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过度教养,且是严重的过度教养!我们太在意孩子们能否成功了,因为把抚养孩子也当成某种形式的产品来开发,这就是当前中国城市父母最为典型的为人父母方式。

我是优势教养教练竹风爸爸,每年服务上千座家庭,在我的职业经历中,给我最深切的感受是:中国城市的父母们对于自己的孩子,超过9成家庭对孩子属于过度教养!

衡量家庭教养方式Parent Style的两个指标:

回应,即父母对孩子需求的回应程度。

要求,即父母对孩子自身成熟、独立、承担责任的要求。

理想的教养模式是父母在“回应”和“要求”两个方面的程度都比较高,这样培养出的孩子普遍具有较高的自我评价,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较高的安全感。

但“过度教养”行为则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即表现出非正常的“回应”和“要求”,即:教养方式没有错,但程度错了

首先,在回应维度上,过度教养的父母往往都表现出过高的回应程度。

高回应父母的两种情况:


而在要求的维度上,有三种不同的过度教养方式,它们也常常与高回应程度同时出现

第一种、高要求的父母:

为了培养出最“优秀”的孩子,会为孩子制定一系列在成绩和表现上的规范,以及在最大程度上限制“不必要的”活动,他们还会不断提醒孩子做每件事情的时间点。

这样的父母要求孩子在本该拥有更多娱乐的年纪就取得非常高的成就,并会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施以奖励和惩罚。但他们的奖惩都是有条件的,而不是基于孩子真正的成长。比如,奖励往往是物质上的,而且与分数严格挂钩;不允许孩子在任何事情上失败或出错,一旦失败就会进行极严厉的责罚,比如施以暴力。

第二种、低要求的父母:

当“回应”和“要求”的程度都比较低的时候,家长会被认为是对孩子过度放纵。然而,当父母的要求过低(即不让孩子独立和承担责任),回应程度却过高时,就会陷入过度教养。

他们被称为割草机父母:为了孩子的成功,会随时赶在孩子前面,像割草机清除杂草一样,帮助他们扫清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

这样的父母不惜一切努力想让孩子取得成功,但又不教会他们独立面对困难,不希望他们承担失败的责任。他们会在很多方面阻碍孩子作为一个个体的成熟,无论孩子长到多大,他们都以抚养低龄儿童的方式教养他们

第三种、高/低要求混合型的父母:

有的父母是高/低要求混合型的,他们的心态和行为是矛盾的:在学业成绩、个人成就上对孩子有很高的要求;但他们又不鼓励孩子运用自己的能力达到这样的成就。

为了能够达到为孩子制定的目标,他们会帮孩子做出学校、专业、工作等一切选择和决定,在孩子的社交上也要事无巨细地帮忙,比如,有的父母听说孩子和同班同学闹了别扭,就会去学校找到那位同学,或者找到同学的父母沟通,以此来试图帮孩子解决问题。

被过度教养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笔者从事优势教养2.0的宝妈教练工作,每年服务于上千座家庭,每次在了解宝妈对孩子的每日安排后,我总是告诉她:做一个开明的父母吧!

最佳贡献者
2

中国青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是着急,巴不得一出生就会几门技能。

周六周天,有的家长带孩子学兴趣班,这班下课,赶着上另一个兴趣班。拔苗助长,有的拔早了,拔过头了。

孩子的起跑线,是在家里,家长的言行,日久天长对孩子的熏陶和影响。

家长对孩子代替多,缺少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小学、初中,给孩子买手机。别人家的模式自己家孩子不一定合适。

研究轻松不累,培养出聪明优秀的孩子。

3

我是张旭语文,很愿意与您一同探讨问题的实质!

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怎样把握分寸的问题。

有首儿歌《如果你们爱我就抱抱我》,歌词是这样写的:爸爸妈妈,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陪陪我;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亲亲我;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夸夸我;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抱抱我。陪伴、夸赞、亲抚应该是父母对孩子最宽容的爱,除此之外,任何形式的爱都带着一厢情愿的色形。所以只为了学习,而无视或者终止孩子的爱好和兴趣的爱,就不能称为爱,为什么呢?

首先,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何谓无私呢?一言以蔽之,就是家庭中的一切只为孩子准备着。

正因为无私,所以有些父母的爱就泛滥了,从正常的爱变成了溺爱,什么事情都答应孩子,什么东西都满足孩子,把孩子视为家庭中的唯一,正所谓“含在嘴里怕化,托在掌上伯率”,'让孩子变成家庭中的小皇帝、小霸王。稍微长大后,就变本加利,一发不可收拾。父母管不住了的时候,只有唉声叹气的份儿。这种无私的爱是要不得的,它只会惯坏孩子。

还有一种爱,正好与溺爱相反。姑且称为冷爱吧,它是把对孩子的爱装在心里,表面上却板着面孔,一副冷冰冰的样子,总是要求孩子一切要听父母的,要把父母亲的话当作圣旨。但父母亲却从不顾及自己做的事说的活,孩子在思想上能不能认同,在情感上能不能接受。也无视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只把学习当作孩子的唯一,即使舍弃了孩子的所有也无所谓。这种冷冰冰的爱也是要不得的。

所以,父母无私的爱要正常,过犹不及。

其次,尊重孩子才能体现爱的无私。

中国的家长,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儒家思想的陶熏。儒家思想从董仲舒罢黜百家开始,二千多年来一直被奉为齐家治国的精神纲领,通过读书人的传播,普通老百姓也深信不疑,即便老百姓不识文断字,但口口相授,家庭奉行,影响就根深蒂固。所以,现在的家庭习俗及个人行为仍然在儒家思想的框架下运行。

很多人自然认为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位置不同,老幼有别。因此,家庭中的大情小事很少征求孩子的意见,也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反正父母说的、做的就是正确的。似乎“尊重”这个词在家长眼里只能是单向的,只有孩子尊重父母的理由,没有父母尊重孩子的选项,而且这种观念还很固执。很多人说的不孝的理由中,孩子不听话,顶撞了父母的事例占多数。

其实,我们从来没有换位思考过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我们抛弃和忽视的恰恰是父母之爱的核心——尊重孩子。当我们把孩子当作小朋友的时候,当我们把尊重孩子看成真正的父母之爱的时候,父母的爱才变得如阳光一样温暖,才能照耀到孩子的心田。孩子才会真正长大起来,家庭才会迎来和睦的天使。

第三,不能把爱当成商品。

我碰到过一些学生家长,他们无助的神情让人心酸。他们告诉我:我能给孩子的都给了,但现在孩子不听话,真是没办法了。他们给了孩子什么呢?无非就是物质,然而物质的满足实际上是把父母对孩子的爱变成了商品,在讨价还价中,一方获胜了,另一方失败了,失败的一方肯定是父母亲。当他们再也没有商品和孩子做交换条件时,只能无奈又无助,也只好用“真是没有办法了”来给自己找借口。

这种以物质满足为前提的教育方式很普遍,只不过有的家庭控制的比较好,能在合理的区间运作。有的家庭放任了物质的存在,让物质变成了主宰,因而深受物质之害。我相信,父母对孩子的爱一旦变成商品,结果必定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了信任与疼惜,让家庭矛盾结积越多,一发而不可收拾,只吞咽自己种下的苦果。

总之,离开了尊重、陪伴、夸赞和亲抚的父母之爱,只能产生两种结果:要么满脸笑容,把孩子纵惯地不成样子,成就了少爷、小姐作派;要么板起面孔,一副冷冰冰的样子,让孩子敬而远之,口服心不服。

[原创文章,引用需说明]

4

用过去说现在

5

只想让孩子成龙,没有想这龙还须要脊梁支撑,要想让脊梁坚韧强硬必须要有强大的精神内涵作支撑。礼节道德思想勤劳技能教育太缺乏了。中国再不重示这一问题,中国就要走样了。

6

“中国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普遍存在什么问题?”一个不错的问题,也挺大的,苗妈大致梳理下思路:

首先,中国父母爱包办,缺乏界限感。

哪些事是孩子该承担后果的,哪些是自己要做的,这个界限中国父母并不一定知晓。所以他们常常陷入一种矛盾的状态中,他们剪掉了孩子的翅膀,却反过来怪孩子不会飞翔。

其次,中国父母跟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居高临下式。

中国父母对孩子常常苦口婆心,说很多正确的废话,他们永远站在自己的角度,并俯视孩子。蹲下来和孩子交流对他们来说很困难,哪怕稍有尝试也会瞬间回位。他们脑子里总有个”别人家的孩子“的模板,苛责多于夸赞,攀比多于激励。

再次,中国父母常常把自己和孩子陷入焦虑状态。

中国父母在教育中,太过注重细节,而忽略了战略高度的展望。一年又一年,他们在幼儿入园、幼升小、小升初、高考阶段,显示出无比的关注和焦虑,所以他们会争先恐后地拔苗助长,盲目跟风上培训班或者补习班。他们其实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挺水生火热的,但却慷慨地把辛苦钱大把大把掷给了教育机构。

总体来说,中国的父母其实非常重视教育,他们也对孩子的未来有着美好的初衷,但是教育路上走着走着就跑偏了,呈现出的是一种极其矛盾的状态。想一想,只能一声叹息。

我是苗妈,一个教师妈妈,喜欢独立思考,崇尚终身学习。愿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7

我认为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中国父母无原则的一味宠爱自己的孩子,成为新中国有史以来最娇养的一代,已经达到了生在福中不知福的温室中的鲜花。以前物质条件贪乏的年代孩子们从小就必须跟随长辈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劳动的实践中懂得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而现在呢,请家长们实事求是的续写吧!毎个人的孩子生下来仅是一块〈铁〉,必须千锤百炼才成钢啊!只能享受不愿吃苦的孩子长大后难以承受社会的无情的錘炼,由家中的宝贝成为大社会的负担。〈二〉只注重智力教育化大钱去参加补习班,只想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实行嗔鸭式的教育,不注重家长的以身作则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安排适当的时间作体能训练更没有培养孩子们的自觉锻练身体的习惯,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孩子才有可能成为祖国的栋梁材。家长们都有体会但你们付于实践了吗?!〈三〉严师出高徒,不配合老师的从严教育,随意指责老师的善意批评与教育使老师们无法发挥他们的应有的作用。细节问题还很多不必累述,请家长们自己反思吧这样也许更有意义!一言以蔽之,孩子们是祖国与家庭的希望,孩子们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传承人重任在肩,全社会特别是教育部门与孩子的家长们应该如何保证祖国繁荣富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已经成为人人必须关注的重大的社会问题了!

8

家长望子成龙的心很急切,让孩子学这学那,孩子在学校要认真学习,回家要写老师布置的作业,周末,家长还让孩子学习一些技能,比如弹钢琴、学舞蹈等。孩子完全没有休息时间,大脑一刻不停地学习,致使有些孩子因为学习压力太大,造成逆反心理,从而厌烦学习,造成不良后果。

所以,建议家长要从根本上培养孩子的学习爱好,周末适当给孩子一些娱乐的空间,不给孩子太大压力。让孩子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

9

中国父母普遍存在强调″学而优则士\"。过分強调只有读书才有出息,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鲤鱼跳农门,才能走去大山。轻视体力劳动。是父母的悲哀,也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