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朝大沽口为例:
大沽口虽然在明代便有设防,但是军事力量十分有限,原有的炮台年久失修,火炮也多为小型岸防炮,射程有限。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军舰队曾开抵大沽口外,给清朝统治者以极大地震慑。当时清政府下令直隶总督纳尔经阿重修炮台,调拨火炮,训练士卒,使得大沽口的防御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
大沽口南侧的炮台
1857年,长芦盐政乌勒洪阿向咸丰密奏:“经臣会同督、提、镇等人整修战备之后,大沽要塞设有炮台4座,两岸大小炮位142尊,试放坚利。两营兵丁1400余名,扼要处所,分处炮位,以防夷船驶入,布置均已周密。”
1858年,钦差大臣僧格林沁镇守大沽口,整修炮台,再建炮台5座,具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分别以“威”“震”“海”“门”“高”五字命名,寓意炮台威风凛凛镇守在大海门户的高处。另一处炮台建在北岸石壁之上,名字叫“石头缝炮台”。每座炮台设大炮3门,另有小炮台25座。每座炮台高10米至17米,底座周长182米至224米,上砖下石,均用三合土、糯米汁浇灌夯筑而成,大小炮台共置大炮64尊,炮口对准波澜壮阔的海面。
1900年,八国联军进兵大沽口炮台,当时镇守大沽口炮台的指挥官罗荣光,67岁,字耀庭。曾为曾国藩部属,后入淮军,赴上海带洋枪队,升总兵,后补大沽口协副将。
大沽口外的海面上,联军的战舰已全部完成战斗部署:十艘舰艇进入内河;两艘贴北岸靠近塘沽火车站,准备收容侨民;两艘在内河中央停泊,负责保护海关和营救战斗伤亡人员;两艘靠近下游的清军水雷营,负责监视北洋海军的行动;另外四艘部署在北炮台河流的拐弯处,以便与埋伏好的水兵一起对大沽炮台实施南北夹攻。
另外的二十二艘军舰由于吃水问题不能进入内河,它们全部停泊在河口外,成梯次配置,准备以强大的舰炮火力压制帝国的海岸炮火,掩护海军陆战队员的作战。
战斗初期,炮台守军先后击沉敌舰3艘,击伤三艘,处于极其有利的优势。但接下来,联军打向炮台的炮弹落点开始十分精确,而清军命中率大大打了折扣。原来敌军早就派侦察兵对大沽炮台进行了侦察和勘测,炮台是固定目标,射击角度等早已经过反复计算;清军夜间发射技术低,军舰又是水面上的游动目使。而北洋水师的鱼雷舰艇被联军俘虏后,北洋水师提督叶祖珪下令:不准出击,不准开炮。
叶祖珪知道如果北洋海军舰队出击,联军的军舰将处于两面受到夹击的状态,战斗的胜负几乎不用预想。可是,值此军情紧急之际,他偏偏想到的是六年前的甲午海战,他虽然在战斗中舍生忘死,但是,因为威海卫的陷落和“靖远”号被击沉,他受到革职处分。
(罗荣光。网络图)
叶祖珪由此明白了一个听上去荒唐、但在官场上屡试不爽的逻辑:战则无功,败则无过。于是,在整个大沽炮台发生战斗的时候,北洋水师舰队一直停靠在一边观战。
因左营弹药库中弹起火,敌人遂乘机登陆。守军管带封得胜身先士卒,率部与敌人肉搏,全营兵勇壮烈牺牲。继而左营炮台失陷,副左营炮台孤立,相继失陷。至此大沽口北岸两座炮台,守军将士近干名,全部英勇殉难。罗荣光跪在炮台上,向着清帝国首都北京的方向磕了三个头:“此天命,吾死时至也。”毅然率部冲杀,最后壮烈殉职,终年67岁。遗体运归故里建茔安葬。
大沽口北侧炮台 ,满地清军官兵尸体
十七日六时三分,大沽口炮台全部失守。
1901年,根据《辛丑条约》第八条规定:“废去大沽口及直隶各处炮台”,大沽口炮台被八国联军天津临时政府拆毁。
正如题主所问:“晚清海岸线上到处都是炮台,国门为何还总是被攻破?“为何?其实我们从大沽口炮台的兴衰就能看到,一个国家的兴亡,最根本的原因从来不是他有多少坚船利炮,国民党厉害吧,全部美式装备;日本鬼子厉害吧,工业国家打中国农业国家,最后呢,战争的输赢归根结底还是政府的领导力,政府不能发动群众,无法统一舆论思想,自身腐败不堪,何谈胜利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