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太后在明宣宗朱瞻基死的时候,是有辅政权力的,明宣宗遗诏中写的有:“凡国家重务,皆上白皇太后、皇后,然后施行”,这里面的皇太后是指朱瞻基的母亲张氏,皇后就是指孙太后了。

可在她的亲儿子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后,在朝臣的建议下,扶朱祁镇的异母弟郕王朱祁钰登上皇位,虽然是出于抵抗瓦剌的考虑,但在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放回明朝后,孙太后却为何没有要求朱祁钰把皇位还给朱祁镇,而是眼睁睁看着亲儿子被囚禁?

亲儿子和继子谁更重要?孙太后心里清楚的知道,“土木堡之变”后,孙太后赞同让郕王朱祁钰继位恐怕不是自愿的,因为她的亲儿子明英宗朱祁镇在出征前已经册立了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这可是孙太后的亲孙子。

按照正常的规则来说,应该是皇太子朱见深直接继承皇位,可朱见深当时才2岁,于谦为首的文官集团就以国家危难之际,“主少国疑”会导致朝局不稳,给敌人瓦剌可乘之机为名,坚持要立长君,即让郕王朱祁钰继位。

对于孙太后来说,皇帝让亲孙子朱见深来做当然要比继子朱祁钰来做更好,可她没有能力说服文官集团,她也没有相应的威望,当初明英宗朱祁镇继位时也才9岁,也出现过立长君的传闻,是当时的太皇太后张氏坚持要让朱祁镇继位:

宣宗崩,英宗方九岁,宫中讹言将召立襄王矣。太后趣召诸大臣至乾清宫,指太子泣曰:“此新天子也。”君臣呼万岁,浮言乃息。大臣请太后垂帘听政,太后曰:“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

在张氏的坚持下,朱祁镇顺利继位成为明英宗,而张氏也能让大臣们信服,甚至还主动要求让她垂帘听政。显然,孙太后没有当初张太皇太后的威望,于谦干脆的就是要求立长君,没有考虑过让她垂帘听政,即使她也拥有明宣宗遗诏赋予的辅政的权力。

而且当时也的确形势危急,国家需要一个成年皇帝来领导大明的军民人等,团结一心抵抗瓦剌大军的入侵,所以,即使孙太后很不愿意让继子郕王继位,也只能妥协,明英宗不在,她这个亲生母亲也没啥可凭仗的。

至于明英宗归来后,朝廷大权早被朱祁钰掌握在手中了,他有领导大明军队赶跑瓦剌人的威望,又苦心经营了一年多,地位相当稳固,这从明英宗回来只能老老实实的被囚禁就能看出来,不甘心的孙太后也只能经常去看望囚禁中的儿子,防止他被暗害:

及还,幽南宫,太后数入省视。

孙太后在这之后也并非什么事都没做,她肯定是希望儿子复位的,“夺门之变”前,准备发动政变的石亨等人就先给孙太后打过招呼,应该是希望她能在皇宫中配合,也顺便征求她的同意,有着辅政权力的孙太后在事后还是能起到作用的:

石亨等谋夺门,先密白太后。许之。英宗复辞,上徽号曰圣烈慈寿皇太后。明兴,宫闱徽号亦自此始。

从《明史》中的描述可以看到,她明显是在事变中出过力,所以明英宗复位后赶紧给她加尊号以表示感谢。所以,孙太后不是不让明代宗朱祁钰还政于归来的明英宗朱祁镇,而是在暂时无能为力的情况下等待时机而已。

如果不是石亨和曹吉祥等人发动事变,孙太后恐怕也做不了什么,明代宗朱祁钰和文官集团都不会允许孙太后随便更换皇帝,让本来已经稳定的朝局重新出现波澜,聪明的孙太后也知道他们不待见自己,好在她终究是皇太后,只要活着就能在关键时刻起到作用。

最佳贡献者
2

朱祁珏在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封即他为郕王。1449年,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所俘后,为粉碎瓦剌以头目以明英宗为筹码来侵犯大明的利益,孙太后在于谦等大臣的支持下拥立郕王为帝,年号景泰,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立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

朱祁钰即位后,任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剌对北京(顺天)的进攻,迫使瓦剌放回了英宗。

孙太后为何不在朱祁镇归来后,让朱祁珏还政给朱祁镇?1.情势所迫,孙太后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在异国他乡生活了一年多,丧魂落魄地回到故国后,被弟弟朱祁钰囚禁在南宫之中,当时,他是多么希望能拿回本来就属于自己的皇位啊。

然而朱祁镇对大明是有罪的,大明五十万精锐和诸多军中精英将领,加上大半个朝廷官员都因他而被毁灭。这个时候,面对故国朝廷的旧臣,他应该是问心有愧的!他是否进行过反思与检讨,史料没有写,不过,当时,朝中没有人出面为先帝朱祁镇说一句好话,这包括包括于谦。

此时的孙太后已经拥有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为大明造成的损失心知肚明。如丧家之犬的朱祁镇当时没骨气殉国,甘愿为俘虏,已让人看低三分了!这个时候又腆着脸回来,正受百姓的谴责,甚至也有人在背后唾骂也,聪明的孙太后哪里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来扶这个败家子呢?

2.朱祁珏身为帝王,他的表现让孙太后找不到茬。

而且,朱祁钰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由孙太后自己一手扶持上来的。他上位后,联手朝臣,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护国有功是有目共睹的。这时候的朱祁钰正是民心所向,要动他,无异于自绝于全国人民。

不过,孙太后毕竟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高手,似乎七年前,她已经预料了到了儿子有今天的尴尬处境。所以,她把郕王扶上帝王时用心良苦。

首先让郕王朱祁钰监国(朱祁镇御驾亲征前同意),再立自己的嫡孙子朱见深为皇太子,最后才在于谦等人的强烈建议下让郕王继承了皇位。这一系列动作旨在表明:朱祁钰只是代理皇帝,他是暂时的,迟早,皇位还是要回到明英宗朱祁镇这一脉的。

乙丑,皇太后命郕王监国。戊辰,帝至大同。己巳,皇太后命立皇子见深为皇太子。辛未,帝至威宁海子。甲戌,至黑河。九月癸未,郕王即位,遥尊帝为太上皇帝。


3.孙太后明面上没张罗儿子复辟,不代表私下没做工作。

朱祁钰在迎回哥哥的态度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在登基三年后又废掉了侄子朱见深的太子位,另立自己的亲生儿子朱见济为储君。由于这些表现,使他逐渐丧失了人心。

景泰八年(1457年)一月,代宗朱祁珏病危,十六日曹吉祥、石亨、徐有贞等人密谋复立明英宗。在十七日清晨,发动了夺门之变,他们率领众家奴进入了紫禁城奉天殿,使英宗成功复辟。

随后,当了七年皇帝的代宗被降为郕王,软禁在西苑,一个多月后撒手人寰,享年28岁。景帝死因不明,葬于西郊金山(玉泉山北)的景泰陵,以其妃嫔殉葬之。

“石亨等谋夺门,先密白太后。许之。”,足见孙太后的心思之细密和手段之高超!

4.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规定,她不敢逾越。

朱祁镇是宣宗皇帝朱瞻基与第二任皇后孙氏的嫡长子,当初,为了立孙太后为皇后,宣宗逼迫原皇后胡善祥自己提出辞去皇后的要求,这开大明第一例废后先河。依立嫡立长宗法原则,朱祁镇是名副其实的大明继承人,由于郕王朱祁钰的母亲吴氏只是贤妃,如果没有土木堡事变,他是无缘帝位的。

大明自开国始,朱元璋就规定:“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俾预政事”,孙太后是第一个明目张胆地有干政行为的太后,主要表现在立朱祁珏为皇帝上。

孙太后干政是很被动的,面对满朝文武的眼睛和悠悠天下之口,精明过人的孙太后自然知道趋利避害、她不希望自己有干政的把柄落在朝臣的手中。
因此,朱祁镇回国之后,公开场合,孙太后急流勇退、缄默不语。除了每天去看一眼儿子之外,在国家大事上就没有再公开发表过言论。

3

孙太后是明英宗朱祁镇的亲妈。但就是这位亲妈在他儿子被敌人俘虏之后,并没有让他的亲孙子来继承王位。而是让另外一个跟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皇子朱祁鈺做了皇帝。

甚至在他亲生儿子朱祁镇回归大明朝之后,依然让别人的儿子当着皇帝。而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朱祁镇锁在冷宫中长达七年。(这7年朱祁镇差点活活饿死)

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让这位太后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如此狠心?

我们今天说两个问题:

1.为什么这位太后不让自己的亲生孙子继位皇帝位?

2.为什么这位太后在自己亲儿子回来之后,依然让别人的儿子当皇帝?这期间差点把自己的亲儿子给饿死。

1.朱祁镇被俘虏后,他的亲妈孙太后为什么不让他的孙子朱见深继承皇位?

朱祁镇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在作战中被人俘虏的皇帝,虽然带兵能力很差,但是御驾亲征的勇气却是很可嘉的。

土木堡事变后,作为大明皇帝的朱祁镇,被蒙古大军俘虏。国不可一日无君,留守在北京城的太后,皇子,皇孙,文臣,武将们都开始打起自己的小算盘。

这里面有的人想派兵营救皇帝,有的人想重新立一个皇帝,有的人想让皇帝的儿子继承皇位。

但当时面临着一个实际情况是:蒙古大军已经打到了北京城下,继位的新皇帝是战?是和?是降?成为北京城中所有人最关心的事情。

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那时候只有两岁,如果立他做皇帝,估计大明朝就完了。留在北京中的大臣们都希望找一个成年人做皇帝,这样才能带领他们来抵抗蒙古军,保卫北京城。

以于谦为代表的文臣们,便向孙太后提出了郕王朱祁钰为皇帝的建议。面对外面汹汹的民意,太后提了这样两条要求:

1.让郕王朱祁钰当监国摄政,

2.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

这样朱祁钰百年之后,皇位又回到了朱祁镇一脉。

应该说孙太后的想法是好的,可实际情况是:朱祁钰当了20天监国之后,便和于谦一道,尊称被俘虏的朱祁镇为太上皇,自己摇身一变变成了皇帝。年号:景泰。

2.朱祁镇这个大忽悠,当了一年俘虏之后,愣是让也先放回了自己。他又回到了北京。当然是以太上皇的身份。

朱祁镇一回北京,朱祁钰就尴尬了。国不可一日无君,但更不可天有二日,国有二主。他就把太上皇,他的哥哥朱祁镇被锁到了一个冷宫中。这一锁就是6年。这期间给的粮食总不够吃,以至于太上皇差点饿死。

景泰三年的时候,朱祁钰琢磨着废掉他哥哥儿子朱见深的太子威,换上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并且他也这样做了。可不幸的是他的儿子不争气,过了一年便病死了。

一直到景泰8年,朱祁钰病重的时候,朱祁镇通过夺门之便,一举复辟,重新当了皇帝。

3.那孙太后为什么不让朱祁钰把皇位还给回归而来的朱祁镇呢?

有2个原因:

1.朱祁鈺当时在军队民间声望是很高的,因为在他领导下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而朱祁镇却有丧权辱国的行为。如果朱祁镇一回北京,就让他当皇帝,恐怕民心不稳

2.于谦的因素:当时守卫北京城的军事力量有10个团营(大约十几万人),这些都是久经战阵的精兵。而这些兵的指挥权在于谦手里。而于谦又是朱祁钰的铁杆。

所以最后当朱祁钰病重,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重新夺回皇位之前。作为夺门之变主谋的石亨徐友珍,他们是取得了孙太后的懿旨的。孙太后在这个关键时候,义无反顾的选择来支持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才是她隐忍8年所取得的成果。

4

皇位这东西,说难拿就难拿,说容易拿也容易拿,得看你有没有这个力量,而朱祁镇恐怕就是这种矛盾的集合体了。

在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落魄地回国,被弟弟朱祁钰囚禁在南宫之中,这时候的他极度渴望拿回本来就属于他的皇位。

可是朱祁镇自己作死啊,大明五十万精锐加大半个朝廷都被他给毁了,这时候是没有人敢保朱祁镇的,谁保都得被骂。

作为政治老手的孙太后,自然也知道这一点,朱祁镇早已失去了人心,而朱祁钰又是自己一手扶上来的,加之护国有功,这时候的朱祁钰正是民心所向,谁想动他都是死路一条,包括孙太后。

不过孙太后也是玩了一辈子心机的,她不能扶持亲儿子朱祁镇,只能曲线救国,先让郕王朱祁钰监国,再立孙子朱见深为皇太子,最后才在于谦等人的建议下让郕王继位,这就等于告知了世人:朱祁钰只是代理皇位,到时候皇位还是得回到英宗皇帝朱祁镇一脉。

乙丑,皇太后命郕王监国。戊辰,帝至大同。己巳,皇太后命立皇子见深为皇太子。辛未,帝至威宁海子。甲戌,至黑河。九月癸未,郕王即位,遥尊帝为太上皇帝。

如果不是朱祁钰一再在迎回哥哥的态度上犹豫不决,以及在景泰三年贸然废掉侄子朱见深,另立亲生儿子朱见济,恐怕朱祁镇要夺权还真没那么容易。虽然这事在我们平头百姓看来是很合理的,凭什么朱祁钰拼死拼活的,最后全给朱祁镇一家做嫁衣裳了,可这在封建礼数森严的禁宫之中,却不像我们想的这么简单。

自古长幼有序、尊卑有别,朱祁镇是宣宗皇帝朱瞻基的长子,母亲乃是宣宗皇后孙氏,为了立孙氏为后,宣宗甚至逼迫原皇后胡氏下台,开大明朝第一例废皇后事件。要论立嫡立长立爱,朱祁镇不管哪一项都是顺理成章的大明继承人,而郕王朱祁钰的母亲只是吴贤妃所生,爹不疼娘不亲的,离继承皇位那是八百杆子都打不着的事。

如果没有土木堡之变,朱祁钰是不可能做皇帝的,现在给了他坐了七年的皇位,本应该知足了,可他却恋权不顾兄弟侄子死活,孙太后虽然清楚,但也无法干涉太多。稍微看过一点书的人都知道:让位这事说着好听,但有哪一个接受者的背后,不是有着一支强大的军队在支持着的,当时朱祁钰风头正盛,军权全部在于谦手上,而朱祁镇这边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太上皇,这时候让朱祁钰让位,那真是茅坑里点灯——找死。


更重要的是,自朱元璋时期起就规定“后宫不得干政”,“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俾预政事”,孙太后作为第一个有干政行动的太后,其实她是很被动的,面对满朝文武的眼睛,孙太后不敢保证自己这些情况会不会被人当作杯葛的证据,所以在朱祁镇回国之后,孙太后马上急流勇退,除了每天去看一下儿子朱祁镇之外,国家大事这些一概不问了。

孙太后对于朱祁钰的所作所为也是了然于心,可形势不够人强,朝廷已有主人,内忧外患也逐渐平定,大明已经安稳了,即使是威望甚高的孙太后,这时候要闹事,也是闹不起来的,她自保都来不及,怎么可能还敢去要求朱祁钰让位呢?除非等到朝局有变,才好乱中取事。

也是“天佑朱祁镇”,朱祁钰逆流而上所立的太子朱见济,不到一年就死了,之后妻子杭皇后去世,最后连朱祁钰本人也病倒了,国不可一日无主,在石亨、徐有贞等人的操作下,一场夺门闹剧就此展开,《明史》记载在兵变之前,石亨专程去拜见了孙太后,并说明此事,孙太后是同意了这件事。“石亨等谋夺门,先密白太后。许之。”足见孙太后的心思和手段,不在明面,而在暗地里摆布一切。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5

孙太后在也先大军兵逼京师之际,扶持郕王朱祁钰监国,避免了“靖康之变”的再次上演。

但是这其实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与此同时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当时朱见深还不叫朱见深而是叫朱见濬,只有2岁。


这个方案其实是得到了各方面势力认可的。

因为对于孙太后而言,在朱祁钰百年后,皇位仍然会回到朱祁镇这一脉,这也就意味着自己的正统地位未被撼动。

而对于大明官员们而言,朱见濬年幼,主弱国疑,必然是无法担此大任,这样的安排有利于稳定人心。

此乃危急存亡之秋,能不能避免“靖康之变”,谁的心里都没底。

实际上整个大明也是各方妥协之后,按照于谦的思路来赌一把。所以很多细节实际上是无法顾及的。


其实大明当时面临三个危机。

首先,是也先绑架朱祁镇,挟天子以令诸侯;

其次,是大明精锐京师三大营全丢在了土木堡,大明需要号令天下勤王,也就是要重新组建京防力量。

再次,大明朝廷文武百官也大部分丢在了土木堡。也就是说有能力去统筹全局的精英也绝大部分丧失了。此刻朝廷只能抽调于谦这种朝廷放在地方上历练的年轻一批官员。也正是这个举措救了大明。

于谦正是按照大明危局的根源来统筹全局的。而做了这些,于谦的命运实际也就定格了。

为了避免也先利用朱祁镇进一步要挟大明,所以朱祁钰必须称帝,遥奉朱祁镇为太上皇。这样一来大明有了自己的主心骨,也先手里的朱祁镇也就没有意义了。于谦同时胖朱祁钰号令天下勤王,重新组建京防。

但是这事不能说由于谦来说,因为他只是一个刚升上来的兵部尚书。所以这些话得由孙太后说出来,才名正言顺。


所以名义上是孙太后立的朱祁钰,但并不是她真的有这个权力。只是为了共同面对危局,必须由她出面而已。

但结果在朱祁钰的坚持下,于谦的指挥下,京师保卫战赢了,大明的初步危局解除了,朱祁钰也获得了超前的声望。

当时的天下百姓也都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事情。朱祁镇差点把大明毁了,朱祁钰力挽狂澜,把大明救了。如果可以让大家选谁做皇帝,大家会选谁?这是当时天下共识。

所以当朱祁镇意外地被放回来以后。朱祁钰把他关到了南宫,几乎不会受到太大的反对。孙太后为了自保,也只能队自己亲儿子关在南宫7年,差点饿死,而不闻不问。那就更别提孙太后让朱祁钰让位给朱祁镇了。天下人都不会答应。

到了景泰3年,朱祁钰想换太子,其实也是没人敢反对的。因为朱祁钰相当于再造了大明,如果朱祁钰百年后,再回到朱祁镇一脉,其实朱祁钰愿意,当时很多朝臣都不愿意,因为这意味着有可能会清算。


其实这里面的人甚至包括后来的所谓“夺门勋贵”。只要朱祁钰活着,在人望达到顶点的时候,谁敢反对朱祁钰?不是朱祁钰当初义无反顾,此刻大明多少人不是白骨,就是在草原做奴隶?

但关键问题,朱祁钰的儿子朱见济被立为太子后死了。这就使得朱祁钰陷入一个巨大被动,按照《皇明祖训》,他只能复立被自己亲手废掉的朱见深。

而朱见深偏偏还就是朱祁镇的儿子。更麻烦的是,朱瞻基就朱祁镇个朱祁钰两个儿子,朱祁钰若是去别人家过继一个,那就是迎立外藩。这几乎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的,因为那样以后的皇帝就不是朱瞻基的一脉了。

但问题最终爆发,仍然是在朱祁钰病得奄奄一息的时候。曹吉祥、石亨、徐有贞这三人为了自己的前途考虑,进行的勾结。

他们跑人夺权成功,是可以组成大明权力完整体系的,三人的目标是司礼监、军队、内阁。所以朱祁镇只是个傀儡,他们三人才是真正控制大明的核心,而这条路上,最大的障碍就是掌握十几万京防的于谦。

原以为会死的,一个没死;原来该活着的,却天不假寿,老天跟大明开了个玩笑。


——炒米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6


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病逝于北京,关于继位的问题在朝廷中就有了非常大的争议。原本在14 28年朱祁镇出生的第2年他就被立为太子,是名义上的合法继承人。

但在当时的京城有这样的传言,说朱祁镇不是孙皇后的亲生儿子,是由宫女所生,被孙皇后要过来养大的。在大臣中有人这样提议,从藩王中找一个合适的来继承皇位。

朱瞻基在临死前,就把大权交给了自己的母亲张太后。在这时应该准确的称为张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力排众议,立朱祁镇为皇帝,这才平息了一场争论。

1449年土木堡事变后,朱祁镇被瓦剌也先俘虏。也先率军向北京逼近,国不可一日无主,没有顶梁柱,就没有有人居中调度,安排抗敌事务。

早在1442年,太皇太后就去世了。这时朱祁镇的母亲孙太后就命令朱祁钰监国。原本朱祁钰也不想让自己坐在火上烤,但随着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他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巅峰。

朱祁钰坐在皇位上,接受大臣们的顶礼膜拜,他开始迷恋这个至高无上的权力。1450年,朱祁钰正式成为皇帝,他把朱祁镇立为太上皇。

孙太后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原本她也不是非常强势的人。尽管孙太后提出有朱祁钰监国,但并没有让他当皇帝的意思。但在大臣的拥戴下,朱祁钰还是成了皇帝。

毕竟朱祁镇让大明朝蒙受了巨大的屈辱,这是明朝开国以来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几十万兵马惨死关外,皇帝被俘虏,北京以北的地区被烧杀抢掠,北京周边也生灵涂炭。

也可以说朱祁镇是咎由自取,满朝文武都对他恨之入骨。宋徽宗在金国大兵南下的时候,把皇帝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宋钦宗。当金兵撤退后,他又回来当了皇帝。

朱祁钰非常担心这一幕重新上演,因此在他内心深处非常不愿意朱祁镇重新回到北京。1450年6月,也先派人来北京谈判,希望能够送朱祁镇回来。

朱祁钰就直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原本我就不想当这个皇帝,你们非要把我推到这个位置上。现在你们又要接回朱祁镇,到底想干什么?

于谦马上回答道:皇上大位已定,这是不可能改变的事实。把太上皇接回来,防止被也先勒索敲诈。顺便也可以解决一下北部边境的问题,避免战事再起。

1450年8月15日,朱祁镇回到了北京,从安定门进东安门,满朝文武在这个地方朝拜了太上皇。朱祁钰早就做了事先的安排,在这里又举办了一个仪式,朱祁镇把皇位传给了朱祁钰。

整个事件的发展已经脱离了孙太后预想的轨道,也根本不是她一个女人所能够控制的。她只好默认了这一事实,但她希望能够保留自己孙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

两年以后,朱祁钰的皇位日益巩固。他就开始动了新的心思,希望离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但这些出尔反尔的事,他作为皇帝是没有办法先提出来的。

于是他就开始给大臣们送礼,经过了五次三番的试探,才有一些大臣明白了皇帝的心思。尽管中间也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是最终还是如愿了。

孙太后手中无权也无可奈何,但人算不如天算,1453年,太子朱见济也死了。大臣们开始有人重新提议由朱见深当太子,这让朱祁钰非常恼火。

但朱祁钰也没有什么办法,谁让他唯一的儿子也死了呢。但他就把这件事一直拖着不办,三年后,朱祁钰也染病不起。这时一些朝臣就动了心思,准备拥护朱祁镇当皇帝。

1457年,在徐有贞、石亨和曹吉祥等人的策划下,由孙太后居中调度传递消息,这些人成功地把朱祁镇接了出来迎进皇宫,朱祁镇为了历史上少有的成为太上皇又当了皇帝的人。

朱祁镇的母亲孙太后也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愿望,看着自己的儿子重新成为皇帝,自己的亲孙子又成为太子。

7

《大明风华》热播,其中有一关键人物孙皇后,属于热点争议人物,无论在剧中还是某词条甚至涉及到清修《明史》中的描述(没有进行前后对照,直接将前朝文人粉饰之词摘录),都对此人过于吹捧了,言过其实,极其不负责任。

孙太后是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扶正景泰帝的,也是极不情愿的情况下没有让朱祁钰还政于朱祁镇,如果她能控场,十个郕王一百个于谦也早就被她弄死了。

石亨、曹吉祥、徐有贞只不过是几个唯利是图最终在史册上遗臭万年的倒霉蛋罢了,真正南宫复辟的罪责承担人应该是孙皇后,而不仅仅限于石曹之流,因为如果没有孙太后的懿旨,夺门派没有一个人会将英宗复辟付诸行动。

深更半夜,仅石亨手下家兵就至少千人,那动静宫里能不知道?能不求援?为何一片死寂,不是因为睡得太踏实,而是宫内有孙太后压阵,参与夺门之变的人群有有孙太后的两个弟弟和一众家丁,这些人事后全部鸡犬升天。

孙氏是山东邹平人,与朱棣的亲家、朱高炽的丈母娘、朱瞻基的外祖母-彭城伯夫人是同乡,过从甚密,颇有些交情,孙氏的美貌在家乡极负盛名。

有这一层关系,彭城伯夫人将孙氏带入皇宫,当时嫡皇后徐氏尚在,对孙氏非常满意,进而知会了朱棣,夫妻两人都非常喜欢孙氏,所以就命令太子妃张氏加以调教抚养,同处宫中,不久后,朱瞻基与孙氏相熟,可说是青梅竹马的一对。

本以为是进了皇后培训班,没想到的是,朱棣后来指定了山东济宁人胡善祥为皇太孙妃,而孙氏只能屈就皇太孙嫔。

朱瞻基即位以后无奈中只能立胡善祥为后,孙氏为贵妃。孙氏有意让朱瞻基疏远胡后而专宠自己。而朱瞻基是一个贪玩好动之人,在巡游或者玩乐期间,胡皇后总是对朱瞻基加以规劝,引起了朱瞻基极大反感。

后来朱瞻基以胡皇后未能生养皇子,未尽皇后本分为由,迫使皇后自动退位。将孙贵妃扶正为孙皇后。而此时的孙皇后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朱祁镇。

▲《明史》中所记录的孙皇后假腹生子问题,从民国至今,相当多的知名学者、资深历史学家对此存疑,因为按照以前明朝的宫制,想要隐瞒住这种消息,成功概率无限接近于零,根本不具备这种条件。

后续万贵妃的史料修撰也有问题,所谓“万贵妃灭绝所有皇嗣”的问题,乾隆帝曾经亲自驳斥过这种前后不搭近似胡说八道的资料,而他的爷爷康熙帝则压制了贰臣们抹黑朱棣的企图。

《明史》的编撰资料中,肯定有清帝的授意部分,比如拔高袁崇焕,对朱由检明扬暗抑等等。但真正抹黑前朝的,主要还是那些数典忘祖的败类。▲

大明正统十四年,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瓦剌部,败军于土木堡。

消息传到北京之后,朝堂上下立刻陷于一片混乱,当时负责京师守卫任务的兵卒尚不足10万。不少富户收到消息后立刻收拾心情整装待发,随时准备举家南迁,翰林侍讲徐珵(后改名为徐有贞)胆小怕事,动议南迁。最终,于谦力排众议,准备北京保卫战,而徐珵则沦为举国上下公开嘲笑、唾弃的懦弱匹夫。

蒙古瓦剌部的也先,他的目的绝不仅仅是掠夺些财物,根据史料记载,他在俘获朱祁镇后曾说:我曾乞求苍天,求大元王朝一统天下,今天果然成就了如此天大的机遇。

也先觉得,恢复大元疆土,要充分利用好朱祁镇这枚棋子,于是大明关外就上演了一出出皇帝领路,代为扣门的丑剧。

在这种态势下,大明必须要推举以为新的皇帝:

一、封建社会无论权利网如何交织,核心点永远是皇帝,包括孙太后在内,她也要依附于皇帝才能会有人买她的帐。

但在大明王朝开国不久老朱就废除相制,恶果就是皇帝一旦出事,朝堂立刻陷于一片散沙的局面,没有一个人能够顺利下达政令,调配一切资源。

二、监国郕王朱祁钰,虽然名义上是监国执政,但诸多政令,颇受掣肘,无法及时有效的行使权力,救国于危难。

三、主少国疑,现在扶起朱见深对稳定朝堂毫无作用,毕竟不是承平时期,现在要抵御外虏强敌,一个小皇帝还不是死死的被掐在孙太后手里,她也是啥都不懂的货色,说白了就是朝臣们觉得太后不行,朱见深也不行。

这几个方面都令朝堂上非常紧迫的需要一个说了算的皇帝,而非其他,这样才有可能抵御也先部队的攻击,保证大明王朝政权得以延续。

孙太后亲下懿旨:郕王朱祁钰继续行使监国执政的权力。(谁也别想动我儿子位置)

当时的政治格局,如果想有效抵御外敌,这绝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朝臣推翻了孙太后的决议。

当时的孙太后只想要维护朱祁镇和孙太后自己的利益,所以阻挠朱祁钰登基,而并非像某词条写的一样,她支持朱祁钰登基,并对北京保卫战作出贡献,那是胡扯。

孙太后直接下旨给朱祁钰:现在皇帝并未班师回朝,庶务不可久旷······

潜台词就是皇帝终究会回来的,而现在的政务也还要处理,所以让朱祁钰暂时统领百官,处理政务,这就告诉朱祁钰,无论如何朱祁镇都是皇帝,而你仅仅是一个监国的代理,不要有其他非分之想呦。

其间,孙皇后还屈从瓦剌的要挟,收集金银珠宝送给也先,妄想赎回朱祁镇······

事实证明,孙皇后这个政治白痴的所作所为,都是愚痴无智,她那几万两白银全部打了水漂,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总这么拖着也不是办法呀,孙太后又出一招:

太后懿旨:

朱祁镇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命令郕王朱祁钰继续监国。她的用意非常明显,如果朱祁镇能够平安返回自然皇位还是朱祁镇的,即便无法释放,皇位也不会旁落,只会掌握在自己的孙子朱见深手中。

这对抗击瓦剌保卫北京非常不利?她没想这些,别把她想得那么伟大。

在国家危亡的紧要关头,战时的动员和部署,有赖于皇帝这个位置必须有人行使权力,以兵部尚书于谦为首的众多朝臣,看清了孙太后这种做法的危害性,所有大臣联合请命于孙太后。

大致意思就是,朱祁镇被俘而皇太子年幼,国家的正处于危难之中,如果有一个成年的皇帝行使责任,那会是社稷之福。

当时的孙太后已经非常清楚,包括她自己的权利在内,任何势力都必须依附于皇权才能有效,而朱祁镇被俘,自己也无法控制朝堂,所以无奈之下,答应了于谦等人的奏请,同意朱祁钰登基。

貌似很不和谐,朱祁钰登基,太子是朱见深,感觉怪怪的,必定会出事,早晚而已,这就造成景泰三年,景泰帝废掉了自己侄子太子之位,指定自己的唯一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

一年后朱见济病死,建储又成了老大难问题,既然景泰帝没了儿子,那朱见深又成了最佳人选,但景泰帝严词拒绝。

到了景泰八年,景泰帝病重,皇位继承问题迫在眉睫,不容再拖,朝堂上人心惶惶,不知所措。多数官员同意复立朱见深为皇太子,只有少部分人不同意。

他们草拟了奏疏:朱祁钰是宣宗章皇帝之子,应该立宣宗章皇帝子孙云云云云。

可惜,完稿以后时间太晚了,没有来得及呈上,而当晚就发生了夺门之变。

如果这份稿件能被朱祁钰首肯的话,夺门之变有可能不会发生,因为徐有贞栽赃于少保意欲迎立外藩,加速了夺门之变的进程,可惜如果就是如果,只是个一文不值的假设,信手拈来娱乐娱乐还成,本身不具什么价值。

发动夺门之变的时候,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全都怀有个人野心,这是其一。

二是嫉贤妒能,嫉妒于谦等人身居高位。

三是借机进行打击报复。

比如徐有贞,动议南迁沦为懦夫的代言人。自己拜托于谦的门生求职国子监祭酒,于少保见他从职多年能力上没有问题就向景泰帝推荐,可是景泰帝已经知道徐有贞就是动议南迁的徐珵,所以坚决不同意,但徐有贞却认为是于谦从中作梗,他要报一箭之仇。

▲徐有贞原名徐珵,因动议南迁仕途断绝,已无半点升迁希望,在陈循的指点下改名,趋炎附势的贿赂曹吉祥,最终改名徐有贞,果然有效,官至左副都御史。

石亨身居太子太师,有机会亲眼看到景泰帝病危,想着虽然自己已被封侯,但侄子弟弟等人却没有机会,所以他纠集了左都御史杨善、太监曹吉祥等秘密筹划,最后又拉进来左副都御史徐有贞,都是在景泰朝不甚得志的势利小人,他们都想着,一旦宫廷政变得手,他们必定会功成名就前途无量,至于对现任皇帝和江山社稷是否有所伤害,那他们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孙太后知道这件事以后,不但不予反对,反而大力支持,后通过懿旨赋予其行动的合法性,促成政变成功。

石亨等人将夺门计划告诉孙太后以后,孙太后举双手双脚支持,他们的不法之举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有恃无恐,如果没有孙太后的支持,只要他们动兵,无论目的如何都是谋反行为,他们虽然想要进一步获取自己的利益,以及更加光明的前程,但却不敢以自己的性命为赌注。

孙皇后给了他们莫大的支持,无论是法理上还是在实际行动中,因为孙皇后还只是两个弟弟,带领家人家丁数十人也参加了夺门行动。

后来的兵部尚书陈汝言曾经说过:南宫复辟的时候,如果没有孙太后的懿旨,没有一个人敢带兵进入宫禁之中。

夺门之变成功后,孙太后按耐不住心中的忿恨,几次三番指责朱祁钰败坏纲常,数典忘祖,信任奸臣等等诸多罪状,最后将其斥责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人神共愤的所在。景泰帝的功绩不见了,于谦等人不但政绩全无,还被孙太后扣上奸臣的帽子。

最终结果就是于谦于少保竟然被以谋逆罪被残忍杀害,所有曾经弹劾石亨等人的官员全部遭到杀害或罢黜和降级戍边,石亨晋升忠国公,徐有贞为武功伯,宦官曹吉祥被提升为司礼太监,总督三大营,三人趁机窃取了朝廷军政大权。

孙太后也要脸,所以演绎一出出令人恶心的片段

在夺门之变后,孙太后一门数十人全部获得高官厚禄。而她却玩起了造型,据说为此闷闷不乐,说是她的家属有何功绩于国家,能让他们享受如此爵禄呢?那是拍脑门就封的么,早就草拟好了,所有人都提前知道消息,这个两面三刀的老妖婆。o( ̄ヘ ̄o#)

还有些私人笔记不负责任的说是于谦被斩后,孙太后怜悯于谦,说于谦忠于国家社稷,直接面见皇帝,冒死诘问朱祁镇:为何不留下于谦?据称,朱祁镇自此深深悔悟,其实这是深深的扯淡。

朱祁镇的悔悟源于李贤的谏言:

①所谓夺门之变就不能称为夺门,本来没有,抢过来的才叫夺。你是皇室正统,只有复立哪有夺取?

②朱祁钰已经病重,不久于人间,并且朝臣一致意见都是拥立朱见深为太子。

本来就不需要发生夺门之变,多此一举,名正言顺的就该您登基了,区区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已,一切都会以正常的途径实现。

③石亨、曹吉祥、徐有贞这些人为了私利,为了功劳,强行把这一水到渠成的事,演变成了一出闹剧。

朱祁镇是在听了这些话以后才慢慢对所谓的夺门功臣们,开始有了防备和厌恶,并最终将三人铲除(徐有贞寿归正寝,但终身无法入仕,只留得一身官服而已)。

8

在皇帝权力的游戏中,同情对手就等于埋葬自己,景泰帝就是最鲜明的例证。

英宗被俘,何去何从?

明英宗被俘之后,也先打算利用明英宗的身份让明军打开各地城市的大门,好让蒙古瓦剌大军好好的劫掠一番,尤其是北京这个都城!

明朝内部也是一团乱糟糟,北京的富户们开始转移财产,大臣们纷纷将子女送往南京避难,一时间北京城内的臣民人人自危。有些大臣提出了迁都南京的奏折,主张迁都;另有一些大臣主张同瓦剌军队作战,保护北京城。

1449年8月18日,孙太后压阵,朱祁钰监国,朝廷的重臣们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主要围绕迁都南京和保卫北京一事展开讨论,最终以于谦为首的主战派获得胜利,要坚决同瓦剌决战,誓死保卫北京城。(孙太后剧照,明英宗被俘之后她和朱祁钰监国共同掌握政局)

太子年幼,拥立景泰;太后支持,顺应潮流。

为了削弱明英宗的地位,大臣开始另立新君,主持大局。

1449年8月28日,大臣王文提议立监国朱祁钰继承大统。至于太子朱见深当时只有2岁,年少国疑,不利于明朝所面临的危机,需要一个成年的皇帝掌控朝局。

王文、于谦等大臣有了这一决议之后,集体向孙太后禀报。面对朝臣的集体上奏,孙太后明白了一件事情,即便自己不同意也阻挡不了朝臣的意见了。对于不可逆转的事情,孙太后来了一个顺水推舟,同意统一扶持朱祁钰登上帝位,代替明英宗。(于谦剧照)

孙太后此举纯属无可奈何之举,与其拒绝不如顺应,这样反而对自己的将来有好处。毕竟明英宗已经被俘,生死尚未可知啊!

景泰帝朱祁钰即位之后,对于明英宗被俘,明军战败,总要对臣民有一个交代,毕竟那么多的功勋大臣(建国功臣和靖难之役功臣)的后代战死疆场。战败的黑锅就让大太监王振背了,开始大规模清理王振的党羽,这使得北京军民的信心为之一振,民心的归附特别有利于北京保卫战的展开。(朱祁镇、朱祁钰剧照,土木之变最大的责任人朱祁镇左)

英宗归位,兄弟情深。太后狡诈,南宫深锁。

也先也不是吃素的,他看到明朝又立了新的君主,于是一年之后将明英宗放回来了,让明英宗和景泰帝自己窝里斗,还可以收一点保护费,坐收渔人之利。朱祁镇和朱祁钰兄弟两个在北京会面,至于说了什么,大臣们都无从可知了。明英宗被封为太上皇,居住在南宫,被景泰帝幽禁了起来。

此时作为明英宗亲生母亲的孙太后为什么不让景泰帝归政明英宗呐?我想孙太后主要有以下几点考量的。

第一,明英宗是土木堡之变的最大责任人。

明英宗被俘,将很多功臣的后裔都葬送了,损失明军40万。这么大的黑锅,让王振一个人背着,很多人觉得不顺气,明英宗应该才是主要负责人之一。

孙太后觉得,虽然是自己的亲儿子,但在朝中缺乏支持者,贸然提出让朱祁钰归政,不是那么太现实,弄不好自己也被幽禁起来。、

第二,景泰帝施政贤明,大臣支持。

景泰帝在位期间施政措施得当,没有什么大的纰漏,众位大臣都支持他,他在大臣心中的地位无法取代。

第三,孙太后不支持自己的亲儿子复辟也是为儿子的安全着想。

已经远离政治中心的孙太后知道自己在大明王朝中的地位,废立皇帝这样的大事,她一个人办不了,她也就是一个听胡,具体的实施还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她没有那个实力。

孙太后经历了很多大事,自然明白什么是时机不成熟。

明英宗被幽禁在南宫居住,孙太后奏明了景泰帝之后看望过自己的儿子——太上皇朱祁镇,这也是在景泰帝派遣的人员监控下才得以成行的。(王振剧照,在土木堡之变中被锤杀,景泰帝即位之后大规模清理王振党羽,清理的这些人大都是在明英宗时期掌权的大臣)

夺门之变,英宗复辟。

景泰帝赢得了大臣们的支持,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同情心太重。按照一些之前皇帝的做派,明英宗朱祁镇、他的儿子太子朱见深都应该迅速处理掉了,根本不留下任何后患。譬如,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儿子们一个也没有跑掉,全部处死了,永绝后患。

景泰帝朱祁钰本来有一个太子,不过很快就病故了,一直没有儿子存活。在夺门之变的前一天,大臣们督促要继续拥立朱见深为太子,兵部尚书于谦、王文等人已经准备好了上书了!这些人都是拥立景泰帝的主干大臣,明英宗的转机已经到来了。

1457年正月十七日,大臣石亨和宦官曹吉祥等人趁着景泰帝病重之际拥立了明英宗复辟,称为“夺门之变”。一个月后,景泰帝去世,估计被谋杀的可能性非常大,这就是滥用同情心的结局。

附注:

景泰帝是有后代存活的,是他的遗腹子,现在的姓氏是“见”姓,明英宗亲自给上户口、改姓氏、排了42个字的辈分字!

9

朱祁镇的母亲是孙太后,正统十四年,朱祁镇御驾亲征瓦刺部落的时候,发生了土木堡之变,被瓦刺部落俘虏,京师告急,明朝陷入空前危机。

当时孙太后在当时朝臣的建议下,孙太后将郕王朱祁玉扶上了帝位,朱祁钰登基为帝,遵朱祁镇为太上皇。

这在当时看来,确实是非常之策,化解了当时的朝政危机,但是在朱祁镇被俘虏一年后,在瓦刺部落归来,归来后的朱祁镇被朱祁玉软禁到南宫,软禁长达七年之久,朱祁镇毕竟是孙太后的亲儿子,孙太后为何没有要求朱祁钰把皇位还给朱祁镇呢?

朱祁钰毕竟不是孙太后的儿子,朱祁钰是庶出,母亲是吴贤妃,按理说自己的亲儿子朱祁镇被软禁,当娘的完全可以采取办法让朱祁镇复位。

可是如果结合孙太后当时的处境来看,她作为皇太后,还真做不到扭转朝政局势,更做不到让儿子朱祁镇复位。

朱祁镇回京以后,被软禁在南宫,整整七年,这七年里,朱祁钰命人将南宫大门上锁灌铅,派锦衣卫严加看管,连食物都得通过小洞口送进去,孙太后多次前去探视,可是也无能为力,她当时能做的只有维持朝政局势稳定,静观时势之变。

因为朱祁钰当时在朝中的声望很高,在他领导了取得了京城保卫战的胜利,而且朱祁钰在位期间,重用大臣于谦等人,治理朝政,井井有条,但是朱祁镇当时是被俘虏归来的皇帝,假如他一回来就当皇帝,恐怕就引起民心不稳,社稷动荡。

孙太后毕竟是女子,从朱元璋时期就规定“后宫不得干政”的后代后妃制度,“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俾预政事”,作为后妃,职责就是生儿育女,侍候皇帝和管理宫女,严禁过问宫外之事和参预朝政。

孙太后虽然贵为皇太后,可也只是一个后宫女子而已,即便自己的儿子朱祁镇被软禁,可是她能做到的也只是去看看儿子而已,当时朝廷有新主人朱祁钰,文武百官都很拥戴新皇帝,她也没办法冒险。

她并不能做出动摇国本的行为,一国之君的废立并不是一个皇太后可以左右的,孙太后不论从威望还是能力上来讲,都不足以决定皇帝的废立。

因此综上所述,在朱祁钰执政期间,孙太后因为祖训的限制,也没有能力和没有理由迎朱祁镇复位。

一直到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拥护朱祁镇的大臣石亨等人破开南宫大门,发动夺门之变,迎朱祁镇复位,朱祁镇终于再次端坐在奉天殿宝座上 ,孙太后终于等回了自己的亲儿子重新成为大明皇帝。

10

首先说一下,并不是孙太后不想让朱祁钰还皇位给亲生儿子,只不过是为了全局着想,孙太后并未强迫朱祁钰而已。明朝土木堡之变中,当年靖康之变皇帝被掳之景再次出现,当时的瓦剌打算用英宗朱祁镇跟明朝讨价还价,并且打算南下攻伐,结果英宗之母孙太后与朝中内阁老臣们,直接立了郕王朱祁钰为新君,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击碎了瓦剌人的美梦。

孙氏乃是宣宗的继后,也是英宗朱祁镇的生母,但她能够在危难之际以大局为重,另立庶子为帝保住明朝江山,也足以见其并非感情用事的寻常后宫女子。英宗回朝之后,孙太后并非没想过让朱祁钰还位,但当时瓦剌之危尚未完全解除,明朝也元气伤损,更何况明朝严禁后宫干政,孙太后手中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权利能够让朱祁钰还位。

宣宗膝下子嗣单薄,一共就只有两个皇子,孙皇后所生的朱祁镇还有吴贤妃所生的朱祁钰。朱祁镇登基时才九岁,根本就无法管理朝政,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朝堂上的大事小情都是太皇太后张氏与内阁“三杨”在打理,太皇太后薨后,孙太后继续辅佐朝政。虽说孙太后实际上打点着朝政,但明朝毕竟严禁后宫干政,孙太后辅政实际上的象征性要更高一些。

明朝创立之初从太祖一朝开始,就禁止后宫干扰朝堂上的事情,当然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些情况下皇太后还是可以掺和掺和的,就好像孙太后这样。但毕竟当时的孙太后不像是当年的武则天,也不是后世的慈禧,她手中的皇太后印玺权威还远远没到能够废立左右帝位的程度。当初扶立朱祁钰,孙太后其实也就是带个头,朝臣同意了才行,她本身力量并不够。

再者,虽说孙太后是朱祁镇的生母,而朱祁钰只不过是个侧妃所生的庶子而已,但自己的儿子是个啥样子孙太后自己心里也是有数的。英宗在明朝历史上,是个好人但并不是个好皇帝,他忠奸不辨好坏不分,容易听信他人。当初就是他自己个儿一昧听信王振之言执意北征,却又没那能力,最终被瓦剌人给抓走了,于大明江山来说,朱祁镇是有罪的。

朱祁钰虽然出身卑微,但单就能力方面来说,也不得不说他相对于他的兄长还是很出色的。瓦剌大军大举南下的时候,若非朱祁钰临危受命带头死死守住了京师,大明江山恐怕危矣。孙太后当初既然能够先抛开亲儿子的安危而选择以大明安危为重,就说明她不会感情用事。亲儿子虽说回来了,但毕竟大局已定,孙太后也不便让朱祁钰让位,若真那样倒像是过河拆桥了。

经过土木堡之役,明朝元气大伤,数十位随军出征的文臣武将战死,成祖当年留下的五十万大军乃至三大营精锐尽数折损,至于财产方面的损失更加不计其数。瓦剌虽说陷入内乱,但对于明朝的威胁依旧存在,若是孙太后带头逼朱祁钰还位,朱祁钰也是不肯的。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若是朱祁钰与朱祁镇再次明斗起来大动干戈,必然给明朝招来大祸

出于对整个明朝江山负责的态度,孙太后始终都没有明说让朱祁钰退位,甚至朱祁镇被幽禁南宫受尽艰辛,太子朱见深被朱祁钰所废黜,孙太后都只是在默默看着静观其变。之后因朱祁钰膝下无嗣储传承并且病重,而明朝元气已经基本恢复,这种情况下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迎立英宗归正,孙太后自然应允,孙太后所为所虑,主要还是为了明王朝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