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没有清朝,中国的近现代就不会落后挨打,这是一种典型的历史假设、虚无主义。
我们都知道,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如果历史可以假设,每个国家、民族都可以在假设中把自己描绘的无限强大。这种事情,放眼全球,没有谁比韩国人干的更好,不但普通民众意淫,连文史专家也著书立说,集体意淫、狂欢。
我们有着五千年的悠悠文明史,自然是不屑于通过意淫来证明我们国家曾经的辉煌强大,更不屑于通过意淫来渲染一个民族的强大。自从建国后,我们一直主张民族平等融合,实事求是的历史价值观,不用当前的历史去否定过去的历史,更不要用过去的历史否定当前的历史。
每一个王朝,走到尽头,都具有他的历史必然性,没有任何巧合、戏剧、假设的可能。很多人认为,明朝是一个开明的王朝,是资本主义的萌芽状态,但是,他被游牧民族后金灭国,这是铁的事实。
他被灭国不是他的时运不济更不是后金的万分侥幸,而是他立国以来的制度种下的必然之因。放眼明朝,自朱棣以后,再无有志雄主,后世皇帝一个个在比谁更昏庸、懒政,不是太监专权、就是无尽党争,一直不停的内耗。
朱棣开创的海上巡游,结交诸国的郑和下西洋盛举,并没有给国家视野开阔带来多少积极意义。更多的是在炫耀礼仪之邦的繁华和威仪。朱棣逝后,中国走向世界,统领海洋的可能从此失去,被很多抱持强烈民族主义的人视为开明的大明王朝,实际上开始了海禁。
倭患四起的原因跟明朝的海禁政策不无关系,如果明朝当时能够以泱泱大国的姿态,准许合法贸易,对外来的客商进行有效管理,倭人可以在互贸中获取自己应有的利益,在明朝强大的武力、海防控制管理和指引下下,也不会铤而走险、沦为海盗的。当然有人说了,江南织造局、瓷器、茶叶贸易不是给明朝带来了巨额收入吗?明朝怎么没有允许贸易?
诚然,中华文化能够远远的传播到欧洲,丝绸、茶叶、瓷器贸易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但是,跟后来的清朝一样,那是一种只取我需的单边贸易。不允许别人的东西卖进来,只许我的东西卖出去,而且卖什么都只能天朝上国来确定。这就导致了全面的贸易顺差,和贸易客商利润来源的局限性。
如果倭人当时具有清朝时期英国的战力和国力,明朝时期就不是靖倭游击战了,而是早几百年开打的鸦片战争。所以,明朝的腐败是从皇帝开始的至上而下的腐败,他的灭亡是家传天下、权力腐败的咎由自取,不可避免。清朝的腐败是制度老化、不知变通的必然衰落,平心而论,清朝皇帝无昏君这个历史定论是很难推翻的。
所以,纵观中国数千年王朝史,即便最为灿烂辉煌的大唐盛世,他的没落都无法避免,这是历史演进的必然轨迹,不是任何人可以改变的。爱新觉罗氏代代发奋图强,以大清兴盛为历史担当都无法挽回历史的脚步,更遑论代代君王玩物丧志的大明?
不是大清亡国,而是封建王朝的权力传承模式、权力分配制度、利益分配方式和固化的天朝上国思维以及农耕文明固步自封的基本特征导致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