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中,老夫认为智商最高是罗贯中老先生吧,所有三国中的战略,战术,排兵布阵,人物忠奸,生死,都玩弄在他的笔下,任何高智商之人物也都是他手下的棋子。
郭嘉,曹操的心理咨询师。
每一个成功的谋士,都有着自己的必杀技,郭嘉最令人称道的就是他看清形势,猜度人心的本事。
或许我们应该用一个更科学的现代名词来说,郭嘉是一个行为分析专家。
郭嘉以他的必杀技,多次为曹操在危难之际作出决策,消灭吕布,击破刘备,征讨乌桓,是曹操统一北方的一大工程。
这和我们熟悉的诸葛亮,周瑜大有不同,每当曹操在遇到重大挫折而气馁的转折关头,都是郭嘉为他分析形势,鼓励信心,使曹操终于坚持到胜利的到来。
看上去,郭嘉又像一个曹操的咨询师,《三国演义》中,郭嘉并没有太多戏份,所有的谋臣的光环都集中到诸葛亮一个人身上。
但近来影视剧中,郭嘉的人气急速上升,颇有问鼎三国第一谋士的架势。
但是从《三国演义》来看,郭嘉和诸葛亮当然是不可同日而语,那是人与神的区别,那小说背后真实的郭嘉,究竟有何样的才华,能使得众人将他置于三国一流谋士的地位?
答案只能从《三国志》中窥得一二,汉代末年的郭嘉是一个有远见有抱负的青年人,很早就意识到自身的才能所在。
为自己做好了完美的生涯规划。
在乱世之中,这个只有20岁的青年“密交结英隽,不与俗接。”
郭嘉很清楚的认识到,作为一个英才,一定要走好人生中的第一步,那就是找到一个好的上司~
郭嘉首先是北见袁绍,舆论往往是带有欺骗性的,号称四世三公的袁本初在郭嘉看来却是一个多端寡要,好谋无决的人物。
跟随这么个领导,估计是大业难成,于是郭嘉就辞职了。
也许是鉴于对舆论的不信任,郭嘉并没有再次主动出击,直到他的一位老乡向曹操举荐。
经过了曹操当代政治与经济的面试,两人可以说是都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郭嘉感叹:“吾真主也”而曹操也使出奇招揽人才的杀手锏:“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曹氏集团引进了一位精通行为分析的高级人才,而郭嘉也终于迈出了谋士生涯光辉的第一步,这一年郭嘉27岁。
建安二年,曹操征张绣失败,传来了袁绍将偷袭许都的消息,曹操的受挫感很重,就北方之势问计郭嘉。
郭嘉从道胜,义胜,制胜,谋胜,得胜,人胜,名胜,文胜,武圣等十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曹操与袁绍的孰优孰劣,有点像今天的量化分析,打出分数。
有人说,这是郭嘉拍曹操的马屁,其实曹操确实在面对未来时,产生了迷茫的感觉。
郭嘉像一个心理咨询师一样,以及超凡的思维逻辑,坚定了曹操的信心,打消了曹操的疑虑,使之对博弈双方的各方面,优劣势短长有了清晰的认识,这样有助于曹操,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最优化的抉择。
同时,郭嘉有着很好的话语优势,他在袁绍那曾经做过,知己知彼,如果郭嘉不是很深刻的了解袁绍,那他的话可能是不可靠的,曹操这样一个精明的人,怎么会相信马屁呢?
其实,谋略固然需要全局性的眼光,但更重要的是策略的对应性,郭嘉的十胜十败,是根据袁绍的心理特点和当时双方势力综合分析后所得出的,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这一结论让曹操眉开眼笑:“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也。”
于是,郭嘉开始进入其某事生涯的黄金时段,这一年郭嘉才28岁。
建安三年9月,曹操听从郭嘉建议,趁袁绍北征公孙,无暇东顾,先攻灭吕布,以断绝袁绍和吕布联合的可能。
曹操三破吕布,吕布坚守下邳不出。
曹操久攻不下便要退兵。
郭嘉分析,吕布勇而无谋,现下其三战皆败,锐气正衰,三军以将为首,将衰则军衰,陈宫有谋,却反应迟钝,现在正应该乘吕布锐气未复,陈宫计谋未定之时。
进军急攻,必能彻底打垮吕布,说服了曹操,坚持急攻吕布的方针不动摇,引水淹下邳,擒杀吕布陈宫。
郭嘉第一次用行为分析的方法,看准了吕布的有勇无谋,陈宫的决断迟疑,鼓励了曹操,坚持到底,迎来了胜利,这一年郭嘉29岁。
三国谁的智商最高?司马懿,老谋深算,深谋远虑,足智多谋,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还是被司马懿拖累而死。
三国在计,玩的都是情商,智商基本没用。
看故事没看出谁智商高来,要说诸葛亮聪明,我看也都是写小聪明,好谋而无断,这方面跟袁绍差不了多少。
如果一定要选出智商特别高的,得算那几个神童。因为智商这个东西是天生的,所以人说智商是硬伤。还有人说,三岁看老,指的应该就是智商高低。三国的神童有不少,比如孔融、夏侯荣、曹冲、周不疑,孙权等。但是能做出一番事业的只有孙权。所以孙权是智商情商双高的牛人。
但是,个人觉得应该是周瑜才对。周瑜16岁执掌帅印,绝对的少年天才!假使周瑜周公瑾和小霸王孙策不是早亡的话,三国后来的兴衰走向恐怕会发生变化,吴国像春秋时期一样再次称霸也未可知。
我以为应该是刘备,刘备白手起家,关、张、赵等名将对其忠心耿耿,诸葛亮智商虽高也为他所用,对其不二,刘备很会收买人心,如刘备摔孩子,使赵云感激涕零。三顾茅庐,使孔明为他躹躬尽粹。死而后矣。伐树送徐庶,,徐庶不但为他推荐了诸葛亮。还有身在曹营心在汉之说。能建立蜀国,万民称颂,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