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同盟国开始刮分战利品,战争发起者德国被四国分区占领,就连柏林,也被一分为二,东柏林和西柏林,同为战争策源的的日本,按理说也应该被刮分才对,但是却没有,这里面其实是有隐情的。
当初苏联远征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击败了关东军,斯大林明确提议将远征军司令华西列夫斯基派往日本,担任驻扎日本占领军的司令。可是当时美国已经将麦克阿瑟派往日本,并且担任驻扎日本占领军的司令了,苏联此举无疑是要制衡美国在日本的发展,美国也不是傻瓜,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日本让苏联染指捡便宜,肯定不能同意,杜鲁门明言:不建议盟军对日本进行分区占领,美国应当对日本担负主要责任。
这一看美国就是想独吞击败日本的成果,按理说以斯大林的个性肯定是不能同意的,然而斯大林却默许了杜鲁门的这个建议。因为杜鲁门所说的是“美国应当对日本担负主要责任”,就是说别国可以派兵驻扎日本,但是到了日本之后要一切听从美国的,斯大林肯定不愿居于人下,所以也就不再将华西列夫斯基派往日本了。
其实斯大林完全可以不承认杜鲁门的提议,执意去挤兑美国,但苏联却在最后时刻认怂,这里边有着复杂的背景和深刻的原因。
一、苏联国力不如美国,不愿与美国全力对抗。
美苏虽然是盟国,但在欧洲战事结束后,已经隐隐露出双雄对峙的未来景象,雅尔塔会议可以看做是美苏双方对战后世界格局的一次约定,双方都在提前布局,为将来做准备,对比美国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苏联的综合实力远远不及,且美国本土并未在战争中受害,而苏联本土遭受战争涂炭,需要很长时间来恢复,短期内无力与美国全面对抗。这点在欧洲战事中得到了明显体现,二战后期,希腊GCD运动快速崛起,如果苏联稍加支援,就能建立一个全新的SHZY国家,但在西方国家的反对下,苏联选择退却。
具体到日本,苏联更加不敢强硬对抗美国,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的原子弹极大震撼了斯大林,让他明白,就当时的军事实力而言,美国依然占据绝对优势。一旦撕破脸,苏联将直接面对美国的核威胁,在苏联核武器诞生以前,斯大林选择隐忍。
二、道义上不占优
美国虽然没有登陆日本本土,但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击溃日本海空军,其所遭受的损失和伤亡都远远大于苏联,战胜日本既是美国军事上的需要,也是政治上的诉求。况且说到战胜日本的贡献,就是中国都强于苏联,苏联与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此时日本已经遭受到了原子弹的轰炸,本就离投降不远了,而且当时远征军攻打的关东军虽然没有投降,但威胁程度已经是微乎其微,即便苏联不宣战,投降也只是时间问题,英国首相丘吉尔就十分看不起苏联,认为苏联就是在“摘桃子”,事实也是如此,在苏联对日宣战的一周之后日本就无条件投降了。仅仅靠有限的贡献,就想和美国均分日本,从道义上来说,是站不住脚的。
第三、苏联缺乏登陆日本本土的两栖力量。
苏联虽然在远东地区大获全胜,并趁机抢占了库页岛和北方四岛,以及中国东北地区,但要想登陆日本本土,需要大量的登陆舰和两栖战舰,当时的苏联并不具备这些条件,且军舰的建造周期远远超过战机坦克,苏联短期内无法将陆军投送到日本本土,也就不具备占领日本的实力。而美国的海军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海上力量,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占据绝对优势,即便没有原子弹加持,占领日本本土也只是时间问题,日本投降后,美国登陆可谓易如反掌。
第四、美国不愿意苏联介入日本事务。
CX半岛的分治,让美国大为后悔,杜鲁门就扬言:在日本问题上,不会给俄国人任何机会。杜鲁门的宣言代表了美国在亚太问题上的态度,希望借太平洋战争彻底占据东亚,不给其他任何力量染指的机会。这可以看作是美国为战后做准备,也可以看做是美国力量的体现,面对美国决绝的态度,军事实力弱于对手的苏联选择屈服。
相传日本天皇曾打算邀请苏联派军队进入日本,以形成美苏相互制衡的局面,火中取栗,更有传闻说美国在日本本土投下三颗原子弹,其中一颗没有爆炸,被日本政府交给苏联,以换取苏联对日本的支持,这些说法缺乏证据,却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日本政府对未来局势发展的担心,作为战败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日本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做些小动作,其命运完全不能自我掌控。
但这一做法随着美国的全面进驻而破产,好在美国政府并没有打算终结日本皇室,让天皇制度得以苟延残喘,得到美国承诺的日本马上调转方向,一心向着美国政府,拒绝与苏联做进一步协商,这也为苏联出兵制造了不小的难度。
客观的说,美国单一占领对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让日本不用为国防问题操心,也不需要为意识形态问题焦虑,可以将精力和财力全部放在发展经济上,50年代的CX战争更是让日本工业获得了大量订单,乘势起飞,搭上美国,等于有了经济发展的保障。如果日本如CX一般,两国分治,很大可能会陷入国内意识形态斗争的泥潭,不仅经济发展受到影响,能够维持一个统一的国家都是问题,那时候,不仅日本人是受害者,就是整个东北亚局势都将变得面目全非。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