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用力的人,无论在职业生涯和婚姻生活中都是走不远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正所谓“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很多人都背过这句诗,然而在生活中并不知道怎么运用。

前两天看了宁静老师写的一篇文章《你今天所有的透支,早已暗中标好了价码》,开头说一位编辑,年轻时从一个小镇来到北京,两手空空,单枪匹马。

就此一头扎入了没日没夜的写作中。无数个夜晚,成了她快速超车的弯道。一年时间,她写出了好多篇阅读量10w+的文章,一颗新星冉冉升起。

自己盘算着,再努力一些,就可以买个车出去玩玩,攒套房子首付了......

大概有半年左右时间吧,这位编辑的心脏偶尔就会刺痛一下,针扎一样,感觉到疼,不过一下子就没了,也没太当回事。

直到有一天夜里,稿子写到一半,心脏忽然越跳越快,越来越慌,全身无力,手脚冰凉。那一刻,她真的怕了。

心里想,什么车子、票子、房子,要那么多,人没了,往哪搁?要是这次身体好了,自己就卷铺盖回老家,啥都不要了。

她打了120,害怕车来之前自己昏过去,把单元门的密码告诉了急救人员。还好,十几分钟后,急救车来了,她没晕过去。

听着救护车一声声急促的呼啸,她突然觉得,不用死了,真好。

工作上太用力的人,不光身体吃不消,精力也不能用来全面发展在其他方面,如人际关系。

有的人埋头苦干很多年,难得等到一个晋升的机会,却被能力平平、却善于把领导、同事都哄得团团转的人打败了。

这种事情在职场上不少见吧?精湛业务没错,可太多人就是太用力,精力都用在默默无闻地去工作,却疏于打点人际关系,以致于公司有什么好事。

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不是那个业务能力最拔尖,而是嘴巴最甜的人。

婚姻情感上就更不必说了。很多人都爱得太用力,自以为轰轰烈烈才是真爱。可是真正完美的爱情是只爱对方七分,留下三分爱自己

太多人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财力都投入在对方身上,以表明自己爱得伟大、爱得忠诚。

正因为把所有的都风险给了别人,而失去了自己,所以一旦对方有一点疏离(或者只是工作繁忙,或者真的有风吹草动。

就耗尽精力去捕风捉影,把自己搞得非常疲惫,这样患得患失又没有自我的情感很难走远。

太过在乎对方而不给对方空间,太过用力苛责或挑剔对方,这样用力的爱都很难走远。

我老公非常粘我,我不陪在他身边,他就挑我的各种刺,找我吵,然后我又不爽,又反过来吵他。这种状态持续了好久。

看了很多讲亲密关系的书之后,我知道他可能是通过找我吵来证明自己被爱。昨晚我和他吐槽,我说:“自己本来是旺夫的,我用心旺你,你却来消耗我。

你总说我吵你,可是你不挑我的刺,我能没事儿跟你吵?与其让我把力气都用来跟你吵呢,不如把我哄得开开心心的,让我腾出精力,去一门心思地旺你。”

老公太用力的爱,导致我得还以他用力的吵,两败俱伤,何必呢?

凡事不必太过用力。如果确认是自己一辈子要做的事业、要爱的人,何必太快太赶,慢慢来,悠着点儿!

最佳贡献者
2

人生是一场修行。在修行途中,要走很多的路,趟很多的河,爬很多的山。上路前做好计划,循序渐进,徐徐图之,才能走得更远。


所谓太用力,指的是没有规划,凭蛮力做事,这样就容易碰壁,难以成事,也既走不远。


如马拉松赛跑,如果没有规划,不妥善处理好体力分配,上场就全力冲刺,开始确实能处于领先地位,久而久之,体力无法支撑你跑到最后,或能坚持跑完,但可能是最后一名。


短道速滑比赛中,有经验有实力夺得好成绩者,一开始往往只是让自己处于第一梯队,并不一定是第一名,及至最后冲刺才会使出全力,从而夺取桂冠。


如竞走比赛、游泳等,很多体育竞技项目都是如此。


小时候爬山玩游戏,事先在山上某些地方藏好奖品,谁找到归谁,也就意味着先到者有更多的机会拿到奖品。



大部分小伙伴们使出全力,个个爬得飞快。才到半山腰,先前跑得飞快的小伙伴,个个开始放慢速度,有的甚至坐在台阶上直喘气,累得爬不动了。


原本落在后面的小伙伴冲到前面,最终拿到奖品。奖品拿完了,有些小伙伴还没爬到呢。

刚参加工作时,曾在一乡下呆过几年。


有一年临近春节,雪下得特别大,大雪封山,积雪特厚,有些地方积雪没过膝盖,汽车一律停开。


为了回家过年,几个同事一起走路回家。


年轻人没有走过雪路,踩到雪厚的地方,不知要慢慢拔脚行路,一味用力,结果没走多少路就走不动了。幸亏有年长的同事传授经验,才没在路上过夜。


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实际生活中,都要松紧适度,不能用力过猛,这样才能走得远。有句话说:慢慢走才能走得快。


您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方面的事吗?是不是这个理呢?

3

太用力的人走不远,这话有道理。

我的一个同学的经历也告诉我了这个道理。高中三年我的这个同学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就在高考前头两个月,他患上了头疼病,并且严重失眠,头发大把大把的脱落。原来他学习太用功,中午不休息,晚上学到十二点,早晨五点起床。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他经常失眠,由于睡眠不足,还经常头疼,造成了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很低,最后高考成绩也不理想。

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张弛有度。任何事情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欲速则不达,要循序渐进,凡事该用力时用力,该休息休息,休息也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和学习。

4

讲讲自己的惨痛教训吧。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大企业工作,一头扎进工作里,加班加点是常态,通宵达旦也是家常便饭,一心一意地投入工作。用力过猛,工作水平也提高挺快的,但这种所谓的机关工作水平,现在看来有什么意义呢?

反观有的同事,遇到难事,能躲就躲,能装就装,实在躲不过去,就故意写不好,领导就让我写,因为我写得好。人家有精力,谈恋爱,旅游,琢磨股票,研究房子,结果呢,同样的十年,人家买了三套房子,我一心扑在工作上,除了落了一个工作认真的虚名之外,连套房子都没有买。

十年后,两个人的差距还是巨大的。在这种企业,多做多错,对工作用力过猛,就没有精力处理人际关系,就没有能力处理上下级关系,甚至没有条件去请客送礼拉关系。对工作太用力,只是精通了具体工作技能,忽略了情商关系。同时,也没有时间去琢磨生活上的事情。现实是,这位同事三套房子升值上千万,工作轻轻松松,也没耽误去各地旅游,最后人家升职还比我高。升职之后,依然是那个状态,能干多少就干多少,别人还评价他还有上升空间。

到哪里说理去?所以,太用力的人走不远。有三层警示意义:

第一层,太用力的人,在长途跋涉中,早早地耗费了精力,累到在半途中。就像长跑,开始的时候,你冲在前面,你累到的时候,后面的人照样超越你。

第二层,太用力的人,对工作本身用力,就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用力,尤其在职场上,太专注于工作本身的人,不注意经营上下级关系,不注意经营人脉,甚至不会琢磨拍马溜须,工作本身能力强,并不代表你适合提拔。反倒是那些各方面一般的人,但如鱼得水的人,得到了提拔,美其名曰综合素质好。

第三层,太用力的人,对工作本身用力,就没有精力照顾家庭,到了中年,对不起妻子,对不起孩子,对不起老人,甚至都没有机会弥补。再比如,这个时代,各种发财的机会也多,你专注于工作本身,错了买房子的时机,单凭这一条,你就落后同事二十年。一套房子,已经把人生拉开了差距。

5

民间把人的一生比喻成一盏油灯里的油,一生就只有这么多的油,油耗尽了,灯也就熄灭了。人们常说,人死如灯灭,是这个道理。

“人走不远”,意思是人在世上的寿命活得不长。这里也是把人的一生的寿命长短来比喻路程的长短,很形象,充分体现了我国民间的智慧。



记得小时候,我与父亲去一个远地方,其实也不是太远,也就四十华里,但作为一个不满十岁的我来说,确实太远了。最艰难的是途中要连续翻越四座大山。第一次出远门的我,很是兴奋,一上路就感到很兴奋,在路上蹦蹦跳跳,远远地跑到了父亲的前面。父亲在后面不断地提前,要我慢慢地走,均匀地走,要不到后来就会走不动的。可我实在太兴奋了,哪里把父亲的话当回事。

果如父亲所说,我走了不到一半的路程,就再也走不动了,最后,是父亲把我背到了目的地。回来的时候,我按父亲方法,不慢不快地走,结果四十里的路程由我自己走完。



我家乡的一个村子里,有一对非常勤劳的夫妻。本世纪初,农村兴起建房热,夫妻俩不甘落人之后,在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具备的情况下,也要建新屋。为了节省开支,从烧砖到挖基脚,再到砌墙,所有的手脚工夫都是自己白天黑夜地干,除了亲戚出工帮了十来天外,没有请过一个小工。建筑的材料,除了钢筋水泥是花钱买的,沙石木料等材料都是自己备的。三年后,一栋四排三进,非常气派的小洋楼终于完工。之后的一年之内,夫妻俩因积劳成疾,相继病逝了。乡亲们都惋惜地说,夫妻俩是把灯油早早地用尽,给活活累死的。

勤劳与勤奋,是我们宣扬的传统美德,但人的勤劳与勤奋并不是让人不休息,长年超负荷的劳动。“太用力的人走不远”之中的“太用力”,指的是就是在做工作时长年超负荷运转。因此,一个人随便从事哪一项工作,在打拼的时候要讲究一个度。



老祖宗发明了一个不要命的劳作的词儿,叫“拼命”。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拼了一点就少了一点。如果过早地透支了自己的生命,也就会匆匆地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

现在媒体上“猝死”这个词使用的频率较高,很多就是因为透支了自己的生命,年纪轻轻的,看上去好好的,旦倒下去,就再也醒不过来了。古人有一句俗语:“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

“太用力”并不是说人生不要勤劳与勤奋,不要拼搏,只是有工作中要讲究度。

然而,现在社会上,有一些年轻人,平时“太用力”,并不是用在工作上和事业上,而是用在娱乐上,玩游戏、看视频、打牌等等,一个接一个通宵地放纵自己,等自己的人生之灯油耗尽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总而言之,俗话说“太用力的人走不远”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中庸之道”。人生路上,珍惜自己,珍惜生命,让自己走得很远很远。

6

“太用力的人走不远”是一个富有哲理性的命题,犹如长跑运动员比赛一开始用尽全身力气去跑到后面冲刺跑不动了。中国道家哲学思想“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凡事所做所为不可用力过猛,用功过度蛮干则会事倍功半费力不讨好功败垂成,要讲究方法技巧智取事半功倍。

对此我以我亲身经历说下自己的感悟。我读小学三年级时妈妈给我买了个新书包,书包上面印有“北京”二字,我跟妈妈说我要努力学习考到北京去。我在村里读完小学四年级到乡小学读五年级,自从读五年级开始在学校努力学习外放学回到家不出去和小伙伴玩而是呆在家里埋头苦读。我记得六年级第二学期当时听班主任说毕业会考要考近、反义词,褒、贬义词,满满的写了几大本在家里写啊记啊背啊大费苦心会考时一个都没有考,现在想来我那时太用功了做了无用功人有点傻。埋头苦读比别人多一倍的努力我勉强才考上了县一中。(县二中是重点中学)

上初一后继续发扬我埋头苦读的“优良习惯”,成绩第一学期考了全班第一名,文科类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地理靠死记硬背考的高分数,初二的物理我靠死记硬背没有方法不去多做练习题只能考个70,80分开始拖我的后腿成绩有所下降。初三时继续一味埋头苦读死记硬背,化学题吃力看不懂了不会做了毕业会考只考了60多分。班主任叫我下课后和同学说话交流,说我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那时下课后我老实坐在书桌上不和同学说话交流,被同学说是书呆子。初三最后一个学期由于我一味的死读书形成自闭忧郁症对读书失去了兴趣,和班主任说我不想读了被英语吴老师劝说打消了念头,初中毕业考上高中,初中靠死记硬背我成绩名列前茅,高中课程内容学习理解难度大了我死记硬背更显吃力了行不通了,成绩直线下降读到高一第二个学期读不下了对学习失去了兴趣退学回家了。我的大学梦破灭了,读死书,死读书,读死人。

拿我以前读书来说学习太认真刻苦“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死读书,不和别人交往没有交际口才能力形成不好的性格,而性格从某种程度上说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读书要掌握方法,活学活用,一个的死记硬背读死书的人是成不了才的进入社会也是没有用的人做不出什么成绩来。读书除了靠努力外要靠个人的聪明灵性领悟能力,其它事情也是离不开努力加正确的方法少不了个人的聪明悟性。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如果没有那百分之一的灵感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白流,只有苦劳没有功劳不会成功。有人说的不努力一定不成功,努力了有可能成功但是不一定成功,其中的道理也是成功有很多原因不仅仅是靠十分的努力就能成功,不掌握成功的规律方法所谓的成功之道光靠努力很难成功。

智慧成功人生三借,借势,借智,借力。一借势,时势造英雄,英雄不仅善于借势更要造势所谓英雄造时势!读懂趋势、审时夺势,把握趋势,才能赢在未来。 二、借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集思广义, 聪明的人,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教训方法;智慧的人,善于模仿成功人士向他们学习,并快速果断采取行动,节约人生成本、缩短成功时间走成功的“捷径”实现人生的大转折。 三、借力 发力四俩拨千斤,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合作团队,单枪匹马难成功大成功靠团队合作!

古今中外成大事者 善用借字,成就辉煌人生,善于借力、就是要用有形的力充实无形的智,善于借智用无形的智提升有形的力,善于借势把握有利形势抓住机遇,像小米创始人雷军所说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

太过用力过度努力的人懒得去思考去找方法一味的埋头苦干,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人与人也就是思维上的不同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小的思维差异造就人与人之间大的不同,选择有时候比努力更重要。

《曾广贤文》中说的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的道理是凡事不可太过认真执着,太想有所做为,而是要掌握其客观规律方法有为以达到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当今社会竞争太激烈,生活节奏太快,生活生存压力山大为工作事业忙忙碌碌,网上看到王者荣耀主播孤王被玩家称为”国服最强辅助“ 张飞和刘禅都是他拿手英雄,孤王因过度劳累在近日不幸猝死。 孤王在今年七月份将直播时间改成凌晨到早上,一直昼夜颠倒的他,连续播了1800多小时睡眠不足身体素质急速下降。最终身体扛不住,突然猝死。 这就是疯狂玩游戏拿命去赚钱年轻生命逝去的给人敲响了警钟值得人深思啊!这不是特例网上还有其它拼命工作赚钱过度劳累猝死的,这里不细说了。

7

谢邀。(原创)

太用力的人走不远,这句話富有人生哲理。

有一年,我和老伴到田里去挖红薯,面积大。第一天,老伴劲很大,一棵接一棵地挖,田里是板结的土壤,挖一棵要好大的劲。老伴不知劳逸结合,一个劲地挖。我告诉她说,悠着点,今天挖不完,还有明天呢。她不听,仍然我行我素。

到了第二天,她的速度慢了下来,时不时地叫苦,有时就坐下来休息。我说昨天叫你慢慢挖,你不听,是不是今天就不能挖了?第二天,我仍然能劳动,她则不行了。

做事如此,推及其它方面也莫不如是。有的人为了多挣钱,没日没夜地干,结果钱是挣得不少,但身体垮了,只好用钱去治病,还耽误了挣钱的时间。所以有人说,年轻时拼命去挣钱,老时,又用钱去买健康。欲速而不达,实是不智之举。

有的人对子女的事样样安排好,有房有钱有车。而子女认为不须奋斗,反而使子女没有大的发展。当然也有的子女有大发展,并不一概而论。

总之,任何事都有度。如力气用七八分,扁担承受一百斤,你就不能挑一百二十斤等。我们处事,为人处世等都不要过度。过了度易招损,太用力易折。要做到张弛有度,劳逸结合。一个人要走远,不是一时一事太过用力,而是要有弹力和耐力。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是以柔克钢的结果。一个人做到后继有力,你才会走得很远。

浅识,谢读者。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8

用正面理解,太用力会很累,不仅心劳累,身体也会很累。记得最初学字时,老师说写字要用力,才能苍劲有力,才能有气势。结果字写得不错,而后面纸却凹凸不平,不敢用力写,怕把作业本写烂了。2014年考完车牌刚上路,每次都把方向盘抓得紧紧,用力非常。怕有闪失紧张得不行。开一次车双肩累得不行。后来总结出经验,太用力累的是自己,缺少灵活性,往往得不到偿失。

而另一种哲理上用力是人太满,易招损。太用力易折断,缺少柔韧性,缺乏回旋的余地。很多事不是用力就行的,要讲究方法,讲究力度,一味地用蛮力,确实走不远。像太极里四两拔千斤。就是借力打力以弱制强,出其不意一招击中反败为胜。


9

这句话有一定哲理性,理解如下;

如果一个人很用力,就会招来众人嫉妒,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枪打露头鸟,檐出先烂沿,如果成了众矢之的,就会被扼杀或困绕。所以太用力人走不远。

人应该不露锋,藏起芒,厚积薄发,不显志,不露志,只有如此,才能走得更远。

10

坚持也许是一种美德,但是很多时候它也许只是一种耗损,是失败的开始。

我们都曾经为了某个目标做过一些决定和坚持,决定坚持减肥,决定坚持学习一门外语或者一项技能,决定坚持戒烟,决定坚持某一项工作……但是结果如何呢?我想99%的人都失败了吧。我们将这种失败归结于没有自控力,目标诱惑不够大,督促不够,总之我们总结出很多原因。但是有没有人想过,其实在你做这个决定就是错的呢?

正如俗话所说的,“太用力的人走不远”,我们就在很多事情上太过于坚持,用力过猛,必然过早夭折。

我们都知道有个词,叫做“过犹不及”,俗语上还有一句话叫做“强求不来”,既然强求不来,那么我不强求呢?我气定神闲,静心以待,循序渐进呢?我想后者一定比前者更可靠一些。

现在的人不缺决心,也不缺力气,我们太轻易的做出许多决定,并坚信可以坚持下去,事实却是我们很难持之以恒,而我们都知道最难的就是持之以恒。有人或者又说了,这还不是要坚持吗?那我就要问问了,什么叫做坚持?举个例子来说,现在风行全球的“减肥”。

减肥方式很多,其中最热门的就是运动和节食,减肥伊始,你的老师就告诉你,只要坚持就能成功,这种说法也得到了每个人的认可,而成功者却是少之又少。失败的原因不是出在方法上,而是败在坚持本身上

试想任何一个减肥者,开始减肥了,决心也很足,从第一天开始就断掉自己的零食,减少饭量,在健身房锻炼50分钟……确实很用心,但是这种用心坚持不了多久,因为这并不是少吃点东西,做点运动的问题,而是要改变已经深入骨髓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这是很痛苦的事情。要用几天,几个星期,几个月,去打败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沉淀,这是在开玩笑吗?而很多人就是在开这个玩笑。这种坚持长久不了,你之前所做的所有信心建设,会可笑的毁在一袋小饼干上,然后一切烟消云散。

所以,真正的坚持是量力而行,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减肥如此,戒烟如此,工作也是如此。我们不能一下子改变自己,那就一点点改变,先从改变饮食结构开始,从桌子上少一盘肉多一碟青菜开始,从不运动到每天多走一些路开始……我们先做一个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这会更合理。

坏的习惯很容易养成,挫败感也很容易积累,如果你的坚持一次次失败,面对的结果不是有没有瘦,而是要承受失败的挫败和压力,久而久之,这也会对人产生很消极的影响。

我觉得贪图享乐安逸,这是人的本性,我们不能无理的拒绝它。接受它,正视它,然后和平相处,这样才能达到平衡,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

我很赞同林曦老师的一个观点,戒是一个过程,一种状态,戒并不是拒绝,而是不被控制。“戒”是种很可贵的品质,生而为人,我们有自己的好坏评分,趋利避害是另一种本能,但是也不能完全“真空”自己,否则会严重失衡,还是会受到严重伤害。

所以,“太用力的人走不远”这话没错,万事有度,循序渐进,量力而为,不要在一开始就耗尽力气,后来事却力所不及起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