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华语流行音乐衰弱了吗?

华语流行音乐衰弱了吗?

2020-08-01 17:25阅读(71)

华语流行音乐衰弱了吗?:文化产业艺术都在复兴,华语流行音乐怎么会衰弱?我认为随着人们对音乐品鉴的提高,歌迷欣赏的口味也随之改变。Ramp;am:-衰弱,华语,流

1

文化产业艺术都在复兴,华语流行音乐怎么会衰弱?我认为随着人们对音乐品鉴的提高,歌迷欣赏的口味也随之改变。R&B唱腔的出现迎合了新一代乐者的审美风格,正如2002年周杰伦歌曲横扫华语乐坛一样,新的艺术发展形势也正在适应时代的发展。虽然华语乐坛在互联网+与多媒体科技的时代顺应下,流行音乐歌曲受到网络开放化与商业化的影响。我们曾经熟知的唱片公司从80年代引领时代的风采不在,实体唱片销量下滑。而国内又进入到了网络时代,制作成本低的网络歌曲存在一些口水歌出现在乐坛。但是在媒体传播的影响下,逐渐引导了中国流行歌曲风格,将中国歌曲创作再度推上了一个新的起点。层出不穷的创作模式和混合创新的曲式风格让人耳目一新。虽然我们对曾经的华语乐坛歌曲念念不忘,但是纵观整个行业来看。国外的很多80后90后的新一代艺人他们也在听60/70年代的老歌。我们心中曾经怀旧的金曲老歌不光引领一个时代的辉煌,同时也会让当今的华语流行音乐更扎实更牢靠。华语流行音乐从粤语流行的1980算起,也不过只有37/38年的历史。尚处在发展的青壮年时期,华语流行音乐的路还有很长。我们要对所有的音乐创作人给予支持,更要对华语流行乐给予信心。

2

曾经衰弱了,但正在逐渐好转。

现代的华语乐坛确实在各种层面都显示出颓势。新人们一个接一个地涌现,但大都后劲不足,持续创作能力差;资本也开始大量介入,拥有娱乐圈资源的人挤占了音乐人的生存空间,有钱就能刷榜,找顶尖的制作团队,但依然掩盖不了流量明星的事实。


华语音乐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革新是发生在21世纪初期,以周杰伦陶喆王力宏等人为代表的那一代创作歌手的崛起,意味着华语乐坛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能力和名气对等”:在专业圈子内,他们是金曲奖的常客,优秀的创作者;在大众眼里,他们也是名气跻身一线的音乐人。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听众渐渐地发现了,他们这一代所创造的流行作品,也同样是经典作品。

而之后随着宣传渠道逐渐被瓜分,乐坛则开始分化了。金曲奖依然有优秀的创作人——徐佳莹,草东,郭顶,宫阁等,甚至包括之前的方大同,但他们无一例外地没有高人气;而这些年具备一定人气的薛之谦,华晨宇,许嵩等人,又一直与专业评审把控的金曲奖无缘,作品寿命也有所下降;吴亦凡鹿晗等则更不可能拯救华语音乐。唯一一个能在业内和行外都曾经亮眼过的,也就剩李荣浩了;但李荣浩的金曲奖数量远不如前辈们多,人气也没有长时间持续;所以暂时还无法和周杰伦那一代来做对比。

但随着地下音乐圈的蓬勃发展,各个平台扶持独立音乐人计划的崛起,目前的地下音乐里,确实存在着很多优秀作品和创作者,这样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是之前华语乐坛历史上所没有出现过的。听众们也许在等下一个周杰伦出现;也许到了五年十年后,资本泡沫也渐渐消散,创作者们也有了足够的沉淀,会有这样的人出现。

3

华语流行类型音乐革新十分不足

文|令狐伯光



答案是毫无疑问的,华语流行音乐确实衰落了,而且是相当的衰落,而且问题还非常的多。


其中有哪些问题大多数回答已经阐述过,笔者在这里讲一讲华语乐坛的未来,大概应该怎么办?


华语流行音乐未来的发展,香港乐坛已然进一步的衰落,台湾乐坛的巅峰也过去,华语乐坛的中心已经从中国台湾转向中国内地。


中国内地流行音乐,音乐类型一直集中在四种类型上面。

一是中国内地摇滚音乐,摇滚乐的延伸

一是中国内地民谣,民谣乐的延伸


一是中国内地民族音乐,包括戏曲和民歌音乐

一是中国内地学习港台芭乐情歌音乐


以及2000年世纪之交,周杰伦、陶喆和王力宏等台湾歌手开创的R&B节奏布鲁斯,和新中国风音乐类型。

华语流行音乐类型,有个最广泛诟病的是港台芭乐,和痴情男女情歌十分盛行,其它音乐类型发展非常的不足。


华语流行音乐未来能否爆发,引领甚至创造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与全世界其他国家文明竞争,甚至对世界进行传播文化软实力。

关键在于对于欧美音乐类型的学习开创,融合和本土化,从而奠定属于中国自己流行音乐文化!!!

现在的华语流行音乐,内地摇滚音乐已逐渐的衰落,中国内地民谣音乐,在十年选秀当中把三十多年的积累厚度,已经爆发到了巅峰。


中国本土嘻哈音乐虽然比摇滚民谣稍晚一些,但积累已经比较早了,至少有着20年左右的时间。


2017年嘻哈音乐本来很火,但后续都知道了,不再重复。

其他欧美类型音乐融合本土化,华语乐坛其实一直有人在做,有着小众音乐类型的圈子。


比如:新R&B、新HIP,新HOP,新嘻哈音乐,新电音音乐等等!!!

这些音乐发展积累的广度、深度和厚度,远远不如以前摇滚,民谣等音乐类型圈子。但它们应该是华语流行音乐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是区别于港台芭乐,旧嘻哈说唱,韩国男团女团嘻哈说唱,甚至是日本流行音乐的方向。

最后,这些类型音乐,应该就是华语流行音乐未来的方向,港台的芭乐情歌的衰落虽然难以接受,但时代真的已经翻篇了。


而中国现在的发展程度上,当80后,90后逐渐老去。95后,00后,甚至是05后,逐渐成长起来进入社会。


这一代青少年受教育程度普遍增高,对于欧美流行音乐文化的接受,无论广度、深度和厚度,都已经超出上一代人很多。


最终希望华语流行音乐能够找到自己的路,学习模仿,融合本土化,建立成熟产业链,发展到巅峰到和世界其它国家竞争,甚至是作为文化软实力传播出去。


在此至敬,谢谢大家!!!

4

是的,衰弱了,这个整个音乐圈的共识。

离我们最近的华语乐坛巅峰在05年以前,一年能出现十首轰动音乐圈的歌。可是现在能出现一首歌,就已经很不错了。

在05年有周杰伦,林俊杰,王力宏,蔡依林,陈奕迅,潘玮柏,梁静茹,小刚,孙燕姿,飞儿乐团,张韶涵,吴克群,胡彦斌,张韶涵,she,五月天还有许多的网络歌手。

当时的音乐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了。

现在的乐坛每年又有几位歌手被人们所熟知。

究其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对于版权没有保护,大大影响了歌手的创作积极性。现在重视了版权,华语乐坛会开始走向新的鼎盛期的。

期待着吧!

5

华语乐坛是衰落了

现在的华语乐坛抄袭成风,音乐制作人大多为了效率,为了挣钱而忽视了音乐的质量,很少用心做了,反观十几年前的华语乐坛,真可谓神仙打架。四大顶梁柱周杰伦、林俊杰、王力宏、陶喆、强势崛起,陈奕迅、李克勤、胡彦斌、汪峰、周传雄、蔡依林、梁静茹、王心凌、张韶涵、五月天、信乐团、飞儿乐队、苏打绿、南拳妈妈、S.H.E…(以下省略五千字)每一个歌手组合都是无比强大的存在,竞争压力大到吓人,没有绝对的实力绝对是混不下去的。

十几年前的很多歌曲放到现在听也绝对没有过时的迹象,被称为华语乐坛天花板《以父之名》居然是2003年的作品,要知道已经17年了!2004年的两大经典《江南》和《七里香》,现在听没有一点年代感。

为何十几年前的歌现在听没有一点点年代感反而超前了,那就是华语乐坛没有进步,品味还是停留在十几年前甚至还倒退了。





6

目前来说还没到达这个地步,后期可能形成,也可能不会。

如今的华语乐坛新星燃起。不可否认有些歌手能拿的出好的音乐来产生共鸣。可以这么说10个新生代歌手里面有7个只是靠包装出来卖脸的。3个靠实力。但是往往靠实力做音乐的。一段时间后大部分都消失在公众的视野。因为想做好音乐的公司不会给太大的平台。毕竟累积很慢。公司没有在最短时间实现创收。肯定不会把好的资源推给你。

为什么从很多人嘴里听到的是老歌经典。现在很多歌手唱的歌。歌词写的没有那么触景生情。意境写的没有切合实际。可以这么说。大街上采访100个人。70个会说听不懂歌词写的什么。事实就是这样。一首歌最先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旋律。后者就是歌词。在后者观众才会在意演唱歌曲的是谁。

旋律带观众进入意境,歌词带你聆听故事。歌手带你进入情境。真心希望华语乐坛能做出一些好的音乐。

7

当然没有衰退,经典音乐世代不朽。

8

没有,反而越来越好了

9

华语流行音乐比以前我个人认为是衰弱了,现在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在听韩国音乐,欧美音乐,听华语音乐的没有以前多了。这也跟社会的发展有关系,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接收的信息面广泛了,选择的机会也就多了。所以就划分了华语流行音乐的人群。

10

谢谢邀请,我不是专业音乐人士,不敢瞎说,当欧美流行音乐与港台流行音乐的大潮席卷而来,内地华语流行音乐犹如拨云见日,瞬间迸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优秀的创作者和歌者,在吸取外来营养的基础上,逐渐成长起来,也逐渐占领了市场,但是却没有形成系统的产业链,抗市场风险能力极低,随着技术进步,卡带被cd取代,cd被数字取代,数字音乐被盗版取代,很多盈利点被摧毁掉,已经小有名气的歌星还能靠粉丝经济或者,刚出道的新人想发展就很难了。同时,互联网时代,信息流通已经不是朝发夕至了,分秒必达,欧美日韩等流行音乐的冲击,又给华语流行音乐雪上加霜,不产生经济效益,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势必造成华语流行音乐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