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说答案:清朝建国初期,满语是官方语言,尤其是在处理行政事务上地位突出,随着,满汉文化的交流,满语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没有满文之前,金国女真人仿造汉语创立了大字和小字两种女真文字。后来女真人改用蒙古文字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既不利于满族社会的交往,对于满族人的统一大业也没有帮助。所以努尔哈赤对这件事情表达了不满,当时他就说:

汉族人念汉字,不管是学没学过汉文,都可以听得懂;蒙古人念蒙古字,不管是学没学过蒙古文,也都能知道。可是我们满族人,说话要说满语,写字却要写蒙古语,为什么你们会觉得我们满语的编写,会比别国的语言更加困难呢?

所以在万历27年,也就是公元1599年的时候,努尔哈赤手底下的学者创立了最早的,没有圈点的满文,一般叫做老满文。

到了皇太极执政时期,又对老满文做了修改,成为了后来比较成熟的满语。

清兵入关之后,满文在清朝被定义为国书,清朝政府也很重视满足语言的规范化工作,在雍正和乾隆时期也编进了大量的教材和词典。这些词典的问世,一方面对满语起到了规范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满语的普及和推广。

清初时期,在生存领域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满语仍然是满族人的主要的交际工具。但是随着满族和汉族民族交往的加强,满族人开始越来越多的学习汉语和汉族的文化。为了避免被汉族文明融合同化,皇太极就曾告诫过大臣说,金国皇帝,就是因为提倡穿汉族衣服,学习汉族礼仪,最后导致了亡国的后果。因此王爷贝勒们必须要互相告诫,让后代人知道祖宗之制。

在清朝开国之初,满语被朝廷定为国语,官员的升迁教育,政府公文,教材和翻译等方面,国家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巩固满文的地位。努尔哈赤时期确定了使用满文书写公文的制度,皇太极时期规定所有的文书只能使用满文,到了顺治时期,由于需要要处理大量的汉族事务,文件中才开始同时出现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

有趣的是一开始在诉讼的时候公文必须使用满文,这个规定让很多司法领域的汉族官员苦不堪言。在康熙年间,因为汉族官员看不懂刑事笔录,没有办法在判断案件的时候给出有力的意见,最后只能随大流,别人说怎么判他们就怎么判,成了摆设。这样对于司法公正绝对是一个伤害。为了纠正这个问题,后来在犯人口供上面才加了汉语。

除了官方文件,满族文字还被用来翻译汉语经典著作,书写家谱等等。那些传授满文的先生们还经常使用满语来讲小说,内容有《三国演义》,《封神榜》《西游记》等等,甚至在春节的时候写对联也使用满文。

此外政府对于八旗子弟尤其重视满语教育,他们先后在各地设立了学校,比如在顺治年间的时候要求八旗子弟在10岁以上必须要入学学习满文,当时叫清书。

顺治皇帝多次强调教授学习满语的必要性,尤其是在八旗子弟的军事训练中非常的普遍。

说来很有意思,在西安一直到末代皇帝溥仪在位的宣统年间,还在使用满语口令操练军队!

清朝政府为了进一步巩固满语的地位,还把满族文字作为科举科目之一,对于满语不合格的人进行惩罚,满语水平的高低成为官员升迁或者降职的标准。在雍正4年,大学士徐元梦因为翻译奏章错误被革职。在雍正7年又宣布,八旗汉军如果不能够用满语回答问题,就会很难得到升迁和任务。乾隆皇帝还专门指派官员来监督满族王公子弟学习满语,每年举行两次考试,如果不懂满文就不能当官。甚至有些地方官员就因为不懂满语而辞职,比如乾隆年间的户部侍郎,新任的浙江巡抚达都就是因为年纪大了,学不好满语,只能辞去巡抚的官职。

尽管统治者下了大力气来扶持满语的生存和发展,但是随着满汉交往的密切,经过了满汉共存的双语阶段之后,满语还是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入关之后北京旗人里面既懂汉语又懂满语的人慢慢增多,到了康熙末年,北京城的八旗子弟基本上都能够说汉语,而在民间无论是满族还是汉族都使用汉语交往。到了乾隆年间满语已经沦为了第二语言,到了嘉庆初年,北京已经形成了不能翻译甚至不认识满文的局面,到了同治皇帝之后,满语逐渐失去了行政上的地位,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公文和奏章都被汉语取代。

从官方到民间,汉语逐渐在各个方面全面取代了满语;从地域来看,抛弃满语使用汉语的过程呈现从南向北的趋势;从时间上来看,雍正和乾隆年间是满语和汉语同时使用的过渡期。到了嘉庆皇帝之后,汉语逐渐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到了鸦片战争的前夕,关内的满人基本上全部放弃了满语。

在历史上,汉族经历了多次的军事征服,宗教传播,甚至一度被其他民族统治,但是汉语依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具有不可挑战的权威性和强大的稳定性,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任何民族都很难摆脱对汉族对汉语汉字的依赖,都会或多或少被影响,甚至被同化。满语虽然曾经成为国语,但是也难以逃避这样的历史命运。

最佳贡献者
2

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大清朝从皇帝到大臣,日常的交流全部都是使用满语,所以千万不要被现在的清宫影视剧给误导了。那里面无论是满人还是汉人,都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可是没有办法呀,影视剧如果都说满语,谁看得懂呢?

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从努尔哈赤那个时候开始,满人说满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只是到了清朝的中后期,随着大量汉族官员进入政府高层,满族皇帝才慢慢学会说汉语。但即便如此,皇帝召见满族官员时,彼此的交流还是以满语为主。

为什么汉人有上亿人口,满人充其量也就几百万人,汉语却不能成为朝堂的正式语言呢?说起来,还是清朝政府对汉人的不信任造成的。我们知道,明末清初时,清朝军队马踏中原,杀戮无数,到处镇压反抗,什么扬州十日,什么嘉定三屠,都是为了迫使汉人屈服。

在建立全国政权后,满清的统治者更加害怕汉人的反抗,他们知道,如果要汉人不反抗,首先就要在文化上压制他们,而把满语定为官方语言是再合适不过的举措了。一些汉族官员为了挤身上层,只能去学习满语,这样一来,原有的强烈反抗清朝的意识就慢慢淡忘了。

其次,大量使用满语,也是出于保密的需要,当然这也是为了防着汉族官员。早期的一些对外条约,都没有汉文版,比如清朝与俄罗斯签订的《尼布楚条约》。

只是到了清朝的后期,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进入中国,他们对于满语感到十分别扭,也觉得特别难学,纷纷学说汉语,才倒逼着满清政府开始把汉语的使用提上议事日程。清乾隆皇帝算是一个比较开明的皇帝,他当初接见英国朝见的使者,用的就是汉语翻译。

但是,在大朝会或者重大节庆日上,皇帝是一定会说满语的,绝不能说汉语,因为说汉语会被为是对祖宗的不敬。而且在这样的场合,皇帝一旦说汉语,肯定会有满族大臣跳出来强烈反对。满族大臣跟汉族大臣不一样,汉族大臣往往在发表意见时会瞻前顾后,而满族大臣秉承自努尔哈赤以来的传统,有什么就说什么,不会有所顾忌。

由于清朝皇帝的汉语水平普遍都不高,所以有的时候会写错字,但是他们又不愿意承认自己写错了,所以往往将错就错。典型的如康熙写的避暑山庄的避字,就是一个错字,很多人都看出来了,但是谁也不敢说。

总之一句话,大家不要被现在的清宫剧给误导了,在清朝的时候,不是满族官员上赶着学汉语,而是汉族官员上赶着学满语。因为学好了满语,不仅能够很好的和上层人物交流,有时还能得宠呢。最著名的是张英、张廷玉父子,能力最强,最得康熙皇帝宠信,因为他们能说流利的满语。清朝末年,满族官员集体腐败,以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为代表的汉族官员上位,才使得汉语慢慢成为了主流。


参考文献:《清史十六讲》、《正说清朝十二帝》、《清帝传奇丛书》

【精彩原创,敬请关注,欢迎评论,点赞转发】

3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见证了汉文化的影响力。这个问题有一个发展历程,入关前说满语;入关后一开始满汉并行作为官方语言;后来汉语强制压倒了满语,到最后连满人都不怎么会说满语了,全部汉化了。

可能有人不同意,我先说一个证据:出自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康熙雍正皇帝的朱批,你们见过满文的吗?对于语言,不好进行证明,然而语言和文字是相通的,因此我想以文字为佐证进行说明这个问题。

一、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入关前,满语建立并成为官方语言

实际上,满文和满语是是在努尔哈赤期间才完善起来的。

早期的金帝国时期,已经有女真语和女真文,但金灭以后传播并不普遍,到了努尔哈赤时期,大量文书都需要通过蒙古文进行翻译和传递。努尔哈赤便任命大臣进行满语和满文的规范工作。结合蒙古文,最终建立了“新满文”。而语言和文字是相通的,在建立了满文以后,满语也逐渐推广开来。

皇太极入关以前,满清帝国的官方语言和文字肯定是满语和满文,但因为长期和明帝国进行外交和战争,大量女真贵族是懂得满汉文字和语言的。

投降过去的汉臣,都要学习满语和满文,朝堂之上和官方文书都是以满文为主。

二、顺治康熙时期:一开始是想以满语为官方的,但是发现行不通

满清入关以后,本想强制推行满语和满文,但是广大的汉族语言体系,然语言文字比之剃发易服更加艰难,到康熙时期逐渐放弃了,改为强调满汉一家,共同作为官方语言和文字。

但是,满族官方仍然比较注重满文和满语,汉语和汉字的渗透不强。

这一点可以从《尼布楚条约》和康熙皇帝的朱批得到证明。

《尼布楚条约》是中俄签订的正式官方文件,可以代表满清政府的官方立场。然而,这份签订于康熙二十八年的外交文件,却没有汉文版本,只有拉丁文、俄文和满文版本。

《尼布楚条约》满文版

由此可见,清朝官方的语言和文字,此时仍是满文和满语,而不是汉文和汉语。

但是从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流出的康熙朱批却是汉语,康熙皇帝在到处的题词也仍旧是汉文,故宫的牌匾上,却是满文和汉文两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说明,推行满语和满文作为全国语言和文字失败了,与汉臣交流不得不使用汉文和汉语。

康熙帝说“对于大臣所上的章奏,见有错字,必行改正。”在康熙五十六年二月十五日(1717年3月27日)直隶总督赵弘燮的奏折中,有一句“御制法蓝盖碗”,康熙帝在朱批中将“蓝”字改成了“琅”字。

这说明,康熙皇帝对于汉语和汉文的确掌握的十分纯熟,而且与大臣的主要交流方式也应该是汉字和汉语。

但同时,我们发现,康熙皇帝号称精通满文和汉文,却留下了许多错别字,避暑山庄、上图中的“知道子”就是最好的证据,还有诸如“风(封)疆大吏”等等。

这些现象可知,汉文和汉语是康熙皇帝后来学习的,并不是康熙皇帝的母语,才会有这些现象出现。

康熙皇帝曾自诩道“朕之清字,亦素敏速,从无错误。”曾国藩也曾在《〈国朝先正事略〉序》中称颂康熙帝:“····满蒙、西域、外洋之文书字母,殆无一而不通。”这说明康熙皇帝的母语应该是满语和满文。

综合康熙皇帝的种种表现来看,我们大致可以这样理解,对外的官方语言和文字,满清政府的立场是满文和满语,但对内的官方语言和文字,却是满汉并行。

那么,这种现象是否一致维持下来,成为满清一朝的主流呢?

三、雍正乾隆时期:官话改革,汉语占据主流,满话越来越少

在世流传最多的是雍正皇帝的朱批。查阅相关资料显示,雍正帝也同样精通满汉蒙文和语言。子彧特意查看了雍正皇帝的很多朱批,却发现,雍正帝的朱批,全是汉字。

这是在年羹尧的奏本上的朱批,用的是汉语。年羹尧是满族包衣,但从行事作风上来说,还是汉人的气质,用汉语是理所当然。

然而,我们发现,在满臣鄂尔泰的奏本上,雍正和鄂尔泰都使用的汉字而不是满文。

另外,雍正皇帝曾因为福建等地的大臣说的方言听不懂而进行了官话改革,推广普通话。由此可知,在雍正时期,汉语和汉字已经成为主流,在朝堂上,应该也是以汉语为主了。

到了乾隆时期,这一现象进一步加强了。

在现存于故宫及北海侍卫教场内,有一个碑文叫做《训守冠服骑射碑》,碑文中写道“时时以学习国语、熟练骑射、操演技勇,谆切训诲”。这里的“国语”便是指满清的官方语言满语。《清实录》中记载,乾隆十七年曾针对满清贵族下了这样一道旨令“朕于本年冬间,或明年春间,查阅,其优等者,格外施恩。傥仍不学习,以致射箭平常,不谙清语者,定从重治罪”。

这些说明,在当时的满清贵族中,不习骑射、不会说满语的现象已经比较普遍,以致于乾隆帝要下这样的严令。

由此可知,当政府允许满汉并行之后,汉文化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逐渐压制了满文和满语的传播,成为主流,甚至连满清贵族一开始丢弃满文和满语。如果朝堂之上都是说满语的话,肯定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因此可知朝堂上的官方语言也是汉语为主了。

那么,乾隆帝的努力收到成效了吗?后世的满清以汉语为主还是满语为主?

四、乾隆以后:满语是什么?连皇帝都不会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曾提到自己的满文水平,“满文也是基本课,但是连字母也没学会,就随老师伊克坦的去世而结束。”据说,溥仪只会简单的几个满语单词。但又有人曾发现,溥仪的英文课本中,有用满语作为注释的现象。

很多人在学英语的时候,习惯用汉字来注释英文发音。而溥仪用满文,这说明,皇宫之中,仍然是以满语和满文为母语的,但溥仪的满文水平,较之以前却的确是不如了。

而同时,我们对比清代皇帝们的朱批,发现他们的书法一个比一个好,一个比一个正式,这说明皇帝们的汉文水平在逐渐提高。

这些现象表明,到了清朝中后期,汉语已经压制住满语和满文,成为满清政府的主流和官方语言文字。朝堂之上,肯定也是说汉语为主了。

子彧说:汉文化的力量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汉文明相对于满族文明是一个先进而又丰富的文明,而文字和语言是文明最基本的体现。

满洲人虽然在军事上征服了汉文明,但是在文化上,自康熙以后,历代皇帝都十分推崇并悉心学习汉文化,最终形成了汉文明反过来征服满洲统治者的现象。这种文化征服是潜移默化但力量十分强大,难以扭转,这才会有乾隆帝的大声疾呼,如遇虎豹。

随着汉文化的征服,语言和文字也逐渐被征服,而原来的满族文化和文明便逐渐的消退了。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谁也不可阻挡,包括皇权。而汉字和汉语,也就逐渐成为了满清朝堂上的官方语言了。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期待你的关注!

4

清朝入关后,为了适应统治全国的需要,很快推行了汉文化,上至皇室帝胄,下至八旗军民都开始使用汉语交流。尽管官方文书上是满文与汉文并列,但是在汉文化的强大同化作用下,满语、满文渐渐成为象征意义。到了清朝晚期,皇室帝胄、八旗军民都不会说满语,写满文了。所以说满人以武力征服了汉族,但是汉人以文化融合了满人。

女真人文化落后,在宋朝时期建立了金朝,他们大量吸收汉文化,尊重孔子,发扬儒学,一度金朝自称汉人,将南宋视为蛮子。明朝时期,女真三部皆受明朝羁縻统治,各部落首领都会汉语,且精通汉文化。清朝入关后,满人速迅汉化,除了服装外,在语言与文字上都采用汉文化。顺治皇帝曾经特地批示:嗣凡章疏,满汉侍郎、卿以上会同奏进。他强强调“大小臣工,皆朕腹心”。清军一边入关,就一边使用汉语,这样就迅速地实现了语言的转变,对于满清来说,掌握汉语未费吹灰之力。

康熙皇帝自幼学习汉文化,他与汉臣交流毫无障碍,根本不需要翻译。康熙也非常仰慕汉文化,不仅下令编篡《康熙字典》等大型书籍,以树立满清的法统地位,还曾经六次南巡,也就是六下江南,沿途饱赏汉文化风俗,对汉文化的认识也更为深入。康熙对汉文化十分精通,这让他发动“文字狱”有了理念与技术支撑。汉文化的任何典故,他都可以信手拈来,精彩的点评一翻。汉家的帝王之术更是学得炉火纯青,这样康熙成为一代大帝功不可没。

乾隆皇帝的汉文化造诣更深,据说他一生作诗四万多首,是产量最多的诗人。“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草丛都不见。”据说这首诗就是乾隆皇帝写的。在乾隆时期,他还主持了《四库全书》的编篡!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爱新觉罗氏、钮祜禄氏是满人八大姓氏,从清朝中叶时期就开始渐渐改为汉姓,民国时期全部改为了汉姓。慈禧太后不会说满语,不认识满文,到清朝末期,满汉文化基本全部融合了。

5

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开始,清朝近300年的历史中,朝堂上,究竟是以满语为主还是以汉语为主呢?或者说,清朝朝堂上,皇帝和大臣们说的是满语还是汉语?

这个问题不可一概而论。

努尔哈赤

事实上,这个问题应该分为两个阶段,在康熙之前,尤其是在清军尚未入关之前,清廷朝堂上的语言主要还是以满语为主,而当清军入关之后,清廷朝堂上则主要交流语言则成了汉语。

原因也很简单,自努尔哈赤带领女真人在关外崛起并建立后金政权之后,这个后金政权就极为敌视汉人,对于关外的汉人,除了屠杀之外,他们将其视为奴隶,从未将其平等相待。自然,女真高层虽然很多人精通汉语,但不可能将汉语作为主要语言。

满清朝堂

而且,当时后金政权的人员构成,也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将汉语作为主要交流语言。努尔哈赤一手建立的八旗集团,虽然将当时关外的部分汉人、朝鲜人、蒙古人、达斡尔人乃至于俄罗斯人都编入了八旗集团,但是,其主要人员构成,依然是满清八旗的根本——女真人。

而当时八旗集团朝堂上层的达官贵人们,除了少数投降的汉奸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女真贵族。而且即便是这些汉奸,在后金上层的话语权也近乎忽略不计。因此,毫不意外的,关外时期的女真八旗集团,所通行的语言自然是他们最为熟悉的满语。清朝初期大名鼎鼎的孝庄太后,就不会说汉语,哪怕到了康熙年间,孝庄太后依然只会说满语和蒙古语。

孝庄太后

这从如今清朝遗留下的历史文献也可以看得出来,后金关外时期的文献,绝大部分都是由满文书写,汉语书写的文献并不多。由此还带来一个问题:由于今天精通满文的人越来越少,这部分文献甚至存在无法翻译以至于失传的危机。

而当清军入关占领天下之后,虽然骨子里清廷依然轻视和警惕汉人,但是,女真只有几十万的人数决定了,他们必须倚仗人数巨大且具备完善知识体系的汉人,才能统治关内庞大的面积和亿万人口。

因此,大量投靠清朝的汉人士大夫阶层开始进入朝堂,虽然最为关键的职位依然由满人担任,但是,凭借人数优势,清廷内的汉人官员依然占据多数。与此同时,为了统治各地方,清廷也必须使用各地方官府和百姓能够看懂的汉字。

八旗

在这种局面之下,虽然清朝每一个皇帝都声嘶力竭、甚至身体力行的推广八旗所谓的“国语骑射”,但是,汉语及汉字依然不可避免地成为清廷的主要交流语言。

汉化,以清廷绝不想看到却难以扭转的趋势,迅速波及整个八旗集团。以至于到了清朝中期的乾隆年间,哪怕在八旗集团内部,绝大部分八旗子弟都已经不会说满意,更不会书写满文。

当然,这种局面绝不是满清统治集团想要看到的,他们深知文化及文字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因此,无论是康熙、雍正还是乾隆,这些颇具成就的皇帝们除了本身精通满文及满语之外,也一直强调八旗子弟要坚持满族特色的“国语”。

乾隆皇帝

而满清皇室对于皇族子弟的教育,满语和满文也一直是重中之重,包括清朝末帝溥仪在退位之后的故宫小朝廷内,依然接受了完善的满语教育。

然而,清军入关之后,主动和被动的被汉化,是大势所趋,根本不是满清统治阶层的意志所能扭转的。因此到了清朝中后期,无论是朝堂还是八旗集团内部,满文及满语都几乎消失殆尽。整个八旗统治阶层内部,除了地位极高且接受了满语教育的皇室子弟之外,哪怕是大多数贵族子弟们,都已经将满语及满文抛之脑后。

6

满清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皇太极伊始到宣统帝,一共历经了十一位皇帝,该朝代一共存在了有二百七十六年的时间。在这二百七十六年的时光中,这个朝代有昌盛的时候,也有落寞的时候,而最重要的是,它将中国的版图扩大了很多,若不是康熙时期的努力,若不是晚清时期左宗棠对于新疆的收复,如今的中华土地说不定还没有这么大。

大清建国史

在十七世纪初的时候,也就是在万历四十四年的时候,不可一世的努尔哈赤与明朝分庭抗礼,建立了政权,自称为大汗,将自己的国号定位“大金”,从意思上便是延续了当年宋、元、金时期的女真祖先国号。可在后来,这个政权的国号便从之前的“大金”改为了“清国”,史称“大清帝国”。

在满清的朝廷上究竟用什么语言?

其实在最初、也就是在满人刚刚统一中国,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候,他们在朝廷上开会都是使用满语的,但是后来因为一系列的原因,使得他们慢慢的从满语转化为了汉语。

人口基数

毕竟就当时满人和汉人的人数进行对比,汉人的人数是远远的超过满人的,如果一直使用满族语言,而不使用汉语,是无法从根本上融入到这个国家,无法从根本上了解该怎么去统治这些百姓的。这就好比一个人从异国他乡来到了外国,虽然经过他的努力已经成为了这里的首富,但是为了能够在未来更好的进行发展,他就得去学习当地的语言,当地的风俗,以及当地的文化。毕竟,虽然他掌握着很多的资源,他手里有很多的金钱,但他的生存环境中都是外国语言、外国的文化,所以他为了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和发展下去,就要去寻求改变,寻求创新。总的来说,这样的局面有种“少数服从多数”的味道,也有“入乡随俗”的意思。

马背上打天下,汉书里治天下

打天下和治天下是两种概念和两个范畴,一个可能只要依靠单纯的武力,单纯的兵力进行镇压,而另一个则需要很多复杂的东西去驱使。所以说,为了能够在打下了天下后很好的治理,满人则必须要去学习有关这方面的汉人书籍,而为了能够看懂这些汉人书籍,皇帝便要去学习汉语,这就使得皇帝会有一个汉语老师;这一系列的连锁使得在无形中将汉语的地位提高了,虽然在初期的时候,一些满人的贵族会看不起汉人的东西,毕竟就按他们的理论来说,汉人的天下都是依靠我们的战马和马刀得来的,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可过不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就会觉得“真香!”,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皇帝都读了汉书,识了汉字,如果作为臣子的不去学习,则会很难揣摩皇上的圣意,难以引起皇上的兴趣和关注,这就自然而然不会有升迁和发达的机会。所以,汉文化在清廷中流行,有很大原因是因为皇帝的喜欢带动了臣子的喜欢,毕竟“投其所好”的小把戏,不仅仅汉人深知,满人贵族们也是知道的。

综上所述,清廷在最初的时候是在朝廷上讲满文、说满语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满汉的融合后,就慢慢使得汉语在清廷中流行,成为当时较为主流的语言。这不仅是易于统治,也有利于满清皇帝更加了解和统治这片汉人基数众多的土地。

7

丛努尔哈赤时代日常办公就是以汉语为主,只有全都是满族官员时才讲满语,以宁完我为例,他从努尔哈赤时代就参与朝政了,一直没遇到什么问题,但是到了晚年,顺治时期,被赐入满洲八旗,进入王公议事会(相当于人大主席团),却上表请辞,因为都是满族亲贵,都讲满语,自己听不懂。但也说明就是在入关之前,满洲上层都是双语制的,都会讲汉语,而大臣和将领们都有不懂满语的汉语,所以正式办公用语都是汉语。但满族之间在没有汉族的时候还是会讲满语。

8

满清入关之后,就一直在汉化中。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化的程度越来越深,其实满清汉化在清朝乾隆时期就已经很严重了。关于满清在朝堂之上到底是说满语还是汉语,下面从几个方面来看看。

奏折和诏书

无论是传位诏书,还是一般的普通诏书,或者奏折都有汉字写的。若是满清朝堂只能说满语,如果遇到需要念出来这些东西的情况,那么是不是在念这些东西的时候要用满语念出来?那么只能说念这东西的宦官或者其他人还得实现精通汉语和满语,不然根本翻译不好奏折的原意,貌似满清的宦官进了宫并没有说都要学满语吧?官员也没有要求说要学习满语吧?

官名或者话语的汉化版本

满清汉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证据就是一些官名或者一些话语的汉化版本。比如:一尔希哈番。这就是一个音译版,就是少卿的意思。又比如土黑勒威勒,是轻微罚俸的意思。这些词能在史料中出现,可见满清的朝堂是一开始还是有说满语的存在,所以才有了这些汉字音译版。之后随着汉化的加深,这些音译版的词也就消失了,而是直接用汉语词语了。如果满清朝堂用满语交流,那么怎么会在清亡后不久这些词语就看不懂了呢?

玉牒的改变

满清的皇族分为两种,一种是努尔哈赤的兄弟伯叔称为“觉罗”,一种是努尔哈赤本支称为“宗室”。“宗室”的人录入“黄册”,“觉罗”的人录入“红册”,然后再每隔一段时间就汇编入“玉牒”。而玉牒这东西本来是满文书写,嘉庆二十二年起每年另缮汉文版,名曰“星源吉庆”,而且还规定以后不再缮录满文本。连满清皇室的宗谱都用汉字来缮写了,那么满清的朝堂还有用满语交流的必要吗?难道说着满语写汉字?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总之满清刚开始的时候也许是汉语和满语并存于朝堂之上,这时候满族官员多,当然是满语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满语慢慢地在朝堂变成只有极少数人在说,甚至没有人在说。无论皇帝还是臣子交流大部分都是用的雅言。满语虽然没有消失,像是萨满这些基本上就是用满语,但是会使用者越来越少,这些都能侧面反映出来。

9

仪式用语是满语,商讨国事用汉语。

10

导语:说到清朝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电视剧,清朝后期可能因为一些政治的不妥,所以才导致了中国的落后,但是清朝也是有非常独特的地方,就是清朝的官员,大多数都是满族贵士。


据资料揭露,皇帝在处理军国政务的时候,基本上是采取召见的方式,而官员一般要等皇帝吃过饭之后才能汇报政务。那么相信大家会有一个疑问,清朝皇帝处理政务时,到底是说满语还是汉语呢?


毕竟大清王朝是满洲贵族主政,其实这主要是要分情况讨论的


如果是大型的朝会,皇帝基本上都说的是满语。

不过在清朝中后期,皇帝们因为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汉语也说的越来越好,其实也在说汉语,不过按照严格规定,早朝还是应当说满语。



总的来说朝堂上的用语要分为三个阶段,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阶段是为了不忘祖


在乾隆以前满族统治者要求全部要说满语,其次是在康熙年间,在意识到要有汉人的支持才能稳固统治之后便逐步加大了汉语的使用,最后到了慈禧统治的时候,满族权贵甚至都不会说满语了。

在清乾隆以前,官员上朝议政要完全使用满语,


一是满族统治者为了保证民族特性,就像对于汉人实施的削发易服一样,要同化汉人而不是逐渐被汉人同化。再者就是在清前期统治者普遍不相信汉人,用满语有很好的保密效果。最后就是因为大臣大多是满人,汉人为了能够顺利上位也不得不学习满语,这也就造成了前期朝廷用语基本上都是满语为主。

第二阶段:到了清朝中期


随着满族文化和汉文化的逐渐交融,清朝统治者明白了如果想要统治长久,那就必须要重用汉族人为大臣,之后汉人在朝廷上逐渐成为中流砥柱,


康熙年间的时候:康熙上朝有时候都会用汉语与大臣相讨论。但是因为统治者是满人所以汉人想要获得更高的地位也不得不学习满语,但是总体来看,官方用语的天平正在向汉语倾斜。

第三阶段到了慈禧统治的年代


朝廷上已经基本上没有人再使用满语了,只有少数不忘祖的仍在坚持使用满语,不过这最后都随着清朝的覆灭而消失了,清朝的最后一任帝王溥仪,已经完全不擅长满语了。



总结:在封建社会中,历史不断呈现出一种奇怪的规律,周边的游牧部落灭亡中原王朝之后,为了更好的实施统治,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汉文化的熏陶,最终不断被汉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无论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还是满族建立的清朝,皆是如此,可想而知汉文化的强大。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