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努尔哈赤去世,四大贝勒逼阿巴亥殉葬。

天命十一年(1626年),在宁远之战中被袁崇焕打败的努尔哈赤含恨而终,终年68岁。由于努尔哈赤在生前并没有对继位人的人选做出安排,因而在努尔哈赤死后,后金大汗之位虚悬。

但就在汗位争夺的最关键时刻,四大贝勒,即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却以努尔哈赤临终留有遗命的为由,逼迫大妃阿巴亥殉葬。在万般无奈之下之下,阿巴亥自尽殉葬,也有说法是,阿巴亥并非自尽而亡,而是被弓弦直接勒死了,而勒死阿巴亥的人有的说是皇太极,有的说是莽古尔泰。


作为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最大的政治靠山,大妃阿巴亥必须要死。

乌拉那拉·阿巴亥,乌拉部满泰贝勒女,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年仅12岁的阿巴亥嫁给了比她大31岁的努尔哈赤,两年后被努尔哈赤封为大福晋,而她也是努尔哈赤第四任大妃。阿巴亥在万历三十三年(1605)为努尔哈赤生下十二子阿济格,万历四十年(1612)生下十四子多尔衮,万历四十二年(1614)又生下了十五子多铎。从嫁给努尔哈赤到努尔哈赤去世,前后长达二十五年的时间里受到了努尔哈赤特殊的宠爱。

正是因为努尔哈赤对于大妃阿巴亥的喜爱,对于阿巴亥的三个儿子,努尔哈赤也予以了特殊的照顾,甚至计划着由多尔衮继承自己的大汗位置。为此在努尔哈赤的晚年,将亲统的两黄旗中授予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每人15牛录,其余自己统帅做亲军,同时努尔哈赤还明确的指示阿济格统领镶黄旗,多铎统领正黄旗,自己死后统帅的亲军全给多铎,后赐一旗给多尔衮,就在努尔哈赤去世前不久,已经把镶白旗旗主杜度调到镶红旗下,有很大的意向就是要安排多尔衮继任镶白旗旗主,这样一来,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的军事力量占有很大的优势,没有一个其他兄弟可以与他们相比。

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阿济格22岁,多尔衮和多铎都只是只有十几岁,阿巴亥成为了他们最大的保障和依靠,如果失去了阿巴亥,别说让多尔衮去与四大贝勒争夺大汗之位,三兄弟就连自保很难。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将多尔衮等人排除在汗位争夺之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除掉阿巴亥,让多尔衮兄弟失去靠山,而当时四大贝勒又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所以大妃阿巴亥被逼殉葬成为了必然。


阿巴亥的死很大程度上也同她自己的失误有关,而也正是因为此,不仅自己失去了生命,也让多尔衮失去了汗位。

努尔哈赤去世后,汗位的争夺实际上就是在皇太极与多尔衮兄弟之间展开的。

四大贝勒中,大贝勒代善,因为当年与阿巴亥的谣言,为努尔哈赤所厌恶,又因治家无方,失去了继位资格;二贝勒阿敏,本身就不是努尔哈赤的儿子,是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天生就不具备资格;三贝勒莽古尔泰,赳赳武夫,曾为了讨好努尔哈赤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不仅是努尔哈赤,就连满洲贵族所有人都极力反对莽古尔泰;所以在四大贝勒中,剩下的只有皇太极,一方面皇太极战功卓著,声望很高,另一方面,不得不说皇太极的心计是四大贝勒最重的。

在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在为争夺汗位积极筹划准备的时候,阿巴亥只顾着悲痛伤心,没有做任何的部署,这也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不仅自己身死殉葬,自己的儿子多尔衮也从此失去了汗位,葬送了前程。

首先,让原本奉努尔哈赤命支持自己的代善,转而支持了皇太极。

努尔哈赤生前曾表示,自己死后将阿巴亥与多尔衮兄弟托付给了代善,代善也是欣然接受的,这就确定了如果是多尔衮继位,代善摄政王的辅政地位。

但是,代善的两个儿子岳托与萨哈廉极力反对代善支持阿巴亥的儿子登基,毕竟当年与阿巴亥的事件让代善家族失去汗位争夺资格本就令二人不满,加上二人战功卓著,自然不会服气从未有尺寸之功的多尔衮等人,所以强烈反对,并且表达了坚决支持皇太极继位的态度。

而此时的阿巴亥并没有向代善进行许诺和拉拢,而代善也在家人的劝阻和建议下,放弃了支持多尔衮,转而支持皇太极。

其次,没有拉拢阿敏和莽古尔泰。

努尔哈赤死后的汗位争夺,有两个人是自始至终没有资格的,这两个人就是阿敏和莽古尔泰,而他们两个则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同时更多的也是在观望,毕竟两个人手中握着的是正蓝旗和镶蓝旗两大势力,是可以完全左右局势发展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更加看重的是利益与地位,谁能给予他们的更多,他们就支持谁。

而此时的阿巴亥,并没有对于阿敏和莽古尔泰进行拉拢,也没有向二人进行求助,更没有进行政治利益的许诺与交换,也使得阿敏和莽古尔泰也站在了皇太极一边。

再次,就是缺乏对于皇太极行动的掌握。

在努尔哈赤去世之后,阿巴亥也没有及时的关注皇太极的动向,没有了解到皇太极以及其他三位贝勒的情况,没有做到知己知彼,因而就在仅仅几个小时之后,当四大贝勒站在她面前的时候,等待着阿巴亥的也只有被逼殉葬的事实了。

而伴随着阿巴亥的殉葬,当时只有十四岁的多尔衮根本无力同四大贝勒相抗衡,即便真的是努尔哈赤留有遗命将汗位传给多尔衮,也是无济于事了。只是皇太极并没有将他们赶尽杀绝,而是让他们继续统领两黄旗,之后黄白对调,改为统领两白旗。

经过满洲贵族议会的推举,皇太极最终登上了汗位,改元天聪,起初朝政继续由四大贝勒共同治理,“南面同坐、共受朝拜”,在相继除掉莽古尔泰和阿敏,代善退出后,皇太极“南面独坐”,开始独掌大权,并于1636年在盛京(今辽宁沈阳)称帝,国号大清,改元崇德。

最佳贡献者
2

阿巴亥,乌拉部主满泰之女,父亲去世后由叔父布占泰收养。为了巴结努尔哈赤,年仅12岁的阿巴亥就被叔父送给了努尔哈赤。

阿巴亥年轻貌美,聪明善解人意,能够随机应变,深得努尔哈赤的欢心,在13岁那年被封为大福晋,当然其中有努尔哈赤想笼络乌拉部的因素,更是出于对阿巴亥的宠爱与信任。阿巴亥也很争气,为努尔哈赤生下三子,分别为: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

就在阿巴亥生活美满时候,乌拉部与努尔哈赤翻脸,努尔哈赤直接灭了乌拉部,所幸努尔哈赤没有迁怒于阿巴亥,还令三个儿子开始掌握军权,可见盛宠有加。

如此受宠的阿巴亥,为何努尔哈赤要逼她殉葬呢?

满人有父亲死了,儿子继承家产和庶母的惯例。当时的努尔哈赤年事已高,而阿巴亥小他31岁,三子年幼,他担心母子四人在自己死后没有依靠,打算让自己当时属意的继承人代善娶阿巴亥。代善与阿巴亥也明白这层用意,却等不及努尔哈赤去世就搞在了一起,被努尔哈赤的小福晋告发。

努尔哈赤大动肝火,毕竟自己还没死呢,你们就如此迫不及待,反而打消了将阿巴亥许给代善的想法,找个由头将阿巴亥休了。

之后的一年,阿巴亥带着三个孩子在一个破木屋里生活,后来努尔哈赤又接他们回来,恢复她的大福晋地位。由此来看,努尔哈赤是真心喜爱阿巴亥的,思念强过愤怒,他才会接她回来。

后来,努尔哈赤与袁崇焕一战后卧病不起,因毒疮发作而死。临死前,他想到阿巴亥与代善的往事,又考虑到阿巴亥善妒,怕她扰乱后宫,下旨要阿巴亥为其殉葬。

阿巴亥三子尚幼不愿殉葬,奈何四大贝勒苦苦相逼,只能自缢身亡。

换个角度想皇太极也不能让阿巴亥活着,皇太极继位按理要娶阿巴亥,可是她已经和哥哥代善有染天下皆知了,娶她代善不高兴,不娶她皇家面子不好看。再者,阿巴亥是个厉害的女人,是大福晋还有三个儿子,日后她很可能会帮着自己儿子夺皇太极的汗位,所以阿巴亥必须得死。

可怜年少的多尔衮三兄弟,眼睁睁的看着母亲被哥哥们逼死却无能为力。多尔衮当上摄政王后追封阿巴亥为皇后,葬入太庙,算是替母亲了却些许遗憾。

3

阿巴亥是努尔哈赤的大妃,是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的母亲,努尔哈赤死后,她为努尔哈赤殉葬,实在是可惜可叹!

《太祖武皇帝实录》较为详细地记述了阿巴亥被逼殉死的情景:“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诸王以帝遗言告后,后支吾不从。诸王曰:“先帝有命,虽欲不从,不可得也。”后遂服礼衣,尽以珠宝饰之,哀谓诸王曰:“吾自十二岁事先帝,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离,故相从于地下。吾二子多尔衮、多铎,当恩养之。”诸王泣而对曰:“二幼弟,吾等若无恩养,是忘父也。岂有不恩养之理!”于是,后于十二日辛亥辰时自尽,寿三十七,乃与帝同柩。”

总的来说,阿巴亥必须为努尔哈赤的逻辑有很多条:

1,为了皇太极顺利继承皇位,阿巴亥必须死。对于任何企图争夺汗位的诸子或者将来继位的新汗而言,大福晋都是一个潜在的政治威胁。因为乌拉那拉氏身为后金的国母,地位至尊,如若不让她殉葬,等到她的三个儿子长大成人之后,倘若出现母子联合的局面,那么对即位的新君将是一个巨大的政治威胁。权衡再三,也只有先下手为强,借此良机先行除掉大妃。

2,阿巴亥自己性情善妒,从不懂得掩饰自己的情感,估计也得罪了不少人。努尔哈赤在世之时,人们尚且有所顾忌,诸人不敢轻举妄动,不敢对大福晋流露出半点儿的不敬。但等到努尔哈赤死后,他的遗孀大福晋也就成了待宰的羔羊,并且无力还手。于是在四大贝勒众口一词要求殉葬,三个儿子没有异议的情况下,之后殉葬换取新皇帝善待三个儿子。

3,努尔哈赤有可能确实要求过让阿巴亥殉葬。事实上,阿巴亥虽然还是大妃,实际上早已失宠。最有可能保护她的丈夫努尔哈赤有可能是害死她的主谋,而她的三个儿子有可能是帮凶。


4,阿巴亥和代善的私情,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小福晋德因泽告发说大福晋阿巴亥送食物给代善和四贝勒皇太极吃,皇太极心机深沉,他接受而未食但代善接受而食之;小福晋德因泽又告发说大福晋经常深夜出宫到代善家去;还告发说举行聚会时,大福晋精心打扮和代善眉来眼去。


这件事的真相有可能是,德因泽的告密就是皇太极指使的。这一告密事件,打击了了代善,让他无法成为合法继承人,也打击了阿巴亥,让她地位宠信降低她的三个儿子也丧失了继位机会。而努尔哈赤一死,皇太极让阿巴亥和德因泽一起为努尔哈赤殉葬,这件事成了永远的秘密!代善,更是老老实实当皇太极的奴才了

阿巴亥殉葬这件事,往往不是个人的意愿,充分证明了一件事。在皇权时代,男权时代,一个女子不管多聪明,最后肯定斗不过男人。

也许正是这种残酷的斗争,让清朝皇帝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素质,不敢懈怠,因为一旦懈怠,就会被人弄死!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丹水秋风!

4

谢邀,阿巴亥是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女人,却干了一件让努尔哈赤羞于启齿的事情,更是年纪轻轻就惨遭灭口,她究竟是干了什么事情才落得如此下场?

努尔哈赤晚年最宠爱的女人

努尔哈赤一生有四位大妃(相当于皇后),其中三位都先他而逝,包括我们前面提到的孟古姐姐(也有人说孟古姐姐并没有成为大妃,这样算就是三位大妃),而第四位大妃,却是为他殉葬的。她就是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

阿巴亥无疑是努尔哈赤晚年最宠爱的女人。她是我们前面“叶赫老女”中和东哥定了两次婚的乌拉部布占泰的侄女。

布占泰在“九部之战”中被努尔哈赤俘虏,不过努尔哈赤对他还是很优待的,不但没有杀,还先后把自己家族里的三位女子都嫁给了他,包括努尔哈赤自己的女儿穆库什。

为了讨好努尔哈赤,布占泰也把自己哥哥满泰的女儿阿巴亥嫁给了努尔哈赤,那一年,阿巴亥才十二岁。

这位乌拉部的小姑娘可不简单,很快就得到了努尔哈赤的宠爱,并且连生三个儿子——第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

这个过程中,孟古姐姐因病去世,阿巴亥后来居上,超越其他宫妃成为大妃。

到此,阿巴亥一直是幸运的。在她侍奉努尔哈赤那些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后金,发布“七大恨”,公开讨伐明朝,可谓蒸蒸日上。

阿巴亥的三个儿子,年纪虽小,却因为是“嫡出”,早早地就被封为“贝勒”,在“四小贝勒”中占了三个。假以时日,这三个孩子中会不会出一个“汗王”,也不一定啊。可是突然间,阿巴亥的大妃位被努尔哈赤给“撸”掉了,而且还把她赶出了宫廷,另外居住。这是怎么回事呢?

与“儿子”有染的阿巴亥

原来,是有庶妃(相当于后来的贵人、常在之类的低级宫嫔)告发大妃,说她与大贝勒有染!

大贝勒叫代善,是努尔哈赤的第二子。努尔哈赤和他的原配夫人佟佳氏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储英,因获罪而被赐死。次子代善,此时在诸子中居长,也是当时的“四大贝勒”之首。

努尔哈赤晚年,子侄中有“四大贝勒”,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三贝勒莽古尔泰(第五子)、四贝勒皇太极(孟古姐姐的儿子,第八子,后来的清太宗)。

代善居长,军功多而又老成持重,努尔哈赤自然分外倚重他。可是,代善怎么会和“小妈”阿巴亥有染呢?

要说这事情还是努尔哈赤自己惹出来的。当时满族有“收继婚”的习俗,也就是说,当现任首领(或者是某一家贵族的家长)去世后,继任的首领可以娶前任首领的妻子为妻,即所谓“收继”。

努尔哈赤当时已经六十多岁,感觉自己时日不多,而大妃阿巴亥正值妙龄(三十岁左右),她的几个孩子也小,觉得应该给她们今后的生活找个依靠,所以有一次和代善提出,要把阿巴亥母子托付给他。

当然,努尔哈赤这么说,不仅是把大妃母子托付给代善,还隐含着想传位给代善的意思。

这对代善和阿巴亥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可惜的是努尔哈赤的话说得太早了点,反而让当事人心痒起来。

据说后来,阿巴亥趁着努尔哈赤出征,而代善留守的机会,曾经给代善和皇太极都送过好吃的(对于这些好吃的,代善吃了,皇太极却没动)。然后,有人看见大妃在大贝勒面前浓妆艳抹,眉来眼去。更有甚者,有人看见大妃半夜里往大贝勒家跑……

以上都是告密的庶妃德因泽说的。努尔哈赤当然大怒——我还没死呢!不过,为了保持体面,他并没有以这个罪过处罚阿巴亥(那也太丢人了),而是找了另外一个理由——说阿巴亥本性贪婪,私藏财物,所以取消大妃名号,赶出宫去另住。

此事的真相如何,已经无从知晓了。但是,结果是清楚的——有了这么一段桃色新闻,代善继承皇位的可能性就彻底没有了。

那么剩下的三个贝勒,阿敏是侄子,莽古尔泰人如其名,过于粗鲁,有勇无谋,所以——四贝勒皇太极的继位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因此有人推测,德因泽告的状,是皇太极授意的。

这一招挺毒,不过阿巴亥的魅力真的很大,被逐一年之后,努尔哈赤就把她召回,恢复了大妃名号。到努尔哈赤临终之前,他首先招来的也是阿巴亥,是阿巴亥陪伴他走到了生命最后一刻。

被弓弦勒死的大妃子

努尔哈赤宾天,皇太极在众贝勒的推举下继承了汉位。这其中代善的功劳不小,是他带头要拥立皇太极的。或许是因为自己于汉位无望,想找个强有力的靠山吧。

这件事发生在努尔哈赤宾天、众皇子赶来的那一天。可是接下来的这一天,却宣布了努尔哈赤的一道遗命——命大妃阿巴亥殉葬。

满族早期虽有殉葬的习俗,一般是让奴仆殉葬,大妃殉葬,却是清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努尔哈赤真的那样记恨阿巴亥的出轨,非得让她陪着一起死吗?难道他不顾及那三个年幼的儿子,没有了娘亲的照看,前路凶险吗?

也有人说,努尔哈赤让阿巴亥殉葬,是为了给继位的皇太极扫清障碍——这似乎也没有必要。因为皇太极不是软弱的建文帝,非得让老祖父朱元璋杀尽功臣扫平道路,相反,皇太极此时已经足够强大,想除掉阿巴亥——他可以自己来。

是的,关于阿巴亥殉葬的另一种说法是,皇太极和其他三大贝勒假传遗命,逼阿巴亥殉葬。不要忘记,阿巴亥是最后和努尔哈赤待在一起的人,她手中是否会有其他的遗诏——比如,让多尔衮继位?即使没有什么遗诏,阿济格三兄弟,如果有这位能干额娘的支持,后患会有多大?所以,要除掉阿巴亥的,应该就是皇太极,而且这次,他办到了。

在努尔哈赤去世后一天,大妃阿巴亥殉葬了。临死前,她哭着要求四大贝勒照顾好她的孩子们,得到肯定的答复,才自杀身亡(也有更恐怖的传说——是用弓弦勒死的)。

其实,还有两个殉葬者,就是前面告发阿巴亥的庶妃德因泽以及另一位和她交好的庶妃阿济根。——唉,灭口灭得真干净。

阿巴亥死了。她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后来为皇太极冲锋陷阵,都立下赫赫战功。再后来,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成了摄政王,带领清军入关,一时间权倾朝野。

为了给自己“殉葬”的“额娘”一个交代,阿巴亥被追封为孝烈武皇后。不过,这次死后的追封时间也很短暂。多尔衮因病在永平去世,成年后的顺治帝因为对多尔衮的仇恨,剥夺了阿巴亥的皇后追封,连牌位也移出了太庙。

5

年轻美丽的阿巴亥殉葬的原因,说法有两种,

1。认为是努尔哈赤的意思,是他生前留下了遗命。 阿巴亥的比努尔哈赤小31岁,在嫁给努尔哈赤的时候真正的豆蔻梢头二月初,只有12岁。当时努尔哈赤的儿子代善已风华正茂了,已是19的年龄,比天真的阿巴亥年长7岁。阿巴亥被封为大妃之后,先后生下了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个儿子。由于阿巴亥受宠,努尔哈赤即将自己的得力部队两黄旗,交给了多尔衮三兄弟管理。

努尔哈赤很早的时候,曾许诺将皇位传给代善。在努尔哈赤晚年的时候,阿巴亥为了讨好、巴结代善,同代善关系超过了一般小妈与儿子的关系,变得非常亲密,有了通奸行为。此败露后,代善被取消了储君的职位,阿巴亥也被努尔哈赤疏远。得由于对她三个儿子的喜爱,努尔哈赤一直到去世,都没有剥夺多尔衮三兄弟掌握八旗最强大的两旗的权力。于是,努尔哈赤去世前对着贝勒们说:“等到我死之后,一定要让阿巴亥殉葬。”。 因为阿巴亥曾经背叛过自己,努尔哈赤心中充满了怨恨,杀母留子。所以,在临死前逼迫她殉葬。这有符合情理的一面。

2.另一种说法比较流行,是说皇太极伪造努尔哈赤的遗命,逼迫阿巴亥殉葬的,目的是为自己继位扫除障碍。 能征惯战的皇太极自己掌握的部队只有一个正白旗,力量有限,根本无法同多尔衮兄弟相抗衡。皇太极能够坐上皇位,靠的是自己拉拢人心的手段和纵横捭阖的政治谋略。在当皇帝前,他自己并没有强悍的军事实力。

当时,实力最强的就是多尔衮兄弟和代善。 而代善和阿巴亥关系众人都心知肚明,多尔衮又是阿巴亥的儿子,这样的格局对皇太极十分不利。不言而喻,阿巴亥殉葬的最大的受益人将是文武双全的皇太极。而阿巴亥的三个儿子中,年龄最大的才只有21岁,阿巴亥殉葬后,她的儿子根本无法同皇太极争夺皇位。 于是,皇太极伪造了遗命,这种可能性很大。我倾向于这种说法。
在当时的背景下,满清贵族大部分人都已经支持皇太极上位了,如果阿巴亥不肯接受殡葬遗命,想要起兵反抗的话,肯定会为多尔衮兄弟带来不良后果,甚至灭顶之灾。 所以阿巴亥牺牲了自己,在明知是假遗命的情况下,殉葬而死。

6

作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晚年最宠爱的妃子,阿巴亥是有清一代唯一殉葬的后妃,而且不是自愿殉葬的,是争权夺利的牺牲品。阿巴亥育有三子,既日后的英亲王阿济格,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毫无疑问这是个庞大的政治集团。且不提据说努尔哈赤临终前想传位给最受宠爱还年幼的多尔衮,万一有遗言只交代嘱托了阿巴亥一人而阿巴亥又公开宣布了,先帝的遗言必然有人怀疑有人支持,没有人敢公开对抗先帝遗言的正统性,是皇太极伪造了遗诏继承了皇位(当时还是汗位)。努尔哈赤的长子代善因为与阿巴亥交往过多努尔哈赤心里能没想法吗?年长资历老有军功的代善出局了。皇太极逼死阿巴亥,是因为阿巴亥眼前的实力和影响力就已经很可观了,日后的实力更不容小觑,阿巴亥一人就能影响代善的两红旗,掌控多尔衮兄弟的两白旗,皇太极的屁股还稳得住吗?所以说,伪造遗诏以殉葬的名义逼死阿巴亥就是清除了具有重大潜在威胁的权力集团的精神领袖,清太宗皇太极才能有稳固的皇权

7

阿巴亥是女真乌拉部贝勒满泰的女儿,从小就失去父亲,后由叔父布占泰收养。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战争中打败乌拉部,布占泰为了求得一时安定,把年仅12岁的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



阿巴亥是一位年轻貌美、仪态端庄、善解人意的小姐姐,遇事反应迅速,深得努尔哈赤喜爱,在13岁的时候就从后宫中脱颖而出晋升为大福晋。

努尔哈赤沉迷于阿巴亥的温柔乡,鱼水之欢的事情自然没少办。短短几年,阿巴亥就为努尔哈赤先后生下了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和十五子多铎。

好景不长,夫妻两终究还是出现裂痕。按照满清游牧民族的习俗,父亲死后,由儿子继承家产和庶母。努尔哈赤准备把阿巴亥赐给自己的二儿子代善,阿巴亥也知道只有抓住代善这根救命稻草才能保全自己的荣华富贵。于是,这对“母子”就迫不及待的开始暗通款曲。

却不料这件事被皇太极知道了,直接小报告给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一听,火冒三丈,心想自己还没去世,儿子跟老婆就心急火燎地“开弓”了,直接废除了代善的继承权。阿巴亥在此事件中也被抛弃,与自己的三个儿子在“小黑屋”生活。但是不到一年,努尔哈赤就接回阿巴亥母子,并且恢复其名分。



公元1626年,68岁的努尔哈赤在回盛京的途中病逝。对于阿巴亥而言,失去丈夫,仅仅是厄运的开始。第二天,努尔哈赤尸骨未寒,几位大权在握的贝勒就赶紧逼迫阿巴亥殉葬。按照清朝的殉葬制度,嫡妻以及有子女的小老婆不必殉葬,阿巴亥的死显然是有其他力量的推动。

阿巴亥身为大妃,政治影响力比较大。她的存在,让其他几位掌握实权的贝勒如坐针毡。在皇权社会,掌握权力的既得利益者自然不希望有人与其共享,阿巴亥只有死了,几位贝勒心里才踏实。

努尔哈赤生前最宠爱的就是女人就是阿巴亥,她知道许多不该知道的事情,只有人死了,才不会泄露。尤其是努尔哈赤死的时候,阿巴亥就在身边,很有可能知道真正的大汗遗命。万一阿巴亥对外宣布传位给自己儿子,那皇太极、代善等人岂不竹篮打水一场空。阿巴亥的几个儿子,每个都是潜力股,一旦羽翼丰满,母子联手,必然会打破原有的政治格局。



阿巴亥的死与其说是遗命,不如说是孤儿寡母对强权的妥协。

8

关于这个问题,野史上最多的注解是,阿巴亥是被皇太极率领几大贝勒害死的,用弓箭勒死,强迫她为先皇殉葬。

《太祖武皇帝实录》较为详细地记述了阿巴亥被逼殉死的情景:

“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

从这段史料记载来看,殉葬是努尔哈赤的意思,皇太极及几大贝勒仅仅是努尔哈赤遗嘱的执行者。

阿巴亥是清朝殉葬的第一人,她死的时候才36岁,对于一个女性的掌权者,这无疑是最年富力强的时候。可惜她的三个儿子还太小,尤其是有能力掌控朝局的儿子——多尔衮,只有15岁。虽然阿济格22岁已经成年,但这个人对政治既没能力也没兴趣,帮不上阿巴亥什么忙,对皇太极及诸王贝勒也构不成威胁。

如果人并非皇太极所杀,那么皇太极是否有杀心呢?有。对于心机深沉的皇太极而言,虽然虚伪到再三推辞皇位,但对皇位的垂诞也并非一日两日。

但皇太极有心无力,当时的他还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可以为所欲为,在他上台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要先参拜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然后三个人一起坐下来听政。

皇太极是个谨慎而心机深沉的人,他绝不会自作主张杀阿巴亥,阿巴亥在后宫位份尊贵,她的地位决定了她是皇太极的母妃,“弑母”的罪名会给皇太极留下道德上的污点,他不会这么做的。而且多尔衮年纪尚小,对皇太极威胁没那么大。让他感到威胁的是努尔哈赤对阿巴亥的过分宠爱,现在努尔哈赤死了,阿巴亥的力量被大大削弱。

所有政治家都是心狠手辣并且深谋远虑的,多尔衮、多铎会长大,而且他们都是优秀的孩子,阿巴亥一人掌控三个儿子,对皇太极和几大贝勒的利益并无好处。而且阿巴亥如果是个单纯的女人也就算了。可她的心机很深,很会抱大腿,也知道男人的心意,正因为她懂得男人的心意,并且会用手段去迎合,她还有强烈的欲望和野心,所以她才是政敌眼中最危险的人物。由她教唆,即使多尔衮没这个心,也早晚有这个心。

这个念头并不仅仅是皇太极和几大贝勒的,也是努尔哈赤的,狐狸还是老的狡猾,皇太极他们想到的,努尔哈赤早就想到了。

导致阿巴亥殉葬最直接的原因,是努尔哈赤心头的一根刺,这是怎么回事呢?努尔哈赤为什么心心念念,希望阿巴亥死呢?

这要从清朝的一个古怪的婚姻制度说起,清朝的“收继婚”的习俗,让阿巴亥和代善走的很近,两人年纪相仿,而阿巴亥和努尔哈赤差31岁。

努尔哈赤考虑过他身后,对阿巴亥的安排,他的意思是嫁给代善。但努尔哈赤的心意是一回事,阿巴亥的行为又是另一回事。当时她跟代善走得太近,甚至深夜都有往来,被一直嫉妒她的妃子告发,努尔哈赤怒火攻心,一气之下找个借口将阿巴亥休弃了,理由是——“私藏金银”。这就是天命五年的“大妃事件”。

阿巴亥在外面凄苦地生活了一年,自己煮饭吃,而心中残存的对她的怀念让努尔哈赤又把她接了回来,重新立为大妃。这一举动说明阿巴亥对付男人的手腕,她能让男人对她念念不忘。

后来阿巴亥迅速执掌后宫全部权力,成为大清后宫第一人。阿巴亥不知道,男人始终是男人,他能重新爱她,却未必会真正原谅她。她跟代善的绯闻,始终是努尔哈赤心头的一根刺,而让她殉葬,既是考虑到阿巴亥的政治野心,也是不想给代善留下这个人。

努尔哈赤死后,阿巴亥可谓四面楚歌,因为她生性善妒,讲话又比较犀利,皇太极和几大贝勒都不喜欢她,也都忌惮她。努尔哈赤的遗嘱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机会,除掉阿巴亥。虽然说他们并不着急这么做,但除掉阿巴亥从长远考虑,对他们是有利的。

可怜的阿巴亥就这样成为了大清殉葬的第一人。


9

阿巴亥是女真乌拉部贝勒满泰的女儿,父亲去世后由叔父布占泰收养。努尔哈赤出兵灭掉哈达部,势力日趋强大,布占泰为了保住乌拉部,将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嫁给女儿努尔哈赤的弟弟,将年仅12岁的侄女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做小妾,以换取乌拉部族人的平安。

阿巴亥年轻貌美、仪态端庄、善解人意,能够随机应变,深得努尔哈赤的欢心,在13岁那年被封为大福晋,阿巴亥也很争气,为努尔哈赤先后生下了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和十五子多铎。阿巴亥的地位越来越稳,但此时叔叔布占泰为了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和努尔哈赤翻脸,射死了自己的妻子爱新觉罗·穆库什(努尔哈赤女儿),努尔哈赤和布占泰从此交恶。但这并没有影响阿巴亥的地位,她所生的嫡子反而继承了八旗中的三旗。

当时满人因草原游牧生活所致,儿子继承家产和庶母的习俗,当时年事已高的努尔哈赤,出于对小他31岁的阿巴亥和三个幼子的真爱,她赐给自己的儿子代善,只是没有明说。代善和阿巴亥对此心知肚明,阿巴亥知道必须抓牢代善才能保全家族,所以对此没有异议,并过早情深深雨蒙蒙,此事被皇太极知道后,指使努尔哈赤的庶妃德因泽向努尔哈赤告发说大福晋经常深夜出宫到代善家去;还告发说举行聚会时,大福晋精心打扮和代善眉来眼去。

努尔哈赤气得差点吐血,我还没死你们就等不及了,废了代善的汗位继承权,把阿巴亥也休了,此后的一年,阿巴亥带着三个孩子在一个破木屋里生活,后来努尔哈赤又接他们回来,恢复她的大福晋地位。

1626年68岁的努尔在返回都城盛京(沈阳)的途中、距沈阳四十里的叆鸡堡病殁,当夜阿巴亥扶柩回宫。第二天黎明时分,此时阿巴亥还是一个刚刚痛失丈夫寡妇,丈夫还尸骨未寒,野心勃勃皇太极就迫不及待的传达所谓的遗命,逼迫阿巴亥殉葬。

在后金的殉葬制度之中,嫡妻和有儿子的妾室不能殉葬,无论从哪一点上来说阿巴亥都不符合殉葬条件。

但她必须死,因她威胁到皇太极的汗位:

皇太极指使庶妃德因泽告密,一是直接把代善打入了冷宫,二是因阿巴亥的失宠,她的三个儿子也会跟着倒霉,皇太极在汗位争夺中觅得先机。

对于皇太极而言,因为阿巴亥身为后金的国母,地位至尊,等到她也三个儿子长大出现母子联合的局面,对皇太极是一个定时炸弹,所以努尔哈赤殡天,皇太极才乘此机会除掉阿巴亥。为他顺利登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就是说,努尔哈赤令阿巴亥殉葬的遗命原本子虚乌有,是皇太极一手杜撰,用来除掉阿巴亥的借口。凑巧的是,还有努尔哈赤的两个小福晋也跟着一起殉葬了,其中一个就是曾经告发阿巴亥与代善的那位,在努尔哈赤众多妃子中,选择了这位告密者,这不得不令人更加疑窦丛生,皇太极有杀人灭口的重大嫌疑。

皇太极遵守阿巴亥临死前的要求,没有伤害她的三个儿子。但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不仅霸占了他的女人孝庄,还成为了大清实际上的掌权者。但顺治帝又将将他挖出来鞭尸,连同着阿巴亥的灵位一起扔出了宗庙。

综上与其说阿巴亥死于殉葬,倒不如说她是死在政权斗争之中,是皇储争斗的牺牲品。

10

政治斗争的背后,永远都是血淋淋的惨案——阿巴亥的殉葬,可以说是无可奈何

而这一惨案的幕后黑手,就是新任大汗皇太极,可以说是阿巴亥错误的估计了皇太极的能力,而自己和代善之间的绯闻也没能有效的处理

最终阿巴亥遗憾殉葬,其子多尔衮也没能如愿以偿成为新任大汗!


一个细节揭示——如若不是皇太极从中作梗,新任大汗势必是多尔衮

这要追溯到满族也就是后金的生产军事合二为一的社会组织——牛录制。所谓牛录类似于部队番号,一个牛录有多少人,整编为一队。而这些牛录则在八旗之下,标准意义上来说每旗各有牛录若干,所以拥有牛录的多少,直接代表了实力强大与否。因为牛录就是兵权!

由于努尔哈赤十分宠爱阿巴亥,所以其所生三子均有不少的牛录,所以幼年时期的多尔衮三兄弟就列席军事议会,这也反应了努尔哈赤爱屋及乌的心理,以及对这三子的宠爱。后来,努尔哈赤毒疮迸发而死,其手中所握的亲兵牛录则交由其幼子多铎也就是多尔衮的弟弟掌管,由于三兄弟尚且年幼,实际上这部分兵权的控制者就是阿巴亥

三人本就各自拥有15个牛录,加上努尔哈赤给的20个牛录,这三兄弟手中的兵权已经足以跟任何一个贝勒抗衡,而且代善和阿巴亥的绯闻无论是否真实,其当时的表现的确是有要倒向这三子的势头,所以加上代善手中的牛录数量,阿巴亥是有实力扶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多尔衮上位的,可是早已洞察一切的皇太极,并不甘心于此,在他的多方活动下终于战胜了看似强大的阿巴亥母子四人

核心关键人物的倒戈,直接促成了阿巴亥集团的失败

曾贵为太子的代善,原本是努尔哈赤最为欣赏的儿子,但由于他跟阿巴亥之间的绯闻,让努尔哈赤十分不满,并最终废掉了他的太子之位,虽然这二人之间真真假假,究竟是否真的有一腿实属难以断定,但太子之位没了倒是真的

从努尔哈赤生前的表现来看,他的确是有想要阿巴亥之子继承汗位的打算,故而才会在其三子尚年幼之时便给予大量牛录甚至掌旗。甚至说他自己也默认了代善和阿巴亥的关系,并理所当然的认为代善会帮助阿巴亥,这样一来大汗之位是唾手可得

皇太极深知其中利害,于是找代善谈判,他手中所握资源和阿巴亥旗鼓相当,唯有代善的倒向,才是最终的一锤定音所在。首先皇太极游说的便是代善的两个儿子。理由也很简单,你爹之所以当不了大汗,就是因为阿巴亥,你气不气?不用说,肯定很气,所以从儿子层面肯定是一万个不同意自己老爹跟阿巴亥联盟

再后来,皇太极又告诉代善,“你别看现在帮了阿巴亥,等到多尔衮这小子长大了,知道你和他老妈的关系,他能让你好过?自个琢磨琢磨吧!”

终于,儿子们的赞成票,加上自己家族利益的驱使,让代善做出了决定——支持皇太极

女人的心思,终究还是太天真,孩子们也终究斗不过老狐狸

自认手握一切的阿巴亥没想到,代善竟然选择倒戈皇太极,而他这一决定也获得了其他年长贝勒们的同意,于是皇太极就任后金大汗,并作出了那个残忍的决定——责令阿巴亥殉葬

此时的多尔衮三兄弟尚且年幼,主心骨就是这个年轻的母亲,失去靠山和支持的阿巴亥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结局会是这样,纵使她有一万个不愿意,也没有办法再做反抗。毕竟儿子们尚且年幼,无论是发动政变还是造反,都不具备胜利的条件

就这样,年轻的多尔衮目睹了自己的母亲死去,而他却无能为力。或许是因为愧疚,或许是因为忌惮三兄弟手中的兵权,代善和皇太极都没有在阿巴亥死后为难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而是一手拉扯他们,给他们机会成长,最终也促成了一代摄政王多尔衮的功成名就

不得不说,这一场斗争中代善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他的倒向直接决定了后金的新一任继承人,说句马后炮的话,他的这个选择是非常正确的,避免了幼主即位导致国家动荡,与此同时又促成了多尔衮的成长,好让他在后来的入关大业中大放异彩

随着皇太极的死去,多尔衮已经成为后金第一号人物,无论是其政治能力还是军事水平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而逐步取得权力中枢并直接操控满清发展的多尔衮,也选择为自己的母亲做一点事情

先不说他后来囚禁豪格、跟大玉儿传绯闻。在他当上摄政王并权倾天下之后,他做的是将自己的母亲追封为皇后,并配享太庙,也算是了却了母亲的遗憾

当然,三次错过机会成为皇帝(大汗)的多尔衮,也和其母阿巴亥一样,让人唏嘘不已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