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天天大鱼大肉,鱼翅龙虾供奉着你,突然有一天,说这些待遇没有了,你只能吃白菜豆腐,你愿意吗?你肯定不愿意!

还有人说,你不退位,连白菜豆腐都没得吃,严重了还会丢性命,你怎么办?那还不垂死挣扎!

看满清灭亡的历史,也就是那么回事!统治阶级只维护自己的利益,哪管天下苍生、黎民百姓?哪管国家社稷、国运安危?为了利益,甚至不惜出卖国家,分裂山河!

读岳飞事,知其冤;看火烧圆明园,懂得了“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的含义。国之将衰将亡,易经八卦都说得清清楚楚,可死到临头,谁又放得下既得的利益和手中的权力?

寄望于统治者幡然醒悟,改革中兴,便成了中国历史循环往复的动人故事,可是,循环往复地兴,循环往复地亡,结果都是“百姓苦”!

“君主立宪”当然比“君主专制”进步,这就必须放下许多的权利,不吃鱼刺龙虾,而与老百姓一同吃白菜豆腐。可是吃惯了“鱼刺龙虾”的皇帝和官员,怎么能过吃“白菜豆腐”的生活?你夺百姓的口食百姓就要拼命,你夺皇帝的供奉他怎么会轻易答应?

鲁迅先生曾用一句非常深刻的话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是一小块。”社会的改革进步,过程非常缓慢。这就需要一国之民上下一心,痛定思痛,致力改革,方能挽狂澜于既倒吧!

然而,习惯如温水,慢慢煮着青蛙,青蛙尽情享受着,一旦发现水深火热,死到临头,又怎能一跃而起呢?历史就是这样记录的!

最佳贡献者
2

因为皇帝恋权,贪财,好色。而“君主立宪”~“内阁制”皇室皇帝就会丢掉实权,成了“摆设"。失去了实权就意味着失去了一切,意味着昔日世代风光不再。所以“死到临头”也要“撑”到底。能"撑”1分钟就要坚持60秒!

到了黄河心不死,见了棺材不流泪。可见“皇室血统”的"意志力”非同寻常!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3

这个问题让清朝非常尴尬。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专制王朝,清朝从建立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古典王朝。随着世界近代化浪潮的到来,清朝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近代化的漩涡之中,难以自拔。

从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来,作为天朝上国的清朝一步步被打下神坛,沦为被世人耻笑的东亚病夫。

在风雨飘摇的危险境地中,包括地主、农民、资产阶级等都进行了异常艰苦而漫长的反思和探索,但最终都归于失败。

相比于旧式的农民起义和地主阶级改良,资产阶级无论是自上而下的改良还是自下而上的革命,都是全新的社会变革方式。尤其是在列强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进而富国强兵的先例,更让人感觉资本主义才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更是清朝挽救统治的不二法门。

而从英国、日本以及沙俄成功的案例来看,如果清朝主动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不说千秋万代,起码也可以苟延残喘。

但现实情况是,“庚子国难后的清朝确实进行了“预备立宪”的工作,其规模也远比“胡闹的戊戌变法更为全面,但随着“皇族内阁”的出台,汉族官僚离心,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最终在1911年爆发了旨在推翻清朝的辛亥革命。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英国日本和沙俄能成功转型为“君主立宪制”,而清朝就不行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因为恐惧所以嗜权如命

“君主立宪制”的本质是旧势力和资产阶级相互妥协的结果,君主作为旧势力代表需要将大部分实权让给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则将君主奉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并提供日常开支所需要的各项费用。

然后,两方相安无事,世界和平。

所以清朝想要成功走向君主立宪制,首先要学会放权。然而对于慈禧为代表的清朝统治者们,这是不可想象和不可接受的。

虽然在列强的轮番敲打下,尤其是庚子国难后清政府彻底沦为列强的小朝廷,但在列强之外,慈禧仍然是一言九鼎、说一不二。

而权力不仅让人疯狂,更让人自私。对于慈禧为代表的满族统治者而言,谁要想夺走权力,比要了他们的命还要可怕。因为失去权力,他们将一无所有,而且必然会死无葬身之地。

相比于传统的汉家王朝,满族统治者少数民族的身份,注定了他们除了要为先前压迫底层民众的“罪恶”买单,更要成为汉族各阶层民众的众矢之的。

资产阶级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逐步开始转向资产阶级革命。而为了发动广大民众,他们以清朝入关前在关内发动的各种大屠杀作为口号,煽动汉族民众对满族统治者以及其附庸蒙古族的深仇大恨,这让满族和蒙古族高层陷入了惶惶不可终日的境地。

1911年漠北蒙古的分立,除了沙俄的煽动和扶持,国内风起云涌的排满排蒙浪潮也是重要推手。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预备立宪”,在清朝高层看来也是一万个不情愿,因为资产阶级虽小,但和清朝统治者已然是势不两立,如果清朝能够君主立宪成功,将权力交给他们,如果资产阶级翻脸不认人,那么统治者和其他皇族就真正成了刀俎上的鱼肉。

所以从内心而言,权力是清朝统治者的护身符,所以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

2、因为专制所以抱残守缺

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君主立宪”在我国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专制皇权在我国的发展已经登峰造极,势力空前强大,即便清朝是少数民族,但依然获得了广大汉族地主集团的支持,这是他们能够存在276年的根本原因。

相比之下,在19世纪70年代才从无到有的资产阶级,实力弱小到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和专制皇权相抗衡。

虽然有列强势力的介入,但列强在针对专制皇权时也在打压民族资产阶级,而且更多时候是清朝勾结列强打压资产阶级,这就让资产阶级起步艰难,而且先天弱小,具有不可改变的妥协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说难听点,就是慈禧甘心将权力交给他们,他们的肩膀也扛不起来。康有为等资产阶级改良派,其脱胎于旧社会士绅阶层的起点,注定了他们既不能提出成熟的政治理论,又不可能有超越清朝统治者的宏大视野,相比之下去海外买岛和娶姨太太更能实现自身这个“资产阶级”的发家致富。

而康有为的人生轨迹,也是我国资产阶级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因为小农经济空前强大,与之对应的专制皇权又紧密捆绑,所以自古以来虽然我国创造了极其辉煌的文明,但社会发展终归亦步亦趋。“重农抑商的大环境决定了商人阶层从来就不能成为一个独立阶级,依附于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他们以“士绅阶层”的身份出现,他们最大的梦想就是通过察举、科举等方式成为地主阶级。

因为自始至终都没有形成强大到可以与地主阶级抗衡的阶层,因此商人阶层也不可能和西欧商人阶层一样为自己争取更多权益,比如减税和特许经营权。

而形不成成熟的资产阶级,哪有资本和专制皇权抗衡或妥协?

3、因为列强所以举步维艰

列强的阻挠,是清朝革新难以成功的重要原因。

和传统古典王朝不同,清朝是一只脚已经踏入近代的王朝。在1840年后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朝的发展和变革,除了国内势力的纵横捭阖,随着列强侵略的深入,清朝的政治环境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列强势力的干涉。

虽然在如何侵略和殖民我国的问题上,列强之间各怀鬼胎、同床异梦,特别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列强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更加明显。

但在阻止清朝强大这个问题上,列强之间却表现得极为默契。

开埠通商、修建铁路、假设电线等带有浓重近代文明痕迹的事物,对印度这样连国家都不是的地区而言或许是文明的“滋养”,但是对我国而言则是赤裸裸的侵略。尤其是铁路,基本上就是修到哪里,列强的触角就到哪里。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袁世凯才极力阻止卢汉铁路经过老家项城,最终铁路西移,郑州崛起。

而在清朝君主立宪这个问题上,列强的态度则更加明确,那就是最好永远保持这样半死不活、垂垂老矣的状态,因为只有这样的清朝才是容易被控制的清朝。否则一旦清朝成功实行“君主立宪”,国家强大,不仅列强无法继续殖民清朝,还要为清朝对他们的报复而胆战心惊,毕竟他们在我国作恶多端。

历史发展已经一再证明:利益永远高于意识形态。纵然法国大革命摧毁传统秩序,将欧洲大陆带入资本主义社会,但早已“君主立宪”的英国仍然要纠集封建制度的沙俄等国家干涉法国大革命。

所以,随着清朝逐渐沦为列强的走狗,它的一举一动必将在列强的监视范围内,而列强是不可能允许清朝君主立宪取得成功的。

所以,就是死,清朝也不会真正向着“君主立宪”而努力,因为这会死得更快更惨。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4

清政府不是不想实行君主立宪制,而是先因慈禧阻挠,后因时间不足。导致了清政府还没来得及开始实行君主立宪制,就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辛亥革命”,民主革命的浪潮毫不留情的掀翻了封建主义,掀翻了清王朝。


5

老佛爷说了,大清自有大清的国情,大清要有大清的自信!我们绝不会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咱八旗子弟兵可不是吃素的!

6

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不肯放弃权利

7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白,清廷同意群众呼声,准备立宪,是不得已而为之。

由于当时发生的两件大事,使西太后感觉不妙,清廷在民众心目中,威信在缩水。

第一是日俄战争,日本一个小国打败了北极熊沙俄帝国;第二件甲午之战,大清帝国竟然被日本小国打败。

大清上下都明白,专制制度不行了,必须学学日本,搞宪政。也就是约束皇权,另成立一个对内对外的领导机构,由各省议会选举,能人当家办事。

可是满族权贵极力反对,认为这是汉族官僚通过立宪,夺取皇帝特权。

军机大臣张之洞和袁世凯,不得不为这些权贵请老师讲课,说明这是缓和国内矛盾的不二选择。

清廷被迫于1908年9月,宣布预备立宪之期为九年,而且规定君权为主,其它均为辅助。明眼人一看知道,清廷又在玩缓兵之计。

清廷如果九年里整军经武,有了实力,立宪就是个玩笑,可以废除。

1909年,慈禧与光绪去世,一度使宪政派人士充满希望,以为立宪会顺利进行。

载沣为摄政王,在各省请愿代表的压力下,由过去九年立宪期改为五年,群情激奋,以为大清有希望了。

1911年清廷成立第一届内阁,头一名内阁总理是贪得无厌的满族权贵奕劻。全体国务成员十三人,满人占八名,汉人占四名。

全国舆论大哗,不是说好让各省议员选举吗?不是说好汉人成员多于满人成员吗?汉人本来基数就大吗?

原来这个胆小谨慎的载沣,与专横的慈禧毫无二致。各省请愿,重新组织内阁。

这次,清廷不再演戏,赤裸裸地恐吓:组阁为皇帝特权,非议员所能干预。

清廷的立宪运动也走到了尽头。辛亥革命爆发,清廷在袁世凯的压力下,搬出宪政,分权于袁世凯,但历史已经不给他们这个机会了。没有远见、自私自利的满族权贵,彻底走到了命运的尽头。

历史告诉我们,你让既得利益者,让利于民,自我检查,自我改正,自我革命,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8

回首过去,假设历史有如果那么现在也许就不存在了。假如说清朝没有灭亡现在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清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所以这就像一个积重难返的病人,你很难说治好一种病他就可以康复。

如果清政府提前知道自己会灭亡的话,那么它当初会选择立宪制吗?从今天的角度看立宪制有可能会挽救清政府但也有可能不能续住清政府最后的一口气,于是在不知道结果如何的情况下清政府没有选择立宪制,而是选择保持现状,于是最终迎接自己的就是灭亡。那么为什么清政府不愿意实行君主立宪制呢?

实际上,在慈禧活着的时候,立宪制已经被提上议程,而这一制度的忠实拥护者的代表就是袁世凯。那为什么领导层已经认识到了立宪制的好处,却没有实施呢?小编认为也许这正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思想的影响。清政府从最初的白山黑水之中走出,一步步统一中原王朝。最终也被中原王朝所同化,因此几千年的封建帝王制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掉的。

当然清政府也不是没有做过努力,1911年5月8日,清政府曾颁布国《内阁官制》和《内阁办事暂行章程》,成立了“皇族内阁”。但这其实只是清政府打出幌子,明面上是立宪制,实际上仍然是帝制。于是清政府的这种行为被看作不顾大势的反动潮流,于是各地纷纷要求清政府充分放权。随着士大夫阶层的意识觉醒,而清政府却不思悔过,所以就必然造成冲突,清政府灭亡也是必然的。

9

因为利益阶层都不愿意放弃,虽然知道错了但就是不想改,也不敢改,怕秋后

其次,高估了自己的实力,经常好听的赞歌,听多了还真以为自己牛逼,可以万万年。

当今世界也是,特朗普难道不知道自己在走邪路与世界为敌?他知道,但也想万万年,同时谎言太多把自己都骗了,高估自己,当然也有很大一群利益者支持他,但早晚死得很惨

10

世界上唯有不恋权的——华盛顿,提出人权平等,三权分立等先进文明社会制度!

——无人超越!

——腐败无能满清政府,逆世界潮流,独裁专政,不爱民,全心全意为剥削统治垂死挣扎……必亡!!!!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