来带领,每个人有15万人马,这已经相当充裕了。
廉颇长期负责防守,使得赵国之地固若金汤,赵括长期负责进攻,不断袭扰秦国的军队。至于李牧则是赵国的杀手锏,前期负责防守,观望寻找机会,到了后期一旦找到机会,就对秦国军队发起猛攻。
李牧还可以设下埋伏,在长期防守后,派遣一部分人马前去诱敌,等到对方进入包围圈,李牧和赵括联手出击,至于廉颇,千万不能动,这是赵国的根本所在。如果真的能够这么做,赵国自然是不会那么快灭亡的。
参考资料:《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