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中国史学界最大的谬论。说这话的人,真应该让他们穿越回大清,流放宁古塔去体验生活,永世不得返回中原。

关于这个论点,我真的很多次都想爆粗口,真希望今天的人们能动动脑子思考。

为什么清朝统治下的大好河山支离破碎,丧失权力,羞辱国家,割地赔款?为什么清朝使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化落后于世界近一个世纪?为什么到了最后旗人也承认,清政府应该灭亡?

在《饥饿的繁荣时代》一书中,有关清朝贫困,人民贫困,精神匮乏和专制政治的历史事实已经足够详尽。我们仅在这里简要分析此提议的原因:

1.清朝以后,它没有经历过“当朝黑前朝”的历史“处理”。

纵观历史,凡是朝代更替,必有一段黑历史,比如周武王黑商纣,刘项黑秦始皇,李世民黑隋炀帝,大清黑大明……纵然这些亡国之君有千般不是,上台之初总不至于如此不堪吧。

新朝的统治者总是在重复地做一件事,那就是必须把前朝的统治者抹黑,越黑越好,只有更黑,没有最黑。今人和后人不需要知道他们的功德政绩,只需要记住他们的丑陋罪恶就行了。

以往的朝代都是内部的更替,都是中国人推翻了前朝,建立了新的朝代。然而,大清亡国前的几十年,却有一段其他朝代从未经历过的特殊阶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势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统治与被统治之间的矛盾,而且当时的第一敌人更应该是帝国主义列强。

与以往不同的是,中华民国短短三十多年,一直处于内忧外患的战争时期,还没来得及黑大清,自己已经先垮台了(或者说没必要再黑了,大清要亡已经是必然趋势),即使中华民国不黑大清,在列强的侵略之下,大清一样会亡。

2.整理清朝历史手稿的,大多数人是清朝的遗老遗少。

毫无疑问,每朝每代,官方认可的史书都是后世统治者编撰的。

就清朝历史来说,民国官方认可的正史未定本《清史稿》,单纯由前朝遗老整理修撰而没有民国官员拿捏把控政治的大方向,且遗老对史料不加分辨,导致有意无意的曲笔存在。

今人读到的《清史稿》,是旗人赵尔巽1927年修成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没有像以往的朝代那样通过修史来黑大清。中华民国没顾得上抹黑前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更没必要抹黑一个前朝的前朝了。

赵尔巽,是同治年间进士,一直反对共和,在全国都已经升起五族共和的旗帜时,他才被迫在东北三省降下大清的青龙旗。

辛亥革命之后,他潜心编史,宣称:“我是清朝官,我编清朝史,我做清朝事,我吃清朝饭。”又恬不知耻地自诩为三国时的关羽“降汉不降曹”。

赵尔巽对满清王朝一直心怀眷恋,极尽褒扬之辞。

3.宣传影视剧,严重美化了清帝。

《读者》杂志很多年前,评论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对后世造成的影响时,有人曾经戏谑地讲,造成了三百多年以后大清宫廷“辫子戏”的泛滥。

无数的影视剧,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为了追求收视率,一度歪曲历史,把大清的皇帝拍成了锐意进取、勤政爱民、励精图治的形象。

影视组找到一群老戏骨加俊男小鲜肉,把大清历代皇帝演得温文尔雅、朝气蓬勃、平易近人,一个个“鸟生鱼汤”般的明君形象,深入人心,老百姓喜闻乐见。

很少有影视剧去拍摄“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更少有影视剧去拍“七下江南”那种骄奢淫逸,去拍“清风不识字”的那种文字狱,去拍“留发不留头”的那段精神阉割。因为那是汉人的耻辱,考虑到民族大团结的和谐社会,这是不允许的。再说谁都不会把自己丑陋的往事讲给后人,哪怕只是精神上的被阉割。

如果要给大清历代皇帝打一个标签的话,按照时间顺序,应该是投机、暴政、暴虐、愚民、骄奢、窝囊、懦弱、平庸、无能……

曾国藩与赵烈文有一段著名的对话,赵烈文认为大清创业太易,诛戮太重,夺取天下太过轻巧,后君德泽不足侍,亡国“殆不出五十年矣”,而且论断是直接完蛋,甚至无法像东晋、南宋一样南迁。

赵烈文出此言后,果然不出五十年,大清已亡。

总而言之,大清近三百年,是中国历史上强权政治最严重、统治最黑暗、知识文化和精神文明最萎缩的朝代。

公元1799年,乾隆和华盛顿去世,前者留给儿子一个糜烂至极的烂摊子,后者留给美国人一个三权分立的民主国家。

“大清无昏君”的说法,是一种“没有大错就是政绩”的歪曲理论,是对“庸政”的一种粉饰,然而到了晚清,统治者连粉饰太平的能力都丧失了。

大清统治之下,中国人逐渐与主流的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背道而驰。大清的愚民政策,给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造成了永久的创伤,孱弱保守,萎靡僵化,细思极恐。

可以说,鲁迅先生一直抨击的中国人的劣根性,大致都是大清时代造成的。人人都努力地想去做一个好奴才,直到现在,这种弊病都没有完全得到根治。

可悲的是,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长篇累牍地在歌颂乾隆盛世的伟大,坚定地认为,只有乾隆之术才最适合中华大地。

这种人,真应该让他们穿越回大清,流放宁古塔去体验生活,永世不得返回中原。

最佳贡献者
2

‘’大清无昏君‘’,应当这么看,为了维护皇统,相对以往朝代,满清皇帝整体上看确实勤政,这是应当承认的事实,要不然有清一朝也不可能持续统治277年之久。

但‘’清朝无昏君‘’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因为主政者是非汉民族,当初是明代东北的地方势力集团。现代话叫少数民族,它要统治人口多于其百倍,而且在文化丶经济丶制度等多方面和其不在一个层次上的民族,要想继续持久统治,必然想尽千方百计,所以,无法克服的狭隘性就决定了统治者从入关到灭亡,始终不能突破民族界限,来实施正确的方针路线,治理国家。这是历史的宿命。在当时,如果互换,汉族是少数民族,汉族也会这么做。

满清从入关后的十个帝王无一例外地贯彻执行着对汉人奴化思想。满清推行的奴化政策由来已久,努尔哈赤在关外建立后金割据政权时,就己经开始了对汉人的奴化。

通过早期采取的剃发易服的精神统治的成功,满清皇帝看到了汉人的反抗意识在屠刀下,正一天比一天地削弱,于是在顺治二年的六月十五日,清朝再次颁布“剃头令”于占领区:京城内外,限10日;各省自诏令到达之日算起,亦限10日,官军民一律剃发,迟疑者按逆贼论,斩!清廷把剃发和易服作为归顺的标志。其后,伴随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口号,剃发丶易服被强行推广到全国,直到汉人大都接受。

这种赤裸裸的精神伤害比刀枪留下的的伤口,更难,甚至无法愈合,所以由此引发农民起义贯穿有清一朝,结果,大都遭到统治者残酷地镇压和屠杀。

剃发丶易服这只是满清五大弊政的前两项。还有圈地丶逃人法、文字狱。其中文字狱罪恶更是罄竹难书。

满清政府为巩固统治,一方面尊孔,开科取士,笼络汉族知识分子,一方面强化文化上愚民政策,采用严酷的手段钳制百姓思想,大兴文字狱,控制社会舆论。

文字狱是统治者挑剔文字中认为不利于己的错误,而兴起的牢狱。清朝的文字狱始于顺治时期,经历康熙、雍正两朝的发展,在乾隆时期达到顶峰并且终止,一共经历一百四十多年。因之惨死,或流放者,难以计数。

奴化思想在当时的统治者眼里显示出神效。因为满清治者使用的被他们私有化的程朱埋学为主的八股取士制度培养出的人才就是听话的奴才,没有任何科学创新精神。在闭关锁国的土壤上生存的中国人,当夷人的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之时,从上到下,无不惊颤,洋人居然是红鼻子头,黄发卷毛,蓝眼晴,竟然也是两腿直立走路。

败局己定,接下来的几个皇帝,仍然抱残守缺,不思改革图新。同是封建社会,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清朝却在列强的侵略下,走进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归根结底就是统治阶级没有突破民族界限。本来能打赢的中日甲午海战,败得一踏糊涂。所以当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逃亡到西安期间,李鸿章与列强谈判,得知自已并未被列强追究,不在惩办之列时,她竟感动地说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什么割地,什么赔款,都是小事。然后,就严办了纵容她利用义和团对抗联军的清朝官员和扶清灭洋的义和团斗士。

之后的历史,连旗人也承认,清政府应该灭亡,不灭亡,就要灭种!

不管怎么说,清朝还是对中国历史有一定贡献的。在当时,放眼全球,能和满清并提的这么大地盘的农业帝国也就一、二个。在继承汉丶唐、元丶明的版图上,尽管后期通过若干个不平等条约,割让出去了200来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到最后,还是保持住11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说了半天,还是要回到是否‘’大清无昏君‘’的观点上来。如果从国家的角度看满清皇帝肯定不是明君,如果站在本民族立场上,显然不是个昏君,如此而已。

3

清朝之所以无昏君,是因为吸取了历朝历代的缺点,把封建制度发挥到了极致!比如汉朝有外戚专权,唐代有藩镇,宋代文人上位,明朝有封王,这些都是各朝的致命伤!到了清朝,就把以上的缺点全部用制度扼杀在摇篮里,可以说,如果没有列强入侵,清朝起码可以存活500年以上。为什么清朝可以做到“无昏君,无奸臣”?既然这样清朝为什么还是灭亡了。

清朝祖制严格,皇帝的每天的衣食住行都被规定的死死的。每一项规矩也是繁多,雍正皇帝还好,康熙帝不会做那么多繁文缛节。但雍正皇帝后的就惨了,想想一个皇帝每天工作10几个小时的,每天正事办完了,那他还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呢?无非就是给后代多立点规矩。

那就更是细无具细了,就算行房的规定时间也会被限制死。那么有人说了,我是皇帝什么都得听我的。这可不行,虽然你是皇帝可你的前面那是太祖皇帝,就算人不在了还是你的上司。你不听,大臣就觉得你怎么是这样的皇帝老爹的话都不听了。全国人民共同讨伐你,这个大罪可承受不起。

但是,清朝就是因为把封建制度发挥到了极致,所以导致了中国后来转型非常缓慢和失败。如果没有清朝,当资本主义来临时,明朝肯定最先崩溃,但是早一点崩溃肯定比晚一些崩溃要好,因为崩溃的越早,中国和世界制度同步的也就越早,如果没有清朝,中国现在肯定是资本主义国家,而且会发展的更快!

4

外国人在北京建了一条铁路,西太后在众人建议下高价买下拆除了。

理由是太大动静了,这么吵动了龙基风水了。

还不昏?

5

文字狱厉害,有几个人敢说真话,写真史?文人全变成奴才,个个都给满清歌功颂德,自然没有昏君没有奸臣了。

6

清朝有没有昏君和佞臣我觉得,得看昏君和佞臣的标准怎么定的。我认为是不是昏君的标准就是要看他所实行的政策有没有破坏社会的生产,有没有阻碍到国家向前发展。而是不是佞臣的标准就是他有没有破坏到国家的制度,有没有使得人民的生活更加艰难? 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清朝所谓最盛名的两位君主,他们是不是真的很圣明。康熙和乾隆被认为是清朝最有作为的两位君主,但他们所需施行的政策里,有两条绝对是阻碍社会发展的。

第一,大兴文字狱。由于他们是少数民族政权,缺乏文化自信,对自己的统治能力缺乏自信。对任何文化思想上的异动都捕风捉影。从而大兴文字狱。从而彻底的遏制住了中国的思想发展,使得中国彻底与世界脱勾。

第二,不信任汉族官员。汉族官员在清廷的比例是与汉族人所占人口比例是完全不匹配的。这就使得清朝的人才人口基数不足。乾隆年间,和珅如此贪腐,但乾隆还是不得不用他,就是因为满族人才不多,而又不用汉人,到了清末,清政府所组的所谓新内阁中,居然还有六位亲王和贝勒,而且个个都是身居要职。对汉族官员的重用都是不得不的情况下才用的,可见还是对汉人的不信任。

再回头说,佞臣。和绅是不是佞臣呢?他搜刮了那么多的民脂民膏,他还提出了“议罪银”这种纵容贪腐的政策。是不是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剧了是社会的矛盾,乾隆晚年的白莲教起义,很大程度就是官员盘剥太过人民负担过重而造成的。这个和珅有没有责任呢?残害忠良叫佞臣,搜刮百姓难道就不是佞臣吗?


康熙

乾隆

和珅

7

????没有奸臣,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整个官僚体系的腐败是不能逆转的,因为极权没法监督。

8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导致大清败的一塌糊涂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和昏君与奸臣有没有关系?二是大清是不是真的无昏君、无奸臣呢?

通过近代史的学习,我们可以明确:清朝之所以败亡无外乎国内、国外两方面的原因。从国内来看,造成清朝败亡的主要原因就是落后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腐朽没落的封建君主专制造成的。

落后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必然导致生产不足,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尖锐。当这种矛盾一旦激化到不可收拾的时候,农民起义就会如燎原烈火,席卷全国,严重动摇清朝的统治基础。清朝晚期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包括义和团运动从实质上讲其实都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而封建君主专制的腐朽、没落从客观上又加剧了这种矛盾。所以尽管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精明强干的汉族地主,比如像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之流,也不能扭转清朝败亡的命运。就连李鸿章自己都自嘲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所以面对清朝的败亡命运,这些所谓的清末名臣还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的。

从国外来看,西方列强在近代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民族危机和民族矛盾。清朝面对的外来敌人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在西方近代工业的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面前,清朝一点赢面都没有。所以在大大小小的列强打击或者逼迫下,清朝统治者除了依靠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出卖中国的利益来苟延残喘外,也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而这种民族矛盾和民族危机的加重必然又催化国内矛盾更进一步的尖锐。在这种局面下,清朝只要还坚持封建君主专制,灭亡是迟早的事情,和昏君奸臣的出现真没有太大的关系。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清朝是否真的没有出现过昏君和奸臣呢?要弄清楚这一点就要搞清楚什么是昏君,是么是奸臣。

所谓昏君,是古代对无道的君主的贬称,一般而言,他们昏聩不明、荒淫无道,对国家和民众犯下了许多罪行。 比如纣王、秦二世等等。所谓奸臣,指不忠于君主,弄权施诈误国之臣。

如果用纣王和秦二世的标准来衡量,清朝似乎真没有出现过如此荒淫无道的皇帝,但这只不过是错觉罢了。从清朝入关顺治皇帝福临算起,到宣统皇帝溥仪退位截止,一共有十位皇帝,真正算作有为明君的也就康熙皇帝玄烨与雍正皇帝胤禛两位。其他基本上都是碌碌无为,虽然算不得昏君,但是算作庸君也不算冤枉他们。尤其是道光、咸丰和同治三位皇帝。

鸦片战争爆发后,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就这三位皇帝的表现说他们平庸都有点高抬了。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的邻国日本在当时和中国一样面临着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但是日本的明治天皇就能下定决心锐意改革,通过明治维新短短的几十年就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第一强国,在甲午战争中把清朝打的一败涂地。但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朝却在这三位皇帝的手中完全沦为列强分食的蛋糕。从这个角度讲,这三位皇帝也应该算作是昏君了吧。

至于说清朝没有出现过奸臣就更是个笑话了。乾隆朝的和珅就不说了,就说乾隆四十六年爆发出来的甘肃官员集体贪腐案,就够骇人听闻的了。这件大案中上自陕甘总督勒尔谨、甘肃布政使王亶望,下至一般州县官员,甘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官员都卷入其中。由于犯罪官员数量太多,全部处理,甘肃官场就空了,乾隆被迫制定了一条红杠:即贪腐两万两白银者才予以处死。就这样最后还是杀了五十多名官员,免死流放四十六人,革职、畏罪自杀数十人。这么多大大小小的官员不是奸臣是什么?至于甲午海战中依仗手中权力处处挟制北洋海军的户部尚书翁同龢我以为更是貌似忠臣的大奸臣。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清朝确实是很少有传统意义上的昏君,但清朝出现的庸君和暴君还是不少。尤其是在民族危亡的大背景下,庸君就是昏君。至于有清以来,奸臣也还是不少,并不像有些人宣扬的那样清朝没有奸臣。但清朝的败亡说实话和昏君、奸臣并没有直接关系。清朝的败亡从根本上来讲还是由没落、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决定的。

9

“满清无昏君,满清无奸臣”这种观点,我完全无法赞同。昏君并不是说无道,暴戾才是昏君,昏聩误国同样属于昏君之列。道光皇帝,咸丰皇帝这两位恐怕也可以跻身在昏君之列了,什么是奸臣?那些对君王溜须拍马,刻意逢迎,结党营私的就是奸臣,和珅,年羹尧,隆科多这些人不都是在奸臣的行列吗?所以说,满清无昏君,满清无奸臣,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清朝和其他的封建王朝相比的确有很多可取之处,但是这也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地方,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学习历朝历代的各种经验,总结教训,这本来就是统治者的分内之事。

清朝的中央集权是历史上发展最完善的一个朝代,这本来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清朝没有外戚专权,没有地方割据势力,没有党政,也没有宦官专权,这些问题在其他封建王朝都曾经出现过,所以清朝的政治制度相对是比较完善的,但完善相关制度不就是为了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吗?

乾隆皇帝

在清朝276年的历史中,虽然索额图,佟国维这些人也被朝廷重用,但是外戚是无法干涉朝政的,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乱后,清朝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对朝廷的影响,乾隆皇帝大兴文字狱,很多大臣,文人墨客遭到迫害,也一定程度防止了文官团体做大,在晚清出现了安德海,李莲英这样的大宦官,但是他们也不敢干涉朝政,这些都是清朝吸取了其他封建王朝的教训后,进行改进得到的结果。

但是清朝问题也很明显,就比如康熙皇帝执政晚期的九子夺嫡,这是封建王朝时期出现过最严重的一次争夺储君的斗争,对朝政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很多大臣们不得不选边站,这和其他王朝发生的党争差别也不大,如果我们从这一方面来看,康熙皇帝恐怕也算不上一位英明的君主吧。

康熙皇帝

乾隆皇帝时期大兴文字狱,让很多传统文化都受到了打击,无数文人墨客遭到迫害,昏君的标准中有一条就是对民众犯下了许多罪行,如果这样来看乾隆皇帝也许就得和昏君划等号了。在嘉庆皇帝统治时期,清朝国力下降,各地民变四起,清朝也多次对这些起义军进行了残酷的镇压,这不也符合昏君的标准吗?

清朝最后的几位皇帝表现也不怎么好,道光皇帝执政时期发生了严重的经济萧条,晚期还爆发了鸦片战争,咸丰皇帝统治时期对外作战同样失败,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几乎就没有掌握实权,这些皇帝一代不如一代,也没少对百姓犯下罪行,非要说他们是昏君也不为过。

鸦片战争

清朝和其他封建王朝相比,唯一的优点是在乾隆皇帝统治时期,外患相对减少了很多,这之后一直到了道光皇帝统治时期被西方列强入侵,清朝才开始展现出衰落的一面。因历史总在不断告诉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前进就只有后退。某方面来说,外在隐患的减少了让清政府逐渐变得麻痹了,而清朝统治者不思变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也导致了清朝逐渐衰落。

清朝无奸臣这个观点我也完全不赞同,康熙时期的鳌拜,雍正时期的年羹尧,隆科多,乾隆时期的和珅,这些不都是奸臣吗?他们对皇帝一面阿谀奉承,一面在朝中结党营私,扩大自己对朝政的影响力,这完全是奸臣才干的事情,所以说清朝无奸臣,这完全就是谬论。

年羹尧

清朝最后一败涂地,这主要和清政府过于保守有关,雍正皇帝时期,乾隆皇帝时期,清政府屡次错过了与西方世界交流的机会,清朝本来有机会崛起成为世界强国,跻身列强之列。但是清朝统治者却满足于天朝上邦的幻想之中,也没有放眼于世界的政治格局,在这种世界巨变的环境里,清朝的落后,最后一败涂地,这是必然会产生的结果。

10

满清有昏君,满清更有奸臣,更何况在近代的浪潮之中,满清的失败也是必然!

首先,大清无昏君,这本就是一句胡话。试想一下,如果满清真的无昏君,那为什么国祚与明朝差不多,甚至真论起来恐怕还要短于明朝。没有昏君的满清竟然国祚短于没有明君的明朝,这可能吗?不可能的。就问一句,乾隆末年到底昏庸不昏庸?看看乾隆末年把清朝折腾成什么样子了,还能说不昏庸?

满清文字狱多达200多起,满清国祚才多长时间?平均一年多久一次,难道这正常?“一把心肠论浊清”就让一个大臣掉了脑袋,难道这不昏庸?甚至一个老人只是自称了“古稀老人”,乾隆就认为是大不敬处死,难道不昏庸?

再说满清无奸臣,这更是大谬!和珅是否奸臣?如果和珅不是,那嘉庆帝杀和珅是昏庸还是圣明?是否有人解释下?

索额图是否一个奸臣?康熙帝对其评价为“本朝第一罪人”,难道康熙错了不成?

到了满清晚期,满朝官员更是信奉“多磕头,少说话”,满朝上下肯办事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买官卖爵更是成为了公开的行为,难道这些不是满清朝的事?满清朝上上下下,前后将近300年,没有奸臣?这句话对得起那些被查出贪污腐败然后斩立决的官员吗?

表面上满清无昏君,请问什么是昏君?把国家治理的越来越烂那就是昏君,与是否勤政没有丝毫的关系。满清皇帝勤政那是因为除了他自己,其他所有人都是奴才,只能是跪听圣旨的奴才!表面勤政,实际昏庸至极。

至于说满清为什么败的一塌糊涂,很简单,看看满清权贵自己就知道了。当满清灭亡时,那些上下个个自称奴才的人可有一个自杀以殉国?可有一个割据一方誓死不降?中华上下5000年的大一统王朝中,无大臣殉国,无武将抵抗不降,貌似就满清一朝吧?

其实看看伊拉克战争前那些誓死保卫傻大木的人是怎么做的,就知道为什么满清会败的一塌糊涂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