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帝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刘煓他老人家,一生低调、默默无闻了半辈子,到老了居然因子而贵,成为尊贵的太上皇;对于忽然降临的富贵,估计到死都是莫名其妙吧。

刘煓,又名湍、昂,字执嘉,号显初,又号太平。后世更有名的是他的外号“刘太公”。这个微小谨慎,还有点怕事的老农民,出生于战国乱世,魏、楚交界的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

在那个诸国纷争、杀戮横行的年代,刘太公倒是安安稳稳地居住在乡间,老实从事农事,辛勤操劳家业。不但安稳渡过西边秦人灭国时的动乱,而且还娶了小老婆,养大了四子一女,在丰邑这个小地方,算是个有能力,会持家的好把式。

就这样,刘太公半辈子操劳,在那个人均年龄不到五十的年代,他老人家居然已经到了近八十岁还身体硬朗,耳聪目明。膝下也算儿女双全,子孙满堂。这让他十分满意,哪怕明天就去世,也算是没有遗憾了。

唯一曾经让他不满意的,就是家里的老三,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一大把年纪了也没个正当营生。平日里不是喝酒赌博,就是偷鸡摸狗,搞得家里乌烟瘴气。也不学学老大和老二,勤俭持家、挣份家业。要不学老四也好,读书识字,明理识非。几次几次老大媳妇都摆脸子给他看,撺掇着自己分家。这是自己还在,若是不在了,以后老三可怎么办。

后来老三嘛勉强也算改邪归正,不知道使了什么药,弄了个“泗水亭长”的小吏当着,改了个名字叫“刘邦”,还哄骗了县里富家吕公的女儿做了老婆,又生了一儿一女,也算成家立业。刘太公唯一的不满,也基本消失,以后再没有什么念想,就这么着老死,也是喜丧了。

天有不测风云,刘太公想着自己寿终正寝的时候,天下一下子就乱了,今天你造反,明天他举兵,乱腾腾地比当年始皇帝发兵灭国时还险恶。

老三胆子天大,居然也学着别人聚众造反,拉起一帮人就进了芒砀山。刘太公在背后不知道担忧了多少天,这要是官府来抓,全家人都得完蛋。

但是老三闹着闹着,居然越闹越大,不但丰邑这地方安全稳固了,就连别的地方,听说慢慢都归老三管。刘太公心里喜滋滋地:别说老三还是够机灵。带着家人住在丰邑,日夜盼着老三他们来接自己去享福。

等着等着,老三没有等到,等来了听说和他称兄道弟的什么“霸王”。以前的兄弟,如今翻脸了,不由分说抓了全家就走。刘太公一把年纪,懵懵懂懂地就在别人的军营里住了两年。

后来老三来救自己了,“霸王”却把自己绑在军前,要老三投降,要不然就把自己杀了熬汤喝。老三这个混蛋,不但不投降,还放话说“我和你是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杀爹熬汤,别忘了分我一碗!”这他娘的是什么话!

所幸“霸王”最后还是没有杀自己,之后和老三和谈,把自己和家人们都放了。刘太公还是平安地被老三接到了身边。本来准备好好找这个混蛋算账的,但是看到他手下那么多的兵,那么多的将,还有卢绾、王陵、周勃这帮子狗腿子跟一边说好话;哦,萧吏掾也和自己求情,老三这个混蛋也在一边忝着脸的告饶,刘太公心想那还是算了吧。

以后老三的事情倒是越做越大,听说以前始皇帝的老家都被他拿下了,那个“霸王”也被他弄死了,自己都在长安做了“皇帝”。皇帝,这不是始皇帝做过的吗?刘太公觉得脑子有点晕,我们家老三没看出来有这能耐啊?

老三发达了,派着人浩浩荡荡地迎接自己去长安享福。刘太公喜气洋洋地告别丰邑老乡亲们,被使者们簇拥着到了长安,住进了富丽堂皇的新家。

要说这长安哪里都好,老三平日里隔五天就来看自己,嘘寒问暖,照顾周到。但是刘太公还是觉得心里不快乐,身旁尽是一些陌生人,说着没营养的话,对自己毕恭毕敬,奉承里总是透着疏远。天天这么呆着,真是别扭死。

刘太公想念丰邑老家,还有那些老乡亲,那里才是自己应该呆的地方。于是等老三来看自己的时候,他就扭扭捏捏地和老三抱怨,说这里一点也不好,一个熟人都没有。也没人和自己斗鸡走狗,喝酒聊天,这么呆下去,简直要闷死了!

刘太公只是这么一说,抱怨一下,别的也没多想。没料想几个月后,老三他居然在长安边上给自己盖了个和丰邑一模一样的新镇子,还把老家那些街坊邻居全部接了过来,连鸡啊狗啊什么的统统搬来了,让他老人家去参观。

刘太公看见老乡亲们都来了,按照之前在丰邑老家的街道住宅,一一各自住下,连小鸡小狗也能各自找到原来的窝。这下刘太公终于欢喜极了,哈哈大笑,给新镇子起名叫“新丰”,从此就在这里住下,和邻居们喝酒博戏、斗鸡走狗,好不开心。

见自己快活了,老三他也是洋洋得意:这下没人说我不孝顺了吧!于是在朝会上,也开起了老父亲的玩笑:“以前老爹你总是骂我是个无赖,游手好闲,家产也置不下,不像二哥勤快操持,置办家业;现在您老看看我这产业,和二哥比起来,谁的家业大?”堂上哄堂大笑,尤其是以前知道底细的萧何、王陵、卢绾、周勃、灌婴,还有那个杀狗的樊哙,笑的更大声。

刘太公有些不好意思,同时也是对于老三争气的自豪,很是高兴地回到:“那自然是你的家业大!”父子在戏谑中,也其乐融融。

在每五天前来看望自己的老三面前,刘太公还是以老子自居,面对他的行礼泰然自若接受。直到有一次,家里的家令对他说:“您老人家虽然是皇帝陛下的父亲,但还是一个老百姓,怎么可以让天下至尊的皇帝给你行礼呢?”

刘太公一听,觉得确实是失礼;于是,在下一次儿子来看望他的时候,自己按照家令的吩咐,抱着笤帚,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前,面对儿子进门时就一步一步地倒退着往门里迎接。皇帝大感诧异,连忙扶住刘太公问究竟。刘太公说:“家令说,皇帝是万民之主,不能因为我一个平民而坏了礼仪规矩。”

这下子皇帝也知道自己疏忽了,没有及时给老爹身份,于是立即尊奉刘太公为“太上皇”,成为天下比皇帝更尊贵的人。那个家令,也因为聪明而受到厚厚的赏赐。

成为太上皇后,刘太公总觉得每次老三来参拜自己总是有些鬼鬼祟祟、想说什么有不好说的意思,于是就当面问他,到底有什么事。

皇帝遮遮掩掩地说:“太上皇父亲大人,您现在是比皇帝还尊贵的太上皇,按制度,也需要广置姬妾,安排后宫,以符合身份。儿子我不知道你的想法,又不好直接给你安排小妈,所以很是犹豫。现在您问了,我就想知道您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刘太公恍然大悟,接着就是大怒:“老三你个混账,你以为我和你一样,偷鸡摸狗、胡闹好色吗。你老子我一辈子小心谨慎、安安分分,除了你妈,哦,还有老四的妈,就没有还想过别的事。我孙子刘肥和他老娘曹寡妇的事情,你做的出,我可做不出。再说我都八十多了,不想临老临老还被说老不正经。这件事情不要再提。”皇帝只得讪讪而出。

于是太上皇刘太公,直到去世,也只是在新丰镇,和老邻居们厮混,喝酒斗鸡,不亦乐乎。没有纳妾,更没有给皇帝添弟弟妹妹。

高帝十年(前197年),时年八十六岁(有争议)的太上皇刘太公,在心满意足中去世,葬万年陵。结束了大半辈子默默无闻,而后半世因子而尊贵得意的一生。

纯属故事,臆想而来,绝非史实。读完乐呵乐呵,请勿要生搬硬套。

最佳贡献者
2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毕竟做帝王的人很少,普通百姓都对帝王家的事感兴趣,存有极大好奇心。

对于这类历史问题,往往习惯从史料中寻求答案,这没有错误,但却忽视了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没有那么复杂,只要按照一般生活常识去理解就可以啦。

我简单的从三方面说一下我的看法。

其一,性生活与生育能力。

无论男女,有许多人在高龄时还有性生活。

一些健康科学知识也介绍说,高龄的人保持合适的性生活有益于健康。

但有性生活,并不等于有生育能力,这也是一般的常识。

特别是女人,比较早就没有了生育能力。

但男人却不一样,九十多岁,甚至一百岁的男人还有生育能力。

尽管是奇迹,但也不是个例,时常也会看到相关的报道。这个就不必多说啦。

至于刘老太公有没有再生孩子,既然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那就不必去过多的揣测,否则也没有意义,就认定没有再生孩子就是。

但这并不排除老人家没有性生活。

其二,饮食起居需要有人照顾。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在公元前202年登上皇帝位时,时年五十五岁。

此时刘太公(?--前197年)年龄应该在七十岁以上。

没有史料确证刘太公的夫人是否健在,刘邦的母亲刘媪是否健在,刘太公是否有继室。说法很多,但都没有确证。

但比较肯定的一点就是,她们如果健在,一定年龄很高。

一个农民遇到好年景,多收了三五斗,还想纳个妾,就不必说刘太公已经是太上皇。

基本的常识就是刘太公身边需要一些年轻的女人,照顾其衣食住行。

刘邦做了皇帝,对刘太公还是很不错,这个问题不会是问题。总不至于全部是一群太监照料太上皇的生活吧。

因此,刘太公身边不会缺少女人,甚至是有不少年轻的女人。

就看刘太公有没有那个能力。

其三,关于名分问题。

没做太上皇之前,刘太公再找个女人叫做纳妾。

做了太上皇,再叫纳妾就不合体制了吧。

那究竟又是个啥体制哪?

这还真是给刘邦出了个难题。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就一直没有立皇后,更不存在太上皇的问题。

刘邦做了皇帝,但老爷子还在,自然不能把皇帝位让给刘太公。

开始的时候,刘邦以父子礼拜见太公。

后来,刘太公感觉不合适,就给刘邦行君臣之礼。

这下就尴尬啦,于是,刘邦就封了刘太公为太上皇。

这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啊,自然没有旧的礼制可以参考。

来看一下后世的太上皇,如李隆基、乾隆等人,他们都是做过皇帝,之前的皇后、贵妃,嫔妃、答应、才人、婕妤、修容等等的编制都是齐全的。做了太上皇之后,原来的后妃自然也是随行的。如果工作需要,也可以再增加编制的。这比较好理解,也好处理。

但刘太公这个太上皇,就复杂很多。

自然是不能按照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编制,配置人员。

但也绝不是普通百姓三妻四妾那么简单。

没有具体的史料佐证,也就不必去过多的揣测。

但为了帝王家的尊严及太上皇的高贵,绝不会就配备几个使唤丫头就行的。

这就是个名分的问题。

刘邦做皇帝后,封其母亲刘媪为昭灵夫人,后来刘邦的皇后吕雉改尊为昭灵后。

至于刘太公其他的女人不见有记载。

这只能说除了原配夫人,其他侍奉过刘太公的女人都没有很高的封号。

总之,帝王家也是人家,饮食起居也不能违背了常理。

对于第一位太上皇,究竟要设置怎样的后宫,没有定制。

但绝不会是纳妾,没有纳妾也绝不会没有女人侍奉。

就是有许多女人,也不一定就能生下孩子。

没有生孩子也就不会有记载。

史学家终不会因为后世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就专门添一笔:高祖刘邦给刘太公挑选了许多年轻的女人,但没有再生孩子。

仅此而已。

3

我不知道题主为什么关心刘太公是否纳妾 但《汉书 高帝本纪》中的一句话记录可以给你一个不完美的答案:

“十年……夏五月,太上皇后崩。秋七月癸卯,太上皇崩,葬万年。”

似乎太上皇后并非刘邦的母亲刘媪。按照四库全书中编年体史书《汉纪》的说法是:

在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称帝时,就追尊刘媪为昭令夫人;公元前200年改尊为昭灵皇后。

同时《史记》和《汉书》都只记录刘媪生下刘邦,项羽抓刘太公、吕后为人质时没有她的记录:

“出武关,因王陵兵南阳,以迎太公、吕后於沛。”

即可以确定刘媪在刘邦被封汉王前早已死去。因此《汉书》记录的汉十年比刘太公先死的太上皇后肯定不是刘媪。

那么她是谁呢?

太上皇后的身份

刘邦有2个哥哥、1个弟弟、1个姐姐,分别是:

大哥刘伯,早死,其儿子刘信跟随刘邦参加击败韩王信的战争,担任郎中将,公元前200年在刘太公的劝说下,刘邦封刘信为羹颉侯,汉惠帝二年,被降为关内侯。

二哥刘喜,早年辛苦耕种,可以说是刘邦没有封汉王前的刘家顶梁柱,公元前201年,被封代王,公元前200年因为刘喜弃守代国被刘邦废除代王之位,在公元前199年被封郃阳侯;公元前195年,其子刘濞被封吴王;公元前193年,刘喜去世。

姐姐宣夫人:名字和事迹不详。《汉书》记录吕后在公元前181年追尊其为昭哀后:

“昭灵夫人,太上皇妃也;武哀侯、宣夫人,高皇帝兄姊也。号谥不称,其议尊号。”

老三刘邦,按下不表。

老四刘交,刘家唯一一个读书人,深受刘邦信任;年轻时曾经在荀子徒弟浮丘伯门下学习诗经,后因为焚书令被迫离开;刘邦在沛县起兵时,刘交就跟着三哥打天下,入关后,刘交被封文信君,之后跟着刘邦到处作战,真正的:“打虎亲兄弟”;公元前201年,刘交被封楚王;做了楚王后,刘交派遣自己的同学白生、穆生、申公和儿子刘郢客道长安和浮丘伯学习,自己则为《诗经》作注释,号为《元王诗》;诸吕之乱时,刘交和刘襄、刘章起兵,参与诛杀诸吕的兵变;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即位元年,刘交去世;刘交一脉号称彭城刘氏,是中国刘姓中最为兴盛的一支。

可以确认的是:刘伯、刘喜、刘邦、宣夫人都是刘媪所生,但刘交作为刘家和刘邦三人特别不同的人,很有可能并非刘媪所生,而是刘太公在刘媪死后另娶所生。

即:刘交母亲,是刘邦的继母,《汉书》所记载的太上皇后。




综述:

刘邦很可能是刘媪所生的最后一个,从史书所记录的“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来看,不能排除是难产而死。

刘太公在刘媪死后另娶,因此刘邦有可能是继母抚养长大,因此才和刘交两兄弟交情如此之好——要知道刘邦在称沛公时,承担的风险非常巨大,萧何、曹参等大族不敢出头,而一个儒家书生自己的弟弟敢在这个时候选择支持刘邦,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的。

老大早死,老二养家,老三外出流浪,老四刻苦读书,这就是刘邦一家在秦朝时的写照。

刘邦称帝后:

一不封吕后为王后、皇后。被封汉王时,吕后和太公等家人在沛县,不再刘邦身边;之后刘邦想要借他们过来,但被项羽所抓,如果不是夏侯婴的坚持,恐怕刘盈和鲁元公主也会成为项羽的人质,而非只有太公和吕后;太公和吕后被释放回到刘邦身边时,刘邦已经喜欢上戚姬,还想废刘盈的太子之位,怎么可能封吕后为王后、皇后?

二只给母亲刘媪一个夫人称号:昭灵夫人。皇后的称号,还是吕后称制时在公元前181年所追封的。可见刘邦对母亲刘媪没有多深的感情。吕后追封,目的是为了皇家尊严,不能让作为皇家一员的刘媪、刘伯、宣夫人名号太低,有损名声。

三封太公为太上皇只是为了免除父亲跪拜自己的尴尬和坏影响。

“六年,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礼。”——说明刘邦还是尊敬父亲太公的,自己已经称帝一年,还是不介意拜自己的父亲。

太公听了家令礼仪不符之后,就自己在门口拜刘邦:

“後高祖朝,太公拥篲,迎门卻行。高祖大惊,下扶太公。”——想象一下,某天你出门上班,你父亲拿着扫把在门口拜送你去上班,尴尬吗?

“柰何以我乱天下法”——这就是刘邦封刘太公为太上皇的目的。这样就不乱天下法了。

总之,刘邦可能是刘媪所生的最后一个,刘交是刘太公在刘媪死后另娶所生,即《汉书》中的太上皇后、刘邦的养母。

当然这只是一种合理推测!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4

关于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刘煓)当上太上皇之后有没有纳妾、有没有生孩子这个问题,答案是非常明确的,没有!



在刘邦没有发迹之时,刘煓只是一个“乡下老头儿”,这种事或许别人不知道。但是,当上太上皇之后,刘煓是皇帝的亲爹,这时候给皇帝找个小妈、哪怕是小姨娘,甚至还生出弟弟、妹妹来,史籍不可能一点儿记载都没有。自古帝王之家对于皇族血统都是异常重视的,只要是宗室贵胄,哪怕是血缘已经极度疏远的远支也是会有详细文字记载的。以东汉开国君主光武帝刘秀为例,他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代,经历了数代繁衍,刘秀相对于西汉大宗的血缘已经非常疏远了,但依旧有文字记载可查,他是刘发的后代。如果刘邦有一个这样的弟弟,不可能史书上找不到一个字。当然,女儿是有可能的,中国古代史家对女子向来是惜墨如金,公主没有记载的例子也是事实存在的。但是,依然说不通。为什么?



刘邦称帝时已经虚五十五岁了,而且上面还有武哀王刘伯、代顷王刘仲(刘喜)两个哥哥和宣夫人(昭哀后)一个姐姐。汉五年刘邦称帝时,实际上刘煓已经虚七十九岁了。一个近八十岁的老头儿,别说是在汉朝,就是在现代,能生出孩子的几率也是非常低的。当然,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这个可能性。不过,个人认为可能性非常小,几乎为零!



至于说刘煓当上太上皇之后是不是近女色了,这个还真不好说,某位学术泰斗八十多岁不也还找了位年轻夫人嘛。身边宫女如云,一个个巴不得成为皇帝的小妈呢,会不会上赶着爬上刘煓的龙床,这个还真不好说。但是,起码有名分的女人是不存在的,孩子肯定也是没有的,否则不可能史籍一点儿记载都没有。史籍有记载的刘煓的夫人只有两位,一位是刘邦的生母,也就是《史记》里和龙配种的那位“刘媪”,另一位就是楚元王刘交的生母、太上皇后李氏。关于李氏的身份一直存在争议,一说是刘煓的续弦继妻,一说是刘煓的侧室,也就是妾;甚至还有说一母同胞的刘邦四兄妹系庶出,而李氏为妻者。从刘邦称帝之后尊李氏为太上皇后来看,个人认为,李氏很可能是刘煓的续弦继妻,否则这个“皇后”就有点儿名不正言不顺了。当然,我们也并不能完全排除刘邦是庶出的可能性,或许和他儿子刘肥的身份差不多也未可知……这里就不去深究了。关于刘煓的子女,有记载的只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那就是武哀王刘伯、代顷王刘仲、宣夫人(昭哀后)、汉高祖刘邦和楚元王刘交,前四位是刘煓原配所生,刘交是李氏所生。除此之外,没有关于刘煓还有其他子女的记载。



从刘邦与异母幼弟刘交关系密切和尊李氏为太上皇后这两点来看,刘邦的这位后妈对刘邦还是非常不错的。要知道,刘邦的长嫂仅仅是因为曾经拒绝刘邦蹭饭,就被刘邦记恨了一辈子,甚至给她儿子、也就是刘邦的亲侄子刘信所封的羹颉侯的爵号都充满着敌意。由此也可见,李氏这位后妈做得还是相当到位的。李氏和刘煓死于同一年,有李氏在、有刘邦在、有李氏的亲儿子刘交在,刘煓老头儿想乱来,恐怕得偷偷的呢……

5

没有,因为那个时候刘老太公岁数已经太大了,不可能有精力干这种事了。众所周知,干这种事情需要有充足的精力。有些时候一些古代的小伙子干这种事情尚且力不从心,更别说刘邦他老爹这种老头子了。

我们都知道刘邦起义很晚,属于大器晚成那种,可到底有多晚,说出来还是会让人大吃一惊,他正式做汉王的那一年,他居然已经五十四岁了!五十四岁是一种什么概念啊,放到今天也都百分百属于快要退休的糟老头子了,可他却在这个年龄干出来了一番大事业。

值得一提的是,刘邦以前有刘季的名字,这说明刘邦这种糟老头子居然还不是他爹刘老太公的长子,就按照刘老太公这个人天赋异禀来算,我们就假设刘老太公和刘老太公的夫人十五岁就可以进行一些造人活动,并且一发入魂,此后每年都不停止且每次都一发入魂,那生下刘季的时候刘老太公岁数至少也到了十九岁,也就是说,当刘季或者说是刘邦五十四岁正式做汉王的时候,刘老太公的岁数至少是七十三岁了,七十三岁这还是保守估计,因为现实情况刘老太公不可能每次都一发入魂且精力旺盛到如此热衷造人。

所以刘邦做皇帝之后的时候,刘老太公的年龄只会远远超过七十三岁而不可能会低于七十三岁,这样推算我们就可以发现如果刘老太公在刘邦做皇帝之后,选择放飞自我——大量纳妾会有多么令人震撼和钦佩。

试想一下,一个七八十岁的老朽选择放飞自我,日夜不停的热衷造人运动,且不论是否会突破人体极限,单单想象这么一个画面,就不能不让人胆寒和震惊——老当益壮都不足以形容刘老爷子的威武雄风。

事实上,刘邦在五十四岁成为汉王之后,到他死亡那天,一共在位八年,而这位刘老太公生命力却非常顽强,在刘邦死后两年才去世,如果老人家纳妾想方设法给刘邦再创造几个小弟弟,恐怕身体不可能会这么好。

况且由于刘邦成为了皇帝,刘老太公的身份摆在那儿呢,如果一大把年纪还要坚持广纳小妾,其他人不说,刘邦不会说些什么吗?再者说了,作为太上皇为啥非要这么热衷造人呢?都已经是太上皇了,会有很多娱乐活动远远比一大把年纪冒着猝死的危险天天造人要有意思的多啊!

最关键的,如果七八十岁的老爷子确实宝刀未老,七八十岁还连搞数人让她们全部一发入魂,你是刘邦你会不会担心自己这个老头子头顶绿油油?不担心才怪呢!正常人都清楚,男人到了七八十以后怎么可能还有那么好的活力和精力,不假手他人就能迅速造出几个比自己孙子还小的兄弟?说出去又有几个人相信呢,老太公不要面子,刘邦代表的皇室不要面子的吗?

总而言之,刘老太公这个人在刘邦正式登基成为皇帝之后,由于刘邦本身做皇帝就做的足够晚,老太公他那个时候都已经七八十岁了,就算有心纳妾那也是有心无力,至于是否会热衷造人运动以至于给刘邦再造几个兄弟们出来,答案很明显,绝无可能!

第一,因为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史书不可能没有记载,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史书上压根儿就没说刘老太公在太上皇期间生了孩子;第二,如果刘老太公确实生了孩子,刘邦于情于理都会觉得颜面尽失(毕竟很清楚老爹的岁数)且老太公如此淘虚自己身子,也不可能比自己儿子刘邦还多活两年。

6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瞅着这题目,俺乐了老半天,乐完之后,就感觉没地下嘴。但已经进来了,咱不能吧嗒吧嗒嘴走了不是,那咱就说道说道这事,大家伙瞅着一乐呵,顺道看看俺说的对不对。

首先咱肯定一点,刘邦的老爹刘太公,这人一辈子就四个大小子一闺女。自打刘邦当了皇帝,他就顺道当了太上皇,他也没给刘邦填个弟弟妹妹啥的。

那么到底纳妾没有呢?咱先把这道道捋一捋,然后下这结论。

事情

当年刘邦把刘太公请到身边享福,到了地之后,刘太公不管走到那,他的屁股后头像刘邦一样也杵着一大帮人,这上个厕所都会有俩人杵在身边瞅着,就这架势瞅的老头都蹲不下去。

这事闹的。

“富贵人家就干这事?”刘太公想不明白。他就感觉这日子好是好,但这心里没挂没捞的难受。

如果可以他更愿意和这帮下人聊天打屁,蹲在墙角闭着眼睛晒太阳。

所以无聊的没事可干的时候,他就抱着一把大扫把搁自己住的宫殿里扫地,谁要是拦着不让他扫,他还开骂。

就冲着这架势,身体绝对硬朗,那绝对是吃嘛嘛香,干嘛嘛棒,抬腿就能迈三级台阶的主。刘太公恨不得扛着锄头在自己的宫殿里开垦一亩地出来,种个白菜帮子,黄瓜秧子啥的,来个自娱自乐。

他这闲的都有点发慌。

这要是一般人,到了这份上,按照老话讲这叫温饱思淫欲,咱也得想点好事给自己整点。

可刘太公的心思不在这。刘邦这人孝敬是孝敬,但这人心眼不大,总想着骚扰一下刘太公,瞅着老头子吃瘪的样子,他就开心。

举个例子,大家伙感觉一下。

举例

当年啊,刘太公压根就瞧不上他这三儿子——刘邦,你说你一天天的有地不种,扛着一把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剑,打家门口晃进来晃出去,带着一帮狐朋狗友不是喝酒就是闹事,瞅着就心烦。

刘太公是天天的骂刘邦没出息。

得咧,到了现在,这刘邦隔三差五的来瞅刘太公,没事就问刘太公:“你家四个大小子,谁最有出息?”

这不是成心的吗?刘太公翻着眼珠子还能说啥?

再有,过去刘太公有一天搁家里边吃饺子,刘邦抱着一把剑,从家门口又晃悠进来。

刘太公瞅着他就来气,瞪着眼珠子一口一口的把剩下的饺子全塞到肚子里,一个都没有给刘邦留着,到最后好悬没吃吐了。

但刘太公那表情已经告诉刘邦,俺就是吃吐了,也不给你留着,咋的?

好吧,这事几乎就成了刘邦的心理阴影了,这不自己个当了皇帝,刘太公做了太上皇,他就天天的让人给刘太公包饺子吃。

到最后刘太公吃饺子吃的,人都快变成饺子了,爷俩还斗气。最后刘太公服软了,这饺子才换片了。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刘太公对刘邦不好?”

拉倒吧,谁家爹瞅着自己家儿子,天天的不干正事,能有个不生气的?没拿棒槌抽他这就不错了!

大家伙都知道,刘邦天天的喝酒赊账,您感觉这账最后是咋消的?儿子是不好,但还是自己儿子不是,一边骂一边擦屁股很正常的。

搁现在有人还想让自己爹骂两句,还没这机会了,落心里还空落落的,人呀就是这么回事。

刘邦呢?天天的让骂,能不记得吗?但这是爹呀!他就想让他爹服个软,承认自己没有那么不堪不是,咱就说了当儿子谁没这点小心思啊!

这不后来刘太公感觉无聊的太厉害了,想家了,不想待在刘邦的身边,就想回去住自己的茅草屋。

刘邦到也实在,他就把家乡所有的房子,瓶瓶罐罐的全部复制到了刘太公的身边,然后把家乡的李大婶子,王二姨子,张大爷啥的全部迁了过来。

就这复制出来的家乡,别说是人了,就连猫猫狗狗的到了地,直接就能找到原来的家,您就说吧事都做到这份上了,爷俩还能有啥仇的。

既然没有啥问题,刘太公瞅着能开出一代王朝的刘邦,心里不知道多喜欢,能干给儿子添堵的事吗?不能够啊!

纳妾的事

刘太公纳妾,这可不是小事,您当是地主家里的事,这就不是。他整一老婆出来,这后头不知道要牵连多少事。

您要知道这一个老婆就是一个家族,很多人都愿意和皇帝拉上关系的,这刘太公一旦放出风,要纳妾,您觉得这事会小吗?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你咋知道的?你和刘太公聊过天?刘太公这么照顾刘邦?”

别介呀!这话明显带着气不是了。咱举个例子,大家伙体会一下。

想当年,刘邦把刘太公请到自己身边来,这隔三差五的就去瞅瞅老爹。

但那会没有啥太上皇的说法,刘邦是皇帝这不假,但刘太公是刘邦的老爹,这又跑不了。

做为全天下的主人——刘邦,见了老爹还得行礼,这不合规矩啊!

经过人提醒,刘太公也明白过味来了,这皇帝给自己行礼,这礼法上就不对路,他矛盾着呢?也许就会有人借题发挥给自家小子出难题。

得咧,老爷子还有啥想不开的,第二次刘邦来的时候,自己个抱着一把大扫把,守门迎接。

这不后来为这事,刘邦琢磨了好几天,这才有了太上皇的称呼,这礼法上的问题就全解决了。

所以从这件事上,咱就不难看出来这刘太公压根就是个明白人,不是啥胡搅蛮缠的主,为自己一乐呵给自己儿子添堵,这事他干不出来。

儿子的辛苦他明白。

而一般能够看的开的人,都长寿。刘太公比刘邦都多活了两年,这就是证明。

所以刘太公纳妾,这压根就不存在的好吧,而且当时刘太公的二老婆还健在,她是和刘太公同一年去世的。

这要是弄个妾出来,刘太公绝对会走在刘邦的前边去。

毕竟年龄就搁哪里了。

当年刘邦称帝的时候,年龄都到了五十四岁。

您自己个推一推这刘太公的年龄,刘邦是他第三个小子,前边还有俩。

咱就说了,这人生个大小子出来,而且是农民家庭的第一个儿子,这年龄咋也得在十六岁左右,这再小点的话,这也生不出来不是。

咱就按照一年一个(况且他也不是),到了刘邦这里,刘太公他十九岁,就这年龄只少不多啊!

您自己个算一下,十九加五十四是多少?七十三,也就是说刘太公在刘邦当了皇帝之后这至少七十三岁了。

这胡子眉毛都白了,还纳妾,这有心没力不是。

所以从年龄角度来说,这也不可能。毕竟你纳了妾,搁那啥也不干,这也不对不是!

毕竟人生七十古来稀不是,在这方面活动活动,身子骨再硬朗他也受不住不是。

所以,总结一句话,刘太公纳妾这压根就不可能。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7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比秦始皇嬴政小三岁;公元前202年,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那时刘邦已经54岁了。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有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刘伯、次子刘仲、三子刘邦、四子刘交,前三个儿子是刘太公与嫡妻王氏所生,四子刘交是刘太公与庶妻李氏所生。因此刘太公一生有两个妻子,分别是嫡妻王氏,庶妻李氏,没有其他小妾。

刘邦当皇帝时都54岁了,因此推测当时刘太公至少70岁以上了,再纳妾生子就会闹大笑话。刘太公年轻时嫡妻死了,因此再娶李氏为妻,生子刘交,刘邦打天下时刘交就跟着哥哥在打天下。刘邦四兄弟之中,只有四弟刘交与刘邦思想较为接近,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刘交出力甚多,大汉建立后,刘邦封刘交为楚王。李氏被封为太上皇后,因此可以得知刘太公在当了太上皇后没有再纳妾生子。一个70多岁的老人,再娶妻生子,不仅在古代会遭到非议,现在社会有此事也会受人非议。刘太公是一个老实人,他安享晚年就好了,没有必要去纳妾给皇室丢脸。

刘太公是一个可爱的人,当了皇帝的刘邦来看望父亲,以家礼相待。后来管家说皇帝是一国之君,刘太公当先行君臣之礼,后行父子之礼。刘太公听后认为有理,之后刘邦再来看他,他就拿着扫帚在门口恭敬相迎!秦始皇在位时,刘邦不事生产,常到大哥家蹭吃蹭喝,大嫂故意用勺子刮锅底,提醒刘邦没饭吃了。因为这件事,刘邦当了皇帝后,一直没有封大哥的儿子为侯,刘太公得知后给儿子说:大孙子没有封侯,不妥!刘邦就封大侄儿为“刮羹候”。刘邦当了皇帝,问刘太公:父亲啊,现在二哥的成就高,还是我的成就高?刘太公说两个儿子都好,都好!

刘太公是一个开明的人,吕后嫁到刘家后,以她独有的能力操持全家,刘太公就让吕后做当家人,全家老少皆听吕后号令。身陷楚营后,吕后跟审食其有暧昧的关系,刘太公看在眼里,藏在心里,从来没有给刘邦说过这事,他还是比较体贴这位儿媳妇。当了太上皇的刘太公不喜欢皇宫中的生活,要求刘邦把老邻居找来与众同乐,大伙一块儿干点农活,闲了就一起踢球、斗鸡、走狗,刘太公就这样渡过了余生。

8

刘太公,也就是刘邦的父亲刘煓,是一个比较长寿的老头,享年84岁。

刘太公,为什么被尊为太上皇呢?

刘太公一辈子吃了不少苦,含辛茹苦的把刘邦养大,好不容易等刘邦起兵还被项羽俘虏,差点儿就被煮成肉汤。

冷血的刘邦对项羽说“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幸亏项羽是一个实在人,要不然这杯肉汤真的喝上了。

刘邦是混混出身,对于礼节一直不怎么在意,在称帝以后跟刘太公相处依然跟以前一样。但是有小人告诉刘太公说“天无二日”,吓得刘太公对刘邦毕恭毕敬。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刘邦就尊刘太公为太上皇,甚至于刘邦给刘太公建了一座“新丰城”,“移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可见刘邦还是非常孝顺的。

刘太公当上太上皇之后没有纳妾吗?

刘邦确实有一个继母,但是这个继母是在刘邦起兵之前就有的,绝对不是刘太公当上太上皇之后娶得。

这个继母还给刘邦生了一个弟弟,刘邦起兵的时候就一直追随刘邦,是刘邦兄弟中少有的文武全才。

刘太公当上太上皇之后没有再生孩子吗?

刘太公一共当了四年太上皇,也就是在80岁的时候才开始跟着刘邦享福。虽然生活富足、应有尽有,但是一个80岁的老头,真的没有娶妾生子的心思了。

有了,刘邦给刘太公建的“新丰城”,每天和老邻居“斗鸡蹴踘”,不亦乐乎?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9

刘太公是一个善良、朴实的老人。刘邦由于好酒及色,老太公经常教训刘邦,说刘邦,你看你哥,有多少亩地,有多少房子,再看看你,况且刘邦四十多岁还没有娶妻。老人也替他着急。

后来刘邦茫荡山起义后,事业进入快车道,建立了大汉江山。刘邦便把太公接到长安,由于担心老爹住不习惯,刘邦按照老家的村落格局在长安进行了重建,把邻居全都接来,加封老爸为太上皇,刘太公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太上皇。

一次刘邦和老爹在一起吃饭,席间刘邦对太公说,爹地,我和我哥谁家业大呀!说完两人哈哈大笑!那笑是发自内心的,是自豪的笑。认同的请加关注互粉交流

10

刘太公有一天扛着锄头在田里锄地,突然从天上掉下来一个馅饼,然后农民伯伯刘太公就变成了皇帝的爹,被封为太上皇。这身份的改变让刘太公差点适应不过来,好在刘太公也不简单,毕竟差点被项羽做成肉羹,心理素质已经练出来了,有刘邦这样的儿子,刘太公实在也没怎么省心过。

史书中并没有记载刘邦父母的名字,只是记载了尊称,即父亲为刘太公,母亲为刘媪,这个名字就如同卫子夫和卫青的母亲叫卫媪一样,都只是社会对这样的已婚年老妇女的一种称呼。刘太公和刘媪这对夫妻生了四个儿子,其中,刘邦排行老三。

说起来刘邦的出生还很有意思,《史记》中的记载让人看了一言难尽,《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这或许是为了表明君权神授,但是总不免让人想多了。夫妻俩生了刘邦之后,就有操不完的心,因为刘邦从小就不是个能让父母省心的孩子,他整天不务正业,不事生产,就知道一天到晚在外面晃荡,呼朋唤友,喝喝酒,钓钓鱼。

等刘邦长大后,就在外面混了个泗水亭长来做,也算是终于有了点正事,而且还混上了一个媳妇,即吕雉。但没过多久,刘邦在押送囚徒的路上将囚徒都放了,然后自己也踏上了逃亡之路,自此之后,刘邦的生活就是在刀尖上舔血。作为刘邦的父亲,刘太公自然心里很不安稳,日日牵肠挂肚,就怕刘邦在外面有个意外,结果后来就等来了刘邦起义。

秦末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全国都沉浸在战火中,刘邦的家乡自然也不例外,楚汉之争的时候,刘太公带着全家老小,包括老两口,还有吕雉以及两个孩子踏上了逃亡之路。等到刘邦派人去家乡接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不知所踪。刘邦只来得及在路上见到了同样逃亡的两个孩子,刘邦为了自己逃亡还将两个孩子扔下了车,而刘太公和吕雉等人则被项羽接到了军中,成为人质。

这人质一做就是三年,在这个过程中,项羽眼见自己这边缺粮了,为了逼迫刘邦投降,项羽将刘太公绑起来放置在高高的砧板上,给刘邦放话:“你要是再不投降,我就烹了你的父亲。”刘太公在砧板上瑟瑟发抖,估计心里在恨:怎么生了这么个不让人省心的儿子?

而刘邦则完全不在意,他派人给项羽传话:“你我也曾约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要烹了你的父亲,我也没办法,还希望到时候能分一杯肉羹给我。”项羽没想到刘邦居然会是这样的反应,完全就是无赖行径,而项羽又不能真的就这样烹了刘太公,只能将其放了,后来刘太公、吕雉等人就被放回了刘邦的地盘。

从此刘太公的生活才好了点,毕竟形势已经完全朝着刘邦这边,第二年,刘邦就正式登基称帝。成了皇帝,自然就有个皇帝样,肯定不能总是和过去一个样。历来,皇帝都是以孝治天下,刘邦自然也要尽孝。

刘邦每隔五天就兴师动众的去看望刘太公,刘邦向刘太公行礼,刘太公欣然接受,或许在他心中,儿子还是那个儿子,儿子就应该对着父亲行礼,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但是时间久了,刘太公的家令就看不下去了,他就劝刘太公说:“皇帝虽然是您的儿子,但是他也是天下之主,您虽然是皇帝的父亲,但也是臣子,哪有天下之主向臣子行礼的说法呢?这不合规矩啊。”

刘太公一听是这个理,于是就迅速做出了改变,等到了刘邦再次来看望他的时候,他就早早的拿着扫帚到台阶那里,打扫干净,然后在那里迎接刘邦。刘邦到了一看,这是唱的哪一出啊?

刘太公就说了:“你是君,我是臣,万不能因为我乱了君臣之法。”父亲有这样的觉悟,按照刘邦对父亲的了解,必然不是他自己醒悟,而是有人告诉他的,但是这件事,刘邦非常高兴,这一高兴,就下旨尊刘太公为太上皇。

这是发生在公元前200年夏天的事情,这一年,刘邦57岁,而刘太公怎么说也七十多了,甚至可能八十多岁了。虽然有了太上皇的称号,但是也没有几年清福可享了。按照古人的一贯做法,突然有了大富贵,怎么也得需要相关的配置,比如像刘太公这样的,成了皇帝的父亲、太上皇,妻妾上自然不能再和从前一样,那就太寒酸了,配不上他现在的身份。

但刘太公毕竟年龄大了,估计宫中会有不少宫女和太监伺候,刘邦也可能会给这个父亲安排几个小妾,让刘太公安享晚年,但是再生孩子是不可能了。一来,刘太公已经七八十岁了,这个年龄即便是放在现在,也不太可能还有生育能力了;

二来,即便刘太公特别强悍,这个年纪还有生育能力,刘邦也不会让他生,他可不想给弟弟当父亲,刘太公要是真能生个孩子出来,那就得靠刘邦养着,刘邦对自己的亲生子女都不怎么上心,又怎么愿意给弟弟当父亲,况且刘太公那么大年纪了,还生孩子,那刘邦的脸往哪搁?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