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正确的选择。苏联当时面临的国际形势就是如此,他不得不优先发展自己所需要的重工业,其实,这和我国在建国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同样的道理。

那苏联为何会执着于发展重工业呢?这还要从当时苏联面临的困境说起。

一战后期,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当时的布尔什维克力量还很弱小,能控制的地区基本上只有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地。其余的地方基本是支离破碎的状况。

随之而来的是外国武装力量的干涉,英法美中加日等国从远东,北欧,西欧甚至于黑海,里海地区的南欧,中东地区全包围式干涉。国内沙俄旧政府军官掀起割据,实力强大,一度差点攻入莫斯科,革命内部矛盾重重,孟什维克,革命党,立宪派,甚至于工人,农民等纷纷反抗,最让列宁吃惊的事,来自北方的水兵,自己曾经革命的火种,竟也掀起叛乱。

十月革命,能成功,不是必然,更多的是运气。列宁本人甚至一度认为革命会最终失败。

苏联稳定后,列宁的电气化革命和新经济政策只实行了较短时间就被随后的斯大林腰斩。

斯大林上台,他的危机意识更加强烈。曾经目睹了革命的惨烈,外军的干涉,深感国家工业薄弱,尤其是重工业的稀少。再加上德国蠢蠢欲动,自己一个共产主义国家在群狼之中,无所依靠,只能自保。

为了发展工业,斯大林不惜对农业涸泽而渔,不洗挖空资源换取外汇,买设备,买技术,邀请西方技术人员和专家到苏联工作,开展五年计划,集中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可以宽恕任何错误,但绝对不会放过那些反对工业化的人,时间紧急,对于那些反对者他没有过多的时间与其纠缠,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杀掉,流放,判刑,总之消灭一切敌人,一切为工业化让路。

可以这样说,没有斯大林变态式的发展重工业,在二战期间,希特勒灭亡苏联的计划基本上不会有变故,所以,斯大林这种发展某式,虽然不合理,但在当时却绝对正确。

他没有时间,苏联也没有时间,只有存活下来,才有希望。

最佳贡献者
2

“苏联早期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是正确的选择吗?”——这个问题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苏联早期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正确的选择吗?”,答案是“完全正确”,因为如果不这么做的话,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恐怕就是“俄罗斯民族灭绝的教训何在?”了。

在苏联早期,从一批在国家计划委员会等机构工作的经济专家,到布哈林等领袖,主张走类似西方国家早期那种先发展轻工业以便积累资金的工业化道路者不乏其人,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最终还是成为苏联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选择,而这个领导集体之所以作出如此选择,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出身于残酷的国内国际实际斗争,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外国干涉、内战的尸山血海,饱经忧患,对国际局势和日益逼近的生死存亡搏斗不抱幻想。

俄罗斯母亲呵!你贫穷而又富饶,强大而又软弱!”——帝俄时代知名诗人尼·阿·涅克拉索夫《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一诗中这句名句正是沙皇俄国的真实写照。这是一个远远落后于西欧、北美的农业国,苏联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时,计划编制者们认为苏联经济落后于美国50年。1920年代末,苏联开始全面推进工业化时,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木犁还至少有500万部。

经济与科技落后使得晚期的俄罗斯帝国在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的战争中连遭重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与高度工业化的德国交锋教训尤其惨痛,《静静的顿河》等著名小说都详细描写描写了一战时德军对沙俄军队的火力优势,哥萨克们的议论是:“德国人一开炮,几个团都能统统报销了。”被迫与德国签定《布列斯特条约》城下之盟的布尔什维克领导层脑海中对此的印记更是不可磨灭。部分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对俄罗斯帝国的压倒优势,希特勒《我的奋斗》中才制定了向东扩张、消灭俄罗斯等民族而为德意志民族拓展“生存空间”的目标。

而且,今日中国一般人想不到的是,那时的波兰也有潜力成为威逼苏联西疆的一个经济领先的死敌,因为沙俄时期波兰经济基础本来便优于俄罗斯本土,独立后又受到西方列强加意扶植,奉行了极端的反共反俄和民族压迫、扩张主义路线,1926年毕苏茨基建立军事独裁政权后,更是实行了赤裸裸的法西斯主义统治。回顾一下苏波战争后数万红军战俘在波兰战俘营中惨遭折磨奴役而死的历史,我们不难想象,当时的苏联领导层对波兰不会有任何幻想。

……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苏共领导层集体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出身波兰人的捷尔任斯基就明白说了:“工农的俄国,难道她能是别的样子?她只能是金属的,只能是捍卫我们的国家和牢固保持十月革命成果的基础。

1931214日的全苏社会主义工业工作人员第一次代表会议上,斯大林更提出了著名的“落后就要挨打”命题,满怀焦灼地向全体共产党员和苏联人民呼吁: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我们不能知道帝国主义者究竟会在哪一天进攻苏联,打断我国的建设。他们随时都可以利用我国技术上经济上的弱点来进攻我们,这一点却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党不得不鞭策国家前进,以免错过时机,而能尽量利用喘息时机,赶快在苏联建立工业化的基础,即苏联富强的基础。

……

毋庸讳言,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让苏联人民付出了重大代价;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奥斯维辛等种族灭绝集中营、德军对苏联平民的屠杀、南京国民政府“黄金十年”的轻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抗战时期的惨痛代价、……所有这一切证实了苏联早期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正确。

而且,在苏联早期那个时代,全球贸易萎缩,苏联即使想走先发展轻工业以便积累资金的工业化道路,最后也走不通。

3

完全正确的选择。苏联的工业化堪称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工业革命”。英国启动的工业革命,其前提是农业革命,也就是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农业生产技术缓慢但持续改善,人均粮食产量缓慢但持续地增长,例如,1249年英国谷物平均收获比例为1:3.7,到1699年为1:7,几乎翻了一番,这种农业生产剩余的增加促进产业分工,进而刺激了持续的手工业技术改进,最终出现能够制造蒸汽机的工厂。整个过程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农业生产剩余,供养非农业人口从事生产和研究工作。

苏联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本质上是强制“预留”农业生产剩余,供养重工业劳动力从事生产活动,重工业则为轻工业和农业提供生产机械。其与英国工业革命的差别在于,英国的剩余农产品是通过市场机制、由农民自发出售给非农产业;而苏联的农业剩余是政府强制(计划经济的本质)的,由此也造成了“牺牲”农民的后果。二者在产业发展逻辑上是完全一致的,区别是手段不同(市场经济手段V.S.计划经济手段)。

苏联之所以用计划经济手段,不惜牺牲农业,强制推动重工业化,有两个原因:

第一,苏联无法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英国的工业革命之所以平稳进行,很大程度得益于殖民地资源、商业利润的回流,也就是英国充分利用了国际市场。但是,苏联成立之初,遭受西方大国的普遍敌视,落后国家的市场也已经被老牌殖民帝国瓜分殆尽。苏联能够利用的只有国内资源,没有国际资源(事实上,沙俄也是一个殖民帝国,例如中亚、西伯利亚就是其殖民地,只是这些地区都成了“本土”,而不像英法等国主要依靠“海外”殖民地)。由于各地公民都是平等的,不可能像宗主国剥削殖民地那样进行资本积累,只能在不同产业间实行剪刀差。

第二,苏联外部形势紧张,工业化时间紧任务重。苏联面临危险的地缘安全环境。苏维埃政权刚独立就被迫向德国割让土地、巨额赔款,以换取退出一战。刚与德国媾和,协约国又集体干涉苏俄革命。一战结束后,苏联逐渐获得西方的认可,并加入了国联。但是,欧洲局势迅速严峻起来,纳粹德国的扩张势头难以遏制,英美法等则试图将纳粹祸水引向苏联,远东的日本也一直以沙俄/苏联为主要战略威胁。在这种孤立、被包围的情况下,苏联的工业化形势严峻,时间紧张,必须快速进行,这导致苏联对农业剩余的“征缴”力度非常大,造成“牺牲”农民的客观后果。

至于说,苏联为什么没有重点发展轻工业,而是发展重工业。原因是重工业是苏联产业结构中的短板,并且重工业比轻工业更重要,事关整个工业体系的完整性;它的技术含量、资金密集程度都远胜于轻工业,属于工业化的高级阶段。事实上,苏联启动重工业化的时候,主要的标杆是德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头羊,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就是“重工业化”。换言之,重工业化是当时工业革命的“时髦”,更是工业革命的“升级版”。苏联如果优先发展轻工业反而不正常。

4

是正确的!如果苏联当时不着力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工产业,它必将被法西斯德国吞并,甚至早在苏维埃政权诞生初期,就会被17个帝国主义,联合扼杀在摇篮中。

再说以苏联的地理环境,即使重点发展农业,也不可能有重大突破。当今俄罗斯经济困局,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5

苏联坚实的军事工业基础保住了苏联

德国突袭苏联之初,由于苏联毫无防备,从而在战争初期被德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就像一个体格壮硕的拳击手,在第一回合虽然由于麻痹大意而被对手打得踉踉跄跄,但由于自身体格的壮实,终于还是站稳了脚跟而没有被对手打趴在地。

其实说苏联牺牲农业似乎有些夸张。苏联在进行第三个五年计划之前,其农业集体化已经基本完成。只是由于方式方法过于简单粗暴,从而引发了农民的不满:尤其是在乌克兰甚至引发农民的强烈反感。尽管如此,农业集体化还是在斯大林的强硬措施下在苏联得以推行,从而为第三个五年计划奠定了基础。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卫国战争全面爆发。当时正是重点发展军事工业的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后期,由于建立了牢固的军事工业体系,从而为前线提供了大批优于德军的各种武器装备。如冰雹式‘’喀秋莎‘’火箭炮、新型坦克歼击车,以及火力威猛的新型榴弹炮等。尤其是单兵武器,在大批量生产弹鼓式PPSH(波波莎)冲锋枪的同时(优于德军的MP-40冲锋枪),著名枪械设计师托卡列夫研发了SVT-40-7.62毫米10发弹匣的半自动步枪:性能和效能都优于同时期德军的毛瑟-98K步枪……。


图为托卡列夫式SVT-40半自动步枪

苏联重点发展军事工业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无疑是当时正确的决定因为这为反法西斯卫国战争提供了强大的武器装备保障

6

发展农业和发展重工业是两码事,苏联是个农业大国,土地辽阔,粮食本应不是问题,但在当时世界农业水平整体都不高的情况下,苏联农业弄的整个国家连饭也吃不上,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开始是战乱不断,农民得不到休养生息,土地大量荒芜无人耕重。这种情况多见于十月革命后,国内剿匪和平叛时期。城市缺粮而对新生革命政权怀有仇恨的富农们趁机囤积粮食,制造混乱。这种现象我们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就可以看出。

而到了国内政权稳定后,受战时粮食困难的影响,苏联早早就走了集体农庄道路。虽然列宁曾有过这方面的论述,但斯大林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强制推行了集体化。粮食,农产品变的更为短缺,只好又回到配给体制,又恢复了粮食征购制度。农民种什么,交给国家多少,自己留多少?都是计划好的,要由党的书记跑到集体农庄去告诉大家。如赫鲁晓夫战前战后在乌克兰时,种甜菜也是米高扬的农艺顾问给他发由米高扬亲自签名的电报指示的。所以僵化的,强制的管理方式是苏联农业的主要问题。

乌克兰是前苏联的粮仓,盛产小麦。赫鲁晓夫曾在那里工作,因此,他较早地看到了问题。他后来管苏联农业,当时的农业机械,化肥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官僚主义仍是阻碍苏联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种什么,什么时候种,如何种,如何收?这都是部一级决定的问题。在农业生产效率提不上去的情况下,又提出了开荒,希望借重广种薄收来解决问题。这时有人提出了“集约生产”,按说这个思路是对的,但在农业上有点思路的赫鲁晓夫反而说:我们今天就需要面包,而不是明天。从此,又让苏联的农业在落后的状态下延续了许多年。

总之,苏联农业的发展和重工业的发展关系不大,而优先重工业的发展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僵化的官僚主义体制才是前苏联一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7

早期苏联为工业化而牺牲农业,倒是正确的选择,而当工业化实现之后,苏联就应当及时调整经济政策和方针,以工业反哺农业,以此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8

苏联的错误不是重视或不重视农业,而是政权用思想来主导经济,就像咱拆北京城去造大烟囱一样。什么叫改革开放?其实就是恢复被革命者革掉的命。如果要证明市场经济正确,必须先证明计划经济错误。

9

你好!我是冬眠蛇,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希望多多关注!



首先,苏联早期并没有牺牲农业来发展重工业,只是侧重于重工业的发展,而要发展重工业,苏联还必须要先恢复农业的规模。



众所周知,苏联刚成立的时候,他接的是沙俄的底子,本身就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而且还打了几年仗,把武装干涉者先消灭了,他的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粮食产量只是沙俄时代的六成,如果他不优先发展几年农业,人民就会都饿死了,更别说发展重工业了。



的确,苏联的政策倾向就是发展重工业!所谓重工业,就是机器制造业,正如斯大林所说,我们要把国家由过去进口机器设备的国家转变为生产和出口机器设备的国家。无论从当时苏联的国际环境还是事后来看,都是十分正确和英明的!



苏联,是当时唯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西方英美法等国仇视和敌对的国家,他们往往采取封锁,颠覆和武装入侵的办法来对付苏联。苏联如果不优先发展重工业,那么就会处处受制于西方列强,机器制造就会依赖西方列强,那么政治经济制度就无法保持,国家就不能独立。而苏联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打破这一点,努力发展重工业。



苏联要想对抗可能得武装入侵,就必须拥有发达的机器制造业。从二战我们可以看出,苏联在开局如此不利的情况下,能够逐渐挽回局面,反败为胜,和国内强大的制造业是分不开的,T34坦克,喀秋莎火箭炮都要依靠强大的重工业才能造的出来,所以,发展重工业,是苏联在复杂的国际环境背景下能选择的唯一一条正确道路。

10

堂主不了解苏联历史。苏联的农业不是没抓,是抓不起来,一是僵死的集体农庄制度阻滞了农业发展,二是李森科的农科理论通体错误。抓重工业是必要的,要不然以后拿什么与纳粹相搏?一时放下轻工业也不为怪。但怪的是从此把轻工业放在从属地位,不予重视,这就不对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