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党答一波。人死不能复生,我们现在分析的一切原因都是事后诸葛亮,于事无补。比干之死,首先是他不相信姜子牙能救他,方士可以分为妖道和玄门正宗,姜子牙高冷地将灵符送给比干就走了,比干有疑虑实属正常。其次对比干而言,他的致命失误乃是信念不够,多疑到令人愤慨的地步,而由此体现的却正是一个正常人对待未知事物——就算潜意识里你知道它大约的确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两种态度:
姜子牙藉由火烧琵琶精进入大商官僚体系,官拜下大夫,授钦天监职。
但从此之后,他便成了闲置的气象观测员。纣王大抵已将他忘得干干净净,而妲己却并没忘记她,原来就是他烧死的琵琶精,乃是妲己的姐妹,轩辕坟三妖之一。
当然在朝歌的日子里,姜子牙也并非全在吃闲饭,按说钦天监是搞天文、制历法、察休咎的,属于气象部门,和丞相府没有直接的臣属关系,但姜子牙呢?纣王宣他造台时,使臣却是“往比干府宣召姜尚”。
而姜子牙决意离开朝歌,向比干致谢时,也说“荷蒙大德提携,并早晚指教之恩”。
诚意,姜子牙擒住琵琶精时,是承蒙比干带路才见到纣王,可是做官之后他还每天去见比干,这就分明是以学生自居了。
而这,其实就是他给比干留下的第一个印象:一个有点本事、也想向上爬的江湖术士,至于本事究竟大不大,鉴于姜子牙再未出手,实际上比干还在犹豫和考察阶段。
其次,姜子牙离开朝庭的方式也有点感人。
他谏造鹿台,纣王领武士拿他,姜子牙先是抽身往楼下飞跑,跑到九龙桥,然后跳了御水河——其实是借水遁走了。
关键没有人知道啊!
从头到尾,姜子牙既没表现出反抗天子的勇气,也没表现出睥睨众生的法术,而是不荣誉的选择了自杀。
这未免也太没出息了。
这样的人,你说他是得道高人,有活人之术——他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换成我,也是不信的。
而这,就是姜子牙留给比干的第二个印象,可以说失望之极。
二、不相信
就是这样一个八成是江湖骗子、已经死翘翘的家伙,在人生的终点,给比干留下了一封柬帖:
压在书房砚台之下,但丞相有大难临身,无处解释,可观此柬,庶几可脱其危。
请注意,他不是光明正大的当面给比干或其家人的,而是偷偷摸摸留的。
这恐怕更给比干留下了恶劣印象。
一个泥菩萨过江自身都难保的家伙,反而大言不惭要帮别人,只能说是无知、狂妄到了极点。
比干不相信他,实在是太正常了。
因此我们看到,当纣王真的要借七窍玲珑之心那一天,比干压根把这事忘得干干净净了。还是其子微子想起,才忙忙的取出灵符,焚后冲水服之。
而这对比干而言,仍然连救命稻草也算不上。他见驾之后,屡提死字:
1、纣王借心,比干质问心是何物,说道“吾心有伤,岂有生路”;
2、纣王再借,比干厉声大叫“心去一片,吾即死矣”;
3、纣王大怒,比干取剑剖心,大骂“我死冥下,见先帝无愧矣”。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同样的道理,你永远救不了一个自度必死之人。还有一句话叫作,心死了身也就死了,比干正是如此。
姜子牙的灵符虽然夺天地造化,但并不能瞬间重生心脏,它的作用乃是:
服于腹中,护其五脏。
只有当比干真正具备求生意志时,这灵符才能发挥作用;也惟有如此,心脏才能缓慢的重新长出来。
卖菜妇人一句“人若无心,即死”出口,瞬间摧毁了比干的几乎忽略不计的求生意志,同时也破解了姜子牙的法术。
三、相信
以上分析,都是建立在“姜子牙法术高强,而且是好人,不会害比干”这一大前提之下的。
那么,姜子牙要是妖道怎么办?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他难道真的无所图谋?
他会不会和妲己她们是一伙的?
他以火烧琵琶精作为投效之门,以出入丞相府作为晋身之阶,究竟想干什么?
他死了真的不会复活?这个复活的可能会不会就着落在自己身上?
……
比干毕竟是肉眼凡胎,应该说有这些疑虑实属正常。
他一日之内、连接御札六次,在走投无路无际,听儿子提起,想起了姜子牙的保命灵符,虽照章执行,其实不过是病急乱投医。
他真的相信?
当然是不相信的。
那为什么还要服下去?
总比啥也没有强吧。
所以比干不是不信,而是有选择的相信。
然而道术的作用正在于逆天改命、行凡人之不能行,需要的就是意志坚定之辈,正如《琅琊榜》中的梅长苏,若非意志坚如钢石,只需有一丝犹疑,又怎能挺过削皮挫骨、碎骨拔毒、容颜尽改、皮肤尽换的人间酷痛?
大多数人都是电影《甲方乙方》中的李琦,非要体验一把革命英雄守口如瓶、宁死不屈的壮烈,好梦几日游后终于承认:
我原来也以为我是条硬汉子,没想到,我不光嘴不严,胆还小……这回我算是知道了,英雄真就不是一般人,我对英雄们肃然起了敬。
我们都是个普通人罢了。
比干之失,失在非江左梅郎耳。
我已经写了400多期封神,愿景是:十年光阴,千期篇幅。关注我,共赏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