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子女的染色体分别有一半来自爸爸,一半来自妈妈。这是因为,精子和卵子作为生殖细胞在成熟分裂的某个阶段,经过连续两次分裂,一个细胞变成四个细胞,期间染色体却指复制一次,这种分裂叫减数分裂,结果是形成的精子和卵子只含有正常细胞一般数量的染色体,即从每个细胞含有23对染色体变成仅有23条染色体。
当精子和卵子受精结合成为一个受精卵时,才会恢复到23对染色体。
而控制身体性状的是染色体上的一个片段,即所谓基因。
分别来自父母的染色体上形同序列位置的基因控制着同一种遗传性状,比如说,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这两个基因片段称为等位基因。
但是,等位基因间的“地位”并不一定完全相等,有的可以表达,处于优势地位,称显性基因,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比如A;有的则通常不能表达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标识为a。
这也就是一个人的一个眼皮既可以随父亲的单眼皮又同时随母亲的双眼皮的原理,只能随一个;前提是两个等位基因分别表达单双眼皮。
如果单纯像单双眼皮这样的性状遗传,尽管可以影响相貌,但是,并“无伤大雅”。问题是,有一些疾病,即被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控制也是遵从这个规律。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一个人的基因型是AA,称为基因型正常的纯合子,表现出来性状也是正常的,后代中也不可能遗传上这种疾病的可能;
如果基因型是Aa或aA,称为杂合子,虽然表现是正常的,但是后代则有可能遗传上这种疾病,因而也称携带者;
如果基因型是aa,则为表达疾病的纯合子,也就是患者。
由于只要有A存在时,a就不会表达,因此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这样,AA的后代完全没有被遗传的顾虑。跟任何基因型的人,即使是跟aa型的人结婚,后代最多也就是携带者,不会表现为疾病。
另一方面,aa患者已知异常,自然不会找同样是患者的aa型的人结婚,否则,后代必然都是患者。
aa型还应该通过遗传咨询尽可能避开Aa型的人,否则后代也有可能是aa型患者。
最麻烦的是两个Aa型,即两个表现正常的携带者,如果结婚,那么,子代的基因型就有四种等几率的可能,分别是25%可能是AA型,50%机会是携带者(Aa和aA各25%),以及25%机会的aa型患者。
如上所述,子女分别继承父母50%的基因,到第二代继承(外)祖父母25%的基因,第三代继承(外)曾祖父母12.5%的基因,其他以此类推。
在一个存在某种隐性遗传性疾病的家族内,血缘关系越近的两个亲属之间两个等位基因完全相同,即同为携带者的机会越大。
一旦出现两个携带者结婚的情况,子女中就按照上述几率来随机分配健康者、携带者和患者的风险。
如果涉及的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比如,精神病或者智障,不要说25%的风险,就是明确知道的1%的风险也是不可容忍,不能被接受的。
正是近亲结婚曾经出现过这类悲剧,促成了世界范围内人们对近亲结婚的警惕,在很多文化和宗教中形成了严格的近亲结婚禁忌。
法律禁止
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有立法禁止极端近亲结婚。
我国婚姻法第7条就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内结婚。
真系血亲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外)祖父母与孙代之间;(外) 曾祖父母与曾孙代之间。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包括兄弟姐妹之间、堂(表)兄弟姐妹之间、叔伯姑舅姨与侄甥之间。
也就是说,不论不同代之间的乱伦,我国法律不禁止像堂(表)兄弟姐妹的子女之间结婚。
在有些国家,法律禁止二代以内极端近亲结婚。
文化、宗教禁忌
我们知道,文化、宗教习俗是最顽固的,因为它们根本不跟你讲理。
因为,文化和宗教习俗或者禁忌本质上是一体的,其中的众多条款是祖宗(传统)遗留下来的,是神圣不可改变的——所谓祖宗之法不可变。
因为,各个条款之间往往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只要出现松动,就意味着卫道士们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那么,其他的所有条款都是可以改变的。
因此,传统文化和宗教的禁忌,很大程度上维护的不是禁忌本身,而是禁忌的权威性,除非有强大的外部势力,不可能让它做出让步。
题主所遭遇的正是这种困境。
在我国农村地区,绝大多数自然村都是由同宗同姓同家族繁衍开来的,往往都有把近亲结婚禁忌泛化为同姓不婚的宗族禁忌,直到现在,在宗族观念很强的地区仍难以撼动。
如果不是农村这种同村或者邻村的同姓,不同地区的同姓即使1000年前也未必是一个祖宗。因为,姓氏的来源原本就具有多样性。
即便如此,把所有道理都讲10万遍,在某些地区也撼动不了同姓不婚的宗族禁忌。
进行DNA鉴定也不会增加你的话语权;即使从遗传学上讲也没有意义。
近亲结婚的遗传缺陷是一个几率问题,实际风险很低
即使毫无血缘关系的两个社会人之间结婚,后代也存在出现某些出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风险。
就某种具体的病症而言,这种几率很低。
原因是,人群中这种基因的存在几率原本很低——长期进化过程中被淘汰,仅有极少的机会以携带者的形式在人群中播散。
近亲结婚额外增加多高的风险呢?
虽然说血缘关系越近风险越高,但绝对风险实际上不高。
这也是各国法律仅仅禁止三(二)代以内近亲结婚的原因。
近亲结婚带来的风险主要集中的同一大的家族集团之间多代的近亲结婚,这在历史上通常见于大的权贵集团不愿意与外人分享权利和资源的情况。
这也是历史上很多权贵集团,比如我国历史上北周、隋唐“一家亲”的陇右集团内部的反复近亲联姻的原因。
即使像红楼梦描述的“四大家族”的婚姻也往往仅限于集团内部。
世界历史上,最典型的这类悲剧当属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
他,空有“纯粹”的“高贵”血统,自幼孱弱不堪,终生各种顽疾缠身,最终死于39岁“高”龄。
先后于18岁和29岁两次结婚,没有生出一男半女;更被第一任王妃指为早泄,第二任王妃抱怨性无能。
而遗传学分析发现,西班牙王室成员内95.3%的基因可追溯到只有五个祖先。
实际上,我国最后一个王朝,越是往后的皇帝往往越是子嗣稀疏,与八旗内部数百年的反复近亲联姻或不无关系。
题主意欲的“DNA鉴定”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
而在一般社群,只要不是家族内部长期反复联姻,在避免法律禁止的极端近亲结婚,实际上的遗传风险并不比一般人群高多少。
因此,从遗传学角度来说,题主根本没有必要进行DNA鉴定。
而且这种鉴定也毫无用处。
因为,我们常说的各种基因鉴定是使用经过设计的简易方法比对某个或某段染色体序列来进行某种遗传性状的鉴定,以确定或排除某种遗传关系。
而题主所说的“DNA鉴定”莫不是要对二人进行全染色体测序?然后比对所有各种可能的遗传风险的大小?
诚如是,是一个相当繁巨的工作,仅费用就不是题主所能承受的;最终很大可能是毫无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