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桃花源记》的恐怖真相是什么?

《桃花源记》的恐怖真相是什么?

2020-08-03 05:31阅读(737)

《桃花源记》的恐怖真相是什么?:桃花源记,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名作,大概故事就是说晋朝时期武陵的一个渔民在一天打鱼的时候迷了路,无意间来到了

1

桃花源记,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名作,大概故事就是说晋朝时期武陵的一个渔民在一天打鱼的时候迷了路,无意间来到了桃花源。

来到这里以后才发现这里的人们都穿着先秦时代的衣服,保持着先秦时代的风俗,经过打探才知道,他们是在秦代时期为躲避战乱而逃到这里的人们,不知不觉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几百年了。

之后当地人热情地接待了这位渔夫,渔夫离开桃花源的时候,一路上做了标记。回去之后,渔夫向当地太守报告了桃花源的事情,太守非常好奇,便由渔夫做向导,派兵跟着渔夫去找桃花源,但是虽然一路上留了标记,但渔夫也没找到桃花源。

这个事情后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南阳的名士刘子骥听说了这个事情,也去寻找桃花源,但没找到,还因此得了场大病,不久就病死了,之后就没人问起桃花源的事情了。

这是表面上打的故事,记得上学的时候也是我们语文课本学习的内容。但是这些年下来,我多少也思考过桃花源的事情,其实细思极恐。

首先,渔夫既然一路上留了标记,后来为什么没有找到桃花源呢?渔夫经常在那一带打鱼,应该对地形非常熟悉,在留了标记的情况下,为什么没找到呢?

其次,南阳刘子骥的事情也非常蹊跷,既然找不到,也不至于会病死,他的死也很蹊跷。

最后,渔夫既然带着士兵们没有找到桃花源,按道理来说,太守会认为他撒了谎,但也没惩办他,又是为何呢?

根据这些疑惑,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另外一个故事:

▲刘子骥的死,其实暗示了一些隐藏的线索

晋朝太元年间,是东晋时期,当时正是南北朝对立的时代,因为长期战乱,天下人口骤减,所以当时武陵的太守在听说这个事情之后,很可能是想派兵过去掠夺物资。

真实的情况很可能是,渔夫带着士兵们找到了桃花源,并把桃花源洗劫一空。而南阳刘子骥其实找到了桃花源,但他看到的并不是美丽的桃花源,而是尸骨遍地的桃花源。

▲刘子骥到桃花源的时候,很可能看到打的是一片恐怖的景象

因此刘子骥因惊吓过度得了重病,不久病死。而之后之所以无人问起桃花源的事情,很可能也是因为人们都知道桃花源被洗劫一空,之后也就没人去了。

至于太守,应该在这次洗劫活动中大发横财,当然,渔夫也因此得到了奖赏。很可能,这就是桃花源记的真相。

其实按照正常情况来说,完全可以不写刘子骥的事情,既然写了刘子骥,其实就是通过刘子骥的事情,暗示了隐藏在主线之下的另一条故事脉络。

2

欢迎来到文乎问答领地,本人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有益有用的问答来回馈你

问答分享知识!

桃花源的美在于它的神秘面纱,不为人所见,在于它是心里的一个梦想国度。

桃花源的真相许多人都想知道,有好多学者加以考证。今天我也来谈谈我的看法。真相就真相不需要加上恐怖两个字。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桃花源记》中的“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若说的是,桃花源里这群与世隔绝的人,与桃花源外的人衣着相同,也就是说这群没有见过汉朝和魏晋的人却穿着东晋时期的衣服,那《桃花源记》岂不就成了细思极恐的鬼故事了吗?

《桃花源记》中的“外人”是站在渔夫的角度上来看的。

也就是说,渔夫是把自己所处的当下世人为主体,而桃花源人为客体,所以在他看来,“客体”桃花源人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人。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是渔夫见了桃花源人,觉得他们的穿着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人。

陶渊明生于东晋兴宁三年,即公元365年,卒于刘宋文帝元嘉四年,即427年,太康是西晋司马炎的年号,陶渊明还没有出生;而太元是东晋孝 武帝司马曜的年号,也在陶渊明生前。说明故事的虚构性。

桃花源与桃花潭

桃花源就是陶渊明的一个理想国,说起来有这样一个故事:和李白的《赠汪伦》的桃花潭有一定的关系。桃花潭,原称“千潭”,是今安徽省泾县的一个著名景点,位于青弋江的上游。潭映岸边桃花,江中魚儿嬉戏,水面花瓣浮动 陶渊明到此探望弃职隐居于桃花潭西岸的柴桑令刘程之时,见一大片桃园,景致妖娆,如入仙境,便构思写成《桃花源记》 ,故名之

也就是先有了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才有了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

为老百姓构建的桃花源。

陶渊明所处的晋代自秦统一天下已六百年。陶渊明时期北蛮符坚入侵,宫廷残酷争位,官场昏暗,陶渊明也不是没有参与过政治,读书人谁不想建功立业?况且他的曾祖陶侃(就是成语“陶侃惜分阴”的那个陶侃)就曾是一个为晋王朝立有大功的政治家、军事家。

陶渊明曾多次出入权贵的幕府,但是他所处的政治环境实在是太黑暗了。东晋王朝气数将尽,争权夺利,贪污腐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陶渊明一身正气,自然看不惯,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乡。其实他过的日子并不是特别的舒心。“悠然见南山”的内心深处,还有匡扶济世的未酬

陶渊明是个文人士大夫,骨子里是心忧国家,要踏破不平救黎民,治天下,年轻时他就曾一人仗剑游四方。你看他的诗,“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绝不只是一个东篱采菊人。所以鲁迅说陶渊明除了“静穆”之外,还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他对官府,对这个制度已经绝望。他向往尧舜时那种人与人之间平等、和谐的生活;向往《山海经》里的神仙世界;向往古代隐士的超尘绝世。从此,他就这样一直在乡下读书、思考、种地。终于他在弃彭泽令回家十六年之后的五十七岁时写成了这篇三百六十字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是他为老百姓构建的桃花源。幻想一定有神话的成分,一定有好多不现实,给人一种神秘感。

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内心深处对美好的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桃花源是类似共产主义的“桃花源主义”

《桃花源记》里这是一个自自在在的社会,一种轻轻松松的生活,人人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在这里没有阶级,没有欺诈,没有剥削,没有烦恼,没有污染。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这是什么?这简直就是共产主义。

陶渊明是在晋太元年间(376—396)说这个话的,离《共产党宣言》(1858年)还差一千四百多年呢。只是有那么一点点影子,我们就算它是“桃源主义”吧。但他确实是开了一条政治幻想的先河。当政治家们为怎样治国争论不休时,作为文学家的陶渊明却轻轻叹了一声:“不如不治。”然后就提笔濡墨,描绘了一幅桃花源图。

他又在《桃花源诗》中透露了一点消息,说“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复还幽蔽”,乃是因为“淳薄既异源”!原来桃源民风淳厚,人间世风浇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为争夺之场”(苏轼《和桃花源诗序》),玷污了这块化外的净土,即使像刘子骥那样的人间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机缘。

本真美好就是真正的桃花源

桃花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那里的人们朴实善良本真的性格。

他们对外人毫无芥蒂。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看了陌生人就邀请他回家做客。想知道外面的世界就随口问对人完全相信。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 便,表明速度之快,不假思索。说明桃花源中人对突然冒出来的渔人毫不试探、毫不担心、毫无戒心、毫无提防,丝毫没有考虑渔人是君子还是小人,是觊觎还是好奇,他的到来会不会打破原来宁静幸福的桃源生活;他们的头脑中甚至从未闪现过歹念,仿佛善良就是天性。所以,“便”就是村人特别淳朴的本真反应。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究竟“问讯”什么?有两种可能:其一,依据前文“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中人就问一个问题 “你从哪里来”;其二,依据下文“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可见,打开“话匣子”后,桃花源中人应该是什么都问了。那么,桃花源中人究竟关心“你从哪里来”还是“什么都问”呢?如果桃花源中人关心外面的世界,他们中一定有人会通过某种途径窥探外面的世界,那么就不会因“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而叹惋了。显然,桃花源中人不会关心外面的世界,因为不关心,所以不会什么都问,他们只是好奇这个渔人从哪里来,怎么来的,来干什么。因此,“咸来问讯”最合理的解释就是问“你这外人,怎么来我们这里了?”这只是本能的反应。

结语:

人人心中都有桃花源。“我的世界”独立于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之外,它比现实世界更现实,比理想世界更理想;它是一个虚拟的心灵世界,美丽清高和傲气,装着田园山水、诗情画意、醉酒人生,装着洒脱不羁、遗世独立、浪漫潇洒。它在脚下奔腾、流转、前行,“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所以其它人永远也找不到。

3

《桃花源记》的恐怖之处是不是只有下面这几点呢?

1、不守信用的武陵人

误入“桃花源”的武陵人,发现了一片“新世界”之后,村里人不但没有为了躲避风险强留他,只是对他说“这里的事不足为外人道也”。

然而,武陵人却没有守信,一路往出走,一路作标记,出去以后,又向郡守作了汇报,可见人性之丑陋。

2、桃花源哪里去了?

武陵人进桃花源是一个偶然的意外。他为了把这个偶然变成必然,便一路做标记,然而等他带人回来的时候,还是没有找到当初的路,桃花源就这样离奇的“失踪”了。

桃花源外面是有“迷魂阵”还是“幻阵”呢?抑或是有一条通往平行宇宙的大门?

3、刘子骥的离奇死亡

刘子骥是《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的远房亲戚,也是当时的一位名士,他听说有桃花源之后,便兴致勃勃地去寻访了。只可惜,一样是一无所获,更加离奇的是,他竟然在此之后不久便死了,死时年仅21岁。从此以后便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他的死是不是跟寻访桃花源有关呢?

4、陶渊明去过桃花榞么?

有一种说法是陶渊明自己便是那个武陵人,所以他在文末说了一句“后遂无问津者”,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问去桃花源的路了。

那么,为什么没人问了呢?自然是后来去寻访桃花源的人都死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陶渊明是和刘子骥一起去的桃花源,他只是假借刘子骥的死来堵住问路人的嘴。

当然,更普通的看法是,根本就没有桃花源,桃花源只是陶渊明对世外桃源的一种向往。但是,这里又存在一个问题,假如真的没有桃花源,他又何必提“武陵”、“郡守”和“刘子骥”呢?


陶渊明的具体用意,实在是有些捉摸不透,这才造就了所谓的恐怖之处。

不过,水一白认为《桃花源记》最恐怖的一点还不仅于此

《桃花源记》真正恐怖的一点在于,当人们发现“桃花源”之后,它便不再是桃花源了。一旦一个世外桃源被人发现了,便会有越来越多的怀着不同目的的人前往,而这个所谓的世外桃源瞬间也就被外境同化了。

现在,我们随便上网上搜索“世外桃源”都会出现各个地方的所谓的“世外桃源”。只是,当各种各样的人都到了那里之后,那还是世外桃源么?

这个世界上很多美好的事物,本就应该是不被人发现的。

想想电影《美人鱼》中美人鱼们原本生存的空间,还有《欢迎来到东莫村》里面那个与世隔绝的东莫村。假如他们不受外界干扰,那不就是所谓的“桃花源”么?

4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看起来是描述的是与世无争祥和美好的世外桃源,实际上很可能隐藏着让人细思极恐的残酷真相。

首先,渔人打了几十年鱼,对附近的水路非常熟悉,都没有发现桃花源,怎么偏偏那天就突然发现了呢?也就是说,从秦朝到东晋五六百年来都没有人发现过的桃花源,那天突然就被这渔人发现了。

其次,桃花源附近荒无人烟,人迹罕至,居然“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非常可疑。“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句话说明,隔绝桃花源与现实世界的山并不遥远,但桃花源中的人居然是五六百年前的秦朝遗民。

第三,渔人沿着桃花林到了水流的源头之后,首先就看到了非常狭窄的洞口,进去以后,发现里面暗无天日,几十步之后才注意到外面有光照进来,这里先窄再宽的结构像极了墓地的入口。文中的“阡陌”一词也容易让人想到坟墓之间的很多小路,阴森恐怖。

第四,按照桃花源里的人所说,他们是秦朝人,与现实世界已经断绝交流很久了,完全不知道西汉、新朝、东汉、三国、西晋、十六国、东晋这么多朝代存在,为什么穿衣打扮和当时的东晋时代一样呢?只能解释桃花源中的人并非真正的人类,有可能是另外一个空间的生灵而幻化成人类的形象。

第五,《桃花源记》有句话叫“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在《葬经》一书中说,门前桃桑为大凶,因为桃树和桑树是聚集阴气的。古人是非常迷信这些的,所以必然不会特意去长许多桑树和桃树。桃花源其实是一个庞大的墓地。

第六,渔人离开桃花源时在各处做了许多记号,当他带太守等人过来寻找桃花源的时候,却没有找到,“遂迷,不复得路”。到底后来究竟有没有找到桃花源,这里面是不是隐藏不可告人的秘密?

第七,名士刘子骥也去找桃花源,不久就病死,结果再也没人敢去寻找了。刘子骥去世时只有20岁,到底是发现桃花源被惊吓而死还是被杀人灭口?

另外,桃花源记的时间是晋太元中,是公元376-396年东晋孝武帝的年号,公元383年东晋与强大的前秦倒是打了一场著名的淝水之战,东晋还以少胜多大获全胜;东南沿海虽有孙恩起义,但应该影响不到武陵这地方。

桃花源记中的武陵究竟在哪里呢?就是现在湖南张家界这一带。古时候是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秦汉以后被中原政权所知,秦始皇焚书坑儒,博士伏胜在此做藏书洞,保留了一部分秦简,同时也是著名的避世之地。一直到东晋南渡,才慢慢被外界开发。

而刘子骥历史上也真有这个人,生卒年376-396年,恰好与太元时期重合,更巧的是,他还是陶渊明的一个远房亲戚。

因此桃花源记隐藏的残酷真相有可能是这样的,桃花源这个村子并不是汉族人居住的村子,“避秦时乱”并非是从遥远的中原迁徙到湖南张家界一带,而是当地少数民族躲避秦朝远征岭南的大军。

当时正值天下大乱,奸臣当道,连东晋孝武帝都因为开玩笑被张贵妃谋害而无人追究,何况桃花源这样一个富裕村子的财富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于是渔人回家以后,向太守如实做了禀报;东晋武陵太守即刻派兵,顺着记号就找了过去。到了以后,东晋士兵见财起心,为了掩人耳目,将整个村子的少数民族屠灭殆尽,财物全被私吞,回师以后对外宣称没有找到记号。而刘子骥在听说这个消息以后,一路摸到桃源村,看到的却是一片腐尸废墟,于是被活活吓得大病致死或者被太守派人杀人灭口。

综上所述,桃花源记不一定是鬼故事,而是刘子骥正是目睹了这一惨案的遗址,内心受到极大刺激,又不敢对外明说,所以把这个秘密讲给陶渊明,自己则不明不白英年早逝,而陶渊明也不敢明说,只能用桃花源记这样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来记载这个惨绝人寰的秘密。

5

谢谢邀请。《桃花源记》里的很多情节,确实是细思极恐。

1.渔人打了半辈子鱼,都没有发现桃花源,怎么偏偏那天就突然发现了呢?也就是说,六百年来都没有人发现过的桃花源,那天突然就被这渔人发现了。

2.桃花源长期没人打理,居然“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值得思考。“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句话说明,隔绝桃花源与现实世界的山并不厚,但桃花源中的人居然是秦时遗民(陶渊明是东晋人)。

3.渔人为了重新找到桃花源“处处志之”,却“遂迷,不复得路”。这是怎样的一个渔人?

4.刘子骥想去找桃花源,不久就病死,结果再也没人敢去寻找了。

如果我们跳出惯性思维,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就像蒲松龄写的《聊斋》,桃花源里的人们,民风纯朴,勤劳善良,生活安定和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样的一个理想型社会,是永远不会实现的。也有可能陶渊明在写《桃花源记》时,就是想写个这样的“鬼故事”,来教化世人。想到这儿,突然觉得《桃花源记》不如说是《桃花源祭》更为贴切了。

6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写的一篇散文。

不过,当我们说出这个判断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错了。因为古代从来没有“散文”这个说法,这个概念,是在五四时期,从西方进口来的。因此,我们不能把《桃花源记》当成散文,或者当成其它任何文学作品来讲。

(《桃花源记》插图)

当我们不把《桃花源记》当成文学作品的时候,就遇到一个问题:《桃花源记》里写的是不是真实的历史呢?

如果是真实的历史,那么这里就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就算桃花源村是一块隐居在山中的净土,那么,为什么渔人出来的时候,原路都留下了标记。但是当渔人带着太守跟着标记寻找的时候,为什么却会迷失方向找不到呢?还有,“高尚士”刘子骥前往寻找桃花源的时候,没有找到,为什么不久就生病去世了呢?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因此我们可以就此做一些大胆的推测。

一是“另一时空说”。也就是说,桃花源村实际上是另一时空。按照现代科学,宇宙中另一时空是存在的。但是,我们这个时空的人,要进入另一时空,显然是不容易的,因为我们并没有找到进入另一时空的路径。因此,当渔人第一次误入桃花源村的以后,虽然出来的时候留有标记,但是,再要回去,时空就发生改变了,他不可能找到回去的路了。刘子骥也去寻找了,但既然是另一时空,可能物质不一样,刘子骥说不定受到了强磁场或者核辐射等等,因此回来不久就去世了。

二是“阴谋掠夺说”。实际上桃花源村是存在的,太守在渔人的寻找下也找到了。但是,由于整个桃花源村都没有军队,因此,太守带着军队血洗了桃花源村,抢光了这里的财物,并且把这个地方夷为平地。然后太守对外宣传找不到这个地方。他这样做,实际上是为了掩盖真相。而那个刘子骥,可能因为在寻找中发现了真相,因此被杀人灭口了。

(根据《桃花源记》改编的皮影戏人物)

三是“地质灾害说”。按照渔人的描述,桃花源村应该在一个山谷之中,周围全是群山环抱,中间有一片开阔的土地,供桃花源村的人们耕种生活。但是,这样的地方,很容易发生地质灾害。比如发生了大型的泥石流,或者发生了大型的地震等等。因为发生了这样的地质灾害,因此整个桃花源村被全部埋没在了这种灾害之下。所以太守前去没有寻到。而刘子骥或许是看见了这样的惨状,心里悲伤,因此最终郁郁而终。

当然了,以上的这三种猜想,都是首先假设陶渊明所写的是一种真实情况的前提下猜的。不过,虽然古代并没有“散文”这种说法,但是,并不表明古人写的文章不能虚构。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很可能并不是真的,而是他的一种虚构想象。

那么,如果《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一种想象,上面的几个问题,又怎么解释呢?陶渊明想表达什么呢?

(陶渊明画像)

其一,“诚信”是进入桃花源村的唯一入口。

为什么渔人再次去寻找桃花源村的时候找不到?因为他把“诚信”给丢了。

渔人去了桃花源村,桃花源村的人,都把渔人当成朋友,每家每户都请渔人去吃饭。渔人出来的时候,桃花源村的人,明明给渔人讲过了,让他不要给外面的人讲。

可是渔人出来后,立刻就到处留标记,而且还跑去给太守说,让太守带人前往。这样做,显然是非常缺乏诚信的表现,也将给桃花源村带去极大的伤害。既然如此,他们怎么会找到桃花源村这样的地方呢。

所以说,“诚信”是进入桃花源村这片净土的唯一入口。

其二,桃花源村这种净土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

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古代品德高尚,不满现实的人,都会找一个地方隐藏起来,当“隐士”。这也是古代那些品德高尚的人,经常做的一件事。

既然如此,刘子骥和桃花源村,不就是天然的契合吗?刘子骥去桃花源村,不是正合适吗?为什么刘子骥也找不到桃花源村呢?

显然,陶渊明想说的是,像桃花源村这样的地方,在现实社会是找不到的,不管一个人品德如何高尚,他多么想隐居,都不可能有这样一块净土。

刘子骥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因此,他最终选择了很快去世,去天国寻找。只有在另一世界里,才会有幸福安宁。这差不多已经就是一种宗教的解释了。

大约,陶渊明所要表达的,就是这两层意思吧。

(参考资料:《桃花源记》《晋书》等)

7

《桃花源记》

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上学时的文章,一直没怎么在意。

今天细思,细思极恐。

设想一,古代版《盗墓笔记》。

溪水源头,桃源深处,一座古墓入口被小溪冲开,渔武陵以打渔为名,行盗墓之实。早已留意此处山水格局,颇有卧虎藏龙之像。

这一天渔武陵顺着小溪走向源头,这一次他决心走远些,渐渐的山水开始陌生,记不清走了多远,猛然发现四周风景开始细腻,山峰料峭,草木葱茏。继续向前,河水一个急弯,猛抬头,好大一片桃花林,鼻孔满是清香,眼前芬芳烂漫。

渔武陵心头一振,情绪也受到感染,开始高涨起来。一段时间始终一无所获,在山谷里打转,他的心里早已郁闷滯瑟,甚至有些怀疑自己的判断,眼前这片突兀的桃林似乎预兆着什么,他决心继续走下去,看看尽头是个什么所在。

桃林尽头,河水渐渐变窄,目光所及,似乎从一个山洞流淌出来,这里估计就是水的源头。渔武陵走上尽头,顺着山洞向里看去,不知这山洞里怎么会流出这长年不息的水。

洞里黑漆漆,似乎有风轻轻吹出。再往里,好像有些光亮,渔武陵心头一喜,急忙整理一下装备,小心翼翼向里探索,洞里很窄,不时有水滴打在他头上,凉飕飕很不舒服,四周静的可怕,只有水声绕耳,在逼仄的通道里单调悠长。

走了一盏茶时间,光亮更加明显,最后突然空旷宽敞,渔武陵紧了紧腰间布带,定一定神,继续向前摸索,走过大洞,豁然开朗,一片晴亮的天地展现在他的面前。

…………

设想二,最早的穿越小说。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洞里人先民状态,对外面一无所知。因为现实社会里要想一点也不了解外界情况,或不为外人所知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其他人再找就怎么也找不到那里,因为穿越入口封闭了。

设想三,最早的医学普及隐喻读物。

我们设想桃花源是人体口腔,桃花林就是胡须,初始进入的通道是喉管食道,园内居民是寄生细菌,屋舍是内脏器官。武陵人是引导我们进入人体,进行了一系列体内旅行。

《桃花源记》文章短小,却留给我们无限想像空间。但从陶渊明身世经历看,可能就是写着玩的小短文。金圣叹评《红楼梦》说“文者见其文,淫者见其淫”,读者发挥想象,见仁见智,也不用钻牛角尖。

8

真相有很多,有人说武陵人其实进了古人坟墓,所以为桃源里的人就是一群鬼。最令我感兴趣的是陈寅恪的考证。

《桃花源记》的结尾是怎么写的: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故事讲完了,突然插进来一个打酱油的刘子骥。

这种手法蒲松龄老爷子也爱用,讲完了鬼故事,都爱说一句这是我隔壁二大爷家谁谁说的。

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陶渊明这么做的目的大概也是如此。

这个刘子骥真有其人,《晋书》上说他“好游山泽“,是徐霞客一类的人。

陶渊明把他拉出来就是为了给自己作证,这不是我胡说的,他也知道。

其实陶渊明在自己的另一个故事里也提到过他。

《搜神后记》里有一个故事:

南阳刘驎之,字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驎之欲更寻索,不复知处矣。

这个刘子骥在深山里看见两个仓库,但是隔着水,他过不去,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

只能回去了。过了几天,再去寻找却什么也没有找到。

《搜神后记》的作者就是陶渊明,这说明在陶渊明构思《桃花源记》之前已经想过类似的故事。

看来,陶渊明跟这个刘子骥很熟,从他那里听了许多故事。

那么故事的真相就是一个鬼故事吗?

不是。

还要提另一本书《西征记》作者名为戴延之。

戴是南朝宋刘裕手下的人,曾经试图统一南北,出征北方。他在北方见到许多坚固的城堡:坞。

社会治安混乱,强盗横行,尤其是北朝的前秦苻坚时期,统治残暴。为了自保好多人聚集在一起,自建城池,形成一个小天地,称为坞。

河北灵宝附近,当时有一大片桃林,据说是夸父追日渴死之后,他的拐杖所变。这地方叫皇天原,也叫桃原,皇天原附近就修建了一个檀山坞。

坞里的百姓自给自足,很像是陶渊明笔下的桃源。

戴延之去的时候正好是春天,桃花落英缤纷是很平常的事情。

陶渊明和他以及这个出征队伍里的好几个人都认识,听说此事,触发了他的灵感。

两个事加起来就成了《桃花源记》。

所以桃花源记里所提到的避秦,最初的灵感可能是苻坚的前秦,而不是嬴政的秦朝。

是因为刘子骥的缘故,将故事发生的地点改在了南方。

以上考证均是陈寅恪先生的。

9

只是陶渊明梦中的场景,是对没有战争衣食无忧生活的向往,不要过多解读。

10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记叙的是一个渔人在打鱼的过程中,迷路了进入到了一个满是桃花的世外桃源,这里土地肥沃,房屋井然有序,当地的原住民安居乐业,不受世外战乱的纷扰。



当渔人穿着一身蓑衣贸然闯入后,没有被赶出去,反而大摆筵席款待他,渔人好奇的询问当地的百姓,得知了原来他们的祖先曾经为了躲避战乱逃到了这里,所以他们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竟然不知道朝代的更替。



当地的百姓送渔人离开时,当地的百姓郑重的叮嘱渔人,切记不要与外人谈及这里。渔人满口答应,却在出桃花源的路上一路做了记号,并且向当地的太守报告了他的所见所闻。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东晋,中原混战,到处都在招兵、征收粮草。正是缺兵少粮的时候,这时是不允许有人躲起来隐居的,所以太守便带人循着记号去寻找,很奇怪的是桃花源找不到了,本以为这就结束了,南阳有一个刘子骥的人,听说了桃花源的故事,也前去寻找,和太守一样没有找到,回来没多久就病死了。

其实这就是我们主流所认为的桃花源记,在很多的时候没有人对此有过质疑,直到在近几年许多人的质疑下,桃花源的真相越来越扑朔迷离,这里我就说几个流派吧。

1.毛骗版本



不过坊间却有另外一个版本,说是太守派出去的军队,实际上是找到了桃花源,然后屠杀了那里所有的人,带走了他们的财富。


由于这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所以他们就谎称没有找到桃花源。



而后来那个南阳的刘子骥,实际上他也找到了桃花源,只是看到的不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而是尸横遍野,炼狱一般的景象。



尤其是那里的桃花,因为染上了太多的鲜血,干了之后都变成了黑色。刘子骥是被吓着了,所以回家后就得了病,不治身亡。



而随后,时间到了1941年,有一个村庄的人为了躲避日本兵,逃进了山里。误打误撞,进入了一片黑色的桃花林,其实那就是当年桃花源的遗址。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只觉得那里地势开阔,而且靠近河流,就在那里住了下来。 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那个地方还埋藏着国民党的一批黄金,蒋介石逃到台湾的时候,这些黄金来不及运走,就一直埋在那里,外界有不少人一直都在寻找这批黄金的下落。



终于在1969年,有一伙人找到了桃花源那儿,并且带来了一帮雇佣兵,屠杀了整个村庄,挖走了黄金。



第二天,所有的黑色桃花都枯萎了。 人们说,那是因为怨气太重所致,甚至到后来,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说在将来的某一天,黑色的桃花将会再度绽放,死去的冤魂会回来复仇,到那时,所有跟黄金相关的既得利益者,将无一幸免,血债血偿。

——《毛骗?终结版》

2.死人国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看似描写了一副虚构的美好世界,其实讲述的是一个死人国的故事。

书中写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在过去讲究子承父业,所以很多职业都是世代相传,渔夫也不例外,那么既然是世代相传,渔夫肯定对这片水域十分的熟悉,所以到底是有多粗心才会在自己熟悉的水域迷路呢?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樱缤纷”,樱花在古代有着辟邪的功能,所以常常被认为是阴阳两界的屏障,如果是描写美好的事物,陶渊明应该会避讳桃花吧,另一方面来说陶渊明是出了名的喜爱菊花的,那么为什么采用樱花作为象征呢?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在魏晋时期,为了防止盗贼盗窃,古人会把墓穴修建成前窄后宽的格局,老百姓为了避讳,绝对不会把村庄修建成前窄后宽的,所以渔人可能进入的是一个墓穴。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大家都知道古代大城市为了交通便利和各种风水之类的,一般城市规划都是很重要的,但是对于一个小村庄而言,并没有规划的必要,但是由于古代的风俗,人们对于墓穴的规划十分的重视,而且竹桑茂盛的季节是五月和七月,桃花则是三月,三者同时出现,存在一个时间悖论,所以这更加证实了死人国的可能。

书中又写到桃花源里的居民衣着和外面生活着的人们并没有什么分别,如果按照他们祖先在先秦时期来到这里就没有出去过,那么他们服饰是如何保持统一的呢?所以有可能桃花源是一个人坟墓,他们的衣服都是外面的子孙烧给他们的,而且一个村庄发展了数百年,又没有别人来过,那么他们怎么繁衍呢?近亲结婚的后果大家都清楚吧,所以这里的村民可能根本就不是人。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这个大家可能不会陌生,在很多的地方依然还有这样的风俗——摆祭品,所以渔人可能吃的正是后人所侍奉的祭品,后面渔夫出去后马上就向太守报告了桃花源里的情况,那时候多了一个村庄无非就是多征收一点的税收,而渔夫所获的赏钱也不会很多,所以很有可能是渔夫出去之后已经意识到了这是一个死人国。

至于为什么桃花源里的人后来为什么找不到了,桃花源里的人很多人对外面的世界并不了解,他们认为自己依然还活着,所以当渔夫进来讲述了外面的生活之后,他们意识到自己早已经死了,所以桃花源就消失了。

在太守寻找未果后,南阳刘子骥也来寻找桃花源的踪迹,却没有找到,回来后不就便病死了,大家设想一下,如果渔夫的进入是一次机缘巧合的话,那么说明死人国一般人是进不去的,说明刘子骥早就死了所以他找到了桃花源。

3.躲避徭役

之前所提及的衣服与外人没有差别,可能是因为桃花源里的人就是魏晋时期的人,只是因为忍受不了战乱和各种赋税逃到了这里,当渔夫到来的时候他们就按照事先说好的告诉渔夫,并且好好款待希望他能尽快保守这个秘密,并且在渔夫走后一路跟着,将渔夫的记号全部都销毁了。


不管哪种说法也好,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目的是想有一个如桃花源一般美好的地方,至于真相嘛,陶渊明所在的东晋纷争不断,这只是一个幻想出来的乌托邦,再说都打仗了,谁有心思在文章里作文章,写个鬼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