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如何评价香港作家马家辉?

如何评价香港作家马家辉?

2020-08-02 02:00阅读(203)

如何评价香港作家马家辉?代表作《龙头凤尾》。:最近开始看马家辉,还没看完,先来谈谈我对马家辉的印象:第一次对马家辉有印象是马家辉参与的一个谈话类节目《

1

最近开始看马家辉,还没看完,先来谈谈我对马家辉的印象:

第一次对马家辉有印象是马家辉参与的一个谈话类节目《圆桌派》中的他谈起他老婆的一集,其实这个节目已经看了很多,但没有记住这个人;他谈他的老婆生病,他不眠不休照顾他老婆,那时候他都以为他老婆要死了,心情郁闷,后来机缘巧合她老婆更换了治疗办法,她老婆在躺在床上很多日子不能讲话后突然拉了马家辉的衣角,叫了一声“家辉~”,她老婆从死亡边缘拉回来了,特感动。所以我觉得马家辉首先是一个很好的男人,让人觉得很可靠很实在。

因为他人很好,所以开始关注他写过的书和能买到的书。最先买的是马家辉的行旅散记,书的名字都很标题党:《死在这里也不错》《温柔的路途》《你走过的和我走过的不同的路》;从他世界各地旅居,到香港,到国内的一些地方,有很多金句,有的时候粤语的俚语比较多,需要百度解决。

百度马家辉,发现他是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在台湾念的大学,后来又到美国去进修;对李敖研究的很多;写过很多杂文,当过明报的副总主编,还参与了很多电视节目,可惜有些电视节目不容易看到。

马家辉同其他的香港作家一样,文字非常温馨,不矫揉造作,不假大空,如同香港的茶餐厅容易接近容易消化也容易品出好坏还有滋有味;也许我们有的时候并不需要那么多的鸡汤,有一杯温暖惬意的奶茶就好,他出书时候附带的照片很有设计感,感觉很好。

2

这个问题,我比较有资格回答,马家辉是我的伯乐、前辈、好友,我则除了是他写作的后辈和知音,还是他的“御用摄影师”,他最近几本作品集的封面照、你题目中那张他的帅照,就是我给他拍摄的。

酷、帅,也许是通过电视节目开始粉他的人对他的第一印象,但他的酷帅与一般大众偶像很不同,他是饱经沧桑的风尘老浪子,深诣人情世故但又常常出语惊人,有其师李敖年轻时的风范;言谈时他常常说些风流话语,也不怕敏感,因为他本身够硬,是随时可以写政论社论的本格派作家。另外对江湖、对黑道和恶的深度认识,使他和他的文字一样有一股冷峻之风,煞是迷人。

至于和香港复杂的近现代史相关的长篇小说《龙头凤尾》,是他多年酝酿的厚积薄发,也是他文学能力的证明。小说的题材敏感,时代背景宏大,但《龙头凤尾》写得老神在在,作者也是气定神闲,非如此不可镇住那个时代丶也镇住这个时代,这是一部小说在角色的喜怒哀乐之上的一种神秘的力,使《龙头凤尾》纵横开阖丶意气风发。

虽说这是马家辉的长篇处女作,他却宛如情场老手运筹帷幄,把乱世中那些男男女女的执着与无常命运写得剔透俐落。现在据说第二部已经竣工,我密切期待再次成为第一个评论者。也期待杜琪峰导演把它搬上大银幕。

小说以外,他的老本行,当然是专栏杂文。香港公共知识分子文人,从董桥、马国明到陈冠中到马家辉丶梁文道等,是一个三代同堂,代表了香港文化中更犀利突出的杂文写作这一组别,占了知识青年读者市场的重心位置。马家辉长期在媒体界和教育界的浸淫,让他随时可以击中话题核心,他在明报的专栏,一锤定音,对香港人多有启发。

3

前两年在文化媒体做策划,经常能看到马家辉出现在各种文化活动中,是香港在大陆很活跃的一个文化人。

马家辉也写书,也有很多文化圈活跃的人给他站台,就像他曾经给其他文化人的书站台一样。几个相互认识的人,并不是书中的文字激发而有所发,而是因为面子,因为站台能有曝光度,那样的内容我们近些年也看了不少。

不否认马家辉的才气,也了解在这样一个大的文化场中,想要玩游戏就要加入拉帮结伙之中,但并不是我们要去买账的理由。

马家辉的书大家也可以读读看,但没有必要读多,还是多读经典的文本,让好的语言出现在你身边。

你对马家辉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4

有文化有阅历的老流氓!鉴定完毕!

5

认识了解马家辉是从锵锵三人行开始。自己的头条号创作想法也是来源于锵锵三人行和圆桌派。此两节目中讨论社会现象,人性,价值观等等,对我的启发很大。

老马,最新一期的圆桌派上马老师被叫老马了,正式老了!马老师是出生在香港,后在台湾求学,崇拜李敖,后于李敖成为忘年之交。

马老师是一个作家,自然他的知识以及才华不用多说。对社会问题针砭时弊,看问题角度独特。往往厉害的人不是在自己的领域出色,而是在生活中比其他人出色才厉害。

在最近一期关于老的话题,老马举个例子,是自己与老婆日常生活中突然发现一下变老了。感觉马老师是一个对生活观察入微的人,而且根据马老师之前节目中讲的,马老师也是一个懂得生活非常爱自己的老婆。


6

马家辉比大陆的文人更接地气。气淡神闲的谈吐,不局限于思想的见解,平易近人的举止。就这么平凡,平凡得让人眼前一亮

7

作为《锵锵三人行》、《圆桌派》还有《行天下》的特邀嘉宾之一,马家辉先生是香港在大陆挺活跃的一位作家。

他的代表作《龙头凤尾》描写的是孙兴社的龙头陆南才的生平。罗大佑在腰封上写了这么一句话:“香港百年身世变化沧桑,马家辉通过江湖人物,写出了变化背后的传奇,让我更清楚看见香港历史的暧昧和复杂。”

通过他的作品还有他在节目中的表现,有书君觉得可以从马家辉先生的两个方面对他进行评价:

第一,学识渊博,见识面广

马家辉先生是香港人,后来去了台湾求学,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除了小说,他是主要写杂文供稿给专栏的作家,以香港知识青少年为核心读者,每次表达的观点都直击人心,犀利突出,给人以读后颇有启发。

三十年前,马家辉先生还是台湾一家地理杂志的记者。年轻气盛的他满怀着冒险精神穿越了东南亚的老挝、缅甸、越南等地。后来在《行天下》的节目中,马家辉先生作为嘉宾参与了里面的行程,从土耳其到希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美景,还从他用港普细细诉说的中东文化中学习到了很多。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马家辉先生这样学识渊博又颇有见识的人,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第二,对家庭负责,对爱人负责

马家辉的感情和他的文字一样,温柔而不造作,像一杯午后留齿醇香的奶茶。

有一次他在节目上就谈到他和他的夫人,当时夫人病危,自己日夜不寐的照顾。多次以为夫人就要弃自己而去,因为一次阴差阳错更换了治疗方法,将夫人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夫人拉着马家辉先生的衣角叫了他:“家辉。”那一刻,他发现爱情有了永恒。

马家辉先生在《爱上几个人渣》中这样写道:“择其所爱,爱其所择。前四个字是前半生,后四个字,便是余下的岁月了。”

这,就是他与夫人张家瑜的爱情写照。

作为香港一道独特风景的马家辉先生,他既是饱经风霜的风尘浪子,又有冷峻迷人的大家风范。想要更多了解马家辉先生,不妨多读读他的作品,走走他看过的风景吧!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8

一个许子东一个他,都是在锵锵三人行认识的。说起来很奇怪,对他,一开始就很吸引我,扮相很帅,总是围一条素色围巾,观点也接地气,敢讲,而对徐,则一开始就反感,一以贯之的大路中年男的不知所谓的穿戴风格,观点中无处不在的上海男人精打细算的小心思。可是,越往后,越喜欢徐老师,越反感马博士,尤其是他对女嘉宾的那些他自以为无关痛痒的小笑话,毫无笑点,害我看不到傅晓田了。还是一句话,背靠弹丸之地的香港,怎么可能有深度呢?有深度也没广度。最后,说回来,他当然仍旧还是一道难得的还不错的风景。

9

还挺中规中矩的读书人!就是普通话太烂了!他太太是台湾人,怎么就教不会他好好说普通话呢?我怀疑马博士是个笨蛋!??

10

认识马家辉是从他的家行散记《死在这里也不错》开始。

法国剧作家尚福尔说过一句话:“在重大事件中人们表现的是自己的理想形象,在琐碎中他们才暴露出本来面目”。

《死在这里也不错》正是一部记录旅途中琐碎细节的书,我们从他的文字里认识这位作家,无疑是合适的。

读完这本书,我对马家辉的认识,可以概括为两个词:真诚和真实。

正如在书的扉页上写的一句话:真诚的旅途文字,写真实的旅行。

一、旅行之于大多数人是对一成不变的逃离,是对生活在别处的向往。于是我们往往带着欣喜与好奇去体验一场旅行。

而马家辉的旅行则大不相同:他是一个讨厌出门,害怕搭飞机,路上总是生病,随遇而安,逛书店、抽烟、静静坐着来体验旅行的人。

而这样的人写了一本游记,我们也得以看到他真实的一面。

出发的理由:在京都,看樱花体会心无外物,看金阁寺感受三岛由纪夫笔下小和尚的固执,联想武士道之悲壮;在九州岛偶遇夏目漱石纪念馆;抵达鹿儿岛迷路有缘得见作家向田邦子故居;淋着大雨拜访小津安二郎墓碑;在日本豆腐的滋味里感悟人生做减法的禅意;清晨落地伦敦,迎接城市的苏醒;在查令十字路的书店里避雨;在萨尔茨堡迷路让女儿学习等待的必须和无奈;在伊斯坦布尔逛二手衣店和二手书店……

这本游记里,没有风景,没有风土人情,没有旅游攻略,流露出的是从容,是感知,是品味,是知足,是陪伴……

旅行之于他,是享受意料未及的喜怒哀乐,所以他陪伴着家人一起走在路上,从不怕迷路,不急躁,不遗憾,反而收获更多。

二、带着好奇去百度马家辉的简历,可谓辉煌惊叹,台湾大学心理学学士,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硕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社会学博士,香港传媒人、专栏作家、文化评论学者、台湾问题研究员,可谓每一个头衔都很能打。

出版多本著作,第一部长篇小说《龙头凤尾》就荣获多项大奖。他少年时迷上李敖,并和他成为忘年交,被赞誉是比“李敖更了解李敖”的研究学者。被我们所熟知的《锵锵三人行》里,他风格犀利,幽默风趣,用特有的港派江湖烟火气传递出他温柔性情人的特质。

他形容自己行为生猛、言谈痞气、思想干净。我们从他节目里入木三分的评论,从人以群分里看他喜欢的徐克、李敖,从他说起女儿时的疼爱柔软,谈到妻子时的温柔升华……都能看出他所言非虚。

三、喜欢他的人,因为才华、学识、和被形容为“文坛梁朝伟”的颜值?

我想都不是,是在他的从容不迫、肆意坦诚、悲悯温柔中看到真诚与真实的人生态度。

而这些正是在《死里这里也不错》里他呈现出在琐碎中真实的自己:

“在食物里体会最温柔和最猛烈的糅合,不会柔到底也不会猛到尽,让你有足够的空间领受生命的复杂暖昧;”

在享受迷路中沉淀下来,把迷途当作回家,不焦急,不烦躁,随性而行;

在伦敦机场吸烟室里因为准备好了打火而欣喜,也为香港机场抽烟室抽风太差而不喜,在酒店、餐厅、路边每一个他可以吸烟的体验里,来认识一个城市的温度;

如他自嘲,一个讨厌出门的人,但“起步了,怎么停得了?”

不要匆忙,不要忙碌,我们能控制的是自己的心境,就这么忠于自我的寻找下去,也许真的有一个死在这里也不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