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曾在给女儿的信里,得意地说,能把林徽因娶回来做儿媳妇,这是他第二件成功的事情。可见梁启超对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合,得有多满意多得意。
何止是梁启超满意林徽因,就连梁思成的弟弟和妹妹们,也颇支持他娶林徽因。甚至在梁思成结婚那天,三弟梁思永还特意写了一副“林小姐千呼万唤始出来,梁公子一等再等终成对”的对联打趣他们。
可是,梁家有个人对林徽因不满意,并且从一开始就极力反对。这个人就是林徽因的准婆婆李蕙仙。
(梁启超旧照)
李蕙仙是清末官宦小姐出身,自幼受过严格的教育。不仅能诗善赋,在琴棋书画上也颇为精通,自然是大家闺秀了。
梁启超的家境颇为贫寒,他能娶到李蕙仙,自然凭的是才华。
更为难得的是,李蕙仙嫁到梁家后,并不嫌梁家贫寒,反而孝敬公婆,在家事上颇为操劳,同时她又极支持梁启超的事业,因此梁家对李蕙仙赞誉极高。
李蕙仙也并非旧式女子的思想,她不仅学习新学,还和梁启超一起创办《时务报》,以鼓吹维新思相。
除此外,在梁启超流亡国外时,李蕙仙又以一己之力承担起照顾一家老小的责任,因此李蕙仙在梁家的地位很高,在许多事情上,往往都由她说了算。
李蕙仙之所以不同意梁思成娶林徽因,就是因为林徽因是新女性,又是很有才学的女子,这显然不符合她预想的儿媳妇形象。
在李蕙仙看来,梁思成身体单薄,最好能找个端庄贤慧,既能入厅堂,又能入厨房,并且还在管理家事上很有能力的女子结婚。
而林徽因,入厅堂是没有问题,可是她并不见得能入厨房,因此李蕙仙对她不甚满意。
除此外,李蕙仙还看不上林徽因的生母,认为她出身小生意人家,是个没有见识的妇人。(梁启超和孩子们)
后来更是发生了一件事。
当时梁思成骑摩托车摔伤住院。由于伤势很严重,林徽因天天都去看望他。
当时,天气很热,梁思成干脆不穿长衫,只穿了背心躺在床上。
林徽因不仅不避讳,还帮助翻身、擦汗和喂饭等。
对林徽因所做的一切,梁思成既感激又高兴。可李蕙仙却认为“男女授受不亲”,认为林徽因不知分寸,举止实在不合宜。
因此,李蕙仙一直非常反对梁思成和林徽因结婚。
梁启超一向敬重李蕙仙,只好暗中对梁思成多有安慰,并让他极力维系和林徽因的关系。
尽管李蕙仙不同意迎娶林徽因,但她去世得较早。因此她去世后,又过了3年丧期,梁思成才和林徽因终成眷属。
梁思成在家里并非独子,他还有4个兄弟和4个姐妹。
女儿长大会嫁到别人家云,可4个兄弟都会娶回妻子。虽然梁思忠英年早逝,但还剩下三弟梁思永、六弟梁思达和九弟梁思礼。(李福曼和梁思永)
那么,林徽因又是怎么处理妯娌关系的呢?
作为长嫂,林徽因对弟弟和妹妹们的生活还是颇为上心的。
三弟梁思永是几兄弟中最沉稳的一个,他在林徽因和梁思成结婚第三年的时候,娶了一直在他们家学习和生活的表妹李福曼。
李福曼是李蕙仙的亲侄女,从小就跟着她生活在梁家。她读书和生活的费用,全部都由梁启超承担。
到李福曼从燕京大学毕业后,梁思永也从国外留学归来。由于从小就生活在一块,因此算得上青梅竹马。
当时,梁启超已经去世,但由于梁思成正忙于设计地质馆和灰楼的建筑设计,因此没能抽出空来张罗梁思永的婚礼。
李福曼本就少言寡语,再加上林徽因长年和梁思成在外忙于建筑工作,因此她和李定曼的交集并不多。
不过,林徽因还是极希望能尽到长嫂的责任。所以,当六弟梁思达和俞雪臻结婚时。林徽因还是努力抽出时间来为他们的婚礼操持。比如婚礼的安排,新娘化妆,甚至她还花时间给俞雪臻设计了一款婚纱。
到九弟梁思礼和麦秀琼结婚的时候,林徽因已经病逝,因此也就谈不上有什么交集了。
所以说,林徽因当时要往来的妯娌,主要是李福曼和俞雪臻。不过,由于不在一起生活,因此彼此也没有闹得不愉快。(梁思顺和孩子们)
反倒是梁思成的几个姐妹,和林徽因颇不对付。
比如,大姐梁思顺由于和李蕙仙的感情最为深厚,因此在李蕙仙去世后,她也反对梁思成娶林徽因。最后还是在梁启超的说服下,才改变了态度。
但是梁思顺后来还是对林徽因有成见。她的女儿读燕京大学时,常住在林徽因的家里。
由于受民国女子解放思想的影响,梁思顺的女儿不肯再受她的管束,并表示要恋爱婚姻自由。
这对梁思顺来说,简直是大逆不道。气恼之余,认为都是林徽因带坏了自己的女儿,所以说了许多林徽因的坏话。
林徽因得知后,很不高兴。说梁思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妒忌之心。
除了梁思顺,其他几个小姑子也对林徽因多有挑剔,时不时与她发生龃龉。
每当这种时候,梁思成总是装聋作哑,从不发声。
这让林徽因感到失望。以至于她在朋友面前感叹,造成她身体不好的原因之一,就是梁家的那些亲戚。
(参考史料:《林徽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