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有人说,内地富豪都喜欢贷款,李嘉诚有汇丰银行支持,却很少借钱

有人说,内地富豪都喜欢贷款,李嘉诚有汇丰银行支持,却很少借钱

2020-08-03 02:41阅读(109)

有人说,内地富豪都喜欢贷款,李嘉诚有汇丰银行支持,却很少借钱,这是为什么?:内地富豪之所以喜欢贷款,因为贷款可以提高他们财务杠杆,通过贷款可以赚更多的

1

内地富豪之所以喜欢贷款,因为贷款可以提高他们财务杠杆,通过贷款可以赚更多的钱。至于李嘉诚,并不是说他不喜欢借钱,而是他根本没有必要去借钱,因为李嘉诚旗下的长和系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内部的资金王国。


内地富豪喜欢贷款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说到贷款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只有缺钱的人才会去贷款,实际上事实并不是如此,目前银行贷款扣除房贷以外,估计80%以上的钱都是借给那些富豪。


那为什么这些富豪喜欢借钱?难道真的是因为他们没有钱吗?当然不是!


富豪自己并不缺钱,他们缺的是流动资金,因为他们大部分资金都会用在生意上的投资,一时半会很难拿回来,所以他们经常都需要去银行借贷款补充流动资金。


当然最核心的一个原因是通过借钱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杠杆,扩大企业的盈利能力。


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商负债率都很高,一些大的地产开发商负债率基本上都是在80%以上,个别房企负债率甚至达到90%以上。



为什么房地产开发企业负债率这么高呢?因为房地产本身是一个资金导向型的企业,开发商基本上都是通过借钱实现杠杆开发。目前开发一个楼盘,开发商只需要有25%左右的资金就可以开始开动。比如一个楼盘开发需要10个亿,开发商只需要自己有2.5个亿资金就可以,其他的钱可以向银行借,还有就是卖楼花筹借,从而实现更大的财务杠杆,获取更多的利润。


我们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如果开发商一个楼盘完全由自己的资金投入,按照20%的的利润空间,那10亿的楼盘,开发商大概可以赚2个亿。


但是如果开发商把这10个亿分成4部分,去投资4个楼盘,每个楼盘有2.5亿的启动资金,其他钱都是通过银行借款或其他方式借钱,贷款成本是6%。这意味着一个楼盘借钱7.5亿,按照8%的融资成本计算,7.5亿付出的利息成本是6000万。


而一个10亿的楼盘当中,利润是2个亿,扣除银行借款成本6000万之后,意味着一个楼盘开发商可以赚1.4亿,4个楼盘总共就可以赚5.6亿,这个要比把10个亿全部投入一个楼盘多赚3.6亿,这就是财务杠杆的威力。


所以即便有些企业自身有钱,但还是喜欢通过借钱去发展,因为只要企业的利润高于银行的贷款利率,那直企业就是赚钱的。


为什么李嘉诚有汇丰银行做后盾,但是他却很少借钱呢?


之前我看到有一个媒体曾经报道过,说李嘉诚旗下的长和系目前的负债率只有1.3%,我不知道这个数据到底真不真实,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李嘉诚旗下的长和系负债率确实是很低的,肯定不会超过10%。


看到这估计很多人就不明白了,前面我们说到通过借钱可以提高企业的杠杆,过扩大企业的盈利能力,那李嘉诚为什么不通过借钱去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呢?


实际上李嘉诚在最初创业的时候也是借了不少钱的,刚创业的时候他自己都借过亲戚朋友的钱,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他也曾经借过银行的钱。


但是李嘉诚的商业版图发展到今天已经非常庞大,目前李嘉诚控制了22家上市公司,其中仅仅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长江基建、电能实业的市值就接近8000亿港元。


李嘉诚家族业务分布非常广,目前李嘉诚家族经营的业务包括港口、地产、酒店、零售、基建、能源、电信等业务,这些业务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


除此之外李嘉诚还通过维港投资持有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份,比如目前李嘉诚持有Facebook股份市值就达到200亿美元以上,如果加上其他公司的股份,那李嘉诚通过维港投资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至少要300亿美元以上。


所以目前李嘉诚旗下各项业务已经形成了一个商业帝国,这些业务相辅相成,可以源源不断的为李嘉诚提供很充裕的现金流。目前长和系每年产生的现金流至少在几百亿港元以上,所以李嘉诚根本就不需要去借银行的钱。


当然除了长和系各大业务板块源源不断的输送现金流之外,李嘉诚还有两个重要的融资方式。


第一招、把旗下业务整合拆分上市。


这个是李嘉诚最常用的一些手段,李嘉诚会通过整合旗下的一些业务,把一些跟主业没有关系或者是亏损的业务整合在一起,然后通过包装重新拆分上市。这种手段在2003年到2009年这段时间是非常明显的。


2003年当时李嘉诚花了大价钱在欧洲布局3G业务,但是欧洲3G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金额接近千亿港元,这一直是拖累长和业绩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长长和系甚至曾经陷入过很被动的局面。


但是在那段时间李嘉诚通过不断的整合旗下的业务拆分上市,累计上市融资超过250亿港元,具体如下图:



通过拆分上市融资,李嘉诚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直到2010年3g业务在欧洲开始盈利。


第二招、通过处置资产变现。


目前李嘉诚旗下资产非常多,既有房地产物业,又有股票,还有其他资产,所以一旦长和系需要现金的时候,李嘉诚就会出售这些资产变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过去几年李嘉诚大举布局英国业务,而为了获取英国投资所需资金,李嘉诚处置了很多内地以及香港的物业,累计到套现超过1500亿港元。


通过以上两种融资方式,李嘉诚基本上很少动用公司的利润现金,所以目前长和系一直保持有40亿美元以上的流动现金,这样既可以确保长和系的稳健发展,同时又能在关键时刻能够及时出售资产,有足够的现金去收购一些项目。

2

最近两年,王健林也一直像李嘉诚一样抛售内地很多产业,使王健林的负债已经偿还了大约2000亿,这也是王健林在前几年疯狂买之后付出了巨大代价。其实除了王健林以外,一些大佬例如许家印等也出现了负债高的情况,其实这也是很多公司为提高资金周转率的一贯做法,但是同时也付出了高昂利息的代价。就拿富力地产做例子,该公司在一年内所要支付的利息金额已经超出了公司年利润了。

对于这些为了提高资金周转而不惜巨额贷款的大企业来讲,有时候会面临着很高的风险,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但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李嘉诚的产业在这些大佬当中算是最大的了,但是他却不怎么向银行贷过款,所以李嘉诚的公司就很少出现负债累累的情况,但是他却依然保持着较高的资金周转率。

目前中国内地的房地产商的负债率一般都是90%左右,而有些企业的负债率都已经超过了100%,而李嘉诚的长和实业的负债率仅有15%,这对于一个大企业来说保持这么低的负债率已经非常的难能可贵了,其实如果李嘉诚愿意的话,很多银行都是非常喜欢把钱贷给他的,因为银行挣的就是利息。

要知道我们普通公民想要去银行贷款的话,还要看着银行的脸色行事,高兴了银行会多借一点,不高兴恐怕一分钱都贷不出。但是对于那些顶级巨富尤其是李嘉诚来说,银行都是主动去找到他们求他们贷款,这回轮到银行要看贷款人的脸色了,不得不说普通人和富豪的差距在这里就能体现出来了。但是一些小银行李嘉诚会看不上,因为他背后有一家超级银行在支撑着他。

这家银行就是香港汇丰银行,它相当于内地的中国人民银行,具有发行港元的权利,汇丰银行是全球十大银行之一,目前的市值已经超过了1万亿,而每年从李嘉诚身上赚的利息都已经很多了。谁要是能够得到汇丰银行的支持,那么不是权贵人士就是企业巨富,世界船王包玉刚就是当年拿到了汇丰银行巨额的无抵押贷款后,才成就了他环球航运公司霸业的。

包玉刚是世界船王时,李嘉诚还是一个小富豪,李嘉诚也希望得到汇丰银行的支持来扩大自己的实力,后来汇丰银行以低于市场价三分之一的价格把手里和记黄埔22%的股份卖给了李嘉诚。汇丰银行虽然卖了低价,但是已经从中间大赚了一笔。最主要的李嘉诚在后来让和记黄埔的股票价格一路攀升。

通过这次合作之后,李嘉诚和汇丰银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汇丰银行也展现出对李嘉诚的无比信任,在2000年的时候,李嘉诚儿子李泽钜在没有任何抵押的情况下,仅凭借李嘉诚这三个字,就拿到了汇丰银行130亿美元的贷款。可见李嘉诚有多大的面子了。试想一下,如果李嘉诚自己去贷款的话,恐怕远不止这个数字,但是李嘉诚此后却很少动用这样的关系。因为对于他来说,他宁愿去融资也不愿意欠银行的钱。

李嘉诚近几年大量抛售内地资产,然后在英国投资了上千亿,其实他完全可以用银行贷款的钱去投资,但是他觉得还是用自己的钱投资得比较实在,最主要的是这样会更安全,如果内地房产贬值的话再加上还要还银行的利息,这样就会得不偿失。

内地富豪都喜欢去银行贷款,而李嘉诚虽然有汇丰银行支持,但他却很少借钱。这也是李嘉诚和别的富豪不一样地方。

3

最近,有网友提问,为什么内地富豪都喜欢向银行贷款,而李嘉诚虽有汇丰银行支持,却很少借钱,这是为什么呢?对此,我们认为,李嘉诚在最初创业的时候也借了不少钱,刚创业的时候他自己向亲戚朋友借的钱,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李嘉诚向银行借钱。直到李嘉诚旗下的商业帝国,可源源不断向李嘉诚提供充裕的现金流。

有外媒曾经报道,说李嘉诚旗下的长和系目前的负债率只有1.3%,我们当然不知道这个数据的真实性,不过可以肯定李嘉诚旗下的长和系负债确实相当的低,不会超过10%。可能有很多人觉得奇怪,通过借钱的方式可以提高企业的杠杆率,扩大企业盈利能力,那李嘉诚为什以不通过借钱去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呢?

首先,李嘉诚旗下各项业务都形成了一个商业帝国,这些业务相铺相成,可以源源不断的为李嘉诚提供充足的现金流。从目前情况看,由李嘉诚长子李泽矩掌控的长和系每年产生的现金流就高达几百亿港元以上,所以李嘉诚根本不缺钱,也不需要去向银行借钱。

再者,李嘉诚早年就开始布局海外资产。目前,李嘉诚家族经营的业务包括港口、地产、酒店、零售、基建、能源、电信等业务这些业务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此外,李嘉诚通过维港投资持有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份,比如,李嘉诚持有美国脸谱股份市值达到200亿美元以上,加上其他公司的股份,李嘉诚持有海外上市公司的股份市值至少要在300亿美元以上。所以,李嘉诚家族每年除了海外业务投资有源源不断的赢利流入外,即使遇到流动性不足,还可以变卖海外的股份和物业。

最后,李嘉诚从2013年开始就处置了其名下的物业,累计套现超过1500亿港元。李嘉诚之所以抛售名下物业,主要他也看到了楼市存在着较大泡沫。而李嘉诚又有一句名言,就是绝对不赚行情的最后一个铜板。目前,李嘉诚手里还有不少物业,未来李嘉诚家族不可能完全撤出房地产业,但是,努力降低房地产业务的占比,回笼一部分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才是李嘉诚的目标。近年来,李嘉诚抛售了不少名下物业,现在手里也并不缺乏资金。

但是,内地富豪们就不同了,他们都患了投资饥渴症和融资饥渴症,背后有强烈加杠杆的冲动,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第一,国内富豪们一心都想做行业领袖,要想成为行业领袖企业,那肯定是除了在国内股权融资外,就是靠向银行借钱扩张才能达到目的。

此外,即便是成为了行业领袖后还不满意,又希望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获得全产业链利润,做到上下游通吃。而一旦打通全产业链以后,马上又要跨界经营,成为一个超级集团,进入世界500强行业,结果是企业永远缺钱,永远不断要向外借钱。

第二,国内企业还有一个毛病,哪个行业有钱可赚,就一窝蜂的去投资,这钱都是向银行贷款的。于是老厂扩建,新厂筹建,没日没夜的开始抓紧生产,很快就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目前钢铁、汽车、光伏、风电等这些行业都曾经辉煌过,但现在又因是产能过剩而持续低迷中。这几年,房地产赚钱多,各行各业的人都开始做房地产生意了。

第三,开发商拿地、造房子、做销售都要用钱,而开发商不可能拿自己的资金去造房拿地,实际上,开发商自有资金只有25%,其他75%的资金都向银行借贷,或者通过卖楼花的方式筹措资金。现在国内开发商的负债率都高达80%以上,也有很多超过90%。对于开发商来说,杠杆率越高,卖房收益率越高。

内地富豪喜欢贷款,主要是他们要业务扩张、要投资、要建房产,都需要大肆加杠杆,好像再多的钱也不够花。而作为华人首富的李嘉诚来说,他已经打造了自己家族的商业帝国,并不需要再搞业务大扩张,而且李嘉诚既有名下企业向其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又有海外投资带来的丰厚的回报,更有这些年抛售房地产回笼的大量资金,李嘉诚现在并不差钱,而是钱根本用不掉,当然就无需向汇丰银行代款了。

4

内地富豪有投资饥渴症和融资饥渴症,背后是加杠杆的冲动。

内地富豪容易头脑冲动,最想成为行业领袖,不断借钱扩产,获得行业定价权,成为行业领袖以后;又希望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获得全产业链利润,上下游通吃;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以后,又希望跨界经营,成为一个超级大集团,结果就是集团公司永远缺钱,永远不断借钱,借不到钱,就大骂银行等金融机构,见死不救,不愿意贷款。

一旦公司资金链断裂,公司就轰然倒塌,把风险全部留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不良贷风险聚集,银行估值水平全世界最低,

我国最大特点就是一窝蜂,哪个行业赚钱,资本就追逐哪个行业,老长扩产、新厂筹建,很快就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需要国家救助或者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拯救整个行业。

钢铁、汽车、光伏、风电那一行业产能不过剩,

中国有多少知名民营企业集团倒闭,就是资金链断裂、

地产疯狂、做眼睛的也跨界地产,有色炼钢的也做地产,买牛奶也卖房子,结果就是资金链断裂了。

5

说李嘉诚不要贷款,是不实事求是的。如果没有银行的支持,就没有李嘉诚的今天。

那么,为什么现在李嘉诚不要那么多贷款了呢,那是因为他的实力已经足够的强,不需要那么多贷款了,而是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拿土地、建项目。

内地富豪有的已经也规模很大,为什么仍在负债,负债规模很大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观念问题。内地富豪大多希望用规模扩张来打倒对手,强大自己,而很少用实力和能力去制服对手。所以,喜欢通过负债扩张规模。二是时间问题。李嘉诚浸淫商场已经很长时间,内地的富豪大多都是速成的,时间不长。所以,还没有能力消化债务。更何况,他们还没有意识到消化债务的重要,还想负债扩张。所以,在债务问题上就差距很大了。

也正因为如此,内地富豪与李嘉诚相比,就存在一个比较大的差异,李嘉诚大有无债一身轻的感觉,内地富豪则大多负债累累,更像负豪。

6

贷款可以说是“双刃剑”,并不是单一的“利”,还有很大的“弊”。很多人都将企业、公司的发展寄托于银行的贷款,贷款越多说明企业未来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将会越得利。但,却在不断贷款的道路上“陨落”。那么,为什么内地富豪都喜欢贷款,李嘉诚有汇丰银行的支持,却很少借钱呢?

一、“投机大王”,世界上最会做生意的李嘉诚,算得过来账。

李嘉诚不是不贷款,而是很少贷款,在银行贷款利率低的时候,其会加大比例的进行贷款,然后发展房地产、实业等生意。但是当银行贷款利率可能未来会升高的时候就会尽量的持有现金“过冬”,避免出现现金流动性枯竭的危机。

当然,就现在而言“投机大王”李嘉诚并不是没有任何的贷款,贷款比例虽然不是特别的高,但而是中等偏高的比例存在。李嘉诚基金会控股的首长宝佳的净资产负债率达61%,李嘉诚控股的长和净资产负债率达46%,李嘉诚控股的中航国际控股净资产负债率达62%,李嘉诚控股的和记电讯香港净资产负债率达13%,李嘉诚控股的力世纪净资产负债率11%,李嘉诚控股的长江基建集团负债率达23%,李嘉诚控股的长实集团净资产负债率达28%,李嘉诚控股的TOM集团净资产负债率达99%。

从各个李嘉诚名下上市公司净资产负债率的角度讲,并不是没有负债的存在,并且部分上市公司的负债率超过净资产60%的存在。

二、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很多,银行贷款并不是唯一的渠道。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并不是只有向银行贷款才是唯一的渠道。向银行进行贷款,也是需要额外支付费用,但是对于李嘉诚名下的上市公司而言,还可以向市场、股市、股民进行借贷、融资等。综合贷款的成本甚至是低于银行贷款成本的存在。

比如现阶段银行贷款,虽然已经很低,但是也多为4.35%以上,而高信用级别的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年化贷款利率只有多少呢?好一些的只有3.5%、4%左右,已经是低于银行贷款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高信用等级的上市公司更加倾向于发行公司债券获得资金,而不是通过银行贷款获得资金,这样会更为合算。

作者不易,多多点赞,十分感谢!

7

李嘉诚之所以成为“李超人”,长期霸占华人首富位置,自然有其过人之处。在屡次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李嘉诚都会谈到自己对于负债率的控制,他认为现金流非常重要,控制负债是应对各种风险最好的方式。


虽然严格控股负债,但这并不代表李嘉诚不敢冒险,不敢冒险的商人是成不了大器的,比如60年代中期李嘉诚大举收购地产公司的时候,正值香港地产最低迷,经济最糟糕的时候,其他人不敢但是李嘉诚敢。不过李嘉诚冒险体现在战略决策上,但是在战术上——比如控制现金流方面,他仍然是非常谨慎的,这也是他和内地很多地产大佬不同的地方。


据李嘉诚自己透露,,长实2013年的负债比例是4%,和黄是21%,而内地开发商动辄就是80%、90%以上,很是可怕。但这里也需指出的是,内地和香港的账目处理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内地有大量的预收款(预售导致)纳入了负债,导致开发商债务水平被夸大了。以万科为例,其资产负债率为85%,但是其中有5666亿是预收的房款,扣除这部分后的资产负债率将下降至77%。万科如此,恒大、碧桂园、融创业也是一样。


当然,相比李嘉诚的和黄,内地开发商的负债率仍然是非常高的,但这并不代表李嘉诚的经营思维就更高明,毕竟企业家所处的时代,两地市场完全不同


先说时代。香港从一开始就是搞的市场经济,所以注定经济波动性非常大,大起大落并不少见。李嘉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如果不控制好负债规模,那么很可能一次经融危机就使得公司倒闭。最典型的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当时香港房价是降了一半以上的,如果李嘉诚不控制好负债规模,那肯定公司全就搭进去了。而内地的开发商呢?大规模的房产开发,实际是从1999年房地产市场化开始的,距今不过20年时间,虽然中间有2008年次贷危机,但有4/万/亿很快又把房地产拉回来了,虽然内地也经常调控房地产,但房地产价格并没有出现暴跌的情况。所以,你可以说,许家印也好,孙宏斌也好,他们遇到的问题都是公司内部问题,没有真正遇到过那种崩盘的市场状况,所以他们的风险意识显然要低于李嘉诚。


再说市场不同。虽然内地的房地产开发都是从香港那里学来的,但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过去20年,是大规模的城镇化的时代,开发商只有胆子大、跑得快才能占有更多的市场,才能做大做强,否则就沦为二流角色,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就是这个道理。反面典型金地、招商,就是因为不够激进,所以现在掉到第二甚至第三梯队,恒大、碧桂园、融创敢大举负债,所以都跑到了行业前四的位置。但是李嘉诚呢?李嘉诚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房产开发再赚钱市场也只有那么大,换到内地,他如果不敢大举负债,不敢激进扩张,同样被甩在后面。我们当然看到了李嘉诚在内地屯了很多地,赚了很多钱,但他永远也无法在规模上超越恒大、万科。换个说法,如果是内地的开发商学李嘉诚的谨小慎微,那同样也只能在开房产这个圈子被淘汰。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事件背后的经济原理

8

李嘉诚就是靠着贷款发家,搭上了汇丰的船不是偶然,而是精心设计的,先暗渡陈仓再借花献佛最后里应外合,潮汕人年轻时天生爱冒险,年长了喜欢保守家业。

李嘉诚现在不贷款情况下,能变现出多大资金出来投资,根据李泽钜表示长实集团躺着三四百亿美金等着投资,港灯现在有一百亿美金,李嘉诚慈善基金的优质股票随时能抛出一个好价钱估计可以快速变现300亿美金,李嘉诚家族信托3600亿港币左右,但是长实集团股票不可能动老李对长实股票只买不卖,其它资产预计能快速变现300亿美金,李嘉诚分家时表示李泽楷拿走的现金不会少于300亿美金,而李泽楷在美国控制一个900亿美金的基金会(如果自己当时拿着300亿全投进去那么有绝对话语权进行投资表决权)

也就是说李嘉诚在有好的项目进行时可以筹集1900亿美金。估计华人里面就正大集团跟国企有怎么多现金可以调动。


9

发展阶段不一样,采取的策略不一样。

李嘉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事业已经做到曾经的亚洲首富,曾经的华人首富,功成名就了。这时候他的追求就是稳健。

在保证资产的稳健增值。所以李嘉诚后来将主要资金,都是投向基础民生产业,比如英国的煤气、电力、水务这样。这些产业几乎是永不下落的产业。只要有人类,就要饮水,就用点火,就要用电。这是李嘉诚晚年时候的发展策略,稳健经营。

所以李嘉诚不需要贷款,而且保持充足的现金流。因为几十年的经营企业经验告诉他,经济危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来了,经济危机来到时候,很多很牛气的企业也会破产。李嘉诚的保证现金流策略,非常成功。所以在将企业交给大儿子的时候,还有大量的现金,分家给小儿子去创业。

而且,李嘉诚商业帝国非常庞大,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也不需要贷款。比如李嘉诚二儿子创业,都是李嘉诚提供的先进。比如李嘉诚还有一个基金会,也都是李嘉诚的现金。说白了,李嘉诚现金足够多了,他已经到了不需要银行贷款的时候。

比如李嘉诚上世纪90年代在欧洲收购的orange,这个项目让李嘉诚卖出去,累计获利获利1600多亿,是现金,纯纯的套现。

内地富豪喜欢贷款是因为需要。

改革开放40年时间里,大多数内地富豪,都是白手起家,资金有限。而现在又是中国经济超高速发展近诶段,只要有资金,投资回报就能够回来。年轻(企业经营历史与传承)的内地企业家,敢于冒险,敢于突破,敢于抓机会。而银行贷款是很难的得的,尤其是对民营企业来说。数据显示,现在银行业贷款余额中,中国民营企业贷款占比只有25%。

在有钱就能赚钱的时代,中国内地企业家高歌猛进,勇猛飞翔,也造就不少经济奇观。

中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市场信用还没有完整的建立。国营企业贷款,企业倒闭了,企业负责人依旧享受原来的级别待遇,没有什么影响。

民营企业还不起银行贷款,就是欠债了,反正也无所谓。能贷款的都是有本事的人,银行也就那样。

因为发展的层次不一样,手中拥有的资源也不一样,内地有的富豪不得不贷款,李嘉诚不用贷款。

10

香港金融体系高度发达,大企业融资方式有扩股,发债,信用证等手段,贷款反而是较低级的方式。李及长江很少贷款不等于很少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