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六郎(958~1014)是北宋名将,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他有双重身份和形象,一种是演义戏曲身份,一种是真实历史身份。

造成这种现象是宋朝民间艺术和俚语小曲的盛行,当时的底层艺人对真实历史不太了解,随意进行艺术加工创作所致。

说白了就是戏说历史。

比如戏曲中和杨家将为仇作对的潘仁美,真实历史的名字叫潘美,是一个比杨六郎名气大许多的名将。由于历艺术形象的扭曲,使多数人不识潘美真面目。



<杨六郎>

杨六郎真实的名字叫杨延郎,后改为杨延昭。

杨六郎这个名字是戏曲和演义的称呼,说他是金刀令公杨继业的第六个儿子,他的母亲是佘太君。

真实历史上就没有佘赛花这个人,杨六郎也不是杨继业的第六个儿子。而是杨业的大儿子。杨业在演义戏曲中称为杨继业。

杨六郎从小随父亲杨业征战,深得父亲的喜爱,在实战中学到了不少本领。

杨业去世后,杨六郎担任景州(今景县)知州,在景州和保州(安新)一带抵御辽军侵犯。完全不像演义戏曲那样是三关元帅。充其量不过一个保护地方的武官。

杨六郎的战绩寥寥无几,能够一提的不过是在坚守河北徐水县城一战。可以说是他从军以来得意之战,这一年他41岁。



话说杨六郎得到辽军进犯的消息后,急忙带兵加固城墙。但是双方力量太悬殊了,在敌众我寡不利情况下,他巧妙利用天气寒冷的条件,夜晚叫士兵取水泼洒城墙。到天明水全结成了冰,城墙十分光滑,敌人不能爬上来,辽军无奈撤兵了。

杨六郎可圈可点的战绩并不多,完全没有演义说的那么威风凛凛和高大上。他主要在北方地区抵御辽军的进犯,最高的官职做到了保州(今徐水)防御使,后来调任高阳关副都部署。

杨六郎在北方景县、徐水、高阳等地抵御辽军九年中,竟然不会写战况汇报工作,军中管理混乱。

军中的文书和诉状,常派小军官儿周正代笔处理,从这点来看,杨六郎并非文武全才,在我看来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员武将,是演义和戏曲把他捧了起来。把名将潘美污蔑成了一个小人。

到后来小军官周正不满意杨六郎的行为,愤然向朝廷告状,宋真宗知道后,各打五十大板,同时警告杨六郎,再有这种情况就撤他的职。

公元1014年,杨六郎郁郁而终,时年57岁。

通过以上了解,我知道颠覆了大家心目中杨六郎的形象了。但这就是真实的杨六郎。

杨六郎的妻子是谁史料没有记载,肯定不是柴郡主。(身份根本不般配,杨业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位高权重,潘美比杨业官职高得多。杨六郎望尘莫及)

亲们要分清历史和小说,就好比金庸的小说一样,金庸写的小说在历史上都能找到原型,但绝不是真实的历史,都是附会一些虚构的东西,目的就是给人一种真实历史感的假象。



弄懂了这些,(回到主题),杨宗保在演义和戏曲中是杨六郎的儿子,是个虚构的人物,也就是说历史上没这个人。

杨宗保的老婆穆桂英也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杨宗保是谁的儿子全凭作者一张嘴,他说是谁的儿子就是谁的儿子,没人和他争论。

真实历史上,杨文广是杨六郎的第三子。(杨传永、杨德政、杨文广)。

有时真实历史没人知道,一些传说和评书演义却大行其道,这是人们不加思考所造成的。

真实历史读起来枯燥无味,为了普及难免附会一些传说,希望大家能分辨是非,不要拿小说当历史。

文/秉烛读春秋

最佳贡献者
2

在历史上杨文广是杨六郎的儿子,没杨宗保。但是在一些戏曲评书上却有二种说法:一种是杨六郎二个儿子,大儿子杨宗保,小儿子杨文广;另一种是杨宗保是杨六郎的儿子,而杨文广则是杨宗保和穆桂英生的儿子。

3

杨宗保是虚构的

杨六郎其实是老大,杨令公其实并没有7个儿子,那个时候以六为大,杨六郎就是杨大郎。

他儿子是杨文广,军师成就选不如杨六郎。不过在杨文广老年的时候带兵打过一次胜仗,当时他带兵出击但是士兵士气不高,他便说目的地有大量财宝,士兵为财随即跟他急行军到达战场,但是并没有财宝,杨文广对士兵说我们既然来了,先打赢仗。最后他们确实赢了,虽然没有分到财宝,但是还是受到了朝廷的嘉奖。

4

说起杨家将我估计没有人不知道的吧,我就算去问我爷爷他都知道,杨家将满门忠烈的故事我是从小听到大的,而且在电视剧上也经常播放和杨家将有关的影视剧。比如当年全明星阵容的《少年杨家将》,在这部剧中,胡歌饰演的是杨六郎杨延昭,彭于晏饰演的是杨七郎,何润东饰演的是杨四郎,陈龙饰演的是杨五郎,并且还有刘诗诗等一些如今的当红明星。这部剧的前面还是很欢乐的,但是结局那是惨的不能再惨了,七子去六子回,原本以为去七个,回来六个。谁能想到,去七个,只回来个老六杨延昭。

但是这毕竟只是小说演绎的情节,而其实历史上真正的杨家将并没有小说中那么厉害,而且也没有什么杨宗保,完全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杨文广也不是杨宗保的儿子,而是杨延昭的儿子。现实中杨延昭和杨文广明明是父子俩,但是却被小说给演绎成了爷孙俩,所以说大家千万不能把小说当成正史来看。

不仅杨宗保是虚构的,就连穆桂英也是虚构的,在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的,并且杨延昭也不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是什么三军统帅,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保护地方的武将而已。

5

杨文广是杨延昭的儿子,但杨延昭不是杨六郎,到少在史料上,没有任何关于延昭排行第六的记载。

杨宗宝?我没听说过这个人名呀?我只听说过杨宗保,而且不止一次。

在《金瓶梅》中,西门庆的第三房妾孟玉楼,是富商遗孀改嫁。她原来的丈夫姓杨,原来的小叔子就叫杨宗保。这是巧合呢,还是说,“杨宗保”是一个很普遍、很常用的名字?就像亦会吧小说里 的“家明”,或者中小学数学题中的“小明”一样?

好吧,我们来整理一下。

史料记载,北汉大将杨业,在北汉灭亡后投降了宋朝,成为镇守晋北边关的大将。这,就是《杨家将》中的杨继业的原型。

杨业的几个儿子,都在军中服役(北宋的军人世家特别多),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叫杨延昭,但没有证据表明他是六郎。

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也是晋北边关守将。这三代杨家将,就是历史小说、戏曲、各种文学作品《杨家将》的历史依据了。

其他的,佘太君,七郎八虎,杨宗保,穆桂英,以及“杨八姐游春”、“四郎探母”、“三关点帅”、“交印”,这些丰富多彩、摇曳生姿的故事,都是文学创作了。

6

杨文广在《杨家将演义》的故事中,是杨宗宝与穆桂英之子,杨宗宝和穆桂英是故事中虚构的,而在正史《宋史》的记载中,杨文广是杨延昭(即杨六郎)的第三子。

7

杨文广千真万确是杨六郎的儿子,是黄氏所生,当时的杨六郎已经四十七岁了,可以说是晚年得子,杨六郎共有三个儿子,长子杨传勇,次子杨德政,三子就是杨文广。





杨六郎原名杨延郎,后来为了避讳,改名杨延昭。是杨业的长子,曾经在高粱河战役中,不顾个人安危,救出宋太宗赵光义。后来在陈家谷一战中,冒死冲出重围,他的弟弟杨延玉则在战斗中被敌人乱箭射死,父亲杨业被围困后,绝食而死。杨延昭返回京城后,金銮殿上和母亲折赛华告御状监军王申被流放,潘美被降级使用。杨延昭继承父亲杨业爵位,镇守三关,




辽军十万人马气势汹汹前来进犯,杨六郎只有几千人马,六郎坚守不出,正是隆冬时节,杨六郎号召军民一起动手,连夜跳水,泼到城墙之上,第二天,辽军一看整个遂州城都被冻住了,,无法攻城,只好撤兵了从此冰冻遂州成为战争史上的一段佳话。杨延昭作为杨业的长子为何被称作杨六郎,原来辽国人认为杨延昭是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星白虎星,专门克制辽国,所以称杨延昭为杨六郎。


后来辽国再次进犯大宋,攻打潭州,宋真宗在丞相寇准的劝说之下御驾亲征,将士们齐心用力。在杨延昭指挥下,用床弩一箭射死辽军主将萧达赖三军主帅一死,辽国再也无心和宋朝交战,两国经过谈判,签订了条约,为两国赢得了一百多年的和平时间,杨延昭力主北伐,可惜没人支持,抑郁成疾,五十七岁在任上去世,真宗闻听噩耗。废朝三日,亲自迎接杨延昭灵柩入京。



杨文广长大成人后,跟随范仲淹镇守边关,屡立战功,七十五岁病故,


至于杨宗保历史上确有此人。不过应该叫做杨宗葆,是杨业的孙女,杨家后人娶慕容氏为妻,后人以讹传讹传为穆桂英,加之杨文广和杨延昭之间正好有一代人的差距。为了说书人的方便,中间硬是加上子虚乌有的杨宗保一代,由此杨文广降级为杨延昭的孙子,不过无妨大雅,人民群众愿意接受。

8

杨宗保历史上有其人,不过是个女的。我国考古学家在河南郑州发掘出杨业停灵碑,落款是:女孙宗保。停灵碑没有造假的!这说明宗保是杨业孙女。

9

据学者考证,在真实的历史上,杨家将只有杨业一杨延昭一杨文广这爷父子三代,没有杨宗保这个人,也没有穆桂英,有学者认为小说、评书中的\"穆桂英\"是以真实历史上杨文广的妻子\"慕容氏\"为原型塑造的。

10

杨宗保只是虚幻人物,现实中没有这个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