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61年11月,北京菜市口一位大臣被处斩立决,行刑前宁死不跪,刽子手只得打断他的膝盖。谁能料到他就是咸丰帝临终前特立的顾命大臣肃顺呢?至此咸丰帝留下的顾命八大臣全盘覆灭。

若说这段历史,我们还是先从咸丰临终前说起。1860年,英法联军进北京,吓得咸丰帝跑到热河避难。转年咸丰帝就重病卧床,他临终前抓紧处理身后事宜。

他只有一个儿子,就是懿贵妃所生的载淳,当时只有6岁。

他明白当时朝廷有三股势力之争,首先就是以懿贵妃为核心的帝后派,他知道懿贵妃有政治才能有野心,他亦怕子少母壮,懿贵妃擅权。

其次是为恭亲王奕?为核心的近支亲王派,他忌讳奕?才能出众,怕其夺儿子之位。再次就以肃顺为核心的热河派,他们皆是咸丰心腹大臣,对其忠心耿耿。

因而,咸丰为平衡制约各方权利,就将以肃顺、载垣、端华为首的热河派八大臣,封为赞襄政务大臣,有处理国事拟旨的权利。但是他又赐给慈安与懿贵妃,每人一个章,也就是说两人拥有一票否决权,只有两人一起在奏折上盖章才算生效。

咸丰自以为这样安排,既能让热河派与懿贵妃互相牵制,又能把恭亲王排出在权利之外。可他却未料到,他精心留下的托孤大臣,很快就输的一踏糊涂。

那么咸丰帝的顾命八大臣,为何斗不过26岁慈禧呢?且听有书君为你娓娓道来。

一,肃顺在朝中树敌太多。

肃顺应是清朝晚期少有的思维清晰,眼光独到之人。他为人性情耿直,经常直言自己对朝政的看法,他经常发出满洲大臣只知享乐,在政务管理上颇为低能低效,建议重用办事能力更高效的汉臣的言论。

他不但如此说亦是如此做的,大力举荐重用汉臣,从而就得罪了那些舒服惯了的满洲亲贵们。

肃顺得罪满洲亲贵还不算什么,他还得罪了懿贵妃就是日后的慈禧太后。他在咸丰临终前,曾以子少母壮为由,建议咸丰效仿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的先例,杀母留子杀了懿贵妃。只可惜咸丰未采纳肃顺建议,却在懿贵妃心中埋下了对肃顺等人仇恨种子。

二,肃顺等人只想专权排除异己,未给慈禧与奕?留有余地。

人从不怕自己权利大,而且只想更大。

顾命八大臣在咸丰逝后,并未把慈安、慈禧放在眼中,而是向她们直言,他们有权管理政务亲拟圣旨,她们身为女人只需盖章即可。从而他们讨论政务,从不征求两太后建议,只把她们当成盖章的傀儡。

慈安本不爱权还无所谓,可是权欲野心极大的慈禧怎能忍受靠边站?更何况皇帝是她的亲儿子,她是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开始谋划怎样扫除障碍除掉这八人。

肃顺等人不但想让两宫太后靠边站,他们亦未给恭亲王奕?任何重要职位的恩旨,只让其处理些与洋人打交道受累挨骂的苦差,甚至办理咸丰后事都不让这个亲弟弟沾边,完全将其边缘化。

这也成了日后奕?响应慈禧召唤的诱因。

三,肃顺等人手无军权。

肃顺等人掌控了政权,可是他们并没有及时把军权攥在手中,甚至他们还把手中掌管皇帝身边卫戍部队的权利拱手让人。

其实,当时他们只是想做做样子,假意向两太后提议,因政务缠身想分减一下所管事务。

谁成想慈禧就坡下驴夺走了他们管理御林军的权利。我们试想顾命八大臣手中无有一丝兵权,遇事拿什么与慈禧等人抗衡,这是其最大的软肋。

四,肃顺等人大意失荆州,未料到慈禧的稳准狠。

肃顺等人只知慈禧权欲心盛,却未料到慈禧心机权谋之深,因而他们只控制了慈禧表面盖章权利,未提防慈禧背后小动作,才让其一环扣一环完成逆袭之路。

慈禧首先通过哭诉孤儿寡母可怜之处,肃顺等人可恨之处,博得慈安支持。然后又派心腹太监安德海偷偷跑到北京去求助奕?,本来奕?正为被边缘化恼恨肃顺等人呢,闻听慈禧召唤一拍即合。奕?即刻以祭拜咸丰为借口来到热河,他实为面见慈禧商讨倒肃顺等人的阴谋。

当奕?在咸丰灵前痛哭流涕表演完后,想要安慰寡嫂孤侄时,肃顺等人未加阻拦就是最大失误。

他们先前未拉拢慈安,让两太后联手算是小失误,毕竟慈安懦弱起不太大作用。而他们竟然让慈禧与奕?叔嫂单独会面,真的是脑子进水了。

叔嫂二人经过一番密谋后,奕?即刻返京筹备政变前的相关准备。

他首先把大将僧林格沁,兵部侍郎胜保拢到手中,握有兵权就是行事取胜的底气根本。他又拉拢反对肃顺的满臣开始密谋拟罪弹劾肃顺。

奕?在京城做足一切准备,慈禧在热河也开始要求扶咸丰灵柩回京。顾命八大臣本不想回京,眼见阻拦不住只得应允一起扶柩回京。

快到京城时,慈禧又言孤儿体弱,想让载垣端华二人与她们先行穿小道回京,肃顺等人扶柩后行,肃顺竟然又同意了慈禧提议,这又是他一步臭棋。

慈禧一到北京见到迎接大臣,就开始哭诉肃顺等人欺凌孤儿寡母罪状,早已做足准备的满臣们纷纷拿出早就拟好的奏折,弹劾顾命八大臣,要求将其治罪。

慈禧顺势迅速拟旨逮捕肃顺等人,再说端华两人本就头脑反应慢,连给肃顺报信都未来的及就被抓了,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也是慈禧选端华二人同行的理由。

据说肃顺被抓时还在与小妾的温柔乡中。

我们再看慈禧尽施雷霆手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她根本不给肃顺等人辩驳机会,很快将其八人或赐自尽,或流放只将肃顺处以斩立决。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辛酉政变,慈禧得以垂帘听政 成了最大赢家。

顾命八大臣之所以失败,除了树敌太多、专权、无军权等因素外,主要还是小看慈禧,如果他们减少失误,断开慈禧的任何一环,历史就可能被改写。

只是他们终未斗过慈禧的稳准狠。

斯人已逝,功过是非还是各由人说吧。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最佳贡献者
2

其实这件事(史称“辛酉政变”),以慈禧、慈安两宫太后为主以及联合恭亲王奕?的势力能够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败以载垣为首,且掌握当时满清实权的顾命八大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载垣他们根本不知道,也没料到慈禧要对自己动手。这件事输就输在慈禧他们在暗,顾命八大臣在明,又没有情报,等到被削权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完了。

这件事的起因是公元1861年七月十七日咸丰帝病逝,唯一的儿子,年仅6岁的载淳即位,既同治帝。同时令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额驸景寿,五大个军机大臣中的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8人为“赞襄政务大臣”,既“顾命八大臣”。

新帝年幼,最高权力自然都落到了“顾命八大臣”手中,所以同治帝的生母慈禧和咸丰帝皇后慈安就准备改变这个现状。密谋被顾命八大臣所排斥的恭亲王奕?、醇郡王奕譞、军机大臣文祥以及站队慈禧的御史董元醇。

首先,他们先让御史董元醇奏请太后垂帘听政,顾命八大臣自然不允,所以两宫太后提议连同咸丰灵柩回京再议。在这过程中,他们让正黄旗汉军都统,掌握有实际军权的奕譞分走步军统领端华的部分权力(顾命八大臣这个还没察觉有变),而在这之前,兵部侍郎胜保已经下令各地统兵大臣前往承德祭奠了。然后在返回途中,两宫太后以小皇帝年幼,道路泥泞为借口,脱离大部队先一步回到北京皇宫,而这个目的自然就是先去控制整个京城的兵权已经为政变做好部署。

所以等到30日,等两宫太后抵达北京安排好一切事项之后,立马宣布以载垣为首的顾命八大臣罪状,把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圆明园被抢、咸丰逃亡的责任全部扣在了八大臣头上。次月1日,奕?代替载垣成为新的议政王和军机大臣统领,接着文祥奏请两宫垂帘听政。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史。

辛酉政变之后,原本在叱咤道光咸丰两朝风云的顾命八大臣,除去额驸景寿被削职,后来又被重用以外。其余全部被斩的被斩,自杀的自杀,革职流放的流放,结局凄惨无比,令人唏嘘。

可真“权,盛之猛如虎;衰之,亦猛如虎”。

3

1861年8月22日, 31岁的咸丰病逝于热河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今河北省承德市)。临终前,遗命大学士肃顺、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驸马富察·景寿,以及军机大臣杜翰、穆荫、焦佑瀛、匡源共八大重臣为“赞襄政务大臣”,辅佐6岁的太子载淳治理国家。

同时,为了制衡八大“赞襄政务大臣”,又将早已准备的“御赏”和“同道堂”两颗御印,分别赐予皇后和懿贵妃(慈禧,又是载淳的生母),并颁诏:“新皇帝所颁一切诏书,皆需盖此两颗御印方能生效”。

虽然,“赞襄政务大臣”可决朝中之事,但后宫却可以 “留中不发”加以制衡。因此,这一决定也给托孤八大臣和慈禧太后创造了“掰手腕”的机会和条件。究竟胜负如何,就看双方对决的手段怎样。

慈禧为达到“知己知彼”的目的,率先发起试探性“攻击”,以观察“托孤八大臣”及朝中官员的态度

咸丰病逝后,慈禧授意御史董元醇上朝递呈“太后权理朝政、简亲王一、二人辅弼” 的奏折。

第二天,皇后和懿贵妃召见 “赞襄政务大臣”,共议此事。八人当然不会同意,并以“本朝未有皇太后垂帘”的理由加以反对。据《越缦堂国事日记》记载,当时肃顺等人“恣意咆哮,声震殿陛”,吓得6岁的载淳尿在了裤裆。因此,双方商定回到北京再议。

这时,慈禧看到自己的力量极为薄弱,想要扳倒 “赞襄政务大臣” ,实现“垂帘擅权”的目的是很困难的,随生出寻求同盟的念头,并将目光盯向了恭亲王奕?和军机大臣文祥。因奕?为人机敏干练,屡被才能平庸的亲哥哥咸丰以及亲信大臣肃顺等人打压排挤,因此二人对肃顺等人多有怨恨,且又一同在处理入侵北京的侵略者谈判中配合默契,关系非浅。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当慈禧派人找到奕?稍一提及,双方便一拍及合。

随着奕?和文祥的加入,慈禧大有胜券在握之感,急召奕?入宫秘议

据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记载,当时的奕?为了避开肃顺等人的耳目,化妆成萨满,秘密进入行宫,见到了两宫太后(也是两位嫂嫂)。大约秘议了两个多小时后,“密定计,旋返京,做部署。”

随后,奕?恢复咸丰弟弟的身份,哭祭了一番,并在肃顺等人面前表现出一副恭顺的姿态,极大地麻痹了8个“赞襄政务大臣”。

6天后,奕?急忙返回北京,进行政变部署。奕?返回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驻扎京、津一带手握重兵的兵部侍郎胜保,一番交流后,胜保同意参与政变。

接着,奕?又争取到军机大臣文祥以及同样因肃顺等人排斥心中不满的顾命大臣僧格林沁,且僧格林沁还掌握直鲁兵权。随后,几个共同商议好政变的各项细节。

奕?等人已挖好陷坑,静等 “托孤八大臣”的掉入

1861年9月23日,慈禧以及“托孤八大臣”护送着咸丰皇帝的棺椁启程返回京师。

24日,慈禧以小皇帝年幼为名,提议由肃顺护送咸丰的梓宫走大路,其余7名托孤大臣则护送两宫皇后及小皇帝从小路提前回京。

29日,慈禧等人回到了京师,立即在大内召见恭亲王奕?等人,再次完善政变细节。而肃顺等人护送的灵驾因大雨影响,4天后才赶回北京。

次日早朝,两宫皇太后发动政变,奕欣手捧盖有玉玺和先帝两枚印章的圣旨,以“擅改谕旨、力阻垂帘”等罪状,宣布解除了肃顺等人的职务,并当场逮捕了载垣、端华;又命令将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人撤职查办,严加看管。因此,7人连给肃顺通风报信的机会也没有。所以,当肃顺护送灵驾赶回北京的那一刻,也就预示着自己的覆灭。此政变,史称“祺祥政变”,也称“北京政变”,又称“辛酉政变”。

不留后患,残酷处置失败政敌,巩固“垂帘听政”地位

历来政治斗争都是残酷的,但是胜利背后的辉煌也是惊人的。

接着,慈禧为了杜绝后患,诏赐载垣、端华于宗人府空室自尽;肃顺被敲碎膝盖处斩于菜市口;穆荫发往军台效力;景寿、杜翰、焦佑瀛、匡源被罢职。同时,朝中政权也形成了“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

之后,慈禧及朝中大臣根据大学士周祖培的疏言,诏改载淳热河登基年号“祺祥”为“同治”,共有四个含义,即:两宫同治;两宫与亲贵同治;两宫与载享同治;两宫、载淳与亲贵同治。同时,载淳也正式登基,史称“同治”皇帝。看来,这个新任大士学周祖培考虑问题那是相当的周全。

不久,在礼亲王世铎的奏请下,朝会通过了《垂帘章程》。自此,慈禧逐渐踏上了大清的权力巅峰。

图片来源网络

4

咸丰十一年(即公历1861年)七月十六日,咸丰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病危,弥留之际向肃顺等八大臣托孤。但是咸丰此时早已是命悬一线,根本无力书写这道证明八大臣掌权合法性的圣旨,因此只能找军机大臣代笔,结果这一代就出事了,后来慈禧就以诏书并非出自先帝之手为由,强加给八大臣“矫诏自立”的罪名。

七月,文宗不豫,壬寅,疾大渐,召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肃顺,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宣谕立为皇太子。命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赞襄政务。——《清史稿·穆宗本纪》

咸丰又哪里想得到,自己死后不足三月,两宫皇太后就联合恭亲王奕訢政变夺权(史称“辛酉政变”),把他临终创立的“八大臣”权力运行机制给彻底击溃了, 八大臣手握皇命且每人都是久居官场在朝堂之上有着深厚的人脉,实力之强不容小觑,怎么会仓促之间就败北下台呢?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飞扬跋扈,树敌太多

据史书记载,肃顺当户部尚书的时候,有一天和另一位尚书周祖培在一起同堂办公,突然手下人送来一道公文,肃顺拿来一看发现周祖培已经把它批示完了,心中顿时不快,升腾起一股无名暗火,于是明知故问地说:“是谁之诺?”,底下人硬着头皮答道:“周中堂之诺也(周祖培除了担任户部尚书之外还是协办大学士,下级俗称中堂)”。然后肃顺就对着周祖培讥讽道:“若辈愦愦者流,但能多食长安米尔,乌知公事?”。

紧接着他把周祖培所做的签署一笔勾销,自己再用红笔重新画圈标记。周祖培被肃顺这一系列的言行给震惊了,活了大半辈子没给人这么侮辱过,瞬间就被他气得脸红脖子粗,真想走过去给他一巴掌!但是周祖培知道肃顺是皇帝跟前的红人,把事情闹大自己也没有好果子吃,也就只能忍下这口气关起门来痛骂他一顿了。由此事便知肃顺平日里有多嚣张霸道了,为此他也没少得罪人,这也就有了后来他受刑的时候“道旁观者争掷瓦砾,都人称快”的场面了。

小看了年轻的慈禧、奕訢

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臣根本就没有想到慈禧、奕訢这两个小年轻能够翻起什么大浪来,因此对他们的暗中勾结一直没有严肃对待,最后还傻乎乎地跟着咸丰皇帝的灵柩回了北京,结果在路上的密云就被捕下了大牢,最终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八大臣代行皇权违反了封建社会的“潜规则”

从古至今向来是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八大臣再得先帝咸丰宠幸,毕竟也是下臣,由他们来代替小皇帝行使皇权已经触犯了封建社会君臣关系的大忌,人人可得而诛之。更何况他们手中所谓的先皇遗诏还不是出自咸丰皇帝的亲笔,这更给了慈禧等人陷害他们的口实,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综上,八大臣并不是斗不过慈禧、奕訢,只是根本没有想到这年不过三十的叔嫂二人竟然有着如此强大的政治手段与魄力,并对此猝不及防,其结果就是两拨人还没正式开始斗法,八大臣这一边就垮台失败了。

5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很复杂,基本是以下几点:

第一,傻鸟咸丰留下的恶果

咸丰明明让8大臣负责朝政,又怕大臣会篡权,加上一条必须有两宫皇太后确认后命令才能生效。

这样一来,等于让慈安和慈禧太后成为政委的决策,具有最高的决断权。

而满清向来是君臣有别,慈安太后归为正宫皇太后,理论上就是全国最大的,比皇帝都大。8大臣就法理上,无法和慈安太后对抗。

而慈安太后没什么能力,是被慈禧太后操纵,实际上就是慈禧太后位于很有利的位置,基本上稳赢不输。

第二,8大臣没想到慈禧会这么快下手

8大臣认为皇上刚死,太后从来没有参政过,怎么可能自毁长城,将他们掀翻。

况且,慈安太后无用,慈禧太后才26岁,只有私塾文化,属于半文盲。

发动辛酉政变前,慈禧亲自起草将肃顺等人抓捕的密谕。这种机密大事,肯定不会让别人去写,是慈禧亲笔。这个密谕让人瞠目结舌,首先字迹狗爬一样,另外密谕共237个字,有错别字16处之多,而且语句多不通顺。如“进成(城)后,在(再)传旨著恭亲王总理赞襄正(政)务,是(当)否,求兄弟著议”,23个字中就有4个明显的错别字。

这种女人,怎么可能敢于篡夺国家大权。就算慈禧篡了权,又如何统治得了国家呢?

所以,8大臣根本就没想到慈禧会下手,只有肃顺有点戒备,感觉慈禧为人狠毒。

但8大臣还没来得及考虑怎么防备,就被慈禧派人连窝抄了。

太轻敌了。

第三,慈禧善于联络同盟力量。

慈禧联络小叔子奕譞、奕訢。

其中在咸丰跑路以后,奕訢留在北京主持大局,和洋人交涉,实际上控制了北京的具体事务。

而奕譞则被慈禧任命为做步军统领就掌握了京师卫戍的军权。

由此,慈禧实际大体控制了北京附近的军政大权,8大臣茫然不知,自投罗网。

但搞定8大臣后没有多久,慈禧就搞定了奕訢,卸磨杀驴。

第四,8大臣树敌太多

以肃顺为例,他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的事情,比如任命汉臣。

当年满汉有别,汉人根本不能成为带兵的重要大将。

但肃顺就打破这个规律,任命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等人。而李鸿章等人又处于曾国藩门下。

事实上,所谓湘军、淮军撑起满清的江山20多年,就是肃顺的功劳。

肃顺还说:什么满人汉人,谁有本事谁上。

这就大大惹恼了满清权贵势力,后者觉得动了他们的奶酪,恨不得将肃顺满门抄斩。


萨沙最后说一句,根据抄了肃顺家的满清侍卫介绍:肃顺家让人不敢相信,一点油水都没有。和普通官员相比,肃顺家就多了几张桌子凳子,真是清廉。

6

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是不对称斗争。

咸丰帝任命的顾命八大臣,实际上是咸丰一朝的近臣集团在新君继位后的保存和延续。

而之所以出现这个集团,恰恰是与道光皇帝临终遗诏开启的近支宗室,也就是所谓帝胤集团参政的抬头相对抗。

正是由于道光传位咸丰的同时确立了恭亲王奕?的特殊地位,使得咸丰朝的君主独裁发生了削弱,为了与帝胤集团(即有参政欲望的道光诸子)对抗,咸丰皇帝以远支宗室和老师、近臣构建了一个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军机班子。

但是,太平天国战争和二次鸦片战争的长期进行,造成了整个统治集团内部的怨气横生,比如对于肃顺亲近汉人督抚而抑制满人的政见,八旗颇有微词,与其说是对肃顺本人的,不如说是对咸丰这个带头大哥的,只是不能明说。

而肃顺等人得以压制整个旗人团体的权力来源就是咸丰的正统地位,可在授予他们这部分代皇权正统治国的权力的同时,又分别授予了同治皇帝嫡母慈安、生母慈禧两枚印章,作为牵制之用。

也就是说,咸丰对于自己身后的安排,是在同治皇帝成年前,将皇权一分为二,一半内,一半外。

顾命八大臣的权力,其实就是在执行、传达皇帝决策的军机处职权基础上,增加了更详细的“代皇帝决策”(在慈安和慈禧没有个人意志表达的情况下)的功能。

但是,清朝的制度体系就是这么奇葩,在清末新政要设置新官制的时候,曾经讨论过军机处的“权力”,当时的军机大臣说得很直接,就是“军机处没有权力”,实际上,在整个清朝官僚系统中并不存在军机处的位置,他们只是皇帝的高级秘书和国事顾问,根本没有任何法定的权力。

所以,当慈安和慈禧不愿意与军机处分享皇权时,如果她们不是半文盲的深宫妇人,而是有丰富政治经验的老鸟,只需要在回銮之后,通过正常程序即可架空八大臣。

然而,她们就是这样的不谙世事,所以采取了“辛酉政变”这样的武力解决,并在愚蠢之下,援引了帝胤集团参与了这次政变,甚至可以说主导了政变,可以说是极大的失策,而这也埋下了日后恭亲王作为辅政王把持中枢的伏笔,更断送了自己丈夫最忠心的团队的性命或政治生命。

当然,清朝的气数已尽也可以从恭亲王的政治品格和胆量中看得出来,这样的好时机竟然没有抓住更进一步,只能说本身就是个言过其实的贵族公子哥。

事实上,当慈禧真正了解了权力运作的规律之后,在“废黜”恭亲王时就老辣得多,甚至在执掌军机,把持圣旨一切途径的情况下,被慈禧召集大学士,也就是明朝的内阁,真正具有法定草诏权力的团队,在恭亲王不知情的情况下,历数他的罪状,逼得他只能低头认输。

这就是清朝皇权独裁的制度力量,哪怕是一个半文盲的妇人在基本熟悉运作之后,一样能够把任何“权倾朝野”的臣子玩弄于鼓掌之间。

说到底,不是慈禧的权术有多牛B,有多出神入化,不过是清朝登峰造极的皇权独裁制度给了她底气和光环加持罢了。

7

不得不说,慈禧虽然年轻,但在政治上比肃顺等人成熟,她的盟友奕?更是搞政治的老手,肃顺八人被他们两人斗倒,也可以说不冤。

按照《清碑类钞》的记载,咸丰对懿贵妃由宠爱到厌恶,主要是因为她弄权,咸丰害怕懿贵妃会在他死后揽权;一次懿贵妃曾经想要笼络肃顺,遭到肃顺的拒绝;一次懿贵妃撑船不小心害得咸丰跌落水中,之后咸丰和肃顺商量仿效汉武帝和钩弋夫人故事,弄死懿贵妃,肃顺十分恐惧,不敢说话,但此事传到懿贵妃的耳中,她便十分仇恨肃顺。那么懿贵妃是怎么逃脱死亡的呢?据说是醇亲王(奕譞,慈禧妹夫)夫妇向咸丰力争,懿贵妃方得不死,这大概也是日后慈禧让奕譞把持海军衙门的原因吧。

热河行在的咸丰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了享乐上,他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农历七月十六子初三刻咸丰口授了遗嘱,遗嘱的内容是立皇长子为太子,另外让八名大臣赞襄。这两道谕旨记载于《军机处上谕档》中,此外《随手登记档》的附注也与之一致,足见这两首谕旨就是咸丰皇帝的本意,并非八大臣的矫诏。

到了这月十七日卯时,咸丰去世,发下遗诏,其中也说明了立皇太子并且让大臣赞襄政务是出自本意,也就是说,八大臣的辅弼出自咸丰皇帝钦定,是合法的。但即便如此,懿贵妃也并没有甘心于自己的命运。

咸丰皇帝在临终前,给了皇后钮祜禄氏一方“御赏”的印,载淳一方“同道堂”的印,这个印则由懿贵妃掌管,皇帝的谕旨,必须要由两方印才有效。

咸丰皇帝此举,正是为了考虑不造成某一方大权独揽的局面。既让八位大臣赞襄,又给了皇太后和小皇帝某种程度的否决权,可以让权力分散,咸丰皇帝自以为这个方法天衣无缝,其实有很大的漏洞,因为咸丰皇帝没有考虑到两宫太后和八大臣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就为他们之间争夺最高权力埋下了深刻的隐患。

果不其然,两边的矛盾很快地展现出来,两宫皇太后召见顾命八大臣,商量有关谕旨、走账和官吏任免的问题,肃顺等人表示说两宫太后只需要盖印就好,其余的什么都不用做,这自然遭到两宫太后的反对,两方僵持不下,四天后肃顺等人终于让步,同意了两宫皇太后的要求,奏章和谕旨都由太后审看,重要职务的任免也需要太后的裁决,两宫太后因此得到了第一回合的胜利。

慈禧对肃顺充满了嫉恨,但是在热河,她和慈安都处于肃顺集团的包围之中,如果单打独斗,是不可能获得实权的,因此她们必须联合外朝有实权的朝臣,这当中最佳人选便是恭亲王奕?。

之前咸丰逃到热河,英法联军企图拥立恭亲王奕?,这话传到咸丰的耳中,加重了咸丰与奕?之间的嫌隙,奕?为了这些事对咸丰做了很多自我剖白,但咸丰却根本不愿意见他,在咸丰病重之际,人们都猜测咸丰会让奕?担任辅政王,因为咸丰是奕?的生母抚养长大的,道光帝也最器重他这两个儿子;此外奕?的从政经验非常丰富,是最合适的人选,谁知道顾命八大臣之中,没有奕?的名字,而肃顺更是借着载淳的名义,让奕?留在北京,北京的朝臣们对咸丰皇帝的遗诏大为不满。

因此人们纷纷怀疑遗诏的真假,奕?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他密切注视着热河的情况,有野史记载,这时两宫太后派来了密使,让奕?立刻去热河行在——其实此时两宫太后在肃顺的严密监视之下,根本不可能派遣密使。不过之前肃顺的矫诏是在咸丰去世之前发下的,现在咸丰已死,奕?自然可以名正言顺地请求去热河,此事得到两宫太后的批准,奕?来热河之前以及奕?离开热河之后,都是用密札(通过方略馆发公函的同时夹带私信或者用套格密写的方式)和两宫太后联系的。

奕?用了不到四天的时间就赶到了热河,两宫太后立刻召见他,谈论了两个多小时,谈论的内容自然是铲除顾命八大臣的步骤和方法:

首先,奕?认为热河是肃顺的老窝,因此不宜在热河动手,必须要回到北京,北京则是奕?的势力范围。

其次,奕?向两宫保证,已经就这个问题和外国达成了默契,无需担心外国的干涉。

再次,确定了拟定拿问肃顺等人的谕旨的人选,此人选最终决定为慈禧太后的妹夫,醇亲王奕譞。

奕?走后,两宫太后便立刻发下谕旨——回銮京师。遭到肃顺等人的威胁和阻止,但两宫太后态度非常强硬,肃顺等人只得照办。慈禧与奕?等人外表装作平静,其实内心十分紧张,而肃顺呢却以为大权在握,认为两宫太后不过是女人,奕?也不足挂齿,因此热衷于权力游戏,反观奕?却正悄悄地联络朝臣、研究对策,为政变做准备,许多官员对肃顺假公济私非常不满,因此为奕?出谋划策,并保护奕?的安全,到了八月五日,肃顺集团才想要叫奕?回去,两宫太后因此再次召见奕?。

奕?便将他在热河的活动报告给两宫,第二天急速回京,路上因为害怕肃顺的加害,因此快马加鞭,不敢停留。

其实早在奕?还在热河的时候,北京方面也正打算让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当时在热河的汉领班军机章京曹毓英将载垣等八大臣的动向报告给奕?集团,奕?集团的主要人物之一,时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的周祖培对此非常兴奋,因为他也和肃顺势同水火,他煽动说肃顺图谋不轨,他的门人御史董元醇则上了一道著名的奏章《董元醇奏请皇太后权理朝政并另简亲王辅政折》,这个折子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试探时机。

折子送上去之后,没有发下来,因为两宫太后正想对策,但肃顺等人索要折子,两宫才召见他们,让他们写旨,想看看他们的态度,八大臣早已决定要痛斥董元醇,写完之后,两宫没有照准,因此再次召见时,两宫与八大臣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八大臣完全没有把两宫放在眼里,还号称“不能奉命”,将两宫气得手颤,八大臣则拂袖而去,而且之后两宫发下的其他文件,八大臣以罢工的手段迫使两宫就范,两宫没有办法,只好将董元醇的折子和焦佑瀛的驳旨发下照抄,八大臣这才照常办事。

这一回合两宫暂时落败,但是西太后即慈禧太后看穿了八大臣对她们的真实面目,因

此下定了铲除他们的决心,两宫也同样看到了此刻时机还没有成熟,因此暂时让步。

在奕?回到北京之后,反倒不提垂帘听政的事了,并且也不太让别人提。目的是要肃顺集团放松戒备,果然肃顺自认为有咸丰的遗诏,名正言顺,所以他想要给董元醇定罪,但两宫不允许。他们故伎重演,威胁两宫说如果不把董元醇定罪,那么就把他们全部罢官,两宫鉴于已经和奕?做好了全部的准备,所以打算稳住肃顺,一切等到回京再说,因此向八位大臣表示,皇帝刚刚登基,不好加罪于御史,以免堵塞言路,肃顺等人见两宫如此恭顺,就没有追究了。

九月一日,大学士桂良等人奏请改母后皇太后钮祜禄氏徽号为慈安皇太后,圣母皇太后那拉氏徽号为慈禧皇太后,为垂帘听政做舆论准备;

九月四号两宫发上谕削去了八大臣中端华的兵权,端华对慈禧的这个手段颇有些惊讶,因此对形势的发展深有忧虑,但端华在八大臣中不起主要作用,起主要作用的肃顺却在奕?的安排下,以为自己大权在握,不会另生枝节,因此对政变一无所知,对局势的变化没有丝毫的敏感。

九月十八日,奕譞于热河拟定了解除八大臣职务以及两宫垂帘听政的谕旨。

九月二十八日,两宫到达京郊石槽,立刻召见恭亲王。二十九日中午,两宫到达德胜门外,留京大臣跪迎,两宫急速入城,还没有休息,又召见奕?,商议了政变的步骤和时间。三十日两宫召见奕?的亲信,痛哭流涕,矛头直指八大臣,并当场宣读了奕譞拟定的谕旨,刚刚读完,护送两宫太后先行回宫的载垣端华闯入宫内,见到奕?等人在场,便质问奕?,这两人竟说太后不应该召见奕?,两宫深感愤怒,再下一道事先已经准备好的谕旨,立刻将两人去爵职拿问,交给了宗人府,肃顺也在回北京的路上被抓起来,同样交给了宗人府。

根据吴组缃的说法,其实肃顺也早有除去慈禧的想法。但他并不是看穿了慈禧的手段,而是想祛除隐患,但无论如何,总被慈禧和奕?先下手为强了,这也是慈禧与奕?行动神速、计划周密是分不开的。

8

顾命八大臣怎么斗不过慈禧?

(1)顾命八大臣败不在慈禧身上,而是“鹬蚌相争”最终慈禧得利,杀了肃顺之后再削了恭亲王的权。从而我们可以看出:慈禧的权力斗争手腕非常厉害。但八大臣不是败在慈禧身上而是在奕?身上

当时的慈禧的身份只是还未登极的准皇帝的母亲。她怎么可能斗得过八大臣?这也正是肃顺等人轻敌的根本原因。政变成功,主要依仗的是恭亲王奕?。

(2)肃顺的失败在于伤害满蒙贵族利益,恭亲王虽然有大规模支持者,但以其名义实行政变的“正当性”比较差。皇帝的老婆东太后、准皇帝母亲西太后如果加入,其“合法性”将远远大于肃顺的正当性

肃顺重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甚至某种程度上救了左宗棠一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满贵族、官员经过一二百年洗礼,大部分已经“守旧无用”,肃顺和咸丰对于汉人逐渐重用,特别是给予了军权,允许湘楚军等汉人武装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这对满蒙贵族的冲击是比较大的。

咸丰作为皇帝,他们不敢反对,但肃顺等人则必然成为这种怨气的“出气筒”。

(3)政变时期,英法的态度也是政变方不能不考虑的地方。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已经深入进入清朝政治

出于自身利益需要,英法方面对奕?比较支持,对肃顺毫无好感,虽然没有有效证据证明英法向奕?提供了实质性帮助,但从事后的英法态度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我们可以猜测:英方对政变可能有些“智力上”的帮助。

在李鸿章崛起之前,英法列强最喜欢交往的清廷人物就是恭亲王。

奕?在咸丰逃出北京后留下来和英法议和,也正是这段时期,奕?由之前的强硬逐渐变为主和。虽然,英法联军主力已经撤出,但天津、上海等地仍留有六千多人。

两后和皇帝在奕?地保证下和灵柩回京,在奕?地请求下英法方面非常安静。这些可以从英国驻华公司普鲁斯在写给外交大臣的罗素的报告中窥探一二:在过去的十二月中,促成了一个倾心于并相信(中英)友好交往的可能性派别的建立,(我们)有效地帮助这一派的人掌权,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成就。

9

要说咸丰皇帝驾崩前,安排的八个顾命大臣,为什么斗不过一个年轻的女人慈禧。可以说,这一切都是咸丰皇帝自己造成的。或者说,是慈禧利用咸丰皇帝的失误,巧施妙计的结果。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慈禧太后剧照)

第一,咸丰在去世前,有一个非常荒唐的决定,就是把政务交给八个顾命大臣,却把两枚玉玺印章“御赏”和“同道堂”交给了慈安和慈禧。

可能咸丰皇帝去世前,还很得意自己的这一个安排。为什么呢?因为他安排了非常多的人来共掌朝政。辅政大臣就有八个(这差不多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之最),还有两宫太后共掌印玺。这些人将来会互相制衡,谁也不可能做大。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虽然安排了十个人,但其实只有一个人起作用,就是慈禧太后。为什么呢?因为那八个辅政大臣每次要有什么政令发出来,都必须要找慈安和慈禧盖章。慈安和慈禧不盖章,他们的政令就是废纸一张。所以,八个辅政大臣,其实一切还得听两宫的。而两宫,又只听慈禧的。慈安本来就没什么主见,再加上当皇帝的又不是她儿子,因此在说话上自然就矮了一截。而慈禧又善于在她面前演戏,装“闺蜜”的样子。因此,她不听慈禧的,听谁的呢?

可以说,安排两宫掌印玺,是咸丰的第一大败笔。

(慈安太后剧照)

第二,咸丰皇帝把弟弟奕?留在北京和洋人打交道,和洋人签订《北京条约》,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咸丰皇帝一直非常忌惮奕?。当年在竞选太子的时候,奕?和他是竞争对手。奕?机灵能干,深得道光皇帝喜爱。不过那时候咸丰在兄弟之中排在前面(哥哥们死后他就成了长子),再加上他老师教了他两招,表现出“仁孝”(一招是在打猎时,他一只都不射,道光问他为什么不射,他说不忍心,道光大为感叹:这就是仁啊!另一招是道光生病后,他到道光面前,既不嘘寒也不问暖,只是一个劲儿地哭。道光问他哭什么?他说是因为爹生病心痛。道光再一次大为感慨:这就是孝啊!),如此仁孝,实在是古今少有的好君王!这样一来,道光皇帝把皇位传给了他。传他以后,他就一直比较忌惮奕?,在各种事情上都比较排挤奕?。

咸丰皇帝把奕?留在北京,签订《北京条约》,其实就是整治奕?。因为谁都知道,《北京条约》是丧权辱国的条约,这样的条约让奕?签订,将来就可以把罪过推到奕?身上(就相当于晚清的很多不平等条约,都是李鸿章签订的,民间就臭骂李鸿章一样)。

(咸丰皇帝画像)

但是,咸丰皇帝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把奕?留在北京,不让他跟到热河,这样就给奕?留下了很大的运作空间,他可以充分地和另一个不受待见的军机大臣文祥,以及掌兵的兵部侍郎胜宝、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僧格林沁商量部署,只等顾命八大臣一行回到北京后,就开始动手。

(当然了,咸丰这样安排的时候,没想过自己会死。但正是他心术不正,造成了这样的恶果。)

第三,咸丰皇帝在安排顾命八大臣辅政的时候,没有把兵权交给他们。

这顾命八大臣中,掌有兵权的只有载垣,他是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但当时慈禧假皇帝的名义,说他担任职务太多,要把把这个职务让出来,他一是没想到慈禧会发动政变,二是不敢不让,因为他收到的是皇帝盖了印章诏书,所以就只能让。这样一来,整个顾命八大臣,全都是不掌兵的文弱书生,还能做什么!

(话说回来,咸丰也不敢把兵权太多交给辅政大臣,那是更危险的事。)

可以说,慈禧正是利用咸丰皇帝的这些失误,得以轻易击败多达八个的顾命大臣。

最后再说一句,咸丰皇帝把印玺交给慈安和慈禧,不知道是不是慈禧这样要求的。如果是,可以说,咸丰一开始就被慈禧算计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

10

谢邀。

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病重,紧急宣召御前大臣爱新觉罗·载垣、爱新觉罗·肃顺,军机大臣焦佑瀛等八大臣,册立儿子爱新觉罗·载淳为皇太子,命八大臣赞襄政务,这就是晚清历史上著名的顾命八大臣。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就是皇太子爱新觉罗·载淳的生母,当时咸丰帝的懿贵妃。

咸丰帝死后,爱新觉罗·载淳即位,懿贵妃被尊为皇太后,跟顾命八大臣发生了激烈的权力斗争,最终,顾命八大臣死的死,革职的革职,26岁的慈禧太后赢得了胜利。

悦史君在深入研究这段历史后,对双方成败的原因给出以下答案。

第一,顾命八大臣独断轻敌

咸丰帝死后,顾命八大臣定年号为“祺祥”,把持了朝政大权,对慈禧太后、慈安太后钮祜禄氏和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帝后孤儿寡母,并不放在眼里。

针对有朝臣提出的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建议,顾命八大臣强烈反对,不给任何机会。

而对于留在京师的咸丰帝六弟和硕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等亲贵大臣,顾命八大臣也没有给予任何安抚和权力分配,对自身的情况很乐观。

第二,慈禧太后争取一切力量

慈禧太后对顾命八大臣专权的做法非常不满,她首先拉拢慈安太后一起,利用她们和皇帝爱新觉罗·载淳掌握的“御赏”、“同道堂”两枚印章,对顾命八大臣的权力进行一定制衡。

另外,慈禧太后还与倍感失落的爱新觉罗·奕訢、醇郡王爱新觉罗·奕譞等亲贵大臣取得联系,最终达成一致共识,联手对付顾命八大臣

第三,争取时间发动雷霆一击

做好充分地准备制衡,慈禧太后、慈安太后和皇帝爱新觉罗·载淳让顾命八大臣中最核心的成员爱新觉罗·肃顺,负责运送咸丰帝梓宫从大路回京师,他们则带着爱新觉罗·载垣、爱新觉罗·端华等其他7个顾命八大臣成员,从小路提前回到京师。

慈禧太后、慈安太后和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回宫后,立即召见爱新觉罗·奕訢等人,发动辛酉政变,爱新觉罗·载垣、爱新觉罗·端华等其他7个顾命八大臣成员随即被逮捕,爱新觉罗·肃顺也被爱新觉罗·奕譞等人在回京途中逮捕。

最终,爱新觉罗·载垣、爱新觉罗·端华被迫自裁,爱新觉罗·肃顺被斩立决,富察·景寿、托和络·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人被革职,顾命八大臣彻底失败。

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垂帘听政,和硕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被封为议政王,改年号为“同治”。

悦史君认为,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是慈禧太后等人成功的关键!


作者:悦史君(资深媒体人,文史专家,作家,多平台签约作者,书评人,文学专栏主编 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