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前四九八年,孔子担任鲁国司寇兼代理丞相,他上台不久,就利用职权,杀了革新派人士、法家的先驱少正卯。

孔子杀少正卯说明了什么?孔子为什么杀少正卯?我们分析春秋末期儒、法斗争的状况,才能了解这个问题的实质。

(孔子)

春秋末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变革的时期。

由于奴隶反抗奴隶主斗争的不断持续,新兴封建势力的兴起,奴隶制正在崩溃,出现了孔子眼中的“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的局面。

公元前五九四年,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即向私田征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承认了新兴封建势力的经济地位。

有些国家政权开始落在新兴封建势力手中。在这个历史发展的趋势面前,奴隶主阶级并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孔子反对新兴封建势力的任何改革措施,说“初税亩非礼也。”。

在孔子看来,按田亩征税,承认封建土地私有制,这是违反了“周礼”。

(孔子讲学)

当时法家先驱者们的主张和孔子是相反的。郑国的邓析,晋国的范宣子等人,主张实行同孔子完全对立的政治路线。

他们提出了“法治”思想,反对孔子的“礼治”思想,主张用“法治”代替“礼治”,也就是用地主阶级专政代替奴隶主阶级专政。

在鲁国,少正卯也是主张这条政治路线的。

他和孔子同时讲学,唱对台戏。孔子的学生几次被少正卯吸引过去,造成“三盈三虚”的局面。

因此,对少正卯,孔夫子是很不爽的,是仇视的。一旦孔子掌权,就会残酷镇压,杀死政敌少正卯。

孔子加给少正卯的五条罪状,完全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根源。

孔子为杀少正卯的自我辩护是:“人有恶者五: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醜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五条罪状。

(少正卯讲学)

第一条“心达而险”这是说:少正卯的思想“达”、“险”。“达”在当时是“显达”、“仕进”的意思,就是要做官;“险”,就是“损人逐利”。

“心达而险”,是说少正卯想要掌握政权,倾覆当时的奴隶制。

这和孔子坚持奴隶制的立场,是针锋相对的。

第二条“行辟而坚”是说:少正卯的行动是坚持“辟”的。“辟”的含义就是“刑”、“法”,当时称“刑辟”。

在奴隶制下,奴隶主贵族可以不受限制地任意生杀、掠夺,他们却将这叫作“礼治”。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希望定出法律来限制奴隶主的特权,保障他们自己的利益,所以他们主张“法治”。

“礼治”和“法治”的斗争,就是奴隶主阶级和新兴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斗争。“行辟而坚”和孔子推行维护“礼治”的政治主张,是背道而驰的。

(少正卯剧照)

第三条“言伪而辩”是说少正卯的言论是为封建地主阶级辩护的。

少正卯的言论属于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伪言”。这和孔子挂在嘴边的“仁”是根本对立的。

第四条“记醜而博”是说:少正卯阐述的是“醜”的思想。这个“醜”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对立、变革。

因此,“记醜而博”是说少正卯在他的著述中,用大量材料,阐述变革的思想。这和老夫子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复古主义思想,是截然相反的。

第五条“顺非而泽”是说少正卯是顺着“非”,并且把它加以加工、提高。

这个“非”和“诽”相通,实质上就是“庶人议政”,是少正卯支持那些批判、反对奴隶制的言论。

少正卯反对“礼治”,主张“法治”,在奴隶主阶级看来,是大逆不道,是严重的犯罪行为,非杀不可。

孔子一直认为少正卯到处煽动群众,“言谈足以饰邪营众”,如果让他这样搞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之间的斗争,是新兴封建势力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斗争,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与法家的斗争。

儒法斗争的结局最终是法家取得胜利,中国的社会没有倒退到奴隶社会,而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孔子非常憎恶一切无视“周礼”的人,少正卯正是这样一个“佞人”。

孔子杀少正卯是因为少正卯所的“法治”思想危及到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而并不是两个人有什么私人恩怨,或者是少正卯抢了老夫子的风头,更不是少正卯干了多少杀人放火的坏事。

参考资料:《荀子·宥坐》、《说苑》、 《礼记·王制·疏》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作者:冯生

最佳贡献者
2

孔子是否诛杀少正卯,不但是千古迷案,也是一桩公案,由此历来众说纷纭,讨论者众。究其原因,之所以有如此声势浩大的历史大讨论,一方面不但涉及孔圣人形象,更涉及儒法之争。因此,可谓不是一般的兹事体大,更关乎一个思想体系的本质和精神内核。

那么,孔子是真的杀了少正卯吗?如果不是,又有哪些理由?

一、孔子杀少正卯的历史记载,少正卯“五恶兼而有之”,从而被孔子“诛之”

关于孔子杀少正卯之事,不但《史记》《荀子?宥坐》《淮南子》《汉书》《论衡》《孔子家语》等均有记载,但还是《说苑?指武》记载更为详实,其原文如下。

《说苑?指武》的记载更详: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于东观之下。门人闻之,趋而进,至者不言,其意皆一也。子贡后至,趋而进,曰:“夫少正卯者,鲁国之闻人矣,夫子始为政,何以先诛之?”孔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夫王者之诛有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辨而险,二曰言伪而辨,三曰行辟而坚,四曰志愚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皆有辨知聪达之名,而非其真也。苟行以伪,则其智足以移众,强足以独立。此奸人之雄也,不可不诛。夫有五者之一,则不免于诛,今少正卯兼之,是以先诛之也。

可见,孔子杀少正卯,不但史书记载详实,且其行为和思想屡屡被后世论述与分析较多。可见,这段话对儒学及其思想影响之深。

二、“孔子杀少正卯”被大儒朱熹“翻案”,从而掀起一场“历史大讨论”

不过,这些肯定的观点从春秋诞生时,仅延续了千余年,到宋朝,一代巨儒大家朱熹忽然拍案而起,认为孔子杀少正卯根本就不是真的。当时此言一出,可谓一语惊起千般风云,遭受各方口诛笔伐。

如朱熹在《舜典象形说》说:若少正卯之事,则予尝窃疑之。盖《论语》所不载,子思、孟子所不言,虽以左氏《春秋内.外传》之诬且驳,而犹不道也,乃独荀况言之。是必齐鲁诸儒愤圣人之失职,故为此说,以夸其权耳。吾又安敢轻信其言而遽稽以为决乎?

可见,在这里,朱熹言之凿凿。认为这是他人在诬陷孔老先生,作为一代巨儒,很多人认为他是在为“祖师”“翻案”。

由此,围绕“少正卯是否被孔子所杀”这一命题,学界掀起了史上规模最大的论证大军——几乎所有学者、政客等名流都加入了辨论大军。因为,这不但涉及孔子的圣人形象,更关乎春秋战国时代的“儒法之争”。

三、少正卯是否被孔子诛杀,历代以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朱熹一言可谓激起千层浪,此后学者围绕这一命题,不断翻箱倒柜寻找史集典故以佐证自己观点。一时间,各种思想犹如夜空中的烟花异彩纷呈,自然就分成了以下派别。

01)“虚构派”,认为孔子诛杀少正卯是“伪造”与“虚构”

持“伪造说”的学者们认为,历史上,“孔子诛少正卯”一事并不存在,也是宋代朱熹之后学界的主流。他们认为,少正卯之事《论语》《左传》这些儒家的核心典籍中没有记载,且子思、孟子也未曾提及,只有“荀况独言”,因此,他“尝窃疑之”,认为此事并不存在,而是“齐鲁诸儒愤圣人之失职”才伪造的这一事件。

2)“肯定派”,认为众多史集都有记载肯定是真实的

这种观点认为,孔子诛少正卯一事,众多史集都有明确记载,少正卯被孔子所杀不可能空穴来风。认为单凭《论语》《左传》等记载,就怀疑此事的真实性不合常理。少正卯是兼具“乱政大夫”等“五恶”之人,是孔子眼中的“佞人”“小人”,属于“邪说”代表,是“圣人之诛”的对象。

此外,少正卯是法家先驱,与孔子存在思想上的对立,曾经造成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孔子都有杀他的充分理由。

3、“中间派”,认为孔子杀少正卯是“诛”字不训“杀”而训“责”

中间派的学者们主要从文字考证的角度出发,认为“诛,讨也”。“诛”的本意为“批判”、“声讨”、“谴责”,因此,“孔子诛少正卯”,应该是“孔子谴责少正卯”,而不是“孔子杀少正卯”。

四、孔子位高权重诛杀少正卯,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

鉴于以上观点,以及孔子在鲁国期间官职的确“任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所谓的大司寇,在那时就是负责司法、刑狱、纠察和社会治安的事务,集公、检、法于一身,可谓位高权重的确有生杀大权。他杀少正卯已经具备权力基础,但是否真实,我们从以下几点探讨。

01)从文字层面的理解来说,孔子并未杀少正卯

孔子诛杀少正卯之事,典籍记载中最为关键的是“诛”字的理解及应用。因为,通常情况下“诛”字都被理解为“杀,诛杀”之意,于是,在很多人眼里,孔子便顺理成章的“杀”了少正卯。

据《说文解字》释义:“诛,讨也。从言朱声。”从解释中,“诛”,应为形声字,左形右声,从“朱”声,“讠”是义符,表明这是一种语言行为。朱,是红的意思,“诛”字造字的本意应是争论地面红耳赤,可以理解为“批判、声讨、谴责”,引申为“惩罚、处罚”,再引申为“处死、杀掉”。

但在《荀子》和《春秋左传》中,“诛”字多为“处罚、谴责、惩罚、讨伐、征讨、惩处”等含义。其他经典的”诛“字,也多为此意。且在先秦文献中,“杀人”一般都会直接使用“杀”字来表达。

因此,从文字意义上来看,孔子当时的确没有“杀死”少正卯,只是对其进行了处罚。

2)从孔子思想精神方面来分析,孔子并未杀少正卯

孔子的思想是“以人为本”,以“礼”为基,以“仁”为核心,注重人文关怀,强调“为政以德”,注重对老百姓的道德教化,并不过分强调刑杀,这是儒家和法家的根本区别。

《论语·为政》载: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尧曰》记载孔子明确反对刑杀: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此外,从少正卯本身的罪行来看,孔子给他定的罪名是“五恶”,但是,“五恶”更多的是道德层面的问题。少正卯属于“因言获罪”,属于思想犯罪,罪不至死。因此,孔子并没有杀掉少正卯。

3、从孔子临危受命角度来看,他并未杀少正卯

到了春秋末年,周天子的地位开始下降,诸侯纷争,周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西周时期社会相对平衡的局面被打破,“天下有道”的局面也被“天下无道”的局面所取代。

《论语·季氏》载: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此阶段,孔子可谓是临危受命担任鲁国的司寇,他的职责本身就是镇压“乱政者”,使得孔子在为政之后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而恰恰少正卯的行为,正是他必须处理的事情,所以具有典型性。因此,孔子就以少正卯以身试法。由此,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孔子也不可能“杀”了少正卯,而只能是对其进行了必要的惩罚。

综上,从诸多角度来看,孔子并没有杀少正卯。朱熹真可谓是一代巨儒,若非他博学慎思考,这段“公案”或许还要“沉冤”不知是多少年。

不过,“诛卯”事件的真相进一步说明儒家思想并非仅只是以“德”治国,以“礼”服人,还有其“法制”思想。“德”“礼”兼之,从而形成一整套治国理政的完整理论体系,这是儒家思想传承千年也不失其韵味的核心和精髓。

最后,孔子不但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其思想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与伟大丰碑。

3

孔子杀他的学生少正卯是排除异已,为他”克己复礼”扫清障碍,起到了杀一敬百的作用,为他推行腐蚀愚民思想铺平道路。从这件事上暴露了孔子假仁假义的屠夫嘴脸。

4

孔子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不知道的人很少。但对于少正卯知道的人就相对少多了。

不过对中国60岁往上的人来说少正卯并不陌生,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突然掀起了批孔高潮,孔子的最大罪名,就是屠杀改革派人士少正卯。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少人知道少正卯的具体情况,对于孔子杀少正卯的动机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首先,少正卯并不是一个人的姓名。少正只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官阶,"卯"才是人家的名字。

卯跟孔子是老乡,而且也跟孔子一样是献身鲁国教育事业的,他们都自己收学生,私人办学。还跟孔子一样口才非常好,能说会道,口若悬河。

卯跟孔子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胸怀大志,志向高远。办学只是手段,不是以赚钱为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理念和主张,伺机实现自己的理想。

不过孔子在鲁国办教育比卯要早,名气也大。卯属于后来者,起步较晚。收学生要费力得多。

就像开饭店一样,别人先开,自己后来,经营同一道风味的菜;别人有了口碑,有了客源,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自己怎么办?只有竞争,说的更直接一点就是用价格抢客源、拉人气,再就是用风味、用特色来拉回头客。

孔子招生每个学生名义上不要学费,但每人要交十根腊肉。卯在收学生的时候,把学费一下子就降下一半,五根腊肉就OK。

卯不仅学费低,而且授课方法不拘一格,幽默风趣、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跟孔子的刻板、教条、枯燥无味形成鲜明对比。这样一来不仅新生招了不少,孔子身边的"老生"也常去卯那里免费体验,轰都轰不走。孔子的学生除了颜回,剩下的都当过"叛徒"。

虽然卯跟孔子一样收学生,一样有远大理想,但彼此的政治主张却泾渭分明,全然不同。

孔子认为春秋时期人心不古,礼崩乐坏,主张克己复礼,以道德治理天下,就是以品德教育、政治教育为主。

卯的主张恰恰相反,卯主张以法律为治国之道,教育人民学法、懂法、守法,让统治者多颁布法律,让国家步入法制轨道来富国强兵。

两个人后来都走运了,都从政了,但孔子运气似乎更好,在鲁定公14年,孔子一不小心当了鲁国大司寇。相当于鲁国的高院院长。那时候没有公检法,孔子等于是公检法一肩挑的大官。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孔子送上任的第一把火就烧向了卯,一上任积极搜集卯的材料,从抓捕、审判。再到判决、行刑,只用了七个工作日。

还是孔司寇的办事效率,真是从重、从严、从快。当时孔子将少正卯处斩后,还觉得不解气,把将其暴尸三日。大街示众。

当时孔子门下弟子都迷惑不解,纷纷去询问孔子:

师傅。您不是说用仁义治国吗?怎么一当官就大开杀戒?

孔司寇义愤填膺、余怒未消。他对学生们说:你们太幼稚,不懂事。我跟卯的斗争不是人民内部矛盾,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对卯的心慈手软就是对鲁国犯罪,就是养虎遗患,对卯这样十恶不赦的人就要从重从快。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然后,孔司寇慢条斯理拿起了案头的竹简念起了判决书,判决书中细数了卯的五大罪状:

第一、这人什么道理都懂,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又不是法盲更不是文盲,却知法犯法。

第二,这人性格怪癖,有犯罪基因,做事偏执,容易走极端,是顽固分子,潜意识中有犯罪倾向,是治安隐患。

第三,此人巧言令色,蛊惑人心,善于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其理论具有很大欺骗性,善于洗脑,比传销分子还可恨。

第四,思想冥顽不化,陷入犯罪深渊执迷不悟。

第五,善于伪装,跟容易把青少年带入歧途,误人子弟、教人学坏,比恐怖分子还危险。

但学生们听到最后也只听到卯似是而非的罪状中,似乎并没有什么犯罪事实,更加疑惑。

孔司寇似乎看出学生的心思,继续真情告白:

作为鲁国的大司寇,肩膀上担子千钧重,我不能等他犯罪了,造成危害了再去处理,那就失职了,辜负了领导的殷切希望。我要防患于未然,把犯罪消灭于萌芽中。你们用心听好,这叫预防犯罪。别以为你们出师了,不懂的东西还有很多,学海无涯,以后就跟为师好好学吧。

孔司寇说得义正辞严的也太高深,不过要是俗人们来看,少正卯该杀的理由其实就是两条,抢了生源和政见不同。

孔司寇开了个不太好的头,日后这片大地发家的梁山泊集团也坚决不待见祝家庄曾头市,985的省城大学堂也坚决吞并两个省内211院校,不把本事学好跟清华北大有啥区别的蓝翔也强大到一枝独秀。

5

孔子是贵族特权阶层的代言人,当做了鲁国宰相后,少正卯是法家代表人物,反对孔子的克己服礼,政治主张不同是孔子杀少正卯的动机。可看出孔子负面的一面,去除政治上的障碍推行他的复周礼的复辟主张,仁义上的虚伪而不真实。

6

公元前499年,孔子从小司空升职到了大司寇。这个官职是处理刑事方面最大的官员,相当于后来的吏部尚书。

上任第七天,他把当时一个很有名的老师——少正卯,给杀了。当时所有人都不解,于是子贡等人就去问他:夫子为何要杀他?结果夫子说了一堆,总体就是想说,这个家伙内心险恶,行事圆滑,是个坏人,我们既说不过他,又拿不住他的小辫子,所以只能杀了他。

这是孔子从道德、法律的制高点来说的,把少正卯给说成了一个圆滑的小人。他虽然承认自己不如少正卯,但是只是说因为此人太奸猾,所以说不过此人。但是,实际我们从这件事真实的情况来看,孔子杀人,其实有报复的可能。

我们先来看看孔子的过往生活

他出生在贵族,家境不错,甚至父亲在60多岁的时候,还有人给他送美女。但是,孔子因为属于“野合”所剩,所以在父亲死后,他就和母亲一起被驱逐了。因为没有收入,所以从小就努力学习做人做事,不到30岁就做了校长兼老师,在鲁国小有名气。

后来鲁国内乱,他逃到了齐国,结果他在那里被齐王看好,遭到齐国权臣妒忌,要派人杀死他,于是他又逃回了鲁国。不久,鲁国人请他做官,他却屡次推辞,可是一旦上了高位,就杀了自己的对手。所以,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他的做法可能是为了泄私愤。

那么,这个少正卯究竟是什么人,能够成为孔子的对手呢?

我们知道,春秋时期是一个礼乐崩坏的时期,虽然周王朝天子还在传承,但是对于诸侯没什么约束力,因为他们本身很弱小,但是孔子认为只要靠一张嘴让各国都尊奉天子,那这个天下就太平了,此中关键就在于,大家都要讲“礼”。他当时的学说就已经在渐渐地形成儒学了,吸引了很多学生。

但是现实的问题是,当时各国热衷战争,也热衷强国的政策,所以像法家这类学说更实用,更容易得到诸国国君的认同。很不巧,当时同在鲁国的少正卯就是法家里一个很优秀的人才,他也开办学校,天天给学生们公开讲解。

结果他每天开课,孔子的那些学生就都去听少正卯的课去了。这人极有名气,甚至当时国内称之为“闻人”,说他是一个很有名的人。两个学校离得很近,但是孔子天天都在被打脸,当时只有颜回一个人没有去——可是这更增加了孔子的悲凉,甚至他的气愤、妒忌都被颜回看在了眼里。

古今之大仇,很多能化解,但是门派、教义之争,这是最难化解的东西,历史上有多少关于文化、信仰的东西,在冲突之中被彻底抹杀。所以孔子和少正卯之间是有仇的,不但是抢夺学生、丢了面子的矛盾,关键在于两者教义不同,信仰不同。

所以在他掌权后,立刻就开始站在道德方面、站在教义方面,将少正卯给斩杀。但是如果是道义之争,以他儒家风范来看,应该是辩论一番,然后把学生争取过来。可惜,他不但没有这么做,还把自己的这种以官杀民的做法,美名曰“君子之诛”。后来他的弟子们可能感觉这种事情太丢人了,根本没有在著作里提这件事。

7

孔子诛杀少正卯的起因是少正卯开讲座让孔子的生源流失,招生遇冷。

孔子是儒家鼻祖,讲授的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对统治者则极力宣扬“仁政”,然而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年代,大家都在富国强兵谋发展,孔子“仁政”这一套然并卵。

而少正卯讲的是纵横家的学说,还有励志学,这两种都非常实用,而且适合上至帝王,下至黎民百姓,所以少正卯开馆收徒后,孔子这边生源急剧流失,流失的生源都跑到少正卯那里去了。

孔子做了掌管刑罚的司寇后,不到七天就干掉了少正卯。后世许多人说孔老二是公报私仇,然而大家太小瞧孔子他老人家了。

请看孔子杀少正卯的理由:

孔子心情沉痛的告诉大家,天下五种人最坏,一种是文化很高但人品低劣;一种是行为怪癖但意志坚决;一种是信口雌黄却头头是道;一种是思想怪异而学识渊博;一种是标新立异而理直气壮。

在孔子看来,这五种人只要符合一种条件就该杀,而少正卯五项全占。所以诛杀少正卯,主要是为了正人心,不让“坏种”搞垮“主旋律”。

其实这都是孔子的一面之词,他杀少正卯是因为后者抢了他的生源,让他收入受损罢了!

8

孔子杀少正卯的历史疑案,一言难尽。需要我用两篇文章,才能捋清。

《诸子经典故事考证》

在读经典中,有时需要对其作简略考证。下面就分享一下鄙人的心得。 诸子经典中的故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真实的史实;二是以史实为基础,作了一定的修饰,具有寓言的性质;三是完全虚构的寓言故事。

要捋清何为史实,何为寓言。有两种方法:一是找出史料中的铁证;二是看其是否符合逻辑,合乎情理。

一、铁证。

在《荀子》、《列子》、《吕氏春秋》等大量的先秦典籍中,都有相同记载——“子产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左传》是唯一有不同记载的著作——“郑驷颛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在以上说法中,究竟孰是孰非?在没有考证的情况下,应当以史书《左传》为准:即诛邓析者,驷颛也。若对其考证,子产死于鲁昭公二十年,即公元前522年。而直到定公九年,即公元前501年,邓析才被杀。

子产比邓析早死二十一年,根本没有杀邓析的可能。因此,子产杀邓析当是寓言故事,驷颛杀邓析则为史实。 “子产比邓析早死二十一年”,这就是鄙人所言之铁证。

二、合乎逻辑。

在没有铁证的情况下,可通过逻辑推理来判断。

在《庄子》一书中,孔子困于陈蔡之事被屡次提及。且有五个不同版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孔子在绝境之中,依然向弟子宣扬道家思想;另一类则是孔子起初并未得道。但被道家高人点拨后,恍然大悟,茅塞顿开,撇下弟子,抛弃学业,扔掉书籍,脱下衣服。光着屁股跑到山林之中,追逐野兽,与之为伍。 虽没有铁证,但孔子之行不符合常理,不合乎逻辑。也可认定其并非史实,而是在史实的基础之上,对孔子困于陈蔡作了修饰,具有寓言的性质。

在《淮南子·道应》中,有孔子与颜回的言行: 颜回谓孔子曰:“回忘礼乐矣。”仲尼曰:“可矣,犹未至也。”异日复见,曰:“回忘仁义矣。”仲尼曰:“可矣,犹未至也。”明日复见,曰:“回废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洞于化通,是谓忘坐矣。”仲尼曰:“洞则无善也,化则无常矣。丘请从之。”此后,孔子便拜颜回为师,追随其左右。这无疑是纯粹虚构的寓言。

在道家经典中,孔子言行处处宣扬道家思想。而在法家经典中,又处处在宣扬法家主张。 在《韩非子·内储说》中,有一则故事: 鲁国失火,借助风势会烧到国都。此时人们都在打猎,无人救火。鲁君便求于孔子。子曰:“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无救也。”又曰:“事急,不及赏。若救火者尽赏之,倾国库之资不足以赏。必用刑罚。”孔子遂即下令:“不救火者,比降背之罪;逐兽者,比入禁之罚。”火势迅速被扑灭。 首先,此故事完全符合法家重刑轻赏的主张。其次,还不符合逻辑:发生火灾时,人民都在追逐野兽。即使颁布法令,正在追逐野兽之人又岂能看到。所以,此故事当为纯粹虚构的寓言。

在《外储说》中,还有一则故事: 齐宣王问匡倩曰:“儒者博乎?儒者弋乎?”匡倩答曰:“儒者即不下棋,也不射鸟。下棋是以杀帅为胜,射鸟是以下射上。兵士杀帅,以下犯上,都有违礼义。故儒者不为之。”孔子此时也现身说法:“与其使君谄下,宁使民谄上。” 故事中的孔子以及儒者匡倩宣扬的是法家的君本位主张。并且,孔子本人射鸟,但不射归巢之鸟。这两点足以证明,此故事是韩非子虚构杜撰的。

在《韩非子》中,孔子绝大多数言行皆符合法家思想。只有《五蠹》之一处例外: 鲁人随国君作战,三战皆背。仲尼问其故。答曰:“吾有老父,身死莫养之。”仲尼以为孝,举荐其为高官。韩非对此怒斥道:“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儒家的民本位与法家的君本位;儒家的孝与法家的忠,在此争锋相对——儒家是国以家为本,法家是有国才有家;儒家是有父才有子,法家是有君才有臣。

此故事当为史实。并且,可对其作进一步推敲考证。鲁人当为独子,因为周礼规定,父母年迈,家中只有一个儿子者,不用服役。也正因其家中只有一子,才会“身死莫之养。”孔子此举,不但彰显孝行,还维护法纪。

除孔子本人外,其弟子也被韩非选中,作为法家思想的代言人。 在《外储说》中,有一则曾子杀猪的故事: 曾子之妻去市集,其子随之而泣。妻曰:“汝还,顾返杀猪而烹之。”妻市集而归。曾子欲缚猪而杀之。妻止之曰:“吾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可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也,听父母之教。今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不信其母也,非以成教也。”遂杀猪烹之。 单看此故事,显然是阐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都影响着孩子未来的身心。父母必须一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孔子谓之——父父、子子,即父亲先守父道,才能要求儿子守子道。 此故事中,曾子的言行事迹既符合儒家思想,又符合曾子的一贯作为。并且,故事中符合情理,合乎逻辑——曾子之妻去市集,其子随之而泣。完全符合幼儿常常粘父母的天性。在没有铁证反驳的情况下,可姑且认定此故事是真实可信的。

当然,韩非子讲此故事的目的,并非宣扬儒家思想——重视教育。而是宣扬法家之信——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故明主标信,如曾子杀彘也。

在《韩非子·外储说》中,还有一则姜太公诛二居士的故事: 太公望封于齐,齐有居士二人。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掘井而饮,无求于人也。太公望至于营丘,使吏执而杀之。周公旦居鲁闻之,遗书急发之:“夫二子,贤者。何以杀贤?”太公望曰:“二子不仰君而食,无求于人。爵禄无以劝,刑罚无以威。无益于君也,是以诛之。”

故事中,姜太公之举并不符合其一贯作为——姜太公并未诛杀不臣于周的伯夷、叔齐。但却完全符合法家思想: 《韩非子·八说》有曰:“轻爵重身,则民难使。” 《八经》有曰:“赏莫如重,使民利之;誉莫如美,使民荣之;诛莫如必,使民畏之;毁莫如恶,使民耻之。” 《外储说》又曰:“赏之誉之不劝,罚之毁之不畏,四者加焉不变,则除之。” 虽然没有铁证,但我们依然可以认定,姜太公诛二居士并非史实,而是韩非子虚构的寓言故事。是为宣扬其法家思想——即使你没有触犯刑法,但若不为君主致死尽忠,那你就失去了生存的价值,诛杀之是替天行道。

《韩非子》中有《难一》、《难二》、《难三》、《难四》。此四篇中共有历史故事二十八则,在故事之后,是孔子的评论,以及普世价值观。韩非子对这二十八则历史故事,站在法家立场,阐述了自己完全不同的观点。这四篇的历史故事,应当为全部史实,而非寓言。

《外储说右上》中还有一则故事:尧欲传天下于舜,鲧谏曰:“以天下传之于匹夫,不详也。”于是,尧诛杀鲧。还有孔子之言:尧知舜之贤,并不难。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诛杀谏者,独断专行。

此故事完全不符合孔子的一贯言行: 晋平公宴饮群臣时,称:“莫为人君之乐,其言弗违之。”师旷以琴撞之。晋平公问其故。师旷曰:“今有小人言于侧,故撞之。”左右欲问罪于师旷。平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孔子称赞晋君:“晋平公非不痛其体,欲来谏者也。” 显然,无论是尧诛杀进谏者,还是孔子赞尧能独断专行。皆是韩非杜撰的寓言故事。只有柏杨之类思维逻辑混乱的弱智,才会信以为真。才会大肆批判尧、孔子和太公望。

在先秦时代,不仅在各个学派的著作中,常以孔子为代言人,假托孔子之言,述己之志。就连劝酒之时,也会搬出孔子。赵国公子平原君在宴请孔子的七世孙子高时,曾劝酒道:“昔有谚语:尧舜千钟,孔子百觚。古之圣贤,无不能饮。子何辞焉?”子高曰:“穿之所闻,圣贤以道德胜人,而不以饮食胜人。”平原君对曰:“既如先生所言,此言何生?”子高曰:“生于嗜酒者,世人以作劝酒之辞,非实然也。”

在读书为学时,一定要学子高。捋清何为寓言,何为史实。且不可学胡适、柏杨之流,而贻笑大方。

附录一:2014年巴西世界杯季军争夺战,荷兰队门将西莱森指挥队员排人墙时,屁股倚靠门柱。有网友在他屁股下面PS了一个马桶。西莱森屁股倚靠门柱的动作是真实的,但他屁股下马桶却是网友PS的。

附录二:二战时期,有一张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参加雅尔塔会议的合影。网友却照片中,PS了几位美女。 诸子经典中有很多寓言故事,都是以史实为基础,进行了PS。就如同西莱森屁股下的马桶,以及三巨头怀中的美女。

《孔子杀少正卯》

孔子一生所为之事,最为今人诟病者,既非见淫妇南子,亦非为求官饥不择食。而是杀少正卯。   

此事见于《荀子·宥坐》:孔子摄鲁国相,听朝七天而诛少正卯。弟子质问道:“少正卯是鲁国的文化名人,夫子诛杀他,难道没有错吗?”孔子曰:“人有五恶: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且居处聚徒成群,言谈饰邪营众,对此小人之杰雄,必诛之……”由上可知,少正卯不仅是鲁国贵族,还是某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且有不少的粉丝们。

孔子杀少正卯之事在WENGE期间,被大肆渲染。孔子被描绘成奴隶主阶级顽固派,少正卯则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以讲学为业,通古今之变、鼓吹革新、反对奴隶制。称孔子杀少正卯,是奴隶主阶级的反革命集团对新兴地主阶级革命志士的残酷镇压。   

今天,阶级斗争之说逐渐淡去。对其批判也更与时俱进。说孔子不依法定罪,单凭主观臆测杀人。是践踏法律,扼杀言论自由,搞文化专制。   

对于孔子杀少正卯之事,首先要弄清其真实性。对此,后世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   一种观点认为此事是完全虚构的,且根据颇为充分:   

为何后世没有留下少正卯学说的著作?并且在此后至《荀子》成书两百年内,所有诸子著作、史书均无此事记载。就连对儒家学说进行猛烈批判,甚至对孔子进行人身攻击的《墨子》,也对此一字不提。   

并且,少正卯的身份是鲁国贵族大夫。对无罪大夫,国君尚不能轻易诛之,何况孔子?  


另一种观点认为,此事完全属实:   

因为孔子诛少正卯之事,在《荀子》、《孔子家语》、《说苑》等书中均有记载。少正卯的学说著作没有流传于世,可能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所致。   

鄙人今天也来搀和一把,以图解开孔子杀少正卯的历史疑案:   

先秦诸子们普遍擅长假借圣人之口,抒己之志。墨子在《非乐》中,为了证明自己的主张,称圣王尧舜是反对音乐的,“其乐逾繁,其治逾乱。”而荀子在《乐论》中,批判墨家的非乐主张时,则称“乐者,圣王之乐也。可以善民心,易风俗。故圣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圣王们是非乐,还是乐乐?依据的不是史实,而是诸子们的观点和主张。   

荀子在《性恶》中,对孟子的人性本善论进行猛烈批判。并且对人之本性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证。其论证之充分,论述之严谨,远远超过孟子和告子。即便如此,荀子在此篇最后,还是拉出圣王——尧舜也认为,人性是恶的!(当时我差点晕倒)   

并且,在先秦诸子中,最擅长通过讲故事,来阐述和论证自己观点和主张的,当属荀子、韩非师徒。   

荀子为了抨击以墨子为代表的鬼神论者,在《解蔽》中讲述了一个精辟的小故事:“夏首之南有人焉,名曰涓蜀梁,其为人怯而愚。夜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仰视其发,以为立魅。背而走,致其家,气绝而死。岂不哀哉!”荀子称,大凡认为有鬼神者,都是在自己意识不清醒时作出的错误判断。涓蜀梁疑鬼而死,仅仅是寓言故事,其真实性不可查也。  

韩非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韩非子》中的故事不计其数,但完全符合历史事实的只有极少数,如吴起吸脓。相当一部分是完全虚构的,如守株待兔、孔子救火。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有事实根据,但被韩非修饰过,如宋襄公的仁义之师、孔子去卫。故事大王《韩非子》告诉我们,对诸子著作中的寓言故事,切不可以正史视之。   

正如《庄子·寓言》所说:“寓言十分之九,假托他人之言论之。”假托他人之言的寓言故事,又岂能当真?!   

在《荀子·宥坐》中,记载的全部是孔子的言行,颇似《论语》。但《论语》是真是地记载孔子言行。但《宥坐》却是假孔子之言,述荀子之志。如:子贡问孔子:“君子见大水必观,是何也?”孔子曰:“夫水:主量必平,似法。出入则洁,似教。万折必东也,似志。……似德。……似道”孔子此言虽极富哲理,亦十分精辟。但断不会出现在《论语》中。因为这荀子是借圣人之口,述己之言。   

荀子还在《宥坐》中,假托孔子杀少正卯之事,为自己“元恶不待教而诛”的观点服务。谁若以此认定此事是百分之百的史实,那就真成书呆子了。   

假设《宥坐》中,孔子杀少正卯的故事确实是属于极少数情况,是完全真实的。那为什么《墨子》不抓住这孔子这一最大的把柄,来进行人身攻击呢?为什么少正卯的学说著作没有流传下来?   

焚书坑儒是唯一的可能解释。这一解释是行不通的:   

若少正卯和杨朱一样,所有著作全部毁于焚书坑儒,为何《列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著作中,对杨朱都有提及。甚至可见其大致思想——“重生,贵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但对少正卯却一字不提?难道少正卯是项少龙?!   

由上可知,孔子杀少正卯之事,有两种可能:

一是本故事纯属虚构。  

二是却有此事,但被荀子修饰过——少正卯并不是某学派的代表人物和文化名人,更不是因“歪理邪说”和“五恶”被孔子所杀,他仅仅是个普通的贵族,因犯罪而被孔子依法处决。   

在这两种情况,究竟哪种情况属实?司马迁给了我们回答。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这与《荀子?宥坐》中,孔子被唐僧附身后,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完全不同。还有孔子的年龄等具体时间,足见司马迁确实对此事进行了严谨的历史考证。

按照《史记》记载:孔子当时是大司寇代相,少正卯因犯罪乱政而被孔子依法诛杀。

首先,《史记》被后世公认为“良史”和“实录”的史书。其真实性与可信度,是诸子著作中的寓言故事无法比拟的。

若依《史记》之说,少正卯是因犯罪乱政被孔子依法处死。那一切疑问都随之解开:

一、少正卯并不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而是一个普通的贵族,当然不会留下学说著作。其他诸子著作中,未对其提及一字,实属正常。 二、少正卯是因为犯罪而被孔子所杀。孔子是执法严明。对孔子攻击最为猛烈的《墨子》,如果提及此事,那就是在赞扬孔子维护法纪。歌颂孔子之事,《墨子》绝不为之。   

三、少正卯是一个普通的贵族,影响不大。所以,《战国策》、《国语》等“史书”中,均无此事的记载。  

下面再列举一个与孔子杀少正卯虽不相同,但却类似之事——子产诛邓析:   

《荀子》、《列子》、《吕氏春秋》等大量的先秦典籍都有相同记载——“子产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左传》是唯一有不同记载的著作——“郑驷颛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在以上说法中,究竟孰是孰非?在没有考证的情况下,应该以史书《左传》为准:即诛邓析者,驷颛也。若对其考证,子产死于鲁昭公二十年,即公元前522年,而直到定公九年,即公元前501年,邓析才被杀。子产比邓析早死二十一年,根本没有杀邓析的可能。因此,子产杀邓析当是寓言故事,驷颛杀邓析则为史实。

故对先秦故事之真伪,不能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应当以史书为准。   

我们再回顾《荀子·宥坐》,孔子在长篇大论中也称:“子产诛邓析。”但子产并未诛邓析。这更进一步证明了孔子之所以滔滔不绝,并非被唐僧附体。而是被荀子附身。是荀子假借孔子之口,来为自己“元恶不待教而诛”的观点服务。邓析与少正卯被诛之史实,在此处成了任由荀子打扮的小姑娘。仅用一个寓言故事,就搞得三界大乱,天翻地覆。并非荀子前辈太给力了,而是后世学者太不给力,分不清何为史实,何为寓言。   

最后,鄙人提醒某些学贯古今的文化名人(如胡适、柏杨之流)。在读书为学时,要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切不可将寓言视为正史,更不可人云亦云,而贻笑大方。      

附录:西汉时,王尊任安定太守,查出五官椽张辅利用职权贪赃枉法,王尊把张辅比喻为少正卯。并将张辅逮捕入狱,处以死刑。

9

“孔子诛少正卯”事件从朱熹以来就是聚讼纷纭的焦点问题,晚清近代疑古派出现以后更是掀起了考证潮流。众所周知,“儒法斗争”时代,这个问题曾经深入民间每个角落,虽贩夫走卒也颇为熟悉这个历史典故。但这个问题疑点重重,根本就不可能有定论,这里仅列出几个比较硬的证据,大家可自行判断,如下:


少正卯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么?

“少正”,仅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一例,晋代杜预解释为郑国世卿官名。也就是说,整个春秋时期,仅仅只有郑国存在“少正”官名,且周礼都没有记载。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夏,晋人徵朝于郑。召郑使朝。郑人使少正公孙侨对。杜预注:“少正﹐郑卿官也。”正义:“十九年传云﹐立子产为卿﹐知少正是郑之卿官名也。春秋之时﹐官名变改﹐周礼无此名也。

那么就可以推测:少正卯这个人如果真实存在,那么他很可能是郑国某个“少正”卿大夫的后代,即以官职为姓,名卯。且这个少正也仅仅比孔子略长一代,属于子产时代的人物,其后代才能与孔子有交集。但众所周知,卿大夫是世袭的,少正卯如果是郑国人,也一定是一位大贵族,不是那么容易被一个外国官员杀掉的。


另一种更大的可能是:根本就没有这个人。除了郑国,没有人姓少正。


少正卯是法家么?

现代以来,人们多认为少正卯是法家人物,因触犯儒家的孔子而被诛杀。这个观点的对错先不论,可以分析其是否成立。

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饰邪营众,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是以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正,周公诛管叔,太公诛华仕,管仲诛付里乙,子产诛邓析史付,此七子者,皆异世同心,不可不诛也。诗曰:‘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斯足忧也。”

以上是较为完整的少正卯故事,可以逐条分析:

1、少正卯这个人物故事的最早记录,见于战国时代的《尹文子》,而后见于《荀子·宥坐》,二者记载大同小异,距离孔子时代已经很远,是不可能作为研究孔子真实历史情况的证据的。

2、《尹文子》残篇大道二卷,按照其主旨来说,属于广义的法家,即黄老申韩一派;按其风格来说,又与庄子、列子等一致,可归入道家。因此,如果说法家尹文子叙述这个反面人物来反对法家,就自相矛盾了。

3、尹文子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喜欢用【寓言】故事叙述政治思想,其真实性是可以存疑的,例如邓析并没有被子产杀掉,他实际上死于子产逝世之后。


如此,就可以知道,孔子诛少正卯故事最初是泛黄老派的尹文子,为了推广其名家思想而采纳的一个传说故事,主旨是“名不可乱”,为了正名,甚至有必要诛杀旁门左道。尹文子是战国中期稷下学宫的活跃人物,由此影响到了后来的荀子。至于少正卯被认为法家,很可能只是一个符号词汇的延伸想象:郑国法家子产曾任少正,由此认为此人的言论必然是倾向法家的。


真实的少正卯:诛士风气下的悲剧人物

真实的少正卯会是怎样一个情况呢?现在的人已经不可能弄清楚了。但我们可以脑补一下:


郑国有一位少正卿大夫的后代,以官为姓,叫做少正卯。由于郑国子产的宽松政策,这个年轻人习惯了大尺度言论。有一次他去列国游学,也许是鲁国,也许是齐国,也可能是其他诸国,却因言论而获诛,被一位大夫严厉训斥了(诛,本意并无杀戮的意思)。这个故事流传到战国后期,由于诛杀士人的风气已开,人们对因言被杀已经习以为常,于是就想象百年前的少正卯也可能被杀掉了。为了进一步突出“王制”,荀子便引入了这个故事(或者其弟子编入文集),强调王道精神必须坚决打击那些旁门左道。于是才有了后来的孔子杀人之说。

10

少正卯,当时的威望远远高于孔丘,由此也产生了忌妒恨,当一朝大权在握时,利用职权之便,杀害了所谓的反抗势力的领袖人物少正卯,一个张口闭口的\"仁爱\",满嘴的\"仁义道德\"主张\"以德治人\"的伪君子,对待少正卯的态度,不是\"以德治人\",而是杀无赦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