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人把清朝对列强宣战看成一个笑话,认为是自取其辱之举。

然而当年的清朝犹如走投无路之人,不闯一闯怎么知道哪条路是生路,哪条路是死路?

从这份诏书文字来看,更大的作用是国内的动员,历数清廷对列强的忍耐,然而列强却苦苦相逼,战争实属无奈之举,可谓有理有节。同时在诏书中提到了义和团,称他们为义勇,是褒奖之词,说明清朝想打一场人民战争,依靠义和团等民间力量,与列强一战。当时,列强已经攻陷天津的大沽炮台,距离北京近在咫尺,清朝如果不想与列强开战,就只有割地赔款一途可走,而当时义和团运动高涨,清廷以为民心可用,希望将列强消灭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当然,这样的人民战争也是有先例的,比如三元里抗英、定海之战,至少在朝廷得到的奏报中是民心可用。而此时京城聚集的义和团教民有几十万之众,这些人拍洋教、杀洋人,朝廷决策者当然有理由认为民心可用。

同时清朝统治者此举也是转移国那矛盾的无奈之举。当年中国北方连年灾荒,灾民破产,流离失所,形成了义和团有力的群众基础。如果依靠这些群众和列强进行战斗并取得胜利,那样既可以提高清廷的凝聚力,也能打击列强。那大清就是团结的大清,成功的大清。既然如此,何不一试?

然而历史没有那么多如果,义和团也不过就是一群暴民和神汉组成的乌合之众,欺负手无寸铁的民众尚可,对付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列强立即作鸟兽散,京城很快陷落,慈禧太后也被迫逃命。接下来是带给中国人民更大苦难的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至此,清廷的《对万国宣战诏书》带来的教训可以用惨痛来形容,十几年后清朝的灭亡也于此有很大关系。

此事带给后世的教训就是统治者不要通过鼓动普通民众的仇恨排外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否则这些民众会成为新的义和团,让当权者骑虎难下,甚至被表象所蒙蔽,以为士气可用,其实只是纸老虎,不堪一击。

最佳贡献者
2

这件事情 是因为当时的政府 和社会制度.

封建社会啊 那是一言堂的社会

一个需要转移民族和阶级注意力的社会手段而已,少数民族翻身农奴把歌唱 他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和人心。说再多 他们只想守住打下来的江山 代代相传而已 包括到后期

那些执政的人不知道变革吗。他们也知道变革会富强 会开启民智啊。但是不能做啊。一做这事 他们不就会被打倒 会失去特权阶层还有的荣耀 所以才会误了中国200年

3

以下是个人思考,不对的地方勿喷!从《对万国宣战书》全文字面上来讲,我感觉这个不像是宣战书,更像是动员令一类的东西。从我了解的历史上讲,当时好像没有任何国家回应这个宣战书,因为法理上讲没有具体目标的宣战书根本就不是宣战书。

当时的大概情况是,城内有洋人居住和部分兵卒,期间发生了多起清军及其他人员杀死洋人事件,而义和团已经进京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并多次围堵外国驻华机构。当时清朝廷内,反洋呼声很高(虽然很热血,但都是没脑子的主,清醒点的连带皇帝在内都被压制了)当时慈溪在御前会议上拿出一份洋人提出四个条件:第一条,要求指明一地,令中国皇帝居住;第二条,代收各省钱粮;第三条。代杖天下兵权;第四条,勒令皇太后还政。(真假有待商榷)。 同时荣禄发来消息,洋人要求6月17日凌晨2时交出大沽口炮台。慈溪随后要求十一国公使及使馆人员和海关总税务司24小时内离开。种种情况下,慈溪发布了这个宣战书,其目的更多应该类似于现今外交部严重抗议,及国家动员令的目的。慈禧还是想借用义和团以及当时所谓的反洋的人心来压迫一下越来越肆无忌惮的西方列强。但是没想到的是清军不堪一击,义和团更是对内牛叉,对外垃圾。后续就是八国联军进北京和慈溪西逃。

我们普通人对待历史事件,我个人观点是,知道其事,了解前因后果即可,没有必要对于当时的人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因为我们用现代环境下培养出来的现代思维去评论古人本身就已经不客观了。解放前,主要是辛亥革命推翻清廷之前。讲的是家国天下,说的是吾皇万岁,效忠的是皇家。而不是现在的国家和民族。根本就已经有了偏差,其他的评论也就没有意义了。但是这不代表着历史没用,就可以忘记,历史是文化的延续,是民族的根基,是对我们所有人都很重要的东西。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