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银库是清朝地位之最的国库,自然会派不少库兵守护着国家的银两。然而尤其在道光年间,守卫库兵竟然从银库中偷取银两靡然成风。

清朝库银丢失情况多严重?

纸永远包不住火。由于银库库兵的银两分配不均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程度,最终小到底层官兵、大到宰相大臣都想极力掩饰的黑幕被揭开。

道光皇帝勃然大怒,这整个国家吃饭的国库银两竟被他们揣入腰包,太荒唐了!

于是道光帝派刑部尚书前去调查,不查不知道,一查真是吓一跳。原本银库里应该存放1218万两的白银,但现在却不足293万两。堂堂一个国库,竟然不明不白被拿走了925万两银子,这对道光帝更是火上浇油。

然而无奈的是,上哪儿去追回这空缺的925万两白银呢?补全国库简直是无稽之谈,道光帝也心知肚明。这偷拿库银的事已不是一年两年了,小到库兵,大到朝廷大臣,如果将他们一一抓获,必将会影响到朝廷局势及运行。

所以,道光帝下令,将经手过库银的库兵以及银匠全部关押;并按一定比例进行处决,其家属被发配边疆。

担任过库官、大臣等官员,依据在任时间每月受罚上交一定银两,若已离世,则由其家属减半代付。

然而从之前的种种迹象来看,这些库银的丢失一定是因为内部的人坚守自盗,否则丢失了这么多的钱,怎么可能没人发现。

想要成为银库库兵都需要什么要求?

一般银库会雇佣13名库丁,他们也不是能天天干活的。因为户部银库每月只开放9天时间,这样他们才得以进入银库“工作”。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具备成为库丁的条件,库丁必须能够承受得起1000两白银的重量(也就是现在的74斤左右的白银重量)。


不光是这样,还得承重走十几步路,并能跳过银库高高的门槛,这样才能成为“百里挑一”的库丁。

对于这样能捞到不少油水的库兵一职,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所以我们大可以想象出库兵一职背后的水有多深。

他们必须先备好大概6000两左右的白银贿赂户部官员,才可能成为库丁。

然而库兵是如何偷运白银?

我们好奇的当然是库兵如何将白银偷运出来的,因为我们知道进入国库,一定是戒备森严。更何况按照规定,库兵进入银库前必须脱光了衣服进去,还要接受官员检查等等。

历史上并未对此有所记载,民间说法可有不少:

以身藏银:就是有这样一种人,专门为了从银库里偷运白银而训练了一群孩子。开始他们训练孩子将鹌鹑蛋塞入自己的“谷道”(你懂的)之中,在习惯了之后,他们会让孩子塞入鸡蛋。

如此下去便是鹅蛋、铁丸(约300克重)。在习惯了放入一个铁丸之后,他们会要求孩子增加铁丸的数量,增加到了十个,这才达到了训练的标准。

因为十个铁丸大约为100两白银,最终这些孩子训练成功后,会被送去当库丁。

以壶藏银:这第二种说法便是到了寒冬,库丁便要求携带水壶,以便口渴时喝水。到时候就将银子置于壶中,而城内必定寒风刺骨,壶内的水会被冻住,也把银子给冻住了。

所以在官员往下倒水壶的时候,银子并不会从壶中掉落,因此也就不会被发现了。

为什么不管,背后有谁包庇?

一个国家的国库竟有近七成的白银流失,为何等到快要亏空的时候,皇帝才会知晓呢?这其中的猫腻,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

从最底层的库丁到皇帝,这中间会经过非常多的关卡。那要是皇帝以下的大部分官员都心怀不轨呢,他们合伙将皇帝一人排除在外,皇帝不知情,他们当然会愈加肆意妄为了。

库丁们当然不敢那么干,但是身处高位的大臣官员们敢那么做,有这些人撑着腰,库丁们自然也不会担心了。其实除了库丁那样一点一点搬运之外,那些有权有势的官员也会大量大量地转移白银。

到清朝灭亡,银库里还有多少钱?

如此一来,清朝灭亡后,国库中的银两所剩无几,那么究竟有多少呢?曾经有人在清朝灭亡后打开过国库的门。

但令人错愕的是,竟然只有几千两银元静静躺在那里,实在是让人百感交集啊!

文|姜乐乐

最佳贡献者
2

清朝户部的国库有三大库,这三大库分别是银库、颜料库、绸缎库。

这三大库房并不仅仅只有它们名字那么简单,除了白银、颜料和绸缎之外,其他诸如黄金、铜、铁、锌各种金属以及各种珍贵中药材等物资,均可以存放进这些重要的库房中。

我觉得不用介绍大家都可以知道哪个库房存放的物资最为珍贵。

在这三个库房中,拥有着重中之重地位的库房就是银库,清朝的银库里存放着堆积如山的白银。

在我们这个年代,白银的地位虽然已经没有那么高,但是在那个黄金极为稀缺的年代,白银却是百姓们能接触得到最为珍贵的货币。

清朝户部的银库与我们想象中的不同,清朝户部的银库跟皇帝几乎没什么关系,在名义以及法理上,户部的银库不属于皇帝,而是属于整个朝廷、整个帝国。

因此,皇帝对户部的银库基本上是很难插手的,他们想要用钱,只能从内务府拿钱。

成为银库库丁的要求

户部的银库中,除了一些专门管理银库的官员之外,银库一般会雇佣13名工作人员,这13名工作人员在当时被称之为库丁。

在清朝时期,户部挑选库丁一般会有一个最为基本的审核要求。

那就是要求竞选库丁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得能拿得起1000两也就是现如今大概74斤左右的白银行走十来步。

然后在走完十来步后,还得能在银库高高的门槛上跳上一步,只有能达到这些要求的人,才能初步的进入到银库中工作。

在当时,银库的库丁们每个月只有九天的时间可以进入银库中搬运白银。

而作为清朝少有油水丰厚的工作岗位,户部的库丁自然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担任的。

如果他们想要争取到这个工作岗位的话,他们就必须等花费大概6000两左右的白银打点户部的官员,只有这样,他们才有进入银库中工作的机会。

在成为库丁之后,这13个工作人员并不是每天都有工作做的,户部银库每个月只有九天的开放工作时间。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并不是每个人每个月都能有九天进入到银库中工作的,因为户部的银库有一个轮流值班的习惯,所以每个库丁在每个月只有大概4到5天能轮流进入到银库中工作。



银库库丁如何在银库中偷运白银

关于这些银库库丁贪墨银库中的白银、捞到油水的细节在历史中是没有记载的,不过虽然历史并没有记载,但是在民间传说中对此却有着一定的推测。

在民间传说中,库丁们贪墨银库中钱财的方法可能有两种,第一种就是身体藏银法。

在第一种说法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使用这种方法的,在当时人们为了能胜任这些工作,他们会如同现如今乞讨集团训练小乞丐一样从小训练出一些库丁出来。

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们会让这些接受训练的人把鹌鹑蛋塞入自己的五谷轮回之地中。

在习惯了鹌鹑蛋之后,他们会让这些人塞入鸡蛋,塞完鸡蛋之后就塞鹅蛋。

最终在习惯了鹅蛋之后,他们会让这些人塞入十两也就是现在300多克重的铁丸。

在习惯一个铁丸之后,他们会逐渐地让这些人增加铁丸的塞入数,一直到能塞入十个铁丸才算达到基础的标准。

而十个铁丸就是100两,按照清朝每两现如今37.3克计算,他们每人得在自己的身体中塞入3730克,也就是现如今七斤多的铁丸才能达到标准。

在这些人被训练出来后,训练他们的人就会花钱帮他们买通户部的官员,把他们送去当银库的库丁。

最终他们能从银库中拿多少钱就得看他们的能耐了,而因为他们是被别人花钱训练出来并送入银库中工作的,所以这些钱自然是不能由他们自己独享的,他们还得分出大头部分给那些控制他们的人。

这就是民间关于库丁在银库中捞油水的第一种获取方法。

除此之外,传说中还有第二种方法,在这第二种方法中库丁们并不是用身体偷偷运出白银的,而是用专门的麻袋偷出这些白银的。

至于这个方法的细节因为我看了半天也实在搞不懂是怎么操作的原因,在这里我们就不细说了。

惩罚以及追查自有上头顶住

而如果要说到为什么清朝朝廷上面的人会任由这些库丁在银库大捞油水,其实原因非常简单。

首先第一层会管到他们的人就是被他们打点了几千两白银放他们进入的人,这些人因为收了钱自然是不会搬起砖头砸自己的脚,因此他们不会管这些库丁。

至于朝廷派到银库中监管财务的查库御史以及其他的大臣们,他们则会有其他的人应付。

在清朝的户部中,除了最底层的库丁会手脚不干净之外,那些重要的大臣很多也是不干净的。

他们不会像库丁那样一点点地偷运出白银,他们会凭借着自己的权势大量大量地转移出银库中的白银,那些由皇帝派来监管银库的人就是交由这些大佬打点的。

每一个到来的查库御史以及其他监管大臣在来到这里之后,他们都会接受到来自于户部官员的金钱轰炸以及生命威胁。

一般他们都会乖乖收下这些官员奉献给他们的钱财,而如果不接受的话,他们也不会选择把这些事情捅出去,因为这些户部官员背后隐藏的势力实在太过于恐怖了,他们还得为自己的身家性命着想。

道光年间的骆秉章就是这些人中不贪墨但是又不敢说出来,最终因为清廉被道光皇帝提拔的。

于是在上头有人顶着的时候,这些库丁们自然就不会遭受到阻碍以及惩罚了。

银库中七成白银的丢失

在嘉庆年间以及道光年间的时候,这些现象是最为普遍的,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在道光二十三年的时候,事情终究还是暴露了。

在道光二十三年,银库的库丁们因为分配不均捅出了一个大娄子,最终导致这些一直被他们极力掩盖着的黑暗真相暴露了出来,闹到了道光皇帝那里。

道光皇帝在得知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情后,他就派出了刑部尚书去查这件事情。

在刑部尚书细细查处之后,被发现的就不止库丁们大捞油水的真相了,接下来刑部尚书向道光皇帝呈上了一份使道光皇帝暴跳如雷的结果。

在户部银库的账本中,银库中原本是该存放12182116两白银的。

但是在刑部尚书查过之后,银库中却只剩下了2929354两白银。

要知道,这丢失的900多万两白银可是整个银库库存的70%份额,面对这份令人震骇的调查结果,道光皇帝怎么可能不震怒?

雷霆之后乌云再度笼罩

于是接下来道光皇帝就派出了以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工部尚书以及宗室大佬等人为首的调查组对此事开始进行了调查。

经过层层的调查之后,不仅是银库的库丁,户部的大量官员以及曾经在嘉庆年间到道光年间被派到银库监管的官员都被揪了出来。

他们很多人都遭受到了来自于道光皇帝的严厉惩罚,而他们中如果有人在被查出来时已经去世的话,那他们中饱私囊的钱财将由他们的后代担当偿还。

原本道光皇帝是想把其他介入进来的、但介入不深的官员也处置一番的。

但这其中涉及到的官员实在太多太多,他们在朝廷中的势力也实在太过于根深蒂固的原因,所以道光皇帝为了防止把他们全部铲除会动荡到朝廷局势,就只处置了一些深涉其中的人物。

其他关系不大的人,最后则被道光皇帝放过了。

这件事情对道光皇帝的影响很大,从此之后,他开始在朝廷各个部门推广起了自己节俭的理念。

不过在他到处节俭的时候,他却忘记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他并没有从根源上去改变这件事情。

在银库看管并没有进行太多改变的情况下,银库的传统又继续延续了下去,一直重复如此,历史总是那么的相似。

所以说这就是清朝银库库丁之所以没接受到惩罚的原因,在那层层盘绕的利益包庇中,只要上头的大臣不出事,那他们就没有什么事,我觉得那些库丁在这些事情中只扮演了一个很小的角色,他们只涉及到了下层最细微的一点白银流失,其他更多的白银流失,不可能是由这些小库丁们完成的,而是由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们通过各种手段给捞掉的。

3

1843年初,大清户部的库兵张诚宝的侄儿想捐个官干干,于是张家人带了1万多两银子到户部,但在过秤的时候,张诚宝故意作弊,只过秤,不收钱,只开了收据,钱原路返还。

但这事儿由于牵扯到户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分配,有人威胁要举报,有人索取封口费,但遭到了张诚宝的拒绝,于是这事儿很快就被捅了出去,由于事关重大,甚至被争到了朝堂上,最后越描越黑,纸再也包不住火,户部多年的黑幕被揭开,道光皇帝大怒,下令彻查。

道光皇帝此时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几年前的鸦片战争让他耗费了几千万两银子的军费和赔款,黄河的连年水患也耗费了2300万两银子,而大清年收入才4千万两白银,这钱实在不够花,道光皇帝望着列祖列宗,心里真是忧伤的很。

此时作为国本之一的府库竟然出了大问题,皇帝自然明白户部的积弊已经不是几年的问题了,决心彻查到底,他派出由几个大学士、刑部尚书、军机大臣等核心重臣挂帅的调查组进驻户部,

开始了彻查。

在皇帝的高压之下,调查的效率非常高,很快就查明了,户部账面上的银子是1218万两,但实际库存不足293万两,缺口高达925万两。

在血淋淋的事实面前,道光皇帝几乎崩溃了,本想着还有1000多万的家底,如今只剩200多万,这日子可怎么过?

对于这些流失掉的银子,几乎没有追回的可能性,过去的几十年里,户部和府库官员先后有几百人,负责银两进出搬运的库兵更是数不胜数,大多数早已不知所踪,这些钱怎么被盗的,怎么流失的,去向如何,几乎就是一笔烂账。

即使皇帝再大发雷霆,这些银子还是追不回来,在那个落后的靠骑马传递信息的时代,上哪儿追去?

眼看着这个调查组也追不回银子了,道光一怒之下,下了一道残酷的命令:过去几十年,至少在他当皇帝的这20几年里,凡是经手库银的库兵、查验银两的银匠能找到的全部抓起来,并按比例处斩,他们的家属妻妾子孙全部发配到新疆给兵丁为奴。

为了挽回损失,道光下令:从嘉庆5年到道光23年,这几十年里,凡是担任过库官、查库御史的官员,按照其在任时间计算,每月罚1200两银子,如果已经死了的,家属减半缴付,户部官员也按比例罚缴,而主管库银的大臣也予以罚款,最多的一个大臣被罚了十几万两。

最终,道光帝好歹拿回了几百万两银子,杀了许多库兵,虽然没补全,但也算出了口恶气。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户部就这么悄悄地流失了几百万两白银,显然这里大多数是被人给偷的,通过蚂蚁搬家,积少成多,一步一步造成了巨大的亏空,而能偷的,也就那些负责搬运的库兵了,他们怎么做到的?上头为什么没有惩罚?

按照户部的规定,不管是酷暑严寒,库兵在进入库房前,必须脱光自己的衣服,然后依次进入库房,再穿上统一的工作服,工作结束后,在监督官员的注视下,再脱光衣服走出库房,在库房前的大堂上,他们还要接受官员的检查,比如把自己的双手展开,两腿微微蹲下,或者跳跃几下,把嘴巴张开等等,防止他们把银子夹带出去。

最后检查完了,他们才能穿上自己的衣服离开。

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库兵们为了盗银子,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把银子涂上猪油塞入肛门,直接塞入肠道内,一次最多可塞入80两银子,不过这很考验人的忍受能力,搞不好没几年屁股就残废了,很多库兵是孩子接老子的班,为了将来偷银子,从小就要刻苦练习……

而到了冬天,他们也有办法,以喝水的理由带上茶壶,到时候,把银子放入茶壶内,北京城那么冷的冬天,水很快就冻住了,顺便把银子也冻在了水里,出门检查的时候把茶壶往下倒也出不来,就这么蒙混过关了。

对于库兵们的盗窃,官员们就没有发现吗?

其实每年负责库银的官员都会进行查库,但往往就是一种形式主义,官员们来了,往往就是查查账本,检查一下档案,看一下库房现场,几千几百万两的银子也未必正儿八经去点检、抽检,最后就提出一些工作要求,然后接过库兵们笑纳的红包,就一走了之。

在嘉庆道光年间,每次遇上上头派来的御史来检查,府库官员都会献上3000两银子,而御史的随从都会收到300两银子,在这么丰厚的红包之下,检查就流于形式。

而整个库房,从库兵到官员,就成了一个贼窝。

4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银吃银,这在清朝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奇怪的是,上级明知这种现象却放任不管,这究竟有什么奥秘?

清朝一共有两大银库,这两个银库截然不同。

一个是国库,由户部执掌,国库的库银属国家所有,必须经过严格审批手续才能开支,任何人不得随意从中支取银两,皇帝也不例外;

另一个是内库,由内务府掌管,内库中的库银归皇帝所有,皇帝可以自由支配。

相比皇帝自己的内库,国库的守备十分森严。

如今各级国库都由武警守卫,而清朝的国库是由专门的库兵守卫。出于对汉人的不信任,这些库兵只用满人,不用汉人,而且世代沿袭,祖祖辈辈只干守国库这一件事。

守国库是件很枯燥单调的事情,而且风险比很大,万一出了安全问题,可是掉脑袋的事情,但满人对这个职位仍是趋之若鹜,想方设法谋取这个职位,甚至要花很多银两去贿赂管事的官员,希望能得到库兵这个职位。

满人之所以如此执迷当库兵,是因为这个职位油水很大。

户部为了保证国库安全,要求进出国库的人必须脱掉衣服,一丝不挂,防止有人夹带银两出库,这就像如今一些金银首饰加工厂,对工人的人身检查也十分严格。

可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库兵还是有办法偷银子,他们经过长期训练,把肛门扩张,让直肠适应藏匿硬物,然后把银子塞进肛门和直肠里,偷偷夹带出去,虽然这种“肛门纳银”每次能偷的数量有限,但这可是无本的买卖,而且日积月累,是一笔十分惊人的额度。

宋人笔记小说《鹤林玉露》曾记载一个“水滴石穿”的故事。

话说名臣张乖崖曾为崇阳县令,有一天,他偶然发现麾下一个管钱库的小吏头巾下有一枚钱,张乖崖质问这个小吏,小吏不以为然地说,这是从库房中拿的。

张乖崖十分生气,下令打小吏的板子,没想到小吏理直气壮,反而质问说:“一枚钱算什么!你就要打我?我看你敢不敢杀我!”

张乖崖更加气愤,挥笔写下判词说:“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写完之后,张乖崖亲自挥剑,把这个小吏当场斩首!

张乖崖能发现小吏“监守自盗”,难道清朝户部会不知道吗?

当然不是,他们不但知道,还一清二楚,但他们不管。

为什么呢?因为库兵只是小蛀虫,他们才是大硕鼠。

康熙晚年时为政十分松弛,导致官场贪污成风,吏治腐败,各级国库是贪污的重灾区,无论户部国库还是地方各级国库,在一个个大硕鼠、小蛀虫的鲸吞蚕食下,亏空极其严重。

库兵从国库中偷银子,好歹是小偷小摸,但户部各级官员、朝廷高官和满清贵族,对国库可是明目张胆地拿,就连很多皇子阿哥们都和户部官员勾结起来,大发“国库财”。

反正是国家的钱,不拿白不拿,傻子才不拿,胆小鬼才不敢拿。

当大大小小的官员们都从国库发财时,所有人的利益都绑在了一起,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大家彼此心知肚明,谁也不说破,一起闷声发大财。

可以说,凡是知道国库秘密的人,都是从中受益的人,绝不会站出来举报,若谁坏了规矩,那可是一牵连一大批,拔出萝卜带出泥,所以没人会去追究小小的库兵。

在这种官官相护、塌方式的腐败下,国库亏空十分可怕,雍正未继位时就对这些现象十分清楚且深恶痛绝,当他下定决心整治时,经过盘点发现:

户部的国库亏空竟然达到250万两,山东一省的国库亏空也有50万两之巨!

雍正反腐的决心前所未有,对涉事的达官显贵、王公贵族一概不放过,主管户部的历任尚书、侍郎、郎中、主事等各级官吏,被责令均摊赔偿150万两,历史上闻所未闻。

雍正的十二弟允裪曾主管内务府,被责令对内库亏空负责,被迫将家中贵重财产当街变卖,弥补内库亏空;雍正的十弟允?因此事赔偿白银数万两,因为凑不够数,被雍正抄家。

在雍正雷厉风行的整治腐败下,吏治为之一新,各级国库重新变得充实。

但好景不长,雍正死后,乾隆继位,这个败家子很不赞同雍正的严苛,反而仰慕康熙的宽仁,不但自己享乐奢靡,还放松对官员的监督约束,清朝国库很快为之一空。

所以说,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中,雍正才是对清朝国力强盛最最重要的贡献者,可惜后世只讲“康乾盛世”,完全忽视了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5

按道理库兵偷银子,管理户部银库的官员必然有义务去抓库兵,惩戒这种“公然运输”行为。否则长此以往,偷盗的数量总归会越积越大,暴露出来,管理户部银库的官员也要跟着吃瓜落的。

但是如果明知道库兵从银库里偷银子却不抓,那只能说明他不愿抓,不能抓。

这就好理解了,不愿抓,那是必然和这些偷银子的库兵有利益来往,彼此属于利益共同体。也就是说库兵偷的银子,这里面有一份是这些管理户部银库的官员的。

至于不能抓,那就是这个偷银子的组织比较庞大,甚至牵扯到很多直接管理这些管理户部银库的官员的官员(虽然很绕口,但是意思就是这些当官的顶头上司),所以你若是管理那些“偷银子的库兵”,那么马上就会有人来“管理”你。

整个清朝自入关以后到溥仪逊位,户部的账目就从来没有查清过,哪怕是最清廉的雍正朝。清朝最著名的一次查账,那就是道光28年(1848年),曾国藩当众脱光了衣服进入国库清点现银的事情。

当时曾国藩是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不过一个四品小官。在达官显贵的京城,本身自己一个汉人,有没有什么背景,靠熬资历想一步步往上爬,机会没有什么太大盼头了。时也运也,由于他的职责是主要负责稽查中书科事物,于是他当众脱光了衣服进入国库清点现银,最终不避任何复杂关系,查明了“国库亏空”的真相。深得道光器重,在此后的4年时间里,他从一个四品小官被升为除了户部之外的五部之长,这事绝无仅有了。但是也侧面反映了,大清在当时已经烂成什么样了。连道光都知道,户部那笔烂账若是让曾国藩去管,怕那些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会狗急跳墙,立刻祸起萧墙。

事实上,由于“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习惯,户部兼管着国库。在清朝的王公大臣们的眼里,除了内务府,户部就是这样的一个大肥差。

整个清朝的大部分时间,户部都是亏空的,管账的大肆借贷,各种巧立名目地往外搞钱,所以烂账层出不穷,谁也搞不清国库里该有多少银子,实际还有多少银子。上面不碰银子的都那么贪,对于基层直接接触银子的更是坐不住,想的事情是怎么能把银库里的银子给“公然运输”出来,反正烂账你也查不出来。能和银子直接打交道的是库兵,但管着库兵的人很多。户部银库设郎中1人、员外郎2人、司库1人、大使2人、笔帖式6人、库使6人、经承2人,这些职务,顺治祖制,只能由满人担任。但是这个郎中只是个5品官,按照大清的俸禄,这会让郎中心理无限失衡的。管着银库,里面堆着全国的金银。自己却领着80两的年俸、80斛禄米、2400两的养廉银。

而这个位置却又无数人在等着,给到郎中也就3年时间,郎中打算怎么办?因为郎中的职位很可能也是花大价钱买来的,也是有着巨额成本在的。

所以郎中把目光转向了那些直接接触银子的库兵。库兵是专门吃这碗饭的,能运所少银子靠你自己本领。但是相当库兵,至少先拿个6000两(这是个按照库兵运银能力精确计算过的价格)来买这个职位。就单靠这种卖库兵职位的钱,郎中每年进项都不少于8万两。

但是这些库兵也不是普通人有钱就能当的。要想进来赚这份钱,他本身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的。

通常一个人同时具备“技术含量”又有钱,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久而久之就产生了这样一个组织。这个组织有人专门负责打点户部有关官员;有人专门豢养一些小孩,从小训练肛门运物(具体的操作太恶心,不讲了),呈生产线,批量生产“库兵”;有人专门负责监管入职的库兵”,每天定时定点去收钱,少于一定额度的要惩罚,露出马脚的要“定期清除”。而郎中发现那个库兵连续几天没来上班了,就知道该换人了,又来一笔横财。

根据一个“库兵”的生存周期通常1年,和投入成本6000多两算,这个库兵至少每月运出600两(基本上也是运银子能力的上限了),才能有个1000多两的收益。

碰到那些身体心理素质低一点的,脱肛漏银被发现的,那这个损失只能由组织承担了。而那些库兵的命运就够凄惨了。其实郎中早就把合理利润区间都算好了,实际上库兵是拿生命在替郎中赚钱。忙活一年,结果赚个零头而已,还得还给组织做入职利息。郎中去找库兵的不痛快,实际上也是在替自己找不痛快。不然那个组织被郎中压榨得赚不到钱,人家必然去找郎中的上司,把郎中换掉。换掉以后,郎中的命运也就掌握到人家手里了。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货吐槽

6

主要是分成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前面大家所说的福库里面这些专门运输营子的士兵,会选择性的用某种方法藏匿银子带出银库。

古代的时候,户部的银子放营子的地方叫做银库,这是整个大清王朝的最富得流油的地方,在这个地方那当然遍地都是银子,这并不是假话,各地收上来的税赋,银子全部存放于此处,一旦有任何需要,就是从这里面直接调出银子。

但是俗话说得好咬了东西自然苍蝇也跟着飞过来了,很多人就想打这些银库里面的银子,这个时候就出现一种职业的人专门将这些小银子带出这些银库,这些作案的人员就是搬运银子是那些兵卒。

但是在这个地方偷窃银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每次运输营子的时候总会经过一系列的检查,身上衣服全部扒光,换上官府专门提供的那种单薄的衣服,而且嘴巴必须睁开,浑身上下都必须搜索一番,以后你才能够进去搬运营子。

但是人挪死树挪活这种情况之下,当然还是能想得到办法去搬银子的,也就是出去了,大家一直听到的一个传闻,这些帮银子的士兵会在自己的屁眼里面塞银子。

这些士兵一般都是世袭的,也就是说他们基本上都是家族传承一个家族基本上全都是去搬银子的,每次搬银子之前会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将鸽子蛋或者是鹌鹑蛋涂上油以后塞到自己的屁眼里面开始训练,直到后来可以塞鸡蛋,鸭蛋乃至于鹅蛋。

时间长了以后当然就可以去噻那些银子,对于全国各地上缴过来的银子,其实他们有的喜欢有的不喜欢,为什么有的银子他有刺儿,塞的不舒服,有的银色比较圆滑,塞起来就比较好。

但是这些搬运银子的士兵整天拿着白花花的银子,可事实上日子过得都比较穷,(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而且很多人都会落下职业病,至于这些银子究竟去哪儿了,大家也可以仔细想想,这些人是经别人介绍进来的,那肯定是踢那些人打工的,这些钱究竟给谁没有任何的明面账目,只知道这些钱肯定去了他们该去的地方。

至于说第二件事情,则是在清朝末期,大家都知道袁世凯拿到户部的那个银库的时候,发现里面是多少钱,十个银元,这是整个大清王朝所有的存款,你信吗?肯定是不相信,可是这些存款为什么就剩这么多了?是那些班银子的士兵自己带走的吗?不是,是那些八旗子弟最后快要倒台的时候,临死前的疯狂把那个户部的银子全给搬空了。

本来是指使别人去做这些见不得人的事情,然后偷偷摸摸地赚银子发财,但是后来撕开脸皮了,那就完全不顾脸面地不顾自己身份的在那明抢,这些曾经高贵的八旗子弟又变成自己祖宗那样开始犯抢了,当然什么德行什么样的人生,在这之后这些八旗子弟又再次落魄,恰恰就印证了这个道理。

还是那句话,出来混总归是要还的。

7

库兵偷银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进出银库都是要脱光的,而且嘴都要张开,发出哦哦哦的声音,以表示嘴里没有含着银锭。

那么这种局面下,库丁怎么偷出银子呢?你可能已经想到了,用肛门夹带。据说偷银子的库丁都是从小训练,最早在肛门里塞涂了油的鹌鹑蛋,然后换鸡蛋,从一个到几个,据说练的最厉害的可以塞进去七八个,这样的库丁到了库房里,一趟偷个几十两官银一点问题都没有。

实际上,这种手法虽然看似隐蔽,但却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库房官员看守库房几十年,银子多少自己心里没有点B数?那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库丁的作案都是团伙性质的,其中的大头都是孝敬给了管理库房的官员,甚至很多库丁本身就是这些官员培养的。

你想想,能够系统性的给这些库丁从小进行训练,那肯定不会是一般的小势力,而是成组织成规模的集团。这些集团的头头要么跟库房管理官员有关系,要么干脆就是监守自盗,至于整个过程中最辛苦的库丁,他们拿到的都是小头。

偷盗官银是诛九族的罪名,所以这些人都是亡命之徒,有些官员就是发现了他们的勾当,摄于其淫威,也不敢直说。毕竟,谁会招惹亡命徒呢。

8

清朝的库银到嘉庆年间,被偷严重,主要是内务府库银,也就是皇上私房银,到发现时己亏空上千万两。

众所周知,嘉庆皇帝是非常勤俭的皇帝,连后宫的皇后妃嫔们的化妆品和衣服都有严格限制,而自己的钱都被盗百万两之巨,那个气呀!怎么办?追责,追那些负责官员的责。有的官员早已离任,但也必须补,死了的拿家产补。沒死的还在做官的从工资里扣。但因实在大多,也要吃饭呀,最后只能相应扣点,因为有的官员要几百年才能补齐,所以最后也只好不了了之。

库银管理非常严格,库兵进出检查非常仔细,那是怎么带出的呢。严格到什么程度,就是库兵进库时,所有衣服都要脱光,进去换上制服。出来再脱光,门口还横着一条高的长凳,出来时需爬上长凳,双手举过头顶,两手拍一下跳下。为什么这么做?怕有人把银子藏进肛门,因为以前有过。那银子怎么偷带出来的?原来库兵与当官的,守门的是串通一起的,这样做是走过场,做样给别人看的。进去时带一个茶壶,茶壶是双层特制的,银子并没放到身上,而是放在茶壶里。出来时交与守门的库兵,背地里分赃。库兵可是个肥差,需送厚礼才能谋得这一差事,可却肥的流油。据说有的库兵出门做轿子,有几个小老婆,工资很少,就是因为不正常才查帐,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内务府库银有帐不错,但大家都以为沒人敢打主意,所以账目管理比较松。进帐的记一下,出帐的记一下,没人盘点,反正也不可能用光。等到后来有官员发觉不对劲,暗中盘一下,已亏空大了,却不敢上报,这样一届一届官员下来,到最后终于漏陷了,已经晚了,还知从何叶开始亏空的了。

9

库兵从银库里偷银子是众所周知的秘密。但是,即便是众所周知,也没有人告发,也没有人追究,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一件事,牵扯太多,责不罚众。

当时的库兵家庭都很富裕(下面我还是用老称呼库丁顺嘴些)。要补上一个库丁的缺,要经过一场激烈的争夺。如果当库丁没有油水,谁去争着当这个差事呢?何况库丁那微薄的收入,怎么能够支撑阔绰的生活。这一切都来源于库丁趁倒库之机偷盗国库的银两。

而库丁去参加倒库是有一定的程序的。库丁全部是裸体入库,如果要出库,必须要跳过一张凳子。落地的同时,要双手互拍,嘴里还要叫喊一声。这样,就证明自己嘴里没有含银子,腋下双腿都没有夹带银子。这程序看起来是无懈可击。

可库丁照样还是把银库的银子带了出来。这个方法就是把银子塞进肛门带出来。库丁为了这手带银子的办法,专门训练了很长的时间。先往肛门里塞小的软的东西,比如沾麻油的布团,然后是鸡蛋,最后才是银子。一般经过训练的库丁,在肛门里塞几锭银子不在话下。就靠这种方法,库丁把官银从银库带出来。

但是,这只是一次的收获,而倒库的定期进行的,如果一次只带这些根本满足不了库丁的欲望。于是,库丁和外面送水的人员串通,将银子放在双层水桶的夹层带出来。然后大家分赃。

当然,大家上上下下都打点到了,对这种事情就是睁一眼闭一眼,只要瞒过现场监视的官员就行。可是,终究有一天出事了。

那个挑水桶的人在路过官员身边的时候,桶底的盖脱落了,结果银子洒了一地。那个官员一看,勃然大怒。让人把这些库丁和挑水的人都抓起来。并让师爷写奏章上报,彻查此事。

可是到了晚上,官员问师爷奏章写得如何时,师爷的回答是没有写。官员很诧异。师爷解释道,此事已经由来已久,如果要彻查不知道要牵扯多少人,多少官员。这样一来,会有无数人家破人亡,人头落地。你不但断人财路,还坏人性命。如果这些家庭里有一个人铤而走险,我怕你和家人的性命难保。

官员听后,经过一夜的思考,最终放过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个故事说明了积习难改的情况,这也是利益纠葛,大家都假装不知道的原因。

库丁虽然能够依靠偷盗国库的库银过上富裕的生活,但是,这种偷银子的方法对他们的身体损害太大。一般到了老年,会得脱肛之类的病症,这也是有得必有失了。当时还有一群无赖,专门在倒库前绑架库丁,逼他们拿钱赎身,这又是一种副作用了。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10

或许我们现在很多人认为,清朝库兵从银库里偷银子而不被抓是一种奇怪现象,但在当时而言,偷银子被抓才是奇怪现象。而他们不被抓的原因就是当时清政府制度僵化,体制内的官员已经腐败到了极致。




一件小事引发的库丁偷银案

时间来到1842年底,京城万泰银号的几个伙计到衙门报案,声称东家张亨智伙同一名叫做张诚保的库丁盗窃银库藏银。很快案件转到了刑部,没想到的是,这件普通的事情竟然引起了轩然大波,成为了鸦片战争之后全国瞩目的焦点。

经过刑部的简单审理,理清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原来在十一月初二这一天,银库库丁张诚保的哥哥张亨智准备为自己的儿子捐一个知州[从五品]的官职。当时张家人带了11袋银子,共计一万一千多两,由于当天捐官的人员比较多,张家人从早上等到傍晚,成为了最后一个。

等到张家人将银子入库的时候,库丁张诚保故意谎报数目,入账的人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终张诚保从捐银之中偷漏出了4袋银子,共计4100多两。




张家人拿着4袋银子走出银库后,银库的同伙迅速走了过来,并且分走了自己应得的那一部分,同时一些不相干的库丁也乘机勒索了一笔。

分赃的事情处理完之后,张家人抬着银子存到了张亨智开办的万泰银号,当然他也会给张亨智一定好处。当时张亨智和库丁张诚保的谈话被万泰银号的几个伙计听的清清楚楚,所以几个伙计要挟东家张亨智分给自己一定好处,否则就报官。最终伙计和张亨智没有谈拢,才出现了开头伙计状告东家伙同库丁偷银的事情。

此事在第二年三月上报给了道光,道光不关心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他最关心的是区区一个库丁家庭竟然能够随随便便拿出一万多两银子捐五品官员,国库银子的亏空到底有多少。于是道光派遣了刑部人员彻查银库亏空,不查不知道,等到刑部查清上报之时,差点没把道光吓死。



刑部尚书惟勤核实情况后上报,户部银库应有存银1218.2万两,但实际存银仅为292.9万两。这也就是说户部的存银被盗取了925.3万两,亏空竟然达到了76%

看了奏折后,道光帝愤恨交加。当时的大清刚刚经历了鸦片战争,而且河南黄河决口,百姓民不聊生,可以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于是道光立刻下令,必须严查库银被盗一事。



库丁偷银的经过

事情很快查清,从乾隆晚年开始,清朝银库早已经形成了偷银子的风气,整个体制内,上至官员,下至库丁,没有任何人的手是干净的。

在偷银子的过程中,底层的库丁方法最为奇特。

当时银库管理的规定为,进出之时必须裸体进入,然后换上指定的工作服,工作结束后脱下工作裸体而出。出来之后还会接受检查,张开双臂和嘴,防止夹带。

看似严格,实际上却没有防止库丁的独门绝技。当时的库丁都是满人,据《见闻琐录》中记载;这些库丁世代相传,子而孙,孙而子,有的家庭从乾隆年间到道光时期已经从事库丁的工作60多年。




这些满族的库丁在世代传承的时候,学会了一项绝技——肛门藏银。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开始练习在肛门内夹带东西,最开始夹带鸡蛋,之后换成鸭蛋、鹅蛋。等到最后能够夹带5~10个如银子一般大的铁球就算成功了。之后他们会掏6000两银子向库吏购买一个库丁的职位。

当然成为库丁之后,他们也不是每天都可以盗窃银子。一般情况下,每个月只有4~5天可以进去银库工作,每次他们会盗窃出5~10锭10两的银子,也就是说每个月能够盗窃50~100两银子。三年的下来最少也能够盗窃1万两左右。



除了肛门藏银之外,库丁由于在银库中从事体力劳动,所以必须携带水壶进入。冬天的时候,他们会将银子藏入水壶,然后等水壶的水结冰,等出库检查水壶时,银子就无法倒出来,因此也可以多盗取一定的银锭。

库丁通过技能盗窃毕竟有限,一些库吏通过职权之便盗窃才是大头,他们每次动手都是成千上万,甚至十几万。

有人说他们盗窃难道皇帝就不查吗?实际上从和珅掌权之后,乾隆根本没有对银库进行的有效的核查。到了嘉庆时期甚至形成了规定,每当官员例行检查的时候,库吏都会给予大量的好处费,核查人员收了贿赂,自然和库吏沆瀣一气,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根本就没有任何人去核查了。




最后说一下,道光这一次对银库的彻底核查之后,有321名官员涉及此案,库丁更是多如牛毛。另外道光虽然下令追缴亏空的白银,但也仅仅追缴回363万两,与925万两的亏空相差巨大。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