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北方人,大脑结构都是一样的,不存在某地域智商低,或者某省份智商高的问题,这是常识。但地区发展程度不同,所享受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师资不同,所以古有南北分榜,今有分省划线,意义差不多,最大程度的满足不同地域人群的公平性要求。
陈安的事挺简单,但意义却非同一般,朱元璋下手是狠了些,但不得不说,想要以最快速度“灭火”,当时必须重拳出击,小惩大诫已经不足以平息事端、解决舆情所充斥的愤怒情绪。
了结这件事有个关键字,那就是“快”,而杀伐果断恰恰是老朱的长项。情绪是会“传染”的,很多人也会被“感染”,后来的满清政权在舆情传播的响应速度上就吃过大亏,不得不说老朱这种处理方式虽然极端但是见效极快,但也确实过于血腥。
洪武三十年发生了举国震惊的南北榜事件,或称春夏榜事件,就在开春不久的三月份,刘三吾、白信蹈主持了当年的会试,取进士五十一人,全部都是南方士子,北方一个没有,然而如此“反常”的现象,在初期却并没有引起考官、朝堂乃至皇帝的高度警觉。
朱元璋的亲自接见,一锤定音,最终指定陈安为第一名赐进士及第,如果没有后续的诸多意外,那下殿不久,一般来说,陈安就会被安排在翰林编修这个岗位,京官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这一年,南方士子考试成绩出奇的好,好到让人不敢相信的,北方一士不取,真没人才了么,所以落第的考生们就开始宣泄各种不满,认为主考刘三吾偏向南方士子,所以才有这样一边倒的成绩。
朱元璋听说这事以后,为了给北方士子们一个交代,所以命令张信彻查复核,而张信给老朱的交代就是陈安仍然位居榜首,这下连张信都牵连上了,北方士子们也就传闻张信听命于刘三吾,所以复核的结果才会如此。
大怒之下,朱元璋下令处死状元陈安以及考官白信蹈和复核人张信,主考刘三吾因年老体衰发配戍边(建文帝继位后召回,但不久后死掉,享年八十七岁)。老朱又亲自取士六十一人,比南方士子还多了十个,其中的韩克忠被钦点榜首。
记录这起事件的正史、野史、私人笔记众多,众说纷纭,也都参杂了不同的意见,但是有几点基本事实是公认的:
①刘三吾取士皆为南方士子。
②张信确实维持最初的名次。
③所取北士都是朱元璋亲选。
事就这么个事,过程不复杂,老朱干净麻利的解决了问题,避免不利舆情进一步传播。
陈安在其中充当了什么角色呢?
闽中十才子的陈安是洪武朝最后一届(不算夏榜)科举的状元郎,洪武年间共六次科考,其实陈安本就不该有事,他只是被迁怒的无辜者,其实一切的一切与其说起于刘三吾,不如说起于张信,后来的复查人中自然有张信,还有一位就是陈安这位堂堂状元,张信的不懂变通彻底勾起了老朱的怒火,而陈安也有不智之处,反误了唧唧性命,还未实授编修你往前扑腾什么?你就不懂得避嫌么,这话无论和朱元璋说还是刘三吾、张信说都是很好的理由,我本身是参与者而且又是南方士子,所以应该避嫌,以免引发更多猜忌。
这位仅仅当了十几天的状元就这么西去了,他被革除功名车裂而死。
刘三吾冤不冤?内含的微妙关系
刘三吾家中都是饱学之士,父亲是翰林,两位兄长也都在元朝为官,因为这层关系,刘三吾在大明王朝建国后,并没有向仕途发展,反而隐居起来,后受人举荐才到明廷任职。
为什么顺带着要提一下刘三吾的生平呢?
要充分了解春夏榜事件,有几点基本信息要掌握:
①刘三吾是茶陵人,按大地域来分,他也是南方人,这也是众多北方士子怀疑他的原因之一。
②与此次科举有关,科举的三场取士和个中细则都是刘三吾受朱元璋的委托而制定的,他不但是规则制定人,还是考官。
③刘三吾没有被杀,是因为虽然他的品阶不高,但属近臣,老朱的很多御用资料都由刘三吾整理结集。
又因为其才华横溢,博古通今,所以老朱经常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安民之策,选贤之法,也正是因为刘三吾对答如流且能让老朱满意,所以把选贤之法的具体工作交给了刘三吾,对他颇为信重,否则别人都是处死,就刘三吾不死,仅仅因为岁数大?没有那种道理。
④刘三吾的德行有口皆碑“三吾为人慷慨,不设城府,自号坦坦翁。至临大节,屹乎不可夺”。
至于冤不冤
①北方士子所攻讦的“南人”,打击面太大,南方地域广阔,江浙算南方,云贵也算,湖广也算,同省同乡还说的过去,这根本没法“私其乡”,刘老先生家乡也忒大了些。
②刘三吾确实有地域歧视,但已经被老朱“修理”过了,不可能那么没记性。比如上文提过,朱元璋经常向刘三吾请教治民之道,刘老就说了,南方人以德教之就可以,北方人则需要威压治之。
老朱是向他请教这没错,但可不是刘三吾说什么老朱都只那么受教般听着,当时就严厉斥责了刘三吾,地域有南北,做为皇帝应该一视同仁,百姓可都是一样的人,哪能因南北就区别对待!当时刘三吾“悚服受挫”而退,表明他已经深切知道老朱对南北方问题的态度了。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他要真没记性咋办?刘三吾不是言官出身,也没有那么强势的脾气,他的眼睛更不瞎,多少位“前辈”死在前路,活在那个时代的他心里能没数么,他本人能活着就不错了,他的儿子牵扯蓝玉案,搞得全家遭殃,他后来万幸被续用,算是平了反,就问他服不服,太服了,已经折腾熟了,他是死心塌地的服气老朱的。
至于刘三吾说朱允炆大了,朱棣不行,老朱哭着跑了云云,个人感觉不实,但是史料写了,也没法反驳,谁让人家投胎早呢,反正朱棣进南京的时候刘三吾早死了,死无对证。这段啥意思呢,刘三吾不敢和老朱那么说话,也不敢忤逆老朱的意思。
③明朝的考试程序严格、严谨,比如:“不许自序门第。弥封编号作三合字。考试者用墨 ,谓之墨卷,录者用朱谓之朱卷” 。基本没有机会搞小动作,春夏榜案可不是科考舞弊案,他没办法知道他看的是谁的试卷,而这个人到底是哪个地方人。一个两个还好,50多个是怎么挑出来的呢,所有南方士子都统一做了小记号?
④当时的南方确实人口密度大,文化程度也确实普遍偏高。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其中没有徇私舞弊的情况,更何况是徇私全南方,这胸怀也忒广大了些。
事件的深层解读
没办法,士子群的出离愤怒不能简单的归纳为普通意义上的民愤,科举选士以来,没有任何一届政权可以低估士大夫阶层的势力以及可对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而此次事件的发生,则代表着全国半壁江山知识分子的愤怒,无论如何都要有人出来顶缸,很不巧,此次的最佳人选就是出头鸟陈安,而陈安的状元还是朱元璋钦点的,同是老朱所为,差异之大令人称奇。
南方士子普遍比北方士子成绩好,尤其江浙一带,这本身没有什么猫腻,从古至今都是这样,比如可以查下哪里出的院士最多啊,知名大学南方教授所占比呀,等等,如果此次老朱不分榜的话,那么南方士子的优势还将持续下去,但入榜的全是南方士子北方则一个没有,那就不得不令人猜忌了,但起疑归起疑,最终有证据么?很遗憾,一直到结案,涉案人员均被法办后,也没有个真正靠谱的说法。
其实朱元璋的目的非常明确,他要的是稳定,而不是已无意义的所谓对错,更别提什么证据了。南北教化失衡会部分衰弱明廷执行力,南北学子的差异朱元璋怎么会不明白,洪武朝6次开科取士,前5次也是南方士子数量远超北学。
作为君主,他需要平衡,所以他大力支持北方教化,赐书给北方士子的书院,选派优秀的师资力量在北方施教,不遗余力的扩大北方书院的规模和实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政治因素,南方颇为稳定,但北方长久难安,元大都就是现如今的北京,拿在手里真的稳么,所以才有了朱棣坐镇北京。
南北榜案就是一颗致命的地雷,此案并不是说老朱急眼千万人头落地那么简单,这个现象一直都存在,而朱元璋也一直要解决,这次就是要表现出他鲜明的态度,借机拉拢安抚北方士子和百姓。
这件事本来可以妥善处理,但是老朱的性子忒烈,手下官吏不敢提个错字,本来也有比较稳妥的方法,比如在复核的时候,随便挑几个北方士子填上去,主要是平息士子们的愤怒也就是了,但是谁也不敢,老朱会觉得,既然这么好,早干嘛去了,现在挑出来,还是证明有猫腻,而后果,大家都懂,死都算轻的,全家遭殃,这节骨眼谁敢认错。
这次牵出来张信的必死情节,他特地挑北方士子中较为不济的试卷呈上,给老朱上眼药,那老朱明白过来还不弄死他。当时的朝臣都觉得张信铁定会挑几个北方士子顶上去,这件事不就结了么,没想到大家都猜错了,张信“维持原判”,老朱也被勾起了怒火。
其实老朱到了那个地步,看重的已经不是考试本身是否公平了,主要是一直以来自己的理念和快速平息南北“对峙”的状况,这是要出大乱子的。况且靠维持原判不但无法有效弹压北方士子,而且还会进一步激化矛盾。
常言道,十年寒窗,其实还真说少了,古代的书生十年,二十年,甚至三五十年考不上个秀才的有的是,而一旦科举这条康庄大道被阻塞,那么读书人真的会翻天。
牵扯的就只是北方学子么?
北人先不提士子,在朝的官员无数,他们会怎么想,这会进一步激发党争,因为这种考试结果可能会让人误会地域歧视和南人结党,那么北方官吏和士子当然不会坐视。
蓝胡二党确实死的挺凄惨,但是这绝对不是朱元璋期望的,他只是多心,不得已而为之罢了,就这已经让老朱头疼不已,南北对峙?老朱大概就不用活了,所以必须要下重手在极短时间内把整件事的矛盾解决,痛下杀手已成必然。
是什么造成了南北成绩的悬殊差异
洪武时代70%以上的进士都是南方士子,永乐时期83%!再比如江西的书院70多所,陕西才7所,其他南北地区相比,书院的数量更是普遍低了3-10倍,北方地区山东最多也才22所书院,比南方地区垫底的四川还低了1所,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教育规模不同,师资力量不同,教育普及广度不同,普及程度不同,重视程度不同,学习氛围不同,怎么会有哪怕堪能比肩的成绩。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让自己辖下州、省的发展整齐划一,分毫不差,有的发展迅猛,有的则发展一般,这是诸多因素造成的,限于篇幅,本文实在不敢赘述^_^
当然这其中也有历史原因,比如南宋的偏安一隅,儒学南迁,北学顿頽,再比如元代的经济中心也在南方地区等等,其实早在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经济中心就开始逐步南移了。
单说大明,经过连年征战,全国都蒙受了战争的灾难,但相对来说富庶多产的南方地区要好得多,再有就是朱元璋盘踞南方的时候并没有给百姓带来太多负担,保护了人口,保护了产出,保护了诸如刘基等一群知识分子,他在南方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也有相当的把控力,而北方则不同,山东、河南河北很多地方都成了白地,人早没了,从前灼手可热的熟地早已荒芜,和南方地区相比,简直是两个极端。
而且朱元璋从转战北方到拿下元大都时间并不长,北方地区还不知道咋回事就纳入老朱口袋了,这也好也不好,好的是减少了生灵涂炭,不好的事,谁知道他老朱是谁呀,亲元者有之,企图复叛者有之,民心聚拢起来很难,辛辛苦苦几十年经营啊,老朱决不允许树立起来的威望和至高君权形象败落在区区春夏榜案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