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点说一下翁同龢吧。

当时光绪皇帝对翁同龢的罢黜,其实是朝野共识,尤其是光绪皇帝自己,他是彻底认清了翁同龢这个人。

历经了甲午战争的惨败,翁同龢战前战后的表现,充分证明了他是国家一大祸患。他作为朝廷重臣,在国难当头之时不顾大局,挟私报复,把个人恩怨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再继续用翁同龢,国家迟早要被他搞垮,实在是不能再用了。

与李鸿章这个国家须臾不可离的人不同,翁同龢一辈子没有干过一件实事,以前朝中有他不多,没他不少,可是现在他祸乱国家,就不能容他了。

恭亲王奕訢临死时,正值光绪皇帝戊戌变法的前夜,光绪皇帝前去见他六叔最后一面。光绪皇帝问奕訢,今后朝中何人可用?奕訢推荐李鸿章、张之洞、荣禄。

光绪问,翁同龢如何?奕訢非常坚决地说,翁同龢“居心叵测,并及怙权”。并深刻检讨了朝廷过去对翁同龢的提拔和重用:“聚九州之铁,亦不能铸此大错!”

奕訢对翁同龢的这个评价,非常准确,尤其是“居心叵测”四个字。

翁同龢这个人,其实就是明末东林党一路,东林党人所有的缺点和毛病,他都具备。

明末的东林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他们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一是以道德卫士自居,所有的政治主张都从道德高度出发,用道德绑架一切。二是他们以同乡、宗亲、师生等关系结成团体,缺乏理性,帮亲不帮理。

甲午战争是最典型的事例。在战争之前,翁同龢是坚定的主战派。

他的这个主战看起来冠冕堂皇,与李鸿章针锋相对,但背后的动机和出发点却大相径庭。

李鸿章之主和,是基于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对北洋水师的战争能力的评估,以及多年战场历练得到的对战争规律的把握。而翁同龢则纯粹是基于东林党一贯的行事逻辑,即主战有道德高度,可以获得全国人民的支持,对他个人日后的声望有好处。主和是汉奸,会被人骂做卖国贼。

因此,他才不管你北洋水师有没有充足的弹药,平时训练如何,真打起来可以调动多少人马。他之主战,一是说起来很过瘾,后世不能以此指责他为汉奸。二是给李鸿章找麻烦,只要是李鸿章主张的事,他一定要站在对立面。

翁同龢为了报私仇,在他当户部尚书期间,一两银子也不给北洋,甚至正式上书皇帝,从光绪十年起,就正式停拨了北洋水师的经费,明确告诉北洋一颗炮弹也不能买,以至于北洋成军十年,竟一发炮弹的补充也没有。

甲午前一年,李鸿章为了备战,紧急上书皇帝请求拨款150万两银子购买两艘军舰,那是他参照北洋现有军舰的优缺点,亲自参与改进和设计的世界上最先进的军舰。可翁同龢百般阻挠,终于被日本抢购,成为甲午海战中日军的绝对主力,其中之一就是击沉中国军舰最多的吉野号。

甲午海战一开始,翁同龢就鸡蛋里面挑骨头,纠结他的同党,弹劾中国海军最高指挥官丁汝昌,给李鸿章捣乱。翁同龢才不管什么祸乱军心、临阵换将的大忌,只要李鸿章难受了,他就高兴,哪怕是国难当头他也不忘与李鸿章斗气。丁汝昌在翁同龢无端指责和攻击中咬牙指挥战斗,自知战后翁同龢他们饶不过他,最后自杀,壮烈殉国,死了还被翁同龢泼了一身脏水。

甲午战败,翁同龢一点检讨自己的意思也没有,仍然我行我素,把责任全部推到李鸿章一人的身上,甚至力主杀李鸿章以谢国人。

翁同龢把李鸿章当成仇人,其实全是个人私怨,没什么道理。

咸丰八年,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任安徽巡抚,他先是驻泰州,太平军攻来,他弃城逃到了寿州。

翁同书是个书生,一点江湖经验也没有,在寿州他被贼人苗霈霖所骗,杀了守城的功臣,让陈玉成夺取了寿州,而他力保的苗霈霖像吴棠和袁甲三预言的那样,毫无悬念地投了太平军,令皖北的局势迅速恶化,清军整个部署全部打乱。

曾国藩坐镇安庆担任前敌总指挥的皖北之战是清军与太平军大决战的前奏。它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此消彼长的实力消耗,还关系到曾国藩能否抽出兵力去救援杭州危城里的王有龄,尤其是关系到江宁包围圈合龙的时间,因此非常关键,清军一定不能失了先手。

但就因为翁同书的弱智和失措,这个先手竟然就丢了。翁同书的过错直接导致杭州城无人救援,浙江巡抚王有龄自杀,第一次对江宁的战略大包围失败。所以,当时整个前线的统兵将领,包括曾国藩、吴棠、袁甲三、李续宜等人,强烈要求杀翁同书,以儆效尤。

丢城弃地,自毁长城,翁同书之罪确实该杀,换做当时任何一个督抚都难逃一死。但翁同书特殊,他的父亲翁心存是上书房总师傅,也是咸丰皇帝和恭亲王奕訢儿时的授业恩师,咸丰皇帝念及老师的情分,下不了手。

但曾国藩却心有不甘。他是前线总指挥,不杀翁同书,督抚守土有责就难以贯彻,大家都效法他,谁还拼命守城?尤其是前任两江总督何桂清,弃城逃跑,正躲在上海的租界里,不杀翁同书,以后就不能法办何桂清,如果让何桂清逃出生天,曾国藩死不瞑目。更何况王有龄尸骨未寒,外界都隐隐指责曾国藩见死不救。

就在这时,李鸿章自告奋勇,替老师给皇帝起草了一份奏折。李鸿章奏折中,最令人击节赞叹的是这几个字:

臣职分所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

这是画龙点睛之笔,一下子堵死了皇帝放翁同书逃生之后路。翁同龢家里真正是门第鼎盛,一门四进士,后来又是父子两帝师,叔侄两状元,清贵得不得了。有了这句话,皇帝不得不判翁同书斩监侯。但翁心存得知消息后大为震惊,竟一命呜呼了。

其实这事翁家自己有问题,至少是乱了方寸,处理不当。翁同书其罪当诛,毋庸置疑。但皇帝判斩监侯,却是缓兵之计。

清朝的惯例,斩监侯的犯人,有一多半会在临刑前改判,毕竟杀人不是好事,皇帝也不愿意手里沾太多血。清廷的规矩,刑部判决死刑的犯人,最后在押赴刑场执行前都要经皇帝批准。

尤其是斩监侯,往往是把一年内积攒的死刑案在入冬时报皇帝一并批准,而皇帝往往比各省的臬司和巡抚宽泛,只要有一星半点的理由,皇帝都会活他一命。事后也证明,皇帝并没有要了翁同书的命,而是发配新疆,几年后又重新起复了他。

但翁同龢的父亲翁心存是个没有经过风浪的书生,心理素质太差,斩监侯在他那里都受不了,急火攻心,竟然一命呜呼了。

翁同龢就此把他父亲的死归咎于李鸿章,与李鸿章结下血海深仇。李鸿章后来虽表面上与翁同龢针锋相对,但私下里嘱咐自己的子侄要与翁家多多来往,还借年节之际给翁同龢送过礼,但都无济于事。

其实真正想让翁同书死的是曾国藩,李鸿章不过是替老师代笔。可翁同龢就是这样,缺乏理性,为了给自己的悲壮情绪找个出口,就一股脑把仇恨记在李鸿章身上。

翁同龢一辈子只干过一件拿的出手的事,就是在他刑部侍郎任上,平反了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这也符合他一贯的行事逻辑,因为这件事有道德高度,干了这件事可以获得好名声。

放在李鸿章身上,杨乃武一案估计不会翻案,当时的恭亲王奕訢和整个军机处就一直拖着,明知是冤案,但就是不想给杨乃武翻案。这不是说李鸿章和奕訢他们是一伙坏人,有意要将强权凌驾于司法之上,而是因为杨乃武案关系到西北平回乱的大局,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时左宗棠正在西征的关键时期,麾下的几万大军每天的消耗就指望着浙江和广东。而时任浙江巡抚的杨昌浚、广东巡抚蒋益沣两人是左宗棠的心腹爱将,左宗棠把杨昌浚和蒋益沣放在浙江和广东,就是让他们为西征筹饷征粮。而当时杨昌浚的全副精力都放在西征的后勤保障上,哪有心思管杨乃武案那么小的一件事,下面的臬司怎么说,他就照转上去,所以才出了乱子。

试想,一边是一件普通的冤案,另一边是朝廷收复新疆的千年大计,孰重孰轻?

杨乃武案发以后,浙江官场,杨昌浚以下,布政使、按察使、道台、知府、知州、知县,一百多个官员被撤职充军,其中光是正省级的二品以上的大员就有二十多个。

浙江官场完全瘫痪了,很长时间恢复不过来。新任浙江巡抚梅启照虽然与湘军有些渊源,但他从未当过左宗棠的部下,与左宗棠配合上很不得力。有一段时间,西征大军甚至完全断了粮草。

公平地说,也不能全怪梅启照,他刚到任,两眼一抹黑,一边要设法物色人,填补被撤换的官员,一边还要照管西征粮草,真正是顾此失彼。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平反倒是很轰动,但确确实实耽误了西北的军情,左宗棠那时正在和田追击阿古柏的儿子胡里,几万将士饿肚子,他得到消息后暴跳如雷,朝廷却只能装聋作哑。

其实恭亲王奕訢和军机大臣索绰罗宝鋆等人非常焦灼,他们很了解左宗棠的性格,生怕他像以往那样犯了倔驴脾气,就此闹意气摔耙子。他们表面上不动声色,私底下却手忙脚乱,除了让军机章京给左宗棠写信,好言安抚外,还让两宫太后出面,赏左宗棠“赐同进士出身”,明确表示朝廷要升他为大学士。

好在左宗棠有大局观,他毕竟是读书人出身,有古之大臣风范,虽然每天在辕门骂娘,但没有因此影响新疆的军务。

翁同龢则根本不会考虑后果,他只在意此事对他个人的名誉是不是有利,至于国家的损失,他不在乎。

与东林党人一样,翁同龢最喜欢结党,搞小团体,用“丧心病狂”形容都不过分。

晚清的清流是清代政治史上的特别景观。清流是由朝中的低级别的言官和御史组成,他们抨击朝政,批评时事,使最高决策者无法为所欲为,有一定的积极和进步意义。

早期的清流中,李鸿藻、张佩伦、张之洞、盛煜等人都有很正面的表现。他们那时没有什么帮派,只是嫉恶如仇,主张透明政治,反对腐败。张之洞还是一个五品小官司经局冼马时,曾以一支笔力挽狂澜,在午门护军案中劝得慈禧回头认错,很为世人称道。

但到了翁同龢掌朝政时,清流已经变成翁同龢私人的政治力量了。他们就像当初的东林党,以江苏人为主,帮亲不帮理,一味搅和,只要抓住李鸿章一点什么,群起而攻之。所谓帝党和后党之说,就是从这起。与帝党的声势浩大相比,后党几乎不存在,就是几个实权派督抚而已。

翁同龢组织的帝党人数众多。核心人物计有汪鸣銮、志锐、文廷式、张謇等。这些人的组成很有翁同龢特色,主要是两部分人,一是光绪皇帝这边的,二是他的老乡。比如志锐是光绪珍妃的堂兄,文廷式是珍妃的老师,汪鸣銮和张謇是翁同龢的两江同乡。

张謇是状元,很有名。但他这个状元其实是翁同龢作弊给他弄的。翁同龢那时已经熬成了文坛大佬,光绪亲政后他多次担任会试和殿试主考官,他就利用这个身份为自己结党。

张謇此前已有文名,又是翁同龢的同乡,翁同龢就想把他取为状元,以此向他示好,让他为己所用。第一次闹了一个乌龙,本来想把张謇弄成状元却弄错了卷子,取了不相干的人。第二次,翁同龢干脆让人在张謇身边守着,一交卷就把卷子送给了翁同龢,翁同龢做好记号再按照规矩弥封。

等到阅卷时,他拿着张謇的卷子四处游说,给张謇拉票,最后如愿把张謇弄成了状元。张謇也投桃报李,成为翁同龢手下最得力的干将,甲午海战时,弹劾丁汝昌,战败后主张杀李鸿章等,张謇都是马前卒,积极而高调。

翁同龢在戊戌中主张变法,为此他向皇帝推荐了康有为。但他不见得是维新派,因为他并没有特别明确的政治倾向,骨子里他非常传统,对于恭亲王奕訢和李鸿章搞的洋务运动,他是从根本上反对的。

他之所以支持维新,主要是基于帮助光绪皇帝个人,所谓帮亲不帮理。他是光绪皇帝的老师,从光绪儿时起就负责皇帝的启蒙教育,因此他更看重维新能够更大限度地帮助皇帝掌控权力。对于光绪皇帝和他母亲慈禧太后关系的恶化,翁同龢要负很大责任。

晚清朝堂上有翁同龢这样一个人,既是光绪皇帝的不幸,也是他个人的不幸。

其实历朝历代都不乏翁同龢这样的人,关键是看当政者怎么用。遇到喜欢权谋的,很可能派他去反腐,给他一把道德尺子,让他去四处咬人,最后再灭了他平众怒。遇到开明的,应该让他去教书,当个社科院院长什么的,翁同龢做学问应该能有大前途。总之不能像光绪皇帝那样把他放在庙堂中枢,那会误大事的。

如果硬要正面评价翁同龢,他其实是个文化人。今天我们提起他,免不了提到他的书法,他办的书院什么的。但也就及此,不要深入下去。深入下去就很不堪了。

因为翁同龢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反面典型,读书人身上有了一堆坏毛病,读书人干坏事,就是翁同龢那个样子。

最佳贡献者
2

谢谢邀请!

李鸿章和翁同龢,是清末政治大舞台上的一对老冤家,二人政治生涯中,都曾经历过被褫夺职务的遭遇,之所以之后李鸿章可以卷土重来,而翁同龢却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主要原因在于两点。

首先是二人被革职的缘由,以及所受的革职处分不同。

李鸿章被革职的事件,发生于1894年11月,原因是甲午战局溃败,作为主管北洋军务的大臣,李鸿章必须要拉出来打板子。不过因为清王朝中央也明白,当时在前敌作战仍然需要李鸿章统御北洋前敌军队拼命,所以当时对李鸿章的处理其实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具体给李鸿章的处分是“革职留任,摘去顶戴”,即官职免了,但是所主管的工作仍要负责继续去做,其实是“以观后效”的意思。随后不久,因为甲午战局恶化,清王朝中央决定向日本求和,选定李鸿章为讲和大臣,旋即把李鸿章之前所受的处分一股脑全部勾销,李鸿章就此重新翻身。在办理完马关议和后,因为讲和有功,李鸿章后来又被任命入阁办事,最后官至督办政务大臣,署总理外务部。

(李鸿章的特点是务实,勇于任事。喜欢抓实际工作,水平高不高暂且不说,但是敢于担责任,慈禧太后可不就喜欢这样的能臣)

而翁同龢被革职的事情则比较严重,发生于1898年6月15日,缘由非常简单,即不合君心,不对皇帝的胃口,而且和皇帝辩论时,居然流露出狂悖情状。对翁同龢的处分也比李鸿章严厉得多,当初李鸿章的处理是“革职留任”,虽然革职了,但是留了个“留任”作为台阶。而对翁同龢的处理决定,则是“开缺回籍”,即开除回老家,这其实宣告了翁同龢政治生命的完结,没有丝毫的余地。

其次,则关系到二人的政治站队的问题。

中国古谚云,朝中无人莫作官,在封建时代,要当好官员,必须要有坚实的靠山背景。对于李鸿章、翁同龢这类清王朝的高官来说,位置稳不稳,一方面依靠政绩和能力,而更多要依靠政治站队和总后台硬不硬。

(翁同龢最大的悲剧,是被自己忠心跟随的皇帝一脚踹开。当光绪已有自己的政治主见时,翁同龢还摆出一副帝师的老架子去教导皇帝,皇帝不骂他狂悖才怪)

众所周知,李鸿章和翁同龢,一属后党,一属帝党,即分别站队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一边。帝党、后党在甲午战争之后的争斗日趋表面化,乃至有水火不容之势。

作为王朝大政治环境下的官员,李鸿章、翁同龢能否站得住脚,首先要看自己能否得到后台大靠山的力挺。甲午战争中,李鸿章尽管被革职留任,但是慈禧太后对其仍极为看重依赖,到了甲午战后,依然被慈禧太后视作柱国依靠,所以其政治人生善始善终。

而翁同龢就不一样,有自我找死的成份在内,翁同龢是光绪皇帝的帝师,早在光绪帝幼年,翁同龢就开始教导这位皇帝学生,据说二人有深厚的师生感情,光绪帝的三观也很大程度上受了翁同龢的影响。此后,翁同龢对于光绪帝是力挺的态度,极力拥戴、维护君权。但要命的是,到了1898年,光绪帝对翁同龢的那套政治理念渐渐有厌烦的态度,而光绪对梁启超等新锐激进的维新变法思想感了兴趣。本就有失势趋势的翁同龢不自知,在这种环境下,每每在皇帝面前对维新变法思想表示出不赞成,最终把自己的总后台给惹恼了,被光绪皇帝下令开缺回籍。

翁同龢自己失去了政治靠山,被自己忠心跟随的光绪帝一脚踹飞,本就是非常凄惨的事情。又加上随后不久,百日维新失败,光绪帝被慈禧太后摁倒,帝党稀里哗啦大崩塌。此时,就算光绪帝良心发现,想要重新破格启用自己的老师,也已经没有任何可能性了。

3

1895年3月24日《马关条约》签订,李鸿章做了清朝丧权辱国的替罪羊,不久之后,李鸿章被解除了位居25年之久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投置闲散。

1898年7月戊戌变法爆发,又由于翁同龢对变法态度前后不一,被光绪帝所嫌弃,所以在戊戌变法的第四天,翁同龢被光绪皇帝革职。

李鸿章和翁同龢二人都是朝廷大员,一个是中枢军机大臣,一个是北洋大臣;一个因为甲午战争失败而革职,一个因为戊戌变法被革职。但是革职之后二人的人生轨迹却完全不同。

1896年春,李鸿章奉命作为头等专使前往俄国祝贺俄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而后慈禧又在1898年5月帮李鸿章找了个巡视黄河的差事儿,之后任命其代理两广总督,李鸿章完成复出。

而在李鸿章复出的那一年,也就是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慈禧发动政变,重新掌握大权,当年十月就将翁同龢革职,永不叙用。

同为晚晴重臣的翁同龢与李鸿章,为什么会在革职之后面对不同的境遇呢?很多人会说是因为李鸿章有治世之能,而翁同龢只是一个书生误国,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看过《走向共和》电视剧的人员,但是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慈禧与光绪的斗争,李鸿章与翁同龢斗争不过是帝后斗争的延续(翁李之争我有专门的文章讲过,就不写了),李鸿章是慈禧太后的左膀右臂,而翁同龢则是光绪皇帝的老师。所以翁同龢最后不能复出是因为在戊戌政变中光绪皇帝失势,并且本人还被囚禁,而慈禧重新回到权利中心,打压了翁同龢。

翁同龢长期担任户部尚书,并且是朝廷清流的代表,在处理内政方面还是一把好手,其处理的“杨乃武案”不惜得罪湘淮二系的人员,处理云南贪墨案也是有声有色,但是其军事上比较差劲,“不知兵”是其弱点。

相比较而言李鸿章在对外事务的处理上更加游刃有余,眼界相对高一些,但是李鸿章的私心也重一些。翁李之争中李鸿章对翁同龢的偏见远远大于翁同龢对李鸿章的偏见,并且在二人之争中,翁同龢表现更加像一个君子,而李鸿章每次谈到翁同龢就气不打一处来,更有很多时候所做之事就是为了拆翁同龢的台。

上面提到过翁李之争是帝后之争的延续,而在晚晴朝堂之上发生了什么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呢?

首先就是光绪的亲政之争,慈禧身居高位,以太后的身份掌控全国,但是随着光绪帝长大,慈禧必须面临将政权还给光绪帝的问题,这是慈禧不愿意见到的事情。所以光绪帝成年之后,慈禧也是以各种借口拖延还政的时间,其中就包括要求修颐和园等等。

面对慈禧不归还政权,以翁同龢为代表的清流人员,就会群起而攻之,虽然没有到逼宫的地步,但是形成的一个逼迫压力还是存在,也正是在这种压迫之下,慈禧逐步放权让光绪亲政。这是帝后竞争的第一个较量,光绪在翁同龢等人的帮助下,取的一点小胜。

此时的光绪并没有完全掌握大权,慈禧也没有失去对朝政的掌握,“戊戌变法”爆发,由于戊戌变法中康有为等人年轻气盛与一些朝中大臣矛盾加深,再加上戊戌变法冲击了一部分的利益,所以朝中一些老臣进行阻止变法的推行。这种情况下也加深了帝后之间的矛盾,如是光绪想完全执掌大权,结果被慈禧联合荣禄发动政变,从此光绪被囚禁到死。这次斗争中慈禧完胜,而光绪帝则是输的彻彻底底。

戊戌政变发生时,一个重要的人物消失不见,这就是翁同龢,原因是在当年6月份的时候,翁同龢因为反对戊戌变法被光绪皇帝革职。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翁同龢不是支持变法的吗?最后怎么又变了呢?

根据《翁同龢日记》记载,1898年5月26日,光绪曾让翁向康有为索要上书,翁却回答:“臣与康不往来”,光绪问:“何也?”翁回答:“此人居心叵测”,光绪盛怒质问:“此前何以不说?”翁回答:“臣近见其《孔子改制考》知之”。

翁同龢反对康有为其实比较好理解,翁同龢是状元出生,属于八股考试的得益者,而康有为等人废除八股考试的策略自然是与翁同龢相冲突,所以翁同龢会反对变法。当然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以前光绪帝独宠翁同龢,大小事都要向翁同龢请教,现在不需要翁同龢,而直接请教康有为,这让翁同龢被冷落,翁同龢内心不爽快。

翁同龢期初推举康有为得罪了后党,而现在又得罪了康党,为朝局所不容。又由于翁同龢对变法态度前后不一,被光绪帝所嫌弃,所以在戊戌变法的第四天,翁同龢被光绪皇帝革职。

这样戊戌政变的时候,翁同龢已经不在光绪皇帝身边。而这也是慈禧已经算计好的事情,可惜光绪皇帝的权谋之术相对慈禧差距太大,所以自己斩断了左膀右臂,给了慈禧政变的大好机会。若是翁同龢在朝廷,即使是慈禧想发动政变,也必须考虑这位军机大臣、清流领袖的影响,他和荣禄密谋的事情就不那么容易。

慈禧得势之后依旧忌惮翁同龢,所以在发动“戊戌政变”后,后党重新掌权,但是慈禧并没有放弃对翁同龢的打压,在当年十月又下诏书,将翁同龢革职并且永不录用,可见慈禧对翁同龢的忌惮和怨恨。

李鸿章与翁同龢一个能复出,一个被打压,固然有二者在治国才能上外交与内政从差别,但是帝后之争才是关键,而慈禧掌权也就意味着翁同龢从此不会在被任用。

4

李鸿章是晚清时期屈指可数的洋务人才,罢了他的官,朝廷无人可代替。慈禧发了昏的招惹八国联军,最后满朝上下也只有李鸿章能给她背锅了。

翁同龢生错了年代,他若是早生几百年,估计也是个名声极好的宰辅。只是可惜晚清那个巨变时代,他这种思想老旧的清流派毫无用武之地。并且他还是帝党,当光绪被软禁后,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也不少。朝廷自然是不会再启用他了。

翁同龢这个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他是咸丰六年殿试一甲一名,中状元时仅26岁,是清朝最年轻的状元之一,文章、书法造诣都很好,堪称是年轻有为。

光绪八年时,慈禧让他进军机处,他那时候还装叉,不想进。是慈禧苦口婆心的说:我病才好,找人不容易,你别给我为难!他这才勉强答应进了军机处。从这个事情上可以看出,慈禧对他的才华是肯定的。

所以说,像翁同龢这样的人若是生活在明朝或清朝中前期,那绝对是一号人物。

只是可惜,他出生在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唯不世出之奇人方能挽救大局,不致亡天下”的清末。他所擅长的经世治学,在清末完全没有用武之地。所以混了几十年,都只是个协办大学士。

不过,他很擅长整人之道,慈禧和光绪让他制约李鸿章,这个任务他干的不错。所以从左宗棠病死,无人制约李鸿章后,他实际上朝廷当中反对李鸿章势力的扛把子。

但还是那个老问题,他的才华在清末没有用武之地,当李鸿章因为甲午战争战败而被朝廷罢官后,他也是狡兔死,走狗烹,失去了利用价值

戊戌变法期间,他还想再搏一把,把政治前途全部压在了光绪身上。但是变法失败,光绪被软禁,他也就被慈禧赶出了朝廷,晚年颇为凄凉。



李鸿章不用多说,晚清洋务派二号人物,地位仅次于曾国藩。他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是他的存在严重威胁到了慈禧和光绪皇帝的统治。所以,慈禧和光绪既要拉拢他,还要找机会整垮他。

甲午惨败后,淮系精锐尽丧,李鸿章失去了利用价值,被慈禧一脚踢开。不过,李鸿章却也因祸得福,躲过了戊戌变法这个慈禧和光绪的政治内斗。

当光绪被软禁后,慈禧手上无人可用,便再次想到了李鸿章,让他出任两广总督。不过这只是常规操作,做做样子,并不表明慈禧会重用李鸿章。

然而,就在李鸿章离开京城,去到广州赴任才半年,慈禧就作了史诗级的妖。她先是要废掉光绪,接着又纵容义和团,搞得满朝上下乌烟瘴气。最后,直接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事件。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李鸿章就有价值了。毕竟当时满朝文武都是徐桐、刚毅那类(跟翁同龢很像)顽固派,一个能玩转近代政治的人都没有。

于是,就在八国联军进攻大沽口前一天,感受到巨大压力的慈禧就给李鸿章发了一封尽快北上的电报。

不过李鸿章也不傻,这个时候让他北上,他就是去背锅的。所以他回电表示:现在从广州到北京沿途都是土匪,我没办法北上。

沽口禁商船,沿途拳匪布满。兄奉召,竟无路可达。——(李鸿章推脱之辞)

这表明,李鸿章的心态已经变了。他不想再给慈禧背锅。

但是,慈禧铁了心的要作死,居然下达了一封向全世界宣战的通告。

几天后,李鸿章收到朝廷的开战命令。但李鸿章表示: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又过了几天,李鸿章干脆加入刘坤一、张之洞组织的东南互保活动。集中东南九省督抚的力量公然对抗朝廷。

慈禧见东南九省全部不奉诏,就一连给李鸿章拍了三份电报,催他尽快进京。并且,慈禧还在电报里面给李鸿章官复原职,恢复了他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职务。

接到任命后,李鸿章还不是不动身。当时慈禧急眼了,又给李鸿章连拍四份电报,让他马上北上。

该督受恩深重,尤非诸大臣可比,岂能坐视大局艰危于不顾耶。著接奉此旨后,无论水陆,即刻起程。——(慈禧催促李鸿章进京之辞)

不过,李鸿章依然没有前往北京的兴趣。他回电给慈禧,说自己上了年纪,感冒加腹泻,走不了,要请假20天。

连日盛署驰驱,感冒腹泻,衰年孱躯,眠食俱废,奋飞不能,徒增惶急。容俟调养稍愈,即由陆路前进。……拟恳圣慈赏假二十日,俾息残喘。倘假内见愈,仍力疾趱程北上。——(李鸿章二次推脱之辞)

收到李鸿章这封密电后,慈禧愤怒了。不再催促李鸿章北上。爱干什么干什么吧,老娘离了你李鸿章,还不能掌控时局了?

然而事实证明,慈禧没有李鸿章辅佐,她就是玩不转。

庚子年八月,八国联军攻破北京,慈禧带着光绪逃往西安。老婆子的脸丢光了。为了挽回局势,慈禧再诏李鸿章进京。这一次李鸿章没有再推脱。而是硬着头皮进京,背负骂名,签署了《辛丑条约》。

李鸿章进京的时候,旗人对他的评价非常有意思:骂他是汉奸,可没他又不成

所以说,人才在哪都是人才。像李鸿章这种能让统治者离了他就玩不转的人才,他被重新启用是很正常的;而像翁同龢这种已经跟不上时代的人,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也不少。朝廷离了他,照样玩的转。所以他也就不可能再被启用了。

5

同样是罢官,为什么李鸿章能咸鱼翻身,而翁同龢却被连根拔起,永不叙用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个是为国为民的忠臣,一个是误国误民的弄臣。如果你是朝廷的当权者,对于那些始终怀抱忠贞爱国之心,踏踏实实干实事,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忠臣,即使犯了错误,国家依然会给你机会!对于那些抱有投机的心态,甚至夹带私人恩怨以公报私的弄臣,一经发现自然永无翻身之日!

一、李鸿章“忧国忧民”的忠臣

甲午海战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举国震惊,李鸿章作为清朝全权代表,赴日本代表清朝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事后,李鸿章被全国人民骂成“卖国贼”,此时李鸿章已经70多岁,作为一名为国尽忠的老人,可谓鞠躬尽瘁!在日本期间,更是险些被刺杀身亡,此时的李鸿章想的最多的是,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国家减少一些赔款。回国后,被骂成“卖国贼”也没有怨言。李鸿章只是替朝廷的当权派背锅而已。

这么大的一个历史事件,国家和人民需要一个交代!北洋水师是由李鸿章一手创建的,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原因。甲午海战,中国为什么会失败,其实朝廷当权派心里是有数的,李鸿章只不过是替朝廷背了锅。李鸿章自己也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朝廷当权派自然明白其中原委,只能委屈他让他来当这个替罪羊。所以朝廷在处理李鸿章时,表面上免去了他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职务,并拔去三眼花翎及黄马褂,只留下大学士虚衔。表面上看似只保留了一个虚衔,其实朝廷对他是留有相当大的余地,为今后继续启用他埋下了伏笔。

二、翁同龢 “误国误民”的弄臣

对于翁同龢的处理,朝廷当权派是丝毫没有留下余地,一撸到底,因为他只考虑自身利益,根本无视国家利益,在重大问题上,居然因为一己私利误国误民。

甲午中日海战,中国之所以战败,作为户部尚书的翁同龢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

北洋海军自组建之日起十年内,作为户部尚书的翁同龢因为私人恩怨(翁同龢的父亲因为李鸿章的一份奏章导致气绝身亡,对于此事翁同龢一直记恨在心),以各种理由搪塞,竟然没有拨付一两银子。

在甲午海战爆发前的一年李鸿章再次上书要求户部拨款150万两白银,用于购买两艘新式军舰和日常战舰训练和实战所用弹药。作为户部尚书的翁同龢,依然以各种理由搪塞,拒绝拨付,导致北洋海军无法正常添置新式军舰,也无钱购买用于训练和实战所用的弹药。最终这两艘军舰却被日军购买,其中一艘就是在甲午海战中,日军杀伤力巨大,击伤我多艘军舰的“吉野号”。翁同龢在处理国家重大政务上,竟然以公报私,简直误国误民!

所以,将这两个人的表现放在一起对比,就不难发现,朝廷为什么在处理两个人的方式上,差距那么大!同样是罢官,对于李鸿章这样国家有功之臣,当然能咸鱼翻身!而翁同龢这类人,朝廷定然是连根拔起,永不叙用!

6

翁同龢就咸丰六年的状元,在咸、同、光三朝累任高官。

他与他父亲翁心存是两朝帝师,翁家乃是诗书簪缨之家,时称“一门四进士、父子大学士”

翁同龢和李鸿章有很深的过节。咸丰九年,翁的哥哥翁同书为安徽巡抚,中了捻军之计,导致数座城池失守。

李鸿章具折弹劾翁同书,导至翁同书流放,病死西北。翁同龢从此对李鸿章 “徇私报复,倾陷排挤,无所不用其极”。

翁同龢和李鸿章政见更是大大不同,翁为清流派领袖,支持光绪革新;李鸿章则是后党重臣,他们之间的分歧,实质上是帝、后两党之争。

翁同龢为官多年,政绩斐然,最著名的是平反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支持盛宣怀创办中国通商银行,向光绪推荐康梁等维新派人士,是戊戌变法的推手之一。

光绪二十四年,恭亲王病重,光绪探视时,恭亲王推荐李鸿章、张之洞、荣禄几人可以重用,但提出翁同龢 “居心叵测,并及怙权”。

并对光绪留下遗言:

“皇上若重用翁同龢,便是聚九州之铁,亦不能铸此大错!”

为什么以会识人著称的恭亲王奕訢对翁同龢如此反感?

甲午海战前,翁同龢出自对清朝海军力量的自信,极力主战。

翁同龢虽然属于帝党,但城府颇深,极擅权谋,因与李鸿章不和,身为大清户部尚书,居然六年不给北洋水师拨款更新装备,致使甲午一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翁同龢掐着李鸿章的脖子,至少是导致北洋水师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甲午败后,翁同龢千方百计逃避责任,将失败的原因推到李鸿章的头上,认为李接战不力,甚至提议将其斩首。

此外还称慈禧太后修颐和园挪用了海军军费,其实北洋水师多年未添寸舰,完全是翁同龢等人裁撤相关经费的结果,他竟然敢把污水泼到慈禧的头上,可真是老糊涂了。

另外,此时的光绪,正是宠信康有为等维新党的时候,翁同龢为了争宠,向光绪进康梁等人的谗言,而之前康梁又是他推荐给光绪的,光绪对翁的这种做法非常反感。

看到光绪不听自己的话,这个以帝师自居的老头,对光绪出言不逊,居然敢当面顶撞光绪,还拿着砚台砸光绪,可谓狂妄之极。


光绪忍无可忍,将他一撸到底,永不叙用

而李鸿章不一样。李鸿章虽然要对甲午战败负责,要对签订《马关条约》负责,但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错,慈禧也明白这一点,罢免他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职务,只是迫于舆论压力,还给李鸿章留下大学士的头衔。

李鸿章在当时数于“一专多能”型选手。他不但指挥北洋水师,还是北洋大臣,另外总管大清的外交。

大清的洋务运动和外交真的离不开他,洋人也只认他。堂堂大清,少了李鸿章还真的在外国人面前玩不转。

所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之时,李鸿章再次被委以“全权大臣”,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也有人说,翁同龢滚蛋,是慈禧和光绪达成的协议,只要光绪罢免翁同龢,慈禧便同意光绪变法。

因为翁同龢是帝党领袖,他走了,光绪便再怎么弄也飞不出慈禧的手心。

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具体是不是真实的,还要考证才知道。

参考资料:《中国海军大事记》、《清史稿》 作者:

歪眼小史工作室 冯生

7

说实话,我对翁同龢并不喜欢,乃至于可以说十分反感。晚清翁氏一门四进士,父子两帝师,叔侄两状元,却都是无骨、无胆、无量、无节的酸臭腐儒。

我们先说翁同龢。说实话,除却其作为光绪帝师陪伴了其成长外,其他堪称一无是处乃至是令光绪帝软弱无能的罪魁祸首。找一个老妈子陪伴光绪帝成长或比翁同龢每日荼毒帝师心灵与思想来的强。

(翁同龢)

恰巧我们今天要说的李鸿章与翁同龢两人正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早在咸丰八年时,太平军作乱长江南。翁同龢哥哥翁同书就堪称猪队友把在前线准备与太平军在皖北大决战的曾国藩、李鸿章、王有龄等一干湘军重将能臣坑了个人仰马翻,外焦里嫩。王有年龄更是直接被其坑死。

时翁同书作为安徽巡抚坐守泰州,一听太平军要来便丢盔弃甲弃城而逃到了寿州。到了寿州又听贼人妖言把守城干将杀了,任用一帮贼人。结果不久太平军一来,这帮贼人带着兵甲一股脑去装备了太平军。这直接让整个皖北沦陷,曾国藩原本提上日程的迂回包抄的大战略宣布夭折。间接导致了曾国藩分身乏术,无法支援杭州王有龄。

时曾国藩、吴棠、袁甲三、李续宜等直恨得牙痒痒,上书咸丰帝不杀翁同书无以平兵愤。

(曾国藩湘军党)

但是,显然咸丰下不去手,因为他老子翁心存可是自己的老师,若杀翁同书有忤师恩。但是,曾国藩等认为,翁同书这样坑死人不偿命的猪队友非杀不可。这时候作为曾国藩学生的李鸿章跳出来上书咸丰说“臣职责所在,例行纠纷,不敢因翁同书家门鼎盛而瞻前顾后,不杀之则兵愤难平,此诚危及社稷江山之事也。”

这事,显然被翁同龢知道了,从此便对李鸿章怀恨在心。后来,咸丰只能将翁同书斩监侯,算是各退一步。岂料区区一个尚有余地的斩监侯居然活生生把翁同龢老爹翁心存给吓死了。

(翁心存)

从此翁同同龢便更视李鸿章眼中钉肉中刺。

光绪年,翁同龢开始任户部尚书,李鸿章时任北洋水师大臣却从未得到一两户部应拨之军饷以壮大水师。

时日本多方挑衅,光绪帝朝议是否该战,李鸿章以水师多年未济且敌我悬殊提议议和,翁同龢一听赶紧站在了道德制高点提议主战。他才不管别人死活与江山社稷,只要自己顺心如意地和李鸿章对着干就好了。甲午战争前一年,李鸿章上书光绪求购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军舰,价格合同都码好了,就差银子到位交货。结果翁同龢横插一脚,军舰被日本人捷足先登买了去,壮大水师的计划告吹。甲午海战,日本人开着这两辆军舰,击沉了清军八成军舰。

(中日甲午海战)

海战时,李鸿章与丁汝昌等前方战士吃紧,翁同龢等人拉帮结派在后方紧吃,不停在光绪帝面前弹劾李、丁二人,只弄得光绪恨不得临阵换将。战后,丁汝昌有感于朝政被奸小玩弄,万念俱灰,饮恨自杀。丁汝昌自杀后,翁同龢仍像饿狼一样站在道德制高点逮住李、丁不放,要求光绪治他们的罪。

结果,李鸿章革职留任。

后来,连光绪自己也察觉过来翁同龢其心不纯,在恭亲王奕訢死前问何人可辅帝业。鬼子六咬牙切齿地说“不管你用谁,反正不能用翁同龢,就是把九州之铁齐聚,也不能铸此大错。翁同龢诚为本朝之第一祸患也!谏议任用李鸿章!”

(恭亲王奕訢)

后来,1898年,光绪带头搞变法,翁同龢处处反对,本就忍了他很久的光绪直接将其革职出籍,永不任用。而另一面,李鸿章因为深得慈禧信任且有真材实料的关系,甲午战争后马上令其官复原职与日本人和谈签订《马关条约》,此后慈禧更直接把他送到了光绪面前内阁办事,兼大清直隶总督与北洋大臣。

(李鸿章)

其后,光绪变法失败,慈禧打压帝党,翁同龢便更被压的死死的再无出头之日老死乡间。其实我认为,翁同龢诚为晚清天下第一伪君子,没杀之以平愤实在可惜。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回答!

8

咱们先说说李鸿章和翁同龢被免官这两件事。

李鸿章被罢官,是因为他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此事在国内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李鸿章也因为此事被罢官免职。

但是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之时,李鸿章再次被委以“全权大臣”,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已经是当时中国最位高权重之人。

再看翁同龢的宦海沉浮。

翁同龢作为同治河光绪两位皇帝的老师,也曾在朝中担任重臣,尤其是光绪年间曾升任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等职。

在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之后,翁同龢被革职,永不叙用,直到1904年病逝,再未获得任用。

李鸿章与翁同龢关系不好已经不是秘密,因为翁同龢在担任户部尚书时期长期拖欠北洋水师经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翁同龢也有逃不开的责任,但是最终的锅全让李鸿章来背。

从表面上看,李鸿章和翁同龢虽然都是当朝重臣,但是若论实力,翁同龢与李鸿章差的太远。

李鸿章能在朝中立足,除了拥有北洋水师军权之外,还有多年洋务运动积累的资本,以及周旋于洋人之间的本事。

甲午一战,李鸿章亲手组建的北洋水师虽然全军覆没,但是他苦心经营的洋务工业还是大清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洋人看中他。

李鸿章当年之所以被革职,主要是清政府为了转移注意力,找了替罪羊,李鸿章赴日谈判之前已经得到了朝廷的授权,对于割地赔款全权处理。而且当年除了李鸿章,其他人未必能做的更好。这些在老佛爷心里都很明白。

和李鸿章相比,凭借帝师而获得重用的翁同龢除了会玩弄权术,书法不错以外,别无他长,而光绪皇帝倒台后,翁同龢也就失去了自足的资本。

9

另类君解题^_^

李鸿章和翁同龢有着本质的区别。李鸿章是办事儿人,翁同龢是小人。

李鸿章是干事创业之人,可以用“治世之能臣”来形容,他兴办心血,搞洋务,开发矿藏,制造船舶、军械,为中国近代矿业、工业、兵器以及船舶制造都立下汗马功劳,居功至伟,李本人虽然贪墨,但他是个能做实事的人,这一点即使是他的政敌也大都认同;

反观翁同龢,是个纯粹的道学先生,写字做学问还成,一遇到具体事务,那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新型冠状官员!

这来人为人处世各方面都迥然不同。翁同龢总是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怼人,一言不合就开怼,甚至有时候连光绪皇帝都被他吐槽,更遑论朝中官员,所以翁同龢在朝中人际关系很差,而且他偏偏以自己“帝师”的身份自居,动辄说别人“等同白丁”,这就犯了官场大忌。

你学问好就是学问好,但并不能代表你是多功能全面手,见谁都想当人家面撸一发,这算什么操行!

所以说翁同龢本人身处职场,却不懂得和光同尘,不只是让贪腐的官员们厌恶,甚至同样身为清流的张之洞、刘坤一等人也对他敬而远之,避之唯恐不及,由此,他犯事儿后被一锅端就不足为怪了。

反观李鸿章,那可真的是个人精。他和曾国藩闹矛盾,被曾写信痛责一番,刚把信看完,就马不停蹄的给曾国藩准备寿礼,还花重金裱了一幅字敬献给后者:敬天法地之完人,治国安邦之忠臣

他和左宗棠不对付,左宗棠被太监刁难无法入宫,他自掏腰包两千两银子打点,帮左宗棠解决难题,事后提也不提;

他被许多清流当众奚落吐槽,根本就不生气,见到人家总是笑容可掬的问好,管你再多鄙视不搭理,依然讲文明懂礼貌;

两相比较,就以甲午海战为例,战前李鸿章明了局势和双方战斗力,主张“避战”“不可衅自我开”,但翁同龢却打着“爱国”的旗号极力主张开打,然而在开战后,他又使出浑身解数阻挠北洋购买武器辎重和军舰等备战资源。

当北洋水师覆没后,翁同龢更是落井下石,在朝堂上公然主张“杀李鸿章以谢国人”……

一言蔽之,李鸿章是办事儿人,翁同龢是小人。

如翁同龢这样的败类,即使是同党也对他心有不屑,更何况是政敌,自然墙倒众人推了,倒是李鸿章,虽然一直被扣上卖国贼的帽子,但因为会做人,所以咸鱼翻身就是常态化操作,根本不是难事了。

言尽于此,告辞!

10


李鸿章能翻身是因为李鸿章的老板慈禧太后赢了,而翁同龢被连根拔起,只是因为他的学生输了。


成王败寇,就是这么简单。


我们对李鸿章的认识不能机械,李鸿章在中国历史舞台几十年,不可能,也不是“始终如一”的,李鸿章也是在不断变化的。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把李鸿章的职业生涯分为两段,以“甲申易枢”为分界线。


“甲申易枢”以前,李鸿章和他老师曾国藩一样,恪守汉臣本分,绝不参与清廷中央满人权贵之间的斗争;要知道他老师曾国藩当年可是受肃顺百般优待,但是就是一封私人感谢的信件都没给肃顺写过,结果辛酉政变后抄肃顺的家,绝大多数疆臣都和肃顺有私下亲密通信,唯独曾国藩没有。


李鸿章早期在这一点上学他老师学的很好,反正他效忠中央,恭亲王也好,两宫太后也好,他都听命而行。


“甲申易枢”成了李鸿章职业生涯转折点。


从“甲申易枢”之后,他逐渐从一个“社稷臣”变成了“后党”。


当然客观原因是慈禧通过“甲申易枢”把恭亲王势力一扫而空,加之慈安去世,礼亲王和醇亲王不过是慈禧傀儡,从此清朝朝堂上慈禧大权独揽,李鸿章既然“拼命做官”,那也就只能听慈禧的。


还有一点就是皇帝年幼,还没有亲政,李鸿章就算想做“帝党”也做不了。更何况李鸿章和翁同龢还有私人恩怨。


“甲申易枢”后的李鸿章,用他女婿张佩纶的说法彻底变成了以保自己功名利禄为先的昏聩官僚,“合肥(李鸿章绰号)素仁厚,止以喜用小人之有才者,晚年为贪诈所使,七颠八倒,一误再误。”


尤其是甲午战争之后,李鸿章所创办的北洋海军以及淮军几乎被一扫而空,李鸿章更要依靠慈禧太后以自保了。所以我们看到甲午战争后被革除一切职务,仅有“总理衙门行走”差使的李鸿章悍然插手中德胶州湾事件,不惜越俎代庖(光绪帝派自己老师翁同龢与自己宠臣张荫桓处理,张荫桓担任过驻美公使,通晓英文)擅自联系俄国,表面上看是“联俄制德”,实际上是企图达成中俄联盟,李鸿章自己顺便也借中俄联盟以固宠。



为此李鸿章不惜严重损害中国利益,被沙俄玩弄于鼓掌之间。


当然,李鸿章所作所为也引起了光绪帝以及翁同龢、张荫桓等帝党的切齿痛恨。所以在“戊戌变法”时光绪帝曾下旨罢免李鸿章“总理衙门行走”差使,准备把李鸿章彻底赶出朝堂,而李鸿章也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大肆宣扬光绪帝宠臣,戊戌变法幕后操盘手张荫桓“想杀他”(日本公使回忆)


假设戊戌变法光绪帝和帝党,包括康有为的谋划成功了,那么李鸿章最好的结局可能也就是革职为民,永不叙用,稍微糟糕点,发配充军也不是不可能的;然而李鸿章的后台老板慈禧赢了,自然李鸿章能“咸鱼翻身”。


至于翁同龢,虽然翁同龢在戊戌变法前就觉得局势太诡异,利用自己学生的性格弱点,故意激怒光绪帝把自己“免职回乡”,但是大家请注意,清朝官场规矩,凡是革职、免职官员,只要有人保举通过,就可以立刻官复原职,所以翁同龢虽然被免职,但是他可没回乡,而是到他担任江西布政使侄子家居住。



为什么翁同龢要住他侄子家?是因为他侄子是江西布政使,可以最快速度收到朝廷消息,他还做着“变法成功摘桃子”的美梦。


如果戊戌变法光绪帝赢了,张荫桓是捐班,康有为官太小,光绪帝还真只能重新启用翁同龢。


不过很可惜,光绪帝输了,那翁同龢作为帝师,作为NO.1的帝党,自然是被连根拔起咯。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