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战后,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利用周瑜和曹仁在江陵激战而无暇南顾的机会,引兵占领了荆南四郡。由曹操任命的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和零陵太守刘度全部投降刘备。这个阶段,荆州从南到北分布着三家的势力,刘备占有荆州长江南岸的长沙、零陵、桂阳和武陵四郡,孙权则控制了中部的江夏郡和南郡大部,荆州北部的南阳郡和南郡部分地区则被曹操占据。
如果单纯从地图上来看,刘备占领的地盘是最大的,所以很多朋友都有题主一样的疑问,那就是刘备明明占据荆南四郡,为何他还要“借荆州”呢?这是因为刘备虽然地盘较大,但是却并没有北向的出口,长江沿线及其重要的据点都在孙权的控制之下,刘备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刘备不得不亲自去京口会见孙权,提出“借地”的请求。当时东吴作为刘备的盟友,向东的发展自然只能被放弃了。于是,刘备的发展方向只剩下西和北,而“借地”就是为了改变这种被困于荆南的态势。刘备的“借荆州”其实分成了两个阶段,先是借“南岸地”。接着刘备亲赴京口求“都督荆州”,在鲁肃的劝说下,孙权最终同意了刘备的请求。
一、刘备得到“南岸地”,获得了第一个长江的出口
胡三省曾经对“周瑜分南岸地以给备”做出过解释,“荆江之南岸,则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地也。”胡三省认为所谓的“南岸地”就是指的荆南四郡,然而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 这种解释是明显错误的。
《三国志·先主传》:
“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
《三国志·诸葛亮传》:
“曹公败于赤壁,先主遂收江南,使亮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
从这些史料来看,荆南四郡是刘备亲自征战所得,并且也处于刘备的实际控制之下。清代学者王懋竑对胡三省的说法就曾经予以过驳斥,“四郡乃备所自取,非瑜所分。”卢弼也持有和王懋竑相同的看法,认为所谓“南岸地”指的就是南郡在长江南岸的部分区域,“指油口立营之地,非谓江南四郡也”。
这一点我们从《读史方舆纪要》里的说法,也可以得到印证,“时备为左将军,人称为左公,故曰公安”。由于东吴“借给”刘备南岸地,所以刘备得以在油口建立据点,随后开始营建城池,并全力经营。
二、刘备“所借之地”对其意义重大
《资治通鉴》:
“刘表故吏士多归刘备,备以周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容其众,乃自诣京见孙权,求都督荆州。”
其实,所谓的“不足以容其众”显然是一个借口。刘备得到了油口以后,虽然地盘并不大,但是对于刘备的意义却很大。油口就是油水从武陵入长江的出口,刘备在这里建立起据点,并意味深长地将其改名为公安。公安这块地方对于刘备招徕以前刘表的旧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这也是刘备第一个面向长江的出口。
然而,刘备对此却并不满足。就像我们之前说的那样,因为夷陵、江陵、巴丘、陆口、沙羡这些长江沿线的重要战略据点依然被孙权所掌控,因此刘备的进一步发展依然受到很大制约。所以在拥有了“南岸地”以后,他进一步要求得到当时在东吴控制之下的南郡。孙权在鲁肃的力劝之下,同意了刘备的这个请求。当然,孙权也有自己的考虑,把南郡让给刘备,其实也就形成了刘备直接面对曹操的局面。
而刘备得到了南郡,对他后来的发展可谓意义非凡。隶属南郡的江陵是两湖盆地的中心点,而夷陵则扼控着三峡通道,众所周知三峡通道正是荆州和益州之间的重要纽带。后来孙权想要进攻益州,也因为刘备占据着这些重要据点,不敢轻举妄动而最后也只能作罢。刘备最终则通过三峡通道进入益州,建立起了基业。再后来的关羽北攻襄阳和樊城,也正是立足于江陵和公安。
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虽然刘备在赤壁战后夺取了地方广大的荆南四郡,但是他想要进一步向北和向西发展,则必须获得在长江的出口,占据这一线沿江的战略据点,这也就是刘备要“借荆州”的根本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