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你觉得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未来谁会赢?

你觉得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未来谁会赢?

2020-08-02 03:15阅读(68)

你觉得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未来谁会赢?: 微信支付确切的说,跟支付宝不是一致竞争。支付宝是支付工具,而微信支付,只是以微信为基础,为支付提供应用场景的

1

 微信支付确切的说,跟支付宝不是一致竞争。支付宝是支付工具,而微信支付,只是以微信为基础,为支付提供应用场景的生态体系,微信是个底层架构,是个生态系统。

第一、非正面竞争

支付是微信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个服务,微信可以搭载更多的支付工具,包括了支付宝,也可以在微信上实现有效应用,所以说,微信支付跟支付宝确切的说不是一个层面上的竞争。

从结果来看,微信通过这种方式,让支付宝感受到了压力是必然的,因为很多支付工具,都可以依赖微信所形成的应用场景,来实现支付,从而就不需要在充值到支付宝里去,通过支付宝来实现支付了,从而对支付宝形成了挤压,这里的核心,其实并不是微信支付跟支付宝打,他只是支持了很多支付机构来跟支付宝打。包括了银行支付,都可以搭载微信基础。

我自己觉得支付这个行业,最终比拼的其实不是技术,而是应用场景,更多应用场景,才能有更多的支付可能,脱离了支付使用场景,支付很难生存,支付宝走到了第一,是因为有了淘宝,财付通走到第二是因为腾讯,如果单纯比拼支付,支付宝肯定远胜财付通,那是因为商品特性更产生支付基础,而社交的支付场景过少,两者不可比。

但是微信横空出世之后,已经把腾讯也从原先的社交属性里给延展出来,现在的微信其实已经远不止社交的概念,一个适用人群覆盖六亿的客户端,理论上可以把人类的各类行为都涵盖在内,从而诞生出更多的想象空间了,就支付而言,就已经远远大于淘宝的支付场景,这个时候,微信支付的可怕之处就显现出来了,可以实现真正的无处不支付。

这里其实还有个所谓线下线上之争的观点,事实上,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从逻辑上推论,互联网的总体流量也好,需求也好,都是有限的,可以直接推算为总人口乘以总时间这个是极限值,总体流量有限的情况下,诞生两个逻辑,第一个是线上线下平衡逻辑,人在线上和线下分配自己的时间,也就是分配流量。

目前从电商情况来看,虽然电商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总占比还只是占到大概不到8%左右的份额,这里面其实虽然还有很大想象空间,但是现实也看到很多线下目前的确也遇到无法线上化的问题,线上入口目前白热化的竞争背后,其实反映的是线上的流量目前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在降低,技术条件约束了很多线下东西无法线上化,虽然可以看到珠宝、汽车都在线销售,但是全体性的铺开线上化,难度还是很大。为什么O2O大行其道,反过来其实也说明的是未来线下的流量之争可能比线上更关键。

基于线上流量的增长乏力的情况下,目前互联网里的竞争业态,就反映为在各个业态之间分配时间的不同所呈现的流量此消彼长的情况,微博没落,不是因为微信比微博好,因为两者不可比,但是微信挤占了更多人类的时间,自然就会对微博构成了挤压,互联网之间的竞争,就是如此,我喜欢吃肉了,就不太会多吃素菜,因为我吃的东西总是有限的。流量之争的背后其实表现为人类更喜欢在什么地方上花更多的时间,从而把那些不愿意花时间的东西给打败了,跟这两个东西好坏不关键。

所以微信支付的逻辑其实就我愿意在微信上停留更多的时间,我自然也就会在微信上把支付的事情给干了,当然前提是微信支付要提供足够方便的支付场景,而前面说了,几乎人人在用微信,这个应用场景其实就很容易形成,支付宝的钱包,很难做到人人都用。支付场景要超越微信的难度很大,毕竟一个是开放体系,一个是单一体系。

这里面谈所谓的财付通的事情,我坚持我在北京电视台BAT大战里说过一个观点,没有微信的财付通,一无是处,而有了微信,财付通天下无敌,但是这里其实是有个前提其实是微信要带着财付通玩,因为理论上,前面说了,微信只是个基础平台,应该是开放式的,不应该只是财付通的应用场所,否则对微信的伤害也很大,从这个角度来看,一旦微信抛弃了财付通,我看财付通会好,但是很难很好。

第二、谁胜谁败?

微信支付不犯错误的情况下,感觉失败的可能性不大,理由两个,第一个是支付宝跟其他支付是正面竞争和对抗,不但包括跟第三方支付公司竞争对抗,还跟银行进行对抗,他的核心逻辑是,支付宝自建账户体系,要从银行里拿钱充值到自己的钱包里去,虽然最终托管在银行,但是一方面必然是降低了银行利差收益,挖走了银行很大的存量低息资金,另外一方面,其实是绕开了银行的清算,形成体系内的虚拟清算,无论哪个,都是树敌过多的行为,从人家口袋里抢钱的事情,不好干。加上阿里一直很强势的作风,我感觉规模越大,阻力越大。

而微信支付前面说了,不跟任何一家支付机构形成对抗,确切的说,他是提供支付和服务的机构,更开放的模式,比相对封闭的模式,更容易起规模,也更容易铺开,所以微信支付5月份上线,我估计到年底做到五六千万的用户群,应该不是难事,这个是必然的,甚至他都会考虑放开第三方支付公司,阻力会更小,微信支付确切的说,更符合互联网的开放特性和去中介化特性。

第三、安全性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从逻辑上推论,两个都必然是金融级安全技术,否则无法支撑支付这个行业,但是由于各自流程不同,在流程上的漏洞是非技术层面出现的,支付宝的快捷支付目前出现的安全漏洞报道较多,一方面是因为捆绑手机的非卡非密方式,主要是大量快捷支付的应用,可以通过拦截手机来实现破解,这个破解其实已经跟技术本身可能已经是关系不大,而是因为流程上存在漏洞,要填补这样的漏洞就要考虑更改流程,而更改流程,会带来支付体验的不佳。安全性和便捷性永远是个博弈难题,只能寻求平衡点。

另外,支付宝采取的是自建账户体系的方式,相当于你额外弄了个零钱包,而且还支持零钱包之间的相互转账功能,也在不断的扩大支付场景,零钱包可以直接使用,可以绕开银行卡进行交易,这样就使得你就要花更多的心思去保管这个零钱包,而且现在零钱包里的零钱越来越多之后,攻击力度都会极大的增加,也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安全成本。

而微信支付不是这个概念,微信支付只是帮助你从你的银行卡到别的银行卡,直接跟银行卡捆绑,他本身不是资金沉淀和账户体系的概念,资金还是沉淀在银行卡里,所以,更多安全性还其实是回归到银行卡身上去,在流程上,也比较简单,直接还是通过银行卡进行划款,流程相对更简单,应该也更安全。

当然这个只是逻辑推演,这个命题现实中还真很难说明白,我自己个人感觉,目前能解答的说法只能是谁也无法说谁比谁更安全,但是考虑到两者都是全赔策略,其实,意义也不大。反正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都是全赔的情况下,打安全牌意义也不是特别大。

第四、支付宝加上来往呢?

来往对抗微信的事情,从常理上推论,其实胜算是很小的,互联网的竞争,一致竞争的可能性,先发优势和基础性优势,是很难撼动的。而且现在的微信承载了大量的其他功能,使得微信越来越不可能被颠覆,因为替换成本太大。

来往能做成第二个旺旺,但是做不成第二个微信,这个是我的基本判断,干趴下微信的必然是另外一种更让用户群在上面停留花费更多时间的东西,在即时通讯领域,大部分人其实是不会去做第二个选择了,真没必要,用什么都一样的东西,干掉微信的是那些我们现在想不到的生活习惯或者生活方式的东西,而不是来往这样,跟微信连外表都一样的东西。

所以加上了来往的支付宝,也很难打得过微信支付,更何况,我感觉支付宝走的就是独立账户体系的模式,承载开放性的可能性基本上是没有的,即使来往做起来了,做来往支付,其实是革支付宝的命,这个对支付宝来说,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即使加上了来往的支付宝,也本质上行跟微信支付是不一样的东西。

最近,微信也说推出余额宝,由于微信支付是通道模式,这个模式,不会形成资金的沉淀,有账户体系,但是不以账户体系为核心,他只是给微信提供方便的资金服务应用,但是由于没有资金沉淀,也就没余额管理的概念,个人感觉微信的余额宝金额是超越余额宝是不可能的事情。

余额宝的基础性优势是账户体系模式,所以这个基础不打掉,没人能超越余额宝,唯一能打败余额宝的,其实是银行的活期直接转货币基金,但是这个显然银行短期是不会去做的事情,这里面,由于微信的便捷性,估计会打掉一些纯粹以存款替代为目的的投资人放弃支付宝的钱包,而使用微信的余额宝,存在一定的分流可能性,实际的意义比较有限。

2

我是开门脸的卖五金电料,柜台玻璃下面压着支付宝与微信的付款码,刚开始基本上微信付款80%,支付宝付款20%,后来支付宝也收费以后支付宝基本没人付款了。后来支付宝的付款码被我撤了。有一次到商场去买东西,我去付款,我说能手机付款不,收银台说能。支付宝,微信,刷手机都行。我就想调查一下什么方式付款最多。收银员说微信最多。这是我自己的体会与调查。大家也可以去调查后再发表结论。记得当时微信提现收费时骂声一片,马化腾说免费不起了。说明资金量应该是很大。马云说永远免费,今年却也收费了,说明马云也免费不起了。谁的第三方支付先到一定规模不言而喻。

3

看好支付宝,支付宝早已不仅仅是支付工具,支付、理财(支付宝体系内理财余额超过1.3万亿)、贷款(花呗1亿用户、借呗、网商小企业贷)、保险、征信(芝麻信用分影响力靠谱程度是微信的N倍);另外看好支付宝圈子(实名+芝麻信用式的半陌生人社交);现在微信能做的支付宝都能做,随着大力发展线下、农村淘宝的发展,支付宝会是一个超级生活平台。

在说说微信,红包逆袭积累了不少用户,但是成也社交败也社交,早在05年腾讯山寨淘宝最终结果大家都看到了,QQ商城不值一文;微信貌似交易额提升很快,但是钱包转来转去占了大头,能产生多大影响还有待观察;贷款、理财、保险、征信腾讯与支付宝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单说理财支付宝理财超过1.3万亿,而同样13年抄袭余额宝的理财通余额只有500亿,支付宝的聚宝已经超过天天基金成为基金交易第一平台,反观微信的理财不愠不火。

个人认为支付宝会成为专业的、兼具超强社交功能的、生活的金融平台,圈子强势分流微信是必然,拭目以待;微信仍然是巨无霸、支付金融有一定规模但难支付宝那么大的的影响,聊天功能仍是微信独大。

4

作为曾经在微信上很活跃的参与买卖的用户,现在的我自己也不怎么在微信上买东西了。

原因可能有下面这些:

1、挑选:还是淘宝天猫有的选、有的比。微信上买东西,搜索体验很不好,或者说没地方搜索。微信购物更符合有一定品牌忠诚度的商家向自己的粉丝卖东西。

2、信任:担保交易是淘宝平台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微信虽然也可以发起退款,但是还是没有担保交易感觉好。另外,没有DSR评分体系,用户的购物决策几乎没有参考。

3、账户体系:这个没做好也是会影响到用户的信任问题,不单单是用户体验。

作为交易方的买家,最害怕的是交易完找不到卖家了。这样很没有安全感。在微信上购物很多人都会有“关掉页面,一切就从零开始”的抓狂感觉,这种体验和在淘宝账户里面“收藏”“足迹”“购物车”相比真的弱爆了。

我无法方便的查看到我的购物记录

有的微信号用的是有赞的店铺,有的用的是微盟的店铺,有的是自己开发的店铺……想要查看我在不同店铺购买的记录我得分别去不同的微信号,可事实上我怎么可能记住的那么多我购买过的微信公众号?即使说我购买的都是使用有赞店铺的商家,那么,我还得必须打开有赞的公众号才可以查看订单。我很难通过微信本身的个人账号查到自己的购买记录。

同样,我想查看订单状态——买完东西的人往往会惦记着自己的订单,还是需要一个一个的公众号去找。

总之,没有一个完整的帐号体系,电商很难搞起来。

4、流量饥渴:我的注意力被分散了

按理说,社交离人更近,而购物却是相比较而言的低频行为。实际中微信占用用户的时间也远远超过支付宝。你在我这里待的时间越久,我从你口袋里掏钱的机会就越多。

但事实上公众号的内容和购物其实是在争夺用户的时间的,并且往往是内容尤其是鸡汤营销号要占去用户大部分时间。最好的状态也许是内容和购物的无缝对接:内容打动客户,客户伸手就可以买到——这样恐怕又是拒绝过度商业化的张小龙所不允许的。

淘宝直播可以打造一种浓厚的甚至亢奋的买卖氛围,大家在这种氛围下掏钱很自然,但是微信恐怕是不可能的。

从外部来看,直播、短视频、游戏、视听阅读类APP等互联网产品分走了相当大一部分流量。

同时,房地产市场火了,会压制用户购买其它产品的欲望。开始有了不随便花钱的意识,日常必需品天猫超市就解决了。房地产越火,其它产业的消费越萎缩,只有生活必需品会坚挺。而生活必需品这块,天猫超市基本上已经形成了线上一家独大的格局。据说还要再花20个亿补贴用户。支付宝的应用频次提升又有了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微信的购物入口

为什么我不用微信上的“购物”?

曾经被寄予厚望,很多人眼红的天量入口。打开微信,点击发现就能看到的购物按钮,很多人选择视而不见。

一是这只是京东一家店,不是像淘宝一样是千万个商家组成的平台;二是京东的微信店铺体验不好。虽然在这里购物可以在个人中心查看所有订单,但是这个真的很像一家店,缺乏购买的欲望。京东没有公布微信每年这个入口给它带来了多少流量,以及这些流量的转化业绩。微信导流给京东销量增加被高估已经成为业界公认的事实。

京东CFO黄宣德在回答分析师提问时认为,这是因为腾讯入口给京东带来的流量支持在经历了三个季度的高速增长后开始减速。他称根据前几个季度的数据,每个季度的增速都减缓了20%。

——京东2016财报亏3亿 怪微信/腾讯QQ导流不给力(财新网 2016年5月)

为什么微信个人中心有卡包选项,就是没有“我的购物”或“我的订单”选项?

有赞可以将支持认证服务号店铺的会员卡同步到微信卡包,用户可以直接从卡包进入商家店铺页面。如果微信在用户个人中心增加一个“我的订单”入口,用户在微信生态的所有交易行为都放在这里,用户可以方便的查看到自己的购买记录,将是微信店铺商家的福音。让所有的微信商家和微信用户爽,还是要看刘强东的面子,让京东独享入口还吐槽微信,腾讯高层自会决断。

打开微信,点击“我”的界面。不管是“钱包”还是“卡包”,只要有个用户查看订单的入口,购物体验就会好很多。

再说支付宝

我有很多条能用支付宝就尽量用支付宝的理由。

先吐槽下支付宝的改版:自从我看到新版支付宝界面后,我始终没有选择升级。其实支付宝应该给用户一个选择权,你升级只升级程序代码,用户可以选择保留原来版面的权利。

我更多场合能用支付宝就用支付宝的理由:

1、支付之后有积分提示,还可以刮奖,不论支付金额多少,都来点小刺激——微信支付没有;

2、支付宝支付完成有非常正规的付款凭证,让我感觉这个和线下的刷卡消费没什么两样。所以说,我以后甚至就可以不用信用卡了,大部分时候手机就能支付,如果需要透支,直接用蚂蚁花呗不就可以了。

每笔交易,不论大小,都有一个凭证,看起来很正规,很有安全感。

3、查看交易记录很方便,统计月度消费很人性化。

支付宝的账单查看月账单可以自动生成图表,月度消费增减趋势、月度消费项目分布图、会员积分、钱来钱往等所有记录。如果我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同时用,那么,我统计我每个月的花销就很麻烦了。对于精打细算过日子的我这一点很重要。而微信支付的交易记录只有流水帐。自然,我会倾向于尽量使用支付宝了。

打开支付宝——账单——查看月账单。当你看到这些自动生成的消费分析图的时候,你就该提醒自己,这个月又花超了!

并且,8月份有一件事让我很不爽:

之前和一个生意伙伴的款项是通过微信转账的——之前喜欢用微信支付。可是后来我想查账,或者说生成一份付款凭证。可惜微信转账记录是有的,就是没有收款方的名称。费了半天劲才在知乎查到原因:“苹果手机是可以看到转账对象的名称的,安卓机不可以(现在可以了,8月份之前不可以)”。

终于意识到:微信付款收款挺方便,体验也爽——腾讯产品的用户体验优势,但是查看记录甚至以后统计分析记录就是个大问题。以后涉及到商务来往款项还是要用支付宝。

微信支付这个没有电商和金融经验的产品运营团队恐怕不会考虑到这些问题。支付本身还是一个金融需求,没有一个完整的信用和帐号体系做支撑,后面的发展空间就会受到限制。

4、还有一个是用户变化的问题

用户随着年龄的变化需求是随着变化的。比如,年轻的时候爱社交爱游戏,总希望多认识些人,和更多的人互动。随着年龄的增长,收入的增加,社交圈的固化。社交需求会降低。越来越实际,更重视财务管理。

这种变化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用户迁移,对互联网产品的影响巨大:天量用户的习惯可以改变一个产品的命运。

比如说,一旦从心理上接受让支付宝接管了自己一切和财务相关的账户:记账、理财、生活缴费、商务来往款项、信用生活、租车、购物等等,那么,用户打开支付宝的频次就要高很多,并且是一种越来越依赖的趋势。

微信支付拿什么让已经习惯在支付宝缴水电煤、充话费的用户放弃支付宝重新用微信支付?要么,直接给补贴或奖励——这样的补贴大战我喜欢,可是巨头现在不会再轻易挑起了。要么是通过改进产品体验,截留住未来的年轻用户。

5、再来说支付宝的杀手锏:芝麻信用

这也是蚂蚁金服估值超过400亿美金的重要原因。罗马非一日建成,十多年的数据积累终于成就了阿里这个最富有的数据帝国。

腾讯也有数据,360也有数据,但是只有阿里拥有最有价值的金融数据。

信用是现代社会个体立足社会的基石,信用度越高,自由度越高——每个人最终追求的都是自由。当你的芝麻信用是650的时候,你可以不用预刷信用卡租车;750的时候你可以出国免签;850的时候你又可以做什么……这些是支付宝给用户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和自由度。任何其它互联网企业目前都只有眼馋的份。当芝麻信用的价值越来越大的时候,用户使用支付宝的频率会越来越高。其实我每个月都在关注我的芝麻信用什么时候可以达到850的。

再延伸一下,不少人可能低估了蚂蚁信用的作用。现在有不少创业项目已经接入了芝麻信用,什么叫“水电煤”,这就叫“水电煤”。真的会撬动巨大的创业市场。

搜索:芝麻信用接入 显示的结果 芝麻信用真的正在成为“水电煤”基础应用

然而,我在什么情况下拒绝使用支付宝?

路边买个西瓜,需要给摊主付钱。这个时候我拒绝使用支付宝。因为付款之后支付宝的通讯录就要增加一个好友。这让我很不爽,而微信就不会有这个提示。扫完码付完款,然后各奔东西,谁也不认识谁。只有付款记录里有记录就行。

支付宝是我的私人空间,和别人建立联系越少越好。我路边买个西瓜、买瓶水,以后我和这个人建立社交关系的可能几乎为零,那我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和这个人建立社交关系呢。

如果我想和别人建立社交关系,微信、QQ足够用了,用支付宝和别人聊天,是不是有点二?所以,一心想把支付宝做成社交账号的大人物估计永远实现不了这个愿望了。

其实,接管公民的个人财产账户,这已经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为什么非要去做自己不擅长的呢?

还有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打赏功能,这个是微信支付的专属领地。还有红包,我基本不会用支付宝发红包,微信红包发起来才有感觉。

未来展望

谁都不能料到将来会发生什么,互联网界异军突起的事情多了去了。

社交电商依旧前途无量。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消费者消费意愿的增加,用户兜里闲钱增加;二是上面提到的消费障碍能够的在社交生态里得到解决。

人是感性动物,微信也好,微博也好都存在人与人互相影响的无限机会。离人近,离人心近,就离钱近——微信支付的社交优势始终是支付宝不敢掉以轻心的利器。

AT两巨头始终斗来斗去,谁也不能一直一家独大,这样的局面是我希望看到的。

商户服务:吃喝玩乐生活消费的争夺

实物消费的比重降低,互动体验经济消费的比重上升,微信支付当前在抓住商户这块花了不小的力气。然而,最终付钱的是个体用户,如果他想用支付宝,商家还是会乖乖的用支付宝扫码。抓住个体用户才是根本。

5

我觉得支付宝的未来会很好。


因为支付宝捆绑着淘宝,现在已经很少在实体店买东西了,淘宝也有了各种各样的旗舰店,与实体店无差别,还不用自己出去逛,这种便捷的方式已经让我们越来越依赖网购,虽然电商很多,但发展最大的还是马云爸爸的阿里巴巴,而淘宝支付用的就是支付宝,这是必不可少,所以,只要在淘宝买东西,就一定会需要使用支付宝。


相比微信支付,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也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只要说起网购,总还是要用支付宝的,既然如此,又何不用支付宝来的方便呢?


再加上微信现在提现还要收取相应的费用,这更加不便,所以,支付宝还是我们可以一直沿用的电子支付平台。

而且个人认为支付宝比微信支付更有安全保障哦~??????

6

支付宝和微信本身就存在很大差异,不过但也有更多同质化的点,支付宝是想支付承载阿里系企业的社交梦,而微信是靠社交数据的积累来支撑支付,可以说阿里和微信是彼此的的宿敌。

首先来说支付宝,支付宝毫无疑问是目前国内最牛的支付工具,没有之一,无论是流水还是用户活跃度。

蚂蚁的核心在支付,支付是支付宝的核心功能,但蚂蚁有两大杀器,一个是蚂蚁花呗一个就是蚂蚁借呗。两者一个主导消费、一个主导贷款,其实就好比是银行的信用卡服务和贷款业务一样,构成了目前最大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同时根据天猫、淘宝、阿里巴巴等阿里系产品,已经对用户个人信息、资产的采集,阿里打造了目前最大的独立于央行体系的互联网征信体系“芝麻信用”。

芝麻信用分等级的不同意味着享有的其他第三方服务的差异,比如租房可以免押金,比如乘飞机的时候可以享受贵宾通道的服务,比如很多国家的免签证服务,所以,你还在等什么?


对于微信(这里不讨论QQ钱包),很显然,微信最大的优势在于用户积累已经是,并且微信月活已经达到8亿量级,用户数据之恐怖令人胆寒!并且微信跟支付宝最大的差距在于,支付宝更像是一个功能性的应用,而微信更多的是一个平台甚至是生态级别的产品。

微信的爆发从“摇一摇”、“朋友圈”和“附近的人”等功能开始,并且由于本身功能上全能但操作上却用户友好,在腾讯QQ强大的用户基础支撑下迅速爆发,成为腾讯QQ之后又一个生态级产品。15年春晚微信借助红包大战迅速实现对支付宝的弯道超车,微信钱包成为威胁支付宝的超级巨舰。

腾讯系为众银行目前已经推出微粒贷产品,作为对标蚂蚁借呗的产品,很显然,这家率先拿下互联网银行牌照的腾讯系企业显然有更大的野心。

微信相对于支付宝的优势在哪里?其实就是社交数据。微信和QQ的用户积累其实编织的是一个强大的用户关系网,这个关系网涉及到亲朋好友之间、同事之间、商业合作伙伴之间等众多关系网络,而这,最稳定可靠的强弱社交关系其实是最天然的互联网金融征信系统!这一点是支付宝难以匹敌的,这也许也是马云三番五次通过支付宝试水社交的原因。

如今的支付宝和微信钱包,显然是各有千秋,笑傲江湖,微信未来也肯定会推出自己的征信体系,而支付宝虽然数次社区化,并且刚刚也因为“圈子”功能饱受争议,但至少支付宝的营销效果和良好的公关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未来阿里腾讯两大巨头依然会强强相争,谁胜谁败说不好,也许依然是对峙状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技术服务于生活,两大巨头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极大的减轻了我们的钱包负担!

7

观点要明确!我看好支付宝!

1.支付宝有一个完整的阿里系再支撑,京东支付也在向这方面靠拢。

2.微信基因是社交,一直在基于朋友圈来发展商业,我现在微信用的越来越少,就是被无穷无尽的微商赶走。。。一打开,好多群聊里不认识的一大堆人在宣传,朋友圈更别提了。

3.阿里系支付信用体系建立的非常完善,利用信用来作为各个产品的基石。现在新上线的到位功能把线上线下支付发展到了极致,虽然一个公司就到位功能准备告支付宝侵犯它们的软件著作权。但是,我敢断言这个小公司最终不能胜诉。。公司大了都这样,无论国外还是国内。

综上,我更好看好支付宝。

8

微信是2011年成立的。而微信支付,是从2015年春节期间开始火起来的。而支付宝公司从2004年建立开始,始终以“信任”作为产品和服务的核心。旗下有“支付宝”与“支付宝钱包”两个独立品牌。自2014年第二季度开始成为当前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厂商。

很明显微信做支付要比支付宝晚的多,毕竟微信本身开始做的就是社交不是做的支付,而支付宝从开始就是三方支付平台。从目前的体系上来看的话,支付宝是最强的,单单双11就已经是技压群雄。每年的数字都非常的惊人,但是过节红包微信是一直在不断的被使用。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目前都是已经被使用的最多的支付。两大支付平台。支付宝背后靠淘宝的体系数量来支撑,而微信背后靠着第一流量的体系数据。支付宝你可能没有下载,但是微信你一定不会没有下载。微信从社交开始做支付,支付宝从支付开始做社交,两者都是开始更全面化,都在更新自己,一个落后都有可能被刷下去。

但是从长远来看,更看好支付宝的。微信支付虽然现在已经普及各个线下超市小到小摊都可以使用微信支付,也非常方便,尤其是春节的红包功能更是让大家其乐融融,但是毕竟pk的是支付宝。比的是支付的长久。只能说微信有他的一席之地但是不会是全部江山,但是支付宝不一样,微信的支付能做到的,支付宝基本都可以实现,但是支付宝背后连接的淘宝,微信支付恐怕只能眼睁睁看着。无从插足。从这点上恐怕很难战胜支付宝。

9

微信 2015 年春节推出微信红包,依靠庞大的用户量,微信支付一炮而红,一夜绑定了 2 亿张银行卡,而已经 12 年生日的支付宝全体被惊醒,马云曾公开回忆道: 第二天早上醒来,支付宝全体都懵了。那么从微信支付诞生至今 3 年的时间点来看,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谁的未来更好呢?

1、从用户量和用户使用频率来看。毋庸置疑,2018 年微信支付的用户量和使用频率早已远远赶超支付宝,不管是超市还是街上的商店,随时随地掏出手机打开微信即可使用的特性,让用户的支付习惯更加倾向于微信支付了。

尽管支付宝也同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但从普及程度上来说,中国是很多边远城市都已经普及微信,却比一定普及了支付宝,三四线以下的城市中国,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支付宝是什么。因此从目前来看,微信支付略占优势。

2、从平台的定位和属性来看。微信社交平台,微信支付严重依赖于微信;支付宝是一个支付平台,更多的是依赖淘宝等第三方的电商平台。

微信支付借助其强大的社交优势,已经完美满足人与人之间的支付场景。而大家对支付宝的定位更多的是钱包和理财,更多的是在于存钱、购物付费。

但是很显然,微信支付更多的是在提供简单的本地生活服务,而支付宝更加希望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包括支付、购物、本地生活等满足用户基于钱而产生的一系列需求。特别是生活中电费、水费等各种缴费服务。从这一点看,各有优劣。

3、从支付账单和金额来看。毫无疑问,微信支付的账单数量明显大支付宝,而支付宝的支付金额则大于微信支付,但随着用户支付习惯日益转向微信支付,支付金额上,微信支付也似有日渐上涨的趋势。在这一点上,看好微信支付。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如今用户非常依赖微信,微信支付的场景越来越来。支付宝已经分拆成为一个独立的产品,但微信支付则更像是微信怀中的婴儿,尽管起点晚于支付宝 12 年,但微信支付却直接生在了支付宝通往终点的线路上,从长远来看,我认为微信支付的未来更好。

10

个人认为,如果支付宝不走社交路线。他所扮演的储存角色是谁都无法超越的。微信为什么会这么多人用,那是因为方便,但里面的钱绝对不多!支付宝如果也和微信搞的一样,可能会连微信都不如,支付宝给我们的是安全,微信是方便!两者都要用,两者都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