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建文四年(1402),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登基为帝。好日子还没过几年,越南(古称安南)就发生内乱,原来的国王被赶下台,其孙子陈太平流亡到明朝寻求帮助。朱棣派5000精兵护送陈天平回国,不成想,越南新国王派兵在半路上杀死了陈天平,还将朱棣派遣的5000精兵给消灭了。

朱棣得知消息后大发雷霆,立即派遣精锐部队30万,号称80万人马南下。虽是万里南征,但战斗力还是颇为可观。经过一番血战,征服安南全境。战后,朱棣在越南设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下设15府、三36州、180余县,依照内地的行政区划模式对越南进行直接统治。这意味着,当时越南并入明朝,成为一个行省。至此明朝在越南驻扎军队,征收赋税,并且还能够对中南半岛进行控制,随时可以利用强大的军事力量控制占城、暹罗、真腊等诸国,同时还可威慑满剌加,以及和中南半岛隔海相望的苏门答剌、爪哇、浡泥等国。成为稳定明朝宗藩体系的重要一步棋。

朱棣在越南实施郡县制后,明朝一直都在该省保持着高度的军事戒备,这就导致每年都会支出大把的钱财维护地方的稳定!

自永乐五年(1407)开始在安南实行郡县制以来,明朝派出张辅、黄福等对越南治理还是颇有成效,但因二人调动太过频繁,而镇守将领李彬又死得早,无法对朝廷派到越南的征税宦官形成制约,导致课税繁重,留下了很多疏忽和弊端,激起了交趾百姓的反抗!

越南民众不断反抗明朝的统治,造成朝廷每年都需要投入近300万两军费,而明朝每年从越南收税额不过7万两,这样的经济压力让明朝朝堂意识到越南就是鸡肋。

在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的宣德二年(1427),越南叛军势力最强的一支,黎利(后黎朝开国君主)在倒马坡击杀明朝主将柳升,迫使明朝议和,并于宣德三年称王,改年号顺天,建大越国,并击杀了前来平叛的明军主将柳升,这让朱瞻基不顾张辅等老臣反对,于宣德三年正式废除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自此明朝在交趾设立的郡县全部丧失!这也意味着自永乐五年在越南耗费的心血全部打了水漂。

越南重新复国,也就意味着明朝对中南半岛的军事威慑力降低,从而导致了朱棣时期打造的西洋及中南半岛上的宗藩体系逐渐趋于崩溃。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东南亚等国看到了一个他们不愿意相信的事实,强大的宗主国大明,居然败给了新兴复国的越南,从而对大明朝产生了懈怠和不敬之心,开始试图挑战大明朝的天国权威,试探大明朝的底线和耐心。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在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满剌加(马六甲)将明朝使节林宵囚禁并饿死!

朱瞻基放弃越南决定对未来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按现在的话来讲,那就是朱瞻基没有一点战略眼光。

最佳贡献者
2

要把这件事儿说清楚的话,就得先讲讲越南和古代中国的关系。

在古代,中国多称越南为“安南”,早在秦汉时期,越南北方的大部分领土,就已经被纳入了中国王朝的版图之中。

到了公元4—6世纪,大约魏晋南北朝时期,越南北方仍属于中国王朝的管辖区域。此时,越南已经相当“汉化”了,儒家思想被视为正统,汉字成为了通用文字,姓氏基本参照中国汉族传统。而且,跟其他东南亚国家不同,越南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上层人士,信仰的都是东亚派系的大乘佛教,同时,源自中国的道教,在越南也非常流行。

(古代越南女性服饰)

到了隋唐时代,越南北方领土被划为了“安南都护府”的直属辖区。像大家耳熟能详的《滕王阁序》,其作者,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就是在远赴安南的交趾县,探望被贬官的父亲,途径滕王阁,参加一次大型party的时候,乘兴而作的千古佳篇。

王勃的目的地——大唐安南都护府”的“交趾县”,就是现在的越南首都河内,当年表现不好的中央大员,就会贬到那里去当基层地方官。

直到北宋时代,因为北方边境的困扰,宋朝统治者没顾得上这块南方领地。趁乱,一位叫李公蕴的华裔发动了政变,建立了安南李氏王朝,并迁都河内。

至此,越南成为了一个独立国家。

李公蕴和他的后人们,表面上对中原王朝表示着“臣服”;但私下里,却公然自称“皇帝”、“皇后”。

”光复“北方的李公蕴被越南人视作大帝级别的民族伟人,奉为“李太祖”。目前,越军最先进的导弹驱逐舰,就叫做”李太祖号“。

2010年,越南为纪念河内建城一千周年,与中国合拍了一部名叫《李公蕴到升龙城之路》。但由于在服装道具、建筑和礼仪习俗方面过于还原历史,非常“中国风”,竟被越南的一些民族主义者“捕风捉影”的横加指责,电视剧被“雪藏”数年并进行了大量删减后,才得以正式上映。

(电视剧中,李公蕴帝后夫妇)

也就是说,整个两宋时代,越南已经成了一个独立王国,统治者还嚣张的自称“皇帝”、“皇后”。

到了征服欲非常强烈的大元时代,现在的缅甸北方被并入了中国版图,但越南仍能在蒙古大军的数次征伐下,苦苦的延续着独立的状态,堪称是个蒙古铁骑都啃不下的“硬骨头”。

(500越南盾上印的,就是成功击退蒙古军队两次征伐的越南将领陈国峻)

直到明初,机会来了。

1405年,越南政变,并引发了大规模内乱,陈朝被权臣黎季犛(即胡季犛)所篡。侥幸逃出越南的“皇孙”陈太平辗转老挝,再一路往北往东,跑到了大明都城南京,去寻求帮助。

看到了陈太平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再加上自身利益的考量,明成祖朱棣一面拒绝了黎季犛册封的请求,一面发兵越南,护送陈天平回国,复立“正统”。

谁知,没成想,黎季犛情报工作搞的很到位,在半路上伏击了明军,不但杀死了陈天平,还将朱棣派遣的5000精兵也顺便给消灭了。

显然,朱棣他老人家可是出了名的不好惹,黎季犛算是捅了大篓子。

明成祖勃然大怒,随即派遣大军远征安南,打着光复“陈朝”的旗帜,用了几个月就灭亡了刚建立的胡朝。

那么,此时,越南的权力就出现了真空。先朝的“老陈家”已经被胡超斩草除根,杀了个干净(“灭尽,无可继承陈后”)。而且,大明兴师动众的出兵,也是下了血本儿的,总不能“义务劳动”吧。

于是,明廷提出“安南国本交州,愿复古郡县,与民更新”。进而,明成祖颁下《平安南诏》,声称为了”回应安南官吏耆老的请求“,将当地改名“交址”,划作为大明的一个行省。

这就是明朝恢复交趾省(布政史司)的由来。

然而,多数越南军民却并不认可大明的统治。

自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成立后,当地的民众就起事不断,明廷岁岁用兵。长期以来,越南此起彼伏的地方反对势力,让明朝的军队疲于应付,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明军在北方边境对蒙古势力的战斗力和威慑力。

到了1418年,黎利起义爆发,越南各地响应,势力迅速壮大,叛军遍及越南全境。

之后的近十年,明朝派兵轮番镇压,但均早遭到了重大挫败;而黎利在与明军的交锋中,却凝聚了大量人心,越做越大,并自封为王,还模仿大明,建立了一套小朝廷。

最终,1427年,明朝与黎利议和,明朝撤销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结束了对越南的直接统治。

次年,黎利重建大越国,并接受了明宣宗朱瞻基的“册封”,越南进入到了黎朝(1428—1789年)时代。

(越南黎朝很像“低配”版的明王朝)

至此,越南从大明的“行省”,又恢复到了“藩属国”的身份,被重新纳入了明朝的朝贡体系之中。

而这位黎利,则成了全越南的民族英雄,塑像遍及全国,至今仍接受着越南各界群众的顶礼膜拜。

这么看,大明对越南的统治,其实是努力过的——明政府也曾费心耗力的苦苦维系着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明军也曾前仆后继的去镇压平叛。

只是,从北宋开始,越南已经脱离中原政府好几百年了,他们虽然在文化礼仪上仰慕中华,以中国为师,但到了政治立场上,却又并不甘心沦为中国的郡县,独立意识非常强。因而,明朝在当地严重缺乏群众基础,这种环境下,再要强行让他们接受中国王朝的统治,确实属于非常不现实的做法,自然会遭遇誓死抵抗。

更何况,越南多山林,湿热的气候和瘴气、虫蛇,还有各种热带传染病(明军死在瘴气、疟疾、蚊虫毒吻叮咬、陷阱和水土不服的人数,远高于与越南人战斗中死亡的人数),还有那上剽悍的民风,在当年看来,越南如同一块鸡肋,确实不容易引起中原统治者的兴趣。

加之,在明朝迁都北京后,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北方边境,对于南方就更加鞭长莫及了。

更重要的是,在经济上,这也是个非常不划算的举措,很难长期维持下去。

根据各种历史资料估算,明朝为了维系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每年的军费超过了300万两白银,而明朝从越南征收的赋税,一年最多也仅就区区的7万两而已。长此以往,对明朝财政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与此同时,来自于北方蒙古人的威胁始终存在,南北两线的大规模驻军,对于明朝来说实在是难以为继。

所以,当年大明对越南,并非是不想要,而是实在要不起。

这么看,其实,1427年大明撤军越南,对于明朝自身,算的上是一种解脱。

3

①越南的贵族反抗势力没有清除干净,并有了一定的国家意识。②军费问题和粮草问题受儒家影响太深必须从国内运消耗太大。③党争问题南方官员文风太盛受宋朝以文御武流毒遗害太深,如果打仗那武将勋贵集团就会压过文官集团。所以和平才是文官打压武将的终极手段,包括万历年间李三才、叶向高等东林党人死保李成梁导致努尔哈赤坐大的主要原因。④保卫领土的决心不强,如果明朝可以惯彻就食于敌。哪怕是焦土政策也要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越南就跟本不会独立(满清也不可能入主中原)。

4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朱瞻基的行为就是断送了爷爷朱棣的心血,缩减了大明的版图;而从当时的时局来看,朱瞻基的此举却是明智之举。

安南(越南)与中国的关系

越南从秦朝一直到隋朝都是中国的郡县,直到五代十国开始,利用中国国内的四分五裂,展开的复国行为,直至脱离了中国为止。随后一直与中国保持良好的藩镇关系。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公元前214年,派大军越过岭南占领今日的广西、广东、福建,征服当地的百越诸部族,秦朝在这一带大量移民,设立了三个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骆越)归属于象郡管理。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之后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国各朝代(汉朝、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汉)的直属领土,越南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北属时期”或“郡县时代”。

1405年,越南发生内乱,原来的国王被胡汉苍赶下台,其孙子陈太平流亡到明朝寻求帮助。朱棣派5000精兵护送陈天平回国,不成想,越南新国王胡汉苍派兵在半路上杀死了陈天平,还将朱棣派遣的5000精兵给消灭了。

戎马一生,从未受此羞辱的朱棣,一气之下派遣随自己发动靖难之役的30万大军,进攻越南。越南新任国君率军民奋力抵抗,给予明军以血的教训。但奈何明军人数众多,又是身经百战,不久越南就国破人亡,朱棣满意的在越南设立了交趾行省。从此越南重新回到了中国,成为了大明的一部分。

朱瞻基放弃越南的原因

21年以后,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当初被朱元璋,朱棣打成落水狗的蒙族,也在这21年中调养生息,逐渐强势起来,开始在明朝北方闹事。

而越南方面,明朝是侵略者,当地军民自然不愿意被明朝统治,也时常发生暴乱。

这一南一北的联动暴乱,伤透了朱瞻基的脑子。再加上国之刚立,大航海消耗了明朝太多的经济,而交趾行省(越南)的税收也不够明朝对他们的投资,光亏本。因此明朝经济都处于停滞状态。

朱瞻基经过再三思索,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毅然决然地选择取消交趾行省,并撤回明军,恢复越南。

综上:朱瞻基从军事和经济的角度上选择了放弃越南,但在长远的角度上来说,使国土丧失,让大明朝的颜面在整个亚洲受损,以至于后面日本敢于进攻朝鲜,完全不把亚洲“大哥”明朝放在眼里!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