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正常行驶“滴水”篇-综述
第一节为题主问题答案:排气管滴水是正常现象且为发动机良好运行状态。燃油动力汽车搭载的发动机为内燃式热机,这种发动机实现动能的基础是燃烧燃油,而燃烧是一种能量物质的高温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的动力产生基础为分子的相对无规则剧烈运动,这一动能推动活塞连杆曲轴运转输出的的转矩为动能。完全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结果理论上包括:二氧化碳(CO2)与水(H2O),以及少量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以及氮氧化物等,其中主要成分是CO2与H2O,反应的概念演示可参考下图,蓝色H为氢原子、红色O为氧分子。
也就是说燃油与氧气混合后的充分反应还原得出的主要产物就是水,哪会燃烧一升汽油会产生多少水呢?如按照常温常压的理想环境计算,汽油密度按照0.739KG为标准,计算公式为【(739÷98)×14×18÷7≈271克】。水的密度按照1ml/1g的标准计算,小瓶装的矿泉水约为380克(G/ML),也就是说燃烧一升汽油可以获得超过?瓶矿泉水,是不是很夸张呢?
而汽车怠速时的油耗是很高的,以普通的小排量1.5L/T发动机为例,在正常怠速无负荷的状态下每小时的耗油量约为1.0~1.5升(L),按照最高标准计算则为一小时会产生406.5克的水,这么多水用“滴”的方式很显然在一小时内要不停的滴才能滴的完啊。那么一些大排量高油耗发动机就更不用纠结了,排气管很有可能不是滴水而是流水。
发动机产生的水会损伤发动机或排气系统吗?(关键词:淹)
答案当然是肯定不会。因为内燃式发动机在燃料充分燃烧时虽然会产生大量的水,但是分子运动摩擦同样会产生非常高的温度,以汽油为例其燃烧火焰温度会高达1200℃(柴油+600);水在超过100℃之后就会蒸发为气态,所以这些水在发动机内部肯定是气态。四冲程发动机的运行步骤为进压爆排,在点火爆燃后尾气(包括水蒸气)会随着高压排气排出发动机,所以水并不会损伤发动机。
排气系统自然同样无损伤,因为各节温度分别如下。
排气歧管约900℃
三元催化器约600℃
中端消音器持续降温
尾段消音器可低至300℃左右
经过消音器冷却隔板可降至50~100℃
一旦尾气的温度接近过高于常温,其中的水蒸气则有可能液化成为液态。因为空气温度越低其承载水分子的能力就越差,在遇到低温物体时更会加速液化,这与汽车空调水形成的概念相同,下一节会说明。那么在冬季时排气管会被低温冷却,在行驶中自然也会被风冷冷却,于是低温的高温夹杂大量水蒸气的尾气遇到低温的排气管,水蒸气则自然会凝结成水并在排气压力下流出。
可是会不会有些水没有从尾喉流出而聚集在尾段消音器内部呢?答案肯定是有的,不过仍然不用担心,因为车辆在设计时也会考虑到这一问题。所以排气系统的尾部消音器会在最接近地面的最低位置打孔,形成的液态水会从孔内流出,并不会大量聚集造成从内部严重锈蚀的情况。这就是汽车排气管会滴水的原因,总而言之是正常现象也是好现象,最起码说明了发动机的运行工况是相当理想的。(燃烧不充分往往不滴水)
第二节:除排气管滴水,夏季使用汽车空调也会出现前部底盘下方滴水
汽车滴水主要就是这两种,第一种是尾气水第二种是空调水。空调水形成的概念也尾气水相同,为热空气撞到低温物体导致的“脱水”。汽车空调制冷依靠的是制冷剂气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形态转换,这种物体的沸点非常之低,在常温下都会是高压的气态;那么启动空调压缩机(打开A/C开关)后,压缩机则会在管路内为制冷剂形成压力,制冷剂通过压力达到冷凝器降温、干燥罐脱水后,直到膨胀阀成为低温低压的液态;成为液态后进入常温蒸发箱则会快速蒸发为气态,蒸发的过程自然会吸收蒸发箱的热量,于是蒸发箱被降温了。
此时通过鼓风机将热风吹过蒸发箱进行降温,热空气车承载的大梁水蒸气则会预冷凝结成水,积少成多后则会从蒸发箱源源不断的流出。这就是为什么夏季用空调会产生水的原因,出水孔往往在底盘前部,如流出的水无色无味则是空调水,只有有颜色或有异味的液体才有可能是车辆某一位置漏液,比如玻璃水、冷却液、机油或刹车油等。
图解:蒸发箱结构与排水管
那么,冷空调有水热空调为什么没有滴水呢?愿意在于即使有水也被蒸发了,热空调的制热原理是依靠发动机冷却液的高温,冷却液流经发动机缸盖被加热,加热后流经散热器降温后再去缸盖吸热,这是保证发动机恒温的基础。这一热量理论上是被浪费的,不过引出一条管路并加入一个暖风小水箱,利用冷却液的高温加热则是“废热利用”;之后通过鼓风机将自然冷风吹过高温水箱,加热成热风后送入车内即为暖风。而冷空气承载水分子的能力本就很差,在被高温水箱加热的过程中即使有些水也被高温蒸发了,所以热空调并没有这种状态。
总结:关于汽车滴水的正常现象就是这两种,如车辆在怠速时有其他颜色的水流出则是故障。一般玻璃水是蓝色,而玻璃水用蓝色则冷却液多为红色其他颜色,机油泄露多为黑色或褐色,其他油液的颜色接近机油的颜色。想要了解车辆油液的色彩可以打开发动机机舱,对照下图机舱结构示意图看一看各种油液的颜色即可。
本文由天和Auto原创发布,欢迎转发留言讨论;内容请勿站外搬运,保留版权保护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