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进厂两个同事,一个985毕业,一个二本毕业,五年后,二本毕业先当领导,为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说个我身边的真实故事吧。我在华为的直接上级跟我同龄,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说个我身边的真实故事吧。
我在华为的直接上级跟我同龄,我入职时,他已经在华为公司待了超过7年。有一次喝酒,他跟我说,其实当年他刚来时,是所有新人中最不被看好的。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他学历最低:大专毕业。本来以这个学历,他根本连面试的资格都没有。但当年他硬生生大冬天抱着简历守在面试官待的酒店门口,头发上都结了冰碴。
这份劲头,让面试官觉得他很有狼性,符合华为的企业文化,破例给了他面试机会,才得以进入。入职之后,他深知自己起点不如别人,唯有加倍死磕才能脱颖而出,所以但凡有新任务,或者别人不肯做的累活,他总是第一个举手。
在实习转正考核时,他获得了主管强力推荐,以第一的考核成绩转正成功。再之后,他逐渐甩开同批入职的其他人,第一个当上主管,之后,又当了最年轻的服务部代表,每年的绩效考评都是B+以上。
他说的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我的学历的确是我的短板,却也成了我奋力往前,最大的动力。”
回到题主的问题,同年进厂,五年后二本毕业的比985的先当领导,这样的事很正常,在现实职场中,事实上也非常常见。
咱们一起回顾一下,大学都学的什么?
这个说法,还是建立在基本上好好学习,不轻易翘课的基础上。
我大学时,从未挂过科,每年都拿奖学金,我觉得自己的专业课还是学得蛮扎实的,但它最大的作用,也仅仅是让我通过面试而已。
距离能上手工作,必须承认,差得还太远。
有没有上完学就能立马无缝衔接开始工作的?有!新东方厨师和蓝翔技校。
越好的学校,越注重氛围营造,越懂得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和习惯,因为培养好这个,才是一通百通的底层逻辑。
所以为什么大公司都爱招或者只招985、211?真不见得是这些学生当前能力有多强,而是从概率看,他们的潜力确实强,而大公司又正好不差钱,有耐心有时间慢慢培养,将他们最终培养成才。但如果这些人自己懈怠,对不起,公司不是学校,可不会给你重修的机会。
普通院校其实从来不乏能力强的学生,只是可惜他们的机会比高等院校天然差很多。而反过来说,一旦被他们抓住机会,相比那些被一时的优越感蒙蔽双眼的天之骄子们,他们的上进驱动力自然会强得多,也更容易出成绩。
一个清华毕业,一个二本毕业,前者若只懂口若悬河,事事不落地,后者则踏踏实实,每次做事都能交付让老板满意的结果,你是老板的话,给谁升职加薪?答案显而易见。
学历真的不过只是敲门砖,它顶多代表你的过去。一旦进去后,大家将重新站在几乎同一起跑线,接受同样的检验标准,这也是职场最公平的地方。
大学期间,我们尚可通过期末突击几天,就有可能拿到一个不错的成绩,但在职场,没门。
谁更努力,谁更会思考,谁更能为公司创造效益,提升客户满意度……这些事,老板门儿清。
老板只会为你现在能输出的结果买单,而绝不会为你的过去买单,哪怕它是辉煌的。
我前面说了这么多,并没有瞧不起985的意思。事实上,他们的机会确实大得多,而他们中的多数人,也确实很优秀。
只要保持旺盛的前进动力,他们的优势是很明显的。
我们想讨论的是,对于没那么多机会的二本学生,想要获得更好的机会和生活,应该怎么做?
在我看来,只有两点。
第一,扩展眼界。
很多时候不是你不想努力,是你根本不知道努力的方向。如果你周围的人都是跟你同样层次,多半你也就和他们一样,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有时候,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接触不同层次的人,你才会知道原来还有那么多新鲜而精彩的活法,这样,才能确定自己改变和努力的方向。
第二,唯有加倍死磕。
就像我华为的直接上级,基础不如人怎么办?
那可不就是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别人娱乐休息时,你心里也有点数,别跟着瞎混,继续给自己加码呗。
事实上,华为不就是个死磕典范么?30年时间,击败了所有的电信巨头,其中不乏众多百年老店。
靠的什么?
偏激者看到的是政策,是不人性的制度,而同样进过华为的我,看到的是无数个夜晚,当友商都已酣然入梦,华为的工程师和研发人员真的在彻夜死磕,这才拼下的一个个客户。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题主问了一个好问题,引导大家去思考,不同的学历毕业下,为什么相对偏低学历的人会发展得更好。
首先申明一下,当领导其实不一定能证明就是发展的会好,因为现实中不乏很多优秀的人才一心只想做个技术专家,而不愿意当个管理者。
假定两者都想当领导的情况下,985的学生没有竞争过二本院校,那么又是因为什么呢?子佳从三个不同的时间阶段两者的能力差异可能性,来做个分析。
据科学研究表明,如果用比纳量表来测试一个地区全部人员的智力情况,那么不同智力人员的数量分布呈现出完美的正态分布:两头少,中间多。
中等智力(100±16)的人群,大概占到总人数的68%,而如果再包含中等智力偏上及偏下的人员(100±32),大概能占到95%的比例
这意味着绝大部分人的智商真的相差并不大。
因此,在高中阶段考上不同层次的大学,更多的在于其他因素的影响。这里面可能有个人对高考的重视和努力程度,也可能是运气因素。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目前实行的高考教育体制的影响。
受不同省市的考生数量、录取率的差异,都会导致即使真的是同一能力水平的学生,也会进入不同层次的学校。
比方说:山东、浙江的考生想要考上清华/北大,相应的分数要求要远远高于内陆经济欠发达省份。
985学校和二本院校最大的差别,不在于个体差别,而在于外部的资源和环境差异,能否运用这些差异拉开差距,完全看个人的用心与努力程度。
985和二本最大的差别在于以下两点:
985学校教师资源丰富,相对来讲名师更多,老师的教学方法、课程系统性可能会更好一些,可以节省学生的个人摸索成本,如果再有一些外部大咖资源的分享、讲座、沙龙活动等,更容易加速学生的成长。
但是这两点差异都是外部因素,身在985院校的学生能否成长更快,取决于其如何利用好这些外部资源。
如果这些外部资源都视而不见,一个985院校的毕业生也不一定比二本学校多出什么巨大优势。
即使考虑两个人工作之后,同样努力,能否当上领导,还可能会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为人处事:也就是职场上常说的“情商“差异
以上这几点只是简单的罗列,对于职场,提拔一个管理者,靠考虑的因素会比这更加的复杂,学历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考虑因素。
人与人之间的基本智商差距并不大的,后天环境的影响、个人的努力的方向、努力程度、努力的方法、才是拉开各自发展差距的主要因素。
五年时间,仅仅是漫长职业生涯中的第一小段路,更何况这个也只是个例因素,并不能因此就得出什么武断的判断。
作为职场人,持续不断的追求未来的个人成长,不纠结于过往取得的成绩或些许遗憾,才是重点。
我是子佳看职场 ,大型集团企业HR总经理,严肃专业,偶尔搞怪的HR从业者,持续分享职场干货,关注我,我们一起职场前行
我应该就是你说的和二本毕业生差不多的情况,2007年大学毕业进了本地企业,集团很大,全国各地都有分公司,两万多人,和我一块进来的40个大学生,其中我和另外一个是大专,那38个有几个985,一开始进厂的时候自己很自卑,因为企业是化工企业,自己专业不对路,其余人大部分是化工专业,所以自己经常自学化学知识,两个月后定岗考试,考的还不错,但是985的三个人都被定成了班长,因为化工厂是集团新成立的,所以基层干部全部空缺,我定成了副班长,又过了三个月,主任发现那三个班长理论知识不错,但是眼高手低,具体的活要吗不愿干,要吗干不了,最后车间选工段长,三个人都淘汰了,我被选上了,没别的就是踏实工作、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后来三个985都辞职了,现在想起来其实不管学历有多高,都要脚踏实地。
谢谢邀请!
这个现象其实很普遍,只能说:能力比学历重要;选择比努力重要。
我一个发小,从小就是一个孩子王,感染力和领导力比较强,我们这一帮小孩要做什么大事时都以他为首,由他进行事务决策。
但这个发小就是学习成绩很差,就是经常考不及格那种,初中毕业后就没有继续上学了,在村里长辈的带领下到重庆打工,后来由于各自原因很少联系,当我2004年大学毕业时,他已经在重庆成立了自己的装修公司,专做商场柜台的装修业务。
2008年,当我还在成都这个城市为落脚生根而努力工作的时候,这个发小已经把业务从重庆做到了成都,并且在重庆主城区有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子。
2015年,当我自主创业,为寻找客户而焦头烂额的时候,这个发小已经在叫我帮他关注成都车展奔驰的E300D这款车型,而他本人则已经在重庆市效购买了一套大别墅,养了2个娃。
现在,我们之间的物质差距似乎还在拉大,我觉得可能这一生我都从物质收入上超不过人家了,但我一点也不觉得他有多牛B,各有各的优势和生活乐趣,知足常乐!
学历很重要,但工作后的勤奋努力更有决定作用!我们九十年代初大学毕业分配到研究所6个人,按现在的大学分类,我是3个985之一,另有2个211,1个省农学院。报到后根据专业不同,我们分别分配到当时研究所最红,待遇最好的中日合作项目的四个子课题组,从事野外科研作业,因需要专业间观测取样一致性配合,所以我们也经常在一起。
由于是本科生,在研究所就算学历低,都想考研究所在职研究生。这样学历工作两不误。所以大家当时学习都抓的很紧,特别是英语,那个农学院的显然比不过我们,按说他是分配不到这种单位的,只是单位突然拿到中日合作这个大项目,来不及到名校招人(那时候包分配),就近从省农学院招来的。我们对他也有些傲慢看不起。
学习难免就要耽误野外科研工作,由于我们相对强势,一些脏活累活就推给他,甚至让他代干些我们专业的事,他当然也有些自卑,就学着做,慢慢也就通了。三年时间里我们几个985、211毕业的都先后考上了单位的研究生,结果第四年日方合作单位给我们项目组争取到了一个日方全额资助鸟取大学留学名额,我们都想放弃国内学业争取日本,结果几位合作的日方专家一致推荐农学院毕业的这位同事!单位领导都没办法。
这哥们在鸟取大学一口气读完硕士博士,京都大学做博士后,回国后到北京一家研究所工作并拿到“杰青”头衔,此后又应聘到一所知名大学做“长江学者”,现在看来是我们那批人里混的最好的!
单位里如果一流名校跟三流一起进来的,很明显,一流名校的考进来的,三流呢,靠关系塞进来的。所以,提拔的话,你说选谁?再者,一流名校进来工作注重技术,真才实干,三流呢,会玩会混啊。找准定位过日子,不要对比,有对比就有伤害,你要再看看临时工,心里就更摸不直了,没学历没能力没考试,一样进单位,表面上工资收入少的可怜,看看人家家境人家背景,突然就理解了,你们拼死拼活买房买车,人家早就很多套房子奔驰宝马了,人家需要的是一个正经单位上班的生活,你努力的房子车子是人家早就具备的装备,你还在耻笑人家是个临时工的时候,其实王者在暗笑青铜,有个编制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被你天天嫌弃的人家底够你挣几辈子了,你还在嫌弃人家没学历没能力还没编制……同理,985毕业在笑话人家二本毕业的时候,知不知道,二本毕业的人说不定人家叔叔伯伯就是单位大老板或者单位上级大老板,人家的人脉背景,你985一辈子打拼都可能得不到,人家去办个事分分钟叔叔伯伯一大圈帮忙,你呢,就是个985毕业,出去谁也不认识,找人办个事难得要死,所以,你说领导提拔谁?有技术的专心技术,有人脉的专心人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提拔技术人员就提拔名校的有才能的,提拔领导干部还是会混会交际的吧,毕竟各司其职物尽其用啊!
我是小棉袄,喜欢我的亲,请关注我哦!
接下来,“职入龙门”就来分析这位“聪明”的二本毕业朋友,是如何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将本来有很大优势的985毕业同事“赶超”的呢?
可能我们自认为从985学校毕业,非常值得骄傲!但,在老板看来,他每年都能招来“一大把”985毕业的学生。所以,严格来说,我们没什么可值骄傲、甚至理所当然的!
比如:提拔领导,老板就应该优先提拔我,因为我是985毕业的“天之骄子”!这种想当然的想法是很大的误区!
在老板看来,不管你是高等学府还是一般学校毕业、甚至没学历……对于他来说,你只是公司人才战略上的一枚“棋子”。
当他需要在竞争对手面前树立“行业龙头老大”时,他会招985毕业的学生“彰显”人才综合实力和素质水准;当他想要政府政策、资金支持时,他还会招聘985毕业的学生,来体现自己“社会责任感”……
在老板看来,985毕业和二本毕业和唯一的区别在于:被放在哪个位置上发挥特定的价值而已。所以,不管什么“出身”都没什么好自负的!
1、扬长避短。坚决不与同事比学历。
很多985毕业的朋友,工作多年都很难被提拔,原因就在于他们很容易“孤芳自赏”自己曾经的学历优势。“想当然”的认为:公司当初因学历录用自己,未来升职也会用学历来考量。
而,聪明又学历“差”的人在公司“强敌环伺”的生存压力下,坚决不会选择与985毕业的同事“拼”学历!
与其花费5年时间去恶补“出身”短板,不如在高学历人群不擅长的领域“强攻”5年!胜算会更大!
【分析竞争对手“短板”】他们发现很多高学历人群在工作中只能专注在学术、技术领域。因为这可以发挥他们“学霸”的光环优势。但,对于需要社交能力、应变能力、强大心理承受能力等解决“人”的问题的工作岗位,他们则显示出较大的“短板”。
【了解公司游戏规则】公司本就是不同性格和层次的人组成的“工作社交”平台。社交能力差的人都只适合做技术或边缘岗位,而社交能力强的人才能胜任与人“打交道”的关键岗位---管理岗位。
我们不能只看到领导的“光环”,他能受到公司重用和嘉奖的前提就是:帮助公司解决“人”的问题。如果985毕业的同事只能解决技术问题,而解决不了“人”的问题,那么在老板看来,你肯定不是成为领导的首选。
2 专注在解决老板/公司关键痛点问题,更容易脱颖而出。
严格来说,员工服务的客户就是公司/老板!只有满足公司发展的关键需求,我们在公司才有被提拔的可能!
老板需要的合格员工就是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985毕业的同事擅长解决技术的问题,那么二本同事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走解决“人”的问题,这条路。否则,他在公司永无出头之日。
这就是职业定位不同。
一般情况下,解决“人”的问题,很容易被自持才高的人“鄙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有技术在手,根本不削与人沟通交流,这些人都会上杆子和自己沟通。这就属于典型的目光短浅。
当公司只有你是985毕业或技术大牛时,同事可能会“围着”你转。但,当公司又招一批新鲜的、和你学历技术一样的人来时,你就会被“抛之脑后”。
而从长远来看,专注解决“人”的问题的人是最容易被老板提拔成领导(甚至左膀右臂)的人。因为他们不仅了解同事心理,更精通研究老板心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学历高的人“孤芳自赏”,不愿意了解周围人和老板时,二本的同事已经将老板心思掌握透彻了。
他们知道老板不管招来多少技术大牛、985才子,都会头疼如何解决员工与公司之间“利益”矛盾的问题!于是,他只需要在这个核心问题点上打磨价值,为老板解决难题,就是老板最有价值的人才!于是,985的学历完全没有胜出的可能!
3 以目标为导向,修炼强大心理素质。不在乎一时得失,也是他胜出的原因。
这位“二本同事”能够胜出,也说明他的心理素质非常强大。一般人在985同事的“围堵”的公司,都会选择放弃晋升的希望,甚至自暴自弃。但,他却看得更为长远。他能够冷静、客观分析竞争对手和自己的优劣势,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比如:在工作中,“学历高”的同事喜欢听别人夸奖自己的能力,但,不喜欢听建议。在他们看来就是在质疑自己的能力,很不开心。这样会让其他同事、领导产生很难相处、自负的感觉;
但是,“草根学历”的同事,会表现出特有的韧性,不仅虚心接受同事、领导的批评指正,还主动与同事、领导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不是盲目的“烂好人”,而是投其所好的开展工作)。
即使,刚开始社交能力很稚嫩,受到嘲笑和讥讽,他们也不气馁。因为这是他们能够胜出的唯一出路。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也是“熟能生巧”,对人性和游戏规则越了解,就越能如鱼得水。
4 、永远保持技能更新(社交能力),有居安思危的紧迫感,才能保持旺盛精力,跟得上公司发展的脚步。
这位二本同事也一定是一位居安思危的人,他会把压力看做“前进的动力”!他深知未来职场竞争力核心价值就在“社交能力”上。于是他一定会不遗余力的在这项能力上保持旺盛生命力。除非他自己放弃前进的脚步,否则,以他的职业企图心来看,他会始终跟随公司发展的脚步的!
大家如何看待“同年进厂两个同事,一个985毕业,一个二本毕业,五年后,二本毕业先当领导,为什么?”的职场困惑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END----
关注“职入龙门”头条号,学会读懂老板、领导、同事的小心机!帮助职场朋友们快人一步“跃龙门”。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有料有态度!我是喻派职言!
问这个问题,想表达什么,或者说想说明什么呢?
同年进厂两个同事,一个985毕业,一个二本毕业,工作5年后,二本毕业的先被提拔为领导,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你想证明什么呢?什么都证明不了!
从发生的事情来看,这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你不能因为结果不同往常,就推导出“上985没什么了不起,二本也能当领导”这样的结论,这样推导出的结论有明显逻辑问题,是站不住脚的。
总结起来,就是不要把个体当一般,不要把小概率事件当作普遍的情况。如果你真的信了,那你就真是糊涂虫。
退一步来说,先当领导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能力更强?那可不一定,也有可能是机会更好呀。再说,不当领导就一定比当领导差吗?也不一定吧,很多985名校毕业的学生,做领导的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人是做技术专家或者是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士,享受专家待遇甚至国务院特殊津贴,还有一些出国成为名校的教授,成果突出,声名显赫。比领导就一定差吗?
所以,对于二本毕业先被提拔当领导,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如果一定要说原因,那原因有很多,我们不妨试着列几条:
能被提拔当领导,那一定有被提拔的原因。比方说他具有一定的大局观,除了能够高质量完成个人工作,还能够帮助同事共同进步,同事们对他的评价都比较正面。
如若他在工作中体现出了这些特点,那说明他就具有了一定的领导潜力,被提拔是理所当然的。
二本毕业生和清华毕业生相同时间进入公司,但进入的部门不同,两个人表现都挺不错。
但是二本毕业生所在的部门,先有领导岗位空缺,或者需要提拔年轻干部,组建后备梯队。而部门没有其他特别合适人选,从外部又招不到合适的人,那机会自然就落在他头上了。
985毕业,代表智力不错,但是实际工作能力怎么样,不能与理论知识直接画等号。
进入职场以后,如果985的毕业的,不思进取,不再学习,躺着名校的光环里出不来。那么,很有可能在实际工作当中,比不上二本毕业的。
当然,这个二本毕业的进入工作之后,比较爱学习,表现出了更强的进取心,喜欢接受挑战,不怕困难,那很有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更好的成绩,进步也更大,那有什么理由,不提拔人家呢?
上面有领导,是二本毕业生的他二大爷,而985毕业的没有。
这个你也没有办法,就像人家步长制药公司的老板,把自己的女儿送去斯坦福大学读书,花了650万美元,不能比!
当然还是希望这种情况越少越好!
喻派职言,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
智联招聘HR公会、linkdin(领英)、《CHO首席人才官》(杂志书)、三茅人力资源网、第一资源等多家媒体专栏作者,文章曾被300多家公众号转载,曾在传统报刊媒体上发表文章数十篇,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书。
同年进厂两个同事,一个985毕业,一个二本毕业。至此,厂里一共100个员工,2个985毕业,28个二本毕业,70个二本以下。
五年后,985毕业的一个出国深造,一个专心考博士,28个二本中,有一个做了领导,其他留走参半,70个二本以下,也有一个做了领导,其他留走参半。
所以,既然问题是二本毕业的先当领导,为什么?那么,同样,二本以下也有一位当了领导,是为什么?
学历高的人懂得更多,知识的量级不一样,当领导需要那么多的知识储备吗?答案是不一定,但是知识储备大,一定更容易当领导。
在一个厂里,当不当领导的权重点不是在学历,而是在你的经验和能力是否是厂里需要,并且能用最高性价比的报酬把你留下来。
更厉害的人可能留不住,也有可能,他们看不上,所以在题主的问题中,乃至在大家的认知中,领导是褒义的正能量的词。如果换一个角度去看,此问题“领导”存在贬义的可能。
你看,只要找到二本比985先当领导的原因,我们也可以逆袭。逆袭不是没有可能,但这个可能有个前提,就是概率问题,这是一个概率的世界,不是一个突变的世界。
不管处于哪个阶段,你都要增加成为领导的概率,或者是,逆袭成功的概率。而提高概率最快的方法是学习,其次是坚持做事。
所以,如题“二本”先当领导的原因,经过了五年的努力,“二本”考研成功,并且在厂里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唯一的竞争对手,那个985的同事在忙着写博士论文,董事局一致认定“二本”综合能力最合适,所以给予提拔。
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并且,不要掉进学历无用论的偏见。
我是@绝对思维 ,关注我,聊点你关心的,学点有用的,成就更好的人生。
两个人一起进公司,一个985毕业,一个二本毕业,这样来看,985的这个人拥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5年后,985的却没当领导,当领导的是二本毕业的人,听起来好像有那么点不符合常理。
按照普通人的想法来说,应该985毕业的当领导,二本毕业的当普通员工,但是事实结果却恰恰相反。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三个。
很多人认为学历高的人相对能力就比较高,但在职场上大多数时候都不是这样。
就像题主所说的这个例子,只要不是二本毕业的学生是领导的亲戚这种特殊的原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只可能是学历和能力不对等。
也许985毕业的人虽然有着高学历,但是能力很一般,遇到问题就不知所措,职场实力严重缺乏,这样的人学历再高也没有用。
但二本毕业的人,可能一开始学历不是长处,但因为有工作经验或者工作能力比较出众,所以才会被领导提拔。
会不会晋升一个人让他当领导,上司的考虑从来都不是文凭,而是他能为公司做多少贡献。
从这个层面来衡量,很明显985毕业的输了。
再来说一说在大学接受的知识问题,这也有可能是两个人出现截然不同结果的原因。
985院校大多学术氛围非常浓厚,进去之后会接受大量的新知识,当然也有可能会觉得很枯燥。
这就可能出现两种结果。
要么很努力,只会纸上谈兵。
要么不努力,既没有知识也没有能力。
无论哪种情况,在职场上都是非常不利的。
但二本院校的学生,可能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学历并不是很好,会想办法从其他方面来弥补。
比如积累工作经验,学习工作技能,这些都是能在职场上成为加分项的东西。
学校不同决定了两个人接受的知识不同,同样也是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两个人对于工作的目标和规划可能是不一样的。
如果一个人一开始进职场,就有明确的目标以及详细的规划,那么这个人就有可能很快取得成功。
比如在5年这个期限内,二本毕业的人一定是详细考虑了自己的目标,为自己做出了规划才得到了晋升。
当然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还有其他,比如说运气机遇,毕竟职场上也会经常有未知因素产生。
华裔女赌王就此没落,生前让所有 浓情端午粽飘香,青浦邀你“云体 上海:“云端”展现端午节文化内 “甜咸大战”!明星艺人们喜欢什 如何做一个男人喜欢的情人(如何 当你和你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中 如何在昏暗的光线下设置快门速度 教育在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 世上做坏事的人死后会面临什么因 拜登就任总统后的第一步是什么? 同意/不同意:人生最重要的目标 二战后,德国在调和分歧方面做得 亚伯·林肯恨白人吗? 一个编辑能把你的故事毁得有多严 现在的iPhone6还能坚持再用一年 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现在买房是不是最便宜的时候,现 我身边的农业银行营业厅关了,AT 欧洲媒体评选CBA最有实力球员, 荣耀play的6+128和荣耀8X的6+128 蚂蚁集团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公司 请问机友华为mate30P与华为mate3 听说老詹修剪一次指甲需要5小时 为什么说宝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 戴笠人称戴老板,这个是怎么叫出 没有工作能一次性补缴社保么? 我想知道定向师范生和免费师范生 肺癌引起的咳嗽是怎样的呢? 5000mAh电池的5G手机推荐吗?要 恒大亚冠表现“差强人意”,你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