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之所以容不下白起,有两个原因不能被忽视,其中之一就是白起自己的作死,其二则是应侯范雎在其中推波助澜。当然,已经去世的穰侯魏冉以及东方诸国对白起的仇恨也贡献了一部分力量。总之,白起到了非死不可的地步,他的死可惜却也不可惜。
提到战国时期的名将,就不能不提白起,可以说,秦昭襄王时期秦国的开疆扩土依靠的主要就是白起,没有白起,秦国不可能会如此神速的开疆扩土,从这方面来说,白起绝对是秦国的大功臣,然而立的功再大,他也只是臣,是需要服从国君命令的,然而白起却公然反抗秦昭襄王的命令,大有一种“我想打的时候你不让我打,你想让我打的时候,我偏不打。”的执拗,面对这样的白起,秦昭襄王并不是就拿白起没有办法了,你不打是吧?好,那你去死吧。
不服从君命,这是白起被赐死的一个主要原因。长平之战中,白起打了一场漂亮战,完美避开了赵国的廉颇,与没有什么作战经验又不知道秦军主帅是白起的赵括相遇,然后赵国惨败。到底有多惨呢?《史记》记载,白起坑杀赵国降卒40万,再加上之前被杀的,赵国一下子损失了45万。当然这个数字一直是一个迷,很多人倾向于认为并没有这么多人被坑杀,但无论如何,白起坑杀的赵国降卒一定是个大数量。
赵国有这样的损失,再重新组织兵力反抗是很困难的,而东方五国还处在观望状态,在这个时候,攻进邯郸,说不定就能一鼓作气灭亡了赵国,白起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于是,白起调兵遣将准备攻进邯郸。
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懂,赵国一旦灭亡,东方各国也没有好果子吃,所以他们一定会采取措施对抗秦国,这是白起能预料到的,他要的就是兵贵神速。但是韩国和赵国还是派出了苏代到秦国游说应侯范雎,目的就是阻止白起继续攻打邯郸。苏代将白起胜利之后的会官居范雎之上的可能说了出来,以此来刺激范雎的嫉妒之心,范雎考虑一番后就说服秦昭襄王暂停攻打赵国,这让白起很郁闷,也让两人之间本就紧张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要知道白起原本是穰侯魏冉保举给秦昭襄王的,白起能够成为一代名将,少不了魏冉的帮助,而魏冉是宣太后的异父弟弟,曾在秦昭襄王继位的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之后更是和宣太后执掌国政,而秦昭襄王反而一直无法亲政,这种情况持续了四十年,直到范雎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局势。范雎帮助秦昭襄王亲政,废了宣太后,将魏冉赶出关外。有这样的过去,范雎和白起自然不可能和平相处。而范雎确实在白起的被杀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秦国短暂休整后,秦昭襄王再次要求出兵攻打邯郸,此时白起正在病中,于是秦军由王陵率领攻打邯郸,结果王陵节节败退,秦昭襄王想让痊愈的白起重新上战场攻打邯郸,但是这个时候的白起不干了,他不想攻打邯郸了。
他对秦昭襄王说:
“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这可以说是分析的相当有道理了,此一时彼一时,此时的邯郸很难攻,诸侯们救兵将至,他们怨恨秦国很久了。而秦军在长平之战中虽然获胜却也损失了一半。在这样的情况下,远距离攻打人家的国都,肯定会遭到赵军和诸侯军的里应外合,秦国是一定会失败的,即便是常胜将军白起也没有把握攻下邯郸来,而且在灭国战面前,赵国的军民一定会同仇敌忾,到时候他们的战斗力是惊人的。齐国章邯攻打燕国和燕国乐毅攻打齐国的时候就懂出现过这种情况。
但是秦昭襄王却听不进去白起的话,他还是执意让白起出战,而白起也执意不肯出战,面对邯郸的久攻不下,白起甚至还说了这样一句话:“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仿佛是在得意洋洋地对秦昭襄王说:“看吧,您不听我的话,现在怎么样了?吃亏了吧?”
秦昭襄王逼着白起出兵,白起竟装病不肯去,应侯去请依旧请不动白起。秦昭襄王彻底怒了,将白起贬为小士兵并迁往阴密,白起这个时候又真的病了,于是继续待在咸阳,而秦军败退的消息一次次传来,秦昭襄王终于失去了耐心,逼着白起离开咸阳,应侯觉得这样还不够,他对秦昭襄王说白起对国君的命令“怏怏不服”,秦昭襄王一听,好吧,还是赐死吧,于是白起就自刎在了杜邮。
秦昭襄王赐死白起,固然与白起的不服从君令和应侯的火上浇油有关系,也和诸侯们对白起的态度有关系。秦军节节败退,秦昭襄王不得不寻思解决的办法,白起不出兵,秦军一定会失败,但是损失可以降低到最低,如何平息东方六国的怒火呢?自然是让白起死,白起一生征战,为秦国立下了悍马功劳,但也将东方诸国得罪了个遍,白起打仗的一大特色是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史记》中记载的白起斩首的人数是八十九万,再加上零散的,就是近百万,这样的数字即便有造假成分,但数量也一定少不了多少,这样的白起,哪个诸侯国不想除掉?
于是,白起的死就成了很自然的一件事了,不过,白起到底对秦国是有大功的,在他死后,“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
另,说起白起的年龄,史籍中并没有记载,不过公元前294年他成为秦国的左庶长,此时的白起应该差不多三十岁以上,这样算来,到公元前257年,也得六七十岁了,这个年纪也打不了多少仗了,秦昭襄王赐死白起对秦国是利大于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