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抬枪其实最好的证明了满清军队的落后。

抬枪其实不是满清发明的,源自于大明军队的一种火铳,叫做超大火铳。

超大火铳重达20余斤的,可用1枚大子弹或者9枚小子弹。

它的特点是子弹射程较远,威力较大。

当时大明的军队处于冷热兵器的更替时代,特点是火枪的性能较差,还不如弓箭。

而火炮则都非常笨重且稀少。即便是最轻型的佛郎机炮,也要至少五六十斤以上。靠人是无法有效使用的,必须车载。

那么,实战就出现这样的问题。

第一,火炮威力大射程远,但跟不上步兵的前进速度。

最终变为了,火炮只能用于守城或者防御性野战。一旦到了进攻作战,火炮不能快速移动,步兵等于没有火炮了。

第二,传统轻型火铳和鸟铳,威逼能够对抗弓箭。

明代萨尔浒战役就是好例子,满清的弓箭是可以压倒大明的火铳、鸟铳的。

弓箭虽然难以训练、射程较近,但在那个时代无论射速、威力、可靠性、实用性都是强于火枪的。

尤其是射速方面,优秀的火枪手使用火绳枪,2分钟1发就很了不起了。而弓箭手一分钟射出七八支箭是小意思。

这种情况下,抬枪就有一定的意义。

抬枪说白了就是一种大号火枪,类似于今天的反器材枪。

它的特点是射程较远,威力较大。

当年火枪一般射程是一二百米,满清时期的抬枪有效射程可以达到300米,最大射程甚至有1000米。

而无论明代还是清代初期和中期,作战仍然是冷热兵器混杂,采用灵活机动的阵型。

这种情况下,抬枪只需要2个人扛着走,就跟得上步兵作战,可进可退,可攻可守。

同时,抬枪的出现,就让装备抬枪一方出现了一种撒手锏。

因为弓箭和火枪射程远不如抬枪,火炮又无法和抬枪一样机动。那么,实战期间,拥有抬枪的一方,就会在弓箭和火枪射程之外受伤敌人,自己则毫发无伤。

这就类似于中越战争期间,越南人用大口径高射机枪平射,压制我军普通机枪一样。

因为对方有射程的优势,我军往往被动挨打,吃了大亏。

抬枪说白了,也就是这点作用。

满清在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西北回孽、新疆阿古伯的战役中,都大量使用抬枪。

因为对手包括太平军在内,仍然以冷兵器和土造火枪为主,所以抬枪还是能够发挥一些作用的。

然而,至少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抬枪就毫无作用。

抬枪有很多缺点。

一则是精度差。它并不是今天狙击枪的射击,只是放大的步枪,所以精度很差。

子弹出膛以后经常乱飞,不走直线。

英军在1860年的报告中说,抬枪的子弹四处乱掉,除非运气极差撞上,没有步枪延伸的弹道来得有用。

二则是使用操作困难,重量太大。

抬枪长度从1.8米到5米(!),重量从30斤到80斤不等。

抬枪至少需要2个人操作,多则5个人,实则等于今天的班用机枪。

三则抬枪的有效射程有限。

虽然最大射程可能超过1000米,但抬枪的精度还是有限,有效射程一般控制在300米。

再远,子弹就很难打中。

在对付太平军、捻军的射程100多米的弓箭、火铳时,抬枪还是颇有威力的。抬枪的射程远,可以你打不着我,我能打你。

甚至,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军的伯克式(Bakrer)燧发枪,射程也不过200米,不如抬枪。

对付先进西洋武器的军队,抬枪就毫无作用。

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军比较先进的布伦威克式(Brunswick)击发枪已经有300米的有效射程,不亚于抬枪。

双方精度差不多,射速差不多,但射速差别很大(抬枪一分钟只能一发,击发枪射速每分钟3~4发)。如果双方对射,2到5个人抬着的抬枪,很容易被单兵一杆火枪压制,那还有个屁用。

而且,抬枪的后坐力过大,使用和训练都非常困难。据说射击者常常为被后座力打翻在地上,因此装药时常常偷工减料,以减轻痛苦,当然射程和威力也会大受影响。

说白了,早在1840年,抬枪就过时了。

然而,清军竟然还用到1900年的庚子事变。

对于抬枪,洋鬼子看得很准:1898年英人贝斯福(Admiral Charles Beresford)说得较中肯,在提及金陵制造局时他说: "机器多是现代的,头等的,但用来制造过时的无用的军需物品,他们….大部份的机器用来制(审核)造抬枪。


其实,抬枪真正很牛逼的是做霰弹枪用。

1858年时,在广州的街上,有人用抬枪对准了1队14人的英国巡逻兵发射抬枪。当场打死一个,打伤八个,其中两人须接受截肢手术。

萨沙记得以前农村有一种专门打鸭子打大雁的火铳,也是有2米多长,酷似抬枪。

这玩意一枪下去,霰弹有时候能打七八只野鸭。

最佳贡献者
2

有网友问:清军为什么要装备“抬枪”这种笨重的火器? 感觉这种枪很没效率啊,笨重操作还繁琐。为什么还要装备呢?它的杀伤力要比单兵用的火枪大吗?实战中能弥补笨重繁琐的劣势吗?

其实,抬枪是清军在全面配备西式枪炮以前,军中最厉害的武器。清军之所以可以对抗太平军,可以打败西北起义,云南起义,湘西贵州起义……主要依靠的武器就是看似笨拙的抬枪。

比如太平天国在定都南京以前,虽然从广西一路杀到江苏,但是却并没有对清军成功,进行过大规模歼灭性战役。在这个过程当中,太平军多次伏击和合围,只有1000-6000人规模的清军,但是形成歼灭战的100次,也就2,3次。

向荣等人就带着几万清军一路与太平军进行厮杀,直到太平军十万大军出武汉的时候,还经常遭到1千人到5千人规模的清军阻击和追击。

清军依仗的战斗力核心,就是抬枪。无论西北回民起义,太平军,云南农民起义,还是湖南苗民起义,大体上在冲锋陷阵方面,都比清军勇敢,而且,也都具备一定的火绳枪,火铳这样的武器。

清军压制,这些农民军拼命冲锋,还有农民军手里的鸟枪火铳的武器,那就是抬枪。抬枪可以发射到500米距离,是鸟枪实际杀伤距离的5倍。可以使用三脚架或者1人肩抗方式射击,精确度相对较高。

另外是10只抬枪为一排,一只抬枪可以安装5枚大型铅子,或者一堆碎铁子。这样的抬枪阵势,以多个抬枪队,从多个角度发射,就可以阻击农民军的勇猛冲锋。如果遇到农民军进入村落防御,还可以发射单个弹丸,一举摧毁房屋和院墙。所以,清军一直都称抬枪为军中利器,非常喜欢。

3

在军事上面有一个至理名言,射程即是真理。

当时。英法联军为代表的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以后,让大家认识到火枪这一个特殊的兵器也开始让当时的民间还有官方开始重视这个东西,自然而然,清政府对于火枪的技术封锁已经不存在了!当时的太平军也有不少人装备着土枪啊,土炮啊这一类原始的火器,清政府之前所铸造的那些火气已经不成技术上的优势,甚至有的时候,别人打的到你,你却打不到别人,这是一种很蛋疼的问题。

因此,提高他们手中火枪的射程优势和精度优势,成为清政府必须要做的一个抉择。

但是,提高火枪的射程只能通过两方面来提高,一,增加枪管的长度,这样的话增加子弹射出去的时候,一个加速的一个时间,一方面增加火药的推重比,当然,火药这个东西对于西方来讲是一个保密的一个行业,他不会跟你透露这些东西的,只能够增加枪管的长度。

这样的话,枪管子加长了我的子弹在枪管子内部加速的时间增多了,我的子弹射的也就更远了。

可是这样也增加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如此长的一根枪管儿,如何保证它不会弯曲呢?任何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会产生弯曲,枪管儿也不例外,所以增加枪管的刚性成为了一个必须要做的一个抉择。枪管如何增加刚性?一方面增加枪管的厚度,另一方面就是寻找到新的材料,寻找到新的材料。对于。我来讲肯定是做不了的事情,他国家没有那么强大的实力,所以只能够增加枪管的厚度,这一点在后来的汉阳造里面也有所体现。汉阳造在这之前创造的枪支叫做老套筒。为什么就是因为枪管儿的那个缸达不到要求,只能够做厚了,(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所以就像套了一层套子一样!清政府当时面临的环境比当时洋务运动进行到如火如荼的洋务派所要面临的问题还要严峻,所以只能够加厚这个枪管儿的厚度。

这样的话,造就了清政府或者是世界军事历史上面一个奇特的一个枪支,也就是这个抬枪。这一把枪就不是一个人能够拿得起来的了。

这样的枪支射程比较远,精度比较高,对于当时清政府来讲简直就是完美,为什么他们面临的对手,比如说太平军啊,或者是那个农民起义军,他们手里的家伙更加原始更加简陋,这样的抬枪射程远,精度高,可以尽可能减少自身伤亡的情况下杀伤敌人!当然,这个东西就被作为神器一样供奉了起来。

可是在面对西方列强的时候,这种笨重的武器射程比不上火炮威力比不上火炮机动性也就比火炮稍微高了那么一点点,然后火炮把炮口对准他的时候,他连逃都没法逃。

并且西方列强针对自己步兵手里的武器不断的改进,使得当兵持有的步枪射程可以超过清政府造的老式的抬枪。

没有办法,现代战争比的就是国家的工业化实例,虽然说不能够正确的决定战争的走向,但是却能够对战争的形势产生重大的影响!

4

说到这事,一是清朝那会保守思想太严重,对于一些老古董抱有莫名的好感,二是因为清军当时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它有一定的需求。

抬枪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武器,早在鸦片战争之前清军就有装备,其实就是当时清军所用的火枪的放大版。其结构和火枪一样,只是尺寸加大,使用时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个在前面充当枪架,把枪扛在身上,另一个人在后面负责瞄准发射。

当然,后来随着清军陆续装备了洋枪,这抬枪也跟着进化了,出现了洋枪放大版的抬枪,甚至后来还有后装线膛的抬枪,堪称奇葩。

抬枪和同类型的火枪比,自然威力要大的多,毕竟尺寸放那呢。比如陕西机器局制造的抬枪,口径达到了41.3毫米,足以和小炮媲美,而江南制造局制造的后装线膛抬枪,铅弹重达231克,这一般的步枪肯定和它们没法比。所以清军一般也是把抬枪当支援火力,而不是当步枪用。

清朝末年军备废弛,八旗绿营都缺乏训练,弓箭拉不动,鸟枪打不准,这个时候抬枪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抬枪一次可以装七八十颗小子弹,打出去是打一片,即使不瞄准也没问题,大概方向对齐即可。对于缺乏训练的清军士兵来说,简直是再适用不过了。

另外抬枪虽然比步枪笨重,但是比火炮轻便。在围剿农民军时因为大多是运动作战,抬枪比火炮携带方便,火力虽然比火炮差,但是反正农民军也没什么像样武器,抬枪威力已经足够,所以在清末时期抬枪很是风行。

即使在遇到西洋枪炮挑战时,很大一部分守旧人士也不愿意承认抬枪其实已经落伍。像曾国藩就一直说抬枪和劈山炮是军中利器,坚持不肯用西洋枪炮。直到后来他看到淮军大量使用西洋枪炮所表现出来的威力时才如梦方醒,开始逐步淘汰抬枪和劈山炮。

但是还有像左宗棠这样的,却想办法用新式的机器仿造洋枪造新式抬枪,并大力推广。虽然说这些新式抬枪在对付农民军的时候确实也发挥了一定的效用,但是在面对有新式装备的外国军队时却几乎是全面吃亏。

像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和庚子事变时,很多清军都装备了抬枪,但是其准确度不如步枪,威力不如机枪和大炮,可以说除了浪费资源之外毫无用处。所以新军出现以后,在正规军里就基本被淘汰了,不过在一些杂牌武装里还能看到抬枪的身影,甚至在抗战里也有游击队使用。

5

作者:金满楼

说起抬枪这点事,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武器。

您要知道,在世界近代武器史上,中国唯一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没别的,就抬枪这一项。

当然,很多人笑话说,抬枪这都啥玩意啊,这么长!步枪不像步枪,小炮不像小炮,打起来还要两个人一起操作,尤其前面那个扛枪的,简直了!



对,抬枪说白了是一种大号的步枪,叫它小炮也没问题,这种武器虽然看起来比较难看,但实用性是比较强的,比如,他的射程可达一里,火力也胜过一般的步枪,准头也并不差。

抬枪主要的缺点,还是太过笨重。但放在十九世纪,这种武器还是有一定杀伤力的,比如在剿灭长毛中,在甲午战争乃至抵抗八国联军中,大量旗兵使用的正是这种武器。

为何会大量装备这种武器,因为这种武器是本国自己造的,成本比较低啊。

事实上,抬枪在中国制造也有些年头了,类似的武器,在明朝就出现了,当时叫火铳或者大火铳,之后的抬枪说白了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改造而来的。



之后,在明清战争中、在清朝开疆中,早期的抬枪都大量使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当时射程只有100米的鸟枪比,抬枪的优势显然是很明显的。

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后,随着洋务新政的开始,清军也装备了一些进口的西方枪炮,在此基础上,中国也开始仿照一些西方的步枪,其中也对传统的抬枪进行了一些改造。

因此,近代史上的抬枪比开埠通商前的抬枪性能又上了一个台阶。

然而,中国为何不能像西方那样造出好步枪,说白了,主要是基础工业的落后,无论是钢铁业、煤矿、冶炼等等诸多方面,晚清时期乃至民国时期都是一片空白。

在这种的工业条件下,中国的近代武器制造、近代中国的兵工业,基本没有跟上欧美国家的可能。这个就不必过多解释了吧!

你没有自己的钢铁业,如何会有发达的兵工业,这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但是,抬枪这种东西却是可以是,因为它之所以大,说白了就是粗糙嘛,对铁原料和枪管加工等方面的要求低,由此才有了这样一个中国特色的——抬枪。

在庚子年时,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后,缴获了不少这玩意呢(可以找到很多这种图片)。直到清末新政后,清廷大练新军,全部采取进口武器,这种成本虽低(如果进口量大的,进口步枪也未必比抬枪贵)但用处远远不行的武器才退出历史舞台。

然而,武器全靠进口也不行啊!抗战打得这么惨,就知道了!咱们就没有武器生产能力!

6

抬枪,是大清“自主研发”的装备。

这种看起来“非主流”的武器,却是大清的主流武器。

清军十分喜爱这种武器。即使在大清引入了大批“高级货”后,依然对抬枪情有独钟。

这可不是大清没钱买不起好装备,而是在大清独特的战术体系下,抬枪“真香”。

大清对抬枪的“情有独钟”

大清“闭关锁国”后,火器发展缓慢。

不过,大清也不是没有发展火器。自康熙到道光,大清“研发”的各种五花八门的火炮、枪械多达数百种。

道光年间“出品”的抬枪,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种武器的特点是:长,长度1.5-3米,口径大,约30毫米。

这种武器一般要4个人才能使用:行军时一起抬着走;打仗时,摆放炮架、装填弹药、调整角度、点火发射各1人。

抬枪,成了清军的“制式装备”。一用,就一直用到了甲午战争!

鸦片战争后,尽管大清深感洋人船坚炮利,知道自己武器落后,但他们对鸟枪仍然非常自豪!

第一次鸦片战争,大清被打得没脾气。林则徐、魏源却开始猛吹鸟枪。

魏源的《海国图志》,力陈大清武器落后,但还是不忘吹嘘:“不如多用扛炮、轻炮(抬枪、抬炮)易演练、易运负、易挟攻追剿、易横放直透,可及百丈···“。

魏源还不忘以鸦片战争的定海之战为例,说定海总兵用抬枪与英人激战数日,歼敌数千(好大的牛皮)。

看来,魏源是觉得抬枪比英国人的火器还好用呀!

中法战争时期的广西徐廷旭则更是认为:抬枪,比法军的火炮还好用!

此外,许多打仗牛逼的、见过世面的人,也都钟情抬枪。

曾国藩编练湘军时,明显增加了抬枪的比例。

太平军的杨秀清在《行军总要》中,也将抬枪的配给、使用、战术作了详细规定。

洋务运动后,尽管大清官员都见识了世界先进枪械,但他们对抬枪依然情有独钟。

为此,他们引入先进的击发技术,改良出了“后装式抬枪”。还是要用抬枪!

左宗棠在经略西北,创办西安机器局时,抬枪是该局的主要产品!

即使是靠与”洋枪队“合作起家,见过世面的李鸿章,虽然后来推行洋务,给军队装备了大批世界一流枪械,但抬枪的比例依然很高!

如果只是1、2个人吹嘘抬枪,那可以说是人家没见过世面。但如此多当时的一流人才都说抬枪好,那就不是简单的“见识问题”了。

抬枪“真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林则徐、魏源、曾国藩、杨秀清、左宗棠、李鸿章,这些当时最优秀的人物,都不约而同地偏心于这个笨重的家伙,说明抬枪是“真香”。

1、轻型野战火炮。

抬枪作得这么长、这么大,就是为了增强火力的射程和威力。

所以,抬枪可以被看成是大清的“轻型野战火炮”。

在平定张格尔之乱时,抬炮就当作火炮用,“扛炮轰城”,一举破敌!

同样,太平天国时期,伶俐说太平军曾用缴获的抬枪射击清军船只,击毁船只多艘。

可见:抬枪,因其火力猛,既可作为轻型攻城炮,也可作为反器材炮。

2、可装备散弹。

在1830年平定回疆之乱时,面对“贼步骑万余来犯”,抬枪发射霰弹,一炮下去,敌军倒下一片,杀伤巨大。

中法战争前,那位认为抬枪比法军火炮厉害的徐廷旭认为:装备霰弹的抬枪,一炮可以容三十多子,而且打起来不需要什么铜帽逼码,不怕浪费子弹···

可以说,在对付集团冲锋、密集队形的叛军时,装备霰弹的抬枪威力非常了得。

那么,为什么日本人、英法,不学习咱大清的“先进武器”呢?

因为,只有咱们觉得“真香”。

战术之殇

大清之所以一直觉得抬枪“香”,是因为大清独特的战术。

洋务运动后,大清引进了洋人许多高级货,但战术并没有更新。

绿营所用战术,是“进步连环之法”。

湘军组建时,仿照的是戚继光的战法。(当然,也不是照抄,火器比例大幅提高了)

这些战术,不一一展开细说了。

但他们的特点基本一样:远则用炮,近一点打抬枪,再近一点打步枪,接着就是冷兵器近战;近战僵持不下,远程火力撤退后再次射击···。

这基本上延用的是明朝战术。

在这种战术中,抬枪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可以想象的是:在面对密集队形的农民军时,发射抬枪发射的密集霰弹对对手身体、士气的打击将比英法先进步枪更大!而在面对“据城坚守”的叛军时,笨重的火炮运动困难,抬枪的大火力可以当蹩脚的“轻型火炮”使用。

可是,这种战术的前提是:对手的火力不如你!

所以,这种战术在面对西方、日本装备先进的对手时,是很不靠谱的。

遗憾的是,洋务运动,尽管在武器制造、引进上颇为得力,但对战术并没有进行原则性的改进。

所以,甲午战场上,同为从“闭关锁国”中走出来的军队,中日两军总体装备水准在伯仲之间,但装备结构、战术特点却完全不同。

日军,已完全西化。他们一板一眼,完全是东方普鲁士。步兵装备也是标准的步枪+刺刀。

相比之下,大清的装备、战术,简直就是在玩魔兽。

大清的装备,既有雷明顿步枪这种“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武器,也有鸟枪、抬枪这种“土货”,更有青龙刀、红缨枪这种古代装备。

大清的装备如此奇葩,不是因为没钱买不起好枪,而是战术所致!

尽管大清引进了西方的装备,但战法却只是在过去体系上做出改良,完全不是日军的对手!

甲午战争后,大清认识到了全面差距,遂决心以西法练兵。

至此,抬枪才逐渐退出清军正规军的编制。

但是,在义和团,甚至后来的民国时期,抬枪仍然常常被各支中国军队所使用。


总的来说,抬枪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抬枪本来算是一个不错的装备,但被拔高到如此地步,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大清尽管引进了先进装备,但战术上的止步不前,使抬枪一直都不合时宜的“真香”。

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要想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就要系统地学、全面地学。只学个表面工夫,花架子,又有什么用呢?

祝君胜利!

7

抬枪又叫作抬炮、抬杆,西方称为“金葛尔”(Gingall),在中国从清朝到民国都有使用,是一种颇具历史的武器。

从外形看,抬枪就是一种放大了的火枪,显得非常笨重,而且射击时也往往需要两人甚至多人协同,不过这种武器并不是单兵火器,实际上属于一种火力支援武器,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小炮,这样可能就不会去过分嫌其其笨重的外观,也就容易理解清朝的军队为什么会装备这种火器。

抬枪为了获得比火枪更强的火力,于是采取了简单放大的做法,因为枪身加大,装药量大,也可以装入更多、更大的弹丸,威力比同期的鸟枪等小火枪更强。更重要的是,抬枪不采用专门制式的弹丸,因而对加工精度要求较低,也适于当时中国的制造条件。

早期的抬枪为滑膛、前装式,弹丸多采用铁砂、铁珠霰弹,发火方式多为火绳。到了19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开始后,清军开始装备西式的雷明顿等步枪,乃至装备哈乞开司、毛瑟等后膛连发步枪,抬枪渐渐显得没落。

(甲午战争中日军缴获的清军枪械,其中长度超过一人高的巨人版枪械就是抬枪)

不过事有蹊跷的是,到了甲午战争爆发后,抬枪这种古老的武器又迎来了第二春。

除了因为相对于行营炮来说,抬枪更为便携,被清军认为是顺手的战场支援火器外,清军在甲午战争中采用抬枪,还有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原因。

甲午战争中,清军中军械西式化程度最高的淮军精锐在朝鲜损失惨重,到了11月旅顺失守后,清政府采取了以湘代淮的决策,即调用湘军上前线顶缺。但是此时的湘军多是新募军,缺乏训练,在这些新兵看来,西式的毛瑟等步枪操作、保养复杂,而且需要练习、掌握表尺瞄准等技术,且一颗子弹只能射击特定的目标。

而传统的抬枪因为采用的是霰弹,虽然射程不远、弹丸威力有限,但是会形成面杀伤,只要大致对准方向发射,散漫而出的钢珠霰弹会大量击中目标。由此这种不需要精准射击,新兵也能快速掌握的武器,被认为优于进口的西式步枪,甚至于当时还特别下令金陵机器局赶造新式的后膛抬枪供应前敌使用。

8

依我看,“抬枪”是清政府由冷兵器转化热兵器过程中出现的,应该是清政府在研究发展火器的过程中因“误入歧途”而产生的“畸形产物”,是为了追求射程和威力后生产出来的产品,至于为何装备,很简单,因为没有别的选择。由于抬枪实际效果并不好,所以最后遭到了废弃。

抬枪的诞生

18世纪末,清政府也逐渐意识到了热兵器的重要性,于是开始自行研发,而“抬枪”就是他们的研究成果。由于工业和技术上全面落后于西方,他们的研发显然“误入歧途”,在一味追求射程和威力的情况下,于是研究出了这种“畸形”的抬枪。

由于是研发阶段的产物,所以清政府各制造局制造出的“抬枪”品种不一,差距较大。

  • 江南制造局造边针后膛抬枪,口径15.9毫米,枪全长2445毫米,全重13.2公斤,铅子重231克

  • 山西机器局造抬枪口径25毫米,枪长2200毫米
  • 湖南机器局造抬枪,全长2032毫米,铅子全重52.2克
  • 陕西机器局造抬枪,口径41.3毫米,枪长1588毫米,净重14.14公斤

效果不好,产量较少

抬枪是清代一种重型鸟枪,长1丈左右,重30多斤。其结构与一般的兵丁鸟枪完全相同,但装药量、射程及杀伤威力远远大于兵丁鸟枪。发射时须两人操纵,一人在前充当枪架,将枪身架在肩上,另一人瞄准发射。

19世纪60年代以前生产的抬枪为前装滑膛、散装黑药、火绳点火,60年代后,也开始仿照英、法、德、美等国制造各种类型有击发机构的前装和后装抬枪。至1905年,制造的单位有江南、金陵、四川、天津、河南、山西、湖南、福建、陕西、云南、兰州、广东、吉林等机器局和湖北枪炮厂。制造的品种有各种规格的前装滑膛和线膛抬枪及林明敦边针、黎意、毛瑟、7响和五子等后膛抬枪。

不过抬枪虽然在射程和威力上均有了大幅度提升,但并未解决精度、射速等问题,所以实际作战效果并不好。

正因如此,抬枪的产量实际上并不多,除金陵、四川、北洋、湖南4个机器局的总产量分别皆在1000支以上外,其余各局产量仅数支到数百支。

无奈的选择,被动的淘汰

无论是在清朝后期清剿叛乱、镇压太平天国当中,还是在两次鸦片战争当中,抬枪都被广泛使用,但这显然是清政府的无奈选择,因为相较于西方各种各样的火器装备,清政府能做出的选择并不多。这与当时清朝的全方位落后,以及火器发展滞后是分不开的。

在经历了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后,或许是见识到了国外的坚船利炮,这才使清政府意识到抬枪的研发方向显然是错误的,所以抬枪的研发和制造均就此叫停,抬枪至此也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9

现在看着十分蒸汽朋克,很黑科技的清军火器——抬枪,其实早在大明一朝就开始装备。

清代抬枪

明代最早记录这种长身管重型火绳枪的人是火器天才、武英殿中书舍人赵士桢(也是“妖书案”的真正被告)。赵世祯将当时大明军队中开始配备的一种重型长管火绳枪改进为鹰扬炮,并在《神器谱》中做了很详尽的说明。



《神器谱》中的“放九头鸟图”以及“鹰扬车”。

而事实上这种武器就像同时期被明军大量装备的鲁密铳(来自于奥斯曼帝国)一样,最初是一种舶来品。一开始使用这种火器的是万历朝进犯天朝藩属国朝鲜的日本军队。


九头鸟

当时日军手中有一种“对马岛大鸟铳(日本人呼之为大狭间炮)”,也就是一种重型长管火绳枪,以火力精准而受到了明朝将领的注意。日军普遍使用的“绝大鸟铳”虽然在威力上不能与的明军野战火炮相提并论,但在山脉丘陵或是沼泽海滩这种地形复杂,野战火炮无法大显神威的环境中,这种重型长身管火绳枪却无疑是一种杀人利器。

对此赵世祯在《神器谱》中提到:“(改进后的绝大鸟铳)若置轻车之上,有车数辆,陆续冲击,猛烈之势足埒“大将军”,而离合纵横,进退俯仰,较“大将军”殊为轻便。”并将其命名为“鹰扬炮”。由于改进之后的鹰扬炮火力足,比如射程几乎超过了“对马岛大鸟铳”的一倍,而且性价比高,于是逐渐成了明清两朝非常主流的火器并一直使用到了晚清。


日本民间历史爱好者在复原大阪夏之阵时西军(丰臣家)所使用的“大狭间炮”

但历史的行程总是难以预测,这种重型长管火绳枪在中国经历了“对马岛大鸟铳——鹰扬炮——九头鸟炮——抬枪”的升级过程并大行其道的同时,在其诞生地日本却逐渐的衰落。

其根本原因就是这种大铁炮在日本本土的性价比实在是不低。然而威力射程远远不如据说只有其十分之一价格“大发贡炮(早期隼炮)”,所以日本的武将们逐渐的以大炮取代了这种“大狭间炮”。在德川家康灭亡丰臣家族的大阪夏之阵时东军(德川家康一方)所配备的火炮规模已然相当可观,相比之下大狭间炮却默默无闻,以至于最后在日本被彻底的遗忘。而在中国这种火器却顽强的存在到了上个世纪中业。

10

抬枪属于大号火枪,据我所知,最少有两个来源。
一个是清朝装备的奇炮,

属于一种后装枪,燧发发火。第二种来源就是回炮,说是回炮,其实是赞巴拉火枪的一种,属于大型火绳枪。

好了,这两个来源都是属于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开疆拓土战争的军事技术积累,原因也很简单:那会儿步兵往往排成方阵作战,队形非常密集,这种大型火枪可以在中近距离发射霰弹来大量杀伤敌军,破坏敌军方阵。因为此时随着火器的发展,盔甲也基本被淘汰,清军及其大部分对手基本都是无甲的状态,因此不用考虑什么破甲的问题,只要一次齐射能杀伤大量的敌军即可。

实际上,类似的玩意洋人也有。





洋人的几种大号火绳枪
,放在中国不就是抬枪嘛。
而且一直用到了定装弹时代,不过欧洲这种大号火枪在定装弹时代也就是昙花一现罢了,而为什么中国又要给放大成抬枪。

原因无他,思维定势。清军在之前的战争中因为使用抬枪尝过好处,后来和洋人交锋时候又因为抬枪取得过战术优势,从而对抬枪产生了蜜汁自信。所以在定装弹时代依然坚持生产并使用抬枪,即便是早已过时。

我还是那句话,历史不是儿戏,需要从根源上分析其原因,否则的话只能是放屁。

全文完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