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赤壁战后,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利用周瑜和曹仁在江陵激战而无暇南顾的机会,引兵占领了荆南四郡。由曹操任命的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和零陵太守刘度全部投降刘备。这个阶段,荆州从南到北分布着三家的势力,刘备占有荆州长江南岸的长沙、零陵、桂阳和武陵四郡,孙权则控制了中部的江夏郡和南郡大部,荆州北部的南阳郡南郡部分地区则被曹操占据。

如果单纯从地图上来看,刘备占领的地盘是最大的,所以很多朋友都有题主一样的疑问,那就是刘备明明占据荆南四郡,为何他还要“借荆州”呢?这是因为刘备虽然地盘较大,但是却并没有北向的出口,长江沿线及其重要的据点都在孙权的控制之下,刘备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刘备不得不亲自去京口会见孙权,提出“借地”的请求。当时东吴作为刘备的盟友,向东的发展自然只能被放弃了。于是,刘备的发展方向只剩下西和北,而“借地”就是为了改变这种被困于荆南的态势。刘备的“借荆州”其实分成了两个阶段,先是借“南岸地”。接着刘备亲赴京口求“都督荆州”,在鲁肃的劝说下,孙权最终同意了刘备的请求。


一、刘备得到“南岸地”,获得了第一个长江的出口


胡三省曾经对“周瑜分南岸地以给备”做出过解释,“荆江之南岸,则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地也。”胡三省认为所谓的“南岸地”就是指的荆南四郡,然而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 这种解释是明显错误的


《三国志·先主传》:


“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


《三国志·诸葛亮传》:


“曹公败于赤壁,先主遂收江南,使亮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


从这些史料来看,荆南四郡是刘备亲自征战所得,并且也处于刘备的实际控制之下。清代学者王懋竑对胡三省的说法就曾经予以过驳斥,“四郡乃备所自取,非瑜所分。”卢弼也持有和王懋竑相同的看法,认为所谓“南岸地”指的就是南郡在长江南岸的部分区域,“指油口立营之地,非谓江南四郡也”。


这一点我们从《读史方舆纪要》里的说法,也可以得到印证,“时备为左将军,人称为左公,故曰公安”。由于东吴“借给”刘备南岸地,所以刘备得以在油口建立据点,随后开始营建城池,并全力经营。


二、刘备“所借之地”对其意义重大


《资治通鉴》:


“刘表故吏士多归刘备,备以周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容其众,乃自诣京见孙权,求都督荆州。”


其实,所谓的“不足以容其众”显然是一个借口。刘备得到了油口以后,虽然地盘并不大,但是对于刘备的意义却很大。油口就是油水从武陵入长江的出口,刘备在这里建立起据点,并意味深长地将其改名为公安。公安这块地方对于刘备招徕以前刘表的旧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这也是刘备第一个面向长江的出口。

然而,刘备对此却并不满足。就像我们之前说的那样,因为夷陵、江陵、巴丘、陆口、沙羡这些长江沿线的重要战略据点依然被孙权所掌控,因此刘备的进一步发展依然受到很大制约。所以在拥有了“南岸地”以后,他进一步要求得到当时在东吴控制之下的南郡。孙权在鲁肃的力劝之下,同意了刘备的这个请求。当然,孙权也有自己的考虑,把南郡让给刘备,其实也就形成了刘备直接面对曹操的局面。

而刘备得到了南郡,对他后来的发展可谓意义非凡。隶属南郡的江陵是两湖盆地的中心点,而夷陵则扼控着三峡通道,众所周知三峡通道正是荆州和益州之间的重要纽带。后来孙权想要进攻益州,也因为刘备占据着这些重要据点,不敢轻举妄动而最后也只能作罢。刘备最终则通过三峡通道进入益州,建立起了基业。再后来的关羽北攻襄阳和樊城,也正是立足于江陵和公安。


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虽然刘备在赤壁战后夺取了地方广大的荆南四郡,但是他想要进一步向北和向西发展,则必须获得在长江的出口,占据这一线沿江的战略据点,这也就是刘备要“借荆州”的根本原因所在。

最佳贡献者
2

“刘备全据荆南四郡”的说法是不对的。

虽然《先主传》中说,赤壁之战后,刘备表举刘琦为荆州刺史,刘琦成为荆州之主,刘备以刘琦的名义,很快征服了武陵郡、长沙郡、桂阳和零陵四郡。(荆南四郡)

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三国志·先主传》


但是从《三国志》中黄盖、周泰、鲁肃等人的本传中可以发现。赤壁之战后的形势非常的复杂,周瑜志向很大,他既向西扩张,也向南扩张,使荆州呈现了一种实力犬牙交错之势。出现了大量的“插花地”

比如《黄盖传》和《周泰传》中,就有东吴方面在荆南四郡抢地盘的记载。

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郡境遂清。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所攻,盖又平讨。——《三国志·黄盖传》

后与周瑜、程普拒曹公於赤壁,攻曹仁於南郡。荆州平定,将兵屯岑。——《三国志·周泰传》

武陵蛮就是武陵郡的蛮夷,益阳就是现在的益阳市,当时属长沙郡。岑县在武陵郡。黄盖在武陵杀退武陵蛮,在益阳平定山贼,周泰驻军于武陵郡岑县,这就说明了什么?

说明东吴在武陵郡和长沙郡都有地盘!

另外《鲁肃传》中也有证据能证明东吴占领了长沙郡北部大部区域。

所以说,赤壁大战后,东吴占领南郡,刘备全据荆南四郡,双方井水不犯河水的说法其实是不对的。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刘备固然占了荆南四郡不少地盘,但东吴也占了荆南四郡不少地盘。东吴方面在这场抢地盘大战中,占到了先机。不仅抢的地盘多,而且地盘质量也比刘备好



搞清楚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咱们再来说刘备为什么要借荆州,以及又孙权为什么肯借。

刘备为什么要借呢?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发展空间太小。

前面论述了,荆南四郡并非刘备全据,东吴也瓜分了不少。周瑜把刘备完全压制在了长株潭以南的衡阳、郴州、邵阳、怀化、娄底和永州等地。这些地区的经济状况即便是现在都很一般,更何况是当年?刘备在这些地盘上能有什么发展空间?

而且武陵郡在东吴手里,刘备即便想从湘西劈山开路去益州,他也去不了,他除了向南面的交州扩张,就再也没别的地方去了。而南面的交州,一方面价值不是很大,二是孙权当时已经盯上交州了,已经派吕范去交州扩张了,刘备要想寻求战略突破,只能向孙权借南郡。

而假如孙权愿意借南郡,那么相应的,变成飞地的武陵郡,孙权肯定也会借给刘备,这等于是一举多得。

第二,在刘备的战略计划中,借南郡是必须要有的一个环节。按照《隆重对》战略,荆州是双拳出击的右手,益州是左手。刘备借到南郡后,向北可以攻襄阳,向西可以攻取益州,实现既定战略。

再说孙权为什么肯借。也是两方面原因。

第一,压力太大,需要分担。

周瑜非常有眼光的占领了长江经济带,把刘备压在了南面,这固然可以遏制刘备。但是他这么布局的后果就是东吴也承担了所有来自曹操的压力。当时刘备完全隐藏在周瑜身后,无所事事,刘备的力量得不到释放,这样就使得孙刘联盟变成了孙权单挑曹操。而孙权当时又没办法单挑曹操。他要想让刘备有价值,就必须要让刘备领南郡,与自己一起协防长江。

事实上,刘备领南郡后,确实提现了价值。

比如《文聘传》和《乐进传》中,就有刘备在入主南郡后,攻略江北的记载:

(文聘)与乐进讨关羽于寻口,有功,进封延寿亭侯,加讨逆将军。又攻羽辎重于汉津,烧其船于荆城。—— 《三国志·文聘传》

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又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三国志·乐进传》

寻口在现在的湖北安陆市,荆城在现在湖北荆门市,临沮在湖北的远安县,旌阳在湖北的枝江市,汉津是哪里,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在武汉市江夏区,二是说在荆门。不过不管是哪种说法,安陆、荆门、远安、枝江以及武汉的江夏区,都在长江以北。

刘备的军队频繁出现在江北,这说明刘备入主南郡后,多次挑起与曹操的战争,替孙权分担了不小的压力。


第二,周瑜病死后,东吴无人可镇守南郡。

刘备前后向东吴借了两次地盘,第一次是公元209年,当时他以地盘太小,无法养活士兵为由(抢地盘期间招降了不少士卒),向周瑜借地。周瑜考虑到刘备在赤壁之战前后的贡献,就把南郡在长江以南的地盘借给了刘备。而刘备也因此在长江南岸的公安建立了治所。

第二次是刘备搬到公安后,还是觉得地盘太小了,便亲自赴建业向孙权借。这一次周瑜坚决反对借地,并建议孙权逮捕刘备。不过孙权作为主公,他要全方位考虑问题。所以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后来周瑜病死,鲁肃继任大都督。鲁肃考虑到实际情况,便建议孙权借地,理由有三。

①:让刘备承担防御曹操的责任。

②:避免东吴腹背受敌的局面。刘备毕竟是枭雄,现如今周瑜已经不在了,我们没有压制刘备的能力。

③:减轻东吴军事经济后勤压力。

孙权考虑再三,冒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收回借出地盘的风险,同意借地,把南郡的大部分和黄盖、周泰占领的武陵郡一并借出。同时还把妹妹嫁给了刘备,双方结为姻亲。

当然,孙权也不傻,吴军在南郡下游的地盘一寸都没借给刘备。东吴至使至终保持了对南郡的钳形攻击形态。并且还对长桂零三郡保有压倒性优势。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刘备和诸葛亮入蜀后,孙权派吕蒙强抢长桂零三郡时,关羽束手无策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鲁肃传》记载,曹操听闻孙权将地盘借给刘备后,惊得连笔都掉在地上了。

在这之前,孙刘只是相互利用关系,从周瑜劝孙权搞死刘备可以看出,他们的同盟关系并不紧密。曹操一直希望孙刘火拼,他再坐收渔翁之利。而借地之后,孙刘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结盟了。

3

赤壁之战后,刘备成为最大的赢家,脱离灭亡危险的同时,还占据了荆州南部四郡,获得了很大一块根据地。不过,当刘备刚刚在荆南四郡站稳脚跟后,他随即就冒着被扣留,甚至被杀的危险到了京口会见孙权,目的就是要“借荆州”。



借荆州,实际上并不是整个荆州,而是荆州南郡的治所江陵。

按理说,荆南四郡远比江陵城大的多,赋税、人口也是江陵的数倍。那么,为什么刘备还会舍生忘死的去京口求孙权,借江陵城呢?

这其中有两点原因,第一、刘备是一个有野心的人,目的是要争霸天下,逐鹿中原。第二、荆南四郡虽然可以提供稳定的税收供养军队,但从战略意义上考虑,荆南四郡远远不如江陵,如果刘备长期坐困于此,必将导致灭亡。



刘备虽屡战屡败,但却不忘初心,一心想要开创霸业

在东汉末年的军阀中,刘备可以说是所有创业者中出身最低的一个,早年落魄的时候,还做过织席贩履的工作养家糊口。不过,刘备自幼便有雄心壮志,曾在一颗形如伞盖的桑树下立志;“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成年后,刘备恰逢黄巾起义,所以怀揣着梦想踏上了征程。

平定黄巾起义后,各地军阀开始为了地盘混战不休。此时,由于刘备没有曹操、袁绍、袁术一样强大的家族背景,导致创业起点太低,屡战屡败,经常被其他军阀追着打。也因此,刘备辗转多年依旧没有立足之地。



公元201年,刘备南下荆州,投靠刘表,开始在荆州地区经营自己的人脉和势力。

在荆州,刘备虽然屯兵新野小城,但依旧想着发展势力,对抗曹操。也因此荆州地区经常有一些荆州豪杰、名仕投奔刘备。这种情况引起了刘表的不满,刘表也对刘备也产生了怀疑和提防,企图利用酒色消弭刘备的意志。

此时的刘备蹉跎半生,年近半百依旧一事无成。或许,一般人到了这种岁数,早已经放弃了曾经的梦想,但刘备却从未想过放弃,也因此才有了“髀肉之叹”。

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

或许是苍天不负苦心人,刘备的坚持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转机。



公元208年,刘表去世,其次子刘琮在蔡瑁等人的拥立下成为荆州之主。此时,曹操南下,意图统一华夏。

刘备自知无法抵抗曹操的大军,但也并没有选择投降,而是怀着一丝希望到了刘表长子刘琦镇守的江夏郡夏口,选择和曹操做最后的较量。

公元208年冬,刘备和孙权联合,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

此时,曹操由于损失惨重而被迫北归,留下了曹仁镇守南郡。

面对曹操的战略收缩,刘备和孙权都选择了自己的进攻方向。

孙权派遣了周瑜进攻南郡,而刘备则选择了带兵攻略荆南四郡。说实话,荆南四郡并不是曹操防御的重点,所以刘备基本不费吹灰之力便平定了荆南四郡。



平定荆南四郡之后,刘备带兵北上,决定帮助周瑜攻打曹仁。为此,刘备派遣了关羽断绝曹仁北道,阻击曹军救援,派遣了张飞协助周瑜攻打江陵城。刘备自己还亲自绕道夏水攻打曹仁后方。

最终在内外交困之下,曹仁放弃了江陵而逃跑。

这时,周瑜经过一年多的拉锯战,在刘备的帮助下才夺取了江陵城。此时,一心想要完成霸业的刘备,为了自身的发展,决定向孙权“借”荆州【江陵】,其根本原因是江陵的战略意义重大。

当时的荆南四郡虽然可以作为根据地,但其战略意义不大,甚至可以说接近于零。下图是孙权刚刚夺取南郡时的示意图;



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刘备占据的荆南四郡没有和曹操接壤,所以孙权在夺取江陵之后,独自承受了曹操所有的军事压力。

很多人看到这儿,以为这种情况对刘备非常有利,刘备不应该再借江陵和曹操硬刚,而是应该闷声发大财,选择向其他地区发展。

不过,需要说的是,由于荆州地区的地形问题,如果刘备不拿下江陵,根本不可能向其他地区发展,只能坐守四郡。而坐守四郡,基本上等于自杀,这对于一心争霸的刘备是不可容忍的事情。

下图是整个荆州地区的地形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留给荆州地区的发展空间只有向北、向西或者向东,但当时孙刘是联盟关系,刘备不可能向东发展。而刘备如果想要向西发展攻打刘璋,则必须要拿下江陵才能得到长江水道,从而进入川蜀。同理,如果想要向北发展,则更需要江陵。

也正是以上两个原因,刘备才会不顾生死的会见孙权,借取江陵。


最后总结一下占据江陵对刘备集团发展的战略意义。

第一,向北可以虎视襄阳,以夺取整个江汉地区,甚至是窥伺中原,威胁曹操的统治核心【参考后期关羽北伐】。

第二,可以夺取长江水道,作为进军川蜀的前沿基地。

第三,夺取江陵可以有效的稳固荆州南部四郡的统治。

当然,江陵地区对东吴的战略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毕竟这里可以据长江之险,保护下游整个东吴的安全。也因此,当东吴觉得自己有足够的力量抵抗曹操时,孙权毫不犹豫的派遣了吕蒙白衣渡江,致使关羽的北伐功亏一篑。

4

荆州是东汉十三州之一,共有七个郡,分别是: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武陵郡、长沙郡、桂阳郡,大致的地盘包括今天的河南省南部、湖北省全部、湖南省全部、贵州省东部、江西省西部、广东省北部、广西自治区北部。

赤壁之战后紧接着发生了南郡之战,当周瑜率军攻下曹仁据守的南郡时,刘备也趁机率军攻下了荆南四郡:零陵郡、武陵郡、长沙郡、桂阳郡。南郡的位置包括今天的湖北省从荆州一直宜昌的长江沿岸,这里是荆州最重要的战略要地,扼守长江中游,而荆南四郡的位置包括今天的湖北省南部、湖南省全部以及两广的北部。

荆州城

荆南四郡位于整个长江以南,在当时属于相对偏僻的地区,刘备占据了荆南四郡后,当然不甘心一辈子就在荆南四郡,他还想要继续发展,按照隆中对的战略规划,刘备需要占据荆州和益州,可是现在只有荆州的四州,出路在哪里呢?

看看荆南四郡的战略地位就会明白,北部是周瑜占据的南郡,刘备无法向北发展,向北发展等于和周瑜产生冲突,也就等于和孙权为敌,向东发展同样是孙权的地盘,也无法发展,西边是崇山峻岭,无法发展,刘备唯一能发展的就是南边的交州,也就是今天的两广地区。

荆州七郡

当时的两广地方是华夏的边沿,人口稀少,远离政治中枢,而且是被用来流放犯人的地方,刘备的雄心壮志可不是割据一方,而是争霸天下,如果只有荆州四郡,就等于是没有发展,而进入了一个死胡同中,这是荆南四郡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不以刘备的意志为转移。

按照华夏的传统来说,只有占据中原之地才是华夏正统,才是中国之地,才能建立丰功伟绩,如果只有荆南四郡,那只是割据势力,无法称霸天下,这不符合刘备的理想,也不符合诸葛亮的战略,刘备集团所有人都不会愿意待在地处偏远的荆南四郡,所以刘备只能想办法。

刘备唯一的出路就是借来南郡,这也是借荆州的由来,刘备以荆南四郡为基地,如果再有南郡,刘备的战略就活了,向北可以北伐中原,向西可以攻取益州,同时又能扼守江东唯一的天险长江,只有南郡,才能让刘备通盘复活、咸鱼翻身

天下十三州

南郡是荆州七郡中战略地位最重的郡之一,扼守长江中游,控制着南阳盆地进入江汉平原的咽喉,掌握着长江东来西往的命脉,这么重要一个地方,孙权凭什么会同意借给刘备呢?

至少周瑜在世的时候,孙权是不可能借给刘备的。周瑜在世时,向孙权提出了软禁刘备,操纵刘备集团,并向西攻取益州的战略方针,孙权还同意了周瑜的意见,但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刻,周瑜因病去世,周瑜一死,他生前向孙权提出的战略全部失去作用,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备向孙权再次提出借南郡。

孙权之所以同意借南郡给刘备,有几个原因:

1、周瑜去世,东吴缺乏军事上的领军核心人物。

荆州地图

周瑜去世后,接班是鲁肃,鲁肃是个文官或者谋士,出谋划策可以,行军打仗鲁肃还是不行,所以孙权尽管让鲁肃接班周瑜,还是担心鲁肃能够在南郡抵御曹操,同时又要防着南方刘备的能力,孙权没有办法,只能把南郡借给刘备,让刘备来代替之前周瑜在南郡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让刘备来抵御北方强敌曹操。

实际上,周瑜之所以同意借南郡给刘备,是让刘备去抵御来自北方曹操的军事压力,这样的话,压力就由刘备来承受,孙权可以暂时减轻压力。

2、维护孙刘聪明的必要性。

刘备娶孙夫人

赤壁之战及南郡之战,孙刘联军虽然击败了曹操,但是从实力的角度来看,曹操的势力仍然大于孙刘聪明的总和,孙权和刘备任何一方单独对抗曹操都是会失败的,因为实力差距太大,所以孙权有必要继续维护双方的聪明,而且东吴内部的鲁肃是强力维持孙刘联盟的人。

孙权为了维持聪明,还把自己的20岁左右的妹妹嫁给了年过半百的刘备,这一出政治联姻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拉拢刘备,让刘备来抵御曹操,现在刘备跟孙权开口提借南郡,如果孙权不答应的话,势必会对孙刘联盟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因此导致孙刘联盟破裂,那么孙权就得独自面对曹魏了,这个时候,孙权显然还没有做好准备,于是联合刘备的战略占了上风。

既然要联合刘备,就得牺牲一些利益,所以孙权暂时牺牲了南郡的利益,换取刘备的政治联盟继续稳固。

孙权与刘备

3、孙权是借南郡,又不是白送南郡

从孙权的角度看问题,他是把南郡借给刘备的,既然是借,那就必须得还,所以孙权的本意是把南郡借给刘备一段时间,将来孙权还想着收回,既然是借,孙权觉得自己有能力收回,因此同意了刘备的请求。

4、当时刘备势力太弱。

刘备在当时只有荆南四个郡的地盘而已,而孙权早在十年前就有六个郡了,孙权认为刘备的实力不强,不足于对自己形成威胁,即使把南郡借给刘备,孙权认为将来也有实力收回的,所以暂时同意了刘备的请求。

所以,在一系列的原因之下,孙权同意了刘备的请示,把南郡借给了刘备,时间是公元209年前后。

5

重点是荆南四郡太穷了。

我们说到刘表控制的荆襄九郡在这九个郡里面,其实真正代表着刘表的实例的的是襄阳和南郡这两个郡,当然如果再往上加的话就再加一个江夏,总之,刘表的行政中心位于北京周而流表行政中心的所在地,也表示着荆州的经济中心究竟在何方?

曹操拿下荆州以后,刘表的儿子刘琮曾经告诉曹操说,大部分荆州的郡都能够维持曹操大军半年以上的开销,而荆州一半儿的钱量全部存在江陵,江陵就在南郡。

荆南四郡虽然面积十分广大,但是人口稀少,生产力低下,而且四周一些山野之人十分的多,所以拿下这几个地方,对于刘备来讲真正能提升的实力并不高,而自己接下来的战略肯定不会只满足于偏安一隅,毕竟北方有一个最大的敌人,曹操如果你不赶紧发展自己的实力的话,等到曹操把北方给稳定下来,然后你就必死无疑了。

所以刘备必须要发展,而发展则是需要资本的资本代表两个方向,第一,你现在所拥有的资本,也就是说利滚利,当然钱越多滚道的利益就越大,但是刘备手里面没有太多的利益,这一方面主要就是说刘备管的土地的人口,还有他土地的肥沃程度,以及这些土地能够生产多少粮食等等,吃一些能够计算得出来的一些资源数量,很显然刘备现在穷的要死,这么穷呢,当然得想其他的办法。

所以他必须得谋求第二个方向,就是能否用手中现有的资源去套取更多的资源呢?

这个用一个比较形象的词来形容那就是赌博,赌博的时候需要有读本,否则你怎么去套别人的钱呢?

更加尴尬的一个问题就是,荆南四郡,就连赌本都没有,这个地方交通太过于闭塞了,很多东西全部掌握在曹操和孙权的手里面,最重要的一条在诸葛亮的《隆中对》里面曾经指出刘备想要图谋霸业,(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就必须得拿下益州,只有拿下了这个地方,你才有未来称霸天下的资本,而如何拿下这个地方的你必须要有一条路进去,否则能你只能够干瞪眼。

在《三国演义》里面有一个地方曾经多次出现过,这个地方的名字叫做秭归,这是荆州的一块儿重要的战略地点,这个地方就是荆州通往一周的一个战略通道,而这个点当时就位于周瑜的手里。

周瑜率领军队在荆州地区作战一年,终于拿下了江陵城,也就是存有荆州半数以上钱粮的地方,当然随着战局的发展,这个地方究竟还存下多少粮食?当然得打一个问号,不过可以肯定的便是,瘦死骆驼比马大,虽然这个地方的粮食可能已经被曹操给搬空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此地是一个战略要地,是一个交通要地。

如果占据着这个地方,那真的拥有四通八达的出兵的便利,不仅是北上去攻打襄阳,就算是让西去攻打益州,你都十分方便,所以这块地方成为了大家虎视眈眈的一块儿地点,曹操想要这块儿地盘儿,东吴想要这块儿地盘儿,刘备也想要这块地盘儿,可最后这款肉被孙权让给了刘备了。

这一点不能想象为什么?在所有人的势力里面,刘备的势力是最弱小的,也就是说对于曹操来讲,此时需要最着重注意的敌人是东吴,不能够给东吴太多的发展机会,而南郡这个地点位于东吴的手里的话,在那种情况之下肯定得到的发展会比在刘备的手里面得到发展更多,而此时如果进攻孙权的话,必定会被孙权和刘备联手同机,所以最好能够把荆州这块儿地盘儿让给刘备。

刘备当然开心,所以他欣喜地从孙权手里面拿下了荆州,当然孙权也十分开心,因为他在一步一步的蚕食着整个荆州,先拿下刘备所占领的半个江夏,然后再想办法拿下金南四郡中的其中两个,最后一鼓作气拿下整个荆州,一盘大旗就这样慢慢展开了。

6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此荆州非彼荆州,荆州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包括了七郡在内的大荆州,一个是以荆州刺史驻节所在地的小荆州。在东汉中后期,南阳郡是刺史驻节地,所以南阳便代指荆州;后来军阀混战,南阳脱离荆州,南郡便接替南阳郡,成为新的刺史驻节地。而南郡又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城市:北面的襄阳和南面的江陵。赤壁之战后,南郡也被一分为二,北面的襄阳归了曹操,南面的江陵归了孙权,我们熟知的借荆州,其实就是指得借江陵城。

古代人口作为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从上面的人口分布可以看出,荆州七郡中的南阳郡、南郡和江夏郡不紧人口较多,而且战略位置相当的重要,可以这么说,第一战略要地为南阳郡,第二为南郡,第三为江夏郡,至于其余荆南四郡就差了很多。

曹操发动官渡之战前,南阳郡就归了他,后来南下荆州,又拿下了除了江夏郡之外的其它五个郡。刘备与刘琦,战战兢兢的窝在江夏郡不知该如何是好。

后来,孙刘联军结盟,共同对付曹操,这便是历史上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曹操率主力退回北方,留下几万人交由曹仁指挥,驻守南郡。

赤壁之战,刘备联合孙权打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曹操也就暂时失去南下的资本,赤壁之战过后,刘备拿下了荆州的南部四郡。这四个郡分别是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和长沙郡,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湖南省,也包括贵州、广东和广西的一部分县市。

为了收复南郡,并将曹操的势力驱逐出长江以南,周瑜与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负责围攻江陵城,关羽负责阻击襄阳的曹军南下增援。孙刘联军在围攻江陵一年后,曹仁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放弃了江陵,退回襄阳。于是半个南郡便归了东吴。注意!周瑜只是攻占了江陵,收取了半个南郡,南郡还有一在曹操手上。

从这里来看,东吴取得半个南郡,刘备取荆南四郡,是0.5比4的结局,刘备赚了大便宜。但是本文的前面已经说过了,荆州的第一战略要地是南阳郡,第二战略要地是南郡,第三战略要地是江夏郡,曹操虽然赤壁之战战败,但手握南阳郡及半个南郡,仍然占据主动权,此时东吴经过赤壁之战夺取了半个南郡,也能做到攻守自如,只有刘备之有荆南四郡等鸡肋之地,其实赤壁之战过后,东吴是实际好处最大的一个。

根据地理位置来看,南郡就像卡在刘备荆南四郡的脖子上,刘备想要连接江夏郡继续发展,几乎不可能.。

于是刘备向孙权提出请求,能不能把江陵的治理权交给他,作为交换,他可以拿江夏郡作为交换。

一开始时,东吴这边是不想交换的,因为孙权、周瑜心里都明白,江陵是北上襄阳,西进益州的战略要地,若是把江陵交给刘备这种人,东吴亏大发了,况且虽然他们现在是联盟,但是他们心里都清楚,迟早还是要爆发战争的,要是此时能阻止刘备发展,其实还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没想到的是,就在这个要借不想借的时候,东吴这边有两件事情帮助了刘备。

第一、周瑜突然病死了,他是东吴的智囊,对天下大势看的很清楚,一直有吞并刘备势力,吞并益州的雄心壮志,只可惜,他突然病死了。

第二、曹操自赤壁大败后,心中咽不下这口恶气,一直在淮河操练水军,打算直攻江东,收拾东吴的孙权,因此东吴也就需要收缩兵力,全力保卫江东。

最后由鲁肃出面,将半个南郡(还有一半在曹操手里)借给了刘备,当然了,作为回报,刘备也把江夏郡送给了孙权,并且承担了曹操对东吴西面的军事压力,孙刘两家的这一借一送,便是历史上的“刘备借荆州”

从结果上来看,刘备赚了点便宜。因为他获得了西联巴蜀,北上中原的战略要地。孙权虽然亏了点,但也无可奈何,曹操发誓要灭了江东六郡,孙权的军事压力很大,他没有能力在防守江东的同时,还要兼顾南郡,所以只好半推半送的接受江夏郡,从而让出半个南郡。

所以说,刘备在手握江夏郡及荆南四郡的同时,因为手握半个南郡的东吴就像是一个紧箍一样套在刘备的脖子上,想要发展就必须占有江陵城,就也就是为什么刘备要借“荆州”的原因所在了。

7

历史上并没有“借荆州”一说,而只有借“南郡”。赤壁之战后,荆州七郡被魏蜀吴三方瓜分,曹魏虽然战败但依然占据南阳郡,孙权出力最大却只拿下了江夏郡北部和南郡,而刘备则趁机占据了江夏郡南部和荆南四郡。虽然刘备获利最大,但事实并不利于发展,再加上《隆中对》的战略规划,刘备于是向孙权借南郡,而孙权则因自身利益考虑最终同意。

赤壁之战后刘备获利最大,但却并不利于势力发展

三国时期,荆州无疑是魏蜀吴争夺的焦点,曹操南下需要攻占荆州,刘备东出也需要荆州,而东吴为了巩固长江防线同样需要夺取荆州,这也导致三大战役中的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全部围绕荆州展开。

△赤壁之战后荆州局势

荆州下辖南阳郡、江夏郡、南郡、长沙郡、桂阳郡、武陵郡和零陵郡等七郡。赤壁之战后,曹操为以后南下,仍然死守南阳郡,孙权作为赤壁之战主力,却只得到了江夏郡北部和南郡。而刘备则趁机以刘琦的名义夺取了荆南四郡,并上表保举刘琦为荆州刺史,但由于刘琦不久后去世,刘备实际上成为了赤壁之战的最大赢家。

△地处荆州的刘备很难向外拓展

不过,刘备虽占据荆州大部,但其地盘以西是武陵山区和黔中高原,东部和北部是东吴地盘,南部则是士燮的地盘。同时,占据荆南四郡的刘备实力虽然得到扩充,但在三国乱世之中实力仍然相对弱小,因而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对外拓展。

刘备向孙权借取南郡,孙权出于自身考虑最终同意

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曾向其详细分析了东汉末年的局势,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具体规划,这便是著名的《隆中对》,原文如下: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在这份蜀汉的未来战略规划中,诸葛亮认为关键便是“跨有荆、益”之地,此时刘备已经占据荆州大部,那么下一步显然是向益州发展。然而,由于益州地处四川盆地,而从荆州进入益州的关键便是南郡,于是刘备先后两次向孙权提出暂借南郡的江陵地区给自己。

△南郡乃是连接荆州与益州的关键

对于刘备的借地请求,孙权最初并不同意,原因是周瑜同样提出了夺取益州的计划,然而周瑜去世之后,在鲁肃的建议下,孙权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最终还是同意了。一方面源于此时曹操仍然占据着南阳郡,而孙权占据的南郡和江夏郡北部正好处在曹操和刘备夹击之下,形势极为不利。二是如果将南郡借给刘备,正好可以将刘备推到对抗曹操的最前沿,而东吴则可趁机攻占交州。

在成功借到南郡之后,最终成功以荆州为根基,夺取了益州之地。然而,由于荆州地区直接威胁着东吴腹地,因而在刘备占据荆州、益州实力大涨之后,孙权立即派人向刘备讨还南郡,作为连接荆州、益州的关键,刘备自然不肯归还,这才有了之后的湘水划界。

同时,也正是源于荆州的重要战略地位,由于其归属问题,蜀汉和东吴的联盟始终存在着隔阂,并最终爆发了夷陵之战。

8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兵败赤壁之后,东吴便迅速向荆州渗透,以扩大战果。怎料想,曹公遂北还,留曹仁、徐晃于江陵,使乐进守襄阳。这些可都是难啃的骨头,周瑜率军与其交战足足有一年之久,才彻底击退曹仁等拿下南郡。

而就趁着周瑜和曹仁交战,刘备率军南征四郡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

之后,仗打完了,曹仁退走了。孙刘两家也把荆州瓜分干净了。此时刘备占有江南四郡以及刘琦手上的部分江夏。

不久后,刘琦病死,群下都推举刘备担任荆州牧,治所设在公安。

但是,刘备此时荆州牧的身份是自封的;而且作为荆州牧,刘备手上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大城市,都是穷乡僻壤。于是刘备便去找孙权商讨。

商讨的内容有两个:

一是希望孙权承认刘备荆州牧的身份。

二是希望拿自己手上的江夏换孙权手上的南郡。

所以,末将以为刘备并不是找孙权“借”,而是“换”。

地盘是交换的:南郡换江夏。

身份也是相互推举的:刘备推举孙权为徐州牧、孙权推举刘备为荆州牧。

这桩买卖说起来的话,孙权巨亏,这谁都看得出来。因为是刘备用小城市换孙权的大城市,刘备用虚名换实名(刘备虽然表孙权为徐州牧,都知道徐州在曹操手上,这就是一个虚名)。

孙权虽亏,但也有他自己的考虑。只不过他考虑欠佳,在很多年后和陆逊谈起此事,都后悔不已。

参考资料: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茶余饭后历史小话题,如有更多见解,欢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9

因为刘璋的部下张松邀请刘备入蜀,刘备心思花花要入蜀。

刘备要入蜀,就必须占有江陵。周瑜反对借江陵给刘备,是因为周瑜要攻打刘璋的巴蜀和张鲁的汉中,然后联手关中的马超、韩遂:

“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

可以说,这是孙权所能采取的最好策略。

曹操赤壁之战新败,短时间内难以进攻孙权。孙权趁此时机夺取巴蜀,和关中结盟,达到从南到西包围曹操的目的。

可以说,若周瑜的计划,得到孙权的坚持,曹操很难平定关中的马超、韩遂,因为占据江陵的孙权对曹操的许昌的威胁太大,曹操在没有击败孙权之前,是不可能去收拾马超、韩遂这些只割据但无心一统的诸侯。

曹操只能挑拨刘备和孙权内斗——把荆州封给留给,让刘备官职比孙权高,支持刘备占据交州。

历史将会从曹操成为孙权、刘备共同的敌人,变成,孙权成为曹操、刘备共同的敌人。

在这种形势下,孙权不可能守得住荆州。受不住荆州的孙权,要么守江东,要么防守巴蜀。

也就是说,周瑜的计策下,军事夺取巴蜀,联合马超对付曹操是行得通的,但荆州很可能不守,孙权很可能成为曹操和刘备共同的敌人。

鲁肃提出借江陵给刘备,虽然给了刘备入蜀的机会,但避免了东吴和刘备反目的可能性。

当然周瑜不是看不到这种可能性,周瑜提出了对策:扣押刘备,把关羽和张飞调到外地,不给三人聚集。

只要控制了刘关张三人,刘备集团基本就被孙权集团控制,周瑜的入巴蜀计划就不会受到威胁。

孙权和刘备都有心入蜀,孙权在周瑜死后,听从鲁肃扶植刘备的建议,借江陵给刘备,希望刘备和自己一起对抗曹操,但刘备趁机入蜀,摘了孙权的桃子。

刘备入蜀后,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荆州,给了孙权夺取刘备荆州的机会。

其实,相比入蜀,刘备南下交州是更好的策略:

让孙权和曹操二人证明作战,自己在孙权后方经营,等实力具备时,在侵夺孙权的土地。至于是否入蜀,并不重要。巴蜀在一统中的作用并不大。

10

在刘备和孙权击败曹操之后(赤壁之战),荆州是孙权的,刘备只得到了荆州的南部四郡。这四个郡分别叫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和长沙郡,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湖南省,也包括贵州、广东和广西的一部分县市。

荆州是汉朝设置在南方的四个州之一,是一个人口的大区,有了人口,自然就能收很多赋税。根据东汉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 年)的人口统计,荆州的人口高达628 万,占了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以上。

荆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北控长江一带,南控长沙和零陵。

荆州在别人的手里,等于卡住了刘备发展的路子。于是刘备向孙权提出请求,能不能把江陵的治理权交给他,作为交换,他可以拿江夏郡作为交换。

一开始时,孙权很犹豫,周瑜也不想借。因为孙权、周瑜心里都明白,江陵是北上襄阳,西进益州的战略要地,若是把江陵交给刘备这种人,东吴亏大发了。

但是没想到的是,就在这个要借不想借的关键当口,有两件事情帮助了刘备。

第一件事是周瑜突然病死了,他是东吴的鹰派领袖。一直有吞并刘备势力,吞并益州的雄心壮志。只可惜,他突然病死了。

第二件事是曹操自赤壁大败后,在淮河操练水军,打算直攻江东,收拾孙权。因此东吴也就需要收缩兵力,全力保卫江东。

于是在最后由鲁肃出面,将半个南郡(还有一半在曹操手里)借给了刘备。当然了,作为回报,刘备也把江夏郡送给了孙权。并且承担了曹操对东吴西面的军事压力。孙刘两家的这一借一送,便是历史上的“刘备借荆州”。

从结果上来看,刘备赚了点便宜。因为他获得了西联巴蜀,北上中原的战略要地。孙权虽然亏了点,但也无可奈何。曹操发誓要灭了江东六郡,孙权的军事压力很大。他没有能力在防守江东的同时,还要兼顾南郡。

所以说,孙权借荆州(借江陵),这本来就只是一场利益交换,谈不上孙权善心大发。他也是为了自己着想。

最后做个总结:荆州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包括了七郡在内的大荆州概念,一个是以荆州刺史驻节所在地的小荆州概念。在东汉中后期,南阳郡是刺史驻节地,所以南阳便代指荆州;后来军阀混战,南阳脱离荆州,南郡便接替南阳郡,成为新的刺史驻节地。而南郡又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城市:北面的襄阳和南面的江陵。赤壁之战后,南郡也被一分为二,北面的襄阳归了曹操,南面的江陵归了孙权。我们熟知的借荆州,其实就是指得借江陵城。

至于说刘备取荆州,这是没有的事。赤壁之战后,刘备确实降服了荆州南部的四郡。但是荆南四郡的战略价值不高,所以刘备后来便又从孙权手上借到了江陵,最终实现了自己西联巴蜀,吞并益州的战略规划。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