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5G会替代传统的有线宽带吗?

5G会替代传统的有线宽带吗?

2020-08-02 14:12阅读(71)

5G会替代传统的有线宽带吗?:5G组网完成,得到普遍、大规模应用于构建物联网时候,传统的有线宽带、将逐步淡出人们的眼帘,最终“华丽谢幕”、完成历史使命:-有

1

5G组网完成,得到普遍、大规模应用于构建物联网时候,传统的有线宽带、将逐步淡出人们的眼帘,最终“华丽谢幕”、完成历史使命。

因为用密如蛛网的有线宽带进行万物互联,是难以理解的。只是这个过程有点漫长。

5G通过微型基站射频天线、用超高频电磁波做载体,在空气中无线传输信号。

它采用的是802 11十协议,有运行在5GHz频段的信号连接、转换技术。所以,5G技术能实现让有源的终端设备、在一个基站信号范围内,实现D2D直接通信方式,信号连接不必再经过基站或其它转换设备进行切换。

5G时代,多制式融合是一个很关键的技术。现在由于组网还未完成,采取多制式通信融合技术来覆盖2/3/4G的通信技术,根据不同介质、通信技术的不同要求,进行调制解调后的信号传递,还须从电缆、光纤上走,是一种兼容的技术举措。

俟组网完成、独立运行后,依赖有线宽带的必须性将大幅降低,甚至为零。

从国内运营商获得的频谱看:中国移动是2.6GHz和4.9GHz;中国电信、联通分别获得了3.5GHz附近的无线频谱,都已能支持5G无线信号传递功能的要求。

而且,虽然现在4G采用的是2.6GHz频段、工作带宽可用频段从150MHz一30GHz,还须从光纤上信号传输。

但目前也开始研发O·V波段(40一50GHz)、和Ka波段,可以支持155Mb/s的数据业务,为5G的无线应用提供了后援。

那5G替代传统的有线宽带后,信号是否稳定?能满足很多用户同时入网的要求吗?

5G采用的波束赋形技术,即:使用很多微型的毫米级天线传感器形成矩形阵列,通过人为干涉去调整其天线基本单元的参数、和各天线信号不同的发射时间,形成定向、集中、更强功率的电磁波进行信号传输,使接收器获得的信号达到最佳效果。

如在一个局域内有许多终端需同时入网使用5G信号,这时,5G空口技术(基站到接收目标之间距离)、能使多用户、多热点、多天线、多摄取的协同进网,充分体现其带宽的系统化、智能化优点。

随着5G时代步伐加快、毫米级的5G天线也会实现入室入户,室内使用5G信号不再遥不可及。

而各种有线宽带、将会被5G无线功能逐步替代,这可能是谁都可看到的事实。

2

谢邀!

应该不会那么彻底的,手机问世那么久了,我们的有线电话还用着呢。

虽然家里很多不用有线宽带了,但在公司一般是有线无线共存。

5G虽然很强大,但是毕竟还没有普及、没一个成熟期的标准。届时可能还会出现如果放弃有线,谁为5G担责?如何担责?等等问题。

说到底,只有等5G普及之后,才好讨论这个话题。

3

我觉得是不会的

因为5G有一个硬性就是信道问题、目前5G是会各三大运营商原频段有重合。

5G在速度上与同等信道资源上相比4G的提升还是有限的、主要的提升还是在更强的MIMO的能力。

对于20G以上频段的支持、大幅度降低了理论延迟、比如像游戏这些对延迟敏感的软件会有很大的提升、规划中的端对端链接能力、同基站下设备之间是可以直接传输的。

你可能会说 20G以上频段放在房间覆盖不是很嗨皮,但你想理论系带是可以和3*3 MU -MIMO的WI-FI相媲美的、这样就会导致基站部署费用增加了、如果大范围使用的话 会因为人与人之间阻挡 把信号隔绝了。所以你是有起来就基本没啥信号了。

LTE是可以千兆的 就是目前承载网还不能达到这种水平。所以即使再高 承载网不行 也是浪费资源。

要知道这些年光纤入户已经相当普及。速度远远足够家庭使用。如果这时候5G接入的话、我感觉是没多大意义。但是用于军工业 国防 科技领域还是很好的 可以更快速 更精准、所以我不认为目前5G会取代传统宽带。

4

虽然5G的网速非常快,理论速率达到了10Gbps,是目前光纤宽带的几十倍。但是,从网络稳定性、资费等方面考虑,5G网络是不会代替有线宽带的。

资费问题

  • 5G网络是三大运营商搭建的商业网络,最终目的是为了赚钱,5G网速非常快,那么对应的流量费同样也不会便宜。5G基站属于共享型网络,超出指定的流量之后,可能会像现在的4G一样限速限流量;

  • 家庭有线宽带,自家独享宽带资源,是没有流量限制的。相对来说,5G网络更适合作为热点临时使用。

稳定性问题

  • 5G网通过无线电磁波传输网络信号,相对于4G网络频率更高,采用了毫米波技术,覆盖范围小、绕射能力差,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户外的障碍物、恶劣环境均可能造成无线信号的衰减,导致网络不稳定;

  • 目前大部分的有线宽带采用了光纤介质,几乎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可以稳定的传输网络信号。

5G无线宽带试点

  • 今年年初,联通在成都某小区试点了5G无线家庭宽带,在家中安装5G信号接收装置,将5G信号转化为WiFi信号使用;

  • 如下图所示,测试网速超过了400Mbps,超过了大部分家庭带宽的网速。但是5G信号接收装置没有量产,成本高达6万多,同时还有5G网络信号覆盖的问题,目前还不能普及。


总之,我觉得5G网络是不会代替家庭有线宽带的,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家庭宽带仍然是“光猫+无线路由器”的模式。

5

关键看价格!

6

5G不会替代传统的有线宽带,而它们只会相互补充发挥各自的优势。

5G和传统宽带的联系与区别

我们先来看一下上面这一张简单的拓扑图。途中左边这一部分是5G方式入网,右边这一部分是传统有线宽带方式入网。

  • 联系

5G和传统有线宽带都是一种接入互联网的方式,都可以满足相关设备接入互联网的需求,它们都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光纤接入运营商的核心网络(如上图基站到运营商核心网,光猫到运营商核心网)。

  • 区别

5G是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而发展来的,它更多的是满足移动设备如(手机,带有5G芯片的pad、笔记本电脑,其他移动终端设备等等)的无线接入,只要在有5G基站信号覆盖的地方,就可以实现轻松接入。

而有线宽带更多的是满足固定场景,比如家庭、办公室内部的互联网接入。它的应用场景没有5G那样灵活。

当然有些宽带的很多应用场景也可以通过5G方式来实现,如下图所示,通过用一台5G路由器来接收5G信号,再连接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或其他设备。



5G与传统有线宽带相互补充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5G和传统的有线宽带有各种比较适用的应用场景,比如5G更适合移动接入、有线宽带更适合固定接入。

而且,由于未来5G通信的资费应该会比有线宽带的资费贵很多,有线宽带还有它存在的价值。

综合上述两点,我认为5G不会替代传统有线宽带,反而它们会是很好的补充。

7

5G网络和有线宽带没有冲突!反而促进宽带的发展!5G网络再快,流量有限制!运营商不可能让你无限制使用流量,就像一辆跑车能跑到180迈,前提是你要油足够。5G也是一样的,如果有一百个G. 如果你看视频,打游戏,用完之后,没有流量可用了吧!除非你加包。

宽带是没有限制的,你可以随便用!而且有些宾馆,酒店对宽带有大量的需求。还有一些开直播的!5G取代宽带需要时间,至少短时间是无法取代的。

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8

这一个在短期内恐怕还难以实现,五G资费是他的一个拦路虎,但5G的覆盖范围以及自费套餐都降得非常低的时候,那就有可能替代传统的有线宽带了。

5G的全面普及在短期内不容易实现,5G的基站密度要比4G密的多,所以从投资到收益上来说,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解决。

9

不会完全替代,但会受到一定威胁和冲击。

先说说5G(或者说无线宽带技术)难以完全替代有线宽带的原因,一句话简单概括:有线比无线更快、更稳定、更可控、单位速率建设成本更低。下面详细展开说明:

一、香农极限决定了单一信道条件下有线宽带极限速率远高于无线。

搞通信的人都知道香农公式,信道上面信息传输的极限速率是:

C=B log2(1+S/N) 其中C为极限速率,B为信道的带宽,S/N为信道的信噪比。

公式非常直观地揭示了两点:信道带宽越大越好,信噪比越大越好。那么5G在这两个核心指标上面与有线宽带相比如何?天差地别。我们大家都知道,无线的频谱资源是非常紧张的,本身适合广域网覆盖的无线频段就不多,为了确保不产生相互干扰,不同的技术制式、不同的运营商都要由管理部门划分专属的频段以供使用,频段和频段之间还要设置足够的隔离宽度,这样导致可用的信道带宽非常小,在目前现有标准下,5G可用的信道带宽大约在100MHz的数量级(不同运营商之间略有差异)。而有线宽带的信道带宽呢?10THz。

两者相差足足10万倍!5个数量级!

信噪比不好直接拿来比较,但是无线是完全开放的信道,空气中来自其他信号源的干扰无处不在;光纤是封闭信道,光信号与世隔绝地仅在本纤芯内传输,几乎不受外部干扰。从这一点来看,定性地判断,无线信道的信噪比总不会比有线更优。

因此从理论推导可以得知,有线宽带接入比无线宽带接入的能力天花板更高。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在4G时代,单用户速率可达100-150M左右(前提是基站轻载,信号好),与此相对应的GPON单用户速率可达1G,有10倍的差距。5G比4G速率提高了10倍,但有线宽带技术也在进步,XGPON速率也较GPON提升了4倍,正在研究的50G、100G WDM-PON技术更是进一步将有线接入单用户单宽提升至之前难以想象的高峰。况且PON这种接入技术远远没有到发挥香农极限的程度,在骨干传输领域,单根光纤甚至可以达到超过10T的传输速率。

二、有线宽带的稳定可控程度远优于无线。

上一节说到光纤信道是封闭的,几乎不受外部干扰,所以只要设备不出问题,光缆没有受到损伤,有线宽带的数据传输是相当稳定的。另外,现在主流的有线宽带接入技术是PON技术,而这种技术形态决定了在接入网这个层面,共享单个设备端口的用户是可控的,极限不会超过64个,一般在20-30个左右。因此,有线宽带每个用户分配到的带宽是可以准确测算、有所保障的。

而无线宽带则远远不如。

首先会面临干扰的问题,有一些地方信号不好,人们会私自安装信号放大器,这样会对正常的信号产生干扰。

其次会有信号阻挡衰减的问题,在密集的楼宇之间的小巷,隔间比较多的室内,地下车库,电梯间等地方,无线信号都会受到阻挡。而且随着技术标准的演进,波段频率的提高使得信号穿透能力越来越弱。

再次就是接入用户数量不可控的问题。无线信号覆盖半径一般都有数百米,范围内的所有用户都共享基站的带宽,而这个区域内进入的用户是没有办法严格控制其数量的。极端的例子就是假如这里正在搞一些大型的活动,短时间内集中了特别多的人,这样区域内所有移动用户所分配到的带宽就会急剧下降。

正是因为这些不可控的因素太多,所以无线宽带它的体验速率要远远低过系统速率。我们拿4G来举例说明。4G单个用户的系统速率可以超过100兆,比如一个新建的基站下面只有一个4G用户,拿手机测速是能够测到100兆的。但是一般的体验速率就只有10兆,就是在通常情况下,只能够让区域内的用户享受到10兆左右的速率。如果在极限或者特殊情况下,用户的使用速率会更低。因此运营商的无线业务从来不敢向用户承诺接入带宽(比如像宽带100兆,200兆速率的套餐,无线从来没有)。

三、同等能力下,无线网络的建造成本要远远高于有线。

前面两点说的是技术方面。这里要提实际操作层面上要考虑的问题。如果用无线彻底替代掉有线,耗费的成本非常高,即使技术上可行,这个事情也不会发生。运营商们在提速降费的大环境之下财政都很吃紧,不可能做活雷锋。为什么无线网络建起来比较贵?有几个方面:

一是宽带覆盖是点的覆盖,我只需要确保每个特定的房间内有光纤接入即可。无线覆盖则是面的覆盖,要确保每一寸土地上的用户都能够享受到无线通信服务。如果这两者的体验速率还要求相同,那显然对无线的要求要高于有线。

二是无线网络的建设每次面临换代几乎都要推倒重来。从2G到3G到4G,再到5G,占据了投资重要组成部分的无线基站设备都要更新换代,甚至就是一些线缆,比如说馈线资源都不能够利旧,全都得推倒重来。宽带就简单得多,铜网转成光网,最最重要的一步就彻底的完成了。后续光宽带网络的升级,只需要更换局端设备和用户的终端设备,中间的占据绝大部分投资的光缆网络全都可以利旧。而且更气人的是无线网络的更新换代还特别的频繁,现在已经发展到第5代了,每一代都是大动干戈。宽带严格意义上,目前只有两代,铜到光,往后虽然有技术的革新,但是代价都不算大。所以也有人笑言搞光通信的人步子迈得太大,把将来的路都堵死了,但应该学无线的人那样,饭一口一口地吃,牙膏一点一点地挤,这样整个产业链才会赚得盆满钵满。

那究竟贵多少呢?我们用传统的4G网络和光宽网络比较,在体验速率相差10倍的情况下,宽带网络的造价基本不到无线的一半,如果简单的用线性关系把两者的体验速率拉平,无线网络的造价就是宽带网络的20倍以上。当然,实际情况并非这样简单,如果想把全区域的无线体验速率提高到和有线接入可比的程度(例如1000兆),很有可能是通过加大基站覆盖密度都没有办法解决的。过密的基站布置相互之间会形成干扰,系统容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向上叠加。

综上所述。由于在带宽能力上,稳定程度上,可控性上以及覆盖成本上,有线宽带相对无线来说具备明显的优势(与此同时,无线相对有线来说在移动便利性方面的优势也是压倒性的)。因此我认为即使5G时代来临,无线也没办法替代有线。

然而,不可否认地,有线将逐渐受到无线的冲击,在5G时代来临之后所受威胁将进一步加大,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运营商无限流量套餐的推出改变了消费者对无线网络的使用习惯。

过来人都知道,当年的无线网络流量资费是极其昂贵的,按M计费。相信不少人当年还有用时打开数据、闲时关闭数据以避免高额流量费用的经历。但自从国家要求提速降费,运营商竞争逐渐趋向白热化之后,几大运营商相继推出准无限流量套餐(几十G流量使用完之后会自动降速),流量多得用不完,这时候的无线网络计费就更接近宽带的包月包年随便用的模式,用户习惯得到了极大的改变。比如我自己,即使在有WIFI热点的场所,在线视频基本都是用4G网络随便看,不心疼。

这么一来势必会分流掉相当一部分以手机和PAD使用为主的家庭客户,公众场所安装WIFI热点的需求也会减少。这些客户很有可能不再需要有线宽带。

二、人眼的视觉分辨率极限造成小屏幕应用的流量需求天花板较低,5G技术理论上完全可以满足

我们知道肉眼的分辨率是有极限的,单位屏幕面积上面像素密度到达一定程度后,再继续增加下去人眼分辨不出来也没有意义。每英寸上的像素数指标就是PPI。苹果曾经提出像素密度极限在300ppi左右,而目前手机屏幕的分辨率一般在2K左右,PPI已经超过400,换句话说,2K屏幕基本上已经是人眼的极限了。而2K的超高清手机网络视频编码速率是多少?大概在10Mbps以内,不要说5G,信号良好的情况下4G要满足都毫无压力。

前面说到,有线宽带在速率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再高的速率,也要有合适的应用填充才有意义。小屏幕应用的流量需求其实并不高,无线足以搞定。

真正需要用上有线接入高速率的其实是大屏幕的应用,比如电视。4K电视已经比较普遍了,8K电视也有产品。一般认为4K的IPTV视频就需要30-40Mbps左右的编码速率,8K则超过100Mbps,但这还远远没有达到视觉极限!大家都有过体验,在小屏幕下看起来清晰的内容放大到大屏幕之后就惨不忍睹,因为像素密度变低了。一台55寸的4K电视,PPI也只有80左右,如果是100寸的,则PPI将进一步下降为40。

但为什么我们丝毫不觉得一台4K电视的显示效果比PPI达到极限的手机要差呢?因为观看距离。观看距离越近,对PPI的要求就越高,300的极限PPI实际上对应几十cm的手机观看距离,而我们电视观看距离都在几米之外,即使PPI只有几十,效果也丝毫不逊色与PPI高达数百的手机。

既然这样,那么大尺寸电视的PPI是不是做到现在这样的水平,在几米的观看距离下达到视觉极限就足够了呢?业界有不少声音认为是这样的。但我个人有不同看法,我认为只要技术上可以实现,50英寸甚至更大的屏幕做到几百的PPI都有意义。这样可以实现任意可视视距下的完美拟真!就像你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节目里面的美女,觉得不够过瘾,凑前去看,就能看到如同靠近真人一般的更多细节,比如毛孔、细密的汗珠、皮肤的纹理,而不是远看OK,近看就是一个个粗糙的像素块那般虚假。现在之所以不那么做,主要是高像素密度大尺寸屏幕的制造难度、良品率问题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如果真达到这样的水平,电视的屏幕分辨率就远不止4K、8K了,而是16K、32K乃至64K,对视频带宽的需求数以G计,这样有线宽带的高速率就有了用武之地。

简单总结:

有线宽带可以认为是一种在基础能力上明显优于无线宽带的技术,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由于运营商资费政策的变化、日常生活中小屏幕的绝大多数应用需求都可以在4G或者5G技术框架内得到满足,因此有线宽带的使用也遭到分流,受到一定的冲击。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不是替代,而是无线接入和有线接入融合。前面提到无线覆盖成本极高的问题,其实主要是无线的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耗费资金极大。但现在4G有一种新技术,可以利用PON网络的线路,将基站部署在室内,就类似家庭内安装WIFI路由器一般,如果这样的技术大范围推广,宽带全无线化倒不是全无可能(当然还要解决最终终端内置SIM卡的问题)。但是这样的技术还是我们所理解的4G/5G网络了吗?我认为已经是一种宽移融合的新事物了。

10

我认为5G和传统的优先宽带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

首先是因为资源代价不一样。5G是无线方式,我们知道无线资源的代价包括频谱带宽、频谱效率、链路损耗、编码技术、MIMO技术等等,每一代无线通信方式的演进都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由于sub6G以下频谱已经十分稀缺、而毫米波虽然带宽很大但是链路损耗也很大带来基站密度数十倍于sub6G,也就导致了建设成本远高于sub6G。所以无线宽带最后每Mbps流量的代价是非常昂贵的,直接表现在资费上。而有线宽带的资源代价远小于无线,且目前随着骨干光纤网络的扩容,运营商也推出了入户1000M的宽带。表现在资费上就是有线宽带远低于无线资费。

第二,5G上行速率远低于有线。对于5G主流的TDD方式,通常公众网络只分配20%的资源用于用户上传,规划上上行边缘速率一般是按照1Mbps来设计的,即使处于覆盖中心,其上行体验速率一般也不会很高。对于某些场景,有线宽带的上行效率就远高于5G了。

总之,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说,就是5G的流量价格是远高于有线宽带的;从应用场景来说,部分对上行带宽有要求的场景,5G的适用性低于有线;从建设成本来说,实现同样的带宽目标,5G造价远高于有线宽带;从部署便利来说,很多场景有线不能到达,需要采用无线的方式。所以5G和有线宽带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