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走出家门,接触他人或同伴,孩子首要就要面临角色和身份的转变,他不再是被呵护和关注的对象,而是跟交往的伙伴处于同样平等的地位,这就需要孩子特别关注对方的反应或态度,并要提高自己的表现性或灵活性,来更好地与对方交往。
这样的过程对哪个孩子都不容易,特别是刚走出家门、开始接触外界的小宝宝来说,如果没有大人的引导,他们最直接体验到的往往是受挫情绪,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内心自然是比较害怕、担心和焦虑的。
孩子会怎么做?可能暂时压抑自己的情绪,等回到让他觉得安全和放心的环境中,他就会发泄出来,会借题发挥哭闹一场。长期如此,父母若不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并进行疏导,将可能导致孩子的行为固化。
对此,父母就需要反思:或许是时候教给孩子一定的社交技巧和规则了。如,教给孩子如何给小朋友打招呼,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并且如何在发生争执时想办法达成合作等。
对于小宝宝来说,父母平时的言传身教、日常跟周围人的沟通和交流等,都会被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如果有机会,父母出门最好将孩子带在身边,给予孩子观察和模仿的机会。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父母就可以跟孩子玩一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如跟孩子一起玩过家家,将日常生活的情境搬到游戏中来,分角色去感受和分析对方的行为,并思考自己如何去做。
第二种情况就是,大人过于宠溺。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被捧着的,他从来没有遭受过拒绝;但走出家门,孩子会发现,“我怎么好多事情是达不成的?”
而且因为一直在家被满足被宠着,他习惯并习得了这种方式,没有人教给他其它的方式,导致孩子出现了很多不适应的情况。比如在家里,孩子说了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想睡、什么时候想玩都可以,家人都顺着他,但到外面(如幼儿园)却发现不行,每件事都是必须做的时间点,每个时间都有不得不去完成的事。
孩子通常会怎么做?可能,他在外面就会压抑自己的欲求;但回到家又依然故我了。甚至还要把在外面压抑的火气,一并发到大人头上。
对此,我们的父母就需要反思:是否我们在家里太过宠爱孩子了,而忽视了对他的规则意识的建立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父母跟孩子之间的这种安全依恋建立得不是特别好。
孩子之所以总跟父母纠缠、闹腾,到了外面却不敢跟更多人接触,是因为他内心里是不安全的,是恐惧而担忧的。
我们说,依恋是孩子社会化发展的开端,从孩子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就一点点形成并发展了,父母在哺育孩子的过程中,通过对孩子身体的触摸、需求的满足(包括动作声音眼神等的交流与积极回应),与孩子建立起了一种亲密的情感联结。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对父母产生了高度信赖,并且形成和发展了自我的概念,意识到“我是被爱的,我是安全的。”他也才可能发展出积极的探索行为和交往需求,并对同伴产生信任感。
而那些安全感不足的孩子,他不可能发展出对外的兴趣,而会将更多精力用在寻求和证明父母的爱上面,也因此出现了紧紧黏住父母,或者频繁跟父母发脾气,却对外界缺乏兴趣的情况。这些孩子只是在走向外部世界之前,拿到那颗定心丸:父母是爱我的,不管我做什么,父母都会在原地,看到我、关注我。
通常,面对安全感不足的孩子,父母大都是比较头疼的,因为孩子无法告诉父母,“我需要更多爱的保证。”但他们会更多地通过哭闹、发脾气、无理取闹等行为吸引父母的注意。这时,父母不要急着发火,或一味满足孩子,甚至用物质等来安抚孩子,而需要反思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否孩子需要的不是这个,而是渴望与我更亲密一些、希望得到我更多的保证。那么,你不妨试着多花一些精力,去倾听陪伴孩子,去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与对话。
当然,生活中孩子的问题不只这么界限分明,而且是几种情况交织在一起的。当孩子出现窝里横的情况时,父母不要过度紧张和着急,先试着放松自己,并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行为。
首先,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而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
我们不妨试着从家庭环境来调整,不要过度去宠溺孩子,更不要对孩子事事表扬、时时夸赞,而应该真正看到孩子的努力,并及时表扬孩子的进步,这样才能给孩子更多有用而积极的反馈。
如果大人一直将孩子当小baby,事事照顾时时看管又过度表扬和夸赞,他自然也无法真正看到自己的能力,也无法很好地认识自己,当然也不会愿意去尝试和努力;到了外面,当外界对他提出与他年龄能力相匹配的要求,甚至是要高出他年龄一些的能力,孩子当然没有能力驾驭了,他也就更容易表现出胆怯的行为。
当外界给他的反馈与他在家里得到的赞赏出现了极大差距时,孩子会怎样呢?
他内心一定很疑惑,“为什么家里说我做什么事都很棒,而外面的人却说我什么都不行?”他会焦虑,也会不安,自尊心也会受到极大打击,严重者就会表现出抑郁或烦燥。
孩子会怎么做?他会把这种负性情绪转嫁给家长身上,他就会埋怨家长,为什么你不告诉我外面的世界是这样的,为什么你说我什么都好,外面的人却说我什么都不好。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家长一定要注意调整教养方式,同时要给孩子一些独立性的培养,让他能够和他自己的年龄特点相匹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他才能够在外面以一个独立的人的形式出现,而不是处处依赖于父母。
亲子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养料,我们要时刻注意不要让起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羁绊。
其次,孩子能走之后,就有必要带他走出去了,去接触和感知外面的世界。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要将孩子推出去,不管孩子,相反,我们要做的是,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他知道家是温暖的、安全的,让孩子相信外面的世界也很友好,即使偶尔跟小朋友发生冲突,也是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恰当解决的。
在孩子一两岁能走会跑的时候,我们就有必要每天带孩子到户外去活动活动了,让他去大自然中跑一跑,到人群中去看一看,到小朋友中间去玩一玩。通常我们说,3岁是孩子正式进入社会的开始,但在这之前,也就是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前,我们要为孩子做好积极的铺垫和准备,帮孩子做好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平稳过渡。
怎么做?
比如,我们可以在两岁时就帮孩子规律作息,可按照幼儿园的节奏来安排和调整孩子的日常生活;
再比如,在孩子与小伙伴发生矛盾时,或者在家中发火哭闹、甚至对大人不够尊重时,我们除了介入去解决问题之外,还可以更好地关注到孩子的情绪,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是什么,多对孩子多表达一些理解和尊重,并及时与孩子沟通,向孩子示范出恰当的人际沟通模式。
甚至我们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些规则,如我们可能不会要求一个一两岁的孩子,主动跟人打招呼,但对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我们就会要求孩子见到人要跟人家打招呼,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轻易去插话,要认真去听等。这既是教给孩子尊重对方,同时也是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交原则,自然在面对这样的情景时,孩子不会因为不知道如何做而紧张焦虑,或者干脆躲到妈妈身后了,长此以往,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当然,最主要的是,父母要注意,不要过度溺爱和纵容孩子,因为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不是真正的爱,而是伤害。我们需要反思和改变当下的教养方式,给孩子创建一个爱与规则并存的教养方式,让孩子更好地成长为他自己。
心理学家丁瓒曾说过:“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个体的社会性发展,从我们一出生就开始了,同时也将持续终生;对个体的发展来说,它是柄双刃剑,既代表机遇,也意味着挑战,需要我们花一生去慢慢修行和感悟。
在我看来,孩子在童年早期遇到诸如“窝里横”之类的适应性问题,不完全是坏事,至少他是在父母的保驾护航中前行,而不至于自己跌跌撞撞去试探。
所以,当你意识到,你的孩子总爱在你面前发脾气,请不要着急给孩子贴标签,而是想一想,我的孩子在通过对我发火的方式,在问我要什么样的支持?
本问题由“积木育儿”头条号特约专家 中科院发展心理学博士罗静老师来回答。更多孩子成长问题,请关注“积木育儿”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