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上确实有人这么干过,不过死得惨不忍睹

公元前299年,大概四十岁、正值当打之年的赵武灵王赵雍,为了专心带兵打仗(打胡人、中山国,同时研究打秦国),把赵王的位置传给了十一岁的儿子赵何,而他自己则自称“赵主父”(差不多就是后世的“太上皇”)。

为了让儿子尽快上手,他还尽心尽力的安排了一套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对其进行辅佐。

四年后,专心研究军事的赵主父终于如愿以偿:不仅横行北方、打的草原民族俯首帖耳,而且还灭了心腹大患中山国。

然而就在同一年,他独自一人,被亲生儿子赵何的手下围困在沙丘宫,断水断粮3个多月,饿到掏鸟蛋充饥,最终变成了一具皮包骨的尸体。

有这样的残忍案例在前,哪个帝王还敢在壮年传位给自己的储君?

当然,后世有三个例外:

一是李渊,他传位给李世民的时候身体应该还很壮实,因为他后来还生了不少儿子。但他退位显然是被逼的;

二是李隆基,但他是自己作死,面对安史之乱时束手无策、名声扫地,不得不交权;

三是乾隆,他之所以传位主要是不敢让自己在位时间超过爷爷康熙。但他虽然名为太上皇,实际上大事还是亲自抓,只有不入流的小事务才交给嘉庆帝。

而其他的帝王,直到死后,才会进行自动的权力交接。之所以这样,一是不愿意,二是不敢。

封建专制制度下,帝王这个职位拥有人类所能想象的一切权力,没人会主动放弃

古往今来,自从阶级诞生后,男人爱权力、女人爱美丽,这是人类的天性。就从我们身边来说,小到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或者主管,也绝对不会愿意让位给其他人。为啥?职位的区别,不仅仅是头衔好听,关键的是其对应权力和资源分配天差地别。举个例子:在一些正规公司,如果你是业务员,跟谁应酬、花销多少,得向主管报告、征求同意;而人家则就能在一定额度内自行做主,甚至还能夹带点私货。

一个基层领导的小小权力尚且让人如此沉迷,古代的帝王是什么概念?所谓的封建专制制度,是皇帝一个人拥有专制权;其他所有人的荣华富贵、生死存亡都得仰其鼻息。即使是太子,皇帝想废也不是什么难事,甚至杀掉也是小菜一碟;如果他不在意长远后果(或者意识不到)的话,理论上来说,在所处时代生产力能满足的条件下,他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在这样的绝对力量压迫下,封建时代的臣子、百姓无不对帝王俯首帖耳,(即使面对那些能容纳谏言的开明皇帝,臣子也得注意方式)。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果从帝位上退下来,假使能以太上皇的身份养老,物质待遇比不上皇帝那是一定的,关键的是你说的话不算数了,这可真的让人难受。

比如: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上位自然要大量启用自己的亲信,以前那些老臣必定会面临洗牌。这些老人此时面临三条路:认命、抱新皇帝大腿、求太上皇说好话。

第一个最现实,第二个有难度但也有可能,第三条那就是找死。但目睹这种情况发生的太上皇,内心会作何感想?曾经掌控一切,如今却无能为力、成为孤家寡人,这感受估计比死好不到哪去。

比如李渊在当太上皇时,他的头号心腹、铁哥们——裴寂就被儿子李世民好一顿收拾,以报当年刘文静被杀之仇。而此时的李渊,一句话都说不出,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酒肉老友被发配、寥落而死。

建帝王的权力绝对排他,不允许在某方面有个凌驾于自己之上的存在

在国家管理上,皇帝是当之无愧的头号权力拥有者,但有个例外:血缘方面。

为了稳定统治,中国封建统治讲究“外儒内法”,所以儒家的那一套理论,面子上是必须要过得去的。其中,孝道是历来中国人最为在意的,比如夯实了封建制度的西汉王朝,除了开国的刘邦,后世所有皇帝的谥号中都带有一个“孝”字,比如汉文帝全称是“太宗孝文皇帝”,汉景帝——“孝景皇帝”,汉武帝——“世宗孝武皇帝”,甚至汉献帝——“孝献皇帝”。

这也能理解,所谓三纲五常,除了君为臣纲,还有个父为子纲。如果皇帝老儿你本人不孝顺,哪能指望手下忠臣?

但这就会带来一个尴尬:如果上面还有个精神头十足的太上皇,皇帝是听他的呢?还是不听呢?

因此,为了维护皇权的绝对至高无上,最好的办法就是皇帝上面没老子。如果一个正值壮年皇帝自己愿意退居二线当太上皇,接位的儿子心里会踏实吗?结果就可以自行脑补了,制造意外/装作毫不知情并不是个大困难。

所以,自己当皇帝的人,是不敢在壮年拱手让位的。

再回到赵武灵王这里来。当初他爱屋及乌立了小儿子赵何为王,后来又觉得老大赵章可怜,所以想在北方划一块地给他管理,类似于分立第二个王。

这无异于痴心妄想:现成的赵王赵何首先不答应,他身边的那些大臣更是不会同意——已经在手的权力,谁会愿意分出甚至一成给他人?因此,当赵章在沙丘发动政变后,赵何的人马不仅干脆利落的将其一党全部干掉,甚至顺带把赵主父也给整死,免得以后节外生枝。

而装作一切都不知道的赵何,这下终于可以成为名正言顺的赵国老大了,但心狠并意味着人家是昏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赵惠文王,手下的蔺相如、廉颇、赵奢等,无一不是一代明臣。

最佳贡献者
2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皇位的传承一般都发生在上一任皇帝即将离世的时候。只有当老皇帝快不行时,新的皇帝才能得以上位。但是当新皇帝年纪太小没有威望难以服众时,天下又会因为野心家对皇位的觊觎而产生动乱。

于是,也许有人会问,那为什么古代的皇帝不可以在自己盛年的时候退位,将皇位交给新一任的接班人呢?这样国家就不会因为皇权的过渡而产生动乱了吧。

其实不然。当老皇帝正值壮年时退位,将会对国家政权产生更严重的动乱,春秋时期赵武灵王便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盛年退位,将王位留给了自己的二儿子赵何,自己称自己为“主父”。本以为可以建立所谓的“二元政治”,但是没想到玩火自焚,赵国的百姓皆归于赵惠文王,赵武灵王只能独自悲伤,最终饿死于沙丘。

所以,皇帝如果在盛年退位,国家一定最少会出现两个政治权力的中心,国家将会产生混乱与分裂,而且老皇帝将有很大的可能丧失权力与性命。

那么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为什么皇帝不在盛年的时候退位呢?



一:权力的诱惑。

皇帝身为天下之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权力是毒药,让人沉醉其中。老皇帝正值盛年,正是处理国家政事的好时机,也是享受乐趣的好时机。

二:对自我性命的考虑。

身在皇室之家,需要忍受来自最亲密的人的背叛。如果老皇帝选择退位,难免会遭到新皇帝的猜忌,一个不小心,即使是先皇,也免不了一死。

三:对天下大局的考虑。

封建时代,皇位一般由父及子。如果父亲此时正处盛年,他的儿子势必尚小。如果令年幼的儿子上位,国家权力很有可能落入旁人之手。而且年幼的皇帝无力处理政事,无法颁发有效力的政令。

以上,我认为便是皇帝不在盛年退位的原因了。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呢! 不方便的话,感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3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见九五之尊有多么吸引人。古往今来,只听说有人为了争皇位,不惜父子反目成仇,兄弟手足相残,甚至是父子兄弟相杀。盛年禅位的皇帝,恐怕是翎毛凤角。

带着这样的疑问,特意去查了一下,没想到数千年来,禅位者居然有20多位。是尧舜之举在我国发扬光大了吗?然而事实却十分打脸。

咱就不提那剪不清理还乱的南北朝了,禅位之事多发生在唐宋两朝。

1)唐朝:代表人物唐玄宗李隆基

唐朝共有六位皇帝禅位,包括唐高祖李渊、圣神皇帝武则天、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唐顺宗李诵、唐昭宗李晔。其中有真心禅位者吗?没有。

玄武门之变后,高祖李渊失势,不得已传位于唐太宗李世民。

神龙革命后,时年82岁的武则天失势,不得已传位于唐中宗李显,10月后离世。

李隆基铲除韦后之乱,将其父睿宗李旦推上帝位。之后李旦又不得不面对着李渊一样的尴尬,虽然嫡长子李成器让出太子之位,然而却引起了太平公主的强烈反对。无论是李隆基被立为太子,还是得到李旦的禅位,太平公主仍不死心,日夜在李旦面前搬弄是非,欲废掉唐玄宗李隆基而后快。713年,先天政变之后,太平公主势力被铲除,睿宗李旦这才正式归政于李隆基,退居百福殿,颐养天年。到这里为止,李旦、李隆基父子似乎重演了李渊、李世民父子的历史。

40多年后的安史之乱,玄宗于马嵬驿忍痛赐死杨贵妃,逃向四川,太子李亨于灵武即位,是为肃宗,尊玄宗为上皇天帝。时年72岁的李隆基此时权力已被架空,只能被迫承认肃宗的即位,6年后去世。

之后的唐顺宗李诵、唐昭宗李晔禅位,皆因侵害了宦官利益,而被逼禅位。

2)宋朝:代表人物宋高宗赵构

相对于唐朝的父子相争,宋朝倒是比较简单。

金兵南下,徽宗赵佶大惊失色,后接受李纲之言,传位太子赵桓,以号召国人抗击金兵。

如果说徽宗赵佶是出于无奈,那么宋高宗赵构却是真心禅位的。在位30多年后,赵构厌倦政事,传位于养子赵眘。皇位虽退,权力却未全放,幸运的是孝宗赵眘孝顺,从赵构禅位到去世的25年里,二人关系始终融洽如初。

之后,孝宗赵眘也厌倦政事,效仿赵构传位于太子赵惇。没想到光宗赵惇并没有继承赵眘的孝顺,自从即位之后,从未去探望孝宗。

此举引起吴太皇太后的反感,逼迫光宗退位,而立光宗之子赵扩,是为宋宁宗。

3)清朝:乾隆皇帝

清朝的皇子们似乎热衷于争夺皇位,要让他们禅让皇位可以说是如天方夜谭。而乾隆皇帝的禅位却似乎为清朝扳回了一点颜面,不过,他是位退权不放。时年85岁的乾隆为了不超过祖父康熙帝61年的在位记录,才特意传位于太子颙琰,传位之后,仍然掌握实权,直到其驾崩。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了大明王朝1566里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要将皇位让于裕王朱载坖, 而事实呢?如海瑞所言,成日沉迷于修道,虽多年不上朝,却又喜一人独掌大权,毫不顾及父子、君臣、夫妇之情。

结语:

皇帝为何不愿在其盛年之时传给于储君呢?两帝并存,关系难处。

  • 如果太上皇依旧能驾驭全局,那么名义上的禅位也算成功。例如,道貌岸然的乾隆皇帝之禅位,也不过是退位不放权。宋高宗赵构在其禅位后的25年里,能与继位者养子赵眘相处和睦,是因为赵眘足够孝顺。
  • 如果太上皇和皇帝各把持部分朝政,那么朝局将动荡不安。如,禅位初期的李旦、李隆基父子。
  • 如果太上皇彻底隐退,归政于皇帝,那么禅位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九五之尊,又有几人愿舍?秦始皇至死都未立太子,汉武帝在立储之事也为人诟病,唐太宗杀兄逼父皇禅位,更别指望让身处盛年之时的皇帝禅让皇位了。

4

这很好理解,因为皇权是至高无上的,谁掌握了皇权,谁就拥有了名正言顺的统治天下的权力。

正是因为这种权力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不能被他人分享!当然也包括太子储君。倘若皇帝在生前就把权力交出去,多半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比如战国时代,以胡服骑射改革而名扬天下的赵武灵王,就因为了专心对付秦国而将王位传给了儿子,自己退位成了“主父”(类似于太上皇)。

最后在其两个儿子的权力争斗中,因为失去了名正言顺的君主权力,没有办法再去居中制衡,结果落了个被李兑派兵围困于沙丘宫,活活饿死的可悲下场!

此外,即便是在位皇帝畏于自己的承诺,而将皇帝宝座移交给太子,也不可能真正放弃权力。

比如清代的乾隆皇帝,就因为在当年说过自己若执政60年,便将皇位传给太子,绝不会超过康熙皇帝的在位时间。所以便将皇位传给了嘉庆皇帝,自己则号称为太上皇。

然而退位归退位,在以后大约三年多的时间,太上皇乾隆依然通过驾驭和绅等心腹权臣,继续操纵着清廷实际权力,名为退位实则继续恋栈不下!

乾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安排,正是因为皇权至高无上,是不容他人分享的!一旦失去了皇权,老皇帝便无法再享受那种至高无上的待遇!曾为沧海难为水,做为曾经叱咤风云的人,他们又肯能置自己于如此被动的境地?

不过历史上却也不乏主动或被动,在其生前便传位于太子的皇帝!

比如:唐高祖李渊,就被迫“主动”传位给了唐太宗李世民。

南宋王朝的宋高宗赵构,也因声称倦政而传位给了太子。

不过这些却并不是主流,只是一些比较罕见的特例!对绝大多数皇帝来说,还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不到其生命的最后一刻,是绝不会轻易交出权力的!

5

根结在于权力是可以让人上瘾的,尤其是没有约束的权力,在封建时代,皇帝作为整个国家的主宰,通常是说一不二的。


除了迫于形势被迫禅让成为太上皇的,如唐高祖、唐玄宗、宋光宗等,其他主动退位禅让的基本都掌握实权,大事还是太上皇做主,比如北周宣帝、宋高宗、清高宗,北魏献文帝。

也就是说,没有皇帝愿意主动放弃自己的至高无上的权力。

明朝土木之变发生时,京师震动。群臣共推英宗异母弟弟朱祁钰,朱祁玉本不愿做皇帝,但形势所迫,只能暂时担任,事实上,英宗朱祁镇也是知道这个弟弟不恋权力,所以才在亲征时,留他在京城监国。

可是,在英宗回朝时,朱祁玉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对英宗置之不理,随即把哥哥软禁在南宫。一锁就是七年。


可见,权力的上瘾性

事实上,皇帝们不仅仅是不把皇位提前传给储君,甚至经常猜忌储君,比如汉武帝猜忌太子刘据。


在储君争夺战中,太子被人诬陷涉嫌谋反再常见不过,也经常可以达到废太子的目的。

所以,尝过权力的甜头的皇帝们,是绝不敢在壮年将权力拱手让位的。

6

“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这似乎是古代帝王家的信仰。李世民说过“以人为镜,可以正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赵武灵王就是用现身说法给所有以后的帝王上了一课,似乎在以血的教训对后世“循循善诱”:不要在自己盛年的时候,将帝王之位传给下一代。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铁器牛耕的生产力进入在很大程度上将那个时代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礼崩乐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大格局下国家间甚至生产中的一举一动都在向世人宣告“新时代来临了”。春秋五霸的时代过后,是更加惨烈的征伐吞并的战国,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在历史的大舞台上想要留下自己的身影,在大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向后世宣告“吾也曾搅动风云”。

魏国率先变法李悝,吴起,庞涓带着强盛的“魏武卒”在时代的初起,独树一帜。魏国的强势不能打击到各诸侯国的决心个,大时代下谁都有可能问鼎天下。赵肃侯便是这一代雄主,他不算强大的赵国与魏,秦,楚,燕,齐五国周旋立于不败之地,让赵国不被各诸侯王小觑,死后五国来赵拜祭。其实说是拜祭,更不如说一代雄主死后,五国似乎更想瓜分赵国土地。

俗语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赵肃侯的儿子赵雍虽然仅仅15岁,但是面对五国的来势汹汹,却能担起一国重担,在重臣肥义辅佐下,他早已有了和五国鱼死网破的决心。在赵雍的决心下,五国不得不权衡利弊得失后,放弃想法。这个赵雍就是后来的赵武灵王,赵武灵王继位以后着力发展军事,开展胡服骑射,修筑“赵长城”,赵国很快爬到了战国时代诸侯国的前列。然后赵雍似乎是个“武痴”,他为了更加多的精力去经营自己的“军国大业”,在鼎盛时期将王位传给了公子赵何,也就是赵惠文王,这也是一位了不得的君主,他的身边聚集的人物也基本都是历史上响当当的,排的上号的大人物 说几个大家一定如雷贯耳,比如廉颇,蔺相如,战国四公子之一平原君赵胜,著名大将军赵奢(儿子赵括)。

赵惠文王是赵武灵王的次子,他看到长子赵章低头拜见弟弟赵王何的时候痛心不已。因为如果以文武来评判长子章可以为“武”,赵王何可以为“文”。这样我们看的出长子性格和身形和“尚武”的赵武灵王更像,然而当时是因为赵武灵王更加宠幸赵王何的母亲再加上赵王何的老师重臣肥义的支持,才选择了赵王何,而今赵王何母亲已死,赵武灵王在失去“爱情”后回归了本我。

这件事只是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的权斗的一个导火索而已,国有二君必然存在矛盾。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的斗争中,公子赵章似乎成为了两人都一个工具,赵武灵王要重用提拔公子章甚至想想将来换个国君,赵惠文王则不能放任,不然本就隐隐一分为二的国家,公子赵章实力不断强大岂不是国家要“一分为三”了。

就这样的政治锋芒中,赵武灵王被围困在沙丘公,饿了也没办法出去,在宫殿里掏鸟窝,最后被活活饿死。赵惠文王才把他的尸体安葬,可叹一代雄主如此下场。

文/红雨说历史

7

权力这种东西实在是太重要了,任何人只要有了一点权力,都不会轻易的放弃。现在一个小小的局长要是退了休之后,就会感觉到非常的难过,因为失去了权力之后,他们会觉得非常的失落。



而皇帝作为天下权力最大的人,他所掌握的权利显然不是一个小小的局长可以相提并论的。他可以决定整个天下的命运,所以当上了皇帝之后,很少有哪个皇帝愿意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利。正是因为皇帝的权利如此之诱人,所以在历史上不知道发生了多少争夺皇位的事情,其中很多可谓都是腥风血雨。因为皇帝和太子之间即使是父子,两人也有着不小的矛盾,因为太子是将来要当皇帝的人。所以皇帝也不会轻易的把权力直接交给太子,一般都是等到自己死后由太子继承。



一般只要一个人还在皇位上的话,他肯定不会轻易的放弃自己的皇位,即使继承他皇位是他的儿子也不行。当然看中国历史上,也有几个皇帝没有死的时候,就把皇位传给自己儿子了。不过这些恐怕都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最有名的就是唐朝的李隆基了,他被他的儿子夺去皇位,并不是他所想要的,他成为太上皇,也是因为他的儿子登上皇位之后,直接尊他为太上皇。



当然李隆基也是在他父亲李旦没有死的时候就接过了皇位,只不过因为李隆基实力太强大,所以他的父亲和他的哥哥都感觉到了,所以干脆把皇位让给他。而宋高宗把皇位让给宋孝宗,据说是因为金国的威胁。因为金国打来的时候,宋高宗想逃跑,但是大臣们不让,说皇帝敢逃跑,就无人领导抗金大业了。所以宋高宗为了今后能够方便逃跑,干脆让出皇位做太上皇去了。



我是平安读历史,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8

盛年传位并非不能,而是不愿意!

赵武灵王的失败

其实两千多年前确实有人就曾经尝试过这样做,但最终的结局却很悲催,他就是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年轻时锐意改革胡服骑射,使得赵国迅速在北方崛起。

(赵武灵王影视形象)

在赵武灵王鼎盛(40岁)的时候他有了一个超前的想法,那就是将王位传给王子何,自称主父。他这么做的目的是希望自己和儿子能够分别负责国内的军事和政治,自己可以专心于赵国激烈的对外军事斗争。他的另一个目的是因为鉴于赵人暴烈而又任性的性格。在赵武灵王之前,赵国六代国君都是在政变和反政变中即位的,而现在他再一次选择了废长立幼,势必会引起赵国的局势动荡,此外赵武灵王经常亲自带兵打仗,他自己随时可能战死沙场,到时候赵国内部势必又是一场腥风血雨,刚刚在他手下强大起来的赵国再次面临危机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要在生前就将政权平稳的交给自己的接班人,而且还要送上一程!

赵武灵王的初衷是好的,而且在初期也确实起到了成效。一方面天赋聪敏的赵王何(赵惠文王)在肥义的辅佐之下迅速进入了王的角色,将赵国的政治和经济打理的井井有条。另一方面,赵武灵王也有时间和机会得以亲自到秦国刺探军情,他全力灭掉赵国的宿敌中山国,消除了心腹大患!

(沙丘之乱后凄惨的赵武灵王)

但是可能连赵武灵王自己都没有想到,他能取得如此的成功。因此使赵国从北方崛起不再是他的目标,他还要做中原的霸主。为了实现他的这一理想,他就必须夺回王位。于是他引入了曾经被废掉的公子章,希望把代郡分给公子章,也让他称王。但是已经当了三年赵王的惠文王首先就不会愿意将权力交出,而依附于赵惠文王的大臣自然也不会同意,以至于最终闹得是父子反目,兄弟相残。

而这所有的根源其实都是赵武灵王的初衷就违背了政权构建的基本规律—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你今天能够放下权力,但他日想要再要回来,却是不可能了。他忽视了权力对人心的腐蚀,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什么父子兄弟,什么叔侄亲情都不值一提!

朱祁钰的惧权与贪权

朱祁钰的母亲出生卑微,他和异母哥哥朱祁镇也就不能比了,自然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去争那个皇位,只想安安稳稳的当自己的逍遥王爷!

(朱祁钰影视形象)

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土木堡之变,给了他御极登基的机会。孙太后先立朱祁镇庶长子朱见深为太子,随后在于谦等人的举荐下立朱祁钰为帝。但是当于谦等来到郕王府禀报由他登基即位时,他的本能反应却是惊讶和恐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记载道:

群臣奉皇太后旨告郕王。王惊曰:“卿等何为有此议,我有何才何德敢当此请。”退让再三,群臣固请。王厉声曰:“皇太子在,卿等敢乱法邪?”群臣止不敢言,已而复请曰:“皇太后有命,殿下岂可固违。”兵部尚书于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愿殿下弘济艰难,以安宗社,以慰人心。”言益恳切,王始受命。

但是享受过一年以后至高无上的皇权后,朱祁钰已深陷于权力的诱惑之中。因为英宗朱祁镇已经成为废牌,瓦剌也先于是决定放回朱祁镇。朱祁钰担心朱祁镇回来势必会夺位,因此很不开心,最后是在于谦的劝说下说皇位已定不会再更改才答应迎回朱祁镇。

(被瓦剌俘虏的朱祁镇影视形象)

刚刚迎回来的朱祁镇立即就被朱祁钰送进了南宫软禁了起来。为了防止朱祁镇联络大臣,他先是将南宫大门上锁灌铅,然后加派锦衣卫严密看管,连食物都只能从小洞递入。到这里朱祁钰仍觉得不放心,于是他又下令伐尽南宫附近的所有树木,以防有人藏匿。

随着帝位稳固,朱祁钰已经不满足自己当皇帝,他还要自己的儿子也当皇帝。土木堡之变后,孙太后先立朱见深为太子,再立朱祁钰为帝,用意很明显,大明江山依然是英宗的,朱祁钰只不过是代理执政而已。由于太子是孙太后所立,所以朱祁钰不得不慎重。

(兄弟相争)

为此他不断试探群臣,甚至不惜贿赂朝臣以希望他们能在改立太子的问题上站到自己这边。最终朱祁钰得偿所愿,废掉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只可惜朱祁钰机关算尽,朱见济却是命薄,第二年就夭折了,这给了朱祁钰在精神上的沉重打击。

几年后,朱祁钰病重,而别有用心的石亨和徐有贞等则借此之机迎请朱祁镇复辟,最终发动了夺门之变,英宗朱祁镇成功复位。

朱祁钰登基前对权力的害怕和恐惧与登基之后的贪权相比较,权力对人心的腐蚀可见一斑!而且权力拥有越久,越难以割舍,又怎么会轻易的让出呢?

历代的禅位皇帝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一共产生了422名皇帝。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是最高权力的最好体现。在这422名皇帝中,绝大多数都是临死前才将权力交给下一位继承者,甚至有的因为死的仓促都来不及交待后事。也有人寻仙问药,就是希望能够永远拥有这至高无上的权力,只可惜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

(唐高祖李渊画像)

虽然如此,但是仍然有20多位皇帝在自己的盛年或仍健康时就交出了权力,他们似乎有着上古圣贤的风采,实际背后却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

比如说玄武门之变后的李渊、神龙政变后的武则天,安史之乱后的李隆基等等,他们之所以选择禅位都是在政变或战乱后的无奈之举。

而像乾隆皇帝虽然是完全自愿(没有人能够逼迫他禅位,除非他自己,而要禅位其实也是他自己给自己挖了坑,说什么在位不能超过他爷爷康熙),但是禅位后一直到死,一切大权仍然由乾隆牢牢的抓在手里。嘉庆虽然名为皇帝,其实也就是个明着的太子。如果他稍有反抗,乾隆绝对会立即废了他!

(乾隆皇帝画像)

虽然如此,但是在宋朝确实有这么两位皇帝,没有逼迫,也没有自己挖坑,他们真的就是不想做皇帝了,这就是宋高宗赵构和宋孝宗赵昚。赵构一生波折起伏,畏金兵如虎,在位三十六年后以“倦勤”为由,主动将皇位禅让给了养子赵昚。然后赵构一直当了25年的太上皇,结果宋孝宗在赵构死后表示要为赵构服丧,而他自己也已厌倦政事,又主动禅位给了宋光宗!但是如果不是宋孝宗足够的孝顺,高宗和孝宗也绝不可能和平共处25年!

其实别说古代,就是当今的一个处长,一个局长都要将手中的权力牢牢抓住并发挥到极致,更何况是古代至高无上又不受约束的皇权了。这种权力一旦掌握,便再难放手,最终会陷入权力的陷阱之中,沦为权力的俘虏,少有人能够逃出它的控制。“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赵武灵王亲自给我们做了一个反面教材,试问在这样的前车之鉴下还有谁敢做第二个呢?而像宋高宗和宋孝宗的和平共存只能是特殊历史背景下和特殊人相结合的产物,毕竟能做到宋孝宗这样的,千百年来又能有几人呢?终归到底,这就是一场权力的诱惑!你又是否能抵挡得住这权力的诱惑吗?

9

这个因人而异吧?而且纵观历史,大部分皇帝还是盛年甚至刚登基就确立太子的。

刘邦登上帝位正值盛年,确认刘盈为太子。汉朝除惠帝及昭帝无嫡系子世未确认太子外几乎都是登基就立太子的。

后世大致也如此。嫡长子往往会早早立为太子。

当然,各种原因更换太子的另算。

要说特殊也就两个朝代

也就秦始皇不设皇后,不立太子。遗诏(虽被篡改)立储。秦二世也来不及立储。

清朝自雍正后秘密立储。等皇帝去世后遗诏立新君。

10

通常情况下,只要这些皇帝脑子正常,他们都不会选择在自己身体倍儿棒的时候退位。

在古代,皇帝这个职务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number one”,一个王朝中,皇帝之位是一代传一代,除去开国皇帝是自己硬拼出来的皇位之外,一般来说,后代的皇帝通常都是顺序继位。


但凡是成为皇帝的人,除非是他本人真的不想做皇帝或者有其他外在因素,他才会选择退位,否则压根儿甭想皇帝在盛年时期把皇位传给下一位。

为什么这么说呢?

咱举个例子,皇帝之位代表着什么,代表一个古代王朝的绝对权力,是国家最高统治者。

以开国皇帝来说,他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打下来天下,坐上龙椅之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怎么可能在自己身体还好着的时候,选择退居幕后养老呢。


除去开国皇帝之外,后世继位的皇帝有些是通过夺嫡之争才成为皇帝的,他们自然不可能选择放弃这种得来不易的权力;甭管是昏君还是明君,没有意外情况,都不会退位,毕竟昏君是通过皇权满足自己的欲望,不会在享受的舒舒服服的时候退位,而明君则是通过皇权实施自己的各项治国政策,若是退居幕后,实施起来就不那么顺手了。

  • 至于皇帝关于储君的选择,也不是说非等到快驾崩的时候才安排。

皇帝对于自己的继承人,大多都是提前好长时间就开始物色培养,毕竟这关系到王朝的传承,除非他就一个儿子,没得选。在儿子多的时候,皇帝一般会根据嫡长子继承制,培养自己的嫡长子或者嫡子,但也不绝对,毕竟历史上不是嫡子身份而继位的皇帝,也不少,比如明朝明穆宗、清朝乾隆帝。


皇帝选好储君之后,该立太子立太子,该安排相关事宜就安排,等到他退位或者驾崩,就由储君继位。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