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乌台诗案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力很大,因为这件事,牵扯了很多北宋时期的著名人物,如第一受害人,苏东坡,被苏东坡牵连的官员达到39人,包括当时大名鼎鼎的司马光,黄庭坚,苏辙。而苏东坡的对立面站着的人是王安石。

说清楚乌台诗案之前,必须先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

公元1067年,宋神宗即位,仰慕王安石的才名,提拔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一年后,1068年,神宗看到了北宋时期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困境,和王安石一拍即合,施行改革。

改革就有反对派,反对派被称旧派,赞同改革的就叫新派, 形成了新旧两股势力,旧派的代表人物,有司马光,欧阳修,苏轼,三大超级阵容组成的反对派,和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派就死磕上了。

我们都了解历史,最终的结果是王安石变法失败。其中在变法的中途,1074年王安石被罢免了,那一年,天下大旱,王安石的变法实行不下去了,不得不罢免,1075年,王安石再次拜相,但到了1076年,王安石的长子病故,王安石辞掉了宰相,外派,1079年,王安石被任命左仆射(也是宰相的意思)、观文殿大学士,改封荆国公。

所以你看,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除了天灾,反对派,还有王安石从1074到1079这5年,没有心思主导变法,这也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因素。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我们回到1079年,尽管王安石这些年算是人生坎坷,但变法是在继续的。

再看看苏轼这边,自从王安石要变法,苏轼就是反对派,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当时的神宗也听不去苏轼的话,一向潇洒的苏轼眼看干不过,自请出京,不和你们玩了,我玩自己的去,跑到杭州当通判。

1074年苏轼升了官 ,再山东密州当知州,1077年平调徐州当知州,1079年又平调湖州当知州,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市长,苏轼能被频繁调动,是因为苏轼在地方上干的不错,有业绩,颇受民心。

也就是1079这一年,被平调后,按照惯例,苏轼要上书谢恩,叫《湖州谢上表》,本来和神宗说万岁万岁万万岁之类的好话就ok,但自由散漫惯了苏轼,还在上书的文中,写了几句不合时宜的话。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这话的意思是,陛下您知道我笨蠢,跟不上现在的局势(现在什么局势,新政啊),知道我不会生事端,或许可以保全一方百姓以养小民,所以让我去湖州。

这话普通老百姓听起来,也没啥,如果说有抱怨的话,那就是觉得我这个人只能当个市长,没有更大的能耐。当时是新政的敏感期,而且结合早些年苏轼对新政就有看法,这一次这样上书,被当时的御史认为,愚弄朝廷,妄自尊大,有点不尊重皇帝的意思。

说苏轼愚弄朝廷我不敢恭维,但说苏轼妄自尊大,这个上书的确有那么点意思,就让我当市长,连续三个市的市长。意思是我可以当其他,不仅仅市长,是有点妄自尊大。

但御史们肯定是偏向前者,控制意识形态,只有稍微有那个意思,就会放大这件事的本身色彩。

这时候,又出现了一个大人物,他是写科学史的大牛,他叫沈括,《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是当时的新派人物,深得王安石的器重,担任多项官衔,比如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

沈括站出来指摘苏东坡说,苏东坡确有讥刺朝政,不信的话,就去查看苏东坡的诗,结果真的被找出了好些讽刺新政的诗,并且苏东坡本人也承认自己作这些诗的时,是有讽刺的意思。而且很多诗,都被抄写了下来。

比如,《山村五绝》里写“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是讽刺青苗法,“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是讽刺盐法;“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讽刺朝廷水利之难成。

并且苏轼赠司马光的一首诗,也被挖了出来。

“先生独何事,四方望陶冶,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抚掌笑先生,年来效喑哑。”

为司马光重登相位大造舆论。还连累了司马光,这些苏东坡都是承认的。

苏轼这样罪名,又在那样的条件下,很多人想弄死苏东坡,但宋神宗仁慈,举棋不定,又被当时官场同僚帮助下,就把苏轼贬到黄州,当个团练,被锁在此地4年。

苏轼在御史台狱受审,因官署内遍植柏树,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这就是苏东坡在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最佳贡献者
2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也曾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其实就是一桩宋朝的文字狱,本来宋朝的是文人治国,文人相当自由,地位很高,基本没有什么文字狱的情况发生,但是到了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当时围绕变法,形成了两派的党争,这个党争尤为惨烈。苏东坡在那个时候获罪,也是命运中的必然。一方面苏东坡没有站队,他既反对新法,也反对旧党,总之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另一方面,苏东坡就是个大嘴巴,什么都说,所以得罪了好些小人。所以小人们就睁大眼睛找苏东坡的错。机会终于来了!

肇事诗词为《湖州谢上表》,收录于《东坡全集》,是苏轼调任湖州知府时,向宋神宗写的一道谢表。此表为谢恩而写,却也历述自己坎坷遭遇,把平时心中愤慈见诸文字,以示对时政的不满。后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成为乌台诗案的导火索。

3

公元1080年,对于苏轼来说是灰暗的,刚刚死里逃生的他只身来到湖北黄州,过起了半官半民的生活。由于身居闲职,他常常会到城郊的赤壁游览,一则为了打发时间,二则也是放松放松,排解一下心中的忧闷。此外,为了维持生计,他还在黄州城东的坡地上开发出一块田地,做起了农民,从此便自号“东坡居士”。为什么号称宋朝大才子的苏轼此时会落到这步田地?这还要从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说起。

第一、背景

要想理清“乌台诗案”的始末,我们不得不介绍神宗时期另一位著名人物——王安石,他可以说是引发“乌台诗案”最关键的人物。公元1069年,宋神宗启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主持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变法内容存在诸多弊端,如青苗法食盐专卖法手实法等,遭到苏轼反对。但由于王安石背后有宋神宗的“力挺”,苏轼受到打压和排挤,于是申请外调任职,神宗应允。1071年,苏轼调往杭州,随后又先后担任密州、徐州、湖州的知州。其间,苏轼写了不少讽刺新政的诗作,这引起了改革派的不满。

第二、经过

最先举报苏轼通过诗作暗讽朝政的人是北宋科技界的一位“大佬”,就是写出《梦溪笔谈》的沈括,但当时宋神宗并没有当回事,直接给忽略了。1079年,苏轼调往湖州任知州。北宋时,官员新任职,都要向当朝陛下表示感谢。为此,苏轼写下了《湖州谢上表》并进献给神宗。虽然时隔多年,苏轼依然郁郁不平,在这封“感谢信”里,他发了几句“牢骚”: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陛下知道我苏轼已经老糊涂了,跟不上当前的新举措,老眼昏花没什么作为了,可以让我回家养老了。表面上是在数落自己,实际上绵里藏针,讽刺神宗用人不当,公开表达对变法的不满。这引起改革派的不满,御史台官员李定、何正臣等人上书弹劾。宋神宗也对此大为恼火,下旨命人将苏轼抓捕到京,并关进了御史台的监狱。

第三、结果

苏轼下狱后,御史台官员们“乘胜追击”,又找出不少其它讽刺新政的作品,如《山村五绝》《八月十五日看潮》《戏子由》《独乐园》等,苏轼对此供认不讳,全都大大方方的交代了。此时,他已抱有必死的信念,甚至写下了诀别诗。

与此同时,朝中不少人都为他求情,包括宰相吴充、太皇太后曹氏以及昔日的对手王安石等。经过长达四个月的等待,最终审判结果是“谪贬黄州”,苏轼免于一死。

由于此案是由监察御史告发,后来也是在御史台受审,而御史台中遍植柏树,常有乌鸦栖息于此,故御史台又称“乌台”,且苏轼获罪是由所作诗文引起,故得名“乌台诗案”。


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

4

“乌台诗案”算文字狱吧,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文字狱了,比清朝的“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影响还大。


其实,“乌台诗案”的直接起因不是苏东坡写的诗,而是他到任湖州知府后给皇帝写的谢恩奏章。里面有几句话刺痛了当时朝廷当政的小人,然后抓住他之前写的诗文大做文章。本来,这种谢恩奏章只是例行公事,就说自己过往政绩一般,皇恩浩荡,又给换了个这么好的职位,表示自己要鞠躬尽瘁,永远忠于皇帝等等。苏东坡不是写这类文章的人,即使文中有部分内容是这样,他的文章总要说些真正的事情的,

“伏念臣性资顽鄙……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这里面的新进,不同于现在的意思,当时北宋为新政引起的党争里,在王安石口中是指突然升迁的无能后辈,所以有固定的代表含义,。

而且,苏东坡写的这个奏章不是光给皇帝看的,实际上是要上报纸的。在中国古代,朝廷的公报是固定按期出版的,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报纸了。苏东坡的诗文,如此引人注目,这次的谢恩表,就使那些“新进”成了读者的笑柄。


苏东坡过往的生活态度,一直都是嫉恶如仇,碰到不好的人与事,“如蝇在食,吐之乃已”,之前九十九次一直没事,这次吐到一百次的时候,就被那些小人抓住了。

这个乌台诗案,乌台就是御史台,古代的监察部门,对官员进行弹劾吧,相当于现在的检察院。在神宗元丰二年六月,有一个御史把苏东坡谢恩表里的四句挑出来弹劾他蔑视朝廷。接着舒亶又找几首苏东坡的诗弹劾,比如关于农民青苗贷款,农民三个月没有盐吃,以及燕子蝙蝠争论的那个寓言。还有李定,当时的御史中丞,要求苏东坡因其无礼于朝廷而斩首。


要知道,那时的御史台,已经因为之前反对王安石变法被清洗过,换上了李定舒亶等小人。苏东坡的案件交给了御史台。苏东坡在御史台监狱受审,因御史台官署内遍植柏树,柏树上有乌鸦栖息,所以称乌台。


那些当政的小人把苏东坡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一定要除了而后快,更要借这个机会把反对派一网打尽的。舒亶奏请连同司马光、范镇、张方平和苏东坡另外5个朋友,一律处死。甚至副相王珪在御史的逼促下,还想着在皇帝面前给苏东坡加上谋反之罪。要知道在古代,这样的罪名,一给定上,只有死路一条,只是理由太过于牵强,竟然说苏东坡在一首关于柏树的诗里说龙在九泉,好在皇帝不信他这么牵强附会的控告。


乌台诗案的最终处罚,苏东坡被贬黄州,降职,充当团练副使,罪官身份,不准擅离黄州,无权签署公文。这个相对于御史台要求的处死、流放等,是很轻的了。主要是案情重大,由皇帝亲自决定。而皇帝在御史台的强大压力下,也还是轻判了苏东坡,原因有几个,说来让大家判断判断。


一个说法是宋仁宗的皇后,一向支持苏东坡,这时候身染重病,她对当时的神宗皇帝说,“我记得苏东坡兄弟二人中进士时,先帝很高兴,说他那天为子孙物色到两位宰相之才。现在我听说苏东坡因为写诗在受审,其实都是小人针对他。小人没法子在他的政绩上找毛病,就想由几句诗入罪。这样控告他不也太无谓了吗?我是不中用了,你可别冤枉好人,老天爷是不容的。”,又说大赦天下为她祈福的话,不用赦免那些凶恶之徒,把苏东坡赦免就行了。这些话实际上等于遗言。


第二个说法是,定罪时候,宰相吴充直言:“陛下以尧舜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祢衡,陛下不能容一苏轼何也?”已罢相退居金陵的王安石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据说,王安石的上书起了很大作用。


第三个说法,审问完毕之后,有一天晚上,一话不说,有人走进苏东坡的监室,往地上丢个小箱子做枕头,躺在地上就睡了。苏东坡以为他是个囚徒,不管他,自己也躺下睡了。四更时分,苏东坡觉得有人推他的头。那个人向他说:“恭喜!恭喜!”我问他什么意思。他说:"安心睡,别发愁。”说完带着小箱子又神秘地走了。这个事情,实际上是皇帝暗中派宫中一个太监到监狱去观察苏东坡。那个人到了苏东坡的屋子之后,苏东坡就睡着了,而且鼻息如雷。他 回去报给皇帝说苏东坡睡得很沉,很安静。这样,皇帝就判定苏东坡是问心无愧的。

还有,苏东坡在狱中以为自己要被处死,给弟弟子由写了两首诀别诗,其中一首,《狱中寄子由》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如果解析这首诗的话,措辞方面极为悲惨,手足之情愿世世为手足。也足够呈于御前,因为诗中表示以前皇恩浩荡,自己无法感激图报,实在惭愧,这次的事情别无他怨,都是自己的过错。而这首给子由的诀别诗,就最终传到皇帝手中,神宗皇帝看了后十分感动。这也是虽然御史施予强大压力,苏东坡却最终判得很轻的缘故。


题目提及的,肇事诗流传下来了吗?

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中说:“幸亏诗人陆游曾编有一本历史,其中包括所有审问苏东坡的亲笔文件。现在我们还有一本书叫《乌台诗案》。既然林语堂先生写的时候提及这本书,按道理是还有存于世的,只是,我在某当,以及广州图书馆搜索此书,都没有找到,在深圳图书馆搜索,感觉有,叫做《乌台诗案研究》,但只限馆内阅读,应该是非常稀缺的。

《乌台诗案》包括四件弹劾本章、审问记录全部,苏东坡的口供、证物,和最后的判词。北宋在苏东坡逝世25年后,于靖康元年(1126)灭亡时,朝廷官员都向杭州逃难,尽量携带珍贵的文件。金人攻入北宋京城后,特别索取苏东坡和司马光的作品、书画。因为苏东坡活着的时候,他的诗文其实也已经驰名域外了。反正,这批资料是逃过金人的魔爪,到了扬州,一个名叫张全真的政府官员看到这一份手稿,从朝廷档案里抽出来。后来,张全真死后,一位姓张的宰相,受张全真的后人请求为先人作一篇墓志铭。这位宰相要以那份手稿为代价。那家后人只答应交出一半,另一半作为传家之宝。陆游的日记记载说,他看见全部手稿都是苏东坡手写的,还有改正之处,都由苏东坡签名,再盖上御史台的官印。我们不敢确言今日流传下来的这本书是完全根据陆游所见的那本手稿,不过内容却记载了朝廷公报的细节,包括苏东坡对自己那些诗句的解释。”


看过《乌台诗案》的话,就可以全部找到当时的肇事诗文吧,重点是还有苏东坡对自己诗句的解释。毕竟,苏东坡从湖州任上被押送到京城,他的家人惊慌中,认为都是他写诗惹的祸,焚烧他的手稿,烧了三分之二,这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大的遗憾了。

5

小时候听老师说“乌台诗案”,以为“乌台”是个地名,苏轼在这里写了一首诗,结果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当年将苏轼扯入祸端之中的乌台诗案,其实就类似于后来清代文字狱,属于无中生有类型的是非。

乌台诗案,因为苏轼炫耀文采发牢骚,结果被人利用

乌台,其实并非是地名,而是指代御史台,由于御史台内通常种植很多的柏树,上面栖息着很多的乌鸦,所以从汉朝开始,人们就在非正式的情况下,将御史台称作“乌台”,而后,又因为原本作为监察之司的御史台,屡屡发生各种不检之举,又时常无所作为,御史们说的话就像乌鸦叫一样,毫无意义,所以,人们越来越多用乌台指称御史台。

元丰二年,苏轼被调到湖州任职,而按照惯例,苏轼写了一封贺表即《湖州谢上表》作为例行公事,以往,这样的贺表,写些自谦与感谢皇恩浩荡的话就可以了,但苏轼偏偏性格豪迈,兴之所至在贺表里“添油加醋”,写了一句“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说白了就是在发牢骚,而发牢骚的对象就是当时正在进行的变法。

如果是普通人的贺表,送去朝廷也没什么,关键苏轼名满天下,他的贺表自然是想要一睹为快的人摩肩接踵,结果一下子被有心人所利用。

贺表中的“新进”,暗指王安石引荐的新人,而苏轼这般说辞,自然引得当时执掌朝堂的“新进”们的不满,他们纷纷指责苏轼借言诽议,要求严惩。只不过,单单这么一句牢骚,实在也定不了苏轼多大的罪,为了置苏轼于死地,有些人开始在其他方面下功夫了

紧接着,御史李定、何正臣等人上疏弹劾,称苏轼“玩弄朝廷,讥讽国是”。为了罗列苏轼的“罪名”,他们在苏轼平日里所写的诗句之中挑选句子断章取义。

比如苏轼曾为自责写下的“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这句话本来是说自己没把法律弄通顺,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尧舜那般的圣人。结果这句话在御史台的解释中,意思变成了苏轼在讽刺皇帝不以法律教导监督朝廷。

再比如苏轼单纯赞赏桧树的“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御史们的解释是,皇帝乃是真龙天子,飞龙在天,苏轼却要下九泉找龙,根本就是有不臣之心

如此种种数不胜数,而苏轼被御史们无中生有扣上的罪名也是越来越大,简直是到了罪大恶极的地步,如此,所谓的“乌台诗案”正式开始爆发

好在皇帝惜才,苏轼躲过一劫保全性命

由于事情越闹越大,本意就支持变法的宋神宗,在一群御史的吵嚷之下对苏轼也愈发不满,最终派人捉拿,而在苏轼入京的途中,苏轼几次三番想投水自尽自我了断,但又怕牵连自己的家人,所以没有下定决心。

而实际上,宋神宗并没有想要杀苏轼,甚至他还下旨,在苏轼入京的途中,不得为难于他,更不准让其在牢狱中过夜,也不准让其身负枷锁。

入京之后,苏轼被正式下狱,由御史台审讯,而与苏轼关系密切的司马光、苏辙、黄庭坚、张方平等人,甚至是已经去世了的欧阳修,一共近三十位名臣都受到了牵连。

苏轼在狱中时本来都是长子苏迈在照顾,两人无法见面,所以在下狱前曾暗中约定,平时只送蔬菜与肉食,若有不好的消息就改送鱼,结果有一天苏迈有事,请朋友帮自己送饭,结果忘记交待,那位朋友送了条鱼过去,吓得苏轼绝望之下,写下了两首绝命诗,托狱卒交给苏辙。

眼见兄长的绝命诗,苏辙痛哭流涕,立刻上疏宋神宗求情,愿意以自己的官爵为兄赎罪。而宋神宗其实一直在犹豫

  • 一来,宋朝建立之初,太祖就留下规制,除了叛逆谋反罪恶不赦之外,不准杀大臣。
  • 二来,苏轼才华横溢,朝中为其求情者众多,甚至作为苏轼对头的新法主持者王安石,对苏轼也是非常欣赏,亲自上疏求情,而抱病的曹太后,也指责宋神宗,说他苛待苏轼。
  • 三来,宋神宗本身就没打算杀苏轼,只不过那些朝臣叫嚷得厉害。

最终,宋神宗从轻发落,将苏轼贬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做了个品级很低也没权没自由的官,如此,被羁押近百日的苏轼被释放,乌台诗案在苏轼这里告一段落

至于本案牵扯到的其他人之中,大多也都没受到什么大的处置,只有三人相对处罚比较重

  • 一是王诜,他与苏轼私交甚厚,在乌台诗案发生前曾泄密给苏轼,之后又极力阻拦御史台处置苏轼,最终被削去所有官爵。实际上,王诜的妻子蜀国公主乃是宋神宗的亲妹妹,高太后所生的嫡出公主,王诜的身份自然贵重,而乌台诗案也并非其被罚主要原因,而是其冷落蜀国公主许久,使得公主郁郁寡欢又病重,令宋神宗非常恼火。
  • 二是王巩,他也是苏轼的挚友,只不过在这场乌台诗案中并没做过什么,只是因为平时与苏轼来往过密受到牵连,被直接贬去了当时被视作荒蛮之地的广南西路监督盐酒税。
  • 三是苏辙,他是苏轼的亲弟弟,因为他的确奏请过愿意用自家的官职爵禄为兄长赎罪,所以也受到牵连,被贬到江西筠州做盐酒税,五年之内不得升调。

此外其他的人,大多数因为罪名不足而获释,或者被罚款,并未有什么大惩处。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写诗更起劲

虽然遭遇了如此大的挫折,苏轼又开始了被贬的旅程,但是苏轼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打击,虽然苏轼的词风开始有所转变,可其中乐观向上的风格依旧不减。

当年乌台诗案发生,苏轼的妻子将苏轼写的诗全都焚去,只不过苏轼的才华名动天下,诗稿被烧了,可苏轼的诗词文章依旧被流传了下来。

之前,苏轼一向嫉恶如仇,遇到什么说什么,实在是不吐不快,可乌台诗案之后,世事一场梦,人生几度秋。苏轼渐渐认识到自己过去的行云流水之作,在当时或许并不合适,被贬之后,他的锐利文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光辉温暖充满光芒的风格。以往苏轼的文章大气磅礴奔涌如泄,之后空灵隽永香远益清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