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秀不是继承西汉,而是再造一个王朝,把天下又打了一遍。

所以他建立的王朝被后世称为东汉,就是为了区别刘邦建立的西汉。

如果不是王莽乱政,篡了大汉王朝的江山,大约刘秀这辈子会在老家当个放牛娃,当个富家翁,平平淡淡过完一生。

甚至他哥哥刘縯不莫名其妙被更始帝刘玄害死,刘秀都不可能有当皇帝的机会。

西汉末年那段历史其实挺好玩的。

王莽像个穿越者,刘秀是天选之人,他哥哥刘縯一开始以为自己是王者,以王者之姿登场。

王莽生于公元元年的,在篡位之前他的行动做派简直就像个圣人一样。

他礼贤下士,待人谦恭,他常常把自己的钱财拿出来分给穷人,甚至卖了自己车马来接济穷人,王莽的名声太好了,声望太高 ,他篡汉当皇帝,可以说是众望所归的一件盛事。

当时如果王莽不篡位,天下人都会不答应的。

但是当上皇帝后的王莽实行了一系列的超前改革,因为太超前了,比如土地收回国有,平均分配,每个人都必须参加劳动才有饭吃,劳动最光荣,比如废除奴婢制度等,难怪有人怀疑王莽是现代某位失踪科学家穿越回去的。

他太像一位理想主义者了,想在公元9年到公元23年建立一个大同社会,理性很丰满啊。

王莽的改革几乎动了当时所有人的蛋糕,所以很快激起了一波一波的反抗,王莽从众人拥戴,变成了万人嫌弃。

反对者中就有刘家兄弟。

因为王莽篡夺的是刘家的江山,由于汉武帝的推恩令,很多刘姓后代其实都成了刘备那样的织席贩履之人,混的好的也许成为跺一脚自己村颤一颤的小地主。

比如刘秀他们家。

而王莽的乱政给了这些已经被边缘化的刘家人一个机会,一个翻身的机会。公元23年坐在宛城皇帝位的更始帝刘玄,看着一位叫公宾的人送上的王莽的人头不无感叹的说:

莽不如是,当与霍光等。

王莽啊,如果你不乱搞,不当皇帝,大约能和霍光一样是个权倾朝野的权臣,死后还能享受国葬陪葬皇陵。

旁边的他的妃子韩夫人听后掩唇轻笑道:如果王莽不称帝,现在大约您还是个被通缉的逃犯,不会坐在皇帝位上感叹吧。


王莽称帝对于刘家子弟来说是个机会,但是刘秀从没想过这是自己的机会。

王莽称帝后,刘秀从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少年时刘秀曾在京城求学,见过王莽的仪仗队金吾卫,但是他远没有他的老祖刘邦见到秦始皇车队时的豪气,也没想过大丈夫当如是。

少年刘秀的看到金吾卫很羡慕,只是羡慕金吾卫,觉得自己这辈子如果能当上金吾卫然后娶了自己最喜欢的那个姑娘,就足矣了。

所以他说出了自己这辈子的最高理想:

仕宦当作执金吾,

娶妻当得阴丽华。

后来这句话被一位叫李子柒的姑娘的粉丝学了去。

刘秀的理想一直很现实,和他的人一样。他大哥刘縯的理想却很高远,他一直想做大事,一直在积蓄力量,新朝3年公元22年,机会来了,这时天下连岁灾蝗,寇盗锋起。

为了躲避家乡的饥民,刘秀跑到宛城做卖粮食的买卖,生活无忧。

这时有一个叫李通的商人找到了他,李通拿出一个当时流传的谶语劝刘秀起兵反新。这谶语是这样写得:


刘氏复起,李氏为辅。

估计这就是李通编的。

刘秀知道自己哥哥刘縯一直在暗中招兵买马,准备推翻王莽夺回刘家江山,他不会放弃这次王莽新朝崩盘的机会,刘秀权衡再三同意李通的建议,买兵器战马,在宛城起事,而与此同时,他大哥刘縯已经在老家舂陵,举起反抗新朝的大旗了。

他们打出恢复汉室江山的旗号。此时距离汉亡不过十余年,王莽新政搞得人心惶惶,很多人都开始思念起汉朝的好来。

刘縯刘秀兄弟本就是汉朝皇族,血统可考,此时打出兴复的大旗,很容易凝聚天下思念大汉人的人心。

这叫正义。只有程序正义,行动才会无往不利。

况且,刘縯一直以来的执念,就是恢复大汉江山。


刘縯从小就有大志,王莽篡汉后对于恢复大汉刘家江山他更是耿耿于怀。



刘縯对于自己能恢复大汉江山很有信心,他曾经拍着刘秀的肩膀说:如果我是刘邦,你就是刘邦的弟弟。

刘縯的性格豪放,颇有九世祖刘邦的风采,他很有魅力,王莽新朝末年,刘縯在老家舂陵拉起队伍,反抗新朝,这支队伍很快发展成十几万的规模,成为反抗军中的主力,颇受瞩目。

刘縯的行动做派,就是小说中的主角,传说中的天选之人。

他给自己的定位也是如此,以王者之姿争夺天下,但是他没想到这次老天选定的不是他,不是颇效乃祖刘邦的人,大约老天爷觉得都是刘邦略显单调,所以这次上天选择了文静隐忍的刘秀成为位面之子。


==================

文:薛白袍

最佳贡献者
2

这是现代人的说法,是不了解当时社会环境的表现。古代任何一个新政权的建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天命验证新政权的合法性;任何一位新皇登基,也要验证自己皇位的合法性。古人称之为天命所归,否则政权不稳,皇位难保!

刘秀之所以甘愿继承西汉,就是因为在验证政权合法性,和皇位合法性的时候,遇到了大麻烦,迫不得已,做了“牛后”!

古人执着于天命,是刘秀甘愿继承西汉的起因

现在我们把“天命”叫做迷信,其实在古代这是一门大学问!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意思说人间所发生的一切,都代表了上天的意志。如果皇权不合法,就得不到上天的护佑,政权就会出现危机!

这种理论在《尚书》中比比皆是!我们知道,西汉是代替秦朝出现的第二个帝制政权。西汉建立后,就曾经为政权的合法性,进行了百余年的“研讨”。这个过程相当艰苦,相当漫长,直到西汉灭亡,这个话题都没有停止过!

比如,西汉在五行中属水,还是属土?西汉承继的是秦,还是周?西汉尚黑,还是尚黄?一大群顶尖的学术专家参与,也无法定论。甚至还因黄老和儒家之争,引发了西汉代替秦朝的合法性质疑!

自董仲舒后,理论界还诞生了一门学科——谶纬学说,让天命理论更加深入人心!这就是历史背景,没有哪一个政权,敢逆着“天命”玩!

说几个具体事件,就知道天命论的影响力之大。新朝灭亡后,天下混战,先后出了十位皇帝,其中有七位号称是刘邦的后人,自己是恢复汉家政权,其实有的就是冒名顶替宗室身份而已。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一个谶言:刘氏复兴!这就是天命,只有刘邦后人才有资格,所以必须顺着天命来。

刘秀在登基前,也犹豫观望了很久,直到有一天,有人向他献上了《赤伏符》,他才高高兴兴地登基继位。《赤伏符》是啥?就是写着几句含混不清的语句的小木片,内容解读起来都费劲。不过这就是当世人奉为神圣的“图谶”,就是代表上天的意志!

所以,不要肤浅地认为,古人只认拳头硬,其实古人的“文化认同”很深,想登基做皇帝,先要问问老天答不答应!

政权合法性和皇位合法性的验证过程中,刘秀难以自圆其说

刘秀为了应天命,就要向天下人解释两件事:第一他建立的政权是合法的;第二他刘秀做皇帝是合法的!这两件事是独立的,必须分别验证。

怎么验证政权是合法的呢?刘秀有一个天然优势,他本来就是宗室后裔,既然天命说“汉室复兴”,那么我宣布,建立的政权不是新政权,而是恢复老祖宗的家业,不就行了吗?

这个技巧很高明,因为不是新政权,所以不需要验证合法性,西汉的合法性已经验证了两百多年了。似乎刘秀的投机取巧很成功,好吧,暂且认为他顺利通过了第一条论证。

接着验证第二条,皇位的合法性。刘秀登基后,曾经追认他的祖上四代,供奉于太庙。惯例嘛!立刻就有大儒阻止了他:你这么做有问题!按你的祭祀方式,你的皇位是从你爹一系传承来的,可是你爹不是皇帝?你宣布继承了西汉帝业,可是自己连大宗身份都没有,皇位不合法!

刘秀虽说也是儒生出身,但学问明显不如朝中的博士们。在别人的指点下,刘秀做了些变通,终于把自己的身份搞合法了。

可是一回头,发现身份合法的同时,原来投机取巧获得的政权合法性,又因身份出现了新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既然你是西汉的大宗,应该一脉相承继承,可是,在你和前汉之间还有个新朝的王莽,明显皇权不连续,要说政权继承,你继承的是王莽,而不是前汉!也就是说,投机取巧不成立,必须要验证你的政权代替新朝的合法性!

绕了一大圈,又回到原点,怎么弄都是漏洞百出!

无奈之下,他只好篡改历史,牺牲王莽和他的生父

朝中有的是高手,博士们帮打了两个完美的布丁!

第一、牺牲王莽,不承认他的新朝

假如没有新朝,那么刘秀的政权正好承接西汉政权,就可以宣布自己是法统继承,而不是新政权建立,就可以“免检”了!

于是,王莽和他的新朝倒霉了,被东汉政权凭空抹黑消失!这就是王莽留下历史骂名的根源,一切都是东汉政权宣传的需要,不惜睁着眼睛说瞎话!

第二、牺牲生父,将自己夹塞并入大宗

在博士们的指点下,刘秀吓得赶紧把祖上四代扫出太庙,对外宣布:俺爹是违法的,汉元帝刘奭才是俺亲爹!

哈哈,我没开玩笑!刘秀追认了比他大69岁的汉元帝为爹,硬通过夹塞的方式,让自己成了汉室嫡系!

按照宗法制,既然有大宗的嫡系身份,那么继承皇位就是合法的!宗法制是承认过继关系的!于是刘秀的亲爹被剥夺了当爹的权利,老老实实回到家庙接受供奉。

满天下都是“刘秀”

通过上述内容,看出古人对政权和皇位合法性的执着了吧?没有天命,那就等于要命!这就是古人对上天的敬畏!

这种思想之下,刘秀当个“牛后”,都是绞尽脑汁,牺牲了亲爹才做到,还谈什么“鸡头”!

像刘秀这种情况,历史上比比皆是,绝不是个案。比如,刘备为什么腆着脸,四处炫耀自己是皇叔?历史上又为什么出现那么多以“汉”为国号的政权?甚至连武则天也凑热闹,硬把自己说成西周姬姓后人,改唐为周。最好玩的是,连匈奴人刘渊也来蹭热度,宣称自己是刘邦后人,也搞了个“汉”政权。

说白了,不是刘邦有多可人,而是需要他这个大招牌,来帮自己“糊弄”老天爷!

真是满天下都是刘秀的同道者,不知道刘邦会不会直皱眉头。

3


这话说的,刘秀打下的东汉江山,比之西汉是毫不逊色,可不是西晋与东晋的关系,也不是北宋与南宋的关系!东汉与西汉一般都是大一统王朝,疆域等各方面较之西汉都没有缩水,而且有些地方还更成功,人家就是不用“汉”为国号,也不是鸡头!

而且刘秀用“汉”为国号,本来就正常,因为刘秀是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本来就属于西汉宗室,并非是硬拉关系,身为宗室之后他光复汉家天下,并且以“汉”为国号不是很正常吗?

更何况当时西汉才灭亡十几年而已,有很大的人心基础,以“汉”为国号,这样一来自然有利于统治,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人家刘秀除了以“汉”为国号以外,享受的待遇分明就是开国皇帝的待遇,诸如刘秀的庙号是世祖,并非是守成之君中“宗”的庙号,不是说以“汉”为国号就享受不了开国皇帝的待遇了。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4

其实这个很正常,延续“汉”的国号乃是最符合当时刘秀的利益的!

在历史上所有的二分王朝中,两汉其实是最名不副实的一个。诸如两晋、两宋,那都是在军政体系尚存的情况下,迁都避祸。因为都城和统治范围的改编,而被后世史学家以东西南北的都城方位不同,而做出区分。

但是东汉和西汉不一样,这是两个完全断代的朝代,在两汉交际期间,存在着王莽建立的新朝。

而在新朝灭亡后,天下还存在着一个短暂的分裂割据局面,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刘秀是在推翻王莽之后,得陇望蜀,一统天下,最终建立起来东汉王朝。虽然这里面的刘秀也算是刘邦后代,属于皇族宗室。但他并不是皇族直系子弟,血脉传承较远,而刘姓宗室经过汉武帝的推恩令洗牌之后,早就不是那么值钱。刘秀起兵时只是南阳一富农。

最关键的是,在刘秀建立东汉王朝之前,已经有一个延续汉朝血脉传承的玄汉王朝。其皇帝刘玄也是长沙定王刘发之后,血脉上不比刘秀远。而且刘秀还一度在其底下称臣,后来两人闹掰了,这才另起炉灶。

所以,东汉王朝名义上称之为汉,但其实已经是一个全新的王朝,而刘秀也是正儿八经的开国之君。那么,有着开国之功的刘秀,为何还要以汉为名,而不是新建一个王朝呢?

这主要还是一个身份问题,前面说过,刘秀他是汉朝宗室,即使是远得不行的旁系,但他总归是姓刘,都奉刘邦为祖宗。由于西汉的存在,刘姓已经和汉朝严密的捆绑在一起,即在天下人心里,汉朝就应该姓刘。

更为关键的是,虽然当时西汉已经灭亡,但影响力还在,在许多人心中,汉室依然是正统之所在。刘秀这个汉朝宗室子弟,以汉为国号,无疑是有着极大的正统性。甚至于还可以顶着兴复汉室的大旗,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得到最多的民意支持。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历史上,以“汉”为国号的朝代或者政权,其实是最多的。比如三国时期刘备所建立的季汉、十六国时期刘渊所建立的前汉、五代十国时期刘知远所建立的后汉,还有什么北汉、南汉、成汉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刘渊其实只是一个匈奴人,他建立前汉的理由是匈奴曾经与汉朝长期联姻,他身上流着刘氏皇族的血。实际上。名义上讲,这样确实有一定道理,但事实上,汉朝和亲匈奴派去的公主,大部分都是宫里随便找的宫女,赐予了一个公主称号而已。所以,刘渊和刘邦到底有没有血缘关系,还说不准呢。

但这不重要,他们看重的只是“汉”这个金字招牌,以及刘姓皇族血脉的高贵地位。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正统性,获得天下人的支持。而刘秀的肯定也有着这样的考虑,毕竟在当时,没有任何国号,能比“汉”这个字来得更有号召力。如果细看当时反抗王莽的各大起义军势力,你会发现,大部分势力都是以“汉”自称。

当然了,相对于后世那些各种“汉朝”的功利性,刘秀所建立的东汉,无疑是最正统的。毕竟东汉是紧接着西汉,而且刘秀也是正儿八经的宗室子弟。而且,如果严格的按照法统延续的理论来讲,刘秀所建立的东汉,其实和西汉没有太大的区别,仅仅就只是迁都而已。

因为王莽的新朝灭亡后,取而代之的不是刘秀的东汉,而是刘玄的玄汉,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更始政权。而这个政权,一开始就是为兴复汉室而出现的,更始帝刘玄也是正儿八经的西汉皇族子弟,其都城也在长安。所以,对于更始政权,我们可以认为他是在西汉的复国,即西汉的延续。

而之后刘秀当时也是玄汉王朝下属的臣子,位列九卿之一。只不过后来,刘秀和老哥哥闹翻,跑到河北另起炉灶,并在更始政权灭亡后,收拾残局,一统天下。虽然领导班子换了,但其延续西汉政权统治的性质没变,法统地位算得上是一脉相承。

唯一的改变是,东汉的都城从长安迁到了洛阳。这就和历史上那些因为迁都而被划分成两段的王朝接上了。

所以,总结来讲,刘秀延续汉的国号,合情合理,完全没问题。

5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可以说是秦代以后第一次不流血的王朝更替。新莽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基本上都还是西汉末年的原班人马,只是改旗易帜而已。而在基层社会中,西汉王朝的影响力依然存在。新莽时期的地方起义大多都是奉刘姓后裔为尊。无论是更始帝刘玄,建世帝刘盆子还是冒称汉成帝儿子的王郎,从根本上说他们都只是想假借西汉的大旗为自己的政权增添合法性。刘秀自然也不例外。

(刘秀)

刘秀登基,自称继承的是汉元帝的法统,从南阳舂陵节侯的小宗升级成为执掌天下的大宗。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汉朝还是很有政治资源和号召力的。刘秀的政治基础主要来自于南阳颍川的士族力量,还有位于河北的真定王刘杨一脉的支持。其中的真定王刘杨就是汉朝的皇室后裔,论血统要比刘秀高贵很多,所以说刘秀必须打起继承西汉的大旗才能够吸收这些人的力量。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令不行。刘秀论出身不及刘玄等人,如果改弦更张另立王朝势必遭到天下的挞伐,对于自己的基业不利。

另一方面,王莽改制,大失人心。特别是在币制改革上非常失败,使得基层百姓苦不堪言,甚至都在暗地里使用西汉的五铢钱,心中也在怀念着西汉的统治。即使是篡夺皇位的王莽对于汉朝的列祖列宗也是不敢怠慢,对于汉代祖先的祖庙也是多加礼敬。“以汉高庙为文祖庙,汉氏祖宗有七,以礼立庙于定安国。其园寝庙在京师者,勿罢。”所以说,在王莽的帝国内西汉的气氛保留的还是非常浓郁的。故而刘氏子孙反抗王莽的道路变得非常顺遂,王莽在位仅仅十余年就被推翻,也是因此而来。

其三,刘秀继位之时,天下仍然纷乱。刘秀登基的当月“赤眉立刘盆子为天子”,更始帝仍然在长安奄奄一息。窦融、隗嚣、公孙述等也各霸一方。刘秀在他的诏书中说:“王莽篡位,秀发愤兴兵,破王寻、王邑于昆阳,诛王郎、铜马于河北,平定天下,海内蒙恩。上当天地之心,下为元元所归。”实际上,刘秀只有昆阳之战和诛灭王郎,铜马的功绩。相比于其他人,此时的刘秀更需要西汉的宗室支持来扩张势力。这一举措也是有效的,在刘秀即位后不久,宗室刘茂自号“厌新将军”,率众降,封为中山王。这就意味着宗室已经认可了刘秀的地位,刘秀统一全国也是指日可待了。

文:经典守望者

欢迎下方讨论,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6

刘秀作为一个东汉的开国皇帝,却尊奉汉宣帝刘询为祖、汉元帝刘奭为父,延续“汉”这个国号,其实是有很多难言之隐的。

刘秀和西汉皇室是有血缘关系的,虽然要往上倒九代才能到刘邦那。为了显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他最好的办法就是继承西汉。

百姓对汉室的感情很深,是王莽把天下搞得大乱,百姓过得还不如西汉的时候,刘秀也是为了争取民心,防止别有用心的人打着“兴复汉室”的由头作乱。而如果建立一个新朝则会引发百姓的抵触情绪。

当时起义的刘氏宗亲也不少的,他们就打着“推翻王莽,兴复汉室”的口号起兵的,刘秀为了天下的安定,都没有追封自己的父亲,才能有之后的“光武中兴”。

7

光武帝刘秀建立的东汉与西汉其实是没有多大联系的。严格说来基本就是两个不同的王朝,因为东汉和西汉之间隔着一个王莽建立的新朝。东汉江山取自新朝,而非取自西汉。那么刘秀为何不令立国号,而是依旧继承“汉”这个国号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血缘关系,刘秀是汉高祖的第九世孙。

据《后汉书. 光武纪》记载,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并且还列出了系谱。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发生舂陵节侯买,买生郁林太守外,外生巨鹿都尉回,回生南顿令钦,钦生光武。

因为西汉王朝的推恩令,传到刘秀这一辈,早就由皇族沦落为农民家庭了。但是刘秀毕竟号称开挂的皇帝,最后居然夺取了天下,建立了国家。传统史学观念一直把刘秀建立的东汉视为西汉的延续,因为从血缘关系来说,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所以刘秀立国又称为“光武中兴”。表达的含义就是光武帝重新复兴了大汉王朝。


虽然刘秀建立了朝代,但自己毕竟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继续沿用祖先订立的国号,这合情合理,也就没必要重新定国号了。

二,汉的称号在当时属于金字招牌,易于争取民心,表示自己的正统地位。

王莽代汉的初期,由于汉朝后期的腐败和社会矛盾的尖锐,朝野上下都已经对汉朝统治者失去了信心,把所有的期望都转移到号称贤能之士的王莽身上。所以王莽才能在官员和百姓的拥戴下,大胆的逼迫汉帝禅让皇位,建立新朝。

但是由于王莽改革的失败,并没有改变汉末的社会危机。反而更加激化了各类矛盾,人民的生活比汉朝时还差还混乱。改革的失败也让王莽失去了民心。于是人们又纷纷怀念起汉朝来,此时反对王莽的势力纷纷打出汉的国号,先后有更始帝刘玄的汉,之后又有建始帝刘盆子的汉,刘秀最后打败刘盆子才完全得到江山。建立自己的政权,所以也接着使用汉的国号。继续沿用大汉国号,可以招揽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大汉的金字招牌光武帝继续打下去,也是从争取民心,彰显正统地位的手段。

三,为表明自己是汉朝正统,刘秀认汉元帝为父,而自己的生父刘钦则不在国家祭祀大典之中。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不假,但属于旁系子孙,非嫡系子孙。哪怕是自己已经消灭所有对手,放心坐在龙椅上了,刘秀仍然对比事耿耿于怀。毕竟嫡系子孙跟旁系子孙是天上跟地下的区别,但他的生父刘钦确实不是汉高祖的嫡系子孙呀!最后由文臣讨论后一致决定:

宜以宣、元、成、哀、平五帝四世代今亲庙,宣、元皇帝尊为祖、父,可亲奉祠,成帝以下,有司行事。
别为南顿君(南顿君就是刘钦)立皇考庙,其祭上至舂陵节侯,群臣奉祠。


于是,刘秀尊汉宣帝为祖父,汉元帝为父亲,每年亲自祭奠。而自己的生父南顿君刘钦的牌位,只能放在黄考庙,每年由大臣祭祀。为了获取名义上的汉朝正统地位,刘秀连亲爹都不认了,又怎么可能重新立国号呢?

总结:

刘秀延续大汉国号,无非是利益最优化的选择,作为一个打江山的皇帝,怎么样选择对自己的集团最有利,这一点,刘秀是不含糊的,延续大汉国号,可以正大光明继承天下的统治权,可以获得朝野上下认可,也可以保证自己获得礼法上的胜利,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8

刘秀是汉室后裔。而封建社会注重于法统的延续,礼法森严。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祖先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刘秀称帝后,于建武二年在都城洛阳设立宗庙,供奉西汉诸帝。建武三年,刘秀又在洛阳设立亲庙,供奉父亲“南顿君以上至舂陵节侯”。但是刘秀的做法并不符合儒家的礼制,因此遭到群臣的非议。

首先,刘秀的身份问题。虽然王莽几乎将汉朝的皇室宗亲杀伐殆尽,但是人算不能天算。毕竟还是杀不完。刘秀那可是正儿八经的皇室宗亲,虽然流落民间,但是确实是有剧可查的,这不是刘备那个刘皇叔的那个名号存疑,刘备的身份是稍微有点被质疑,但是刘秀的身份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古代的皇帝位置的权利转移是基本按照父位子及,如果没有子就是兄弟,如果兄弟中有不合适的,那么可以在其他优秀的皇室家族中选取合适的人选。这是属于和平时代的帝位传接模式。虽然到了乱世,皇帝的位置传承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是刘秀以这种身份登上皇帝宝座,基本上属于继承了之前汉朝的血统。所以从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到下面的普通民众,都认为汉朝的统治是在延续的。

其次,就是刘秀所打的旗号,他当时打的旗号就是光复汉朝。当然他打这个旗号的原因就是为了获取底层民众的支持,毕竟大家对王莽已经是极度不满意,肯定十分怀念汉朝,这个时候如果打出恢复汉朝的口号,那么号召力肯定是非常巨大。后者就是士大夫阶层的支持,这个阶层是统治的基础,也是他夺取政权的关键,所以刘秀需要获取支持。而这个恢复汉朝的旗号对于士大夫阶层阶层意味着恢复之前的秩序和利益。因为王莽新政已经极大破坏了士大夫阶层的秩序,他们迫切的需要恢复之前的秩序。

刘秀作为开创之主,以封建礼法统治国家,再者在当时的社会中,十分注意礼法传承,刘秀身为皇帝自然不能违背。而在东汉立国之初就是以西汉作为正统,而他也是宣称自己就是汉朝的继承者,因为这里面涉及到正统的地位问题,我们都知道虽然西汉已经灭亡了,而且还是被王莽这个外戚给灭掉的,而刘秀他们这些人起兵反抗新朝的时候,是打着汉朝的旗号的,而且当时整个中原是存在着好几个汉政权的,那么这里面也就涉及到谁才是正统的情况了。

9

宁为鸡头,不为牛后,刘秀为何却甘愿做一个继承西汉的皇帝?

其实这个很正常,延续“汉”的国号乃是最符合当时刘秀的利益的。在历史上所有的二分王朝中,两汉其实是最名不副实的一个。诸如两晋、两宋,那都是在军政体系尚存的情况下,迁都避祸。

因为都城和统治范围的改编,而被后世史学家以东西南北的都城方位不同,而做出区分。但是东汉和西汉不一样,这是两个完全断代的朝代,在两汉交际期间,存在着王莽建立的新朝。

而在新朝灭亡后,天下还存在着一个短暂的分裂割据局面,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刘秀是在推翻王莽之后,得陇望蜀,一统天下,最终建立起来东汉王朝。虽然这里面的刘秀也算是刘邦后代。

刘秀虽然姓刘,据说还是刘邦的九世皇孙,可他的父亲只是一个小小县令,父亲去世后,刘秀就彻底沦落成了平头百姓,他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农事,很勤劳,似乎只打算做一个普通的农民。

再说他就算有皇家血统,但他的江山并不是继承来的,而是凭自己的本事打下来的,这样看来他是名副其实的开国皇帝,可刘秀并没有改朝换代另立国号,而是继续延用“汉”这个国号,刘秀到底为什么这么做呢?其实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刘秀的大智慧。

刘秀从小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虽然父亲是县令,但也只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官,如果为官清廉的话,俸禄也仅够养家糊口,加上他父亲早早离世,刘秀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后来王莽废除了孺子刘婴,自己正式登基称帝,建立了新的王朝,建元 “始建国”,刘邦打下的江山经历了214年,正式灭亡。

王莽登基后盲目推行改革,但是改革方法不对,触及了豪强和百姓的利益,适逢发生了旱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导致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日子过不下去了,就有很多人趁乱起义,利益受到侵害的豪强也不再拥护朝廷,致使天下大乱。

刘秀那时候也破产了,生活很潦倒,但是刘秀为人谨慎,并没有盲目造反,确定天下已经大乱才起兵,刘秀起兵时打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号,这是刘秀后来沿用“汉”这个国号的第一个原因,起兵的时候用这个的旗号拉拢人心,如果建国后改朝换代,会让人觉得出尔反尔,这样会失去人心。

刘秀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尽管当时他率领的舂陵军装备很差,刘秀还曾经骑着牛上战场,为此还得了一个“牛背上的开国皇帝”的称号。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后,西汉宗室刘玄被绿林军的主要将领拥立为帝,建元“更始”,是为更始帝。

刘玄继位之后,很多刘姓宗室的人并不拥护他,但是迫于绿林军的势力,不具备推翻他的能力才这样维持现在的局面,从刘玄这里,刘秀也吸取教训不能盲目改立国号,否则不易服众。

刘秀那个时候也没有自立为王的打算,但后来更始帝忌惮他们哥俩的实力,加上他的哥哥太狂傲,被更始帝杀了,刘秀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愤怒,反而主动向更始帝替哥哥请罪,而自己也表现得更加恭敬。

更始帝一看刘秀如此归顺,而且他们兄弟两也有功,就放过了刘秀,但是刘秀知道,这一时的宽宥并不意味着更始帝彻底信任自己。

后来刘秀被派去了河北,河北当时是军事要地,刘秀的挚友邓禹前来劝说刘秀,让他笼络民心,招揽天下英雄,匡扶汉高祖的基业,为百姓谋福利。

后来刘秀听从了邓禹的意见,觉得刘玄也不是明君,于是在河北鄗城的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建武,为了表明自己是重兴汉室,仍然沿用了汉的这个国号,刘秀成为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之所以费那么大劲登基做了皇帝,却还沿用汉这个国号,正如上面所说的,他本来就是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之所以要打着这样的旗号,是因为古代普通百姓认为皇帝是天子,是百姓心中的神。

不是有能力就可以坐拥天下的,有些普通人不是皇室后裔当上了皇帝,百姓会不服,也会引来各方势力的反对,这让新皇帝做得很不稳当,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造反成功做了皇帝,还要装神弄鬼搞出一些动静,让百姓觉得是上天的意思。就算是这样,仍然有不少起义成功的人做皇帝没多久就被推翻,这更让人觉得只要皇家血脉不正宗,想当皇帝那是不可能的。

开国皇帝本身就有烂摊子需要处理,正所谓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如果打下来的江山没有精力治理,疲于应付那些反对自己的人,这皇位也不可能坐稳。

再者打江山的时候必定会有一帮功臣,这些功臣在皇上登基之后难免会居功自傲,毕竟也为这江山出过一份力,有不少开国皇帝选择卸磨杀驴,兔死狗烹,处理一些功高震主的大臣,但是杀戮太重也会影响民心。

而刘秀延用了汉的国号,自己就成了堂堂正正的汉室继承人,假如有人觊觎皇位,想篡权,那就是大逆不道,这是第二个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避免家族争斗,功臣居功自傲想造反,百姓不服无法归心,这些问题都可以用暴力来解决,但是家族之间的争斗绝不是简单用暴力就可以解决的。

本来是平头百姓,突然家族中有一个人出头做了皇帝,家族中但凡有点能力的心里都会不舒服,会觉得凭什么他可以当皇帝我不可以,家族内部的争斗就不可避免的发生。

而且在皇权面前很多人利欲熏心,完全不顾亲情,亲人之间的自相残杀不光伤感情,也会给天下人看笑话。杀戮太重,会让百姓觉得皇帝对自己的亲人都如此冷酷无情,又如何厚待百姓啊?

历史上家族内部争斗的事例比比皆是,像汉景帝即位后的七国之乱,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皇位引发的八王之乱,以及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靖难之役,都是因为皇室家族内部的皇权之争引起的。如果自己的皇位来的名正言顺,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

刘秀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皇帝,他的名气之所以没有刘邦、朱元璋响亮,是因为他为人低调,刘秀执政的时候,以仁爱为主深得人心,因此开创了一段中兴建武盛世。

刘秀集所有男人的优点于一身,比如骁勇善战、足智多谋、隐忍、为人谨慎,对感情还特别的忠贞专一,但更让人钦佩的是他的大智慧,单从他沿用了汉的国号就能看的出来。

刘秀延续大汉国号,无非是利益最优化的选择,作为一个打江山的皇帝,怎么样选择对自己的集团最有利,这一点,刘秀是不含糊的,延续大汉国号,可以正大光明继承天下的统治权,可以获得朝野上下认可,也可以保证自己获得礼法上的胜利,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10

我们当下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个人要是能自己创建一个公司,并且把这个公司发扬光大,其成就感,肯定比继承父祖的公司的成就感强烈。而且世人常常都只记得公司的创始人,对那些继承人的印象却比较模糊。“宁为鸡头,不为牛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用这样一种认识来看刘秀,似乎就有些不理解了。

宁为鸡头,不为牛后,刘秀为何却甘愿做一个继承西汉的皇帝?

刘秀所建立的东汉,基本上和西汉没有什么关系。就像刘备所建立的蜀国,与东汉没有什么关系一样。虽然刘秀姓“刘”,而且据刘秀自己说,他是西汉皇室的后裔。但这是一件并不确定的事情。而且,就算刘秀真是西汉皇室的后裔,可是,他和西汉却并没有皇位的继承关系。江山基本上是他一手打下来的,与西汉的关系不大。

那么,刘秀为什么不当一个开国皇帝,而要当一个继位皇帝呢?

其实,我们只要比较一下开国皇帝和继位皇帝,就明白刘秀的做法了。

开国皇帝虽然风光,但其实麻烦事非常多。首先一点,如果皇帝是开国皇帝,大家对开国皇帝都很不信任。为什么不信任呢?

其实这个很正常,延续“汉”的国号乃是最符合当时刘秀的利益的。在历史上所有的二分王朝中,两汉其实是最名不副实的一个。诸如两晋、两宋,那都是在军政体系尚存的情况下,迁都避祸。因为都城和统治范围的改编,而被后世史学家以东西南北的都城方位不同,而做出区分。但是东汉和西汉不一样,这是两个完全断代的朝代,在两汉交际期间,存在着王莽建立的新朝。而在新朝灭亡后,天下还存在着一个短暂的分裂割据局面,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刘秀是在推翻王莽之后,得陇望蜀,一统天下,最终建立起来东汉王朝。虽然这里面的刘秀也算是刘邦后代,属于皇族宗室。

但他并不是皇族直系子弟,血脉传承较远,而刘姓宗室经过汉武帝的推恩令洗牌之后,早就不是那么值钱。刘秀起兵时只是南阳一富农。最关键的是,在刘秀建立东汉王朝之前,已经有一个延续汉朝血脉传承的玄汉王朝。其皇帝刘玄也是长沙定王刘发之后,血脉上不比刘秀远。而且刘秀还一度在其底下称臣,后来两人闹掰了,这才另起炉灶。所以,东汉王朝名义上称之为汉,但其实已经是一个全新的王朝,而刘秀也是正儿八经的开国之君。那么,有着开国之功的刘秀,为何还要以汉为名,而不是新建一个王朝呢?这主要还是一个身份问题,前面说过,刘秀他是汉朝宗室,即使是远得不行的旁系,但他总归是姓刘,都奉刘邦为祖宗。

刘秀作为一个东汉的开国皇帝,却尊奉汉宣帝刘询为祖、汉元帝刘奭为父,延续“汉”这个国号,其实是有很多难言之隐的。刘秀和西汉皇室是有血缘关系的,虽然要往上倒九代才能到刘邦那。为了显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他最好的办法就是继承西汉。

虽然王莽几乎将汉朝的皇室宗亲杀伐殆尽,但是人算不能天算。毕竟还是杀不完。刘秀那可是正儿八经的皇室宗亲,虽然流落民间,但是确实是有剧可查的,这不是刘备那个刘皇叔的那个名号存疑,刘备的身份是稍微有点被质疑,但是刘秀的身份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特别是在币制改革上非常失败,使得基层百姓苦不堪言,甚至都在暗地里使用西汉的五铢钱,心中也在怀念着西汉的统治。即使是篡夺皇位的王莽对于汉朝的列祖列宗也是不敢怠慢,对于汉代祖先的祖庙也是多加礼敬。“以汉高庙为文祖庙,汉氏祖宗有七,以礼立庙于定安国。其园寝庙在京师者,勿罢。”

刘秀延续大汉国号,无非是利益最优化的选择,作为一个打江山的皇帝,怎么样选择对自己的集团最有利,这一点,刘秀是不含糊的,延续大汉国号,可以正大光明继承天下的统治权,可以获得朝野上下认可,也可以保证自己获得礼法上的胜利,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总结:虽然领导班子换了,但其延续西汉政权统治的性质没变,法统地位算得上是一脉相承。唯一的改变是,东汉的都城从长安迁到了洛阳。这就和历史上那些因为迁都而被划分成两段的王朝接上了。所以刘秀延续汉的国号,合情合理,完全没问题。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