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在很多人注重补肾,却往往忽略了“脾”,在传统的中医理论中,肾为先天之本,而脾为后天之本,如果出现脾虚的问题,就会导致胃部对于食物的运化不良,营养吸收不良,就会导致各种问题出现,现代人,生活条件好,反而饮食不节,整天大鱼大肉,暴饮暴食,熬夜,不运动,长期的这种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了脾胃的运化不良,气血不足,其实比起肾虚来,由于不良生活习惯所致的脾胃虚弱,气血运化不足的情形,要更多一些,因此,很多时候,“健脾”对于现代人调理身体,改善身体健康状态,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补脾的中成药中,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是常见的两个药物,这两个药物在补脾方面,又有什么异同呢,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补中益气丸

来看一下补中益气丸的组方,方中含有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升麻,柴胡,当归,陈皮,这八味药物,黄芪,人参,白术,甘草是健脾名方“四君子汤”的组方,又加入升麻、柴胡等升阳的药物,补中益气丸的功效,顾名思义,主要是针对于脾部气虚较为严重,引起中气(宗气)下陷的情况的一个药物。

内经中说:“五谷入于胃,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也”。这段话的意思是,五谷进入胃内,消化吸收后,会化为宗气,推动人的呼吸,如果脾胃虚弱,就会造成宗气不足,严重的宗气不足,最终导致宗气下陷,同时伴随的就是一些脏器的下陷问题。补中益气丸就是针对宗气下陷的问题的一个药物。

这个药物不应该随便吃,它的提气作用是很强的,黄芪是补气之长,党参也是补气虚的良药,而当归,柴胡也是据升阳提气作用的,升麻同样也是补气虚的药物,这些药物共同作用,具有大补中气的效果,肺气充足了,呼吸就会顺畅,熟悉顺畅了,内脏下垂的问题就会得到改善。

因此,补中益气丸,主要是用于补充中气,改善严重脾虚造成的内脏脱垂问题的药物,适用于长期脾虚所致的疲倦乏力,气短,胸闷,久泄脱肛,子宫下垂等问题的朋友服用。

归脾丸

归脾丸,来自于古方归脾汤,归脾丸的组方中,同样有黄芪,甘草,人参,白术这四味中药,同时还有干姜,大枣,当归,茯神,酸枣仁,远志,木香等药材,这个药物的组方与补中益气丸有类似,但又不同,方中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干姜,大枣,补脾益气,当归补血,茯神,酸枣仁,远志安神,木香理气,这个方子主要是用来补脾虚所造成的血虚问题。

如果您的脾虚具有如下症状:体倦乏力,纳差少食,面色萎黄,崩漏便血,健忘失眠等问题,这就是较为明确的由于脾血虚所造成的问题,脾虚导致胃部运化不良,胃部运化不良导致血气不足,血虚导致面色萎黄,失眠健忘,这时候服用归脾丸,健脾养血,就是很适合的。

因此,对比上面两个药物,可以知道,脾气虚弱,严重的中气下陷,可以服用补中益气丸,而脾虚血亏,失眠健忘,可以用归脾丸来调理改善,对于轻度的脾胃虚弱,运化不良,建议服用更为温和的理中丸来调理身体。

最佳贡献者
2

补中益气丸具有补益中气、升阳举陷的作用。归脾丸具有补脾益气、补血养心的作用。以下是他们的成分与功效,可作为参考。


归脾丸

主要成分:党参、白术、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

药理作用:抗休克,激活胆碱能神经功能低下,改善学习和记忆能力,增强免疫,调节中枢神经功能,强壮,增进造血功能,镇静,降压,改善脂质代谢。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临床应用:神经衰弱,顽固性失眠,窦性心动过缓及阵发性心动过速,更年期综合征,脑外伤综合征,冠心病,缺铁性贫血。


补中益气丸

主要成分:黄芪(蜜炙)、党参、甘草(蜜炙)、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

药理作用:调节胃肠运动、抗胃溃疡和抗胃黏膜损伤、兴奋子宫、增强心肌收缩力、影响消化液分泌、调节兔疫功能、促进代谢、抗肿瘤、抗突变等。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体倦乏力,内脏下垂。


临床应用:用于脾虚证、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崩漏、泄泻、重症肌无力,低热,慢性肝炎、低血压、失眠症、白细胞减少,慢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心绞痛、放射病等。

★本文由中医药师编写,若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3

用归脾丸或者补中益气丸哪个补脾更好一点呢?

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都是有名的健脾胃的中成药,很多脾虚的患者都不知道怎么选择,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是两个功效有所不同的中成药,他们在补脾胃方面有所区别,这里给大家分别介绍一下。

中医里面认为脾是我们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我们的脾气虚弱了,那么气血必然会逐渐虚弱,进而气血不足以濡养心脏了,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就会导致失眠。

我们现代人心脾不足的人不是少数,因为生活压力大,经常劳累劳碌,有些人思虑过度,久而久之就伤到了心脾,导致心脾气血两虚,进而就会影响到我们的睡眠。

那么因为心脾两虚引起的平时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体倦食少,面色无华,气血不足,脾胃功能差就可以用归脾丸。

而补中益气丸主要是补益脾气,没有力气的,容易感冒,容易生病的人就可以用此药补益脾气。

有的患者如果出现久泻不愈,中气下陷的症状,比如肛门坠胀,总想大便,甚至脱肛。这时候就需要益气升阳,服用补中益气丸即可。

归脾丸由十一味中成药组成,能够气血双补,心脾同调。归脾丸可以“补脾之营”。人们忧思过度,平时脑力劳动过度引起的脾虚这时候就适合归脾丸。

而补中益气丸则可以“补脾之气”,平时如果劳碌过度,则容易伤到我们的脾气,主要是脾气不足的症状,则用补中益气丸。要知道区分。


关注我!带您正确养生,改善脾虚问题!分享养脾干货!

4

脾胃虚弱容易导致面色发黄并出现虚胖症状,也会有大便不成形、胃口欠佳等不适,可以说脾胃虚弱已经成为给了现代人的通病。

面对脾胃虚弱这一问题中医会建议患者服用补脾胃和益气药物,其中归脾丸以及补中益气丸就是常用药,同为补脾药物但两者有何区别?

调理脾胃,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用哪个更好?中医给出建议

同为补脾圣药,但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大有不同!

一、归脾丸

组成成分:归脾丸主要成分包括白术、当归、党参、黄芪以及甘草和大枣,这些药材使归脾丸具有很好的补气健脾胃功效,另外归脾丸中还会添加茯苓、酸枣仁以及远志等安神的药物,使归脾丸可以发挥出养心安神以及行气调中的作用。

主要功效和适应症:归脾丸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治疗心脾两虚并补充气血的药物,它的主要功效集中在五个方面。

1)归脾丸可以健脾养心且适用于心脾两虚患者。心脾两虚患者容易失眠且脾胃功能失调,此时服用归脾丸可以调心养血和治疗心脾,凝血固本的同时可以补脾胃之气。

2)归脾丸中含有酸枣仁、茯苓等安神的药材,对于用脑过度或者神经衰弱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另外也可以防止气血两虚引起的失眠问题。

3)女性更年期容易出现失眠、脾气暴躁等气血两虚症状,此时建议口服归脾丸进行调理,可以帮助女性恢复气血并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的不适。

调理脾胃,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用哪个更好?中医给出建议

4)归脾丸在对抗心律失常方面较为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特别是对于气血两虚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或者阵发性心动过速有治疗作用。

5)归脾丸的补气血功效被大众熟知,可治疗气血两亏引起的面色苍白、头晕头痛以及乏力心悸等不适,也适合缺铁性贫血患者。

使用禁忌:归脾丸是常见的补脾胃中成药但在使用上也有要注意的地方。归脾丸不适合外感以及上火、实热内盛患者服用,而幼儿老人、孕妇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二、补中益气丸

组成成分:与归脾丸一样主要含有白术、当归、党参、黄芪以及甘草和大枣六味中药,但是与归脾丸不同的是补中益气丸还添加了陈皮、升麻以及柴胡、陈皮四味药材,因而补中益气丸还具备升阳举陷以及疏肝行气的药效。

主要功效和适应症:补中益气丸顾名思义就是针对脾脏气不足并伴有中气下陷这一病症的,目前补中益气丸的功效集中在四个方面。

1)补中益气丸可以有效的改善中气下陷问题,滋补身体并解除身体虚弱乏力的不适。

2)补中益气丸中的白术以及炙甘草具有调理脾胃功效,持续性腹泻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补中益气丸利湿健脾和补虚。

3)补中益气丸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泌尿以及消化系统,增强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人体抵抗病毒和病毒的能力。

4)补中益气丸在妇科疾病上也有作用,比如可以补益气血、调和月经并缓解痛经症状,对于胎动不安以及先兆流产也有治疗效果。

使用禁忌:阴虚内热、实证发热患者不宜服用补中益气丸,如果对补中益气丸过敏也要慎服。孕妇、幼儿、老年人以及有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并且在服用补中益气丸期间不宜同时服用藜芦这类药材。

总的来说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两者都可以补脾胃且侧重点不同,脾脾气虚弱且中气下陷优选补中益气丸,而脾虚血亏其失眠健忘则考虑归脾丸,所以大家在选药以前一定要明确自身病情才可以。

5

您好,作为一个养生少女,想给大家分享一些养生干货~


看似都是补脾虚的药,其实这两个药的侧重点完全不同。补脾哪个好,需要结合您自身的情况。

首先来看归脾丸

归脾丸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主要针对心脾两虚,脾不统血的症状。失眠多梦,面色发黄,头晕眼花,四肢无力,并且崩漏不止。


而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也补脾胃,不过是针对一些慢性胃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脱肛,久泻,内脏下垂等。


简单来说,脾胃虚弱也有分多种情况。体力劳动过度造成脾虚,用补中益气丸。脑力劳动过度引起的脾虚,用归脾丸。


“归脾丸”补脾之营;“补中益气丸”补脾之气。

因此啊!你伤了谁,也不能伤了脾,它才是你最该爱的人,因为它供给主持着你全身营养建造,任何病症和它脱不了干系。伤了脾,引起的血不够用,就用归脾丸,伤了脾,引起的气不够用就用补中益气丸。


希望我的分享对您有帮助!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欢迎补充!

亲爱的朋友,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点个赞呗~~谢谢您!喜欢中医的可以关注我哦!带你养生~

6

欢迎阅读!请点击关注,分享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常识。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来看看归脾丸,补中益气丸的功效与作用。然后再分柝那种补脾更好。

归脾丸的功效是益气健脾,养血安神。常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体乏力,食欲不振的治疗。归脾丸为气血双补剂,现在临床用药上,又有了新用途。如用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证,治疔绝经前后诸症,治疗子宫功能性出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

补中益气丸的功效是补中益气。常用于体倦乏力,内脏下垂的治疗。补中益气丸为补气剂,传统上主要用于气虚发热,疲倦乏力,食少腹胀,身热有汗,中气下陷的治疗。现在在临床新用途上,也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夜间尿频,对治疗艾滋病也有应用。


从以上各自的疗效加以分析。我们得知,归脾丸属气血双补剂。归脾丸主治脾气虚与脾血虚,善治因脾血虚所致的血不养心的失眠,同时又健脾益气,可治疗脾气虚弱的体倦乏力,食欲不振。而补中益气丸偏重于补脾益气,主要是用于治疗脾气虚所致的内脏下垂之症,属单纯的补气剂。至于那种补脾好,这就应辨证论治。如脾气虚兼血虚,证见体倦乏力,失眠,食欲不振,应首选归脾丸。若身倦乏力,形体瘦弱,内脏下垂,应首选补中益气丸。

以上简答,如有不足,望评论补充。

谢谢阅读!(以上图片,来至网络)

7

归脾汤(丸)为《济生方》书中收载。由人参、茯苓、白朮、炙甘草、当归、黄芪、木香、桂圆肉、枣仁、远志、生姜、大枣等组成。为补血著名方剂。功能: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主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症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易惊、发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以及妇女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者。本方特点所治心悸怔忡等症,乃因心脾不虚,气血不足所致。

补中益气汤(丸)为李东垣首创,方载《脾胃论》。由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黄芪、柴胡、升麻等组成。功能益气升阳,调补脾胃。主治:脾胃气虚。症见身热有汗、头痛恶寒、渴喜热饮、少气懒言、或饮食无味、四肢无力、舌质淡苔白、脉虚软无力、及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久泻久痢等症属中气虚陷者。本方治证特点是因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而致,有补气升阳和甘温补益除热作用。

归脾汤(丸)补血之中 , 长于养心血,并能补气 健睥,善治心脾两虚所致的心悸、失眠,并可用于脾虚气弱,气不摄血的崩漏等证;

补中益气汤长于升举阳气,常用于内伤脾胃,气虚发热及中气不足,或气虚下陷的脱肛、子宫脱垂等证。同为补益剂,前者特点补血益心脾;后者特点补气以升举阳气,调补脾胃为主。因此患者应对号入座,不可随意服用,一定要加以鉴别,并非哪种成药更好,哪种更差之分。

明白了吧?欲知更多相关知识,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未经许可不得搬运。

8

我们先来说说两味药的药物组成和功效:

1、归脾丸由党参、炒白术、炙黄芪、炙甘草、茯苓、制远志、炒酸枣仁、当归、大枣、龙眼肉、木香制成。补中益气丸由党参、炙黄芪、炙甘草、炒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制成。

2、用药必须遵循对症下药,两丸都有补气健脾,补血活血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归脾丸能气血双补,行气调中,养心安神,主治心脾气血两虚症和脾不统血症,侧重补脾气,症状表现为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易惊、发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及妇女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尽;补中益气丸则升阳举陷,升提中气,疏肝行气,主治脾虚气陷症和气虚发热症,主补气虚所致的气陷症,症状表现为身热有汗、头痛恶寒、渴喜热饮、少气懒言或饮食无味、四肢乏力、舌质淡苔白、脉虚软无力及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久泻久痢。

所以不能说哪个补脾更好,要结合具体病情来确定用药。

9

用归脾丸或补中益气丸补脾哪个更好呢?

补脾这个问题最好的当然是面诊后用组方,通过汤药调理效果会更佳。那么就这两种成药咱们先分析一下。

归脾丸,来源于归脾汤,功效是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脾不统血证。本方由脾虚不运,气衰血少,心神失养,血失统摄所致。



脾虚不运,气血生化乏源,则心神失养,神明不安而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或摄血无力,或血溢脉外而见便血,崩漏,皮下紫癜。气血不足,四肢百骸失其所养,故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脉细弱等症。阴血亏虚,阳气失于涵养,虚阳外越也可以见盗汗现象。

本方心脾同治,重在补脾。气血并补,重在益气。使脾气旺而血有所生,血有所摄,血脉充则神有所舍,血有所归,故方以"归脾"名之。

再来说说另一个



补中益气丸,功效补中益气,胜阳举陷。主治脾虚气陷证。气虚发热证。本方证由脾胃气虚,清阳不升,固摄无力所致。脾虚生化乏源,脏腑经络无以为养,则体倦肢软,面色萎黄,纳少便溏,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耳聋耳鸣,身热,自汗,气短乏力渴喜热饮等症。

本方以黄芪,人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补中为主,配入升麻,柴胡等升浮之品以助升举清阳之功,补中寓升,补而不滞,既是治疗中虚气陷诸症之要方,又为甘温除热之良剂。



两方在治疗脾虚上的区别,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均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益气补脾,可治疗脾气虚弱证。但是归脾丸以补气药配伍养血安神药为主,故有益气健脾,补心宁神之功,用于心脾气血两虚证。补中益气汤以补气药配伍升举清阳药为主,故有益气健脾,升阳举陷之功,用于脾胃气虚,清阳不升证。

我是康复科李医生,点击右上角关注我,远离亚健康,享受健康生活。

10

关注执业中药师药文汇,分享客观严谨的医药健康常识。

用归脾丸或补中益气丸补脾哪个更好呢?

在讲这两药孰好孰坏之前,笔者想先就“补脾”这词说两句。

严格意义讲,前边的修饰词应该是“健”,而非“补”!无论在药品说明书还是专业医书以及《中国药典》中,涉及到脾的功效的,都是用“健”字做修饰语的。如:“健脾消食,脾养心,益气等。而我们极少见到有写“补脾消食,脾养心的!这并非是笔者在咬文嚼字,而是与脾的功能密切相关

1脾有健运的功能,即:脾把胃消化完的水谷转化成精微运输给心肺等器官;

2脾有统血的功能,即:人体血液在脾的统摄下才能循行于脉管而不至于溢出脉外;

3.脾有升提的功能,即:人体内的各组织器官都要依赖脾气的升提而停留在腹腔的固定位置不下陷。

一旦脾的某一功能出了问题,就意味着脾病了,我们就要用与这一功能相对应的药物进行治疗,从而使之恢复健康,这叫健脾。

而脾若没病,我们偏偏要用点药来补补脾,那样反而会弄巧成拙至脾于病态!因此,笔者想强调,补中益气丸与归脾丸都是针对脾病的治疗药物,而非“补品”!从而提醒大家 要谨防陷入没病“补脾”的误区!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这俩药的区别

一、补中益气丸:

【来 源】:金、元时期李东垣《内外伤辩论》中的补中益气汤。

【组方成分】:炙黄芪 、党参、 炙甘草、 炒白术 、当归 、升麻 、柴胡 、陈皮 。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病 因】:由于我们平时偏食,暴饮暴食,营养不良以及熬夜劳倦等损伤脾胃的习惯,影响了脾的运化与升提功能,从而出现系列脾胃气虚,清阳下陷的症状,如:食少腹胀,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便溏久泻,肛门下坠,子宫脱垂、崩漏等,舌淡,脉虚等

【治 法】:补中益气 ,升阳举陷

【方解】:

方中的炙黄芪+柴胡+升麻是黄金配伍,黄芪甘温升补,入脾肺经,既善补中气,又善补脾肺之气,并能升举清阳;柴胡与升麻也都有升举阳气之功。三药组合,在方中以小组的形式发挥了整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核心作用。

再配伍党参、炙甘草,两药都味甘性平,不腻不燥,并都具有补中益气功效,同样使整药的补气健脾功效更卓著。白术能补气健脾而助力脾的运化功能。

另外,血为气之母。脾气虚,其运化精微能力就弱,导致转化血液的物质来源匮乏,从而必然出现血亏。这时,方中佐以当归恰恰发挥了补血功效。

还有,脾气虚弱,导致脾向上升清与胃向下降浊的功能失调,从而导致整个交通枢纽的气机就不畅。这时,再佐以陈皮来调理气机,使诸药补而不滞。这样,诸药合力,有益气的,有升举的,有健运的,还有疏导气机的。共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

二、归脾丸:

【来源】:南宋严用和《济生方》中的归脾汤。

【组方成分】:党参、炙黄芪、炒白术、茯苓、龙眼肉、制远志、炒酸枣仁、当归、木香、炙甘草、大枣。

【功效】: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病因】:俗话说抑郁可以亡身,由于我们平常思虑过度,导致劳伤心脾。从而出现心脾两虚。而心主血脉与神智,心气虚导致血虚,血虚导致神智无所居。这样就出现了系列的心、脾、血与神智关系失衡的症状。如: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头晕,倦怠食少并伴有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另外,脾虚导致其统血功能失调,从而会有血液溢于脉外的症状出现。如:便血,妇女崩漏等

【治法】: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方解】:

方中党参、黄芪、白术、甘草以其共有的甘温益气健脾特点使气变旺,气旺则有血生。再加上当归与龙眼肉的补血之功,这样生血补血并行。从而使血更足。血足气也足则脾的摄血功能得以恢复。另外,茯苓、酸枣仁、远志在方中起宁心安神的作用。还有,以上诸味益气补血药配伍,易至滋腻碍胃并阻滞气机,而方中恰有辛香发散的木香来理气醒脾,从而使整药在不滋不腻的前提下发挥其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

总结:补中益气丸与归脾丸从来源、成分、病因、治疗方向上都有所区别。补中益气丸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引起的诸症(具体文中划横线处看);归脾丸治疗心脾两虚引起的诸症(具体文中划横线处看)。

由此可见,两药孰好孰坏不能分伯仲,只能分功效!对好症,治好病,就是好药!

关注“药文汇”,分享客观严谨的医药健康常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