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热播,其中有一关键人物孙皇后,属于热点争议人物,无论在剧中还是某词条甚至涉及到清修《明史》中的描述(没有进行前后对照,直接将前朝文人粉饰之词摘录),都对此人过于吹捧了,言过其实,极其不负责任。
孙氏是山东邹平人,与朱棣的亲家、朱高炽的丈母娘、朱瞻基的外祖母-彭城伯夫人是同乡,过从甚密,颇有些交情,孙氏的美貌在家乡极负盛名。
有这一层关系,彭城伯夫人将孙氏带入皇宫,当时嫡皇后徐氏尚在,对孙氏非常满意,进而知会了朱棣,夫妻两人都非常喜欢孙氏,所以就命令太子妃张氏加以调教抚养,同处宫中,不久后,朱瞻基与孙氏相熟,可说是青梅竹马的一对。
本以为是进了皇后培训班,没想到的是,朱棣后来指定了山东济宁人胡善祥为皇太孙妃,而孙氏只能屈就皇太孙嫔。
朱瞻基即位以后无奈中只能立胡善祥为后,孙氏为贵妃。孙氏有意让朱瞻基疏远胡后而专宠自己。而朱瞻基是一个贪玩好动之人,在巡游或者玩乐期间,胡皇后总是对朱瞻基加以规劝,引起了朱瞻基极大反感。
后来朱瞻基以胡皇后未能生养皇子,未尽皇后本分为由,迫使皇后自动退位。将孙贵妃扶正为孙皇后。而此时的孙皇后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朱祁镇。
▲《明史》中所记录的孙皇后假腹生子问题,从民国至今,相当多的知名学者、资深历史学家对此存疑,因为按照以前明朝的宫制,想要隐瞒住这种消息,成功概率无限接近于零,根本不具备这种条件。
后续万贵妃的史料修撰也有问题,所谓“万贵妃灭绝所有皇嗣”的问题,乾隆帝曾经亲自驳斥过这种前后不搭近似胡说八道的资料,而他的爷爷康熙帝则压制了贰臣们抹黑朱棣的企图。
《明史》的编撰资料中,肯定有清帝的授意部分,比如拔高袁崇焕,对朱由检明扬暗抑等等。但真正抹黑前朝的,主要还是那些数典忘祖的败类。▲
大明正统十四年,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瓦剌部,败军于土木堡。
消息传到北京之后,朝堂上下立刻陷于一片混乱,当时负责京师守卫任务的兵卒尚不足10万。不少富户收到消息后立刻收拾心情整装待发,随时准备举家南迁,翰林侍讲徐珵(后改名为徐有贞)胆小怕事,动议南迁。最终,于谦力排众议,准备北京保卫战,而徐珵则沦为举国上下公开嘲笑、唾弃的懦弱匹夫。
蒙古瓦剌部的也先,他的目的绝不仅仅是掠夺些财物,根据史料记载,他在俘获朱祁镇后曾说:我曾乞求苍天,求大元王朝一统天下,今天果然成就了如此天大的机遇。
也先觉得,恢复大元疆土,要充分利用好朱祁镇这枚棋子,于是大明关外就上演了一出出皇帝领路,代为扣门的丑剧。
在这种态势下,大明必须要推举以为新的皇帝:
一、封建社会无论权利网如何交织,核心点永远是皇帝,包括孙太后在内,她也要依附于皇帝才能会有人买她的帐。
但在大明王朝开国不久老朱就废除相制,恶果就是皇帝一旦出事,朝堂立刻陷于一片散沙的局面,没有一个人能够顺利下达政令,调配一切资源。
二、监国郕王朱祁钰,虽然名义上是监国执政,但诸多政令,颇受掣肘,无法及时有效的行使权力,救国于危难。
三、主少国疑,现在扶起朱见深对稳定朝堂毫无作用,毕竟不是承平时期,现在要抵御外虏强敌,一个小皇帝还不是死死的被掐在孙太后手里,她也是啥都不懂的货色,说白了就是朝臣们觉得太后不行,朱见深也不行。
这几个方面都令朝堂上非常紧迫的需要一个说了算的皇帝,而非其他,这样才有可能抵御也先部队的攻击,保证大明王朝政权得以延续。
孙太后亲下懿旨:郕王朱祁钰继续行使监国执政的权力。(谁也别想动我儿子位置)
当时的政治格局,如果想有效抵御外敌,这绝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朝臣推翻了孙太后的决议。
当时的孙太后只想要维护朱祁镇和孙太后自己的利益,所以阻挠朱祁钰登基,而并非像某词条写的一样,她支持朱祁钰登基,并对北京保卫战作出贡献,那是胡扯。
孙太后直接下旨给朱祁钰:现在皇帝并未班师回朝,庶务不可久旷······
潜台词就是皇帝终究会回来的,而现在的政务也还要处理,所以让朱祁钰暂时统领百官,处理政务,这就告诉朱祁钰,无论如何朱祁镇都是皇帝,而你仅仅是一个监国的代理,不要有其他非分之想呦。
其间,孙皇后还屈从瓦剌的要挟,收集金银珠宝送给也先,妄想赎回朱祁镇······
事实证明,孙皇后这个政治白痴的所作所为,都是愚痴无智,她那几万两白银全部打了水漂,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总这么拖着也不是办法呀,孙太后又出一招:
太后懿旨:
朱祁镇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命令郕王朱祁钰继续监国。她的用意非常明显,如果朱祁镇能够平安返回自然皇位还是朱祁镇的,即便无法释放,皇位也不会旁落,只会掌握在自己的孙子朱见深手中。
这对抗击瓦剌保卫北京非常不利?她没想这些,别把她想得那么伟大。
在国家危亡的紧要关头,战时的动员和部署,有赖于皇帝这个位置必须有人行使权力,以兵部尚书于谦为首的众多朝臣,看清了孙太后这种做法的危害性,所有大臣联合请命于孙太后。
大致意思就是,朱祁镇被俘而皇太子年幼,国家的正处于危难之中,如果有一个成年的皇帝行使责任,那会是社稷之福。
当时的孙太后已经非常清楚,包括她自己的权利在内,任何势力都必须依附于皇权才能有效,而朱祁镇被俘,自己也无法控制朝堂,所以无奈之下,答应了于谦等人的奏请,同意朱祁钰登基。
貌似很不和谐,朱祁钰登基,太子是朱见深,感觉怪怪的,必定会出事,早晚而已,这就造成景泰三年,景泰帝废掉了自己侄子太子之位,指定自己的唯一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
一年后朱见济病死,建储又成了老大难问题,既然景泰帝没了儿子,那朱见深又成了最佳人选,但景泰帝严词拒绝。
到了景泰八年,景泰帝病重,皇位继承问题迫在眉睫,不容再拖,朝堂上人心惶惶,不知所措。多数官员同意复立朱见深为皇太子,只有少部分人不同意。
他们草拟了奏疏:朱祁钰是宣宗章皇帝之子,应该立宣宗章皇帝子孙云云云云。
可惜,完稿以后时间太晚了,没有来得及呈上,而当晚就发生了夺门之变。
如果这份稿件能被朱祁钰首肯的话,夺门之变有可能不会发生,因为徐有贞栽赃于少保意欲迎立外藩,加速了夺门之变的进程,可惜如果就是如果,只是个一文不值的假设,信手拈来娱乐娱乐还成,本身不具什么价值。
发动夺门之变的时候,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全都怀有个人野心,这是其一。
二是嫉贤妒能,嫉妒于谦等人身居高位。
三是借机进行打击报复。
比如徐有贞,动议南迁沦为懦夫的代言人。自己拜托于谦的门生求职国子监祭酒,于少保见他从职多年能力上没有问题就向景泰帝推荐,可是景泰帝已经知道徐有贞就是动议南迁的徐珵,所以坚决不同意,但徐有贞却认为是于谦从中作梗,他要报一箭之仇。
▲徐有贞原名徐珵,因动议南迁仕途断绝,已无半点升迁希望,在陈循的指点下改名,趋炎附势的贿赂曹吉祥,最终改名徐有贞,果然有效,官至左副都御史。
石亨身居太子太师,有机会亲眼看到景泰帝病危,想着虽然自己已被封侯,但侄子弟弟等人却没有机会,所以他纠集了左都御史杨善、太监曹吉祥等秘密筹划,最后又拉进来左副都御史徐有贞,都是在景泰朝不甚得志的势利小人,他们都想着,一旦宫廷政变得手,他们必定会功成名就前途无量,至于对现任皇帝和江山社稷是否有所伤害,那他们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孙太后知道这件事以后,不但不予反对,反而大力支持,后通过懿旨赋予其行动的合法性,促成政变成功。
石亨等人将夺门计划告诉孙太后以后,孙太后举双手双脚支持,他们的不法之举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有恃无恐,如果没有孙太后的支持,只要他们动兵,无论目的如何都是谋反行为,他们虽然想要进一步获取自己的利益,以及更加光明的前程,但却不敢以自己的性命为赌注。
孙皇后给了他们莫大的支持,无论是法理上还是在实际行动中,因为孙皇后还只是两个弟弟,带领家人家丁数十人也参加了夺门行动。
后来的兵部尚书陈汝言曾经说过:南宫复辟的时候,如果没有孙太后的懿旨,没有一个人敢带兵进入宫禁之中。
夺门之变成功后,孙太后按耐不住心中的忿恨,几次三番指责朱祁钰败坏纲常,数典忘祖,信任奸臣等等诸多罪状,最后将其斥责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人神共愤的所在。景泰帝的功绩不见了,于谦等人不但政绩全无,还被孙太后扣上奸臣的帽子。
最终结果就是于谦于少保竟然被以谋逆罪被残忍杀害,所有曾经弹劾石亨等人的官员全部遭到杀害或罢黜和降级戍边,石亨晋升忠国公,徐有贞为武功伯,宦官曹吉祥被提升为司礼太监,总督三大营,三人趁机窃取了朝廷军政大权。
孙太后也要脸,所以演绎一出出令人恶心的片段
在夺门之变后,孙太后一门数十人全部获得高官厚禄。而她却玩起了造型,据说为此闷闷不乐,说是她的家属有何功绩于国家,能让他们享受如此爵禄呢?那是拍脑门就封的么,早就草拟好了,所有人都提前知道消息,这个两面三刀的老妖婆。o( ̄ヘ ̄o#)
还有些私人笔记不负责任的说是于谦被斩后,孙太后怜悯于谦,说于谦忠于国家社稷,直接面见皇帝,冒死诘问朱祁镇:为何不留下于谦?据称,朱祁镇自此深深悔悟,其实这是深深的扯淡。
朱祁镇的悔悟源于李贤的谏言:
①所谓夺门之变就不能称为夺门,本来没有,抢过来的才叫夺。你是皇室正统,只有复立哪有夺取?
②朱祁钰已经病重,不久于人间,并且朝臣一致意见都是拥立朱见深为太子。
本来就不需要发生夺门之变,多此一举,名正言顺的就该您登基了,区区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已,一切都会以正常的途径实现。
③石亨、曹吉祥、徐有贞这些人为了私利,为了功劳,强行把这一水到渠成的事,演变成了一出闹剧。
朱祁镇是在听了这些话以后才慢慢对所谓的夺门功臣们,开始有了防备和厌恶,并最终将三人铲除(徐有贞寿归正寝,但终身无法入仕,只留得一身官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