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虽然和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三人一起并称“晚清中兴四名臣”,但是,他和李鸿章的崛起却离不开曾国藩的步步提携。
梁启超曾经这么评价李鸿章:“故有曾国藩,然后有李鸿章。”因为有了曾国藩的提携,这才有了后来在清政府手握重权的李鸿章,李鸿章可以说是踩着曾国藩的肩膀上位的。
当然,曾国藩自己也是有意退到二线,主动让李鸿章踩着自己的肩膀往上爬。
左宗棠的情形或多或少也和李鸿章相似,如果没有曾国藩的提携的话,他别说成为晚清的一代名臣了,或许连步入朝堂的机会也没有,这倒不是说左公无才,只是他的宦途确实太过坎坷了。
可是,曾国藩明明对左宗棠有提携之恩,左宗棠后来却为什么执意要和曾剃头闹僵以致于决裂呢?
左宗棠这个人实际上很自负,但是自负,却不意味着他的路能够走得顺畅。
左宗棠生于1812年,只小曾国藩1岁,可是他在1832年20岁之时便已经中了举人,曾却到了1834年方才中举,不得不说当时的左宗棠很是意气风发,对自己将来的科举之路也是充满了自信。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和曾国藩的剧情却发生了反转,他本可以在1835年的会试中第,谁料却因为湖南已经满额而被撤下来了,只被取为“誊录”,当个缮写的文书,左宗棠如此自负一个人,岂会甘心?所以,他决定3年后再考!哪知道1838年的会试,他又落榜了,曾国藩在这一年却中了。
左宗棠因此对科举失望透了,他写信给自己的夫人说:“榜发,又落孙山。从此款段出都,不复在踏软红,与群儿争道旁苦李矣!”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考了,也不会再和“群儿”去争路旁的苦李子了,哼!
他的话虽然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但是他后来确实没有再参加科举,回家读书教书去了。
1950年,曾赞誉左宗棠为“绝世奇才”的林则徐去世后,左宗棠想要借助林则徐往上爬的想法也断了。
再看曾国藩,自从会试中第之后,路却是越走越顺,仅用了10年时间便坐到了从二品礼部右侍郎的位置,此时的左宗棠却仍然只能抑郁不得志。
1852年,曾国藩回家丁个忧也能逮住机遇往上爬,这事换成别人,也许只能老老实实地等到3年后再回朝堂,可是曾国藩却在丁忧期间趁着太平军肆虐之机,在湖南创立了湘军,并且让湘军成为了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军。
曾国藩凭借湘军,成为了清朝的肱骨之臣,满清入关以来汉族官员崛起便是始于曾国藩。
左宗棠虽然早在1852年便受张亮基之邀入幕湘府,后又随张亮基入鄂,可是张调任山东巡抚后左宗棠便也辞职归乡了,一直到1854年再次受骆秉章之邀出山。
他两次入幕湘府,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八年的幕僚生涯竟然让他尽显峥嵘头角,惹得所有人对他格外关注,即便是咸丰皇帝也知道了他的存在,想给他个官当当,可是左宗棠偏偏闹脾气了,哼,我不当!
当年写给夫人的那句话,言犹在耳,哼,我才不屑和一群小儿争苦李吃呢!
左宗棠难道真不想当官?这显然不是,他只是暂时放不下心中的傲气。
当时天下人对左宗棠的评价是什么?是“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所以他有傲的资格。
后来,左宗棠在曾国藩的举荐下出任浙江巡抚一职,这不得不说他确实是承了曾国藩的情的,从此一步一步地走上了中兴名臣的位置。
不过,左宗棠后来对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功劳却给了这么一个评价:“即便曾国藩在铜官跳江死了,难道便没有人能够取代他去平定东南的叛乱了?我看不然。”
这是左宗棠自诩“今亮”的傲气,即便没有他曾剃头,我左宗棠也一样能够为朝廷平定东南叛乱!
这言外之意或许是在说曾剃头挡了他的路。
左宗棠的自负,看不起曾国藩,是他后来和曾国藩闹翻的一个原因。
当然,曾国藩对李鸿章这个晚辈的器重和器重也许也是左宗棠和他闹翻脸的一个原因,左、李二人不和,尽人皆知,偏偏曾又对李格外照顾,性情刚直的左宗棠免不了对曾也生出厌恶之心,将曾、李视为一丘之貉。
此外,自清入关以来汉族官员一直备受打压,一直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统治者发现他们的“自己人”太没用,这才不得已重用汉人。
只是随着汉族官员在朝堂上的高官要员越来越多,拿到手的实权也越来越大,清朝的统治者不可能不心存忌惮,满清防了两百年,又怎么可能会因为一次太平天国运动便放下这份防备之心?
所以,清朝统治者最不想、最不愿看到的便是汉族官员抱成一团。
实际上,不论是从满、汉之防的角度,还是从皇家的制衡之术,朝廷重臣抱成一团始终都是帝王所忌讳的。
曾、左也是熟读史书的人,这一点,他们嘴上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心里绝对和明镜一样清楚。
所以,不论是左宗棠,还是曾国藩,他们都不得不默契地让慈禧看到他们之间的不和,和则遭到猜忌,轻则丢了官帽,重则丢了性命;不和则可并存于朝堂之上,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对于慈禧猜忌汉臣这一点,曾国藩也算是门清了,否则的话他也不会忍痛解散湘军。
说白了,左宗棠和曾国藩两人走到了当时的位置,便已经注定了他们只能闹翻脸,不能客气,更不能称兄道弟,只能成为政敌。
左宗棠和李鸿章闹得不可开交,或多或少也有这个原因的存在。
不然的话,左宗棠和曾国藩、李鸿章他们一样个个手握重兵,屯军一地,慈禧能不担心他们联手起来推翻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