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首先说一个观点,皇帝眼里的忠奸,跟老百姓眼里的忠奸,是不一样的,甚至是相反的。
打个比喻,皇帝派两个人下去地方收税,
甲回来后,跟你说,地方发生灾害,老百姓日子苦啊,流离失所,没有收到税,我们应该派人下去赈灾,减免三年赋税,
乙回来后,收税数百万两,皇帝问,地方民生如何?乙说,也发生灾害了,老百姓日子也不好过,皇帝问,那你如何收税啊?答曰,富人税、工商业税、
皇帝心里其实门清,甲收不到税,不是地方无税可收,而是他代表地方富人的利益了,
你说,皇帝看来,谁是忠臣,谁是奸臣?
老百姓看来,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是忠谁是奸?
在写历史的时候,那些修史的人,怎么评价甲乙?
显然,你看历史书的时候,甲是好官,清流,心系百姓,正义的文人士大夫形象,而乙呢?那是皇帝的走狗、爪牙,为了讨好主子,无所不用其极,是邪恶的变态,是他们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我说的不是魏忠贤、东林党,而是翻开史书看到的大部分奸臣,如汉唐明的太监、外戚,还有和珅这类,都是如此,
在皇帝看来,外朝官员就没有好人,都是一丘之貉,代表的都是士大夫集团的利益,只有内廷的官员,才是我的人。
所以,古代宰相制度的变迁,是不断的由皇帝身边的秘书,取代宰相,然后又由新的秘书,取代已经体制化的旧秘书。
为什么都用身边人?如太监、外戚?因为只有这些人,才是听话的。
但是,如果看历史,太监和外戚的名声,都是最差的,名声好的太监和外戚,屈指可数,
为什么?因为他们是皇帝的爪牙,打击的是文人士大夫的利益,
皇帝眼里的忠臣,听话的人,在历史上大多都是奸臣、变态,
皇帝眼里的奸臣,在史书上,大多都是奸臣的形象,
第二,政治讲究平衡,皇帝反感大臣结党,但是,大臣不结党,皇帝更怕。
电视剧里,嘉靖皇帝对官员的忠奸有个很好的评价。
所谓江山,是名江山,而非实指江山。君既不是山,臣民便不是江。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能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这个海瑞不懂这个道理,在奏疏里劝朕只能用长江而非黄河,朕岂可乎?反之,黄河一旦泛滥,朕便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严嵩杀严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朕也要治理,这便是朕为什么要罢黜杨廷和、夏言,杀杨继盛、沈链等人的道理。比方这个海瑞,自以为清流,将君父比作为山,水却淹没了山头,这便是泛滥。
如果没有“奸臣”,只有“忠臣”,看看天启崇祯两朝,号称“众正盈朝”,朝廷都是清流的东林党,结果呢?皇帝还有多大权力呢?
王莽篡汉时,朝廷也都是忠臣,结果呢?
没有了内廷的制约,外廷的权力足以架空皇帝了,没有了奸臣,忠臣同样难以治理。
只有把朝臣分成多派,让他们互相斗争,皇帝居中才有权力,如果下面不斗了,就开始跟皇帝斗了。
第三,还是那句话,皇帝眼里,没有好坏,只有听不听话的,
我们看到的电视剧和历史书,都是脸谱化的人,你一眼就能看出好坏,皇帝可看不出来,因为不论是谁,都说自己是忠臣,别人是奸臣,一副正义的样子,大义凛然,
皇帝看来,天下没有不贪的官,每个人都是贪官,你怎么办?你不可能都杀了,换一批吧?换一批还是贪怎么办?
所以,皇帝看来,只要能驾驭,就都好说,驾驭不了的,就杀,
皇帝杀人,不在乎好坏忠奸,只在乎能否驾驭。
号称清流的官不听话了,皇帝不好收拾,因为没有把柄,
而贪官奸臣不听话了,皇帝好收拾,因为把柄多,也正因为把柄多,所以不得不忠于皇帝,由此看来,贪官奸臣才是听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