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非常喜欢朱高煦,类己,人比较猛,但脑子差点事,老大朱高炽,人厚道,人缘好,但身体不好,属于运筹帷幄型的,让他亲征蒙古怕是要死在半路上,哪点像自己呢,几乎没有。
令人纠结的是朱高炽有个好儿子,也就是“好圣孙”朱瞻基,这朱瞻基在朱棣心中的地位又比三个儿子加一起还要高,朱高炽耐不住军阵,朱瞻基没问题,自永乐中期每有出征,朱棣都要带着朱瞻基,借机培养他的军事能力以弥补朱高炽的不足,为了防止好圣孙同志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路过农家还要跟朱瞻基讲解讲解,就这份耐心这份待遇,谁都没有过。
如果不顾礼法,舍弃立嫡立长将皇位给了朱高煦,要朱高煦百年之后再传给朱瞻基那是白日做梦,皇权和魔戒差不多,能克制欲望的人少之又少,即便死了也要传给自己儿子,至于朱瞻基,一旦朱高煦继位,别说皇位了,命都不会长久。
决定之后,永乐二年二月,虽然很不情愿,但朱棣还是下定决心将朱高炽立为太子,朱高煦封为汉王,朱高燧封为赵王,名分就算这么定下来了,朱棣也不必再被朝臣催来催去的,这在明朝很重要,国本嘛,以后还有很多乱子来源于此,至于朱瞻基,在经过7年犹豫期后被立为皇太孙,类似朱元璋的路数。
虽然朱高炽的地位被确定,但是朱高煦和朱高燧谁也不服,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储位的争夺,怎么争呢?打闷棍、丢黑砖、下绊子,阴招不断,本来朱高炽就活得战战兢兢的,加上两个兄弟不遗余力的抹黑栽赃,天天如履薄冰一般,活一天就算赚一天,他当然知道朱棣不喜欢他这个非一般胖子,失去地位倒在其次,主要是怕耽误了儿子的前途和他一脉满门的性命。
可以说,朱高炽承受了老爹和兄弟全方位饱和式打击。
身处实习期的朱高炽虽比颙琰好点,但也没好到哪儿去,同样受父亲忌惮,没什么权利,基本上干事都要事先报备,知道朱棣亲征漠北,庶务方面权利的钳制才稍稍放松一些。
就这,朱棣还要千叮咛万嘱咐亲贤臣、远小人、纳良言、忌苟安、勿捉妖、倒大霉等等,看似放权其实也没什么改变,勋臣·朱高炽是不能动的,高官·朱高炽是没资格管的,即便是庶务,朱高炽在处理完也要及时写下详细处理过程和理由,静待老爹亲征归来好随时验看,至于军务,想都不要想,沾不得边的。
朱高炽人厚道,也容易遇到厚道人,比如《明朝那些事儿》中的胡濙,作为大明资深克格勃,他被朱棣安排到太子身边当细作,事无巨细都要汇报,胡濙怎么看太子都没问题,他只忠于皇帝,从不和汉王、赵王勾搭,向来如实反馈,一来二去朱棣也就放心了,太子挺规矩。
如果一件事有章可循,有相应的成例在,那就找以前的方法办,这种事归朱高炽,其余的一切还是朱棣管。
朱高煦
朱高煦是挺混的一个混人,对储位的觊觎近乎明目张胆,让他去云南就藩,他仗着荣宠不去,朱高炽就问了,老爹的决定你为何不执行呢?汉王说了,我犯什么罪了把我扔那么远的地方去受罪?朱高炽和朱标一个性子,你不爱去就别去了呗。
怕朱棣还不懂自己的意思,找朱棣申请侍卫上直亲军所属的天策卫做自己的护卫,还动不动就显摆:天策上将是唐太宗用过的名号呦,这可不是偶然的!意思是说,他这个老二以后要当皇帝,这是天意呀。不多久又命其就藩青州,不去,只想回南京快活,而且南京是两京之一,有一套领导班子在,这要是攥在手里······
自己爬不上去没关系,只要把对手踩下去就行了,于是乎,脏水一盆盆的泼向朱高炽,朱棣喜欢好圣孙,可对朱高炽就这么回事,毕竟自己说过倾向高煦继位的话,就当给汉王出出气,自己也顺便敲打敲打太子和他身边的势力,让他们知道这个国家谁在做主。
于是“好圣孙”一词的来源-大才子解缙首先遭殃,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解缙已经受了打压还没学聪明,正值朱棣亲征,解缙进京私自拜会太子,犯了大忌讳,而且密聊后解缙人就走了,这是大不敬,最后解缙被纪纲灌酒后埋到了雪堆里。解缙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总之,东宫势力受到皇权的极力打压,一时间朝堂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人人自危。
高煦地位急转直下
一切名分都定下,再玩暧昧就该出事了,所以朱棣当机立断让高煦就藩,并借此斥责不知收敛的朱高煦:照规矩你早该就藩,怎能长期滞留京师,以前封你云南就藩,你说远不爱去,后来让你去青州你也托词种种,如果真是出于孝心,愿意承欢膝下,为何一提南京你就两眼冒光,留都留不住呢?!好,你去南京我也依你,但是留你嫡子在我身边你也不乐意,以学业为借口非要一起带走,可见你以前所说都是胡说八道没一句实话,这次就藩青州,不能再推辞!
这算撕破脸了,而汉王如何对应呢?朱高煦选拔各卫健武者随侍,远超应有护卫之数,引发朱棣忌惮,命令所选这各自归位。而朱高煦回京后四处抢劫,私造兵器,朱棣虽怒,但还存了些舔犊之情,隐忍着没有彻底爆发。
杨士奇适时的踢了汉王一脚,朱棣问了,有人说汉王心存不轨?杨士奇说:不知道耶,我们常侍太子左右,哪会有人当着太子说这种话呢,不过汉王两次就藩都不肯去,您要去北京他却要滞留南京,皇帝您明察他的用意才好。
就这样,朱棣还是没办汉王,后来汉王纵奴行凶,四处抢劫,越制犯上,私造兵器,私养死士,造船练兵事发,朱棣忍无可忍要将其废为庶人,太子讲情,朱棣对太子说:我这是为你干掉蟊贼,你怎么着?还想养虎自患不成?你不听我的早晚会后悔的。
于是,汉王就藩乐安,离着不远,他也就不用抱怨了,如果心有不轨,高炽可以朝发夕至直接干掉他。
朱高燧粉墨登场
汉王算是交代了,再作死就真的死了,所以同样觊觎神器的朱高燧被推到了前台,粉墨登场,多少年来抹黑栽赃虽有些成效,颇令朱棣起疑,但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既然没有解决问题,那就把根本解决掉,朱高燧觉得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与其整治太子,不如直接干掉老爹······
事实证明,朱高燧的点子虽然阴损,但是卓富成效,可惜被泄了密,造成功败垂成。
曾经的朱高燧不打让人省心,和汉王是一路货色,从小到大犯了错都受长兄庇佑,但是不但不思悔改,还伙同汉王一致想整死太子。
这次更直接,伪造遗旨,毒杀朱棣。
区区一宦官也敢和太子叫板,就因为朱高炽要裁减宦官的现有规模让黄俨心存嫉恨,所以四处散布消息说朱棣还是不想传位给太子,赵王朱高燧才是最佳人选,这么主动的投怀送抱,赵王怎肯错过机会。
于是一群投机主义者凑到了一起,靠军功他们是爬不上去了,但如果有从龙之功那这辈子算发达了,军官们伙同御林军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扶立朱高燧。
计划分为两部分:
一、勾结黄俨找人毒死朱棣。
二、找人伪造遗诏,赵王继位。
可惜伪造遗诏这人的外甥对快速发家方面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解,这事我若参与容易掉脑袋,而且没什么油水可捞,但是如果我举报他们那效果立竿见影,登时飞黄腾达呀,所以······
一群军官+宦官自作主张扶立汉王,这也太扯了些,不可能的,肯定有人指使,而且是在赵王知情的情况下,但是这么低端的人员配置也是没谁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朱棣知道消息后,成功的端掉了暗杀团伙,彻底粉碎了朱高燧的从属势力,至少在朱棣死掉前,赵王、汉王安稳了很多。
可是······可是朱棣宾天怎么办呢?
《大明风华》中的史实部分饱受争议,咱们还原一下真实场景:
朱棣死于北征归途,汉王、赵王那时候算是乖宝宝,不过那是因为朱棣还活着,死了的朱棣是无法震慑这哥俩的,太监马云虽然不知所措,但却知道大军行进中不宜泄露消息动摇军心,且三王素来不和怕是途中生事,所以紧急请教杨荣和金幼孜该如何处置。
当时大军属于常规状态并非强行军,行进速度有限,但是距离京师的路途遥远,如果处置不当怕是平生变数,军心不可动摇,继统不能收到干扰,咸鱼?没地儿弄去,真是脑洞大开。
首先确定基调,秘不发丧,朱棣病逝的消息绝对不能走漏风声,其次兵分两路,马云和金幼孜内外配合策应,掩人耳目,皇帝的行辇要吃喝不断,一如既往,不能让人看出丝毫异样;另一路由杨荣带团直奔京师报信,太子有了准备终于顺利登基,而赵王、汉王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再次隐忍,直到仁宗驾崩,朱瞻基就又上了他们的暗杀名单。
上一次朱高燧暗杀是认真的,下一次朱高煦谋反也是认真的,好在朱高燧及时吸取教训悬崖勒马最后落得个善终,而朱高煦则成了罐焖鸡,只落得个肉香扑鼻。
朱棣尸身的气味是如何被隐瞒的呢?
古代战阵,凡遇出征都有工部能人随军,就地取材打造一应器物,杨荣命令工部官员搜集军营中所有的锡制器具,熔炼后打造出一个锡桶,将朱棣尸身放入锡桶,然后做密封处理,所以外界是不会嗅到一丝气味的,这比李斯的点子高明很多,再说了,秦始皇和臭鱼的故事无人不知,连文盲都能说个清清楚楚,瞒人不易,反起疑心。
《大明风华》借用的是秦始皇的段子:
朱棣死于第五次远程,始皇帝则死于第五次巡游,在他死后赵高勾结胡亥威逼利诱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诛扶苏、蒙恬。
问题是,他们用的是始皇帝的名义下诏,要是让人知道扶苏和蒙恬死于矫昭的阴谋,他们几个也就别活了,所以始皇帝不能死,问题是始皇帝已经变成了死皇帝,这怎么办呢?只能通过其他方法掩人耳目的,方法就是《大明风华》的所演绎的始皇帝&臭咸鱼的故事,胡亥一路收集鲍鱼扔到他爹身上,到底是鲍鱼臭还是尸体臭,到底谁掩盖了谁的气味,这不是关键,关键是效果很好,一路上所有人都离得远远的,怎一臭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