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关前,华雄斩鲍忠,败孙坚,斩祖茂,斩俞涉,斩潘凤,勇冠三军,十八路诸侯见者莫不心惊胆寒,无人敢与之争锋。正在众诸侯尽皆束手无策的时候,身为盟军老大的袁绍登时感叹道“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催军未回!得一人在此,岂容华雄施威哉!汝众诸侯许多将士,只无一人可追华雄?”
袁绍说这段话,明显起不到实际作用,说白了顶多是一句自我安慰。袁本初的性格是那种比较自高自大,自命不凡的类型。他说出这句话大概有以下两种意思。
第一:强行找找面子
袁本初是啥身份?号称四世三公!十八镇诸侯盟主!可谓位高权重,声明远播。加之性格使然,袁绍这种人,是非常好面的。当众人皆束手无策的情况下,袁绍感叹了颜良、文丑。这显然是想告诉众人,不是我袁绍打不过他小小华雄,只不过我的上将颜良、文丑没来,空放了华雄在此施威。
第二:抱怨各路诸侯
这后面一句“汝众诸侯许多将士,只无一人可追华雄?”袁绍这句话,明显有抱怨各路诸侯的意思。抱怨各路诸侯,勾心斗角,不肯为讨董出力。
而华雄得以威震十八路诸侯,恰好也反映了袁绍感叹的第二层意思。十八路诸侯,各自勾心斗角,不肯为讨董出力。彼此保存实力,盘算自己心中的小九九。都想借其他诸侯的手,去灭掉董卓,然后各种坐收渔利,等待下一场战役的到来,为瓜分地盘做准备工作。
——所以华雄的威震十八震诸侯,有一定的水分。
比如袁绍帐前的大将,颜良、文丑、高览、淳于琼、韩猛、鞠义;曹操麾下的大将,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仁、李典、乐进;公孙瓒、马腾等等等等……这些诸侯麾下可谓猛将如云。然而在面对华雄嚣张叫阵的时候,大部分诸侯都选择了沉默。
最有可能的是,这些人跟袁绍一样,压根就没有带上自己的主将。
所以,整场打斗,打来打去,都是鲍忠、俞涉、潘凤这些不入流的将领。而主动为部将请命的诸侯,反而只有一个生性懦弱的韩馥“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韩馥这样一个生性懦弱,窝囊自杀在厕所的主,都有勇气举荐部将出战华雄。说明华雄的实力,并非真的那么恐怖,而是其他各路诸侯隐藏实力,不愿主动出战的结果。
数来数去,十八镇诸侯中,真心为讨董出了全力的,恐怕就只有孙文台了。当时孙坚的位置比较尴尬,他只是袁术麾下的附属势力,简单的说,有一定的兵力,但没有实封的领土。在这种情况下,孙坚只能拼尽全力,争取在这场混战中,找到时机,成长为一路真正的诸侯。
因此!华雄的竞技水平,也只能在他与孙坚的一系列交锋中找找答案了。
华雄两败孙坚,这是“演义”交代的事实。不过在华雄两败孙坚的过程中,罗贯中也交代了先决条件。第一次是孙坚后方粮草被烧,军无斗志;第二次是孙坚仓惶奔走,无心恋战。也就是说,华雄与孙坚的打斗,并没有真正意义在硬实力上击败孙坚。
综合华雄的实力,不会比孙坚强到哪里去……
——另一个!程普
程普飞马挺矛,直取胡轸。斗不数合,程普刺中胡轸咽喉,死于马下。一阵直杀上关,关上矢如雨下——参考,“演义”罗本华雄使胡轸出战,孙坚本当要自敌胡轸,不想程普一马当先,率先冲出了阵门。当程普数合刺死胡轸之后,一路直杀上关。在这种情况下,华雄没有主动出战程普,而是选择了以箭射程普。
这说明一个问题,面对孙坚麾下第一上将程普的时候,华雄实际上是有点虚的。华雄与胡轸朝夕相处,深知胡轸的武艺。当程普数合刺死胡轸之后,华雄的心中,无疑是打过算盘的。
显然!华雄的武力值,相比程普来说偏弱。
袁绍口中的颜良、文丑二人,是实打实的顶级高手。颜良击败一流猛将徐晃,只需要二十回合;文丑打平过赵云,退过徐晃、张辽的双双追击;这两人的武力值,可以说比华雄高出了不止一个档次。
袁绍并没有吹牛,颜良、文丑确实有斩杀华雄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