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炎帝陵乃是后人所立,与炎帝的活动范围没有关系。

《礼记·月令疏》引服虔之言曰:“自少昊以上,天子之号以其德,百官之号以其征。自颛顼以来,天子之号以其地,百官之号以其事。”那么炎帝自然就是德号了。

炎帝之德自然是火德,上古之时,有火德的帝王有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有炼石补天的女娲氏,还有刀耕火种的神农氏。

《礼记·祭法》云:“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郑注》曰:“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有烈山氏。”《韦注》曰:“烈山氏,炎帝之号也。起于烈山。”《孟子·滕文公上》曰:“益烈山泽而焚之。”说的就是神农氏的刀耕火种。

因此,炎帝就是神农氏。

《月令疏》引《春秋说》云:“炎帝号大庭氏,下为地皇,作耒耜,播百谷,曰神农。”《左传·昭公十八年》曰:“梓慎登大庭氏之库。”《注》云:“大庭氏,古国名,在鲁城内,鲁于其处作库。”《帝王世纪》曰:“炎帝都于鲁曲阜。”

所以,炎帝部族的活动范围在今山东,也就是泰山周围。事实上我们所知上古各帝王基本都是在泰山周围活动,为什么后世帝王封禅大典都选泰山,因为在上古时期,泰山就是周围地区就是中原,称冀州。那为什么尧舜禹却到了山西河南呢?

想想,从炎黄到夏禹,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对就是大洪水。大洪水从帝尧到帝禹,我们不说太久,就按三十年为一代,尧舜禹三年,近百年。这百年间的大变故导致大部分部落西迁。为什么要西迁?因为大洪水是喜马拉雅运动,导致青藏高原的形成,所以是天缺西北,地倾东南。大洪水从西北来,那自然高地是在西北,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只能西迁。

所以陕西有炎帝陵就不奇怪了。

那湖南为什么会有炎帝陵?这就不得不蚩尤和三苗了。

尽管大部队西迁了,但是还是有很多留下来了,这就是东夷。所以以黄帝为代表的中原部族和以炎帝为代表的东夷部族就有了后世上百年的斗争。

炎黄之后有颛顼与共工之争,《史记·律书》曰:“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淮南子·兵略训》曰:“颛顼尝与共工争为帝矣。”如此看来黄帝末年就有洪水了,时间可不止百年。

颛顼之后是帝喾高辛氏。《淮南子·原道训》曰:“昔共工之力,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与高辛争为帝,遂潜于渊,宗族残灭,继嗣绝祀。”

帝喾之后就是尧舜禹。《周书·史记》曰:“昔者共工自贤,自以无臣。久空大官,下官交乱民无所附。唐氏伐之,共工以亡。”《淮南子·本经训》曰:“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荀子·议兵篇》曰:“禹伐共工。”《成相篇》曰:“禹劳心力抑下鸿,辟除民害逐共工。”

那么这里的共工是谁?当然肯定不是一个人,也不可能是官职。一个人不能活这么久前后五世,最少百年以上了。如果是官职,岂能每一个居此官者都反了,还是连着来,有这么巧合?所以这里的共工只能是一个部族了。

那共工是何族?炎帝之分支也。

《山海经·海内经》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明。噎明生岁十又二。洪水滔天。”

所以炎帝中有一支,后世出了个共工,共工霸九州,所以这一支就被统称为共工了。共工分两支,一为术器。一为后土。《礼记·祭法篇》曰:“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之以社。”社稷之“社”就从这里来,所以社稷有炎帝一半,还有一半是黄帝后裔,周朝的先祖弃,他代表的是社稷的“稷”。

那么炎帝陵在长沙茶陵,只能说与三苗有关系,三苗何来?蚩尤之后也。《国语·楚语》曰:“古者民神不杂,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等等。《战国策·魏策》曰:“三苗之居,左有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汶山在其南,衡山在其北。”有人说不对,衡山怎么可能在北方呢?此衡山非今日之衡山。秦亡之后,吴芮受封衡山王,都邾,邾就是今天的湖北黄石。难道不是在彭蠡洞庭之北?再说,这里的彭蠡洞庭也不一定是今天鄱阳湖和洞庭湖,说不定今日之名称是因为三苗南迁才有的呢?

所以炎帝陵在西也好,在南也罢,都是后人所立,并不代表炎帝的势力范围。

最佳贡献者
2

炎帝有南、北炎帝之说。湖南不是没有开发之地,而是比北方开发更早。现代考古发现,湖南道县出土了中国最早的人工栽培稻,距今一万二千多年,比北方早几千年。过去学者们认为中国的农业也是从西亚两河流域传入中国的,源于苏美尔(曾被认为是全世界农业发源地),但湖南的发现,使中国可能成为世界农业的第二个发源地。湖南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城市遗址——城头山遗址。先秦所说的江南,特指湖南,炎帝和舜帝死后都葬于湖南。当然最早开发的湖南地区,主要是湘江流域的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岳阳,舜帝葬于永州零陵,炎帝葬于株洲炎陵。农业最早诞生于植物物种丰富的山地高原上,北方黄土高原上并不具备这种条件。最早的农业是旱地农业,稻一开始也是旱地栽培的,而不是后来种在水田中的水稻,在农业还处于刀耕火种的时代,是不存在水田的。刀耕火种的时代,耕地是不能长期耕作的,必须每隔几年就要放弃,就要耕作新的土地,所以那时的农业民族也是要不断迁移的。湖南道县正好位于湘江流域的永州,最早发展出农业的原古先民,最可能的迁移路径就是沿湘江向下游迁移,到达湖北,长江下游和湖北以北的黄河流域,在当时还是经常泛滥之地,原古先民还没有能力控制那些地区的水患,四川险峻的地势显然也不合适,到达湖北的原古先民只能向陕西方向发展,并发现黄土高原上的土地更松软,更容易开垦,于是便开始在黄土高原上发展,向西到达甘肃后,发现更西边的地区不适合当时的农业开发,就转而沿黄河向黄河下游发展,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人类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在进步,开始有更好的工具,开始出现灌溉农业,开始具备了治理水患的能力,黄河中下游地区开始得到开发。中国的开发很可能从南方开始,逐渐转移到北方,然后随技术进步,又从北方发展回到了南方。炎帝、舜帝只是回到了自己的祖先之地巡视,不幸死于江南,而葬于江南。湖南的湘江流域不是什么晚开发地区,炎帝一族的活动范围就包括湖南、湖北、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些地方都是中国最早开发的地区。

3

远古时,黄河长江流域已有人类活动,这些原始人组成了一个部落集团,叫神农氏。

炎帝就是神农氏部落首领的称号,不是单指一个人,而是有许多任。

后来脱胎于羌人的一支姜姓部落,从西北进入神农氏领地,以靠长期的战争与先进的生产技术,遂渐取得了周围部落的信服,并获部落联盟首领一职,成为又一届炎帝。

所以,在南北方都有炎帝活动的痕迹,但主要还是在南方。

4

炎帝部落本来在黄河流域一带活动,后来随着生存需要不断开发,逐渐向南方移动,有点类似拓荒的感觉,并且湖南很多县名都都和炎帝相关,如嘉禾县(炎帝发明五谷,教民耕种),耒阳市是(炎帝发明耒耜),茶陵县(炎帝最早发现茶叶,称为茶祖),并且湖南这些地区的神农文化非常浓郁,所以炎帝在这一带肯定有过长期的开发和经营。

5

湖南炎帝陵不现实,理由一,过去一直称茶陵县,秦朝就有了,在一万多年前神农尝百草,指的就是神农茶祖。后来把茶陵具划成两个县,一个茶陵县一个陵县,传说陵县是炎帝陵。九十年陵县改炎陵县。理由二,炎黄板泉之战,炎帝本身就是一个老头子了,后来还战蚩尤。再从北方来尝百草可能吗?

6

当初炎帝神农氏与黄帝为了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在河北阪泉那个地方展开大战,战争结果是黄帝胜利了,炎帝战败,南渡长江,至于现在湖南的炎陵是宋朝时期的,宋朝皇帝为了祭拜三皇五帝,就根据历史传说,在湘江中游的茶陵建立了炎帝陵。

7

少典之君,娶有嬌氏之女名曰?安登。感神龍而生炎帝,養於姜水,故以姜为姓。継伏羲氏以治天下,以火德而王,故称炎帝。初建国於伊,后又为耆,合而称之,又号伊耆氏。建都於陳,即开封府陳州,后迁於曲阜。古之人民皆食禽兽之肉,神农氏時,人民卸啵菔拗獠蛔悖衽┦习刺熘畷r,因地之宜,制造耒耜,神而化之教民农耕,故称神农氏。

古之民有病,不知药物治疗,炎帝於是尝草木藥石,察其寒热?温之性,为民療病,一日尝遇十二毒,皆神而化之,医道始立。

炎帝之世,人民淳朴,不忿争而財足,无法令而民從,威厉而不殺,法少而不烦。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炎帝時,有火瑞,故以火为官。春官为大火,夏官为鶉火,秋官为西火,冬官为北火,中官为中火。南至交趾,北至幽州,西至三危,东至暘谷。暘谷谓日出之所,日出於暘谷,浴於咸池,拂於扶桑。扶桑者,日夲也。

帝在位一百四十年,崩於湖南長沙之茶乡。传八世共計五百二十年。

炎帝传子臨魁在位八十年。臨魁传子承在位六十年。承传子明在位四十九年。明传子宜在位四十五年。宜传子來在位四十八年。來传子裏在位四十三年。裏传曾孫榆罔在位五十五年而亡。

中国五千年历史皆有纪載,豈有妄言之理。

8

中国的上古文明都是一种传说,没有任何考古证据证明他们的存在,多半是后人牵强附会,你看黄帝陵不下十座,老子籍贯不只五个 ,现代各地区争来争去,如果非得说有炎帝,那从分子人类学解释,说明如下:

1.炎帝按其活动地域猜测,应该属于新疆东及南部的吐火罗文明,他们公元前2000年就分布在新疆及河套东西,是类似于凯尔特人的早期印欧种黄白人,红发碧眼。他们铸土胚城而居,种植大麦,使用牛车迁徙。

2.黄帝身份猜测,一部分吐火罗人因陇西气候干燥化而东迁燕北辽西一代,因此地地形独特,有山地草原沙丘森林且临大海较近气候宜居,他们在此发展了初步的文明,形成早期的部落联盟,人口倍增后向中原扩张。

9

最有可能是炎帝被黄帝打败后,交出部落大权使自己的族群免受杀戮。虽与黄帝结盟,但自己的直属部分则离开居住地向南寻找乐土。也有可能是炎帝直系或部众的一支南迁到此地,后来为了纪念炎帝而建衣冠冢。

10

因为炎帝向南扩张到了湖南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