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科举兴起以来,状元郎几乎就成为天下士子羡慕嫉妒恨的对象,毫不夸张的说,人人都希望有机会成为状元,而一般情况下,考中状元,也就意味着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个人,因为考中状元,结果遭来杀身之祸,这个人叫做陈安,被称为历史上最悲惨的状元郎。

陈安,福建闽县人,生于明朝初年,自小就被称为圣童,尤其善诗文,成年后更是名声在外,与林鸿、陈仲完等九人并称“闽南十才子”。洪武三十二年,朱元璋举办了一场规模巨大的科举考试,主考官为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

当时,陈安也有幸参加了这场考试,并成功高中榜首,成为大明第六个状元。本来,这对陈安来说,是一件幸福荣耀的事情,他自己都还等着骑高头大马游街。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情,彻底改变了陈安的命运,也改变了传承近八百年的科举制度。



事情是这样的,这场科举考试,朝廷一共选拔了52位进士,但问题是,这52位进士竟然全部都是南方人,这本身就已经让北方的学子很不满,可偏偏凑巧的是,当时负责主考的三位官员,也全部都是南方人,这就让北方学子不得不怀疑这其中有舞弊的行为。

所以,在放榜的当日,北方的学子们就纷纷走上街头闹事,要求朝廷给个说法。这个时候朝廷里面北方的一些大臣,也纷纷上书要求彻查此事,于是朱元璋便下令严查这次科举考试。

但是,等到朱元璋派下去的复审官查阅了部分北方学子的试卷,发现他们写的文章确实明显不如南方学子。

其实,这个也能理解,自宋朝开始,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就已经开始远远落后于南方,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也必然导致教育资源极不均衡,在这种背景下,南方考中进士的人数,自然开始远远大于北方。

据研究人员统计,整个北宋时期,考中进士的人数共有9630人,其中,北方人却仅仅只有400多人,连南方的零头都不够。同时,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一共出了89个状元,北方人却只占11个,由此可见南北教育水平的差距。



当然,这个理由显然是不能让当时的北方学子信服,尤其是当他们得知朱元璋亲自关注这件事后,更是越闹越凶。在他们看来,反正他们一个人也没有上榜,光脚不怕穿鞋的,闹到最后,兴许还会给点名额。于是,他们一口咬定这其中必定有暗箱操作,不断地给朝廷施压。

最后,为彻底把事情弄清楚,朱元璋下令将北方和南方所有学子的试卷全部调出来重新查阅。其实,到目前为止,朱元璋还并没有动杀心,他只是希望能够查明真相。

可坏就坏在,几个主考官们偏偏自作聪明,在朱元璋第一次要求彻查的时候,他们为表明自己不存在任何舞弊行为,就故意将北方文人中质量很差的试卷呈上去给复审官们查阅,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事情也可以得到结局。

但问题是,他们却没想到北方学子越闹越凶,最后朱元璋竟然要查看所有人的试卷,于是这件事情自然而然被暴露出来,虽然说,朱元璋在看完所有的试卷后,发现北方学子所写的文章,确实明显不如南方,但要说一个进士也选不出来,显然有些夸大,毕竟有些北方学子的文章其实也还不错,介于选和不选之间,选他们也说得过去,不选也能解释得通。

但问题是,先前主考官的行为,明显就是欺君,更让人隐约觉得这其中就是有舞弊的行为,所以朱元璋为整顿考风考纪,就以此为借口,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科举舞弊严打运动。于是,主考官王府纪,复审官张信、白信蹈等人全部被处死,84岁高龄的刘三吾由于年老被免去死罪,但也发配边疆,这个事件也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南北榜案。

至于状元陈安、以及榜眼和探花,也都因为这件事被革除功名,随后被朱元璋下令车裂处死,而此时距离他们高中仅仅过去20天,着实让人可惜。这件事结束后,朱元璋就开始实施南北取士的制度,而科举制度也就从此分为南北两榜。

最佳贡献者
2

既是状元,又是仅仅做了不足二十天状元就被车裂而死的陈安只能是明朝时期有"闽南十才子"之称的福建闽县人陈安了。

状元图

这件事发生在明洪武三十年(1397)的春榜科举考试之后。

要说这陈安也真是够悲催的,经过十年寒窗苦读,终于在春榜的科举考试中获得了状元。可是陈安这个状元却是科举考试历史上结局最凄惨的状元。为什么说陈安这个状元最悲惨呢?不仅是因为陈安这个状元只当了不到二十天,更是因为陈安这个状元被车裂而死。

陈安为什么会被车裂而死呢?这就要说到有关这次科举考试后的南北之争了,陈安就是因为这件事受到牵连,仅仅做了不到二十天的状元,就被叛革除功名流放,后来又被车裂。

在这年的春榜开科取士的科举考试后,经过重重考核,最后录取了52人为进士。殿试之后,陈安高中榜首,成为大明第六个状元。这本来也没有什么,有高中的就有落榜的。可是等到放榜的时候,出问题了。北方的考生发现这次科举考试北方的考生一个也没有上榜,52人全是南方人。

巧的是,北方考生还发现这次科举考试的三个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这一下子北方的考生不干了,认为这次的科举考试存在徇私舞弊行为。不然为什么会那么巧,录取的都是南方人,主考官也是南方人

于是北方的考生纷纷上告主考官偏袒同乡,贬斥北方士子。等到朱元璋得知后,拿来名单一看,果然如上告的 所说的一样,录取的52人全都是南方人。这下朱元璋大怒,命令复查。

在朱元璋的命令下,侍读张信、侍讲戴彝、新科状元一甲进士陈安等12人和主考官一起复查,复查后张信等人将北方考生中比较优秀的卷子呈给朱元璋看,确实是没有录取的人的水平高,文采好,因此复查的结果是维持原榜。这样的结果并不能令北方的考生相信,于是又有人上告说呈给朱元璋看的北方考生的卷子都是复查的人故意挑选的水平不告的卷子。

到这时候,朱元璋意识到,这次的科举考试已经不仅仅是考试录取的问题了,而是演变成了南北之争的问题。

会试贡士皆为南人这一结果不仅引起了北方考生的不满,而且遭到了北方籍官员的抨击,导致南北方的对立情绪尖锐,这对于刚刚建立不久的明朝可不是好事。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造成南北方的割裂。而且录取的都是南人这一结果也不符合朱元璋为了遏制腐败,维护政局稳定一直坚持的“南北更调”的初衷。这样会导致南人把持朝政,打破官场的南北平衡,带来新的吏治上的腐败。

因此,意识到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这次科举所引发的南北之争,将会对朝廷的统治带来严重后果的朱元璋,看待这次事件已经不是简单的“科举舞弊案”了,而是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来看待这次所发生的事情。结果就是,刚刚成为新科状元的陈安悲催了。

除了前科探花戴德彝、新科榜眼尹昌隆无罪释放,考官刘三吾以年老免死,和会元宋琮、探花刘谔一起被发配戍边,张信等人被判五马分尸。新科状元陈安也因复审时,没有明确批语,被定为"有惑圣览",判处流放,最终被召回车裂而死。

这次事件,成为新科状元仅仅二十天不到的陈安被车裂而死是惨,可惨的不仅仅是陈安一人,而是一批人。可以说这批人都是被冤死的,不是因为科考舞弊,而是因为卷入了南北之争这件事。

3

《明史纪事本末》载,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早春,南京城里草长莺飞、柳绿桃红,来自全国各地的文人墨客云集秦淮河畔,焦急等待大明开国后第九次会试放榜。

明律规定,明朝的会试发榜日定在每年的三月五日。

会试风波

史载,这日十时,鞭炮齐鸣,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大门左侧悬挂起高大的皇榜,共有五十二位贡士金榜题名,从第一名的陈安 、宋琮到排位最末的刘子信,全都是江南(指长江以南诸省)士子,北方的举子全都落榜。榜文一张挂出,立刻引起北方举子的集体不满,他们群情激奋,聚在一起大声聒噪,指天骂地,愤愤不平,有人高呼说这次会试一定有鬼,因为主考官刘三吾、副主考白信韬都是江南人,他们有意压制咱北方举子,偏袒乡人,实乃人神共愤、天地不容之举。一些北方举子气愤不过,用土块将皇榜砸的七歪八倒。然后集结队伍吵吵闹闹地向礼部闯将去。有心怀不满的落榜者在南京城各通衢要道旁糊上揭帖,说有考官徇私舞弊,街头巷尾议论纷纷。礼部官员见事情闹大,遮掩不住,便急忙将事件详情奏报给明太祖朱元璋。

皇帝断案,一言九鼎

朱元璋读过奏折后震怒异常,立即在奏折上批示道:“南人尽占黄榜,(北方)举子群情激奋,应当火速查处”。他还立即召来这届主考官刘三吾,当面仔细询问了一番,彼时刘三吾已经八十五岁高龄了,是位年高德劭、才学过人、具远见卓识的老翰林,他七十三岁时被朱元璋选为太子师,还把主持大明科举的大权交给了他。对于这样一位人品才学俱佳的老先生居然会涉嫌科场舞弊,朱元璋心里并不相信。刘三吾说:“陛下,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足为怪,北方在蒙元的残酷统治下民不聊生,文化更是饱受摧残,从这几十年会试来看,北方举子的文章水准远不如南方举子。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并非臣下心有偏私。江南自古人文鼎盛,文脉从未曾断过,因此才子辈出,若南北同榜,必然会出现南优北劣的情况。” 。朱元璋深知刘三吾骨鲠磊落的性格,对他很客气的说:“即便事实果如先生所说,但事已至此,北人久受压抑,积怨难平,今天又全部名落孙山,考科如一北人不取 ,恐怕难安人心。朕以为,不妨在百人中选出几位较优者录取,也好安抚人心,平息众怒”。刘三吾是个脾气执拗的老学究,他执意不肯,认为古往今来,择优录用是取士铁律,哪能搞“一碗水端平”的把戏呢。

刘三吾毫不退缩的对朱元璋讲:“制度乃陛下所定,如果随意榜上换人,岂非欺世盗名 ?如果臣真有徇私枉法之举,甘愿承担欺君之罪”。朱元璋见他竟敢当面顶撞自己,而且坚决不愿改换,勃然大怒,当即令左右将老先生赶出皇宫,还将副主考官白信韬革职,并让翰林院侍讲张信去主持全面复查,发现弊端及时奏报。

没有作弊,却遭猜疑

翰林院侍讲张信经过二十余日闭院查卷后,向朱皇帝汇报说:“臣已仔细查核了一遍,发现南北贡生的水平确实相差悬殊,即便是榜上最后一名刘子信的试卷也比北方最优者高出许多,因此以文章书法定优劣,以才华定名分,乃国朝的一贯制度,现在北方贡生最优秀者也只能排在五十二位之后,因员额有限,不能做更动了”。见张信完全站在刘三吾一边,朱元璋有些进退维谷,心想:俺戎马一生,好不容易打下江山,治国的宗旨就是为聚拢天下英才为国效力,如今北方大部分局势还未稳定,遁逃大漠的残元势力时时欲卷土重来,这几个儒臣哪知道俺的苦衷,竟弄出这么大的纰漏,为安抚北人之心,俺只得委屈他们几个,对其痛加惩罚了

状元遭诛,斯文荼毒

打定主意后,朱元璋指责张信道:“你是否受刘三吾面授机宜 ”?张信感到很委屈,辩驳道:“臣自入贡院复查,二十多天锁在里面从未外出,群臣皆可作证,陛下何来此说”?朱元璋恼羞成怒,严厉呵斥道:“你唆使家人和刘三吾密谋过,铁证如山,你安敢狡辩” !张信心中坦荡,昂然道:“吾乃陛下堂堂之臣,怎会干那苟且之事,家人之事与臣无干”。朱元璋闻言勃然大怒,拂袖而去。

事后,朱元璋命刑部调查刘三吾“科场舞弊”一案。刑部不问青红皂白,将刘三吾、白信韬、张信等涉事大臣统统逮捕下狱,严刑逼供,但这些儒臣咬死牙关不承认,竟毫无结果,于是又把三人的亲族数百人全部抓来,施以酷刑,终于有人屈打成招,编造出了一个牵扯六百多人的科场舞弊案供词来,呈给朱元璋。朱元璋要的就是这个。他大笔一挥,批示道:“刘三吾、白信韬是蓝玉一党,张信是胡惟庸一党,将白信韬、张信以及同科考官二十人,全部凌迟处死。念刘三吾年事已高,免于死刑,改流徙充军,所选贡士全部废黜,名列榜首的江南籍(福建闽县人)考生陈安以行贿罪处以车裂(五马分尸)之刑 ”。受此案牵连者多达数百人。可怜的陈安寒窗苦读数十载,做状元不足二十天,兴奋劲还没过, 就遭人诬告行贿考官,稀里糊涂的被判处车裂酷刑。

疑点丛丛,余波难平

史载,洪武三十年四月底,白信韬、张信和二十多位考官被押赴刑场,执行磔(凌迟)刑。陈安被车裂。刘三吾被充军流放极边之地。

五月初,朱元璋亲自阅卷点评,遴选出六十一位贡士,名列榜首的是河北人韩克忠,第二为山东人任伯安,六十一位榜上有名者全是北方人,南方举子无一人上榜。黄榜贴出,北方举子欢呼雀跃,南方才子默默无语,一桩举国瞩目的公案就此落下帷幕。

这桩史上有名的科场南北榜案了解,朱元璋也在次年薨逝了,但人们始终怀疑这是场惊天冤案,究竟是谁在徇私舞弊?营私者是谁?行贿者又是谁(陈安似乎是冤枉的)?第一次放榜五十二名贡生中无一北方人,导致主考官和状元伏诛;那第二次放榜六十一人中无一南方人,这又是什行为?二十一位学富五车的大学士和满腹华章的状元郎都做了无头之鬼,这些人中大多数是忠良之辈,究竟犯了什么罪?要施以如此酷刑?数百年来,此案仍是一个迷雾重重的疑案,有人说这是一场不明不白的南北榜,云里雾的科场案。因此有学者说朱元璋金口玉牙,权威毋庸置疑,却断了场南北榜的糊涂官司。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不易 严禁剽窃】

参考《明实录》、《明史纪事本末》

4




答:先纠正一下,陈安“安”字的正确写法为“安阝”。

陈安阝是明初“南北榜案”中的南榜状元。

话说,早在1238年,蒙古人攻灭金朝后,曾开了一次“科举”,但当政者觉得科举选取出来的人并不适合自己使用,于是停考了。这一停就停了近80年。他们即便已经拿下了南宋,也不肯继承汉人的科举传统。

以忽必烈的话来说,那是“科举虚诞,朕所不取”。

没有了科举,读书人的晋升之路就被堵截了。

《元史?选举志》记载:“贡举法废,士无入仕之阶,或习刀笔以为吏胥,或执仆役以事官僚,或作技巧贩鬻以为工匠商贾。”

到了1313年,即元仁宗时代,元仁宗才决定恢复科举,但元朝政府已经是日薄西山了。

即使如此,元朝还是收揽到了一大批肯为其效忠牺牲的读书人。

目睹此状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也兴冲冲地实行科举。

但经历几次之后,他感受到了当年忽必烈的失落,也产生了“科举虚诞,朕所不取”的慨叹,于洪武六年宣布停止科举,实行察举。

察举制是西、东两汉的选官制度,比科举制弊端更多,朱元璋此举,是在开历史倒车。

不得已,到了洪武十七年,他又重新恢复了科举制度并将之成为定制。

那么,从洪武十七年到洪武二十九年,科举制度的运作还都一切正常。

但到了洪武三十年(1397)的丁丑科,出现了奇怪的一幕:二月会试,录取出来的五十一名进士,全是清一色的南方人,其中陈安阝为第一名﹑尹昌隆为第二名,刘仕谔为第三名。

由于科考时间是在春天,故称春榜。又因所录五十一名全系南方人,又称南榜。

这的确有些奇怪。

偏偏,主考官刘三吾﹑白信蹈也是南方人。

这,就不能不让人往某些方面联想了。

六天之后,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联名上疏,跑到明朝礼部鸣冤告状,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人,动静闹得很大,人心汹汹。

作为国家的主人,朱元璋可不愿意看到这种现象,一声令下:查!

他以侍读张信﹑侍讲戴彝﹑右赞善王俊华等十二人组建成“调查小组”,让他们深入查个水落石出。

调查小组不敢怠慢,认真细致地展开复核、调查。

他们于四月末呈上调查结论:考官公平公正,所录取51人皆是凭才学录取,无任何问题。

落榜的北方学子肯定不能接受这样的调查结果,议论纷纷,沸反盈天。

朱元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于五月初下诏,指斥本次科举的主考刘三吾和副主考白蹈信等人为“蓝玉余党”,还旧事重提,说刘三吾十多年前曾上书为胡惟庸鸣冤,指定刘三吾为“反贼”,结果涉案诸官员皆被严惩,刘三吾被发配西北,白信蹈、张信则被处斩。

为了平息北方学子的怒火,该年六月,朱元璋亲自策问,钦点韩克忠为状元﹑王恕为榜眼,焦胜为探花,所录六十一人全是清一色的北方人。

因为策问时间是在夏天,故称夏榜。又因所录六十一名全系北方人,又称北榜。

这一场惨案,史称“南北榜案”。

该案影响深远。

由于朱元璋在第二年死去,来不及将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想法定为制度。但到了明仁宗洪熙二年(1425),内阁大学士杨士奇制定办法,卷子照样弥封誊录,但注明“南”、“北”字样,分配名额是“南六十,北四十”。清承明制,始终执行了南北分省取士的制度。直到今天,在高考招生中,各学校仍在效仿按地区分配录取名额的作法。

显而易见,朱元璋这是用最直接、最简单的“搞平衡”法来处理问题。

那么,南榜状元陈安阝是否成为朱元璋平息北方士子怒火的替罪羔羊,才做状元二十几天就被车裂而死了呢?

《明史?志第四十六?选举二初制》的确有记载“悉诛信蹈及信、安阝等,戍三吾于边”之语。

但《明史》为清人所修,错漏及刻意歪曲的地方很多。

想想看,朱元璋既然是在使用“搞平衡”法,那么就应该是南榜所录的五十一名进士也要,北榜所录的六十一名进士也要,而不是为了平息北方士子的怨气,就矫枉过正,把南榜所录的五十一名进士咔嚓咔嚓全部斩头,另外再录北榜六十一名进士,他这么做,难道不怕南方士子也闹事吗?不怕按下葫芦浮起瓢吗?

说不过去呀。

所以,我特意查了一下明人皇甫录著的《皇明纪略》。

书中有记:“是年状元福建陈安阝。太祖以一榜皆南人,覆试得克忠以下皆北人。故陈安阝无传。”

即陈安阝其人在并无个人传记,其个人下落不明,应该不是被车裂的。

同书又记“南北榜案”发生之后,“宋琮、陈安阝皆除名”而已。

另一明人王世贞在《皇明异典述》的《一岁两状元》篇也提到此事,说“洪武丁丑廷试,赐陈安阝、刘锷、尹昌隆及第。后以举人诉,复试,复取韩克忠、王恕、焦胜及第。凡二榜两状元,而二公官俱不显”。

这里说的是,因为该科考试结果存疑、有争议,则南榜状元陈安阝和北榜状元韩克忠都得不到重用,官位不高,仅此而已。

同书《首甲不授翰林》篇则说:“丁丑,状元陈安阝、第三人刘锷戍谪,补鸿胪寺司宾署丞,尹昌隆授礼部主事。以人言考官私南人故也。”即第一名陈安阝、第三名刘锷遭到降职,补鸿胪寺司宾署丞的缺,第二名尹昌隆授礼部主事。

可见,陈安阝被车裂之说应该是一则谣言。

5

陈安是朱元璋做皇帝临死时,再次监察考生录取时被杀冤屈鬼。由于他为是南方人,又被点为状元 。是洪武三十年(1397年)春三榜状元,闽南才子。因同期中榜都是江南人士。长江以北无一人中式,全部落第。北方举人愤怒不平纷纷告状。

告主考官私其乡。朱元璋大怒调来卷子,让张信,陈安复审。结果仍维持原榜.于是有人上疏称主考官与复审官专选,选北方举子中劣卷进呈。

又有人举报张信,陈安有意将北方考生水平不高的试卷之人呈皇帝审阅,原本是莫须有的事。朱元璋却大怒,将陈安革除功名车裂而死,陈安仅仅做不足二十天的状元,使被朱元璋做了消气牺牲品,下场极为悲惨。

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由学土刘三吾做主考官录取者都是江,浙,闽考生,北方考生无一个中进土,怨声载道纷纷上告,朱元璋大想做用年青二十五岁亲信张信和新点状元及六七翰林,复阅考卷,复卷时,有同僚主张调换卷子以迎合朱元璋。张信以为原取录人员成绩无错,坚持秉公办事。于是更惹怒朱元璋,惨遭弃市。将张信等分尸,陈安也因审时没有明润批语,被定为有感圣览,判处流放。终受牵连被杀。

是朱元璋死前一年,杀人最不讲原则时候。朱元璋作为最为粗扩的帝王以前并无学术,却在学以致用思想下,以水滴穿石,长久勤奋的学习,让他逐渐变成学问大家,诗文水平,和统治管理实践和理论到突破性进展。

得刘伯温夸说,钦惟皇帝,万机之暇,作为文章,举笔立就,莫不雄深宏伟,言雅而旨远。“清代赵翼点赞朱元璋学问境界说,明祖以游丐起事,目不知书,然其后文学明达,博通古令,此固其聪明天亶,然亦勤于学问所致。

增强文化功底的朱元璋 ,对当时知识分子所久缺的实用功夫。都非常看不起,对大学问家宋濂都说,尔濂虽搏古通今,惜乎临事无为,每事牵制弗决。若使尔检阅则余,用之于施行,则甚有不足。看来他对当时知识分子阵营早以极端不满和轻视愤怒。结果是,以帝王皇权,为知识分子无端制造罪名,弄了很多文字狱,亲自杀害很多无辜文人的生命。用屠刀开始大量清洗开除被他最先敬仰的大量知识分子。

这些举动在最后临死时,更加疯狂。使那些读书人,如被霜打树叶瑟瑟发抖,不知几时掉下干枯。陈安被杀就是实例。

但朱元璋的诗很有特色,如

马渡江头木蓿香片云雪雨渡潇湘。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

为吴王在进庙庵闲游时,僧人不认问来做什么。朱元璋能提笔挥就,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汉,只凭哓哓问姓名。

诗作充满文人大家豪气,诗意浑厚悠远。

做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最后由于心爱的儿子朱标却死了,心志性情大变,特别爱疯狂,杀人如麻,根本无法理喻。是病是爱还是恨所至。

是朱元璋的儿子死了杀了很优秀人物吗?。干很多难以理觧事情,他最恨对自已要养的官员,对自己派去要干事的事无能为力。因而杀死决不姑息迂就。

为了培养和提拔新生力量,朱元璋为年轻读书人供给宽宏升迁机会。对新科进土和监生,更是厚爱有加。

他教育官员要至公至平不为私利所动。可惜进土监生派下去各地做事都屡屡让他的失忘,朱元璋在斩杀他们时也伤心的连连叹气。由于朱元璋是开国皇帝,力量强大,又有自己专门特务机构,派出大量名为检校的特务人员遍布朝野。暗中监视部下。从1370年下令开科取仕,规定以四书五经为题,不允许有自己的见解。对于不肯合作的地主知识分子们。朱元璋则是想尽办法加以镇压。他生于贫困交加社会, 却对自己过去生活贫苦当僧为红巾军粘边的事和经历的很多字厌恶,对自己不堪回首过去经历怕引起联想,怕人再从头提起。加上儿子都眼看能接班成业天要其命夭折。朱标之死对他精神打击之大,无以复加。对不忠之人查缉更加疯狂,文字狱也长期十分吞噬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生命,杖责至死在大厅之上人不少。

而新科状元陈安,本是他点去复察考试录取人员。却没有在卷中提笔批注批语,陈安是知道文字狱十分自危,不敢提笔以致不得设计干遍一律官话文牍的措辞,以免犯忌。可朱元璋更加仇恨。对自己应付了事的人的更恨,所以大怒才疯狂杀人。

朱元璋创立明朝过程中,认识到元朝灭亡,除了统治者本身素质以外,整个社会失于教化也是原因。一直大力抓教育,朱元璋要求政府官员要担负成为各级教师责任,国立大学生源除官家子弟,更是全国范围内选拔有才华的人才。从全国各地搞好教育。他说,要搞好教育,必须师道严后而模范正,师道不立则教化不行,天下学校就无从效仿。然而以刘三吾为首考官没有按照他旨意办事,只取江南的优秀人才。江南人才成绩明显高于北方人才古今如此都是胜于北方.

从成绩看取录江南进士不错,错在没有把朱元璋思想,在全国把教育做为强制教化措施在全国展开进行教化。取仕成绩是重要指标。而科举考试为了选拔全国各地能听命于他的的官吏。他以为教育不仅是以文辞为务,记事为能。更是要从事教育是关心国家大事,时事。关注国计民生,从全国各地取录新生进士,借机得以向他们询问百姓的生活情况,教育的目的是圣贤之道 ,是用来济国安民的教化。片面追求分数 分高能低对国家十分有害对自己一问三不知道儒土,轻则流放到边疆重则如陈安之流绞杀车裂。

早在洪武十二年三月二十七日朱元璋召儒臣谈论治国道,大家都畅所欲言,只有学官李思迪和马懿沉默不语。朱元璋极不高兴把他们杀了,并且通报国子监发文说。身为人帅,应该模范其志,竭胸中所有,发世之主能不隐而训。陈安是他委以重任大员,必有亲自事先面授耳提多次提醒,要以国家大局为重,他是新状元,能被皇帝委以重任。他思想复杂,顾虑多多,言行能不被特务发现向皇帝报告。陈安把朱元璋考察他办事能力看轻把要做的事情看轻,没有对大家提出皇帝想法和意见,都不愿多说,自己对事情要如何解决。陈安对老皇帝问题都能如此应付了事,朱元璋想,自己就要死了。这样干事做为对软弱皇孙当上皇帝还难道能望他们尽心尽力服务。所以一杀百了,以完事有后忧。所以陈安是冤屈鬼。

但从国家层面讲上,朱元璋做得事是从国家着想从维护自家统治着想一切都是完全正确的,教化全国是朱元璋的建国后提出长期国策,以在全国长期展开,主管录取进士不能不知,以皇帝的重威杀主考官刘三吾,复查官张信,陈安之头,车裂之身。再次重申这项利国利民政策的大好事。这里要我们看到朱元璋用老辺的主考官刘三吾在选拔优秀人才中以成绩为主。对复查官青年的二十五岁的张信与陈安把未来人才的选择标准的不能以在全国教化人民的彻底失望,更是以对年轻人以张信陈安为首在处理问题不以大局以重,不能理解自己的要求,极大愤怒重惩泄愤的心情让我们痛恨封建皇帝扼杀优秀青年人材无比愤怒。



6

陈安是历史上最悲剧的状元,还没等到骑高头大马游街,仅20多天就被车裂而死,原因就是陈安涉入了当时的事件受牵连而死。1397年的殿试,朱元璋亲点前三名,陈安名列第一,可当时结果出来一看,录取全是南方人,北方学子一个没录取,于是爆发了明朝最大的科举事件,史称“南北榜案”。

陈安,当年闽南十才子之一,凭借真才实学中的状元,可惜碰到了科举灾难,冤死。

当时放榜后,发现录取举子全是南方人,北方人不干了,跑到街上喊冤,并写联名信上疏,朱元璋接到后也是大惊,连忙组织人手彻查,从各部院调集了官员,组成12人调查小组,而这12人中就有当时录取的状元、探花和榜眼,所以陈安也是调查小组成员。

南北榜事件,朱元璋通过大力整治,以冤死数十人换取北方学子归附,实际后来变成了一场笼络士人的政治事件。

这一届的科举主考官叫刘三吾,已经85岁了,虽然只有5品,但朱元璋很信任他,发生了这种事朱元璋也觉得有鬼,但在彻查中,众人把所有试卷都查阅了一遍,没有发现舞弊行为,12人中10人维持原榜,只有2个替换了几个北方举子,朱元璋虽然半信半疑,也没再多说什么,不过北方举子仍不接受调查结果,到处抨击调查官员,北方的官员御史们也加入了阵营,开始上书,有人说刘三吾受贿,有人说其它考官陋卷,更有人挖出了刘三吾的陈年往事,捅娄子了。

南北榜案其实没有舞弊,只是北方文人水平弱于南方人,当然考官也有偏袒南方学子的嫌疑,结果酿成惨剧,此事后朱元璋将科举分为南北榜,分开取士。

原来刘三吾以前曾为逆臣胡惟庸鸣过冤,好了,刘三吾以85岁高龄流放西北,相关的主考官、调查人员共20多人全被处死,钦点的状元陈安在复卷时没表态,无缘无故被车裂而死,只有那2位加上了北方举子的才幸免于难,可怜了这位福建来的才子,啥都没得到,被稀里糊涂拉去改卷子,下大狱,最后处死。

7

南方人、北方人,大脑结构都是一样的,不存在某地域智商低,或者某省份智商高的问题,这是常识。但地区发展程度不同,所享受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师资不同,所以古有南北分榜,今有分省划线,意义差不多,最大程度的满足不同地域人群的公平性要求。

陈安的事挺简单,但意义却非同一般,朱元璋下手是狠了些,但不得不说,想要以最快速度“灭火”,当时必须重拳出击,小惩大诫已经不足以平息事端、解决舆情所充斥的愤怒情绪。

了结这件事有个关键字,那就是“快”,而杀伐果断恰恰是老朱的长项。情绪是会“传染”的,很多人也会被“感染”,后来的满清政权在舆情传播的响应速度上就吃过大亏,不得不说老朱这种处理方式虽然极端但是见效极快,但也确实过于血腥。

一届反常的科举取士

洪武三十年发生了举国震惊的南北榜事件,或称春夏榜事件,就在开春不久的三月份,刘三吾、白信蹈主持了当年的会试,取进士五十一人,全部都是南方士子,北方一个没有,然而如此“反常”的现象,在初期却并没有引起考官、朝堂乃至皇帝的高度警觉。

朱元璋的亲自接见,一锤定音,最终指定陈安为第一名赐进士及第,如果没有后续的诸多意外,那下殿不久,一般来说,陈安就会被安排在翰林编修这个岗位,京官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这一年,南方士子考试成绩出奇的好,好到让人不敢相信的,北方一士不取,真没人才了么,所以落第的考生们就开始宣泄各种不满,认为主考刘三吾偏向南方士子,所以才有这样一边倒的成绩。

朱元璋听说这事以后,为了给北方士子们一个交代,所以命令张信彻查复核,而张信给老朱的交代就是陈安仍然位居榜首,这下连张信都牵连上了,北方士子们也就传闻张信听命于刘三吾,所以复核的结果才会如此。

大怒之下,朱元璋下令处死状元陈安以及考官白信蹈和复核人张信,主考刘三吾因年老体衰发配戍边(建文帝继位后召回,但不久后死掉,享年八十七岁)。老朱又亲自取士六十一人,比南方士子还多了十个,其中的韩克忠被钦点榜首。

记录这起事件的正史、野史、私人笔记众多,众说纷纭,也都参杂了不同的意见,但是有几点基本事实是公认的:

①刘三吾取士皆为南方士子。

②张信确实维持最初的名次。

③所取北士都是朱元璋亲选。

事就这么个事,过程不复杂,老朱干净麻利的解决了问题,避免不利舆情进一步传播。

陈安在其中充当了什么角色呢?

闽中十才子的陈安是洪武朝最后一届(不算夏榜)科举的状元郎,洪武年间共六次科考,其实陈安本就不该有事,他只是被迁怒的无辜者,其实一切的一切与其说起于刘三吾,不如说起于张信,后来的复查人中自然有张信,还有一位就是陈安这位堂堂状元,张信的不懂变通彻底勾起了老朱的怒火,而陈安也有不智之处,反误了唧唧性命,还未实授编修你往前扑腾什么?你就不懂得避嫌么,这话无论和朱元璋说还是刘三吾、张信说都是很好的理由,我本身是参与者而且又是南方士子,所以应该避嫌,以免引发更多猜忌。

这位仅仅当了十几天的状元就这么西去了,他被革除功名车裂而死。

刘三吾冤不冤?内含的微妙关系

刘三吾家中都是饱学之士,父亲是翰林,两位兄长也都在元朝为官,因为这层关系,刘三吾在大明王朝建国后,并没有向仕途发展,反而隐居起来,后受人举荐才到明廷任职。

为什么顺带着要提一下刘三吾的生平呢?

要充分了解春夏榜事件,有几点基本信息要掌握

刘三吾是茶陵人,按大地域来分,他也是南方人,这也是众多北方士子怀疑他的原因之一。

②与此次科举有关,科举的三场取士和个中细则都是刘三吾受朱元璋的委托而制定的,他不但是规则制定人,还是考官。

③刘三吾没有被杀,是因为虽然他的品阶不高,但属近臣,老朱的很多御用资料都由刘三吾整理结集。

又因为其才华横溢,博古通今,所以老朱经常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安民之策,选贤之法,也正是因为刘三吾对答如流且能让老朱满意,所以把选贤之法的具体工作交给了刘三吾,对他颇为信重,否则别人都是处死,就刘三吾不死,仅仅因为岁数大?没有那种道理。

④刘三吾的德行有口皆碑“三吾为人慷慨,不设城府,自号坦坦翁。至临大节,屹乎不可夺”。

至于冤不冤

①北方士子所攻讦的“南人”,打击面太大,南方地域广阔,江浙算南方,云贵也算,湖广也算,同省同乡还说的过去,这根本没法“私其乡”,刘老先生家乡也忒大了些。

②刘三吾确实有地域歧视,但已经被老朱“修理”过了,不可能那么没记性。比如上文提过,朱元璋经常向刘三吾请教治民之道,刘老就说了,南方人以德教之就可以,北方人则需要威压治之。

老朱是向他请教这没错,但可不是刘三吾说什么老朱都只那么受教般听着,当时就严厉斥责了刘三吾,地域有南北,做为皇帝应该一视同仁,百姓可都是一样的人,哪能因南北就区别对待!当时刘三吾“悚服受挫”而退,表明他已经深切知道老朱对南北方问题的态度了。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他要真没记性咋办?刘三吾不是言官出身,也没有那么强势的脾气,他的眼睛更不瞎,多少位“前辈”死在前路,活在那个时代的他心里能没数么,他本人能活着就不错了,他的儿子牵扯蓝玉案,搞得全家遭殃,他后来万幸被续用,算是平了反,就问他服不服,太服了,已经折腾熟了,他是死心塌地的服气老朱的。

至于刘三吾说朱允炆大了,朱棣不行,老朱哭着跑了云云,个人感觉不实,但是史料写了,也没法反驳,谁让人家投胎早呢,反正朱棣进南京的时候刘三吾早死了,死无对证。这段啥意思呢,刘三吾不敢和老朱那么说话,也不敢忤逆老朱的意思。

③明朝的考试程序严格、严谨,比如:“不许自序门第。弥封编号作三合字。考试者用墨 ,谓之墨卷,录者用朱谓之朱卷” 。基本没有机会搞小动作,春夏榜案可不是科考舞弊案,他没办法知道他看的是谁的试卷,而这个人到底是哪个地方人。一个两个还好,50多个是怎么挑出来的呢,所有南方士子都统一做了小记号?

④当时的南方确实人口密度大,文化程度也确实普遍偏高。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其中没有徇私舞弊的情况,更何况是徇私全南方,这胸怀也忒广大了些。

事件的深层解读

没办法,士子群的出离愤怒不能简单的归纳为普通意义上的民愤,科举选士以来,没有任何一届政权可以低估士大夫阶层的势力以及可对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而此次事件的发生,则代表着全国半壁江山知识分子的愤怒,无论如何都要有人出来顶缸,很不巧,此次的最佳人选就是出头鸟陈安,而陈安的状元还是朱元璋钦点的,同是老朱所为,差异之大令人称奇。

南方士子普遍比北方士子成绩好,尤其江浙一带,这本身没有什么猫腻,从古至今都是这样,比如可以查下哪里出的院士最多啊,知名大学南方教授所占比呀,等等,如果此次老朱不分榜的话,那么南方士子的优势还将持续下去,但入榜的全是南方士子北方则一个没有,那就不得不令人猜忌了,但起疑归起疑,最终有证据么?很遗憾,一直到结案,涉案人员均被法办后,也没有个真正靠谱的说法。

其实朱元璋的目的非常明确,他要的是稳定,而不是已无意义的所谓对错,更别提什么证据了。南北教化失衡会部分衰弱明廷执行力,南北学子的差异朱元璋怎么会不明白,洪武朝6次开科取士,前5次也是南方士子数量远超北学。

作为君主,他需要平衡,所以他大力支持北方教化,赐书给北方士子的书院,选派优秀的师资力量在北方施教,不遗余力的扩大北方书院的规模和实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政治因素,南方颇为稳定,但北方长久难安,元大都就是现如今的北京,拿在手里真的稳么,所以才有了朱棣坐镇北京。

南北榜案就是一颗致命的地雷,此案并不是说老朱急眼千万人头落地那么简单,这个现象一直都存在,而朱元璋也一直要解决,这次就是要表现出他鲜明的态度,借机拉拢安抚北方士子和百姓。

这件事本来可以妥善处理,但是老朱的性子忒烈,手下官吏不敢提个错字,本来也有比较稳妥的方法,比如在复核的时候,随便挑几个北方士子填上去,主要是平息士子们的愤怒也就是了,但是谁也不敢,老朱会觉得,既然这么好,早干嘛去了,现在挑出来,还是证明有猫腻,而后果,大家都懂,死都算轻的,全家遭殃,这节骨眼谁敢认错。

这次牵出来张信的必死情节,他特地挑北方士子中较为不济的试卷呈上,给老朱上眼药,那老朱明白过来还不弄死他。当时的朝臣都觉得张信铁定会挑几个北方士子顶上去,这件事不就结了么,没想到大家都猜错了,张信“维持原判”,老朱也被勾起了怒火。

其实老朱到了那个地步,看重的已经不是考试本身是否公平了,主要是一直以来自己的理念和快速平息南北“对峙”的状况,这是要出大乱子的。况且靠维持原判不但无法有效弹压北方士子,而且还会进一步激化矛盾。

常言道,十年寒窗,其实还真说少了,古代的书生十年,二十年,甚至三五十年考不上个秀才的有的是,而一旦科举这条康庄大道被阻塞,那么读书人真的会翻天。

牵扯的就只是北方学子么?

北人先不提士子,在朝的官员无数,他们会怎么想,这会进一步激发党争,因为这种考试结果可能会让人误会地域歧视和南人结党,那么北方官吏和士子当然不会坐视。

蓝胡二党确实死的挺凄惨,但是这绝对不是朱元璋期望的,他只是多心,不得已而为之罢了,就这已经让老朱头疼不已,南北对峙?老朱大概就不用活了,所以必须要下重手在极短时间内把整件事的矛盾解决,痛下杀手已成必然。

是什么造成了南北成绩的悬殊差异

洪武时代70%以上的进士都是南方士子,永乐时期83%!再比如江西的书院70多所,陕西才7所,其他南北地区相比,书院的数量更是普遍低了3-10倍,北方地区山东最多也才22所书院,比南方地区垫底的四川还低了1所,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教育规模不同,师资力量不同,教育普及广度不同,普及程度不同,重视程度不同,学习氛围不同,怎么会有哪怕堪能比肩的成绩。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让自己辖下州、省的发展整齐划一,分毫不差,有的发展迅猛,有的则发展一般,这是诸多因素造成的,限于篇幅,本文实在不敢赘述^_^

当然这其中也有历史原因,比如南宋的偏安一隅,儒学南迁,北学顿頽,再比如元代的经济中心也在南方地区等等,其实早在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经济中心就开始逐步南移了。

单说大明,经过连年征战,全国都蒙受了战争的灾难,但相对来说富庶多产的南方地区要好得多,再有就是朱元璋盘踞南方的时候并没有给百姓带来太多负担,保护了人口,保护了产出,保护了诸如刘基等一群知识分子,他在南方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也有相当的把控力,而北方则不同,山东、河南河北很多地方都成了白地,人早没了,从前灼手可热的熟地早已荒芜,和南方地区相比,简直是两个极端。

而且朱元璋从转战北方到拿下元大都时间并不长,北方地区还不知道咋回事就纳入老朱口袋了,这也好也不好,好的是减少了生灵涂炭,不好的事,谁知道他老朱是谁呀,亲元者有之,企图复叛者有之,民心聚拢起来很难,辛辛苦苦几十年经营啊,老朱决不允许树立起来的威望和至高君权形象败落在区区春夏榜案上。

.

8

陈安是明洪武三十年(1397)的春榜状元,为什么是春榜我们后面慢慢介绍,在部分文献中陈安的名字也写作陈安阝。陈安取得状元后为何会被朱元璋下令处死?其中缘由听笔者娓娓道来。

陈安参与的这一年会试出现了一个极为罕见的情况,会试录取的五十一人全是南方人,巧合的是这一年的三名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会试是在二月,随后三月的殿试陈安高中榜首,成为了当年科举考试的状元,由于这一次所录的都是南方人,所以被称为“南榜”,当年六月朱元璋又重新组织了殿试,所以三月中得状元的陈安也被称为春榜状元。

会试录取的五十一人全是南方人,这种结果无论是不是巧合,都会引发北方考生的不满。果然,发榜仅仅六天后北方举人联名到上疏,说主考官偏袒南方人,由于主考官刚好都是南方人,加上会试结果确实比较“离奇”,各种传言迅速在南京城中流传。

同时,朱元璋的朝堂之上也不太平,十几位监察御史先后上书要求朱元璋彻查此事。三月初十,朱元璋正式下诏,命侍读张信、侍讲戴彝等人,加上刚刚录取的陈安共12人,重新审阅考卷,旨在增录部分北方考生。

但复查结果并没有让北方考生满意,这个12人的复查组审查的结果竟然是这五十一名南方考生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并没有问题。这个结果不仅当年的北方举人接受不了,朱元璋朝中的一些北方籍官员更是直接要求再次进行复核,并要求严查主考人员和第一次参与复核的人员。最终,考官白信蹈,主持第一次复核的张信,状元陈安等人被处死,主考官刘三吾因年老免去死刑,同会元宋琮、探花刘谔发配戍边。

在此次被称为“南北榜案”的著名事件中,陈安的位置非常尴尬,而在笔者看来陈安有很大可能是被冤枉的。《二十五别史·明书》中关于朱元璋对此事的态度有着这样的记载:“上疑考官刘三吾、白信蹈有私,指为胡、蓝馀党,逮拷讯。”朱元璋的疑心出了名的重,会试录取的都是南方人,不说旁人如何怀疑,朱元璋自己心里肯定已经开始打鼓了。

朱元璋对官员的裙带关系十分重视,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就总结了元朝覆灭的原因,由此得出治理官员贪污的重要,对于贪官朱元璋从不会手软。明初就出现了要求官员异地任职的法令,“南人官北,北人官南”,这届官员全是南方人显然是朱元璋无法接受的。《大明律》明确规定做官必须回避本贯,官员异地任职,甚至严禁官员在就职地方成婚,不能娶当地女人,不能在当地买房。

如果官场上南方人所占的比重过大甚至完全排挤掉北方人,这对于刚刚建立的大明王朝无疑是一种隐患,老谋深算的朱元璋自然不会让这样的事情成功上演。

五代十国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偏移,明朝时期南方经济已经全面超越北方,文化教育同样高过北方,出现南方人全部录取,北方人全部落榜这种巧合也是有可能的。后来的历次考试,录取的总是南方人居多。再说,考试是糊名的,考官并不知道哪份考卷是南方的,哪份考卷是北方的,只凭文章录取,也许确实卡的严了些,但未必就心存南北之见。

9

这说起来,也有一部分得怪陈安自己。陈安凭借十年寒窗及第,但是十年的时间都是浸泡在书本中,不识人间世就罢了,却连朝廷暗中的隐晦词都不太懂。这般不通帝王心,也难怪只能做个二十多天的帝王。

陈安乃是明朝1397年的状元,十年寒窗苦读一朝及第也算是可以“看尽长安花”了,但是随之而来的事情却将陈安打入阿鼻地狱。

1397年朝廷所录取的士人共有五十二个,但是都是南方人。也就说北方人是全部落榜,北方的学子自然是不信,认为是考官徇私舞弊,故意借机打压北方学子。因为这场考试的考官刘三唔就是南方人,自然是偏袒南方的学子,故而北方的考生纷纷落榜。

若只是一两个学子闹事,自然是不足为俱。但是这次是北方学子群起激愤,朝廷自然是震慑不住,再加上北方的官员向朱元璋上疏,朱元璋自然是对此关注度颇高。为了给北方学子一个交代,专门组织了一个调查小组,其中就有陈安和刘三唔。

其实1937年的考试,北方的实力本就不如南方。虽说中原地带是自古以来帝王较为重视之地,前期发展也是极好。但是自从南宋建都临安,南方的经济飞速发展,教育也逐渐跟上,南北方便有差距。更何况,北方长期处于战争之中,尤其是宋朝,北方基本上成为了作战之地。百姓连温饱都难以解决,又何谈学问呢?所以,这么一来,南北方的学子的差距自然是拉大了。所以此次考试之中,有52名学子皆是南方之人,也就不足为怪了。

而这一次的榜名单南北方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朱元璋既然能够组织调查小组,自然是要给考卷差不多的北方学子一个机会,再放入几个名额将北方人招揽进来。但是陈安等人并未明白朱元璋的意思,而且不仅如此,陈安等人为了省事,从一堆卷子中专门挑了回答特别差劲的几张卷子,呈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一看卷子,自然是对北方人极其不满意。不仅卷子答得一塌糊地,甚至还有些地方触犯到朱元璋的忌讳。本来朱元璋觉得若是差不多便可以录取,结果这样的情况自然是让朱元璋死了那条心。

但是陈安等人的暗箱操作却没有瞒天过海,北方学子得知陈安给朱元璋所呈送的卷子是最为差劲的,于是又开始向朝廷撒泼。朱元璋一听自然是大怒,朱元璋生平最为讨厌便是这种舞弊案,而且还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犯事,这不是直接与朱元璋对着干。

朱元璋大怒,不仅将高龄的刘三唔发配到极寒之地,而且将仅仅做了二十来天的陈安处以极刑,车裂而死,并且重回录取了北方学子。

这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南北榜案,而在此之后因为南北发展不平衡,考试也因地方而异,最后再由朱元璋统一殿试。

10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在古代封建王朝,中了状元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了,不仅仕途顺利会做高官,有的状元还会被皇帝招为驸马,一辈子都有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了,可是却也有例外了。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大明朝的才子陈安(也叫陈安阝)中了状元一甲进士后,还才高兴20几天了,就被杀伐果断的朱元璋给下令车裂而死,也就是说被五马分尸了。

他一个文弱书生,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才让朱元璋这么生气了?其实他也就是“南北榜之争“的牺牲品,朱元璋为了南北平衡而杀了他,死得很冤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做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之后,还是沿用了通过科考去选拔官吏的制度。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福建长乐市营前镇的贫寒才子陈安通过层层考试,终于中了春榜状元一甲进士,风光无限了。

可是问题也来了,当时主考的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等人都为南方人,而被录取的52个进士也都为南方人,这让北方的官员极为不满,觉得考试肯定是作弊了,上书朱元璋要求严查此事。

朱元璋由于担心被人篡位,的确是杀了很多功臣,但是对于老百姓还是很好的,老百姓都可以直接在午门击鼓鸣冤了,听说有人科举考试作弊,那还得了,下令严查此事。

朱元璋下令侍读张信、侍讲戴彝、新科状元陈安等十二人再次复阅试卷,目的其实就是让这些人也录取一点北方的优秀人才就完事了,可是这些人查来查去,却还是很老实地认定北方的学子的确没有南方的优秀了,于是把北方部分人的试卷递了上去,让皇帝自己看,这些试卷的水平的确很低,有些语句都不通顺。

当时南方经济发达,文化水平高于北方也正常,朱元璋望着这些试卷也都无话可说了,可是北方的官员却还是很不高兴还是很不服气了,他们说这些人递上来的试卷都是差生的,目的就是要埋没了北方的优秀才子。

南北榜之争的事情闹得越来越大,朝廷上都分为南北两派了,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已经到了晚年,想着给皇太孙留一个太平的明朝,一心就想着早点平息南北之争,就下令录取了任伯安等61名北方人为进士,韩克忠为状元,北方也有状元了。

按理说北方也有了状元,这个事情应该平息了吧,可是还没有了,朱元璋为了让事情名正言顺,就直接下令处置了第一次考试中参与阅卷的人,这个意思也就是说上一次考试还是有人在作弊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

主考的刘三吾已经84岁了,免死发配戍边,白信蹈、张信等人则处死,会元宋琮、探花刘谔等人也被发配戍边,最惨的就是陈安了,直接被车裂而死了,被五马分尸了。

这件事情要怎么去评价了?

只能说陈安很倒霉了,被卷入了南北榜之争,稀里糊涂就成了平息南北之争的牺牲品,实在是很冤了,可是又能怎么办了?在封建王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