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如何评价王佩瑜?

如何评价王佩瑜?

2020-08-02 00:00阅读(143)

如何评价王佩瑜?:如果不是因为郭德纲和张云雷,真不知道京剧还有年轻人愿意买票取看;如果不是因为王佩瑜,真不知道京剧演员原来也有综艺型人才,:-王佩瑜,评

1

如果不是因为郭德纲和张云雷,真不知道京剧还有年轻人愿意买票取看;如果不是因为王佩瑜,真不知道京剧演员原来也有综艺型人才,对京剧也才有稍微深入认识。看了《吐槽大会》第四季以及《跨界歌王》中王佩瑜的表现,不得不对这位“王老板”刮目相看。

王佩瑜是京剧余派(余叔岩)第四代传人,素有“梨园小冬皇”美誉,也是京剧界少有的“坤生”(女老生)名角。“冬皇”何许人?孟小冬,也是京剧女老生,民国时期风靡九城的红角,比肩当时京剧界老生翘楚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故被观众尊称为“冬皇”。也是梅兰芳大师曾经的知音,同台合作多次而互生爱慕,但终因一场变故而未能成眷属。

少年即成名的王佩瑜,演艺成长生涯一路顺遂,18岁时便与70岁高龄的京剧名家谭元寿合演《失空斩》而跻身“京剧名家”行列。在电影《梅兰芳》中为章子怡扮演的孟小冬配音,与梅葆玖的配音梅兰芳一起,重现了历史佳话“梅孟之好”。

有网友评价,这些年王佩瑜的京剧表演技巧和腔调明显退步许多,这个只有京剧票友才能有体会,外行只能看热闹。但从王佩瑜这些年为宣传京剧而做出的各种努力,利用自己的名气推广京剧、让更多观众了解、接受并喜欢京剧,这对于“国粹”来说就是功德无量之事。

有人说王佩瑜是利用京剧炒作自己,其实确切说是王佩瑜用自己炒作京剧、培育京剧观众群体。在快速消费的现代社会,有人是通过作品进而了解演员,但更多人是通过演员才会去了解艺术,这也就是王佩瑜孜孜不倦、上下求索,致力于通过综艺节目宣传京剧的缘故。

也许,王佩瑜成不了“孟小冬”第二,成不了余派大师级名角,但能通过自己个人魅力和艺术展示,让更多年轻人愿意花钱看京剧,其意义不亚于郭德纲让相声艺术起死回生之功劳。

2

毫不夸张的说,如今有不少京剧的戏迷,因为通过王佩瑜的表演艺术而了解并爱上京剧。

虽然王佩瑜的水准比不上一些余派大牛,但是她在年轻一代里(原谅我用了年轻),算是水平很高的了,要说京剧名家,也算得上。

作为这一代京剧演员,王佩瑜始终坚持唱传统剧目,力求把传统剧目的经典角色,以最生动的形象展现给戏迷,这一点我是很认同的。虽然我平时主张着创新,但是戏曲艺术中的经典剧目还是不能抛弃。

近些年她参加的综艺较多,什么《奇葩说》、《吐槽大会》之类的,关于这点京剧界的争议很大,倒是始料未及的,但是我认为,京剧演员去做个人魅力,以偶像派演员呈现在大众面前,并没有什么不对的。

现在的演艺圈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大多数是通过作品了解演员,现在大多数是通过演员来了解作品,可能时代的节奏太快,已经容不得人们细挑慢选,逐个去甄别最好的演员。

王佩瑜参加许多综艺节目,其实收益最大的是京剧,因为她基本上是以宣传京剧为主的,我很欣赏这样的做法,毕竟现在京剧界,除了有限的戏迷之外,对外界可谓是万马齐喑,不了解戏曲的人,谁关心京剧发展的如何呢?

京剧以及其他各种剧目,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欠宣传,很多演出、名角儿等方面,都是靠戏迷口口相传,在这个娱乐明星满天飞的时代,没有宣传,没有广告,光靠戏迷爱好者的宣传,是远远不够的。

王佩瑜或者可以成为综艺性京剧艺人,我认为这样很好,甚至我还觉得,那些青年艺人们全都综艺化好了,因为这也不失为振兴京剧的一种好方法。

3

更正一下,是王珮瑜,王字边。王珮瑜在京剧推广方面,培养更多京剧观众方面,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京剧曾经是大众艺术,在民国时候,京剧绝对是最受民众欢迎的艺术形式,京剧是流行的,那时候的梅兰芳和周信芳,就是现在的周杰伦和吴亦凡。建国之后京剧逐渐由盛转衰,或者说转为平淡,欣赏的继续欣赏,想培养年轻人爱上京剧,也是难事。由此,京剧逐渐从大众艺术转变为知音艺术,喜欢的老观众非常喜欢,而不喜欢的根本就不会去碰,其实本身并不明白京剧到底好在哪里,或者差在哪里。

王珮瑜是相对年轻的京剧演员中的佼佼者,她年岁不算大,在舞台上却有着超越年龄的持重和功力,本是女演员却唱着男老生,这本身就很特别,容易引发关注。更重要的是,王珮瑜在自己唱好戏的同时努力推广京剧艺术,让更多人通过她了解到原来京剧还是挺好听的,并不像以往想的那样咿咿呀呀唱个没完。

王珮瑜在推广京剧时具有充分自信,她认为这个世界上的人只有喜欢京剧的,和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有着这样的初衷,她做起这个工作来就非常有耐心。加上王珮瑜本身比较时尚,不拒绝新事物,在很多节目中也推广京剧,很多年轻人都是通过她开始接触京剧,了解京剧。

她的行为也引发业内争论,说她与现实贴得太近,有些哗众取宠。但不管怎么说,王珮瑜以自己的努力使得京剧这门艺术不再仅仅是少数人的知音艺术,它照样可以让更多观众了解和欣赏。

4

如何评价王佩瑜,真的挺不好回答的,难就难在问题太大了,不知道从何说起。王佩瑜是一名京剧演员,我想还是从她的京剧艺术方面说一点自己的看法,不敢说是对她的评价,只是一个京剧爱好者对王佩瑜京剧表演的一些个人观点:

1:王佩瑜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位女老生

少年时期的王佩瑜既显露出艺术才华,曾多次在少年比赛中获得大奖,进入戏校后初学老旦,后改老生,在余派名家王思及的培育下,很快脱颖而出,16岁既以一折《文昭关》技惊四座。

2:获得多位前辈大师称赞

出科后的王佩瑜顺利进入上海京剧院,梅葆玖、叶少兰等前辈艺术家十分看好她的艺术发展前景,而著名谭派传人谭元寿先生也更是称她为“小冬皇”。这等荣耀别说王佩瑜的师父,就是她师父的师父著名余派坤生名家张文娟也不曾有过,一来可见前辈的赏识,二来可见刚出道的王佩瑜确有过人之处。

3:终成当今余派第一坤生

王佩瑜经过2-30年的不懈努力,较为全面的掌握、领会了余派艺术精华,唱来沉稳舒展,富有浓郁的书卷气,追求细腻的韵味,不以高门大嗓气势上取胜,唱腔给人以清新亮丽的艺术美感。特别是近年来,在余派基础上又吸收汪派的古朴、杨派的醇厚、谭派的大方、马派的潇洒,巧妙的融为一体,在不失余派风骨的前提下,唱来富有很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

4:演出之余致力于京剧艺术的传播普及

王佩瑜不仅认认真真的搞好自己的演出,还运用现代化的传播、交流手段,让国粹时尚起来,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京剧知识,培养年轻的观众群体,让更多的青年人逐渐爱上京剧,这对于不太景气的京剧确实是一件天大好事,对于京剧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5:尚有不足之处

王佩瑜作为一名京剧坤生名家,其实也有颇多争议,比如她的身材较为娇小,扮演男性角色特别是《文昭关》里“伍员”这类武将似乎少了几分威严。最受诟病的就是王佩瑜的音色,被指“雌音”较重,其实放眼京剧史,坤生能不露雌音的也就只有“冬皇”孟小冬一人。其余如言派的张少楼等,几乎难闻“老生”之音。相比之下,王佩瑜对于音色的控制也算是很不错了。

总之,王佩瑜作为当今活跃在舞台上的余派坤生,当得起第一人。诸如身材、雌音等不足之处,实属天生无奈,就算是瑕不掩“瑜”吧!

个人观点,欢迎指正。期待您的关注。




5

这么说吧,笔者通过媒体认识王珮瑜先生之后,才渐渐又喜欢上了京剧,这就是笔者对于瑜老板的最为中肯的评价,至于为什么在喜欢之前,加上个“又”字呢?

因为,笔者小时候,特别爱听京剧,别的孩子都在外面跳砖头,玩画片,我就守着电视,一有什么吚吚哑哑的节目,我就瞪大眼睛看。



可是,八零年代的人,或许都知道,我们那时候,背负的东西太多了,现在都说八零一代,除了几位性格独立的,逃离了传统教育禁锢框架的,另类小说作家,算是成功人士了,除此以外,几乎绝大多数的八零人,都遵循着学习,高考,工作,娶妻,生子,这么一个套路。

所以,童年对于京剧、越剧、黄梅戏这些传统戏曲的些许爱好,便被无休止的作业,课程给抹杀掉了。

而现如今,经历了社会上几乎所有的污浊沉流,熏陶侵染之后,笔者能够再次拿出抽烟、喝酒、打牌、撸串(都是玩笑话,笔者一样不喜爱,但我想,大多数喜欢瑜老板的小伙伴,应该至少好那么两样吧!)的宝贵时间,来听瑜老板几出戏,足以说明了王珮瑜的影响力了。



诚然,比起梅、程、荀、尚的老祖,瑜老板绝对不算是开天辟地,也可能不太入资深戏迷的法眼,毕竟老生的行当,如同武生一般,不比旦角那么受众,但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观点,传统文化底蕴却都是一样的,瑜老板把她那骨子里的传统曲艺气质 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一众曾经对戏曲不感冒的看客,也成了瑜老板的拥趸,这便是王珮瑜的个人魅力,与价值的体现。

郭德纲曾经说过一句话,要想让京剧红起来,越剧站起来,得让一批八九十岁的老人家退下去,一大帮十八九,二十啷当岁的大姑娘,小伙子走出来,这才符合现代人的口味。



甭管郭老板的语调,是否是一个商家的口吻,但他说的绝对是一个事实……

欢迎小伙伴留言讨论,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文人草堂

6

在评价王珮瑜老师之前,让我们提几位京剧大师:耿其昌(国家京剧院老生名家)、于魁智(国家京剧院名家)、张建国(奚派老生,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陈少云(上海京剧院麒派掌门人)……失敬了各位京剧大师,除了小时候知道于魁智大师以外,如果不借助网络,笔者还真不知道其他几位大师!请京剧票友们莫怪!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可能是,京戏市场不景气,受众群体老龄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关注京剧了!

自从王珮瑜老师在马东老师的《奇葩说》做客,并且不竭余力的宣传京剧,笔者才重新回忆起京剧曾经的辉煌,偶尔也听一听《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等现代京剧的一些选段,非常有气魄,让人听得热舞沸腾!在过去段时间内,不仅仅是京剧这一国粹,还有评剧,豫剧,东北二人转等地方戏,以及相声貌似都失去了往日的光辉!都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都是需要更好传承下去的,虽然面对许多反三俗的改良,去掉糟粕之处,留下精华部分。但不知什么原因,观众却大量流失!

东北二人转,出了个本山大叔,还有吉林长春的徐凯泉大叔等传承人物,努力奋斗二十余年才有了今天的雅俗共赏,和不错的市场;相声,若不是郭德纲的出现,或许也将继续消沉,直至消失;其他剧种也需要能为他们的事业代言的人,京剧就选择了王珮瑜!年轻靓丽的外形,优雅的谈吐,不俗的京剧功底,穿梭于各大卫视,网络之间,努力为京剧代言!是非常值得尊重的人!

最后引用一下,网络上对王珮瑜老师最精准的评价——王珮瑜不是用京剧在炒作自己,而是用自己在炒作京剧!









7

第一次看电视上王珮瑜的表演,舞台上的她一袭长衫,短发,大眼睛,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看起来相当干练。她演唱的是根据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老先生的著名诗作《乡愁》为歌词谱曲而成的歌曲。舞台上没有乐队,只有一把木吉他为她伴奏。吉他弹得相当精彩,似涓涓细流;王珮瑜的演唱更是大师风范,驾轻就熟,嗓音里浓浓的京腔京味,一下子就抓住了听众的耳朵!两个人的配合称得上是珠联璧合,令人拍案叫绝!

从那以后就记住了“王珮瑜”这个名字,于是在网上搜了很多她的视频,都是表演京剧的。原来京剧是她的本行,难怪她的京腔京味十足啊!在当今的时代,年轻人喜欢王珮瑜,通过王珮瑜,更多的去了解京剧,从而爱上了京剧。无疑,王珮瑜对京剧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历史会记住她的名字!

8

这里是金思雅,每天跟你分享一点娱乐资讯,每天跟你分享一点娱乐资讯,

关注王珮瑜有几年了,之前觉得:“啊,这个女生真帅气!”

雅雅也有一些长相俊朗的男生朋友,和瑜老板一模一样的穿搭,瑜老板更显帅气和硬朗

喜欢瑜老板的人多了,不喜欢她的人也多了。喜欢她的人,会喜欢她改良京剧的桀骜。不喜欢她的人,则厌恶她不遗余力地出现在《吐槽大会》《奇葩说》等综艺节目上,并说瑜老板迟早是要过气的,等着吧,她只不过是一个深谙商业运营的商人罢了

或许,她对今天的局面早有预料,如她十九岁时所说:“我唱老戏,年轻人不愿意听;我唱新戏,老年人不同意。”

网上有一个观点,说同样是唱京剧的,为什么瑜老板的粉丝是最多的

多不多,我不知道。但是粉丝里,年轻人肯定占多数的。同是唱京剧的李胜素、于魁智等人的粉丝也很多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以下是对瑜老板的评价:

一、年少成名

王佩瑜在小的时候,还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儿模样。

王珮瑜走上京剧这条路子跟母亲吴芸之是分不开的。

在王珮瑜四五岁时,母亲就对王珮瑜说:“你只可以成功,不可以不成功,你只可以好,不可以不好。”除此之外,母亲不让女儿跟幼儿园的小朋友去郊游,似乎如此,就不会让王珮瑜泯然众人。

王珮瑜说,我也不知道我跟其他人有什么不同。此句重复上一万遍,你也就是相信自己是与众不同的。



相比冬皇孟小冬的梨园世家,王珮瑜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那么,王珮瑜是如何走上京剧这条路子的呢?王珮瑜跟京剧唯一沾边的是,王珮瑜的舅舅是票友,于是王珮瑜的妈妈瞒着援助非洲的丈夫将女儿从苏州带往上海戏校。王珮瑜的父亲则希望女儿从事一些稳定的职业,而非靠着开口吃饭。

许是王珮瑜母亲的眼光毒辣,许是王珮瑜的天分过人,但也因为吴芸之的孤注一掷,不遗余力地将女儿推向京剧的舞台,王珮瑜得以在京剧的舞台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在跟随热爱京剧的舅舅学习时,王珮瑜早已在江苏票友圈里小有名气

14岁时,在兰心大戏院开锣唱了《文昭关》,梅葆玖一把抱住王珮瑜:“你怎么唱得那么好?”,梅葆玖端详了一下王珮瑜,“别说,珮瑜,还真和孟小冬有几分相像呢!”自此,王珮瑜“小冬皇”的名号便传开了;

孟小冬流传下来的照片不多,嘴角微微下撇,看不出悲喜。发间一朵绢花,给她增添了一丝少女气息。模样清丽,气质脱俗,有几分溶溶月的意思。



而王珮瑜的气质则偏向英气硬朗,肩膀瘦削,身形清矍。这一点跟她二十载如一日地扮演老生有关,再有则是王珮瑜发自内心地对古代翩翩儒士的孺慕。



1994年,王珮瑜赴香港演出《搜孤救孤》,孟小冬的弟子蔡国衡说:看珮瑜演戏,似乎看到老师又回来了。

2008年上映的电影《梅兰芳》中,梅葆玖给梅兰芳配音,王珮瑜给孟小冬配音。在黎明扮演梅兰芳,章子怡扮演孟小冬的《游龙戏凤》里,依是这二人配音。

在王珮瑜获得这些赞誉之后,难免有网友说王珮瑜天分过人,而忽略了她的刻苦和用功。

王珮瑜有多刻苦,用她在《奇葩说》上的一段介绍来说明:我一共挥过1641次胡子,在第367次时,我有了一个外号,叫瑜老板

二、改良京剧

《奇葩说》一共邀请过王珮瑜两次,在第一季的时候,王珮瑜拒绝了。第四季时,节目组拿出一个“杀手锏”说,京剧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但是在九零后这个群体里,听京剧又变成了奇葩。

王珮瑜这才答应了《奇葩说》的邀约,做了这个节目的演讲嘉宾。





王珮瑜的对京剧的改良,体现在一些跨界上。比如,京剧大戏改用吉他伴奏。以及京剧、相声、评书同台混搭的《乌盆记》。



(这篇回答写得不好,虎头蛇尾,欢迎大家来骂……)

雅雅: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什么不同看法或见解吗?评论区交流一下吧!别忘了给雅雅点赞呀!觉得这篇回答还不错记得分享出去吧!

9

王珮瑜年纪不大。但她资格觉很老道!他追求是传统的作派,并非现代。他每次参加的,所有的综艺节目。都是穿着长衫。从没一次现代的打扮。说明她的骨子里。已经融入了。浓浓的京剧元素。

我对,国粹京剧。不是很在行。只是一个非常喜欢,听,喜欢看的一个普通观众。但是,我很欣赏她的唱腔。他除了自身的嗓音条件外,主要一点还是他,唱得字正腔圆。表情有板有眼。 她的动作眼神,一招一式。都很到位。一点没有女人的痕迹。这就是她表演的绝妙之处。希望他永葆艺术之春。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10

关于王珮瑜,个人还是很喜欢的,说来她是我关注的第一个京剧人。

也正是因为她,我突然发现,原来京剧在唱的时候并不是那么让人难以接受(招架)。她让我对京剧的哼唱(不好意思,我还处在哼唱的阶段)有了很大的兴趣,也同时让我有了以往从没有过的大胆尝试。

对于专业上的东西,我当然不知道她现在是哪种程度,只知道她是余派老生唱腔,上了妆一亮相,一个活脱脱的老生身段,这卸了妆走到人前却又是个稳重干练的京剧传承人。

有人说不喜欢她上各种综艺,总觉得京剧属于传统,就不应该搞这么多花哨的东西,或者说不应该参合在流行元素中,各种秀。但是我却不这么想。

个人觉得越是传统的东西就越应该跨越固有的屏障,展现在我们大众的眼前,作为传承人之一的王珮瑜,她或许不是专业上的顶尖人物,但是在传承,或者说传播上她做到了让更多的人知道京剧,知道老生这一行当,也更让很多从前不敢张口唱京剧的人,有了足够的信心或者说的兴趣去哼唱那么一两句。

无论是京剧还是其他的戏种,亦或者说是其他的任何传统的技艺,都需要得到年轻人的认识、认可,因为传承下去靠的就是接下来比他们老一辈(当然她还很年轻)更年轻的人们,或者说是年轻人的孩子们。

所以说,王珮瑜作为京剧的传承人,在传唱这个事情上,她做的真的是很不错的,而且也不顾有些人的嘲讽,一直致力于京剧的传播,不管是否有个人作秀的痕迹,也不管她是不是真心为了戏曲,至少在让大家都了解并喜欢上唱京剧这个事情上,她确实也是功不可没的。

我喜欢她的舞台,当然我想也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喜欢她的舞台。所以希望她能继续按照自己的计划前进,做一个不忘初心的京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